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95186Y - 一种电动车后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后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95186Y
CN201395186Y CN200920302614XU CN200920302614U CN201395186Y CN 201395186 Y CN201395186 Y CN 201395186Y CN 200920302614X U CN200920302614X U CN 200920302614XU CN 200920302614 U CN200920302614 U CN 200920302614U CN 201395186 Y CN201395186 Y CN 20139518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seat
hand column
column frame
frame
back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3026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凯建
程蜀凌
陈杨
陈士军
王学军
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UPAQ VEHICL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UPAQ VEHICL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UPAQ VEHICL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UPAQ VEHICL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3026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9518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9518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9518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后座,包括后座底架和分别位于后座底架后端及左右两侧且与后座底架铰接的可折叠后靠背、左侧栏架、右侧栏架;所述后座底架上前后间隔固定有两对横向的套管,每对套管包括左右相邻的两根;所述左侧栏架、右侧栏架分别包括两根与左架身、右架身固定连接的左拉杆、右拉杆,左拉杆、右拉杆与后座底架的套管活动套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后座可以根据需要折叠起来形成一个舒适的座位,这样能使搭车人感到舒适安全,也可以将栏架打开,方便的根据货物的体积大小调整后座的宽度,以便临时装载物品,保证货物的平稳和安全;后座结构科学合理,而且本结构也可以用于自行车和摩托车等的后座。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后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后座。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以蓄电池、锂电池等电能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车。它具有普通自行车或者摩托车的外表特征,是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作为轻便、快捷、环保的代步工具,电动车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面上电动车的后座一般都没有靠背椅,坐在电动车后没有安全感,也缺少舒适性。而如果直接在后座上安装一个固定的靠背椅,那么又会不方便用后座载货。
中国专利文献CN 201128450Y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可折叠式后座靠背椅》,它包括可折叠后靠背、后座底架、可折叠后座坐垫架以及弹簧、可折叠后座坐垫架活动轴页组成。其中,后座坐垫架是由左右对称的两块组成,并通过后座坐垫架活动轴页来打开、折叠。后座坐垫架关闭时靠背打开,后座坐垫架打开时靠背放下。这种结构的后座在载货时靠背放下,搭载人时靠背打开,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搭载人或载货。但是,它仍存在以下的缺陷:(1)载货时支承货物的底座宽度不能根据货物的宽度进行调节,若装载宽于底座的货物则会不够稳定和安全;(2)载货时,后座坐垫架打开形成一个平面,货物两侧没有栏杆保护,不方便货物的固定,影响了载货的安全;(3)用于容纳靠背放下时的靠背的后座底架的缺口比较大,且只有几个小挡杆挡住靠背,因此,在载货时,就必须把靠背放下,否则就无法放置体积较小的货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电动车后座结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既可以作为有靠背的后座给搭载人靠用,又可作为宽度可调节的载货平台的电动车后座。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后座,包括后座底架和分别位于后座底架后端及左右两侧且与后座底架铰接的可折叠后靠背、左侧栏架、右侧栏架;所述后座底架上前后间隔固定有两对横向的套管,每对套管包括左右相邻的两根;所述左侧栏架、右侧栏架分别包括两根与左架身、右架身固定连接的左拉杆、右拉杆,左拉杆、右拉杆与后座底架的套管活动套接。
