CN201440076U - 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该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该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40076U
CN201440076U CN2009201618684U CN200920161868U CN201440076U CN 201440076 U CN201440076 U CN 201440076U CN 2009201618684 U CN2009201618684 U CN 2009201618684U CN 200920161868 U CN200920161868 U CN 200920161868U CN 201440076 U CN201440076 U CN 201440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support
detecting device
position detecting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18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缝博
徐志刚
高涛
赵振兴
吕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618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40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40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400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位置检测装置,包括:支架;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第一转轴,设置在支架上;摆臂,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架铰接,其靠近传感器的一端设有探测片,另一端设有具有接触件,当其绕第一转轴转动时,探测片可与传感器配合或者分离。本实用新型的位置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克服了传统位置检测装置由于对传感器与被测对象配合尺寸要求比较严格,当被测对象体积较大,运动位移较长时,便会导致装配误差较大,从而无法可靠探测被测对象位置等问题,进而达到了准确探测较大体积的待测物体,装配误差较小,能够可靠探测被测对象位置效果。

Description

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该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位置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通常使用光电传感器检测被测对象位置。图1a是传统的一种位置检测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传感器1固定在预定位置,传感器1具体为一光电传感器,传感器1的发光管1a和接收管1b设置在同一侧,被测对象2上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探测片3。初始状态时,探测片3与传感器1的发光管1a和接收管1b光线传播路径(以下简称光路)无干涉。当被测对象2到达预定位置后,探测片3恰好阻挡在光路上,引起传感器电压发生变化,从而传感器检测到被测对象到达预定位置。由于光电传感器对光线变化比较敏感,为了防止检测误测,需要传感器与探测片之间的距离设定在要求范围之内,如5mm-8mm。
图1b是传统的另一种位置检测装置示意图。与上述传统位置检测装置的区别在于,图1b中传感器1’具体为一马鞍形光电传感器,传感器1’的发光管1a’和接收管1b’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检测间隙1c’。当探测片3恰好插入传感器1’的检测间隙1c’后,引起传感器电压变化,从而检测到被测对象2到达预定位置。由于传感器1的发光管1a’和接收管1b’之间距离仅有3mm-5mm,为保证探测片顺利插入二者之间,对传感器与被测对象之间装配误差要求比较严格。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上述两种传统位置检测装置,由于对传感器与被测对象配合尺寸要求比较严格,因此,仅适合于检测小型的被测对象的位置,当被测对象体积较大,运动位移较长时,便会导致装配误差较大,从而无法可靠探测被测对象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位置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能够解决传统位置检测装置由于对传感器与被测对象配合尺寸要求比较严格,当被测对象体积较大,运动位移较长时,便会导致装配误差较大,从而无法可靠探测被测对象的位置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位置检测装置,包括:支架;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第一转轴,设置在支架上;摆臂,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架铰接,其靠近传感器的一端设有探测片,另一端设有具有接触件,当其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所述探测片可与所述传感器配合或者分离
优选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光管及接收管。
优选地,发光管及接收管设置在传感器的一侧。
优选地,接触件与摆臂一体设置。
优选地,接触件为滚轮,其通过第二转轴与摆臂铰接,且可绕第二转轴转动。
优选地,光电传感器的发光管与接收管相对设置。
优选地,支架与摆臂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自助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箱体,其下端面具有开口;第二箱体,设置在第一箱体下面,且其上端面具有开口;滑轨,连接在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以及,支撑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上,支撑第一箱体,且其侧壁具有支臂;机架,位于支撑架设置支臂的一侧,其上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7的位置检测装置,其中,位置检测装置的接触件可随着支撑架的运动而与所述支臂接触或分离。
优选地,支撑架含有手柄。
优选地,第一箱体是识币器或加币箱,第二箱体是钱箱。
因为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位置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其中该位置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架;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第一转轴,设置在支架上;摆臂,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架铰接,其靠近传感器的一端设有探测片,另一端设有具有接触件。通过设置摆臂,使检测被测对象的位置变化转换成检测摆臂的位置变化,避免了被测对象体积、行程对配合间距的影响,提高了位置检测装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克服了传统位置检测装置由于对传感器与被测对象配合尺寸要求比较严格,当被测对象体积较大,运动位移较长时,便会导致装配误差较大,从而无法可靠探测被测对象位置等问题,进而达到了准确探测较大体积的待测物体,装配误差较小,能够可靠探测被测对象位置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是传统的一种位置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1b是传统的另一种位置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位置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位检测装置当被测对象到达预定位置时摆臂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位置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位置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位置检测装置另一示意图;
图7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内部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B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位置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0;传感器20,固定在支架10上;第一转轴30,设置在支架10上;摆臂40,通过第一转轴30与支架10铰接,其靠近所述传感器20的一端设有探测片40a,另一端设有接触件40b。
如图所示,传感器20为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光管20a及接收管20b。光电传感器根据光线传播原理,又可分为反射传感器或透射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准确度较高,且成本较低,适合工业上大量生产,其中,光电传感器的发光管20a用于发射光线,接收管20b用于接收光线,当然,根据需要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类型的传感器。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发光管20a及接收管20b设置在传感器20的一侧。这样便于当探测片40a恰好遮挡传感器发光管20a的光线传播路径时,由于光路畅通与光路受阻两种情况下反射或透射率不同,引起传感器20电压发生变化,从而传感器检测到被测对象到达预定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探测件40a和接触件40b与摆臂40一体设置。这样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联动性较好。
