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36535Y - 电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电除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36535Y
CN201036535Y CNU2006201366637U CN200620136663U CN201036535Y CN 201036535 Y CN201036535 Y CN 201036535Y CN U2006201366637 U CNU2006201366637 U CN U2006201366637U CN 200620136663 U CN200620136663 U CN 200620136663U CN 201036535 Y CN201036535 Y CN 20103653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entral axis
handle portion
connecting portion
tub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366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原敏文
副岛雅邦
黑木义贵
野町哲治
长冈宏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3653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3653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一种电除尘器,操作部(51)有多个开关构成,将各开关中开关的使用频率高的控制除尘器主体(1)的电动鼓风机的各开关(51a)配置在手指从握住把手部(33)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且大致同一距离,将使用频率低的吸口体的电动机的开启-关闭开关(51b)配置为远离把持部,由此减小操作部(51)的宽度。由此,使用频率高的开关,不必改变把持部的位置即可操作。另外,即便使用频率低的开关配置为稍微远离把持部,在实际除尘作业中也不会造成不便,相反因减小操作部(51)的横向宽度,而能够改善除尘作业性。

Description

电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把持手柄体的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这种电除尘器,在把持手柄体上,在把手部前方将操作部一列地构成在把手部的长度方向上。例如,公开于日本专利第3286250号公报中。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把持手柄体上,在握住把手部的状态下,手指够不到远离把手部的操作部,需要改变握着的位置来进行操作,从而产生了使用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消除上述问题而实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必从握住把手部的状态改变握着的位置即可操作操作部的、使用性也良好的把持手柄体,来提高除尘作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器,具有:内置有电动鼓风机的主体;一端连接于主体的吸取软管;和设置在吸取软管的另一端的把持手柄体,该电除尘器的特征在于,把持手柄体具有把手部,在把手部前方配置有多个控制电动鼓风机的输入的操作部,多个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手指从握住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且大致同一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除尘器,具有:内置电动鼓风机的主体;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吸取软管;设置在所述吸取软管的另一端的把持手柄体;安装于所述把持手柄体并与所述把持手柄体连通的连接管;和安装于所述连接管并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吸口体,该电除尘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把持手柄体具有:把手部;第一管体,其弯曲形成,具备与所述连接管的中心轴线(1)一致的中心轴线(2)、和与所述中心轴线(2)成规定角度的中心轴线(3),且与所述连接管连接;和第二管体,其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且另一端具备第二连接部,并弯曲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中心轴线(3)一致,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旋转地与所述第一管体连结,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心轴线成规定的角度,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吸取软管连接,并且设置成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第一管体的旋转,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心轴线会与所述第一管体的中心轴线(1)一致,所述把手部的前方具有多个控制所述电动鼓风机的输入的操作部,所述多个