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20715Y - 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20715Y
CN201220715Y CNU2008200382824U CN200820038282U CN201220715Y CN 201220715 Y CN201220715 Y CN 201220715Y CN U2008200382824 U CNU2008200382824 U CN U2008200382824U CN 200820038282 U CN200820038282 U CN 200820038282U CN 201220715 Y CN201220715 Y CN 20122071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ush
tumbler
bicycle
backgu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382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UAXIA CHI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UAXIA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UAXIA CHI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UAXIA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382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2071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2071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2071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包括前车架、车梁、后车架和推杆组件,所述前车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手把、前立管和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的后端设有延伸部,其端部固定连接有后立管,所述推杆组件经后立管内的后转动件与所述后立管转动连接;所述前立管内设有与所述前叉卡固连接的前转动件,所述车梁前后端分别与前立管和后立管连通,所述后转动件与前转动件的两侧分别通过贯穿于所述车梁内的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连接;所述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均为刚性线。本实用新型可由大人从后面进行转向操控,结构简单、安全度高、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行车的转向机构一般都是前置式的,即由骑车者自己双手操控手把实现转向,而对于采用这一结构的童车来说,儿童在骑行时必须靠自己控制前进的方向,这对于刚刚学车的儿童是比较困难的,此外,对于这种结构的自行车,大人在辅助儿童学车的过程中,需要经常跑前转动车把和跑后推车,非常不便。
针对这个问题,出现了一种可由大人帮助从后面进行转向操控的自行车,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607312Y公开了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包括后车架、前车架,所述后车架上转动连接有推杆,超出后车架底部横杆的推杆下端部设有后转动件,所述前车架的前立管外部设有前转动件,所述后转动件上分别设有第一拉线的后端部、第二拉线的后端部,所述前转动件上分别设有第一拉线的前端部、第二拉线的前端部;所述第一拉线、第二拉线依附绑定于自行车的车梁外部。大人可通过转动推杆使得后转动件转动,再通过两根拉线把转动力矩传递到前传动件上,带动前立管转向,由此带动前轮转向,从而实现从后面进行转向操控。
然而,上述结构存在如下缺点:①由于第一、第二拉线及前、后转动件均位于自行车的外部,长期暴露于外界空气中,易受雨水侵蚀,出现生锈等情况,影响了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位于车外的拉线也影响了自行车的外型美观程度;②由于后转动件位于后车架底部横杆的下方,因此,其到前立管上的前转动件之间的拉线无法实现直线连接,因此,只能采用柔性线或者配合使用多个转向件的刚性线,而由于这种转向结构中推杆转动时的力矩较大,柔性线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因为强度不够而断裂的情况,特别是长久使用以及受侵蚀后的柔性线更易出现上述情况,造成后置转向机构失效,引发危险;而采用刚性线,虽然解决了强度问题,但必须配合使用多个转向件,造成其结构非常复杂,成本也较高;③由于推杆是一整体立杆,且其下端部固定的后转动件与拉线固定连接,使得推杆与自行车之间无法拆分,使自行车的外型较为难看,不利于儿童在学会骑车后继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该自行车安全度高、使用寿命长且外型美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包括前车架、车梁、后车架和推杆组件,所述前车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手把、前立管和前叉,所述车梁的后端设有延伸部,其端部固定连接有后立管,所述推杆组件经后立管内的后转动件与所述后立管转动连接;所述前立管内设有与所述前叉卡固连接的前转动件,所述车梁前后端分别与前立管和后立管连通,所述后转动件与前转动件的两侧分别通过贯穿于所述车梁内的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连接;所述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均为刚性线。