所述后座底架的两对套管分别包括左侧管和右侧管;所述左侧栏架的左拉杆包括第一左拉杆和第二左拉杆,第一左拉杆与第二左拉杆分别套接在两对套管的左侧管内;所述右侧栏架的右拉杆包括第一右拉杆和第二右拉杆,第一右拉杆与第二右拉杆分别套接在两对套管的右侧管内。
所述后座底架的两对套管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
所述后座底架包括位于后端下底面的后靠背连接杆,后靠背连接杆下端前侧面上固定有定位环;所述后靠背包括靠板、支撑杆、活动铰链和固定柱,靠板和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与后座底架的后靠背连接杆通过活动铰链活动连接,并在后靠背的固定柱和后座底架的定位环之间设置弹簧;所述左侧栏架的左拉杆与左架身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突出的固定柱,左架身下端前后两侧面上固定有定位环,左侧栏架的左架身与左拉杆通过活动铰链活动连接,并在定位环和固定柱之间设置弹簧;所述右侧栏架的右拉杆与右架身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突出的固定柱,右架身下端前后两侧面上固定有定位环,右侧栏架的右架身与右拉杆通过活动铰链活动连接,并在定位环和固定柱之间设置弹簧。
所述后靠背的靠板上固定有软质靠垫;所述右侧栏架的右架身上设置有坐垫安装板,坐垫安装板上固定有软质坐垫。
所述后座底架上还固定有两块挡板;两块挡板分别与两对套管的上表面固定,且挡板的宽度大于每对套管的左侧管和右侧管的直径之和。
所述左侧栏架的左架身上设置有4个凹槽;所述右侧栏架的右架身上也相应地设置有4个凹槽。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后座的后座底架上固定有套管,左右侧栏架的拉杆与套管活动套接,这样当后座需要载货时,可以方便的根据货物的体积大小调整后座的宽度,若装载比后座底架宽较多的货物时,只需把左右侧栏架向外拉出,左右侧栏架的拉杆就能与后座底架一起形成一个较宽的载货平面,来保证货物的平稳和安全。
(2)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后座的套管底面上设置有定位孔,当根据做载货物的体积调节好左右拉杆的拉出尺寸后,用螺栓卡住定位孔就可以将拉杆与套管相对固定住,避免了拉杆在电动车的运行过程中的滑动,使货物的装载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后座的后靠背与后座底架以及左右侧栏架的拉杆在与架身均有活动铰链活动连接,同时通过设置弹簧使后靠背与后座底架、左右侧栏架的拉杆在与架身在非折叠状态成直角定位,这样在搭载人时乘坐舒适,在载货时货物的两侧有栏架保护。
(4)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后座的后靠背的靠板上可以安装软质靠垫,右侧栏架的架身上可以安装软质坐垫,形成一个舒适的座位,这样能使搭车人感到舒适安全。
(5)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后座的后座底架上还固定有两块宽度大于每对套管的直径之和的挡板,一方面方便套管的固定,另一方面使底座更加平整,且能放置体积较小的货物。
(6)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后座的左侧栏架和右侧栏架的架身上均设置有4个凹槽,当左右侧栏架折叠起来时,凹槽部位相对,能使折叠后的平面更加平整,方便货物的放置和人的乘坐。
(7)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后座结构科学合理,能实现载货和载人之间的转换,还可以调整载货宽度,是一种使用方便、载货安全、乘坐舒适的电动车后座,而且本结构也可以用于自行车和摩托车等的后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后座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电动车后座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如下:
后座底架1,套管11,定位孔11-1,后靠背连接杆12,定位环13,挡板14;
后靠背2,靠板21,支撑杆22,活动铰链23,固定柱24,靠垫25;
左侧栏架3,左架身31,凹槽31-1,左拉杆32,第一左拉杆32-1,第二左拉杆32-2,固定柱33,定位环34,活动铰链35;
右侧栏架4,右架身41,凹槽41-1,活动铰链42,坐垫安装板43,坐垫4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动车后座,包括后座底架1、后靠背2、左侧栏架3和右侧栏架4。
后座底架1上前后间隔固定有两对横向的套管11,每对套管包括左右相邻的左侧管和右侧管,两对套管11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1-1。后座底架1后端下底面固定有后靠背连接杆12,后靠背连接杆12下端前侧面上固定有定位环13。后座底架1上还固定有两块分别与两对套管11的上表面固定的挡板14,挡板14的宽度大于每对套管11的左侧管和右侧管的直径之和。
后靠背2位于后座底架1后端,后靠背2包括靠板21、支撑杆22、活动铰链23和固定柱24。靠板21和支撑杆22固定连接,支撑杆22与后座底架1的后靠背连接杆12通过活动铰链23活动连接,并在后靠背2的固定柱24和后座底架1的定位环13之间设置弹簧。后靠背2的靠板21上固定有软质靠垫25。
