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86919Y - 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86919Y
CN201086919Y CNU2007201566498U CN200720156649U CN201086919Y CN 201086919 Y CN201086919 Y CN 201086919Y CN U2007201566498 U CNU2007201566498 U CN U2007201566498U CN 200720156649 U CN200720156649 U CN 200720156649U CN 201086919 Y CN201086919 Y CN 20108691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fittings
framework
accommodation space
north america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566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良富
宋作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566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8691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8691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8691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输装置具有尺寸结构相同且呈长方体状的两个分开的框架,该每一框架相对两端开口的形状、尺寸与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端部端面形状、尺寸相适配,其内部构成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长度为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长度与标准吊具的长度差值的一半,位于该容置空间开口两端侧的该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栓固角件,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开口一端侧的该两栓固角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吊装角件,该两吊装角件沿该容置空间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该两吊装角件之间的距离为标准吊具宽度。

Description

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体运输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北美厢式半挂车的箱体运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是按北美道路法规和标准设计和生产的,其一般箱体长度方向的尺寸为16154.4mm(53英尺)、14630.4mm(48英尺)、13716mm(45英尺),其尺寸比标准海运集装箱的长度尺寸要大。
众所周知,在对标准海运集装箱装运和运输时,由于集装箱箱体角端处设置有角件,故可使用标准吊具(其长度通常为40英尺即12192mm),对其进行起吊或装运,在装运至船上或到达目的地时,可进一步的利用其角件对其进行栓固运输,使用方便、快捷。
由于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尺寸笔集装箱尺寸要大,由于其结构的原因,在其箱体的角端处又不能设置角件,因此,直接造成在对北美厢式半挂车装运和运输时,其往往不能像运输标准集装箱那样,在装运过程中使用标准吊具对其进行起吊或装运,在运输过程对其的实现堆码和栓固,运输成本非常高,且费时费力。
为了降低运输费用,现有的传统标准厢式半挂车箱体批量长途运输方式,通常是采用散件运输方式,然后把散件用木质包装箱进行包装,对其进行装运或卸运,到达运输目的地后,在对该木质包装箱进行拆除,然后对该厢式半挂车的各散件重新组装、运输,整个过程浪费了很多时间且工作劳动强度较大,而该包装箱又往往不能回收利用,因此该厢式半挂车运输成本往往比较高。因此如何方便、快捷的将厢式半挂车从制造地成批运输到使用地,如从北美以外地区运输到北美内陆地区,如何降低在对厢式半挂车从制造地成批运输到使用地的运输成本,是厢式半挂车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且难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的运输用装置,该装置不但可以在对厢式半挂车的箱体实现堆叠运输,且在运输到达目的地后,不需对该装置进行拆卸,即可实现对箱体的直接运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运输装置具有尺寸结构相同且呈长方体状的两个分开的框架,该每一框架相对两端开口的形状、尺寸与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端部端面形状、尺寸相适配,其内部构成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长度为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长度与标准吊具的长度差值的一半,位于该容置空间开口两端侧的该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栓固角件,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开口一端侧的该两栓固角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吊装角件,该两吊装角件沿该容置空间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该两吊装角件之间的距离为标准吊具宽度。
上述运输装置,其中,该两框架的每一框架包括两侧框和两横框,该容置空间为该两横框分别与该两侧框顶部和底部横向水平可拆卸相连而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置具有下述有益效果:因该运输装置的容置空间与厢式半挂车箱体端部相适配,因此,可通过该容置空间使框架分别套入该厢式半挂车箱体的端部,因在该框架开口两端侧该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栓固角件,通过该栓固角件可使箱体与箱体之间进行栓固;从而可实现该箱体堆码运输,另在该箱体运输到北美时,可通过该栓固角件与北美骨架车车身上的锁定件配合,从而很方便的完成陆运;因此其具有运输方便、快捷等优点,另位于该容置空间开口一端侧的该两栓固角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吊装角件,该两吊装角件之间的距离为一标准吊具宽度,因此,在装卸过程中,该框架可与标准吊具配合对该箱体进行装卸,使用非常方便,且该框架可对箱体两端进行可靠的保护,防止在箱体运输过程中被以外的撞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北美厢式半挂车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厢式半挂车拆除活动部件后厢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运输工具的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为从该厢体侧向投影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运输工具的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是其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