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41469Y - 双重用途汽车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双重用途汽车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41469Y
CN201041469Y CNU2006200285261U CN200620028526U CN201041469Y CN 201041469 Y CN201041469 Y CN 201041469Y CN U2006200285261 U CNU2006200285261 U CN U2006200285261U CN 200620028526 U CN200620028526 U CN 200620028526U CN 201041469 Y CN201041469 Y CN 20104146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pipe
square body
square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0285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宪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6200285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4146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4146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4146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为载重汽车等车型发动机正常提供散热功能的同时,又可在不增设暖风装置的前提下为驾驶室除霜和提高采暖温度的两用汽车散热器。它是在原汽车散热器侧位的任一位置体积中置换出一只与该体积尺寸相同的方柱体散热器,该方柱体散热器顶部装有一部小型电机及一只与其相连接的涡轮风扇,经改变原位置体积中的方柱体散热器的结构,使其满足两种用途中各自的风阻朝向并扩大了做为暖风机使用时的散热面积。该方柱体散热器抽出后具有暖风机总成的使用功能,根据需要与整体散热器分离或组合,而两种形式的任一形态,均不影响各自单独工作与散热。

Description

双重用途汽车散热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轻、重型卡车、公交客车等车型发动机用来散热的车用散热器,尤其是能够在冬夏可以满足季节变化要求的两用汽车散热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各类汽车散热器的主要功能是为发动机散热兼有在冬季为汽车挡风玻璃除霜进而为驾驶室或车厢提供采暖温度的作用。然而,北方冬季的严寒与夏季的酷热,使得其形状大小以及冷却液容积量已固定不变的汽车散热器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季节不适应性”。同时又由于汽车散热器被安装固定在驾驶室或车厢以外的底盘上,这样虽然可以获得夏季发动机良好的散热效果,但到了冬季却又面临着散热器过冷的问题,因此使得冬季室外驻车或长时间停车后再次启动的散热器内冷却液容量过多、温度过低、散热器散热温度过冷,导致汽车发动机长时间驻车点火、发动,得不到快速风挡玻璃的除霜以及驾驶室或车厢采暖所需要的足够热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汽车散热器存在的冬夏两季的“不适应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夏季汽车发动机良好散热性能的同时,又能够在冬季短时间内获得良好除霜能力并提高驾驶室或车厢采暖热量的汽车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通常所见的整体汽车散热器两侧或两端任一侧位置上除去原位置一少部分冷却水管和与此相连的部分波浪式散热片带,使除去的那一少部分空缺在俯视角度看呈现方筒型孔洞,(见附图2)该孔洞的周边尺寸与整体汽车散热器上端储水室及主片的宽度比较起来略小,在加工改制整体散热器上端储水室、主片呈现方筒型孔洞的同时,须保持原整体散热器上端储水室与其它冷却水管等液体通道相互流动的通透性,此外,另在整体散热器下端主片上设置一个与上端储水室所开制的方筒型孔洞相对应的一个可灵活拆卸且水密封性能良好的对接式螺母。完成上述整体散热器改制后,再单独制造一只与前述整体散热器上端储水室及主片上所开制的方筒型孔洞规格尺寸相匹配的方柱体散热器,该方柱体散热器完全具有单独工作和散热的能力(见附图3),它可以随季节变化的需要抽出或插入到整体汽车散热器母体中,插入时,该方柱体散热器与整体散热器母体相连接,共同发挥整体散热器的功能,尤其适用于夏季的发动机散热;抽出时,(该方柱体散热器被安装在一个特制的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的方套形且一端封口的壳体内,该壳体纵向四周边的一个周边被罩上一层金属网格,以保护其散热片带和冷却水管不被磕碰,同时不影响热交换与热辐射效果),被安装固定在驾驶室仪表台、司机侧位等操作者认为合适的位置上,此时的方柱体散热器已经成为一只具有单独工作能力和散热功能的“暖风机总成”(见附图4),从该方柱体散热器成为“暖风机总成”的制造过程是:
