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98051Y - 旋孔锯 - Google Patents

旋孔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98051Y
CN201198051Y CNU200820009014XU CN200820009014U CN201198051Y CN 201198051 Y CN201198051 Y CN 201198051Y CN U200820009014X U CNU200820009014X U CN U200820009014XU CN 200820009014 U CN200820009014 U CN 200820009014U CN 201198051 Y CN201198051 Y CN 20119805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ostylus axostyle
adapter
plane
revolves
push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90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世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UYUN INDUSTRY Co Ltd
K&W Tools Co Ltd
K and W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UYU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UYU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UYU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090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9805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9805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9805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旋孔锯,包含有一轴杆、一旋孔组件与一推盖,其中轴杆具有一凹口与二形成于凹口周壁的第一结合部,旋孔组件具有一转接头,转接头具有一凸块,凸块容置于轴杆的凹口中,并具有二第二结合部,而推盖套设于轴杆,并可相对轴杆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推盖位于第一位置,转接头的第二结合部被推盖的一挡止部挡止而与轴杆的第一结合部结合,使旋孔组件无法相对轴杆转动,而当推盖位于第二位置,转接头的第二结合部不会被挡止部挡住而可由旋孔组件相对轴杆的转动与轴杆的第一结合部分离,使旋孔组件可从轴杆上拆卸下来。

Description

旋孔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旋孔锯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旋孔锯。
背景技术
公知的旋孔锯主要包含有一轴杆与一连接轴杆的旋孔组件。轴杆可配合外接一驱动工具,使轴杆可受驱动工具的驱动而同步带动旋孔组件转动,用以将一木板或一金属板等工件锯切出一圆孔。
然而,在公知的设计中,轴杆与旋孔组件之间是通过一定位件(如钢珠)与一定位槽的配合加以固定,但是这样的固定方式在轴杆带动旋孔组件转动时,很容易造成旋孔组件的晃动,进而影响旋孔组件的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孔锯,其可快速拆装,并可减少锯切时所产生的晃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旋孔锯包含有一轴杆、一旋孔组件、一推盖与一钻头。该轴杆具有一结合端与一连接该结合端的身部,其中该结合端具有一凹口、一连通该凹口的轴孔与二形成于该凹口周壁且相对的第一结合部;该旋孔组件具有一转接头与一连接该转接头的圆穴锯片,其中该转接头具有一对应该轴杆的轴孔的穿孔与一凸块,该凸块容置于该轴杆的凹口中,并具有二相对的第二结合部,该二第二结合部由该旋孔组件相对该轴杆的转动而与该二第一结合部结合或分离;该推盖具有至少一挡止部,该推盖可往复位移地套设于该轴杆的身部,并可相对该轴杆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该推盖位于该第一位置,该转接头的第二结合部被该挡止部挡止而与该轴杆的第一结合部结合,使该旋孔组件无法相对该轴杆转动,而当该推盖位于该第二位置,该转接头的第二结合部不会被该挡止部挡住而可由该旋孔组件相对该轴杆的转动与该轴杆的第一结合部分离;该钻头一端穿过于该转接头的穿孔而插置于该轴杆的轴孔中。
再进一步地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孔锯,其包含有:
一轴杆,具有一结合端与一连接该结合端的身部,其中该结合端具有一凹口、一连通该凹口的轴孔与二形成于该凹口周壁且相对的第一结合部;
一旋孔组件,具有一转接头与一连接该转接头的圆穴锯片,该转接头具有一对应该轴杆轴孔的穿孔与一凸块,该凸块容置于该轴杆的凹口中,并具有二相对的第二结合部;
一推盖,具有至少一挡止部,该推盖可往复位移地套设于该轴杆的身部,并可相对该轴杆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该推盖位于该第一位置,该转接头的第二结合部被该挡止部挡止而与该轴杆的第一结合部结合,而当该推盖位于该第二位置,该转接头的第二结合部不会被该挡止部挡住而可与该轴杆的第一结合部分离;以及
一钻头,其一端穿过于该转接头的穿孔而插置于该轴杆的轴孔中。
