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9755A - 一种用于筛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筛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9755A
CN101109755A CNA2007101204665A CN200710120466A CN101109755A CN 101109755 A CN101109755 A CN 101109755A CN A2007101204665 A CNA2007101204665 A CN A2007101204665A CN 200710120466 A CN200710120466 A CN 200710120466A CN 101109755 A CN101109755 A CN 101109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um
red
kit
antibody
bl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04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华
鲍国强
周明非
张建耕
郁成雨
章扬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ngsheng Weiye Sci Develop Co ltd
SHANXI PROVINCIAL BLOOD BANK CENTER
Institute of Field Blood Transfusion Chinese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ngsheng Weiye Sci Develop Co ltd
SHANXI PROVINCIAL BLOOD BANK CENTER
Institute of Field Blood Transfusion Chinese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ngsheng Weiye Sci Develop Co ltd, SHANXI PROVINCIAL BLOOD BANK CENTER, Institute of Field Blood Transfusion Chinese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ngsheng Weiye Sci Develop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1204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09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09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9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筛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ELISA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本试剂盒包含:酶联板,之上已经包被了O型混合红细胞膜蛋白,这种膜蛋白包含了所有红细胞抗原;阴性血清,与上述O型混合红细胞无凝集反应的人血清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血清,与上述O型混合红细胞有凝集反应的人血清作为阳性对照。本发明的原理是:不用O型谱红细胞作为检测试剂,而是提取红细胞膜蛋白,其中包含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包被在酶联板上,利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来筛查待检血清中是否含有不规则抗体。本发明的优点:保存期长、高通量、结果易于判定以及检测方法简便易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筛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外诊断试剂,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以下缩写为ELISA)试剂盒,它能同时筛查血清中是否含有血型不规则抗体。
背景技术
血清中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ABO血型系统Landsteiner法则的血型抗体,也就是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ABO系中的亚型、变异型抗A1或某种抗B等抗体,也称为不规则抗体,其多为IgG类抗体。这些抗体主要是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而只能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必须通过特殊方法(抗人球蛋白法、凝聚胺法等)检测,才能使致敏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临床上通常所称的“同型血”实际上是指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D抗原相同,其它红细胞血型系统未必相同。如果交叉配血不仔细,或者只用盐水介质配血,则有可能检查不出ABO血型系统之外的不规则抗体,而此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由于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破坏输入的不配合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机病人生命;此外,对孕妇而言,不规则抗体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影响新生儿脏器的发育,并使其智力发育受到伤害,严重者则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不规则抗体筛查是很必要而且必须的。其筛查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1、献血者的血清或血浆进行抗体筛查,可以防止含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液输注给病人,避免由于献血者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引起病人红细胞的破坏而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同时可以减少血液浪费,可将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液制备成抗体血清,用于稀有血型的检测。
2、对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有助于血液选择,从而有充分的时间来选择不含有针对某抗体的响应抗原的血液,从而防止因为输注含有某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保证输血安全。
3、孕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尽早发现不规则抗体,可以在孕期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治疗,减少不规则抗体对胎儿或新生儿带来的伤害,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性病程度,提高胎儿或新生儿的身体素质。
