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52549Y - 柴草气化回风炉 - Google Patents

柴草气化回风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52549Y
CN201152549Y CNU2007200820148U CN200720082014U CN201152549Y CN 201152549 Y CN201152549 Y CN 201152549Y CN U2007200820148 U CNU2007200820148 U CN U2007200820148U CN 200720082014 U CN200720082014 U CN 200720082014U CN 201152549 Y CN201152549 Y CN 20115254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combustion chamber
air return
r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820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世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820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5254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5254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5254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柴草气化回风炉,包括炉壳、炉芯和炉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分隔环,所述分隔环将炉壳与炉芯之间的环形空腔分隔成上部的环形回风腔与下部的环形二次供风腔,所述环形二次供风腔下端设有通风口,所述炉芯上部周边的壁设有数个二次进风孔隙,所述炉芯内部的下侧设有柴草支撑架,所述炉芯下端设有进风量调节装置。一种改进是所述炉芯上部周边的壁向内收缩成紧火口结构。本实用新型兼具回风炉与柴草气化炉的优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二次燃烧采用自然进风方式,不需鼓风机强制进风,尤其适于农村家庭推广,其燃料来源广,热效率高,比常规柴炉省柴70%以上,还有无烟、低排放、卫生、环保的效果。

Description

柴草气化回风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柴草作燃料的回风炉结构,尤其是其炉芯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柴草气化炉,是采用不完全燃烧方式预处理柴草,使其产生可燃混合气体,再将其导入炉口进行二次燃烧供热,如号为02213624.x、02222750.4、02291929.5的中国专利,大多配置有鼓风机、净化器等结构,有的还需配置预处理燃料的粉碎机、压块机等设备,其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操作不便,不适于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使用。传统的回风炉是以煤作燃料,节能效果显著,为满足山区人民有柴无煤,希望出现一种用柴作燃料的回风炉的愿望,本发明人曾发明了多项燃柴回风炉产品,如号为02223070.x、200420060330.1、200620033079.9的中国专利,设计了专用柴炉芯,并作了多次改进,但在增进无烟效果和提高热效率方面还不尽理想。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将柴草气化炉和回风炉结合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柴草气化回风炉,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不需鼓风机强制进风,热效率高,尤其是适于农村家庭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炉壳、炉芯和炉面板,所述炉面板设有用于置放烹调锅的环座,还包括一个分隔环,所述分隔环将炉壳与炉芯之间的环形空腔分隔成上部的环形回风腔与下部的环形二次供风腔,所述环形二次供风腔下端设有通风口,所述炉芯上部周边的壁设有数个二次进风孔隙,所述炉芯内部的下侧设有柴草支撑架,所述炉芯下端设有进风量调节装置。其燃烧原理和操作程序如下:首先从炉芯上口置入柴草,柴草量不超过设于炉芯壁上的二次进风孔隙的设置高度,从炉芯上口点燃柴草,同时炉芯下端调整进风量调节装置,调好初次进风量,柴草从上向下反燃式燃烧,柴草通过干燥、干馏、氧化等过程以不完全燃烧方式生成烟气状态的混合燃气,炉芯安装于底座上,分隔环将炉壳与炉芯之间的环形空腔分隔成不通气的上下两个空间,下部的环形二次供风腔下端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口,环形二次供风腔内的空气在炉芯内的抽力作用下从二次进风孔隙喷入炉芯内部,喷入的空气在每个孔隙处与混合燃气混燃,形成数个强劲有力的火柱,环形分布向内喷入的数个火柱向上升腾从炉芯上口喷出,形成无烟火焰。打开炉盖板即可烧水做饭;盖上炉盖板时上升的火焰受阻成喇叭状回跌至炉壳与炉芯之间的环形回火空腔,大量热能被炉壳吸收并缓慢向室内释放,温暖室内,实现取暖的目的,废气从炉体一侧的烟道排出室外。