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3484Y - 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3484Y
CN201013484Y CNU2007201413740U CN200720141374U CN201013484Y CN 201013484 Y CN201013484 Y CN 201013484Y CN U2007201413740 U CNU2007201413740 U CN U2007201413740U CN 200720141374 U CN200720141374 U CN 200720141374U CN 201013484 Y CN201013484 Y CN 20101348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ombustion engine
inlet end
internal
connect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413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1413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1348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348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348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包含一设有连通的输入端、输出端及进气端的连通管,连通管的输入、输出端分别连接内燃机的燃料输入管,而连通管的进气端的内部设有一单向阀,单向阀与进气端的进气口之间连通一负离子产生器,而负离子产生器则接上动力机械的电源,透过电晕放电,使连通管进气端内的空气产生电离现象,进而产生大量负离子及微量臭氧,以单向输出含有大量负离子及微量臭氧的空气至连通管的输入、输出端之间,并预先与连通管内的燃料混合成为混合气;上述混合气进入内燃机与内燃机本身的进气再次混合后,则可使燃料与空气混合更为完全,而提高燃烧效率。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一负离子产生器与内燃机的燃料输入管连通,以达到内燃机加强输出马力、节省燃料及净化空气效果,适用于动力机械内燃机的废气净化与节省燃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环境污染源中,车辆、机车等动力机械的内燃机所排放的废气占了大部份;因此,如何减少各动力机械污染废气的产生,为当今的一大课题。而为达到抑制废气产生的效果,首先应先了解动力机械内燃机的废气的组成成分。
例如:作为内燃机主要动力来源的汽油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在汽油分子中几乎都是碳及氢原子,这些碳及氢原子与空气混合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碳及水,但是因为少量混合气未完全燃烧而被排放出来,所以会产生HC(碳氢化合物)及CO(一氧化碳)。再者,进到内燃机内的空气中,含有百分的八十的氮气(N2),经过燃烧室的高温,原本很稳定的氮会与空气中的氧(O2)化合,产生NO及NO2,不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上述HC和CO都是因为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要消除它们就必须使混合气完全燃烧。
而为使混合气达到完全燃烧的效果,目前业者已开发出多种技术,包括:将废气回收再次燃烧、利用磁力将汽油的大分子结构分解为小分子等方式,已提供了不同的促进燃烧以省油的途径,且为减少空气污染做出贡献。
上述方式并不能提高汽油内的溶氧量,以达到增燃并加强输出马力的效果。而纵使混合气近乎完全燃烧,亦不能解决内燃机内活塞运动所产生的正离子静电吸附现象,而增加活塞运转阻力的问题。也不能避免排出的废气悬浮于空气中。因此,在加强马力、省油效率及减少空气污染的效果上仍有进步的空间。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缺点,使内燃机的节省燃料装置具有使燃料增燃以加强输出马力,降低内燃机活塞运转阻力以节省燃料,稳定排放废气以净化空气的功效。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通过一负离子产生器利用电晕放电,使连通管进气端内的空气含有大量负离子及微量臭氧,并输入内燃机燃料输入管的结构,俾能增加燃料输入管中燃料的溶氧量,使混合气完全燃烧,达到增燃及增加输出马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通过将一负离子产生器所产生的大量负离子输入内燃机汽缸的结构,俾能中和活塞与汽缸摩擦所产生的正离子,以化解静电吸附现象,减少活塞运转阻力进而节省燃料。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通过将一负离子产生器所产生的大量负离子排出于动力机械外部的结构,俾能中和空气中带有正电荷的污染物,例如车辆废气、灰尘、病毒、细菌等,使的成为无电荷后而沉降,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通过将一具有负压产生功能的连通管、一负离子产生器及一内燃机燃料输入管相互连结的结构,俾能使燃料输入管内的燃料在流动时,自动将含有大量负离子及微量臭氧的空气吸入,以与燃料输入管内的燃料预先混合。
为达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包括一连通管以及一负离子输送装置。所述连通管包括连通的一输入端、一输出端及一进气端,所述输入、输出端分别连接内燃机的燃料输入管,供燃料输入管内的燃料由输入端进入,而由输出端输出,一单向阀是设于进气端内部。所述负离子输送装置包括一负离子产生器,所述负离子产生器是与连通管的进气端连通,一电源是与所述负离子产生器连接,藉以产生大量的负离子,经由连通管的进气端单向输出至连通管内,并与连通管内的燃料混合。
实施时,所述连通管包括一颈缩部,所述颈缩部是介于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且所述颈缩部与进气端连通。
实施时,所述连通管亦可包括一混合腔,所述混合腔是设于颈缩部的一侧,所述进气端与混合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增加燃料输入管中燃料的溶氧量,使混合气燃烧更为完全,以达到增燃而加强内燃机输出马力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可中和内燃机活塞与汽缸摩擦所产生的正离子,以减少活塞运转阻力,从而节省燃料。
3、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排出大量负离子于动力机械外部,以中和空气中带正电荷的污染飘尘,例如:车辆废气、细菌、病毒等,使的成为无电荷状态而沉降,能有效净化空气。
4、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负压自动吸入含有大量负离子及微量臭氧的空气,以与燃料输入管内的燃料达到预先混合的效果,在使用上相当简便且实用。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现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样态的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1;连通管2;输入端21;连接部211、221;输出端22;进气端23;单向阀231;进气口24;过滤器25;负离子输送装置3;负离子产生器31;导管32;电源4;燃料输入管5;连通管6;输入端61;输出端62;颈缩部63;进气端64;混合腔65。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相互连接的一连通管2以及一负离子输送装置3。
所述连通管2为T型管,包括连通的一输入端21、一输出端22及一进气端23,所述输入、输出端21、22分别设有一颈缩的连接部211、221;而所述进气端23的一端设为进气口24,一过滤器25是连接于进气口24上,又所述进气端23的内部设有一单向阀231。
所述负离子输送装置3包括一负离子产生器31,所述负离子产生器31是连通于单向阀231与进气端23的进气口24之间,又所述负离子产生器31是连接动力机械的电源4,以于通电后,使负离子产生器31透过电晕放电,使进气端23的进气口24与单向阀231之间的空气产生电离现象,进而产生大量负离子及微量臭氧。
请参阅图2所示,实施时,上述负离子输送装置3更包括一导管32,所述导管32的二端是分别连接连通管2的进气端23的进气口24及一过滤器25,而所述负离子产生器31是连通于导管32的一侧。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其中,所述内燃机为车辆、割草机等动力机械的引擎,引擎的燃料输入管5是被裁剪为二段,并分别连接连通管2的输入、输出端21、22的连接部211、221。当驾驶者施力于动力机械的油门踏板时,燃料输入管5内的燃料由连通管2的输入端21进入,由输出端22输出,而由于燃料的快速流动,将带动进气口24的空气、负离子产生器31所产生的大量负离子及微量臭氧经由导管32而单向输出至连通管2内,与连通管2内的燃料混合成混合气。又因所述燃料的温度较室温低,将使进入连通管2内的空气瞬间降温而缩小体积、提高密度,使燃料溶入更多挟带大量负离子及微量臭氧的空气,而成为高溶氧量的混合气。前述混合气于进入引擎汽缸之后,除了可产生高溶氧增燃的效果外,更可中和引擎活塞与汽缸摩擦所产生的正离子以化解引擎运作阻力,而达到增强引擎马力及节省燃料的功效。
当负离子产生器31所产生的负离子数大于上述正离子数时,多余的负离子将被内燃机排气装置排出内燃机外,而与空气中带有正电荷的浮尘颗粒中和,使浮尘颗粒稳定并沉淀于地面上,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1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处在于:所述连通管6的输入端61与输出端62之间包括一颈缩部63,且所述颈缩部63与进气端64连通。藉此,可使燃料输入管5内的燃料流动时产生负压,以将进气口24的空气、负离子产生器31所产生的负离子及臭氧快速吸入。
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1的第三实施例,其中,所述的颈缩部63的一侧设有一混合腔65,所述混合腔65与进气端64连通。当燃料输入管5内的燃料通过颈缩部63而到达混合腔65时,所述燃料呈喷雾状,以与被吸入混合腔65内的含有负离子及臭氧的空气充分混合成混合气。而当上述预先混合的混合气进入引擎并与引擎本身的进气(图中未示)再次混合后,则可使燃料与空气混合更为完全,以提高燃烧效率。
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实用新型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不仅能使混合气完全燃烧以达到增燃及加强内燃机输出马力,减少内燃机活塞运转的阻力以节省燃料,且可使内燃机排放的废气稳定以净化空气的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

