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70841Y - 鼓盒 - Google Patents

鼓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70841Y
CN201170841Y CNU2008200034972U CN200820003497U CN201170841Y CN 201170841 Y CN201170841 Y CN 201170841Y CN U2008200034972 U CNU2008200034972 U CN U2008200034972U CN 200820003497 U CN200820003497 U CN 200820003497U CN 201170841 Y CN201170841 Y CN 20117084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hotosensitive drums
delevoping cartridge
developer roll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34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井俊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7084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7084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盒的改良实用新型。鼓盒(50)具有:框体(51),可旋转地支撑感光鼓(32),并且具有可装卸地收容显影盒(33)的收容部(54);和推压部件(52),被设置在框体(51)的收容部(54)中感光鼓(32)的相反侧,将显影盒(33)向感光鼓(32)推压。并且,推压部件(52)沿着感光鼓(32)的轴方向横贯感光鼓(32)的整个宽度而延伸。本实用新型能够稳定地推压显影盒整体。

Description

鼓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显影盒的鼓盒。
背景技术
通常,在激光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激光等将由带电器带电的感光鼓的表面曝光,从而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从显影辊向该静电潜影供给调色剂,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且,该调色剂图像被在与感光鼓之间夹持纸张的转印辊吸引,从而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形成图像。
作为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往周知有包括具有显影辊的显影盒、和具有感光鼓并且可装卸显影盒的鼓盒的图像形成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在该技术中,在显影盒的显影辊的轴方向的两侧设有被推压部件,并且设有向鼓盒等推压被推压部件的推压部件,从而将显影辊向感光鼓良好地推压。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250378号公报
然而,需要对这种鼓盒进行各种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盒的改良实用新型。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鼓盒,具有:框体,支撑感光鼓可旋转,并且具有可装卸地收容显影盒的收容部;和推压部件,被设置在上述框体的收容部中上述感光鼓的相反侧,将上述显影盒向上述感光鼓推压,上述鼓盒的特征在于,上述推压部件,被设置成可在相对于上述感光鼓进退的方向上移动,并且沿着上述感光鼓的轴方向横贯上述感光鼓的整个宽度而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推压部件纵贯感光鼓的整个宽度而延伸,因此与现有的推压部件在局部上推压显影盒的一部分的结构相比,能够稳定地推压显影盒整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推压部件纵贯感光鼓的整个宽度而延伸,因此能够稳定地推压显影盒整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激光打印机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鼓盒的详细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将显影盒安装到鼓盒上的状态的侧视图(a)、和表示将比图3(a)的显影盒小的显影盒安装到鼓盒上的状态的侧视图(b)。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鼓盒的侧视图(a)、和表示安装了比图4(a)的显影盒小的显影盒时的鼓盒的状态的侧视图(b)。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适当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所参照的附图中,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激光打印机的剖视图。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首先简单说明激光打印机的整体结构之后,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部分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以正在使用激光打印机1的使用者为基准的方向进行说明。即,在图1中,将右侧称为“前侧”,将左侧称为“里侧”,将纸面垂直方向中里侧称为“右侧”,将纸面垂直方向中跟前侧称为“左侧”。此外,对于竖直方向,图的竖直方向仍称为“竖直方向”。
(激光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1具有用于向主体箱2内供给纸张3的供纸部4、用于在纸张3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5等。