同时环形回火空腔的一部份热能以及炉芯内的一部份热能传至环形二次供风腔,加速了空气升温并向上流动,空气从二次进风孔隙喷入炉芯内部的燃烧区,由于供氧充足,其燃烧效果好,充分发挥了回风炉的节能作用。根据需要可从炉芯下端调节初次进风量,从而调节火力大小。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主要贡献在于:炉芯与炉壳之间的环形空腔(包括环形回火空腔与环形二次供风腔)的上下分隔式结构的设计,以及将设于炉口处的二次进风孔下移至炉芯上部区域的设计,炉芯上部区域成为燃烧区,本设计将现有技术的炉口处小范围的二次进风孔扩大后,变成炉芯上部区域的供风区,其供氧充足,实现了二次燃烧自动供风功能,炉芯下部置放燃料的部分为亚燃烧区,燃烧区的高温增强了亚燃烧区燃料的干馏效果,干馏产生的混合燃气上升至燃烧区充分燃烧,达到无烟燃烧的效果。
一种改进是所述炉芯上部周边的壁向内收缩成紧火口结构。这种结构既便于集中火力,又扩大了环形二次供风腔上端供风区域,增强了供风能力,燃烧更充分。
另一种改进是所述二次进风孔隙为3至6圈环形均匀分布的斜向条形孔。通过本发明人多次试验发现,二次进风孔隙设置为3至6圈均布的斜向条形孔最佳,这些斜向条形孔将燃烧区由下至上分为3至6层,每个斜向条形孔即是一个燃烧火头,数个火头形成3至6层螺旋状升腾的燃烧面,这样保证了混合燃气的充分燃烧,基本上达到了无烟燃烧的效果。
进一步的改进是还包括设于炉芯上端的上环罩,所述上环罩的罩体向上延伸,所述上环罩的环形端口与所述环座的下沿之间设有间隙。上环罩阻止了热空气直接进入烟道,可引导热空气通过上述间隙在炉芯与炉壳之间的回风室循环,充分发挥回风炉的节能作用。
第四种改进是还包括设于所述炉芯上端的紧火环片。这种结构可使火力更为集中,便于烹调用火,提高回风炉的热效率。
第五种改进是所述上环罩成喇叭口形的结构。这种结构的上环罩有集聚火力的作用,回风效果好。
第六种改进是所述分隔环成喇叭口形的结构。这种结构方式简单,其内沿与炉芯上口连接,其外沿与炉壳的内壁中部连接,只需将炉壳与炉芯之间的环形空腔分隔成不通气的上下两个空间即可。
第七种改进是所述分隔环与上环罩及紧火环片成一体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简单,制造、安装方便。
还有一种改进是所述炉芯下端的环形壁内收成倒圆台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便于柴草支撑架的安装,还增加了环形空腔下侧开口的开敞度,有利于空气的导入。
再一次的改进是还包括设于炉壳侧上壁与炉芯之间的用于添加燃料的通道、及相配的炉门。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合了回风炉与柴草气化炉的优点,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不需鼓风机强制进风,二次燃烧的进风方式采用自然进风方式,不需电,适应地区广,适于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推广使用。
2、燃料来源广泛,秸秆、柴草、枝叶、木屑、粗柴、湿柴、渣草、朽柴均可用作燃料,特殊情况下还可烧粉煤。
3、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调整炉芯下端的进风量调节装置即可随意调整火力大小,其除灰也很方便。
4、其热效率高,比常规烧柴炉省柴70%以上,由于采用反燃式燃烧方式,其燃烧彻底,炉底只留有白色灰烬,无残炭,具有无烟、低排放、卫生、环保的效果。
图例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包括炉壳1、炉芯2和炉面板3,所述炉面板3设有用于置放烹调锅的环座4,还包括一个分隔环5,所述分隔环5将炉壳1与炉芯2之间的环形空腔分隔成上部的环形回风腔6与下部的环形二次供风腔7,所述环形二次供风腔7下端设有通风口8,所述炉芯2上部周边的壁设有数个二次进风孔隙9,所述炉芯2内部的下侧设有柴草支撑架10,所述炉芯2下端设有进风量调节装置11。其燃烧原理和操作程序如下:首先从炉芯2上口置入柴草,柴草量不超过设于炉芯2壁上的二次进风孔隙9的设置高度,从炉芯2上口点燃柴草,同时炉芯2下端调整进风量调节装置11,调好初次进风量,柴草从上向下反燃式燃烧,柴草通过干燥、干馏、氧化等过程以不完全燃烧方式生成烟气状态的混合燃气,炉芯2安装于底座上,分隔环5将炉壳1与炉芯2之间的环形空腔分隔成不通气的上下两个空间,下部的环形二次供风腔7下端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口8,环形二次供风腔7内的空气在炉芯2内的抽力作用下从二次进风孔隙9喷入炉芯2内部,喷入的空气在每个孔隙处与混合燃气混燃,形成数个强劲有力的火柱,环形分布向内喷入的数个火柱向上升腾从炉芯2上口喷出,形成无烟火焰。打开炉盖板即可烧水做饭;盖上炉盖板时上升的火焰受阻成喇叭状回跌至炉壳1与炉芯2之间的环形回火空腔6,大量热能被炉壳1吸收并缓慢向室内释放,温暖室内,实现取暖的目的,废气从炉体一侧的烟道16排出室外。同时环形回火空腔6的一部份热能以及炉芯2内的一部份热能传至环形二次供风腔7,加速了空气升温并向上流动,空气从二次进风孔隙9喷入炉芯2内部的燃烧区,由于供氧充足,其燃烧效果好,充分发挥了回风炉的节能作用。根据需要可从炉芯2下端调节初次进风量,从而调节火力大小。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主要贡献在于:炉芯2与炉壳1之间的环形空腔(包括环形回火空腔6与环形二次供风腔7)的上下分隔式结构的设计,以及将设于炉口处的二次进风孔下移至炉芯上部区域的设计,炉芯2上部区域成为燃烧区,本设计将现有技术的炉口处小范围的二次进风孔扩大后,变成炉芯2上部区域的供风区,其供氧充足,实现了二次燃烧自动供风功能,炉芯2下部置放燃料的部分为亚燃烧区,燃烧区的高温增强了亚燃烧区燃料的干馏效果,干馏产生的混合燃气上升至燃烧区充分燃烧,达到无烟燃烧的效果。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是所述炉芯2上部周边的壁向内收缩成紧火口12结构。这种结构既便于集中火力,又扩大了环形二次供风腔7上端供风区域,增强了供风能力,燃烧更充分。