上文中,所述后转动件和前转动件分别设置在后立管和前立管中,所述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贯穿于所述车梁内,因此,除推杆外,整个后置转向机构均位于车体内,可以有效避免外界水汽、灰尘等的侵蚀,同时也不会影响自行车外型;本实用新型将后转动件和前转动件设置在正对于车梁两个端口的位置,使前、后转动件能穿过车梁内部直线连接,从而可以采用具有很高强度的刚性线,解决了拉线的强度问题;所述刚性线是现有技术,如较粗的钢丝、铁条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杆组件由上推杆和下推杆组成,所述下推杆穿过后转动件插接在上推杆内,所述下推杆和上推杆之间设有锁固装置,所述后转动件通过卡合结构与下推杆卡合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固装置为可拆卸结构。这是现有技术,常规的方法是在上、下推杆结合的部分上设置配合的通孔,再采用螺丝装配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合结构为:所述后转动件的下端部具有缺口,所述下推杆的下端侧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凸起。
上文中,将推杆组件分成上下推杆两个部分,将后转动件与下推杆卡合固定,下推杆和上推杆之间设有锁固装置可拆卸结构,因而此结构的推杆组件可以将下推杆和上推杆卸去,只留下短小的后转动件于后立管中,其占用的空间很小,因此,从外观造型上看,拆除推杆组件后的自行车与普通自行车一样。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后转动件和前转动件分别设置在后立管和前立管中,并将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贯穿设置于所述车梁内,使得除推杆外的整个转向装置均位于车体内部,可以有效避免外界雨水的侵蚀,延长了拉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不会影响自行车外型。
2、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后转动件和前转动件设置在正对于车梁两个端口的位置,使前、后转动件能直接采用穿过车梁内的刚性线直线连接,大大简化了连接结构,同时,两根拉线可采用强度极高的直刚性线,因此该结构的自行车安全度高、使用寿命长。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推杆分成上推杆和下推杆,将后转动件与下推杆卡合固定,下推杆和上推杆之间设有锁固装置可拆卸结构,因而此结构的推杆组件可以将下推杆和上推杆卸去,只留下短小的后转动件于后立管中,其占用的空间很小;此外,由于转向机构位于车体内部,因此从整体外型上看,拆除推杆后的自行车与普通自行车一样,外型美观,有利于儿童在学会骑车后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图4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图1的C-C方向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转向传动示意图。
其中:1、车梁;2、前叉3、手把4、推杆组件5、前立管6、前转动件;7、后转动件8、第一拉线9、第二拉线10、后立管11、上推杆12、导向套衬套13、下推杆14、缺口;15、凸起16、消音罩;17、定向碗18、导向套;19、导向套盖20、螺丝;21、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7所示,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包括前车架、车梁1、后车架和推杆组件4,所述前车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手把3、前立管5和前叉2,还包括与所述车梁1的后端延伸部密封固定连接的后立管10,所述推杆组件4转动连接于所述后立管10中;正对于所述车梁1后端口的后立管10内设有与所述推杆组件4卡固连接的后转动件7,正对于所述车梁1前端口的前立管5内设有与所述前叉2卡固连接的前转动件6,所述后转动件7与前转动件6的两端分别通过贯穿于所述车梁1内的第一拉线8和第二拉线9连接;所述第一拉线8和第二拉线9均为刚性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推杆组件4由上推杆11和下推杆13组成,所述下推杆13穿过后转动件7插接在上推杆11内,所述下推杆13和上推杆11之间设有锁固装置,所述后转动件7通过卡合结构与下推杆13卡合固定。
上文中,所述锁固装置为:在上推杆11和下推杆13的接合处的外围套设有导向套18,下推杆13和上推杆11结合部及导向套上设置配合的通孔,再采用螺20配合螺母21装配连接,导向套18的内侧底部还设有导向套衬套12,其上设有螺丝孔,与此位置相应的下推杆上也设有配合的小孔,两者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导向套的上端部具有可开合的导向套盖19。
上文中,所述卡合结构为:所述后转动件7的下端部具有缺口14,所述下推杆13的下端侧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凸起15。
如图5所示的前车架结构爆炸示意图,前叉2穿过前立管5插接于手把3内,并在其接合处外部夹合固定,前转动件6的下端部设有缺口14,前叉2的下端侧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凸起15,此结构与后车架类似。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立管10和前立管5的上下端口均设有定向碗17,用于推杆的定位,使整个推杆平行处于导向套内,防止推杆发生除转动外的其他相对运动,同时,定向碗也可起到盖子的作用,防止雨水进入导向套内,避免拉杆等零件锈蚀。所述后转动件7上还设有与其配合的消音罩16,所述前转动件6上也设有配合的消音罩。这可以降低其转动噪音。