下面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例工作原理。检测装置设置在被测对象A运动的路径上的设定位置。初始状态时,摆臂40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垂直状态,探测片40a与传感器发光管20a和接收管20b的光线传播路径无干涉,如图2所示。当被测对象A沿箭头方向运动过程中,被测对象A逐渐推动接触件40b,带动摆臂40绕转轴30转动,同时探测片40a也随摆臂同步转动。当探测片40a恰好遮挡传感器发光管20a的光线传播路径时,由于光路畅通与光路受阻两种情况下反射或透射率不同,引起传感器20电压发生变化,从而传感器检测到被测对象到达预定位置。当被测对象A沿箭头相反方向运动时,被测对象A与接触件40b脱离,摆臂40在重力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位置。
这样,通过将传感器20固定在支架10上,摆臂40与支架10铰接,探测片40a设置在摆臂40上,从而使探测片40a与传感器之间配合距离始终保持固定,而不会因被测对象的运动而发生变化。因此,通过设置摆臂,使检测被测对象的位置变化转换成检测摆臂的位置变化,避免了被测对象体积、行程对配合间距的影响,提高了位置检测装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参见图4,接触件40b为滚轮,且通过第二转轴40c与摆臂40铰接,且可绕第二转轴40c转动。滚轮的作用是,当被测对象与滚轮接触时,利用滚轮的转动将被测对象与滚轮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以减少摩擦力。
参见图5和图6,光电传感器20呈马鞍形,发光管20a与接收管20b相对设置,二者之间设之一定距离的间隙。这样当探测件40a处于发光管20a与接收管20b之间的间隙时,探测片40a恰好遮挡传感器发光管20a的光线传播路径,由于光路畅通与光路受阻两种情况下反射或透射率不同,引起传感器20电压发生变化,从而传感器检测到被测对象到达预定位置。
优选地,支架10与摆臂40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50。弹性元件50一端与摆臂40连接,另一端与支架10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50可以是拉簧。摆臂40在弹性原件50弹性力作用下始终保持初始状态。本实施例中,摆臂初始状态是探测片与传感器发光管20a和接收管20b的光线传播路径无干涉。在弹性元件50作用下,检测位置装置可以根据任何需要的角度安装。本实施例位置检测装置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摆臂的初始状态与被测对象到达预定位置时的状态可以互换。也就是说,摆臂的初始状态可以是探测片与传感器发光管20a和接收管20b的光线传播路径干涉时的位置,对应的,当被测对象到达预定位置时,摆臂的状态是探测片与传感器发光管20a和接收管20b的光线传播路径无干涉的位置。
参见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自助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箱体100,其下端面具有开口(图中未显示);第二箱体200,设置在第一箱体100下面,且其上端面具有开口(图中未显示);滑轨300,连接在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之间;以及,支撑架400,具有支臂400b,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300上,支撑第一箱体100;机架500,位于支撑架400设置支臂400b的一侧,其上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7的位置检测装置600,其中,位置检测装置600的接触件40b可随着支撑架400的运动而与支臂400b接触或分离。
在第一箱体100下表面和第二箱体200上表面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开口(图中未显示),当第一箱体100运动至设定位置时,两开口位置对应,第一箱体100和第二箱体200通过开口连通。为了保证第一箱体100运动到设定位置,在支撑架400一侧面设置支臂400b,在自助终端设备机架500设置上述的位置检测装置600。利用位置检测装置600检测支撑架400,即第一箱体100是否到达预定位置。如图7所示,支撑架400含有手柄400a。这样通过拉动手柄400a,第一箱体100可以沿滑轨300运动,便于操作。第一箱体100是识币器或加币箱,第二箱体200是钱箱。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因为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位置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其中该位置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架;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第一转轴,设置在支架上;摆臂,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架铰接,其靠近传感器的一端设有探测片,另一端设有具有接触件。通过设置摆臂,使检测被测对象的位置变化转换成检测摆臂的位置变化,避免了被测对象体积、行程对配合间距的影响,提高了位置检测装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克服了传统位置检测装置由于对传感器与被测对象配合尺寸要求比较严格,当被测对象体积较大,运动位移较长时,便会导致装配误差较大,从而无法可靠探测被测对象位置等问题,进而达到了准确探测较大体积的待测物体,装配误差较小,能够可靠探测被测对象位置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
传感器(20),固定在所述支架(10)上;
第一转轴(30),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
摆臂(40),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0)与所述支架(10)铰接,其靠近所述传感器(20)的一端设有探测片(40a),另一端设有具有接触件(40b),当其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所述探测片(40a)可与所述传感器配合或者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20)为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光管(20a)及接收管(20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管(20a)及所述接收管(20b)设置在所述传感器(2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40b)与所述摆臂(40)一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40b)为滚轮,其通过第二转轴(40c)与所述摆臂(40)铰接,且可绕第二转轴(40c)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20)的所述发光管(20a)与接收管(20b)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与所述摆臂(40)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50)。
8.一种自助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箱体(100),其下端面具有开口;
第二箱体(200),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00)下面,且其上端面具有开口;
滑轨(300),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100)与所述第二箱体(200)之间;以及,
支撑架(40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300)上,支撑所述第一箱体(100),且其侧壁具有支臂(400b);
机架(500),位于所述支撑架(400)设置支臂(400b)的一侧,其上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600),其中,所述位置检测装置(600)的所述接触件(40b)可随着所述支撑架(400)的运动而与所述支臂(400b)接触或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助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00)含有手柄(400a)。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助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00)是识币器或加币箱,所述第二箱体(200)是钱箱。
CN2009201618684U 2009-07-13 2009-07-13 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该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40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18684U CN201440076U (zh) 2009-07-13 2009-07-13 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该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18684U CN201440076U (zh) 2009-07-13 2009-07-13 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该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40076U true CN201440076U (zh) 2010-04-21