如图1、图2所示,另一种改进是所述二次进风孔隙9为3至6圈环形均匀分布的斜向条形孔13。通过本发明人多次试验发现,二次进风孔隙9设置为3至6圈均布的斜向条形孔13最佳,这些斜向条形孔13将燃烧区由下至上分为3至6层,每个斜向条形孔9即是一个燃烧火头,数个火头形成3至6层螺旋状升腾的燃烧面,这样保证了混合燃气的充分燃烧,基本上达到了无烟燃烧的效果。
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改进是还包括设于炉芯2上端的上环罩14,所述上环罩14的罩体向上延伸,所述上环罩14的环形端口与所述环座4的下沿之间设有间隙。上环罩14阻止了热空气直接进入烟道,可引导热空气通过上述间隙在炉芯与炉壳之间的回风室循环,充分发挥回风炉的节能作用。
如图1、图2所示,第四种改进是还包括设于所述炉芯2上端的紧火环片15。这种结构可使火力更为集中,便于烹调用火,提高回风炉的热效率。
如图1、图2所示,第五种改进是所述上环罩14成喇叭口形的结构。这种结构的上环罩14有集聚火力的作用,回风效果好。
如图1、图2所示,第六种改进是所述分隔环5成喇叭口形的结构。这种结构方式简单,图1所示的联结方式是分隔环5通过紧火环片15实现与炉芯2上口的连接(图2所示的是分隔环5的内沿与炉芯2上口连接),分隔环5的外沿与炉壳1的内壁中部连接,只需将炉壳1与炉芯2之间的环形空腔分隔成不通气的上下两个空间即可。
如图1、图2所示,第七种改进是所述分隔环5与上环罩14及紧火环片15成一体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简单,制造、安装方便。
如图1、图2所示,还有一种改进是所述炉芯2下端的环形壁内收成倒圆台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便于柴草支撑架10的安装,还增加了环形二次供风腔7下侧开口的开敞度,有利于空气的导入。
再一次的改进是还包括设于炉壳侧上壁与炉芯之间的用于添加燃料的通道、及相配的炉门。
如图1、图2所示,又一次的改进是所述进风量调节装置11为插板式结构,当然也可以是翻板式结构。调整插板内侧端头的进风口的大小(或调整翻板的倾角)可调整进风量,从而控制火力;来回用力推拉插板(或翻转翻板)兼具除灰功能。进风量调节装置11还可以是设于炉芯2底端的延伸套配设调风端盖的结构。进风量调节装置11在炉芯2下端的安装方式,可以是直接固定于炉芯2下端,也可以是固定于炉芯2下端的炉底座的座板下(炉芯2安装与座板上,座板上有孔),再通过座板与炉芯2相联接,无论如何安装,只要是便于控制炉芯2下口的进气量即可。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它同类结构的等效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柴草气化回风炉,包括炉壳、炉芯和炉面板,所述炉面板设有用于置放烹调锅的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分隔环,所述分隔环将炉壳与炉芯之间的环形空腔分隔成上部的环形回风腔与下部的环形二次供风腔,所述环形二次供风腔下端设有通风口,所述炉芯上部周边的壁设有数个二次进风孔隙,所述炉芯内部的下侧设有柴草支撑架,所述炉芯下端设有进风量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草气化回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芯上部周边的壁向内收缩成紧火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柴草气化回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进风孔隙为3至6圈环形均匀分布的斜向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柴草气化回风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炉芯上端的上环罩,所述上环罩的罩体向上延伸,所述上环罩的环形端口与所述环座的下沿之间设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柴草气化回风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炉芯上端的紧火环片。
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一种柴草气化回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罩成喇叭口形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一种柴草气化回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环成喇叭口形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一种柴草气化回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环与上环罩及紧火环片成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柴草气化回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芯下端的环形壁内收成倒圆台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柴草气化回风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炉壳侧上壁与炉芯之间的用于添加燃料的通道、及相配的炉门。