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手指从握住所述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且同一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器具有不必从握住把手部的状态改变握着的位置即可操作操作部的、使用性也良好的把持手柄体,从而除尘作业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的把持手柄体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的把持手柄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的把持手柄体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的把持手柄体的侧视图;
图6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的把持手柄体的要部侧视图;
图6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的把持手柄体的剖视图;
图7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的把持手柄体的要部侧视图;
图7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的把持手柄体的剖视图;
图8A、8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的把持手柄体的俯视图;
图9A、9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的除尘动作方式图;
图9C、9D、9E、9F是表示现有的电除尘器的电除尘器的除尘动作方式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的除尘动作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形式的电除尘器,具有:内置电动鼓风机的主体、一端连接于主体的吸取软管、和设置在吸取软管的另一端的把持手柄体,该电除尘器的特征在于,把持手柄体具有把手部,在把手部前方配置有多个控制电动鼓风机的输入的操作部,多个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手指从握住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且大致同一距离。不必从握住把手部的状态改变握着的位置即可操作多个操作部,从而使用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形式的电除尘器,具有:内置电动鼓风机的主体、一端连接于主体的吸取软管、设置在吸取软管的另一端的把持手柄体、安装于把持手柄体并与把持手柄体连通的连接管、和安装于连接管并与连接管连通的吸口体,该电除尘器的特征在于,把持手柄体具有:把手部;第一管体,其具备与连接管的中心轴线1大致一致的中心轴线2、和与中心轴线2成规定角度的中心轴线3并弯曲形成,且与连接管连接;和第二管体,其一端具备第一连接部且另一端具备第二连接部并弯曲形成,第一连接部的中心轴线与中心轴线2大致一致,第一连接部能够旋转地与第一管体连结,第二连接部的中心轴线相对于第一连接部的中心轴线成规定的角度,第二连接部连接于吸取软管,并且通过第一连接部相对于第一管体旋转,第二连接部的中心轴线达到与第一管体的中心轴线1大致一致,在把手部前方配置有多个控制电动鼓风机的输入的操作部,多个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手指从握住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且大致同一距离。在进行通常的地面除尘时,使用者站立并用手握住把持手柄体,此时,吸取软管成为斜向下垂下的形态,能够容易地牵引除尘器主体使其移动,且不会对握住把持手柄体的手造成影响。另外,由于可以使连接管的中心轴线1和第二连接部的中心轴线大致平行地一致,所以能够使尘埃的搬送路径成为大致的直线,从而能够改善吸入性。另外,在清扫床底下等高度低的地方时,能够使连接管放倒成大致水平状态。进而,由于还能够使吸取软管和连接管大致平行,所以能够容易地清扫到宽度窄的地方或高度低的地方的里面。另外,不必从握住把手部的状态改变握着的位置即可操作多个操作部,从而使用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形式的电除尘器,使设置了操作部的把手部的前方部形成为横向宽度大于后方部,并设置有多个操作部。不降低把手部的把持性即可将操作部设置在手指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从而使用自由度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形式的电除尘器,将多个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手指从握住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且相对于把手部的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不必从握住把手部的状态改变握着的位置即可操作多个操作部,从而使用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形式的电除尘器,将多个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把手部的长度方向扇形地配置在手指从握住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通过配置在垂直方向上,可将更多的操作部设置在手指从握住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且大致同一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形式的电除尘器,将多个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把手部十字形地配置在手指从握住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通过垂直或者扇形地配置多个操作部,能够减小配置了操作部的把手部的宽度,不会因把手部而难以看到除尘面,从而能够提高地面的观察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形式的电除尘器,在操作部中,将使用频率高的操作部配置在接近于把手部的位置。