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4647Y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4647Y
CN201014647Y CNU200720002210XU CN200720002210U CN201014647Y CN 201014647 Y CN201014647 Y CN 201014647Y CN U200720002210X U CNU200720002210X U CN U200720002210XU CN 200720002210 U CN200720002210 U CN 200720002210U CN 201014647 Y CN201014647 Y CN 20101464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 pan
heat exchanger
rear portion
sidepiece
draining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022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茂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arrier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464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464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框体(1)包括前面板(2)和背面底座(3),所述背面底座具有:送风路(15);配置在后侧热交换器部(8B)下部的后部滴水盘(12b);配置在前侧热交换器部(8A)下部的前部滴水盘(12a);与后部滴水盘两侧端在上下方向有落差地设置、将集中到后部滴水盘的滴水流通到前部滴水盘的侧部排水路(R);设在后部滴水盘侧端与侧部排水路侧端在上下方向的落差之间、并形成在与后部滴水盘侧端连接的上端侧的宽度尺寸大于与侧部排水路侧端连接的下端侧宽度尺寸的大致V字状的路面上并从上端部到下端部向斜外方倾斜的导向流路(30)。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后部滴水盘与侧部排水路在上下方向的落差之间设有最佳结构的导向流路,能将后部滴水盘到侧部排水路的滴水的导向可靠化,提高排水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从侧面看构成V字状、具有包括前侧热交换器部和后侧热交换器部的热交换器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尤其涉及将从后侧热交换器部滴下的滴水引导到侧部排水路的排水处理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为了充分确保热交换面积并抑制热交换器自身的高度尺寸,由此获得框体高度尺寸的降低,目前有这种倾向:往往使用从侧面看构成大致V字状、具有包括前侧热交换器部和后侧热交换器部的热交换器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在以往这种例如日本专利3235948号公报所揭示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所述前侧热交换器部的下部配置前部滴水盘,在后侧热交换器部的下部配置后部滴水盘,各自的滴水盘接受随着各热交换器部的热交换作用而生成的滴水。后部滴水盘所接受的滴水通过侧部排水路而引导到前部滴水盘,侧部排水路包括设在后部滴水盘和前部滴水盘的两侧端相互间的落水管。
前部滴水盘接受随着前侧热交换器部的热交换作用而生成的滴水,与通过所述侧部排水路而被引导的滴水合流。在前部滴水盘上设有连接滴水软管的排水口体,后部滴水盘和前部滴水盘所接受的全部滴水通过滴水软管迅速被排到外部。
上述以往的空调机的室内机构成为,后部滴水盘所接受的滴水被引导到侧部排水路。即,在后部滴水盘底面与侧部排水路底面之间,在上下方向有落差,故从后部滴水盘底面流出的滴水以上述落差垂直落下,到达侧部排水路底面。
因此,滴水在到达侧部排水路时飞溅,向周边飞散,当达到一定水量时,会出现绕到后部滴水盘的下面后滴到排水路,或不能正确地向侧部排水路流下、而是飞散到送风路和框体的侧面壁,从框体漏水等问题。