(供纸部4的结构)
供纸部4为公知的结构,主要具有供纸盘12、纸张压板13、及纸张传送机构14。并且,在供纸部4中,供纸盘12内的纸张3由纸张压板13向上方靠近,由纸张传送机构14向图像形成部5传送。
(图像形成部的结构)
图像形成部5具有扫描单元20、处理盒30、及定影部40等。
扫描单元20具有未图示的激光发光部、多棱镜21、透镜22,23、反射镜24,25,26等。在扫描单元20中,激光束经由图中用点划线表示的路径,在感光鼓32的表面上高速扫描地照射。
通过适当开放主体箱2的前侧的前盖11,从而可以在主体箱2上装卸处理盒30。该处理盒30主要由鼓盒50和显影盒33构成。
鼓盒50主要具有感光鼓32、有栅格电极(scorotron)型带电器34、及转印辊35。并且,在该鼓盒50内,感光鼓32的表面通过有栅格电极型带电器34均匀地带上正电后,通过来自扫描单元20的激光束的高速扫描进行曝光。由此,曝光的部分的电位下降,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影。另外,在后文对鼓盒50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显影盒33可经由鼓盒50自由装卸地安装在主体箱2上,或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固定于主体箱2上的鼓盒5上。显影盒33主要具有显影辊36、层厚限制刮板37、供给辊38、及作为调色剂收容部的一例的调色剂箱39。另外,相对于调色剂箱39位于显影辊36的相反侧的壁部33A被后文中详述的推压部件52推压。
在该显影盒33中,调色剂箱39内的调色剂由搅拌器39A搅拌后,由供给辊38向显影辊36供给,此时在供给辊38和显影辊36之间被摩擦而带上正电。供给到显影辊36上的调色剂,伴随着显影辊36的旋转进入到层厚限制刮板37与显影辊36之间,被进一步摩擦带电,并且以恒定厚度的薄层承载在显影辊36上。
接下来,承载在显影辊36上的调色剂,通过显影辊36的旋转,被供给到形成在感光鼓32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影上,在感光鼓32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此后,纸张3被传送到感光鼓32与转印辊35之间,从而承载在感光鼓32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3上。
定影部40为公知的结构,具有加热辊41和推压辊42。并且,在定影部40中,在纸张3穿过加热辊41与推压辊42之间的期间,使转印到纸张3上的调色剂进行热定影。另外,在定影部40中热定影的纸张3由排纸辊45送出到排纸盘46上。
(鼓盒的详细结构)
接下来,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部分的鼓盒5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在所参照的附图中,图2是表示鼓盒的详细结构的透视图。
如图2所示,鼓盒50包括:可旋转地支撑感光鼓32等的框体51、设置在框体51的前侧的推压部件52、及设置在框体51的左右的限制部件53。
框体51主要具有配置在左右的左侧壁51A及右侧壁51B、配置在下方的底壁51C、及配置在前侧的后壁51D,在左侧壁51A及右侧壁51B的内侧的部位支撑感光鼓32。并且,在感光鼓32的前侧,由上述各壁51A~51D形成有用于可装卸地收容显影盒33的收容部54。
此外,在左侧壁51A及右侧壁51B上形成有引导槽51E,用于将从显影盒33的外表面突出的显影辊36的旋转轴36A向从鼓盒50的外表面(左侧壁51A及右侧壁51B)突出的感光鼓32的旋转轴32A引导。进而,在左侧壁51A及右侧壁51B上,形成有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51F。
推压部件52被设置在框体51的收容部54中的感光鼓32的相反侧,将收容在收容部54中的显影盒33向感光鼓32侧推压。并且,该推压部件52具有接触部件52A、和作为施力部件的一例的线圈弹簧52B。
接触部件52A是沿着感光鼓32的轴方向延伸的矩形的部件,纵贯感光鼓32的整个宽度而延伸。在此,“感光鼓32的宽度”是指,感光鼓32的大径部分(与显影辊36滑动接触的部位)的轴方向上的长度。并且,在接触部件52A的左右两侧面上,形成有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而可滑动地与框体51的滑动槽51F扣合的滑片52C。由此,接触部件52A可相对框体5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线圈弹簧52B被设置在接触部件52A与框体51的后壁51D之间,在显影盒33被收容在框体51的收容部54中时该线圈弹簧52B被压缩,从而将显影盒33向感光鼓32侧推压。另外,若线圈弹簧52B在接触部件52A上左右方向上平衡良好地配置,则可以设置任意个线圈弹簧52B。
限制部件53是为了将感光鼓32与显影盒33内的显影辊36的轴间距离保持恒定而对显影辊36向旋转轴36A里侧(感光鼓32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部件。限制部件53形成为板状,在其一端形成有“U”字状的扣合槽53A,并且在其另一端形成有圆筒面53B。
扣合槽53A以与感光鼓32的旋转轴32A的外周面一致的方式形成内周面,从而可旋转地与感光鼓32的旋转轴32A扣合。圆筒面53B形成为如下圆筒面状:在扣合槽53A与感光鼓32的旋转轴32A扣合时,自感光鼓32的旋转轴32A的中心的距离相等。
如上构成的限制部件53使扣合槽53A扣合到感光鼓32的旋转轴32A,并且将圆筒面53B配置成从侧面观察时与框体51的引导槽51E重叠,此后通过粘接剂或螺钉等固定到框体51上。并且,这样固定后,在框体51的收容部54中安装显影盒33时,限制部件53被配设成在感光鼓32的旋转轴32A与显影辊36的旋转轴36A之间与它们接触,感光鼓32与显影辊36的轴间距离保持恒定。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鼓盒50的作用进行说明。在所参照的附图中,图3是表示将显影盒安装到鼓盒上的状态的侧视图(a)、和表示将比图3(a)的显影盒小的显影盒安装到鼓盒上的状态的侧视图(b)。
如图3(a)所示,若将显影盒33安装到鼓盒50上,则线圈弹簧52B被压缩预定量,通过纵贯感光鼓32的整个宽度而延伸的接触部件52A使得显影盒33在稳定的状态下向感光鼓32推压。此时,显影盒33的显影辊36的旋转轴36A被限制部件53限制,从而感光鼓32的旋转轴32A与显影辊36的旋转轴36A的轴间距离保持恒定。
