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65001Y - 套合式凸轮构件 - Google Patents

套合式凸轮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65001Y
CN200965001Y CN 200620148102 CN200620148102U CN200965001Y CN 200965001 Y CN200965001 Y CN 200965001Y CN 200620148102 CN200620148102 CN 200620148102 CN 200620148102 U CN200620148102 U CN 200620148102U CN 200965001 Y CN200965001 Y CN 20096500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member
slider
axostylus axostyle
protuberance
elast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4810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达
陈家正
彭志煌
郭宏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rll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14810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6500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6500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6500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套合式凸轮构件,其是由一内、外弹性体所构成的弹性总成,一内滑动件套合于一外滑动件所构成的一滑动总成,及一固定部所组成,其中该内、外弹性体及内滑动件为一轴杆穿越。以便通过由该轴杆或固定部旋转,使该内滑动件带动外滑动件转动,而令该内、外滑动件之内、外凸部与该固定部的端凸部与抵榫形成相关的作动关系,并配合内、外弹性体的释能与蓄能,以及该外滑动件的突榫与内滑动件的导槽的相对位置,从而在一角度范围内具自动掀开,在一角度范围内具停滞定位,且在一角度范围内具自动闭合。

Description

套合式凸轮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凸轮构件,尤指一种在一角度范围内具自动掀开,而在一角度范围内具停滞定位,且在一角度范围内具自动闭合等功能的套合式凸轮构件,以便于运用于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人们使用两对象间为相对角度的掀合场合多有所见,以生活周遭最常见的门扉而言,即为一例,而这种需具掀合,亦即通过掀开或盖合而为可操作状态与非操作状态的物品,亦不乏其例,如可携式计算机、电子辞典及便携式影音播放装置…等,即为人们所熟知的电子产品。
这种可调整相对角度的装置,通常经由铰炼所组成,如门扉即是,当用于前述可携式计算机的场合,则人们习称这种装置为转轴或枢钮器,不论是转轴或枢钮器,均是为扭力或摩擦力原理的利用,基本上,是于两对象分别设有可互为干涉的组件,如摩擦组件或凸轮构件,再通过其间的相互干涉,为掀合的定位。
以凸轮构件为例,其是由一固定件及一滑动件所组成,若将之运用于转轴结构,则通过由固定件及一滑动件的接触面设有彼此交错的凸部与凹部,并互为对接与啮合,以便当固定件旋转时,其凸部沿着滑动件的凸部斜面位移,并形成掀合作用。该转轴为形成轴向连接,大都以一轴杆穿越各组件,并将轴杆的活动端固定于固定件外侧,以便界定出整只转轴的总长,使滑动件具侧向往复位移的功能。前述现有的凸轮构件仅提供两对象间的自动掀开或闭合,而无法在一角度范围内具自动掀开,而在一角度范围内具停滞定位,且在一角度范围内具自动闭合等功能,而难以因应求新及求变的3C电子产品,而亟待相关业者的改善。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本于多年来从事转轴设计及产销的经验,期能另辟蹊径,以克服前述现有凸轮构件在一角度范围内无法停滞定位的诸多缺失,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发展出本实用新型的「套合式凸轮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合式凸轮构件,其包括:一弹性总成,是为二只同心而设之内、外弹性体,其一同套接于一轴杆;一滑动总成,是将一内滑动件套合于一外滑动件所构成,该内、外滑动件一侧平直端面抵靠于内、外弹性体;其中该内滑动件为轴杆穿越,以可形成连动,而圆周一端设有至少二导槽,而周缘另端则轴向相对伸出一对内凸部及相邻的一对内凹部;该外滑动件的轴孔供内滑动件套入,其周缘轴向亦轴向相对伸出一对外凸部及相邻的一对外凹部,且该轴孔内突设至少二突榫,以便容置该导槽;一固定部,为一柱体,其为轴杆穿出,并可活动地结合,其周缘一体轴向相对突设一对端凸部及相邻的端凹部,并于各端凹部突伸一抵榫;以便通过由该轴杆或固定部旋转,使该内滑动件带动外滑动件转动,而令该等内、外凸部与该等端凸部与抵榫形成相关的作动关系,并配合内、外弹性体的释能与蓄能,以及该等突榫与导槽的相对位置,从而在一角度范围内具自动掀开,在一角度范围内具停滞定位,且在一角度范围内具自动闭合者。