Family

ID=42544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1868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40076U (zh) 2009-07-13 2009-07-13 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该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400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96672A1 (zh) * 2017-04-28 2018-11-01 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检测机构及具有该检测机构的裁切装置
CN110646860A (zh) * 2019-09-25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传感器及传送装置
CN112556615A (zh) * 2020-12-02 2021-03-26 合肥中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吹瓶机摆臂轴承检测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96672A1 (zh) * 2017-04-28 2018-11-01 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检测机构及具有该检测机构的裁切装置
US11034042B2 (en) 2017-04-28 2021-06-15 Safe-Ru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Detection mechanism,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detection method
CN110646860A (zh) * 2019-09-25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传感器及传送装置
CN112556615A (zh) * 2020-12-02 2021-03-26 合肥中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吹瓶机摆臂轴承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40076U (zh) 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该位置检测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
AU2013376633A1 (en) Thickness measurement device for sheet-type medium
CN103489253A (zh) 一种纸币厚度检测模块和atm机验钞装置
WO2014114056A1 (zh) 一种磁浮式薄片类介质厚度检测装置
CN103431517A (zh) 一种烟标数标装置
CN202782202U (zh) 一种具有定位与卸料功能的自动打标装置
CN208263795U (zh) 票据存储装置及其应用的票据处理设备
CN203217253U (zh) 检测废碳粉罐状态的检测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CN215217515U (zh) 电芯鼓包检测装置
JPH04198802A (ja) 紙葉類の厚さ検知装置
CN109377637A (zh) 一种票箱压票装置
CN207601896U (zh) 一种介质的厚度检测装置及介质鉴别终端
CN213342916U (zh) 一种高清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外壳组件
CN203149705U (zh) 一种薄片类介质厚度检测装置
CN204215474U (zh) 凭证扫描回收装置
CN206074012U (zh) 一种微型打印机进纸传感器
CN211642843U (zh) 空包检测机构
CN102540109A (zh) 磁场测量仪
CN209248628U (zh) 一种票箱压票装置
CN207718494U (zh) 票据进票机构和票据处理设备
CN215974087U (zh) 取纸装置及设备
CN109829992B (zh) 一种具有防拆卸功能的稳定性高的etc装置
CN212965012U (zh) 一种带有防尘功能的芯片定位机构
CN217823228U (zh) 一种旋转角度大于正负180°的转台
CN214225952U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涂装车间用便于调节的识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Fengbo

Inventor after: Xu Zhigang

Inventor after: Gao Tao

Inventor after: Zhao Zhenxing

Inventor after: Lv Hongbo

Inventor before: Xu Fengbo

Inventor before: Xu Zhigang

Inventor before: Gao Tao

Inventor before: Zhao Zhenxing

Inventor before: Lv Hongbo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