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1117Y - 油风液电串联式混合动力车 - Google Patents
油风液电串联式混合动力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21117Y CN201021117Y CNU2007200357885U CN200720035788U CN201021117Y CN 201021117 Y CN201021117 Y CN 201021117Y CN U2007200357885 U CNU2007200357885 U CN U2007200357885U CN 200720035788 U CN200720035788 U CN 200720035788U CN 201021117 Y CN201021117 Y CN 20102111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aulic pump
- check valve
- hydraulic
- motor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辆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油风液电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该混合动力车包括控制器、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变频器、电池组、第一液压泵、第一单向阀、第一溢流阀,第二液压泵、第二单向阀、第二溢流阀、液压马达、后牙包、多个油箱、风力发电机、风力电动机、第三液压泵、第三单向阀、第三溢流阀和连接在第三溢流阀上的油箱,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接风力电动机的输入端,风力电动机的输出端接第三液压泵,第三液压泵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液压泵与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共同接一油箱;第三单向阀与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共同接液压马达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可将风能转化成电能驱动马达工作,从而进一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油风液电串联式混合动力车。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车辆与传统的燃油发动机汽车相比既能发挥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可发挥电动机无污染、低噪声的好处,具有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666717公开了一种柴液电串联式混合动力车,所述混合动力车具有一控制器,该控制器连接有变频器,变频器上分别连接有电池组、发电机和电动机,发电机通过连接件与一发动机相连接,发动机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液压泵,该第一液压泵同时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端和第一溢流阀;电动机上连接有第二液压泵,第二液压泵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端和第二溢流阀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端和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端均与液压马达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液压马达通过减速传动器与后牙包连接,由此可驱动车轮转动。
虽然上述柴液电串联式混合动力车在行使过程中由控制器控制电池组、发电机、发动机和电动机等部件协调配合驱动车辆前进,节约一部分能源。但是,这种结构的混合动力车没有利用风能资源驱动车辆马达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风液电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该混合动力车可将风能转化成电能驱动马达工作,从而进一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器、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变频器、电池组、第一液压泵、第一单向阀、第一溢流阀,第二液压泵、第二单向阀、第二溢流阀、液压马达、后牙包、多个油箱,还包括风力发电机、风力电动机、第三液压泵、第三单向阀、第三溢流阀和连接在第三溢流阀上的油箱,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接风力电动机的输入端,风力电动机的输出端接第三液压泵,第三液压泵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液压泵还同时与第三单向阀的入口端和第三溢流阀相连,第三液压泵、第三单向阀、第三溢流阀和连接在第三溢流阀上的油箱组成第三液压油管路;该第三液压油管路与第一液压泵、第一单向阀、第一溢流阀和一油箱组成的第一液压油管路以及第二液压泵、第二单向阀、第二溢流阀和另一油箱组成的第二液压油管路相互并联;第一液压泵、第二液压泵和第三液压泵均与第三油箱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端、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端和第三单向阀的出口端均与液压马达的输入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车辆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风力发电机可将车辆行使过程中的风能转化成电能,电能输入到风力电动机中并且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第三液压泵驱动液压马达工作,由此进一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当然,车辆静止时,自然风也可带动风力发电机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风力发电机;2、风力电动机;3、第三液压泵;4、第三单向阀;5、第三溢流阀;6、控制器;7、第一液压泵;8、第一单向阀;9、第一溢流阀;10、第二液压泵;11、第二单向阀;12、第二溢流阀;13、液压马达;14、发动机;15、发电机;16、电动机;17、变频器;18、电池组;19、联轴器;20、减速传动器;21、后牙包;22、连接件;23、油箱;24、油箱;25、油箱;26、油箱;27、车轴;28、车轮;29、油箱;30、液压集成控制器;31、液压蓄能器;32、油门开关;33、油管;34、油管;35、油管;36、电缆线;37、电缆线;38、电缆线;39、油管;40、油管;41、油管;42、油管;43、油管;44、油管;45、电缆线;46、油管;47、油管;48、油管;49、油管;50、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动力组、辅助动力组以及风能辅助动力组。
所述主动力组包括发动机14和第一液压泵7;辅助动力组包括发电机15、电动机16、变频器17、电池组18、第二液压泵10。发动机14的输出端接第一液压泵7,第一液压泵7通过油管33连接第一单向阀8的入口端;油管34的一端连接在油管33的中部位置,另一端与第一溢流阀9相连,所述第一溢流阀9通过油管35连接油箱24,由此第一液压泵7、第一单向阀8、第一溢流阀9和油箱24组成第一液压油管路。
上述发动机14通过连接件22与发电机15相连,发电机15通过电缆线36接变频器17。变频器17还分别通过电缆线37和电缆线38连接电池组18和电动机16。电动机16的输出端接第二液压泵10,第二液压泵10通过油管39连接第二单向阀11的入口端;油管40的一端连接在油管39的中部位置,另一端连接第二溢流阀12,第二溢流阀12通过油管41与油箱25相连,由此第二液压泵10、第二单向阀11、第二溢流阀12和油箱25组成第二液压油管路。
第一液压油管路和第二液压油管路相互并联,第一液压泵7和第二液压泵10均通过油管42接油箱26,第一单向阀8的出口端和第二单向阀11的出口端均通过油管43接液压马达13的输入端,所述液压马达13通过油管44接油箱29。液压马达13通过联轴器19连接减速传动器20,减速传动器20与后牙包21连接,后牙包21上连接车轴27,车轴27的两端分别连接车轮28。上述变频器17、电池组18、第一液压泵7、第二液压泵10、液压马达13分别与控制器6电连接。同时,油门开关32也与控制器6电连接。