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合式凸轮构件,其中该轴杆一侧具有一连接部,供结合于一物品,而该固定部一侧具有一衔接部,用以结合于另一物品。其中,该连接部与衔接部是为具至少一铣面的柱体、多角形柱体或开具有孔洞者。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合式凸轮构件,其中该弹性体是为弹簧。再者,该导槽为L形,并由一径向凹槽垂直连接一轴向凹槽所构成。此外,各外凸部顶点邻接面形成一抵靠面,以便与抵榫端部相抵时,而形成固定。另外,该至少两突榫是突设于外凸部内壁。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合式凸轮构件,其中该固定部为一套筒,其一侧形成一筒口的开设。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合式凸轮构件,其中该轴杆穿越一固定件及一结合垫片后,并将其与垫片铆接。
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业已改变现有凸轮构件仅具自动掀起或闭合的功能,而赋予凸轮构件运用于转轴结构时,可在一角度范围内,例如0度至160度具自动掀开,而在一角度范围内,例如160度至100度具停滞定位,且在一角度范围内,例如100度至0度具自动闭合等功能的套合式凸轮构件,诚为同类物品前所未见的一大佳构。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凸轮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凸轮构件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剖面图;
图5a至图5d为本实用新型在一角度范围内具自动掀开的流程图;
图6a至图6b为本实用新型在一角度范围内具停滞定位的流程图;
图7a至图7c为本实用新型在一角度范围内具自动闭合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凸轮构件是由一轴杆1,一弹性总成2,一滑动总成3,及一固定件4所组合而成。
其中,轴杆1为一杆体,其轴向穿越后叙的各组件,该轴杆1一侧具有一连接部11,供结合于一物品,例如盖体。如图所示,该连接部11是为具至少一铣面的柱体或多角形柱体,以便嵌插及定位于该物品上。惟该连接部11实施时不以此为限,其得以开具孔洞为之,以便利用现有的结合组件,例如螺丝、铆钉穿越,而固定于该物品上。再者,该轴杆1表面形成至少一平直面12,以便同步带动后叙滑动总成3之内滑动件31旋转。
弹性总成2是为二只同心而设之内弹性体21及外弹性体22,其一同套接于轴杆1,以便分别对滑动总成3之内滑动件31及外滑动件32形成轴向弹性伸缩功能。其中,该等弹性体21、22实施时以弹簧为佳,惟不以此为限。
滑动总成3是将一内滑动件31套合于一外滑动件32所构成,其中,内滑动件31为一管体,其一侧的平直端面抵靠于内弹性体21,而外径等同于外滑动件32的轴孔321,以便套合其间,其中央具有一杆孔311,供轴杆1穿越,使两者可形成连动,而周缘一端相对设有一对L形导槽312。该内滑动件31周缘另端轴向相对伸出一对内凸部313及相邻的一对内凹部314。
该外滑动件32亦为一管体,其中央具有一轴孔321,供内滑动件31的套合,而一侧的平直端面抵靠于外弹性体22,其周缘轴向相对伸出一对外凸部322及相邻的一对外凹部323。而为使内滑动件31转动时,得以使该外滑动件32旋转,是以该轴孔321内突设至少二突榫324。此外,该等外凸部322顶点邻接面形成一抵靠面325。以便在闭合时,其是与固定部4所伸出的抵榫46相抵。其中,该至少两突榫324是突设于外凸部322内壁为佳,以避免被内滑动件31带动时,因强度不足,而导致断裂的情事。再者,为增加该外滑动件32与外弹性体22的接触关系,其两者间设有一垫片6,且其为轴杆1所穿越。
固定部4为一柱体,本实用新型实施时是为一套筒,其底部中央开具一穿孔41,供轴杆1端部伸出,并将的可活动地结合,例如穿越一结合垫片5,并将两者铆接,唯不以此为限,其亦得与现有的扣片扣接,亦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为使轴杆1相对于固定部4可为的旋转,如图所示,该固定部4底部具有一衔接部42,用以结合于另一物品,例如本体,同前所述,该衔接部42实施时可为具至少一铣面的柱体、多角形柱体或开具有孔洞者,以利另一物品相结合。该固定部4另侧形成一筒口43,则供前述各组件的置入,使该内、外滑动件31、32可在筒口43内壁轴向位移及旋转。
而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特点在于,该筒口43底部,亦即穿孔41周围之内壁一体轴向相对突设一对端凸部44及相邻的端凹部45,并于各端凹部45突伸一抵榫46。其中,该端凸部44与端凹部45宽度约等于内凹部313及外凸部322宽度的总和,以便可同时形成对接。