对于使用频率高的开关,不必改变把持部的位置即可操作。另外,即便使用频率低的开关配置为稍微远离把持部,在除尘作业中也不会造成不便,相反因减小配置有操作部的把手部的横向宽度,而不会因把手部而难以看到除尘面,从而能够提高地面的观察性。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再有,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10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的整体立体图。在图1中,在除尘器主体1的前部设置有吸入口,该吸入口装卸自如地连接着连接管3,该连接管3被设置在吸取软管2的一端,除尘器主体1内置有电动鼓风机4、和集尘部5。
在吸取软管2的另一端,设有具备除尘时握着的把手部33的把持手柄体6。
伸缩自如或者连接自如的连接管7,一端装卸自如地连接于把持手柄体6,另一端装卸自如地连接于吸口体8,该吸口体8内置有由电动机旋转驱动的旋转刷。连接管7以及吸取软管2分别具有用于向吸口体8的电动机(未图示)供电的供电线(未图示)。
除尘器主体1构成为:具有一对车轮9和一个旋转自如的车轮10,可通过把持手柄体6经由吸取软管2在地面(洗尘面)上移动。吸取软管2具有:用于将尘埃搬送到除尘器主体1内的作为搬送通路的功能、和使除尘器主体1移动时的作为移动牵引部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蛇纹状的具有柔软性的软管。
把持手柄体6具有:连通吸取软管2和连接管7的功能、使除尘器主体1移动(行走)的功能、操作吸口体8的姿势的功能、以及控制除尘器主体1的运转的功能。而且,把持手柄体6通过连接吸取软管2以及连接管7,形成连通吸取软管2和连接管7的尘埃的搬送通路。连接管3具有检测吸取的尘埃的量的检测部(未图示),根据尘埃的量控制电动鼓风机4的输入。
然后,对把持手柄体6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把持手柄体6的立体图,图3是把持手柄体6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把持手柄体6的剖视图,图5是把持手柄体6的侧视图,图6A、6B、图7A、7B是把持手柄体6的要部侧视图以及剖视图,图8A、8B是把持手柄体6的俯视图,图9A、9B、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除尘动作方式图。另外,图9C、9D、9E、9F是现有的电除尘器的除尘动作方式图。
如图4所示,把持手柄体6的第一管体31,具有与连接管7的中心轴线1(以下称中心轴线A1)一致的中心轴线2(以下称中心轴线B1),嵌合于连接管7的端部而连接。另外,第一管体31是被弯曲而形成的弯曲管,以具有与中心轴线B1形成规定角度的中心轴线3(以下称中心轴线B2)。
如图4所示,能够旋转地与第一管体31连结的第二管体32,具有第一连接部34和第二连接部35,所述第一连接部34具有与第一管体31的中心轴线B2一致的中心轴线C1,所述第二连接部35具有以与第一连接部34的中心轴线C1形成规定角度的方式弯曲的中心轴线C2。
而且,第二管体32的第一连接部34能够相对于第一管体31旋转地插入其中,且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的第一连接部34避免脱落地连结。由此构成为,第一连接部34能够绕第一管体31的中心轴线B2旋转。
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的第一连接部34的防脱结合部可以采用任意的方式。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4所示,在第一连接部34上设置环状槽36,向第一管体31插入第一连接部34之后,将防脱片38的一部分从第一管体31的开口37插入到环状槽36,由此第一连接部34和第一管体31避免脱落地连结。
在第二管体32的第二连接部35上连接吸取软管2。另外,如图2所示,在将吸取软管2安装到第二管体32的外周上设有软管盖39。
如图4所示,组装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完成把持手柄体6。在把持手柄体6上安装有吸取软管2和连接管7的状态下,第一管体31的中心轴线B1(即连接管7的中心轴线A1)和第二连接部的中心轴线C2所成的角度α被设定成90°~160°。另外,第一管体31的中心轴线B1(即连接管7的中心轴线A1)和中心轴线B2所成的角度β、与第一连接部34的中心轴线C1和第二连接部35的中心轴线C2所成的角度γ被设置成大致同一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α为145°,β以及γ为17.5°。
把手部33具有下盖体40和上盖体41。下盖体40由下盖体40A和下盖体40B构成,所述下盖体40A覆盖第一管体31的上方,从第一管体31的弯曲部附近向吸取软管2侧延伸设置在连接管7的大致延长方向上,所述下盖体40B从下盖体40A的延伸设置部端面朝向连接管7弯曲。上盖体41覆盖下盖体40B的上方。上盖体41和连接管7的中心轴线A1所成角度θ被设定成30°~50°。