本实用新型可由大人帮助从后面进行转向操控,大人可通过转动推杆组件使得后转动件转动,再通过两根刚性拉线把转动力矩传递到前传动件上,带动前立管转向,由此带动前叉及前轮转向,从而实现从后面进行转向操控。

Claims (4)

1.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包括前车架、车梁(1)、后车架和推杆组件(4),所述前车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手把(3)、前立管(5)和前叉(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1)的后端设有延伸部,其端部固定连接有后立管(10),所述推杆组件(4)经后立管(10)内的后转动件(7)与所述后立管(10)转动连接;所述前立管(5)内设有与所述前叉(2)卡固连接的前转动件(6),所述车梁前后端分别与前立管和后立管连通,所述后转动件(7)与前转动件(6)的两侧分别通过贯穿于所述车梁(1)内的第一拉线(8)和第二拉线(9)连接;所述第一拉线(8)和第二拉线(9)均为刚性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4)由上推杆(11)和下推杆(13)组成,所述下推杆(13)穿过后转动件(7)插接在上推杆(11)内,所述下推杆(13)和上推杆(11)之间设有锁固装置,所述后转动件(7)通过卡合结构与下推杆(13)卡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装置为可拆卸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为:所述后转动件(7)的下端部具有缺口(14),所述下推杆(13)的下端侧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凸起(15)。
CNU2008200382824U 2008-06-17 2008-06-17 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2071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382824U CN201220715Y (zh) 2008-06-17 2008-06-17 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382824U CN201220715Y (zh) 2008-06-17 2008-06-17 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20715Y true CN201220715Y (zh) 2009-04-15

Family

ID=4057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3828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20715Y (zh) 2008-06-17 2008-06-17 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2071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3757A (zh) * 2018-04-10 2018-09-28 叶进 一种折叠式母婴三轮车
CN108657339A (zh) * 2018-06-20 2018-10-16 山东祺月童车有限公司 后转向儿童三轮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3757A (zh) * 2018-04-10 2018-09-28 叶进 一种折叠式母婴三轮车
CN108657339A (zh) * 2018-06-20 2018-10-16 山东祺月童车有限公司 后转向儿童三轮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77203B1 (en) Tricycle with geared auxiliary steering mechanism
DE102012004171A1 (de)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Zweirad
CN201220715Y (zh) 一种可后置转向的自行车
CN103723224B (zh) 一种三轮童车
CN202806976U (zh) 具有新型转向机构的三轮童车
CN104071273A (zh) 一种新型后控转向三轮童车
US4974864A (en) Bicycle frame post openings allowing cable entry and exit
CN210101903U (zh) 一种自行车用车架下管及车架
ITTO970396A1 (it) Dispositivo per il bloccaggio di un manubrio per un motoveicolo a due ruote.
CN206031632U (zh) 一种带扇型智能方向盘的超短电动自行车
CN201169335Y (zh) 前蹬式坐扭龙头自行车
CN101830262A (zh) 车把后置自行车
CN205931076U (zh) 一种儿童自行车
CN213473432U (zh) 一种刹把
CN207683253U (zh) 一种带有拖拉结构的双人观览车
CN2258852Y (zh) 单双组合自行车
CN20386488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
CN207683698U (zh) 一种便于拖拉的双人游览车
CN211032900U (zh) 竖管
CN207683692U (zh) 一种带有顶篷的双人游览车
CN207120835U (zh) 一种传动机构内置的自行车
CN218431588U (zh) 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
CN210681027U (zh) 一种折叠式儿童脚踏车
CN207683691U (zh) 一种双人游览车
CN201872835U (zh) 儿童乐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