接下来,对将由于误差或规格而在前后方向上比图3(a)所示的通常尺寸的显影盒33小的显影盒330安装到鼓盒50上时的鼓盒5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3(b)所示,在将前后方向上比通常尺寸小的显影盒330安装到鼓盒50上时,与安装了通常尺寸的显影盒33时相比,在线圈弹簧52B伸长的状态下,接触部件52A良好地与显影盒330接触。因此,即使在安装了比通常尺寸小的显影盒330的情况下,也通过接触部件52A使得显影盒33在稳定的状态下向感光鼓32推压。进而,此时与安装了通常尺寸的显影盒33时同样地,显影盒330的显影辊36的旋转轴36A被限制部件53限制,从而感光鼓32的旋转轴32A与显影辊36的旋转轴36A的轴间距离保持恒定。
在此,在图3(a)所示形态、和图3(b)所示形态下,线圈弹簧52B的压缩量不同,因此由线圈弹簧52B向各显影盒33、330施加的压力不同。然而,通过限制部件53使得感光鼓32的旋转轴32A与显影辊36的旋转轴36A的轴间距离保持恒定,从而向感光鼓32推压显影辊36的力恒定,感光鼓32与显影辊36的夹持部宽度为恒定。在此,夹持部宽度是指,通过将显影辊36向感光鼓32推压,从而沿着显影辊36的表面上产生的凹进部分的曲面的长度(或感光鼓32中与显影辊36的凹进部分接触的部分的圆周长度)。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得如下效果。
接触部件52A纵贯感光鼓32的整个宽度而延伸,因此与现有的推压部件在局部上推压显影盒的一部分的结构相比,能够稳定地推压显影盒整体。进一步具体而言,在推压部件在局部上推压显影盒的一部分时,显影辊等在其宽度方向(轴方向)上变形,从而显影辊和感光鼓的夹持部在轴方向上会不稳定,但是通过推压显影盒的整个宽度,显影辊与感光鼓之间的夹持部变得稳定。
由于设置有将感光鼓32的旋转轴32A与显影辊36的旋转轴36A的轴间距离保持恒定的限制部件53,因此即使在安装了不同大小的显影盒33、330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感光鼓32和显影辊36的夹持部宽度恒定。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适当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改变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结构,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以相同标号,省略其说明。在所参照的附图中,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鼓盒的侧视图(a)、和表示安装了比图4(a)的显影盒小的显影盒时的鼓盒的状态的侧视图(b)。
如图4(a)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鼓盒60将第一实施方式中设有的限制部件53拆下,取而代之构成为,根据接触部件52A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改变线圈弹簧52B的角度(相对于框体51的上表面51G的角度)。具体而言,线圈弹簧52B的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接触部件52A的后部,其另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框体51的后壁51D上。并且,线圈弹簧52B的另一端在从前后方向(接触部件52A的移动方向)观察时被配置在比弹簧线圈52B的一端靠上方的位置。
在此,可旋转地支撑线圈弹簧52B的各端部的结构是任意的,例如图4(a)所示,可以设置可相对于接触部件52A和框体51的后壁51D分别旋转的基座70,在各基座70上固定弹簧线圈52B的两端部。
根据这种结构,如图4(a)所示,在将通常尺寸的显影盒33安装到鼓盒60上时,接触部件52A从框体51的后壁51D移动到距离X的位置,从而线圈弹簧52B压缩预定量,并且倾斜预定角度α。由此,与线圈弹簧52B的压缩量对应的压力F1以角度α施加到接触部件52A上,以压力F1的前后方向成分的力FX1(F1·cosα)在前后方向上推压接触部件52A。
此外,如图4(b)所示,在将比通常尺寸小的显影盒330安装到鼓盒60上时,接触部件52A从框体51的后壁51D移动到距离Y的位置,从而线圈弹簧52B压缩比图4(a)时小的量,并且倾斜比角度α小的角度β。由此,与线圈弹簧52B的较小的压缩量对应的压力F2以角度β施加到接触部件52A上,以压力F2的前后方向成分的力FX2(F2·cosβ)在前后方向上推压接触部件52A。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适当设定线圈弹簧52B的压缩量及角度,以使安装有通常尺寸的显影盒33时的前后方向成分的力FX1、与安装有比通常尺寸小的显影盒330时的前后方向成分的力FX2相同,可以使感光鼓32和显影辊36的夹持部宽度恒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面的示例那样以各种方式利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由接触部件和施力部件这两个部件构成推压部件,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由板簧等一个部件构成。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了与感光鼓32的旋转轴32A和显影辊36的旋转轴36A接触的限制部件53,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不与感光鼓的旋转轴接触的部件配置在与感光鼓的旋转轴中心分离预定距离且与引导槽重叠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将感光鼓的旋转轴与显影辊的旋转轴的轴间距离保持为上述预定距离。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从前后方向观察时线圈弹簧52B的另一端比一端向上偏离,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线圈弹簧的另一端也可以比一端向下或向左右偏离。