所述的旋孔锯,其中该轴杆的第一结合部为凹槽,该转接头的第二结合部为凸缘,各该凸缘嵌卡于各该凹槽中。
所述的旋孔锯,其中该轴杆的结合端具有二相对的挡块,该凹口位于该二挡块之间,各该挡块具有一第一平面,各该第一平面形成该凹口的周壁,各该凹槽凹陷形成于各该挡块的第一平面;该转接头的凸块还具有二相对的第二平面,各该第二平面的两端分别连接各该凸缘的一端,当各该凸缘嵌卡于各该凹槽中,该转接头的第二平面与该挡块的第一平面垂直,而当各该凸缘离开各该凹槽,该转接头的第二平面与该挡块的第一平面平行。
所述的旋孔锯,其中该推盖的挡止部数目为二,各该挡块具有一第三平面,当各该凸缘嵌卡于各该凹槽中,该二挡止部位于该轴杆的凹口两端,且各该挡块的第三平面与该转接头的第二平面平行,当各该凸缘离开各该凹槽,该二挡止部离开该轴杆的凹口两端,且各该挡止部的第三平面与该挡块的第一平面垂直。
所述的旋孔锯,其中该推盖还具有二相对的缺口,该些缺口与该些挡止部交错排列,当该推盖位于该第一位置,该推盖的缺口扣合于该轴杆的挡块,而当该推盖位于该第二位置,该推盖的缺口离开该轴杆的挡块。
所述的旋孔锯,其中该轴杆的身部具有一嵌槽;该旋孔锯还包含有一C形扣,该C形扣设于该嵌槽中。
所述的旋孔锯,其中还包含有一弹性件,套设于该轴杆的身部,并分别抵顶该推盖与该C形扣。
所述的旋孔锯,其中该轴杆的身部具有一连通该轴孔的螺孔;该旋孔锯还包含有一螺丝,该螺丝螺接于该螺孔中,并定位该钻头。
所述的旋孔锯,其中该轴杆还具有一传动部,该传动部与该结合端分别连接于该身部的两端。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当该转接头位于该第一位置,该旋孔组件无法相对该轴杆转动,使该轴杆可受一驱动工具的驱动而同步带动该旋孔组件转动,用以稳定地锯切一工件而可减少在锯切时产生的晃动。而且,只要将该推盖拉至该第二位置,再转动该旋孔组件,使该转接头的第二结合部与该轴杆的第一结合部分离,即可将该旋孔组件从该轴杆拆卸下来,使用上相当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图3沿4-4剖线的剖视图,主要显示转接头的第二结合部与轴杆的第一结合部结合的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主要显示推盖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图6沿7-7剖线的剖视图,主要显示转接头的第二结合部与轴杆的第一结合部分离的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主要显示旋孔组件从轴杆拆卸下来的状态。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旋孔锯(10)
轴杆(20)
结合端(22)
挡块(221)
凹口(223)
轴孔(225)
第一平面(227)
传动部(24)
身部(26)
嵌槽(262)
第一螺孔(264)
第一结合部(28)
旋孔组件(30)
圆穴锯片(32)
锯齿(322)
第二螺孔(324)
转接头(34)
穿孔(342)
螺纹部(36)
凸块(38)
第二结合部(382)
第二平面(384)
推盖(40)
缺口(42)
挡止部(44)
第三平面(441)
C形扣(46)
弹性件(50)
钻头(60)
螺栓(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功效所在,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旋孔锯(10),包含有一轴杆(20)、一旋孔组件(30)、一推盖(40)、一弹性件(50)与一钻头(60)。
轴杆(20)具有一结合端(22)、一传动部(24)与一分别连接结合端(22)与传动部(24)的身部(26)。结合端(22)具有二挡块(221)、一位于二挡块(221)之间的凹口(223)与一连通凹口(223)的轴孔(225),其中各挡块(221)具有一第一平面(227),二第一平面(227)形成凹口(223)的周壁且相互面对(第一平面的数目不限于两个,亦可为四个、六个或八个),结合端(22)于各第一平面(227)凹陷形成出一第一结合部(2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28)为圆弧状的凹槽。传动部(24)可配合外接一驱动工具(图中未示),使驱动工具可通过传动部(24)驱动轴杆(20)转动。身部(26)具有一C形的嵌槽(262)与一邻近嵌槽(262)的第一螺孔(264)。
旋孔组件(30)具有一圆穴锯片(32)与一转接头(34)。圆穴锯片(32)的底缘具有复数个锯齿(322),用以锯切工件,而圆穴锯片(32)的顶侧面具有一第二螺孔(324),第二螺孔(324)同轴对应轴杆(20)的轴孔(225)。转接头(34)的一侧面具有一螺纹部(36),螺纹部(36)螺接于圆穴锯片(32)的第二螺孔(324),用以将转接头(34)与圆穴锯片(32)连接在一起;转接头(34)的另一侧面具有一凸块(38),凸块(38)容置于轴杆(20)的凹口(223)中,并具有二第二结合部(382)与二第二平面(384)(第二平面并不限于两个,亦可为四个、六个或八个等,只要对应第一平面的数目即可),其中各第二结合部(382)在本实施例中为圆弧状的凸缘,各第二结合部(382)(凸缘)可由旋孔组件(30)相对轴杆(20)的转动而嵌卡或离开各第一结合部(28)(凹槽),各第二平面(384)的两端分别连接各凸缘的一端;另外,转接头(34)的中央还具有一贯穿两侧面的穿孔(342),穿孔(342)分别同轴对应圆穴锯片(32)的第二螺孔(324)与轴杆(20)的轴孔(225)。