作为其对策,在侧部排水路的上面覆盖分体的盖体,防止滴水飞散。因此,无水溅起和漏水的问题,但框体内的结构零件变多,装配工时增加。另外,因用盖遮住使排水路成为密闭的状态,始终被保持成潮湿的状态,故有导致发霉等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通过在后部滴水盘与侧部排水路在上下方向的落差之间设有最佳结构的导向流路,从而将后部滴水盘向侧部排水路的滴水的导向可靠化,以提高排水处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框体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包括前面板和背面底座,热交换器配置在框体内、从侧面看构成大致V字状,包括位于框体前面侧的前侧热交换器部和位于后面侧的后侧热交换器部,送风机配置成由热交换器覆盖,从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并使其向热交换器流通,从吹出口送风,
所述背面底座具有:从吸入口通过热交换器和送风机与吹出口连通的送风路;配置在后侧热交换器部的下部的后部滴水盘;配置在前侧热交换器部的下部的前部滴水盘;与后部滴水盘的两侧端在上下方向有落差地设置、使集中在后部滴水盘的滴水向前部滴水盘流通的侧部排水路;以及导向流路,该导向流路在后部滴水盘的侧端与侧部排水路的侧端之间在上下方向有落差,且形成为与后部滴水盘侧端连接的上端侧的宽度尺寸宽于与侧部排水路侧端连接的下端侧的宽度尺寸的大致V字状的路面,并从上端部至下端部向斜外方倾斜。
采用本实用新型,滴水可靠地从后部滴水盘流向侧部排水路,排水处理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大致侧剖视图。
图2是从前方左斜上方看到该实施例的背面底座的俯视立体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背面底座的左侧部的俯视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背面底座的左侧部的侧视图。
图5是该实施例的背面底座的左侧部的上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空调机的室内机中的大致纵剖视图。说明中未标上符号的零件的示图被省略(以下相同)。
框体1具有前面板2和背面底座3,并构成相对于上下方向在宽度方向较长的横长形状。在所述前面板2的前面侧一部分开口有前面吸入口4,与前面吸入口4相对的前面板2上嵌入有被支承在开闭驱动机构上的板2A。
前侧热交换器8A前面和板2A之间有规定的间隙,且板2A的上端和下端部分具有与室内侧连通的开口,形成将室内空气导入前侧热交换器8A前面的吸入口4。另外,在前面板2的上部设有上面吸入口5,在该上面吸入口5上嵌入框状的横条,由上述横条分隔成多个空间部。
吹出口6由所述前面板2的下端和背面底座3的下端形成,在该吹出口6上设有多个吹出条板7。各吹出条板7通过各自的转动姿势而将所述吹出口6进行开闭,或者,可根据运转条件设定热交换空气的吹出方向。
在框体1内配置热交换器8,其由前侧热交换器部8A和后侧热交换器部8B形成为大致倒V字状。所述前侧热交换器部8A与前面板2留有间隙地形成大致平行的弯曲状,且与前面吸入口4的整个面及上面吸入口5的一部分相对。所述后侧热交换器部8B形成为笔直状并倾斜成斜状,与上面吸入口5相对。
前后侧热交换器部8A、8B相互间配置室内送风机10,以由所述热交换器8覆盖。所述室内送风机10包括:配置在框体1一侧端空间中的风扇电动机;横流风扇,该横流风扇的一方支轴机械式连接在该风扇电动机的旋转轴上,另一端由轴承支承。所述横流风扇的轴向长度与热交换器8的宽度方向长度一致,且正确地相对配置。
在所述背面底座3上,一体成形有配置在前侧热交换器部8A下部的前部滴水盘12a、和配置在所述后侧热交换器部8B下部的后部滴水盘12b。前部滴水盘12a在框体1的前面侧、沿所述前面吸入口4的下端部且位于吹出口6的正上部。后部滴水盘12b处于框体1的后面侧,位于前部滴水盘12a的上方部位。
前部滴水盘12a接受从前侧热交换器部8A滴下的滴水,后部滴水盘12b接受从后侧热交换器部8B滴下的滴水。并且,图2以后图示的侧部排水路R在上下方向与后部滴水盘12b的两侧端存在落差并与背面底座3一体设置。
所述侧部排水路R设置在从与后部滴水盘12b的两侧端在上下方向存在落差的位置至前部滴水盘12a的两侧端之间。因此,后部滴水盘12b所接受到的滴水通过侧部排水路R被引导到前部滴水盘12a。
前、后部滴水盘12a、12b的一部分侧壁外表面接近室内送风机10设置,它们构成了相对于室内送风机10的横流风扇的前缘。成为前缘的前、后部滴水盘12a、12b的侧壁部分与吹出口6的各边部之间由隔壁构件14连接。
由所述隔壁构件14围住的空间形成了从前面吸入口4及上面吸入口5通过热交换器8和送风机10而与吹出口6连通的送风路15的一部分。如此,在背面底座3上一体设有前部滴水盘12a、后部滴水盘12b、侧部排水路R及送风路15。
下面,详细描述所述侧部排水路R。
图2是从前面侧左斜上方看到从框体1上卸下前面板2和热交换器8及送风机10而剩下背面底座3后的状态的俯视立体图。
除了背面底座3左右两侧部以外的中央的绝大部分是形成所述送风路15的部位。沿送风路15的上端设置后部滴水盘12b,沿下部侧设置前部滴水盘12a。此外,沿前部滴水盘12a的下部形成所述吹出口6的一部分。
沿所述送风路15的左右两侧部设有侧部排水路R。具体地说,侧部排水路R的后侧端部与后部滴水盘12b侧端在上下方向有落差,前侧端部与前部滴水盘12a侧端连通。尤其,右侧部排水路R的更右侧部成为用于安装构成所述送风机10的风扇电动机的安装空间。