运输工具的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是其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应用该运输工具对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进行堆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现有的北美厢式半挂车通常包括用以储存货物的箱体1,在该厢体1的底部通常设置有可拆卸的活动部件,该活动部件通常包括位于该箱体1底部后端的行走机构2、位于该箱体1底部靠近前端位置的支撑机构3以及位于该箱体1尾端的防护装置4,该行走机构2和该支撑机构3相互配合用以平稳支撑该箱体1,防护装置4在该厢式半挂车的箱体1受到意外撞击时,可有效的防止该箱体1被撞伤;该北美厢式半挂车在陆地上运输货物时,通常把支撑机构3收缩于该箱体1底部,使该北美厢式半挂车的前端与向其提供动力的拖头(图未示)相连,在拖头的拉动下,北美厢式半挂车拖动装设在该箱体1内的货物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叙述的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长度通常为16154.4mm(53英尺)、14630.4mm(48英尺)、13716mm(45英尺),标准吊具其长度通常为12192mm(40英尺),因此通常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长度与标准吊具的长度的差值通常为3962.4mm(13英尺)、2438.4mm(8英尺)、1524mm(5英尺),该尺寸在加工时由于存在误差,因此,在加工时,其误差应优选控制在范围正负50mm。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置具有两尺寸结构相同的框架11、12(可参见图3),该两框架11、12相互分开独立设置,其可分别套入该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1的两端部,利用该两框架11、12可使用标准吊具对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进行装卸、堆码、栓固,且可直接实现与北美标准集装箱进行栓接,运输快捷、方便,由于该两框架11、12的结构相同,为叙述的方便,下如无特指,均以框架11为例对该运输装置进行详尽阐述。
参见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置框架11整体外形大体呈长方体状,其包括两侧框111、112和两横框113、114,该两侧框111、112与该两横框113、114,该两横框113、114分别与该两侧框111、112的顶部和底部横向水平相连,在其内部形成一两端开口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形状和尺寸与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的端部13端面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这样,通过该容置空间,框架11可刚好套入该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1的端部上。
该两横框113、114与该两侧框111、112的顶部和底部的连接优选可拆卸连接,如可在两横框113、114与该两侧框111、112连接处分别对应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等穿过该螺栓孔把该两横框113、114与该两侧框111、112连接在一起,这样,在箱体运输到目的地进行组装时,可通过拆卸对该框架11、12进行回收利用,降低了运输的成本。当然该两横框113、114与该两侧框111、112的连接也可采用焊接等其他方式,把该两横框113、114分别与该两侧框111、112连接为一不可拆卸的整体。
该容置空间的沿其开口端向其两端延伸,其延伸的长度大体为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1长度与标准吊具(图中未示)的长度差值的一半,这样,可保证在该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1两端部分别套入该框架11、12后,位于该框架11、12之间未被框架11、12套入的厢体1的长度刚好与标准吊具的长度相等。
该容置空间开口两端侧的该框架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栓固角件1151、1152(由于角件是集装箱领域的公知部件,因此在此对其结构不再详述),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开口一端侧的该两栓固角件1151、1152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吊装角件1153、1154,该栓固角件1151、1152以及吊装角件1153、1154沿容置空间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其均设置在容置空间115的开口端框架边缘;该吊装角件1153和吊装角件1154之间的间距与标准吊具的宽度大致相等;当该框架11套入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1时,该框架11和框架12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标准吊具的长度,把标准吊具卡入吊装角件1153、1154内,从而实现对该箱体1使用标准吊具进行装卸,在运输时,可使用该栓固角件1151、1152分别固定在运输工具或位于其下端的箱体上,从而实现了对该箱体的堆码运输,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中框架11的栓固角件1151、1152优选在框架11的底部和顶部的四角处各设置一个,该吊装角件1153、1154设置在该栓固角件1151、1152内侧,图中示出的是在该框架11的底部和顶部各设置两个吊装角件1153、1154,该两个吊装角件1153、1154位于框架开口端一侧,当然亦可以在该框架11的底部和顶部且对应该栓固角件1151、1152内侧位置处各设置四个角件1153、1154,该栓固角件1151、1152和吊装角件1153、1154沿容置空间中心轴线对称设置,这样,位于框架11的所有角件整体呈现对称设置,在从该框架11两开口端中任一开口端套入箱体1时,均可实现使用标准吊具对其进行装卸,或对该箱体1进行栓固。
参见图3、图4和图5,拆除北美厢式半挂车的活动部件形成图中所示的箱体1,该活动部件包括位于该箱体1底部后端的行走机构2、位于该箱体1底部靠近前端位置的支撑机构3以及位于该箱体1尾端的防护装置4(图1示出),框架11、12分别从该箱体1的端部分别套入该箱体1内,且该框架11、12的位于箱体1外侧的边缘与该箱体1端部的墙面或位于该墙面上的门锁结构(图未示)相齐平,这样,可保证该两框架11、12之间的间距恰好与标准吊具的长度相等;在装卸该箱体1时,可使用标准吊具与标准吊具宽度相对应位置处的位于框架11、12吊装角件1153、1154相对应地卡入,从而可对厢体1进行起吊装运。
参见图7,该位于该框架11、12角端处的栓固角件1151、1152可相互对应,通过转锁(图未示且其为本技术领域内公知部件,在此对其结构不再详细叙述)分别相对应的卡入该角件内,使上下堆叠的箱体1相互栓固,从而在海运时实现对箱体1堆码运输。
位于该框件11、12与标准吊具宽度相对应位置处的角件不但具有与标准吊具相配合装卸箱体1的功能,通过其还可在海运时对箱体1进一步的进行栓固。
该箱体1在运输到北美大陆目的地后,卸运后,使靠近箱体1端部的框架11、12底部角端的角件与北美骨架车车身上的锁定件配合,从而可直接进行陆运,克服了现有北美箱体1不能直接使用北美骨架车运输的缺点,且在运输到组装点后,卸运,可通过重新组装成一完整的厢式半挂车。
由于该框架11和框架12的两侧框111、112和两横框113、114为可拆卸连接,在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可把该框架拆除后堆叠,从而运回发货地,进而起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Claims (2)