在下盖体40B和上盖体41之间收纳有控制部50,该控制部50进行除尘器主体1的电动鼓风机的控制、和吸口体8的电动机的控制。在把手部33的前方设置有操作部51和显示部52,所述操作部51用于操作控制部50,所述显示部52显示的是,通过设于连接管3的检测部,根据尘埃的量来控制电动鼓风机的输入的情况。
操作部51由多个开关构成。若将所有的开关横向或者扇形地设置在手指从握住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则操作部51在横向上变大,有时难以看到除尘地面。因此,如图8A、8B所示,将开关的使用频率高的控制除尘器主体1的电动鼓风机的各开关,配置在手指从握住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且大致同一距离,另一方面,将使用频率低的吸口体8的电动机的开启一关闭开关配置为远离把持部。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操作部51的宽度。
在第一管体31的连接管7侧的上方和盖体40A之间保持有:装卸自如地与连接于连接管7的供电线的端子连接的端子(未图示),以及用于将连接管7连结固定于第一管体31的钩体61。
另外,第一管体31与下盖体40A同样地,具有从第一管体31的弯曲部附近向吸取软管2侧延伸设置在连接管7的大致延长方向上的延伸设置部42。在延伸设置部42和下盖体40A之间,保持用于从吸取软管2的供电线向控制部50供电的导线。在由延伸设置部42保持导线之后,为了防止组装时的脱落,以覆盖导线的方式将保持部44固定于延伸设置部42。如图6B所示,延伸设置部42的下表面为了在第二管体32旋转时不产生干涉而形成有凹部43。
另外,从第一管体31的弯曲部附近向大致上方设有支柱70,在支柱70的外周插入有连接下盖体40A和下盖体40B的连接体71,并被螺钉拧紧而固定。
此外,如图10所示,在把手部33的下方,在延伸设置部42的端面,与下盖体40一体地设置有抬起吸口体8时起到辅助作用的凸部80。
另外,如图7B所示,将把手部33的截面形状形成为:相对于宽度方向的长度x,纵向的长度y是其1.0~1.2倍的近似椭圆形状。
上述结构的作用如下。
在进行除尘时,使用者握住把手部33使吸口体8前后移动。此时对于进行改变吸取力等的操作,由于该操作部51设置在手指从握住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且大致同一距离,所以不必从握住把手部的状态改变握着的位置即可操作多个操作部。
即,如图8A所示,在设置于操作部51的开关中,将开关的使用频率高的控制除尘器主体1的电动鼓风机4的各开关51a横向地配置在手指从握住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且距离把持部大致同一距离。此时,通过将使用频率低的吸口体8的电动机的开启一关闭开关51b配置为远离把持部,可不必改变把持部的位置就能够操作使用频率高的开关。另外,即便使用频率低的开关51b配置为稍微远离把持部,在实际除尘作业中也不会造成不便,相反因减小操作部51的横向宽度,而能够改善除尘作业性。
另外,如图8B所示,以开关的操作性为最优先,将控制电动鼓风机4的开关51a横向或扇形地设置在距离握住把手部33的位置大致同一距离的位置,也可以通过二次按压所述的控制电动鼓风机4的开关51a的一个而兼用作使用频率低的吸口体8的电动机的开启—关闭开关。
在此,设置有操作部51的把手部33的前方部形成为横向宽度大于后方部,并设置有多个操作部51。根据该结构,不必降低把手部33的把持性即可将操作部51设置在手指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从而使用自由度提高。
另外,在该除尘器中,第一管体31的中心轴线B1(即连接管7的中心轴线A1)和第二连接部的中心轴线C2所成的角度α被设定成90°~160°。根据该结构,在进行除尘时,使用者用手握住把持手柄体6的把手部33而站立时,吸取软管2成为斜向下垂下的形态。其结果,可容易地牵引除尘器主体1来使其移动,并且不会对握住把手部33的手造成影响。
此外,第一管体31的中心轴线B1(即连接管7的中心轴线A1)和中心轴线B2所成的角度β、与第一连接部34的中心轴线C1和第二连接部35的中心轴线C2所成的角度γ被设置成大致同一角度。因此,通过使第二管体32的第一连接部34相对于第一管体31旋转,能够使第二连接部35的中心轴线C2与第一管体31的中心轴线B1(即连接管7的中心轴线A1)近似平行并一致。因此,能够使尘埃的搬送路径大致成为直线,从而能够改善吸入性。
图9A~9F图示的是清扫床底下等高度低的地方的情况。现有的电除尘器如图9E、图9F所示,由于吸取软管2突出,使得连接管7不能成为水平状态。另外,其他现有的电除尘器如图9C、图9D所示,尽管连接管7成为水平,但由于吸取软管2横向突出,所以在横向宽度窄的地方,吸取软管2变成障碍,造成了操作性下降。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A、图9B所示,通过使第二管体32相对于第一管体31旋转大约180°,能够使吸取软管2达到与第一管体31大致同一高度而成为大致水平状态。因此,不仅能够使连接管7放倒成为大致水平状态,还能够使吸取软管2与连接管7大致平行,因此,能够容易地清扫到宽度窄的地方或高度低的地方的里面。本实施方式的电除尘器在这一点上也具有良好的使用自由度。
另外,如图6B所示,第一管体31的延伸设置部42的下表面为了在第二管体32旋转时不产生干涉而形成有凹部43。因此,不会增加把手部33的高度,第一管体31和吸取软管2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并能够将连接管7放倒至更低,进而使用自由度更加良好。
另一方面,下盖体40的后部是弯曲并朝向后方的封闭空间。因此,在握住把手部33进行除尘作业时,可在按压时用手掌按压,在拉动时用手指肚钩住而操作,因此,即使在除尘时不紧紧地握住把手部33,也能够防止手的脱落。