由于所述左侧部排水路R与右侧部排水路R都构成相同结构,故下面仅图示左侧部排水路R进行说明,对于右侧部排水路R,可应用下面的说明和附图,省略进一步说明。
图3是将背面底座3的左侧部放大的俯视图,图4是背面底座3的左侧部的侧视图,图5是将背面底座3的左侧部特别是其上部放大后的立体图。
所述侧部排水路R包括:突设成与所述送风路15形成边界的内侧隔板20;隔开规定间隔并排突设在该内侧隔板20外侧的外侧隔板21;将这些内外隔板20、21的下端连接成一体的底板22。因此,侧部排水路R由内外侧隔板20、21及底板22构成,截面呈大致U字状。
在内侧隔板20及外侧隔板21的突出端缘加工有半圆状的缺口。在所述外侧隔板21的更外侧隔开规定间隔并排设有支承板23,在该支承板23的突出端缘也同样加工有半圆状的缺口。这些隔板20、21及支承板23的半圆状的缺口中载放有轴承底座(在右侧部对风扇电动机进行约束的电动机带)。
所述轴承底座用于安装构成所述送风机10的横流风扇端部的轴承件。由内侧隔板20和外侧隔板21及底板22形成的侧部排水路R的上面侧开放,通过配置所述轴承底座(电动机带)而将上面开口的一部分闭合。
所述后部滴水盘12b包括:从背面底座3的背面部分歧形成、上半部向跟前斜状倾斜、下半部垂直的背面壁A;在与该背面壁A有规定间隔的内侧以与背面壁A的斜状倾斜部分相同的角度而斜状并排设置的内面壁B;将这些背面壁A和内面壁B的下端连接成一体的底面壁C。
在所述侧部排水路R中,沿后部滴水盘内面壁B的侧端且与侧部排水路R的底面壁C的对接部位一体设有防溅水肋25。该防溅水肋25,与这些内外侧隔板20、21隔开规定间隔地并排设在侧部排水路R中的内侧隔板20与外侧隔板21的大致中间部的底板22上。
所述防溅水肋25的上端呈与后部滴水盘12b大致相同的高度,且形成为与所述内侧隔板20及外侧隔板21上端相同的高度。从防溅水肋25的上端向下端逐渐形成得低,实际上,从侧部排水路R的底板22突出规定的高度尺寸(数毫米)。
所述后部滴水盘12b由背面壁A与内面壁B及底面壁C形成为截面大致U字状,在后部滴水盘12b的底面壁C与所述侧部排水路R的底板22之间形成上下方向的落差。在该上下方向的落差间设有后述的导向流路30。即,所述导向流路30包括将后部滴水盘12b侧端与侧部排水路R侧端连通的流路面。
仅构成后部滴水盘12b的内面壁B的侧端比底面壁C侧端更向侧方突出。该内面壁B的突出端保持与内面壁B相同的倾斜角度向下方延长,与背面壁A的垂直部分连接。由后部滴水盘12b的底面壁C、底面壁C的下方的背面壁A和内面壁延长部分Bz所围起的倒三角状部分成为所述导向流路30。
由于所述导向流路30的上端与后部滴水盘底面壁C连接成一体,故导向流路30上端的宽度尺寸成为与后部滴水盘底面壁C共同的宽度尺寸。导向流路30下端与后部滴水盘背面壁A和内面壁延长部分Bz的接点部位共用。
因此,如图4所示,导向流路30形成为其上端相对于前面向斜下方倾斜、左斜边垂直而右斜边斜状倾斜的大致V字状的不等边三角形路面。上端与后部滴水盘12b的底面壁C共同,左斜边与背面壁A垂直部分共同,右斜边仍用内面壁延长部分Bz。
所述导向流路30与后部滴水盘12b的侧端连接的上端侧的宽度尺寸比与侧部排水路R的侧端连接的下端侧的宽度尺寸宽。并且,如图3及图5所示,形成从上端到下端朝斜向外方倾斜的流面。
左侧部排水路R及导向流路30如上述那样构成,右侧部排水路R也构成与左侧部排水路R大致相同的结构,并具有相同结构的导向流路30。不同的仅是:相对于如前所述由左侧部排水路R和支承板23支承所述送风机10的轴承件,而由右侧部排水路R和支承板23支承对送风机10的风扇电动机进行约束的电动机带。
当从未图示的遥控器(远程操作盘)将运转开始的信号送向这种结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时,控制部将可动板2A打开,进行相对于热交换器8的制冷循环运转,并驱动送风机10。
室内空气从前面吸入口4和上面吸入口5吸入并在热交换器8中流通,此时产生热交换作用。与所述热交换器8热交换后的热交换空气沿送风路15被导向,从吹出口6吹到室内。因此,形成针对室内的空调。
在进行制冷运转时,热交换器8生成滴水并滴下。前部滴水盘12a接受从前侧热交换器部8A滴下的滴水,后部滴水盘12b接受从后侧热交换器部8B滴下的滴水。
后部滴水盘12b处于前部滴水盘12a的上方且后部滴水盘12b与前部滴水盘12a的两侧端通过左右侧部排水路R而连通,故后部滴水盘12b接受的滴水导向左右侧部排水路R,再集中到前部滴水盘12a。
尤其,在后部滴水盘12b的两侧端与左右侧部排水路R之间在上下方向有落差,但这里由于形成有导向流路30,故滴水从后部滴水盘12b通过导向流路30而顺利地被引导到左右侧部排水路R。
导向流路30的后部滴水盘12b侧端即上端侧的宽度形成得比侧部排水路R的侧端即下端侧的宽度宽,形成大致V字状面,且从上端到下端向斜外方倾斜。
因此,从后部滴水盘12b流向导向流路30的滴水顺滑地在导向流路30面上流动并被引导到左右侧部排水路R中。不会在到达左右侧部排水路R的时刻产生飞散,被集中引导到侧部排水路R的大致中央部。