1.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输装置具有尺寸结构相同且呈长方体状的两个分开的框架,该每一框架相对两端开口的形状、尺寸与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端部端面形状、尺寸相适配,其内部构成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长度为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长度与标准吊具的长度差值的一半,位于该容置空间开口两端侧的该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栓固角件,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开口一端侧的该两栓固角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吊装角件,该两吊装角件沿该容置空间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该两吊装角件之间的距离为标准吊具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框架的每一框架包括两侧框和两横框,该容置空间为该两横框分别与该两侧框顶部和底部横向水平可拆卸相连而形成。
CNU2007201566498U 2007-07-12 2007-07-12 运输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8691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566498U CN201086919Y (zh) 2007-07-12 2007-07-12 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566498U CN201086919Y (zh) 2007-07-12 2007-07-12 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86919Y true CN201086919Y (zh) 2008-07-16

Family

ID=39634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5664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86919Y (zh) 2007-07-12 2007-07-12 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8691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2967B (zh) * 2007-07-12 2011-08-0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装置和应用该运输装置的运输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2967B (zh) * 2007-07-12 2011-08-0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装置和应用该运输装置的运输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1595A (zh) 用于装载和卸载集装箱的岸壁系统、用于其中的移动港口及运输装置
CN106542213B (zh) 运输箱
US20120155982A1 (en) Freight carrier
CN101342967B (zh) 运输装置和应用该运输装置的运输方法
JP5243591B2 (ja) 組立式コンテナ及び組立式コンテナの輸送方法
CN201086919Y (zh) 运输装置
US7445418B2 (en) Van semi-trailer and method for shipping the same
CN205034586U (zh) 一种货物运输箱的顶板总成
JP2021102489A (ja) モジュールコンテナのためのコーナーフィッティング
KR100632343B1 (ko) 겸용 컨테이너
CN101898625B (zh) 一种大型厢式半挂车的运输方法和运输单元
CN113544066A (zh) 运输集装箱
CN207810797U (zh) 一种货车的装载平台
CN204957408U (zh) 运输箱
CN205114159U (zh) 顶角件及其公体、母体
US11214436B2 (en) Transport platform
CN201211921Y (zh) 大型货物运输平台及运输单元
CN201092343Y (zh) 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的运输装置
CN201506570U (zh) 一种大型厢式半挂车的运输单元
CN208429814U (zh) 一种叉车辅助装卸机构
CN213084161U (zh) 一种海运翻转集装箱
CN101327815B (zh) 运输装置和应用该运输装置的运输方法
WO2002016191A1 (fr) Conteneur pour semi-remorques et semi-remorque speciale adaptee audit conteneur
CN104870337A (zh) 符合iso标准的集装箱
CN202272367U (zh) 双20英尺联体超重干货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