另外,在现有的电除尘器中,下盖体40B和连接管7的中心轴线A1所成角度是50°~90°。如果是该角度,则在清扫地面时,按压力容易传递给连接管7和吸口体8,但在清扫楼梯等情况下,在进行抬起吸口体8的动作时,由于与中心轴A1的角度大而难以抬起,所以要改变把持位置来进行操作。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下盖体40B和连接管7的中心轴线A1所成的角度设定为20°~45°,使得尽量避免增大与中心轴A1的角度。通过设定在该角度范围内,即使进行清扫地面时的前后操作、清扫楼梯等的抬起操作,也可不必改变把持部的位置而进行操作。
另外,由于吸口体8在电动机的驱动下,使旋转刷(未图示)向与前进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所以为了清扫地面而按压吸口体8时,吸口体8通过旋转刷和地面的阻力而前进,所以按压时不需要大的力,即使与中心轴线A1的角度小,使用性上也没有问题。
另外,如图10所示,通过在把手部33的下方设置凸部80,在清扫楼梯等的抬起吸口体8的动作时,可通过使手的下侧抵触凸部80,来以此作为抬起时的支点,从而可以降低抬起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80与下盖体40设为一体,但作为不同的部件也可以期待相同的效果,另外,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延伸设置部42或上盖体41上。
另外,凸部80设为可动式,从而可固定在任意的位置,这样还能够对应于各种手的大小,所以使用性也得到提高。
此外,如图7所示,通过使把手部33的截面形状形成为纵长的截面形状,来提高把持感,并且使把持手柄体6向左右转动的操作也随着把手部33的横向的面积的增加而容易操作。另外,人的手在握住东西时,重要的是小拇指侧要紧紧地握住,所以若将把手部33形成为在操作部51变增粗,在凸部80侧变细的锥形的形状,则由于小拇指可以紧紧地握住,所以使用性进一步提高。另外,通过形成为锥状,各种手的大小的人都可以调整到握住喜好的粗细的位置,所以把持感进一步提高。
另外,通过使把手部33的大致中央附近形成为颈缩形状,各种手的大小的使用者也都可以调整到握住喜好的粗细的位置,所以把持感进一步提高。
另外,把手部33被软质体覆盖,或者下表面形成为在实际的清扫时与握着的手指匹配的波型,或者进一步对软质体进行抗菌处理等,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性。
在抬起吸口体8时,尽管应力集中于连接体7,但由于从第一管体31的弯曲部附近向大致上方一体地设有支柱70,在支柱70的外周插入有连接下盖体40A和下盖体40B的连接体71,并被螺钉拧紧而固定,由此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器具有不必从握住把手部的状态改变握着的位置即可操作操作部的、使用性也良好的把持手柄体,由此可以提供操作性高的除尘器。

Claims (6)

1.一种电除尘器,具有:内置电动鼓风机的主体;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吸取软管;和设置在所述吸取软管的另一端的把持手柄体,该电除尘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手柄体具有把手部,
所述把手部在前方具有多个控制所述电动鼓风机的输入的操作部,
所述多个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手指从握住所述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且同一距离。
2.一种电除尘器,具有:内置电动鼓风机的主体;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吸取软管;设置在所述吸取软管的另一端的把持手柄体;安装于所述把持手柄体并与所述把持手柄体连通的连接管;和安装于所述连接管并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吸口体,该电除尘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手柄体具有:
把手部;
第一管体,其弯曲形成,具备与所述连接管的中心轴线(1)一致的中心轴线(2)、和与所述中心轴线(2)成规定角度的中心轴线(3),且与所述连接管连接;和
第二管体,其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且另一端具备第二连接部,并弯曲形成,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中心轴线(3)一致,
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旋转地与所述第一管体连结,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心轴线成规定的角度,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吸取软管连接,并且设置成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第一管体的旋转,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心轴线会与所述第一管体的中心轴线(1)一致,
所述把手部的前方具有多个控制所述电动鼓风机的输入的操作部,