而且,从左右侧部排水路R的与导向流路30下端相接的位置至前部滴水盘12a设有防溅水肋25。防溅水肋25的基端部呈与后部滴水盘12b大致相同的高度,并向下游侧逐渐形成得低,故滴水从后部滴水盘12b通过导向流路30而流下到左右侧部排水路R时,防止在构成送风路15的隔板的内侧隔板20面上附着滴水,从而放置送风路15侧产生结露。
因此,沿导向流路30流动的滴水不会通过内侧隔板20进入到送风路15内,无从吹出口6吹出的热交换空气包含滴水的问题,故可保持舒适性。
另外,防溅水肋25的基端部是与后部滴水盘12b大致相同的高度,但可从此处向下游侧(前部滴水盘12a侧)形成得低,而充分扩大内外侧隔板20、21相互间的间隙。
因此,在制造背面底座3时,可充分确保并排突设的隔板20、21的壁厚。可有效地充填树脂材料,防止内外侧隔板20、21的薄壁化,不会降低背面底座3的强度,提高质量。
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原来状态,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对结构要素变形、具体化。并且,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实施例中揭示的多个结构要素,可实行各种实施形态。

Claims (2)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具有框体、热交换器和送风机,所述框体包括前面板和背面底座,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所述热交换器配置在该框体内,在侧面看大致呈V字状,且包括位于框体前面侧的前侧热交换器部和位于后面侧的后侧热交换器,所述送风机配置在被该热交换器遮住的位置,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后使其流通到热交换器中并从吹出口送到室内,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框体的所述背面底座具有:
从所述吸入口通过热交换器和送风机而与所述吹出口连通的送风路;
配置在所述后侧热交换器部下部的后部滴水盘;
配置在所述前侧热交换器部下部的前部滴水盘;
与所述后部滴水盘的两侧端在上下方向具有落差地设置、使集中到后部滴水盘的滴水流到前部滴水盘的侧部排水路;以及
导向流路,所述导向流路设在所述后部滴水盘的侧端与所述侧部排水路侧端在上下方向的落差之间,形成为与所述后部滴水盘的侧端连接的上端侧的宽度尺寸比与所述侧部排水路的侧端连接的下端侧的宽度尺寸宽的大致V字状的路面,且从上端到下端向斜外方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部排水路上设置防溅水肋,该防溅水肋的后部滴水盘侧端部的高度与后部滴水盘大致相同,且向前部滴水盘逐渐降低。
CNU200720002210XU 2006-01-13 2007-01-11 空调机的室内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14647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06297 2006-01-13
JP2006006297A JP4806568B2 (ja) 2006-01-13 2006-01-13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4647Y true CN201014647Y (zh) 2008-01-30

Family

ID=38342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02210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14647Y (zh) 2006-01-13 2007-01-11 空调机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06568B2 (zh)
CN (1) CN20101464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2409A (zh) * 2010-05-17 2011-11-23 海尔集团公司 壁挂空调器骨架及具有该骨架的壁挂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88624U (ja) * 1983-09-20 1984-06-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H03235948A (ja) * 1990-02-13 1991-10-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微細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H04217722A (ja) * 1990-12-14 1992-08-07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JPH09119664A (ja) * 1995-10-26 1997-05-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結露水処理装置