推盖(40)的一侧面具有二相对的缺口(42)与二相对的挡止部(44),该些缺口(42)与该些挡止部(44)交错排列。各挡止部(44)具有一第三平面(441),二第三平面(441)相互面对。推盖(40)利用一嵌设于嵌槽(262)中的C形扣(46)(并不限于C形扣,只要是可将推盖固定于轴杆的扣件即可)而套设于轴杆(20)的身部(26),并可相对轴杆(20)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当推盖(40)位于第一位置,推盖(40)的缺口(42)扣合于轴杆(20)的挡块(221)且推盖(40)的挡止部(44)位于轴杆(20)的凹口(223)两端,转接头(34)的各第二结合部(382)将被推盖(40)的挡止部(44)挡住而嵌卡于各第一结合部(28)中,如图3、图4所示,使得旋孔组件(30)无法相对轴杆(20)转动;当推盖(40)位于第二位置,推盖(40)的缺口(42)离开轴杆(20)的挡块(221)且推盖(40)的挡止部(44)离开轴杆(20)的凹口(223)两端,如图5、图6所示,转接头(34)的各第二结合部(382)将不会被推盖(40)的挡止部(44)挡住而可由旋孔组件(30)相对轴杆(20)的转动离开各第一结合部(28),如图7所示。
弹性件(50)套设于轴杆(20)的身部(26),并分别顶抵推盖(40)与C形扣(46),用以提供弹力将推盖(40)从第二位置推回第一位置。
钻头(60)的一端穿过圆穴锯片(32)的第二螺孔(324)、转接头(34)的穿孔(342)而插置于轴杆(20)的轴孔(225)中,并由一螺接于轴杆(20)的第一螺孔(264)的螺栓(62)而固定于轴杆(20)的轴孔(225)中,用以定位欲锯切工件的轴心。
经由上述结构可知,当要将旋孔组件(30)从轴杆(20)拆卸下来时,施力将推盖(40)从第一位置拉至第二位置,如图5所示,使推盖(40)的挡止部(44)离开轴杆(20)的凹口(223)两端,接着再将旋孔组件(30)转动90度,使转接头(34)的第二结合部(382)(凸缘)离开轴杆(20)的第一结合部(28)(凹槽),此时,如图7所示,凸块(38)的各第二平面(384)平行轴杆(20)的各第一平面(227)而垂直推盖(40)的各第三平面(441),旋孔组件(30)即可从轴杆(20)上拆卸下来,如图8所示。
相反地,当要结合旋孔组件(30)与轴杆(20)时,如图8所示,施力将转接头(34)的凸块(38)压入轴杆(20)的凹口(223)中,此时的转接头(34)会利用各第二结合部(382)推动推盖(40)的各挡止部(44)而将推盖(40)从第一位置推至第二位置,直到容置于轴杆(20)的凹口(223)中,接着将旋孔组件(30)转动90度,使转接头(34)的第二结合部(382)(凸缘)嵌卡于轴杆(20)的第一结合部(28)(凹槽)中,如图4所示,此时,凸块(38)的各第二平面(384)垂直轴杆(20)的各第一平面(227)而平行推盖(40)的各第三平面(441),接着推盖(40)即会受到弹性件(50)的弹力作用而从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如图2、图3所示,转接头(34)的第二结合部(382)将被推盖(40)的挡止部(44)挡住,使旋孔组件(30)无法相对轴杆(20)转动,如此一来,当轴杆(20)的传动部(24)受驱动工具的驱动时,即可同步带动旋孔组件(30)转动。
由此,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结合部(凹槽)与第二结合部(凸缘)的配合,可让旋孔组件稳固地与轴杆结合,使旋孔组件受轴杆的带动而锯切工件时,可减少不必要的晃动,以避免影响加工精度。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可往复移动的推盖与可相对轴杆转动的旋孔组件的配合,让旋孔组件可快速地与轴杆完成拆装,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9)

1.一种旋孔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轴杆,具有一结合端与一连接该结合端的身部,其中该结合端具有一凹口、一连通该凹口的轴孔与二形成于该凹口周壁且相对的第一结合部;
一旋孔组件,具有一转接头与一连接该转接头的圆穴锯片,该转接头具有一对应该轴杆轴孔的穿孔与一凸块,该凸块容置于该轴杆的凹口中,并具有二相对的第二结合部;
一推盖,具有至少一挡止部,该推盖可往复位移地套设于该轴杆的身部,并相对该轴杆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该推盖位于该第一位置,该转接头的第二结合部被该挡止部挡止而与该轴杆的第一结合部结合,而当该推盖位于该第二位置,该转接头的第二结合部不会被该挡止部挡住而与该轴杆的第一结合部分离;以及
一钻头,其一端穿过于该转接头的穿孔而插置于该轴杆的轴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孔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杆的第一结合部为凹槽,该转接头的第二结合部为凸缘,各该凸缘嵌卡于各该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孔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杆的结合端具有二相对的挡块,该凹口位于该二挡块之间,各该挡块具有一第一平面,各该第一平面形成该凹口的周壁,各该凹槽凹陷形成于各该挡块的第一平面;该转接头的凸块还具有二相对的第二平面,各该第二平面的两端分别连接各该凸缘的一端,当各该凸缘嵌卡于各该凹槽中,该转接头的第二平面与该挡块的第一平面垂直,而当各该凸缘离开各该凹槽,该转接头的第二平面与该挡块的第一平面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孔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推盖的挡止部数目为二,各该挡块具有一第三平面,当各该凸缘嵌卡于各该凹槽中,该二挡止部位于该轴杆的凹口两端,且各该挡块的第三平面与该转接头的第二平面平行,当各该凸缘离开各该凹槽,该二挡止部离开该轴杆的凹口两端,且各该挡止部的第三平面与该挡块的第一平面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孔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推盖具有二相对的缺口,该些缺口与