所述多个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手指从握住所述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且同一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所述操作部的所述把手部的前方部的横向宽度大于后方部,在所述前方部设置有所述多个操作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相对于把手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且配置在手指从握住所述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把手部的长度方向扇形地配置在手指从握住所述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把手部十字形地配置在手指从握住所述把手部的位置能够触及的范围内。
CNU2006201366637U 2005-09-26 2006-09-20 电除尘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36535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77747A JP4650184B2 (ja) 2005-09-26 2005-09-26 電気掃除機
JP2005277747 2005-09-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36535Y true CN201036535Y (zh) 2008-03-19

Family

ID=37970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3666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36535Y (zh) 2005-09-26 2006-09-20 电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50184B2 (zh)
CN (1) CN201036535Y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4976B2 (ja) * 2011-09-14 2016-02-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9454U (ja) * 1991-11-11 1993-05-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の手元ハンドル
JP2002004235A (ja) * 2000-06-16 2002-01-09 Tcm Corp ロータリ除雪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82903A (ja) 2007-04-05
JP4650184B2 (ja) 201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7626B2 (en) Cleaning robo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2125334B1 (ko) 로봇 청소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0970199Y (zh) 电吸尘器
JP2006034813A (ja) 自走式掃除機
CN107847092B (zh) 具有铰接吸头的吸尘器
CN101568286A (zh) 用于诸如真空吸尘器这样的表面处理设备的地面工具
KR100471739B1 (ko) 전기청소기
EP2929821A1 (en)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suction tool and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equipped with same
CN201036535Y (zh) 电除尘器
JP3868679B2 (ja) 電気掃除機
CN110693388A (zh) 一种清洁组件、清洁设备及滚刷切换方法
KR20130075689A (ko) 전기 청소기
CN102450979A (zh) 电动吸尘器
JP3868953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05161100A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並びに電気掃除機
KR20090109833A (ko) 진공 청소기의 노즐
KR101281927B1 (ko) 흡입구체 및 전기 청소기
JP3994528B2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並びに電気掃除機
JP6598348B2 (ja) 布団用清掃機
JP3149161B2 (ja)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電気掃除機の吸口体
JP3104970B2 (ja)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電気掃除機の吸口体
JP2005211674A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並びに電気掃除機
JP3149164B2 (ja)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電気掃除機の吸口体
JP3149165B2 (ja)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電気掃除機の吸口体
JP2007209790A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並びに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9

Termination date: 201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