虽然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仅为0.37%,但是该项阳性的患者一旦输入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发生免疫性结合,在补体的参与下,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即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出现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严重时甚至危及其生命。因此,在输血中要经常警惕这种输血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当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时,必须进一步作抗体鉴定,确定其特异性后,再输入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才能达到安全输血之目的。
新生儿溶血病(HDN)也是由于母亲体内存在着与其胎儿红细胞不配合的IgG类的不规则抗体,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凡是以IgG性质出现的不规则抗体,理论上都可以引起HDN,因为IgG性质抗体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引发胎儿水肿、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甚至并发核黄疸。因此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孕妇也应作不规则抗体筛查,若检测出不规则抗体,应做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Rh血型中D抗原的抗原性强于E抗原的抗原性,因此产生抗-D抗体的几率大于抗-E抗体。
不规则抗体产生大多为Rh血型系统,除抗-D外,其他如抗-E、抗-e、抗-C和抗-c检出率占Rh系统67.8%,提示Rh阳性患者输血也可引起溶血反应,且机率较高。根据我国汉族人群Rh抗原分布特点,E抗原阳性比D抗原阳性低,产生抗E抗体的机率高于抗D抗体,故Rh血型系统D抗原阳性E抗原阴性者输血不容忽视。Rh阴性个体免疫后产生抗D的机率为70.9%,产生的抗体其效价在体内会逐渐下降,甚至常规试验会漏检,若以后作为受血者输入Rh(D)阳性血刺激时,会很快出现免疫性回忆反应。抗体效价会在1~2周内达到高峰,引起迟发性血管外溶血,且发生在输血后几天。造成的输血无效以及溶血,易被临床忽视。溶血反应的强度与抗体效价成正比关系,抗体产生的强度增加溶血反应愈严重。抗M、抗Lea、抗P1均较少见,但抗Lea抗体可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所以不能作为供血者,如为受血者时应给LE(a-b-)血液输入。抗-M抗体只有37℃或抗球蛋白试验出现阳性时才具有临床意义。抗P1最理想的反应温度为4℃,偶可在37℃查出。抗P1抗体很少在体内造成溶血,几乎总是IgM型抗体,所以不能通过胎盘,不会造成HDN。冷凝集素在配血时可忽略。自身抗体在自身溶血性贫血时出现较多,一直以来是输血的一大难题,目前无法鉴定出自身抗体以外的不规则抗体,输血只能遵循选择较弱凝集的血液输注的输血原则。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已将不规则抗体筛查列入常规检测,而我国卫生行政部门目前尚未要求对献血者进行抗体筛查,在临床也只有少数医院对患者进行抗体筛查。我国目前大多数临床医院输血科(或血库)的配血水平比较落后,一直沿用室温盐水方法配血,此方法只能检出不配合的IgM类抗体,不能检出不配合的IgG抗体,而ABO血型系统以外的其他血型系统的绝大多数抗体是IgG性质的抗体,因此,含有不规则抗体(抗-A、抗-B或抗-AB以外的其他抗体,如抗-D)的血液给病人输用后,此不规则抗体会引起急或迟发性输血反应,往往给病人生命带来危险。为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输血患者的输血安全,提高输血治疗效果,避免患者输用含有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使我国输血事业与世界接轨,应该对献血者或输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目前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主要方法为将O型红细胞与待检血浆(清)混合,用抗人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检出,不足之处如下:
1、目前检测血清中不规则抗体是利用标准谱细胞来完成的。由于谱细胞的保存期短,如果不及时应用,产品就会过期而浪费;
2、操作复杂,尤其对于样本数较多是,工作量太大,结果判读困难;
3、由于谱细胞的细胞谱有限,目前的谱细胞不能完全区分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所以无法准确检出抗体;
4、不能鉴定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体内的不规则抗体组成;
5、检出结果无法保存,不利于实验数据保存;
6、检出费用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筛查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并且保存期长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筛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
a)、酶联板,之上已经包被了O型混合红细胞膜蛋白,这种膜蛋白包含了所有红细胞抗原;
b)、阴性血清,与上述O型混合红细胞无凝集反应的人血清作为阴性对照;和
c)、阳性血清,与上述O型混合红细胞有凝集反应的人血清作为阳性对照。
本试剂盒可以进一步包含封闭液、清洗溶液、第二抗体、底物稀释缓冲液、底物和终止溶液。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封闭液包含小牛血清、清洗溶液包含磷酸盐缓冲液(PBS),第二抗体包含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的山羊血清,底物是四甲基联苯胺(TMB),且该试剂盒进一步包含过氧化氢溶液,终止液包含硫酸。
优选地,试剂盒分别包被O型混合红细胞膜蛋白量是1.5-2.5μg蛋白/孔。
用于筛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其中,制备酶联板包括如下步骤:
a)分离红细胞抗原
b)包被红细胞抗原
本发明的原理是:不用O型谱红细胞作为检测试剂,而是提取红细胞膜蛋白,其中包含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包被在酶联板上,利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来筛查待检血清中是否含有不规则抗体。
本发明的优点:保存期长、高通量、结果易于判定以及检测方法简便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筛查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的ELISA试剂盒。本试剂盒包含一块包被了红细胞膜蛋白的酶标板用来筛查血清中抗体,如果受试验者的血清经检测后呈阳性,则说明血清中含有不规则抗体。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是包含作为阴阳对照的人血清、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山羊血清,四甲基联苯胺(TMB)作为显色底物的ELISA试剂盒。
试剂盒包含下列内容物:
1、包被了混合O型红细胞膜蛋白的酶联板:96孔板或12×8长条
2、阴性标准血清:1瓶
3、阳性标准血清:1瓶
4、清洗溶液:1瓶(PBS缓冲液)
5、第二抗体:1瓶
6、底物缓冲液:1瓶
7、显色底物(四甲基联苯胺):1瓶
8、过氧化氢:1瓶
9、终止溶液:1瓶
上述内容物具体描述如下:
1、包被了混合O型红细胞膜蛋白的酶标板:96孔板或12×8长条