Claims (4)

1.一种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连通管,包括连通的一输入端、一输出端及一进气端,所述输入、输出端分别连接内燃机的燃料输入管,燃料输入管内的燃料由输入端进入,输出端输出,而所述进气端与连通管外部的空气连通,所述进气端的内部设有一单向阀;
一负离子输送装置,包括一负离子产生器,所述负离子产生器是与连通管的进气端连通,一电源是与所述负离子产生器连接,使进入进气端内的空气产生大量负离子及微量臭氧,经由连通管的进气端单向输出至连通管内,并与连通管内的燃料混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输送装置更包括一导管,一过滤器是连结于导管的一端,而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连接连通管的进气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更包括一颈缩部,所述颈缩部是介于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且所述颈缩部与进气端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更包括一颈缩部,所述颈缩部的一侧设有一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与进气端连通。
CNU2007201413740U 2007-04-02 2007-04-02 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348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13740U CN201013484Y (zh) 2007-04-02 2007-04-02 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13740U CN201013484Y (zh) 2007-04-02 2007-04-02 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3484Y true CN201013484Y (zh) 2008-01-30

Family

ID=39025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4137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3484Y (zh) 2007-04-02 2007-04-02 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13484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0468A (zh) 内燃机消声与风冷静态触媒器的废气回收系统装置
CN103485890B (zh) 一种便携式汽车引擎除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18010220A1 (zh) 一种滤芯及滤芯装置
CN103291505A (zh) 一种超声、富氧助燃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3914974B (zh) 一种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装置和汽车
CN201013484Y (zh) 内燃机的废气净化及节省燃料装置
CN201363177Y (zh) 一种车辆废气净化装置
CN201255053Y (zh) 一种带制氧装置内燃发动机
CN201358855Y (zh) 一种车辆发动机节省燃料及废气净化装置
CN2924036Y (zh) 富氧空气助燃发动机
CN1584318A (zh) 用于发动机的节能装置
CN112483286A (zh) 一种燃油节油装置
CN203035392U (zh) 一种提高发动机燃油燃烧效率的装置
CN201100201Y (zh) 内燃机空气节能减排滤清器
CN205047328U (zh) 汽车尾气净化节能三环集成技术装置
CN201620975U (zh) 一种机动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消除装置
KR102178537B1 (ko) 내연기관 흡기용 이온 발생장치
CN103775255A (zh) 可提升引擎节能减碳效率的辅助装置
CN203559983U (zh) 一种便携式汽车引擎除碳装置
CN2344566Y (zh) 发动机膜分富氧节油器
CN204041292U (zh) 一种内燃发动机装置
TWM315776U (en) Fuel saving device for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641303Y (zh) 一种发动机节能器
CN201461045U (zh) 一种车辆尾气净化及热量利用装置
CN203640881U (zh) 一种内燃机减氮增氧进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