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02265Y - 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02265Y
CN201402265Y CN200920092940.2U CN200920092940U CN201402265Y CN 201402265 Y CN201402265 Y CN 201402265Y CN 200920092940 U CN200920092940 U CN 200920092940U CN 201402265 Y CN201402265 Y CN 20140226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avity
cavity body
template
solid phase
red bl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929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
童军
孔维臣
王文学
李剑波
李东
孙育昌
高大松
蔡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Brother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勇 filed Critical 李勇
Priority to CN2009200929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0226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0226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0226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包括作为分离腔的一个U型腔体(1),它还包括一个反应腔,所说的反应腔为底部设有数个微孔(3)的能封闭套装在U型腔体(1)上的U型腔体(2),所述的U型腔体(1)的底部包被有抗人球蛋白,在包被好的U型腔体(1)内置有介于红细胞密度与血浆密度之间的高密度介质隔离液,高密度介质隔离液的界面低于所述U型腔体(2)的底端。采用本实用新型U型板,具有操作简便、检测精度高、便于实现自动化批量实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
背景技术
抗人球蛋白实验在红细胞系统中是检查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一种有用的检测方法。本实验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实验主要检查红细胞上是否有不规则抗体,而间接实验是检查血清中有无游离的不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指不符合ABO血型系统Landsteiner法则的血型抗体,即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一般因为输血、妊娠等发生同种免疫而产生,多属于IgG类抗体。它是一种7S球蛋白,分子量小,分子长度只250A0,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后,在盐水介质中只能与红细胞结合而不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因而也被称为不完全抗体。此类抗体必须通过特殊的方法如抗人球蛋白法、聚凝胺法、酶法,才能使致敏细胞发生凝集反应,从而检出此类抗体。
如果受血者体内存在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就会破坏输入的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影响红细胞输注的疗效,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孕妇体内如含有不规则抗体,则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产生核黄疸等其他严重影响新生儿发育的综合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引起新生儿死亡。因此,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是十分必要的。
进行交叉配血时,只进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会漏检不完全抗体,这将严重威胁输血安全。
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已将不规则抗体筛查作为常规检测,在我国,卫生行政部门还没有相关的要求。临床上,医院及血站仅是对少数患者进行抗体筛检。对献血者的抗体筛检更是空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现在血型血清学上广泛应用的抗人球蛋白试验为试管法。此方法属于血凝试验,包括三个步骤:
1.致敏:抗体与检测细胞一起孵育,抗体Fab段与检测细胞上的相应表位发生免疫反应,抗体结合检测细胞,但不出现凝集。
2.洗涤:以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未结合抗体。一般采用离心法。如果洗涤不彻底,残留的游离抗体会消耗后一步加入的抗人球蛋白,减弱检出效果。