CNU2007200820148U 2007-11-16 2007-11-16 柴草气化回风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254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820148U CN201152549Y (zh) 2007-11-16 2007-11-16 柴草气化回风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820148U CN201152549Y (zh) 2007-11-16 2007-11-16 柴草气化回风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52549Y true CN201152549Y (zh) 2008-11-19

Family

ID=40128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8201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2549Y (zh) 2007-11-16 2007-11-16 柴草气化回风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52549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7597B (zh) * 2009-02-23 2011-04-20 湖南万家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生物质半气化炉
WO2011131037A1 (zh) * 2010-04-23 2011-10-27 Li Shiqing 一种燃烧炉
CN103123109A (zh) * 2013-02-05 2013-05-29 叶绍国 固体燃料炉灶的气化燃烧器
CN103900113A (zh) * 2014-03-13 2014-07-02 王宏丁 高效不结焦的固体颗粒燃料气化燃烧器
CN109323289A (zh) * 2018-11-20 2019-02-12 付月 带进氧孔的整体炉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7597B (zh) * 2009-02-23 2011-04-20 湖南万家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生物质半气化炉
WO2011131037A1 (zh) * 2010-04-23 2011-10-27 Li Shiqing 一种燃烧炉
CN103123109A (zh) * 2013-02-05 2013-05-29 叶绍国 固体燃料炉灶的气化燃烧器
CN103123109B (zh) * 2013-02-05 2015-03-25 叶绍国 固体燃料炉灶的气化燃烧器
CN103900113A (zh) * 2014-03-13 2014-07-02 王宏丁 高效不结焦的固体颗粒燃料气化燃烧器
CN103900113B (zh) * 2014-03-13 2016-02-17 王宏丁 高效不结焦的固体颗粒燃料气化燃烧器
CN109323289A (zh) * 2018-11-20 2019-02-12 付月 带进氧孔的整体炉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0583Y (zh) 柴草气化回风炉
CN201152549Y (zh) 柴草气化回风炉
CN2921624Y (zh) 生物质成型燃料炉
CN101806461A (zh) 柴煤两用半气化多功能取暖锅炉
CN201173511Y (zh) 新型气化节能炉
CN201265860Y (zh) 炉灶节能燃烧器
CN201100667Y (zh) 一种柴草气化回风炉
CN202733951U (zh) 秸秆压块直燃炉
CN205664411U (zh) 一种用于柴火取暖炉上的混合气化炉芯
CN201575495U (zh) 一种柴煤气化燃烧炊事采暖炉
CN102954497B (zh) 便携式生物质炊事炉
CN203757774U (zh) 一种助燃空气预热式生物质炊事采暖炉
CN208750765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集成炉灶
CN202709435U (zh) 一种生物燃料燃烧链式多用炉
CN201100668Y (zh) 一种简易柴草气化炉
CN102759124B (zh) 一种炉篦可升降生物质炉
CN201218526Y (zh) 气化炉
CN201141620Y (zh) 一种柴草气化炉炉芯
CN203177228U (zh) 一种节能调控炉具
CN204923083U (zh) 一种生物质采暖炉
CN201306744Y (zh) 民用采暖炉
CN201731525U (zh) 新型无焦油秸秆燃气采暖炉
CN201497007U (zh) 户用二次自然进风生物质半气化炉
CN202613502U (zh) 秸秆块煤直燃炉
CN204786569U (zh) 一种带有360°配风助燃装置的采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