2、阴性标准血清,正常人血清,不与混合O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1瓶
3、阳性标准血清,与混合O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的人血清。
4、清洗溶液(10倍浓缩的PBS缓冲液):1瓶
成分:0.1MPBS 25ml、0.5%的Tween20、0.05v/v%的Proclin300
5、第二抗体溶液:一瓶(使用前稀释100倍)
成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山羊血清、使用时用含有适量牛血清白蛋白的PBS缓冲液稀释100倍
6、底物缓冲液:一瓶
成分:柠檬酸-磷酸缓冲液100ml、0.05v/v%的Proclin300。
7、底物(四甲基联苯胺):1瓶
8、过氧化氢:1瓶,在使用前稀释在底物缓冲液中至浓度为0.1%
9、终止溶液:1瓶
成分:2N硫酸15ml
在上述试剂盒中,下列情况被认为是阳性(阳性对照和样品的OD450值与空白对照的比值大于等于40)
本试剂盒的制造方法:
1、包被了混合O型红细胞膜蛋白酶标板的准备
混合O型红细胞膜蛋白包被在96孔酶标板上,封闭并干燥,然后冷藏。
标准血清的制备
阴性血清的制备:取正常人的血清,经检测,与混合O型红细胞不发生任何凝集反应;
阳性血清的制备:这是一种混合血清,其中含有各种不规则抗体,与混合O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本发明可以通过下面的实施例更好地理解,所描述的具体材料和结果只是例子,不是对权利要求书中的描述进行限制。
①低渗法提取红细胞膜蛋白:取5ml混合O型红细胞加0.01mol/L PBS(pH7.4),离心3000r/min,20min,弃上清和上清下的白细胞、血小板层。用相当于红细胞压积3倍的预冷PBS(pH7.4)洗涤3次(4℃,5000r/min,15min)。加预冷的0.01mol/L Tric-HCl(pH7.4)与红细胞(V∶V=40∶1)混合,4℃放置2h。再以9000r/min离心20min,弃上清(重复3~5次)至无肉眼可见的红细胞为止。沉淀物加1ml的0.01mol/LPBS(pH7.4)溶解,利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膜蛋白的浓度1.5mg/mL。
②膜蛋白包被:将红细胞膜蛋白用包被缓冲液(pH9.6碳酸盐缓冲液)稀释为10μg/ml,每孔100μl,包被酶联板(COSTAR),4℃,18-24小时后去除上清液,备用。
包被缓冲液(PH9.6,0.05M碳酸盐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Na2CO3     1.59克
NaHCO3     2.93克
加蒸馏水至 1000ml
图1是96孔平板上抗原的覆盖,各孔包被都是相同的混合抗原,cutoff值仍以空白的OD值为计算参考。“+”为阳性对照,“-”为阴性对照,“0”为空白对照,“?”为待检样本加样孔。

Claims (9)

1.一种用于筛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ELISA试剂盒,包含:
a)、酶联板,之上已经包被了O型混合红细胞膜蛋白,这种膜蛋白包含了所有红细胞抗原;
b)、阴性血清,与上述O型混合红细胞无凝集反应的人血清作为阴性对照;和
c)、阳性血清,与上述O型混合红细胞有凝集反应的人血清作为阳性对照。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试剂盒,进一步包含稀释液和清洗溶液、结合物溶液、底物缓冲液、底物和终止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试剂盒,其中所述的稀释和清洗溶液包含磷酸盐缓冲液。
4.根据权利要求2的试剂盒,其中所述的结合物溶液包含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山羊血清,底物是四甲基联苯胺,且该试剂盒进一步包含过氧化氢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2的试剂盒,其中所述的终止液包含硫酸。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试剂盒,其中所述的O型混合红细胞膜蛋白的量分别是1.5-2.5μg蛋白/孔。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试剂盒,其中向O型混合红细胞膜蛋白发生反应的孔中加入25倍稀释的血清。
8.一种制备用于检测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试剂盒的方法,其中制备酶联板的步骤:
a)分离纯化O型混合红细胞膜蛋白;
b)包被O型混合红细胞膜蛋白。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分离O型混合红细胞膜蛋白的步骤包括:低渗法提取红细胞膜蛋白。
CNA2007101204665A 2007-08-20 2007-08-20 一种用于筛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109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04665A CN101109755A (zh) 2007-08-20 2007-08-20 一种用于筛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04665A CN101109755A (zh) 2007-08-20 2007-08-20 一种用于筛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9755A true CN101109755A (zh) 2008-01-23

Family

ID=39041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204665A Pending CN101109755A (zh) 2007-08-20 2007-08-20 一种用于筛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0975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5298A (zh) * 2013-12-13 2014-03-26 江苏中济万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3675297A (zh) * 2013-12-13 2014-03-26 江苏中济万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药物诱导型溶血性贫血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4569400A (zh) * 2014-12-05 2015-04-29 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完全抗体筛查胶体金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4692A (zh) * 2016-12-15 2017-05-31 汪德清 一种红细胞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64985A (zh) * 2017-10-10 2018-03-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血清抗体鉴定快速读取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74519A (zh) * 2019-04-16 2019-08-27 广州血液中心 一种基于固相凝集技术的汇检式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CN113092793A (zh) * 2021-04-16 2021-07-09 江苏力博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Rh血型抗原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5298A (zh) * 2013-12-13 2014-03-26 江苏中济万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3675297A (zh) * 2013-12-13 2014-03-26 江苏中济万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药物诱导型溶血性贫血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4569400A (zh) * 2014-12-05 2015-04-29 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完全抗体筛查胶体金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4692A (zh) * 2016-12-15 2017-05-31 汪德清 一种红细胞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54692B (zh) * 2016-12-15 2020-03-13 汪德清 一种红细胞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64985A (zh) * 2017-10-10 2018-03-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血清抗体鉴定快速读取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7764985B (zh) * 2017-10-10 2019-08-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血清抗体鉴定快速读取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74519A (zh) * 2019-04-16 2019-08-27 广州血液中心 一种基于固相凝集技术的汇检式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CN110174519B (zh) * 2019-04-16 2022-07-12 广州血液中心 一种基于固相凝集技术的汇检式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CN113092793A (zh) * 2021-04-16 2021-07-09 江苏力博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Rh血型抗原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9756A (zh) 一种用于检测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Diamond et al. The demonstration of anti-Rh agglutinins—an accurate and rapid slide test
CN101109755A (zh) 一种用于筛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Stussi et al. Isotype‐specific detection of ABO blood group antibodies using a novel flow cytometric method
Vyas et al. Healthy blood donors with selective absence of immunoglobulin A: prevention of anaphylac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caused by antibodies to IgA
CN107643409A (zh) 一种血型抗原芯片及其在红细胞意外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CN101387648A (zh) 红细胞膜抗原磁珠试剂盒及在血型抗体检测方面的应用
CN101315386A (zh) 高密度介质固相抗人球蛋白试剂盒
Elliot et al. Effect of ionic strength on the serologic behavior of red cell isoantibodies
Garg et al. Comparison of micro column technology with conventional tube methods for antibody detection
Cranage et al. Glutaraldehyde stabilization of antibody-linked erythrocytes for use in reverse passive and related haemagglutination assays
Kankirawatana et al. 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due to anti‐Naka
Haynes et al. Persistent polyagglutinability in vivo unrelated to T‐antigen activation
PT97151B (pt) Processo para a demonstracao da aglutinacao eritrocitaria destinado as analises de compatibilidades sanguineas
Harmening et al.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s
Kataoka et al. 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due to an antibody against a labile component of human platelet antigen‐3b (Bakb)
CN1282871A (zh) 微柱凝胶法血小板血型抗原抗体检测技术和试剂盒
Rosenfield et al. Complement and the antiglobulin test
CN109725144A (zh) 一种jmh血型抗原芯片及其在红细胞意外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WATANABE et al. Opposite changes in serum soluble CD8 in patients at the active stages of Graves' and Hashimoto's diseases
Marsh et al. Anti‐Sdx: A “New” Auto‐Agglutinin Related to the Sda Blood Group
Kim et al. 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due to anti-Fy^ b caused by a primary immune response: a case study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arkodie et al. Improving the screening of blood donors with syphilis rapid diagnostic test (RDT) and rapid plasma reagin (RPR) in low‐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LMIC)
CA1149737A (en) S-alkylated igg antibody for immunoassay
Vilela et al. RBC‐associated IgG in patients with visceral leishmaniasis (kala‐azar): a prospective 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