JP3336882B2 (ja) * 1996-11-08 2002-10-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結露水処理装置
JP4042194B2 (ja) * 1998-01-21 2008-02-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4493188B2 (ja) * 2000-08-30 2010-06-30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3254552A (ja) * 2002-02-26 2003-09-10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2409A (zh) * 2010-05-17 2011-11-23 海尔集团公司 壁挂空调器骨架及具有该骨架的壁挂空调器
CN102252409B (zh) * 2010-05-17 2015-03-18 海尔集团公司 壁挂空调器骨架及具有该骨架的壁挂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87390A (ja) 2007-07-26
JP4806568B2 (ja) 201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98018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KR101319770B1 (ko) 빌트인형 공기조화장치
EP1152193A1 (en) Ceiling-embedded type air conditioner
KR100256416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상단 응축수 처리장치
CN102203516B (zh) 过滤器和具备该过滤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KR20160084225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09263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排水構造
KR101717344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100472145C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0578097C (zh) 空调机
KR100541471B1 (ko) 에어컨 실내기
CN201014647Y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EP1568944A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203550069U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N203533736U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KR100760417B1 (ko) 버스용 천정형 공기조화기의 내외기
JP6877535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323594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203823894U (zh) 空调机室内机
WO2022091279A1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1671941B (zh) 空调单元
KR100256415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상단 응축수 처리장치
JP434123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622828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排水構造
KR100234971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배수 및 지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