3.加入抗人球蛋白试剂,离心。观察凝集强度。
现有抗人球蛋白试验方法存在下列不足:
1.使用新鲜红细胞,而新鲜红细胞的最大缺点是保存期短,常常因为产品过期造成浪费。
2.操作过程繁琐,每次只能检测少量的标本,很难开展大量样本的检测。
3.技术要求高,一般由实验室高年资技术人员操作或示范,技术普及难度大。
4.结果判读存在主观性,不同操作人员可能会判读出不同的结果,难以标准化。
5.观察结果时间短,实验结果无法保存,一旦出现医疗纠纷难以判定责任。
6.实验过程为手工操作,难以自动化。
现在应用的固相法红细胞抗体检测试剂一般采用普通96孔U型板,通常为U型底,在进行检测时,将待检血清与固定在板底部的红细胞孵育,经过洗涤以除去游离抗体,然后加入指示红细胞(抗人IgG包被的红细胞),离心后观察结果。此处洗涤的过程非常关键,既要洗涤除去游离抗体,又不能破坏板底所铺的红细胞单层,因此只能手工洗涤或采用专用洗板机。因此,现有的固相微孔板方法依然存在操作繁琐,效率低下并易出现假阴性检测结果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试管法及固相微孔板法的缺点,提供一种高通量、操作简便、检测精度高的用于固相实验U型板。
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包括作为分离腔的一个U型腔体1,它还包括一个反应腔,所说的反应腔为底部设有数个微孔3的能封闭套装在U型腔体1上的U型腔体2。
所述的U型腔体1的底部包被有抗人球蛋白,在包被好的U型腔体1内置有高密度介质隔离液,高密度介质隔离液的界面低于所述U型腔体2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作为分离腔的U型腔体1底部包被有抗人球蛋白。如果红细胞上结合有不完全抗体,就会被包被在反应板底部的抗人球蛋白捕获,形成铺层结构。未结合不完全抗体的红细胞,则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聚集在U型板的尖底部,形成红细胞扣。
作为分离腔的U型腔体1内填充高密度介质隔离液。所填充的高密度介质隔离液的密度介于红细胞密度与血浆密度之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红细胞可以穿过隔离液到达结合区,而血浆则分布于隔离液之上,不会进入隔离液,也不会与板底部结合区包被的抗人球蛋白结合。
由聚丙乙烯或聚苯乙烯制成的底部带有数个微孔的U型腔体2作为反应腔。红细胞与血浆加入此腔中并在此腔中孵育反应,从而与其下方的分离腔隔离。反应完毕,在离心力作用下,红细胞穿过小孔进入分离腔,血浆仍停留在反应腔或在隔离液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U型板,具有操作简便、检测精度高、便于实现自动化批量实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的结构图;
图2为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的俯视图。
1.作为分离腔的U型腔体  2.作为反应腔的U型腔体  3.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包括作为分离腔的一个U型腔体1,它还包括一个反应腔,所说的反应腔为底部设有数个微孔3的能封闭套装在U型腔体1上的U型腔体2。
所述的U型腔体2的底部设有5~9个微孔3,孔径为0.3~0.5mm。
所述的U型腔体1的内径:6.8mm、外径:8.0mm、高:12mm。
所述的U型腔体2的内径:5.7mm、外径:7.7mm、高:12mm。
所述的U型腔体1的底部包被有抗人球蛋白,在包被好的U型腔体1内置有高密度介质隔离液,高密度介质隔离液的界面低于所述U型腔体2的底端。
所述的高密度介质隔离液为pH7.2,0.01M磷酸盐缓配方冲液配制的25%蔗糖与10%泛影葡胺等体积混合液,高密度介质隔离液的密度介于红细胞密度与血浆密度之间。
用于检测红细胞抗体的U型板制备方法如下:
1.在作为分离腔的U型腔体1的底部包被抗人球蛋白。
用pH9.6,0.05M碳酸盐缓冲液将纯化的抗人球蛋白配制成10ug/ml浓度,加入到U型腔体1中,置4℃冰箱中包被过夜,次日取出,用含有0.05%吐温的pH7.2,0.01M磷酸盐缓冲液洗涤4次,扣干,置-20℃备用。
2.隔离液的填充。
在包被好的U型腔体1中加入隔离液:pH7.2,0.01M磷酸盐缓配方冲液配制的25%蔗糖与10%泛影葡胺等体积混合液。
3.安装作为反应腔的底部设有数个微孔的U型腔体2。
将U型腔体2紧密卡在U型腔体1上端,然后用热合封口机封口。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血液细胞抗体的检测及细菌、病毒病原微生物和可深性蛋白抗原抗体的检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的应用。
一.不完全抗体交叉配血
向主侧反应孔中加入受者血浆或血清一滴(50μl),再加入供者红细胞一滴(50μl)。
向次侧反应孔中加入供者血浆或血清一滴(50μl),再加入受者红细胞一滴(50μl)。
37℃孵育20分钟,然后离心观察结果,红细胞平铺在反应板的底部为阳性,聚集在反应孔的底部形成一个小点为阴性。介于二者之间的为弱阳性。
实施例2
二.红细胞抗体筛检,鉴定及证明。
向反应腔中加入待检血浆或血清一滴(50μl),再加入试剂红细胞一滴(50μl),37℃孵育20分钟,然后离心观察结果,试剂红细胞平铺在反应板的底部为阳性,聚集在反应孔的底部形成一个小点为阴性。介于二者之间的为弱阳性。
碳酸盐缓冲液配方:称取Na2CO34.59gNaHCO32.93g用注射用水将其溶解并定容至1升。
磷酸盐缓冲液配方:称取NaH2PO42H2O 1.56g、Na2HPO43.58g、NaC L9g用注射用水将其溶解并定容至1升。