该些挡止部交错排列,当该推盖位于该第一位置,该推盖的缺口扣合于该轴杆的挡块,而当该推盖位于该第二位置,该推盖的缺口离开该轴杆的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孔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杆的身部具有一嵌槽;该旋孔锯还包含有一C形扣,该C形扣设于该嵌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孔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弹性件,套设于该轴杆的身部,并分别抵顶该推盖与该C形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孔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杆的身部具有一连通该轴孔的螺孔;该旋孔锯包含有一螺丝,该螺丝螺接于该螺孔中,并定位该钻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孔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杆具有一传动部,该传动部与该结合端分别连接于该身部的两端。
CNU200820009014XU 2008-03-27 2008-03-27 旋孔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9805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9014XU CN201198051Y (zh) 2008-03-27 2008-03-27 旋孔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9014XU CN201198051Y (zh) 2008-03-27 2008-03-27 旋孔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98051Y true CN201198051Y (zh) 2009-02-25

Family

ID=40449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901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98051Y (zh) 2008-03-27 2008-03-27 旋孔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98051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0466A (zh) * 2016-01-08 2016-04-20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木材切断机
CN110539029A (zh) * 2018-05-28 2019-12-06 久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锯切工具的锯片快拆机构及使用其的锯切工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0466A (zh) * 2016-01-08 2016-04-20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木材切断机
CN110539029A (zh) * 2018-05-28 2019-12-06 久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锯切工具的锯片快拆机构及使用其的锯切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5427C (zh) 端面齿零件的端面齿加工使用的回转夹具
CN202378117U (zh) 冲孔装置
CN201720714U (zh) 用于盘式制动器缸体加工的液压旋转夹具
CN201198051Y (zh) 旋孔锯
AU2013404787A1 (en) Miter saw
EP3006149A1 (en) Dies for threaded rod cutting machine
CN203712586U (zh) 手持式电动螺丝刀
JPS61502810A (ja) 一方向駆動型工具用カ−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534325U (zh) 多功能电动手工具
CN101700627A (zh) 车床翻转夹具
CN201140295Y (zh) 机夹可转位组合成型铣刀
CN101391314B (zh) 一种球面内孔镗铣机构
CN102649247A (zh) 具有仿形辊的加工设备
TWM404767U (en) Hand tools with reciprocation driving device
CN202010790U (zh) 数控刀架滚动锁紧机构
CN108927559B (zh) 翼型转向节粗开当专用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08468771B (zh) 一种滚珠丝杠螺母副预紧力自调节装置
CN202271008U (zh) 一种用于零件孔加工的组合式钻模
CN102350518A (zh) 一种用于零件孔加工的组合式钻模
CN1962181A (zh) 锯床锯片的多角度定位装置
CN102672510A (zh) 加工中心同动打刀机构
CN215588968U (zh) 定位装置
CN203664817U (zh) 斜切锯
CN101700628B (zh) 车床移动中心夹具
CN201848787U (zh) 一种旋转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