图中,虚线框内所示为风能辅助动力组。风能辅助动力组包括风力发电机1、风力电动机2、第三液压泵3、第三单向阀4、第三溢流阀5和油箱23,风力发电机1的输出端通过电缆线45接风力电动机2的输入端,风力电动机2的输出端接第三液压泵3,第三液压泵3与控制器6电连接。第三液压泵3通过油管46连接第三单向阀4的入口端;油管47的一端接在油管46的中部位置,另一端连接第三溢流阀5,第三溢流阀5通过油管48连接油箱23,由此第三液压泵3、第三单向阀4、第三溢流阀5和油箱23组成第三液压油管路。上述第三液压油管路与第一液压油管路和第二液压油管路相互并联。第三液压泵3通过油管49接油箱26;第三单向阀4的出口端通过油管50接液压马达13的输入端。
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液压集成控制器30和液压蓄能器31,液压蓄能器31接液压集成控制器30。液压集成控制器30接液压马达13且液压集成控制器30与控制器6电连接。
风能辅助动力组可将风能转化成电能,并且在控制器6的控制下与主动力组和辅助动力组共同协调配合驱动车辆前进,从而可进一步节省燃油,提高车的排放指标,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Claims (1)
1.油风液电串联式混合动力车,包括控制器(6)、发动机(14)、发电机(15)、电动机(16)、变频器(17)、电池组(18)、第一液压泵(7)、第一单向阀(8)、第一溢流阀(9),第二液压泵(10)、第二单向阀(11)、第二溢流阀(12)、液压马达(13)、后牙包(21)、多个油箱(24,25,26,2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力发电机(1)、风力电动机(2)、第三液压泵(3)、第三单向阀(4)、第三溢流阀(5)和连接在第三溢流阀(5)上的油箱(23),风力发电机(1)的输出端接风力电动机(2)的输入端,风力电动机(2)的输出端接第三液压泵(3),第三液压泵(3)与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第三液压泵(3)还同时与第三单向阀(4)的入口端和第三溢流阀(5)相连,第三液压泵(3)、第三单向阀(4)、第三溢流阀(5)和连接在第三溢流阀(5)上的油箱(23)组成第三液压油管路;该第三液压油管路与第一液压泵(7)、第一单向阀(8)、第一溢流阀(9)和油箱(24)组成的第一液压油管路以及第二液压泵(10)、第二单向阀(11)、第二溢流阀(12)和油箱(25)组成的第二液压油管路相互并联;第一液压泵(7)、第二液压泵(10)和第三液压泵(3)均与油箱(26)连接;第一单向阀(8)的出口端、第二单向阀(11)的出口端和第三单向阀(4)的出口端均与液压马达(13)的输入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357885U CN201021117Y (zh) | 2007-04-03 | 2007-04-03 | 油风液电串联式混合动力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357885U CN201021117Y (zh) | 2007-04-03 | 2007-04-03 | 油风液电串联式混合动力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21117Y true CN201021117Y (zh) | 2008-02-13 |
Family
ID=39088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03578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1117Y (zh) | 2007-04-03 | 2007-04-03 | 油风液电串联式混合动力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21117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0814B (zh) * | 2009-07-08 | 2011-01-05 | 郭兴聆 | 风力自发电电动轿车 |
WO2013102333A1 (zh) * | 2012-01-05 | 2013-07-11 | 湖南三一智能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液压系统的混合动力系统和工程机械 |
CN106427521A (zh) * | 2016-12-19 | 2017-02-22 | 盐城工学院 |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车辆 |
CN109094350A (zh) * | 2018-10-16 | 2018-12-28 | 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 一种电液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
-
2007
- 2007-04-03 CN CNU2007200357885U patent/CN20102111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0814B (zh) * | 2009-07-08 | 2011-01-05 | 郭兴聆 | 风力自发电电动轿车 |
WO2013102333A1 (zh) * | 2012-01-05 | 2013-07-11 | 湖南三一智能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液压系统的混合动力系统和工程机械 |
CN106427521A (zh) * | 2016-12-19 | 2017-02-22 | 盐城工学院 |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车辆 |
CN109094350A (zh) * | 2018-10-16 | 2018-12-28 | 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 一种电液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
CN109094350B (zh) * | 2018-10-16 | 2023-09-01 | 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液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58526B (zh) | 一种混合动力车驱动装置 | |
CN202669522U (zh) | 一种带有备用发电机的电动轿车 | |
CN203485736U (zh) | 一种插电式混联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 |
CN103192717B (zh)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低压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1109375Y (zh) | 一种自带发电充电装置的纯电动汽车 | |
CN102649429B (zh) | 一种弱混车辆的辅助动力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
CN201021117Y (zh) | 油风液电串联式混合动力车 | |
CN201816448U (zh) | 串联式液电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 | |
CN203211082U (zh) | 混合动力车辆液压电动驱动系统 | |
CN202011334U (zh) | 双项节能电动汽车 | |
CN102529681B (zh) |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型混合动力传动机构 | |
CN203228650U (zh)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低压供电系统 | |
CN103552480A (zh) | 采用双电模式的纯电动专用校车 | |
CN212289528U (zh) | 一种基于结构优化的集成增程动力驱动模块 | |
CN2832582Y (zh) | 车辆混合动力装置 | |
CN201030801Y (zh) | 太阳能电车 | |
CN203543701U (zh) | 太阳能电动车 | |
CN200945827Y (zh) | 一种风力阻力电动车 | |
CN203713508U (zh) |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安装结构 | |
CN203511338U (zh) | 采用双电模式的纯电动专用校车 | |
CN203110934U (zh) | 一种汽车节能装置 | |
CN203267763U (zh) | 一种车用深度混合动力总成 | |
CN202753753U (zh) | 一种矿用车 | |
CN200974458Y (zh) |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 |
CN212447096U (zh) | 一种装载机用混合动力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1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