Claims (5)

1.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包括作为分离腔的一个U型腔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反应腔,所说的反应腔为底部设有数个微孔(3)的能封闭套装在U型腔体(1)上的U型腔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腔体(2)的底部设有5~9个微孔(3),孔径为0.3~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腔体(1)的内径:6.8mm、外径:8.0mm、高: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腔体(2)的内径:5.7mm、外径:7.7mm、高: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腔体(1)的底部包被有抗人球蛋白,在包被好的U型腔体(1)内置有高密度介质隔离液,高密度介质隔离液的界面低于所述U型腔体(2)的底端。
CN200920092940.2U 2009-01-23 2009-01-23 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0226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92940.2U CN201402265Y (zh) 2009-01-23 2009-01-23 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92940.2U CN201402265Y (zh) 2009-01-23 2009-01-23 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02265Y true CN201402265Y (zh) 2010-02-10

Family

ID=41662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9294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02265Y (zh) 2009-01-23 2009-01-23 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02265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5386A (zh) 高密度介质固相抗人球蛋白试剂盒
US4960715A (en) Diagnostic test methods
CN107643409A (zh) 一种血型抗原芯片及其在红细胞意外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CN101387648A (zh) 红细胞膜抗原磁珠试剂盒及在血型抗体检测方面的应用
CN109211870A (zh) 一种快速定量检测cTnI的微流控荧光免疫芯片
CN110567861B (zh) 基于质谱流式检测技术筛查具有免疫原性抗原肽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4360087A (zh) 一种检测Miltenberger血型抗体的方法
CN201053965Y (zh) 一种流感病毒快速检测试纸
CN108344869A (zh) 一种乙肝表面抗原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02507961B (zh) 新生儿ABO/Rh血型鉴定试剂卡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87294A (zh) 一种疟疾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22494U (zh) 双联法便潜血快速诊断层析试纸
CN101382540A (zh) 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的固相抗人球蛋白试剂盒
CN101109755A (zh) 一种用于筛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3470A (zh) 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
CN109211866A (zh) 一种快速定量检测ck-mb的微流控荧光免疫芯片
CN201402265Y (zh) 一种用于固相实验的u型板
CN212845420U (zh) 一种用于抗体检测的双层微流控芯片
Buakaew et al. Platelet antibody screening by flow cytometry is more sensitive than solid phase red cell adherence assay and lymphocytotoxicity technique: a comparative study in Thai patients
US20080206790A1 (en) Assay for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amount of newly synthesized antibodies
CN110174520A (zh) 一种基于固相凝集技术的新生儿溶血病实验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8965A (zh) 一种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诊断试剂盒
CN1282871A (zh) 微柱凝胶法血小板血型抗原抗体检测技术和试剂盒
CN103706340B (zh) 一种水性胶层析介质及用于检测的方法
EP2340123B1 (en) Reaction vessel capable of detecting agglutinated antibody loaded erythrocytes, method for detecting agglutinated antibody loaded erythrocytes, and kit of par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ANGCHUN BLOOD BIO-TECH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 YONG

Effective date: 201106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30012 NO. 95, XI'AN AVENUE,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TO: 130012 NO. 3255, QIANJIN STREET,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621

Address after: 130012 No. 3255 Qianjin Street, Jilin, Changchun

Patentee after: Changchun Brother Biote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130012 No. 95, Xi'an Road, Changchun, Jilin

Patentee before: Li Yo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