首先根据整体散热器上端储水室及主片的宽度来确定该方柱体散热器外围的尺寸规格,确定后,选用铝板或铜薄板制取上下两个横向具有水层夹套的封闭形的独立体,该独立体有各自单独的水流夹层通道,(如整体散热器上端储水室宽度过小,可设计两侧旁路液体通道,以克服该储水室可利用空间太小的问题)然后在上下两只水层夹套的横向处底部钻8个Φ10或Φ8的圆孔,再纵向直立方向取8根与此相匹配的铝管或铜管,以该行业特有的工艺方法将这些圆管分别焊接到上下两只水层夹套中,焊接前,另外尚需要制取若干U形铝管或铜管,以及冲制出相当数量的与该U形管开口处尺寸相适应的四排并列带有与该U形管直径完全一致的方形散热片带,然后将这些方形散热片带穿制在这些U形铝管或铜管上,这些U形铝管或铜管与方形散热片带穿置起来的单组数量的多少,是根据其设计的方柱体散热器的长短尺寸来决定的。上述预制工作就绪后,将这些已经穿置完铝或铜制散热片带的U形管按等距离要求焊接在已钻好孔的8根纵向直立使用的铝管或铜管上,焊接时须保证该纵向直立的铝管或铜管与每只U形管之间的合理的液体流动性及各焊接点内的限定压力,如此,得到所需要的方柱体散热器。完成该方柱体散热器制作后,在该方柱体散热器上端的水层夹套空腔体内装配一只小型车用电动机和一只与其相连接的千翼式涡轮风扇,当该装配有电动机、风扇的方柱体散热器从整体散热器母体抽出作为暖风机移入到车内使用时,开启该电动机使风扇工作,吹热风于附属外套壳体内的方柱体散热器芯体上,至此完成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柱体散热器及其暖风机总成的制备。由于该暖风机总成中方柱体散热器采用的是多根圆形冷却水管和通透形穿片式散热片带的结构形式,并脱离了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散热器母体;缩小了车内与车外的温差,对整体汽车散热器而言减少了散热器母体内冷却液的容积量;并增加了作为暖风机而单独使用的方柱体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从而达到缩短风挡玻璃的除霜时间以及提高驾驶室或车厢采暖温度并有助于整体汽车散热器夏季强力释放其热量的双重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优先为夏季汽车发动机提供良好散热性能的同时,无须额外购置添加车内暖风装置而达到风挡玻璃快速除霜和提高车内采暖温度的双重目的,做到一机两用,节省原材料,安装拆解方便,使用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改制后整体汽车散热器母体主视图。
图4是改制后整体汽车散热器母体左视图。
图5是改制后整体汽车散热器母体俯视图。
图6是方柱体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方柱体散热器俯视图。
图8是方柱体散热器暨暖风机总成附属外套壳体结构主视图。
图9是方柱体散热器暨暖风机总成附属外套壳体结构左视图。
图中1.整体散热器上端储水室,2.冷却水管,3.波浪式散热片带,4.纵向直立圆形冷却水管,5.铝制或铜制方形散热片带,6.下水层夹套,7.下对接式活接螺母,8.下端主片,9.上水层夹套,10.小型车用电动机,11.千翼式涡轮风扇,12.上水层夹套通水管,13.上对接式活接螺母,14,上端主片,15.整体散热器母体,16.铝或铜制U形圆管,17.整体汽车散热器加水口,18.下端储水室,19.旁路液体通道,20、21.整体汽车散热器进、出水管。22、下水层夹套通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将整体散热器上端储水室(1),上端主片(14),开制出一个与其宽度几乎相等的方筒形孔洞,在上、下水层夹套(9)、(6)上的横向底部两侧按圆管直径钻8个Φ8或Φ10的圆孔,然后另在纵向直立圆形冷却水管(4)的一侧等距离钻制与之相配的若干圆孔,将分组穿置好的方形散热片带(5)的U形管(16)焊接到已钻好孔的那些纵向直立圆形冷却水管(4)上,完成上述这些工作后,再将这8根纵向直立形冷却水管(4)的两端分别焊接到上下水层夹套(9)、(6)上的横向底部两侧的圆孔中,最后将带有风扇(11)的小型车用电动机(10)装配到上水层夹套(9)的空腔体内,如此得到方柱体散热器暨暖风机总成芯体。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整体散热器上端储水室(1),制备时需预留出供上水层夹套水道管(12)拆解或紧固对接式活接螺母(13)时所需的凹形十字槽,当方柱体散热器暨暖风机总成芯体从整体散热器母体(15)中抽出时,需拆解其上、下对接式活接螺母(13)(7):相反,当该方柱体散热器暨暖风机总成芯体与散热器母体组合而成为整体汽车散热器时,则需要其插入到整体散热器母体(15)中并紧固其上、下对接式活接螺母(13)(7)。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其方柱体散热器需按顺序制备。首先需制作上、下水层夹套(9)和(6),并在上、下两个水层夹套封闭体的横向底边处两侧钻8个Φ8或Φ10的圆孔备用,同时在纵向直立圆形冷却水管(4)上分组等距离钻若干与U形铝管或铜管(16)开口处两端尺寸一致的圆孔;另外制备相当数量的铝或铜制的方形散热片带(5),并穿置在多组U形管(16)焊接在已制备好圆孔的纵向直立圆形冷却水管(4)上,(焊接时按箭头所示的流动方向焊接,控制流体在U形管内合理的液体流动性,见附图3)。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方柱体散热器暨暖风机总成芯体,做为暖风机总成使用时,松解上、下对接式活接螺母(13)(7),装配在一边带有金属网格的方形外套壳体内,安装完毕移入驾驶室或车厢内,以高压软管与其发动机进、出水嘴或该整体汽车散热器相联接。