左侧栏架3位于后座底架1左侧,左侧栏架3包括左架身31、左拉杆32、固定柱33、定位环34和活动铰链35。左架身31上设置有4个凹槽31-1。左架身31与左拉杆32固定连接,左拉杆32包括第一左拉杆32-1和第二左拉杆32-2,第一左拉杆32-1与第二左拉杆32-2分别套接在两对套管11的左侧管内。左侧栏架3的左拉杆32与左架身31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突出的固定柱33,左架身31下端前后两侧面上固定有定位环34,左侧栏架3的左架身31与左拉杆32通过活动铰链35活动连接,并在定位环34和固定柱33之间设置弹簧。
右侧栏架4位于后座底架1右侧,右侧栏架4包括右架身41、右拉杆、固定柱、定位环、活动铰链42、坐垫安装板43和坐垫44。右架身41上设置有4个凹槽41-1。右架身41与右拉杆固定连接,右拉杆包括第一右拉杆和第二右拉杆,第一右拉杆与第二右拉杆分别套接在两对套管11的右侧管内。右侧栏架4的右拉杆与右架身41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突出的固定柱,右架身41下端前后两侧面上固定有定位环,右侧栏架4的右架身41与右拉杆通过活动铰链42活动连接,并在定位环和固定柱之间设置弹簧。右侧栏架4的右架身41上设置有坐垫安装板43,坐垫安装板43上固定有软质坐垫44。
下面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的电动车后座可以获得的几种状态:
①后靠背2、左侧栏架3、右侧栏架4均折叠。先将后靠背2折叠,靠垫25位于两块栏板14的缺口中;再将左侧栏架3向右折叠,右侧栏架4向坐折叠,两栏架架身上的凹槽相互对应,使两栏架放平。这样可以载货,在右侧栏架4上固定软质坐垫44后也可以舒适地搭载人。
②左侧栏架3、右侧栏架4均按①中折叠,后靠背2竖立,这样就形成一个舒适的有靠背的后座用于搭载人。
③后靠背2按①中折叠,左侧栏架3、右侧栏架4竖立,这样就形成一个用于载货且两侧有围栏的载货平台。
④后靠背2、左侧栏架3、右侧栏架4均竖立,形成一个用于载货且三侧有围栏的载货平台。
⑤后靠背2按①中折叠,左侧栏架3、右侧栏架4竖立且将左拉杆31和右拉杆全部拉出,形成一个最大宽度的用于载货且两侧有围栏的载货平台。
⑥靠背2按①中折叠,左侧栏架3、右侧栏架4竖立且将左拉杆31和右拉杆拉出一部分,并用螺栓卡住套管上的定位孔固定住拉杆,形成一个较大宽度的用于载货且两侧有围栏的载货平台。
⑦后靠背2、左侧栏架3、右侧栏架4均折叠,且侧栏架3、右侧栏架4竖立且将左拉杆31和右拉杆全部拉出,形成一个最大宽度的用于载货且两侧没围栏的载货平台。
还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作出其他的选择,在此不再一一描述。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电动车后座,包括后座底架(1)和分别位于后座底架(1)后端及左右两侧且与后座底架(1)铰接的可折叠后靠背(2)、左侧栏架(3)、右侧栏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底架(1)上前后间隔固定有两对横向的套管(11),每对套管包括左右相邻的两根;所述左侧栏架(3)、右侧栏架(4)分别包括两根与左架身(31)、右架身(41)固定连接的左拉杆(32)、右拉杆,左拉杆(32)、右拉杆与后座底架(1)的套管(11)活动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底架(1)的两对套管(11)分别包括左侧管和右侧管;所述左侧栏架(3)的左拉杆(32)包括第一左拉杆(32-1)和第二左拉杆(32-2),第一左拉杆(32-1)与第二左拉杆(32-2)分别套接在两对套管(11)的左侧管内;所述右侧栏架(4)的右拉杆包括第一右拉杆和第二右拉杆,第一右拉杆与第二右拉杆分别套接在两对套管(11)的右侧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底架(1)的两对套管(11)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1-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电动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底架(1)包括位于后端下底面的后靠背连接杆(12),后靠背连接杆(12)下端前侧面上固定有定位环(13);所述后靠背(2)包括靠板(21)、支撑杆(22)、活动铰链(23)和固定柱(24),靠板(21)和支撑杆(22)固定连接,支撑杆(22)与后座底架(1)的后靠背连接杆(12)通过活动铰链(23)活动连接,并在后靠背(2)的固定柱(24)和后座底架(1)的定位环(13)之间设置弹簧;所述左侧栏架(3)的左拉杆(32)与左架身(31)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突出的固定柱(33),左架身(31)下端前后两侧面上固定有定位环(34),左侧栏架(3)的左架身(31)与左拉杆(32)通过活动铰链(35)活动连接,并在定位环(34)和固定柱(33)之间设置弹簧;所述右侧栏架(4)的右拉杆与右架身(41)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突出的固定柱,右架身(41)下端前后两侧面上固定有定位环,右侧栏架(4)的右架身(41)与右拉杆通过活动铰链(42)活动连接,并在定位环和固定柱之间设置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靠背(2)的靠板(21)上固定有软质靠垫(25);所述右侧栏架(4)的右架身(41)上设置有坐垫安装板(43),坐垫安装板(43)上固定有软质坐垫(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底架(1)上还固定有两块挡板(14);两块挡板(14)分别与两对套管(11)的上表面固定,且挡板(14)的宽度大于每对套管(11)的左侧管和右侧管的直径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栏架(3)的左架身(31)上设置有4个凹槽(31-1);所述右侧栏架(4)的右架身(41)上也相应地设置有4个凹槽(41-1)。