Claims (4)

1.一种鼓盒,包括:框体,支撑感光鼓能够旋转并且具有可装卸地收容显影盒的收容部;和推压部件,被设置在上述框体的收容部中上述感光鼓的相反侧,将上述显影盒向上述感光鼓推压,
上述鼓盒的特征在于,
上述推压部件,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上述感光鼓进退的方向上移动,并且沿着上述感光鼓的轴方向横贯上述感光鼓的整个宽度而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影盒,具有由上述推压部件推压的壁部、收容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部、及相对于上述调色剂收容部位于上述壁部的相反侧的显影辊,
在上述框体上设置有为了将上述感光鼓与上述显影辊的轴间距离保持恒定而对上述显影辊的旋转轴向上述感光鼓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鼓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制部件,以与上述感光鼓的轴和上述显影辊的轴接触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感光鼓的轴和上述显影辊的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推压部件,具有与上述显影盒接触的接触部件、和设置在上述接触部件与上述框体之间的施力部件,
上述施力部件的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上述接触部件上,另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上述框体上,并且从上述接触部件的移动方向观察时设置在与上述一端不同的位置上,从上述感光鼓的轴方向观察时,上述施力部件相对于上述框体的角度能够对应上述接触部件的位置而变化。
CNU2008200034972U 2008-01-31 2008-03-07 鼓盒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70841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20544 2008-01-31
JP2008020544A JP2009180987A (ja) 2008-01-31 2008-01-31 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70841Y true CN201170841Y (zh) 2008-12-24

Family

ID=40209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3497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70841Y (zh) 2008-01-31 2008-03-07 鼓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80987A (zh)
CN (1) CN201170841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0842A (zh) * 2010-12-24 2012-07-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单元和使用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583878A (zh) * 2012-07-09 2015-04-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CN106154789A (zh) * 2016-08-08 2016-11-23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5484B2 (ja) * 2013-02-18 2014-08-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現像ユニット
US10073408B2 (en) 2016-03-11 2018-09-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pressing member configured to press a development unit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0842A (zh) * 2010-12-24 2012-07-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单元和使用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540842B (zh) * 2010-12-24 2014-05-1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单元和使用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US8768212B2 (en) 2010-12-24 2014-07-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unit and image-forming device using process unit
CN104583878A (zh) * 2012-07-09 2015-04-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CN104583878B (zh) * 2012-07-09 2019-02-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CN106154789A (zh) * 2016-08-08 2016-11-23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WO2018028480A1 (zh) * 2016-08-08 2018-02-15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423121B2 (en) 2016-08-08 2019-09-24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Developing cartridge, process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154789B (zh) * 2016-08-08 2020-07-03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80987A (ja) 200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0841Y (zh) 鼓盒
US655320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single-sided and double-sided printing
CN101470385B (zh) 显影装置、处理单元和成像设备
CN1991612B (zh) 具有闸臂单元的成像装置
JP3957416B2 (ja) シート送給用カセットトレー機構
CN201229471Y (zh) 鼓盒
US854305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heet feeding device
EP2469349B1 (en) Process unit and image-forming device using process unit
CN201170842Y (zh) 鼓盒和显影盒
JP48032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ドラムユニット
CN100474140C (zh) 成像设备以及安装和拆卸处理盒的方法
CN102169305B (zh) 显影装置
CN100410816C (zh) 成像装置
CN201229468Y (zh) 显影盒
CA2188195C (en) Reproduction machine having a high capacity cassette tray assembly
CN106019906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3167012U (ja) 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
US20190121277A1 (en) Replaceable unit having a media feed roll assembly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JP517677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185247B1 (en)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media feed roll assembly
US10444661B2 (en)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biasing assembly for biasing a media feed roll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JP7415416B2 (ja) 媒体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処理装置並びに位置拘束治具
CN108121181B (zh) 供纸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688778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811532B2 (ja) シート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2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