Claims (3)

1.双重用途汽车散热器,其特征是:由通常的整体汽车散热器和一个方柱体散热器暨暖风机总成芯体组成,其中的整体汽车散热器上有俯视角度看呈现方形的孔洞,方柱体散热器插在整体汽车散热器的方形孔洞中,方柱体散热器包括上、下两个横向有水层夹套的封闭独立体、在两侧连接两个水层夹套的纵向直立铝管或铜管、与纵向直立铝管或铜管相通的U形横向铝管或铜管、穿在U形横向铝管或铜管上的散热片带、固定在水层夹套内安装有千翼式涡轮风扇的小型车用电动机,方柱体散热器通过上、下水层夹套上的通水管和通水管上的对接式活接螺母与整体汽车散热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用途汽车散热器,其特征是:方柱体散热器暨暖风机总成芯体与整体汽车散热器的连接方式是拆解并封堵、紧固方柱体散热器暨暖风机总成芯体的上下对接式螺母(13)和(7)后移入驾驶室并以高压胶管与汽车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相连接或经拆解胶管、对接螺母后重新与整体汽车散热器相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用途汽车散热器,其特征是:增加作为方柱体散热器暨暖风机总成芯体除霜、采暖以及整体汽车散热器组合后的总体散热面积。
CNU2006200285261U 2006-04-03 2006-04-03 双重用途汽车散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146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285261U CN201041469Y (zh) 2006-04-03 2006-04-03 双重用途汽车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285261U CN201041469Y (zh) 2006-04-03 2006-04-03 双重用途汽车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41469Y true CN201041469Y (zh) 2008-03-26

Family

ID=39253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02852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1469Y (zh) 2006-04-03 2006-04-03 双重用途汽车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4146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6376A (zh) * 2015-11-02 2016-02-24 无锡恒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用散热片
CN113787881A (zh) * 2021-11-12 2021-12-14 新乡市华正散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暖风散热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6376A (zh) * 2015-11-02 2016-02-24 无锡恒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用散热片
CN113787881A (zh) * 2021-11-12 2021-12-14 新乡市华正散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暖风散热器
CN113787881B (zh) * 2021-11-12 2022-02-08 新乡市华正散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暖风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41208U (zh) 一种并联纵流式汽车发动机自动散热装置
CN201041469Y (zh) 双重用途汽车散热器
CN206049300U (zh) 用于汽车双蒸空调系统的单冷式后蒸发器总成的安装结构
CN204610004U (zh) 车用冷却器总成
CN201009735Y (zh) 汽车散热器百叶窗
CN204024788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器
CN202544991U (zh) 管带式汽车散热器
CN204677276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的汽车冷却水箱
CN202381419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油箱
CN202106838U (zh) 发动机散热器顶置式城市客车
CN201066242Y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
CN201695420U (zh) 推土机空调系统
CN206094978U (zh) 机动车散热器
CN208380718U (zh) 一种紧凑式egr冷却器
CN102798299A (zh) 平行流暖风芯体
CN202993405U (zh) 液压制冷、燃油制热工程车辆空调室外机
CN202169857U (zh) 尾气加热器
KR102119776B1 (ko) 인터쿨러 파이프의 냉각 장치
CN201033526Y (zh) 汽车暖风装置
CN206217561U (zh) 一种冷藏车制冷一体机
CN2177098Y (zh) 水油复合散热器
CN202544992U (zh) 管带式汽车散热器
CN201731777U (zh) 一种赛车散热器
CN2649383Y (zh) 汽车中冷器
CN202544993U (zh) 管带式汽车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