CN200920302614XU 2009-04-27 2009-04-27 一种电动车后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9518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02614XU CN201395186Y (zh) 2009-04-27 2009-04-27 一种电动车后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02614XU CN201395186Y (zh) 2009-04-27 2009-04-27 一种电动车后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95186Y true CN201395186Y (zh) 2010-02-03

Family

ID=41617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30261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95186Y (zh) 2009-04-27 2009-04-27 一种电动车后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95186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7715A (zh) * 2013-04-07 2014-10-15 捷奥比电动车有限公司 后靠背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后座结构
CN105936310A (zh) * 2016-05-25 2016-09-14 江苏帕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位的电动车背垫装置
CN106985938A (zh) * 2017-05-16 2017-07-28 盐城灌桥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拆卸式电动车载货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7715A (zh) * 2013-04-07 2014-10-15 捷奥比电动车有限公司 后靠背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后座结构
CN104097715B (zh) * 2013-04-07 2016-05-25 捷奥比电动车有限公司 后靠背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后座结构
CN105936310A (zh) * 2016-05-25 2016-09-14 江苏帕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位的电动车背垫装置
CN106985938A (zh) * 2017-05-16 2017-07-28 盐城灌桥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拆卸式电动车载货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95186Y (zh) 一种电动车后座
CN201610189U (zh) 电动车折叠后座
CN202703802U (zh) 一种快速折叠电动车或自行车车架
CN205891123U (zh) 用于助动车的可折叠车架
CN104590463A (zh) 便携式可拆装多功能电动行李滑板车
CN207809642U (zh) 自行车折叠机构
CN200985066Y (zh) 伸缩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07191279U (zh) 一种减震舒适型电动自行车
CN105480354A (zh) 多功能便携式电动车
CN102152831B (zh) 三轮电动车的折叠使用方法
CN202608988U (zh) 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01962055B (zh) 折叠式电动三轮车
CN210212639U (zh) 电动滑板车的双座折叠结构
CN205499209U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电动滑板自行车
CN201519242U (zh) 折叠式轮椅
CN200992275Y (zh)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
CN204775735U (zh) 横梁折叠式便携车
RU2299826C1 (ru) Веломобиль
CN206501957U (zh) 母婴自行车
CN201049676Y (zh) 可靠背折叠式后货架
CN205417943U (zh) 一种滑板车车座结构
CN102897264A (zh) 一种可折叠双座三轮电动车的后车架部件
CN203402319U (zh) 电动自行车副座
CN214875311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车架
CN213948674U (zh) 一种可折叠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