如图3及图4所示,即为本实用新型依照前述的说明组立后的立体图及剖面图。如欲将本实用新型的凸轮构件与两物品组装时,首先将固定部4的衔接部42结合于一本体,而轴杆1的连接部11则接装于一盖体,并将两者间的角度预转20度,使盖体与本体呈盖合状。
如图5a所示,是盖体与本体呈盖合状(亦即0度),所以,该内滑动件31之内凸部313位于固定部42的端凸部44斜面。其中,该内、外弹性体21、22分别压缩于内、外滑动件31、32与轴杆1的间,且突榫324位于导槽312径向凹槽外侧端。
如图5b所示,当对盖体施予一顺时钟方向外力,使其掀开(亦即盖体掀开的角度为40度),该内滑动件31随轴杆1转动,因其导槽312径向凹槽外侧端与外滑动件32的突榫324相抵,而使该内滑动件31推动外滑动件32亦呈顺时钟方向旋转。此时,该等内凸部313与端凸部44的顶点互相接触,而两抵榫46则与外凸部322脱离。
如图5c所示,当盖体掀开(亦即盖体掀开的角度为84度),该等内凸部313越过端凸部44,而移至其侧向的斜面,直到该等抵榫46触及外凸部322的垂直端面,使外滑动件32停止转动。此时,该内、外弹性体21、22均在释放能量,而促使内滑动件31的两内凸部313转动至两端凹部45呈接合状,由于突榫32是固定不动,故该内滑动件31转动时,该两导槽312径向凹槽内侧端触及该等突榫324,即如图5d所示。此时,内、外滑动件31、32之内凸部313和外凸部322的斜面抵住端凸部44顶点。所以,当欲掀开盖体时,仅须施加一外力,使内滑动件31之内凸部313越过固定部4的端凸部44后,此时,通过由内、外弹性体21、22的释能,而自动掀开至一最大角度,例如160度。
如图6a所示,如在某一角度范围内,例如盖体闭合的角度为140度欲停滞定位时,则对盖体施予一逆时钟方向外力,该内滑动件31之内凸部313即沿着端凸部44斜面转动,而压缩内弹性体21以蓄能,而外滑动件32于旋转的同时,该外弹性体22伸展释能,使突榫324沿着导槽312轴向凹槽移动。此时,该内凸部313及外凸部322斜面顶住端凸部44顶点,而内、外弹性体21、22施加于内、外凸部313、322作用力的侧向分力小于所欲爬上斜面的爬坡力,以致产生停滞定位的效果。
如图6b所示,当对盖体持续施予一逆时钟方向外力,使被端凸部44顶点顶持之内、外凸部313、322斜面移动,使该内、外弹性体21、22持续被压缩及伸展,而该等突榫324则移至导槽312轴向凹槽顶端,而结束停滞定位效果。此时,盖体闭合的角度为100度。
如欲在一角度范围内自动闭合,如图7a所示,对盖体持续施予一逆时钟方向外力,此时,该等抵榫46顶住外凸部322斜面,使外移动件32轴向移动,且外弹性体22被压缩,而突榫324则沿着导槽312轴向凹槽移出。而内凸部313斜面沿着端凸部44斜面移动,使内移动件31亦轴向移动,且内弹性体21被压缩。此时,盖体闭合的角度为80度。
如图7b所示,此时,当内凸部313与端凸部44的顶点彼此接近,该等抵榫46顶住外凸部322顶点相邻的抵靠面325,使该等突榫324移至导槽312轴向凹槽底端。此时,盖体闭合的角度为60度。
如图7c所示,此时,当内凸部313与端凸部44的顶点相顶持,因该等外凸部322为抵榫46阻挡而不动,使该等突榫324位于转动中的导槽312径向凹槽内。此时,盖体闭合的角度为40度。一直到内凸部313越过端凸部44,该等抵榫46抵住抵靠面325,且该等突榫324与导槽312径向凹槽外侧端相抵,而如图5a所示的闭合状。是以,当欲闭合盖体时,仅须反向施加一外力,使内滑动件31之内凸部313越过固定部4的端凸部44后,此时,通过由内、外弹性体21、22的释能,而自动关闭。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者,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Claims (11)

1.一种套合式凸轮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弹性总成,是为二只同心而设之内、外弹性体,其一同套接于一轴杆;
一滑动总成,是将一内滑动件套合于一外滑动件所构成,该内、外滑动件一侧平直端面抵靠于内、外弹性体;其中该内滑动件为轴杆穿越,以可形成连动,而圆周一端设有至少二导槽,而周缘另端则轴向相对伸出一对内凸部及相邻的一对内凹部;该外滑动件的轴孔供内滑动件套入,其周缘轴向亦轴向相对伸出一对外凸部及相邻的一对外凹部,且该轴孔内突设至少二突榫,以便容置该导槽;
一固定部,为一柱体,其为轴杆穿出,并可活动地结合,其周缘一体轴向相对突设一对端凸部及相邻的端凹部,并于各端凹部突伸一抵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式凸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轴杆一侧具有一连接部,供结合于一物品,而该固定部一侧具有一衔接部,用以结合于另一物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合式凸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连接部与衔接部为具至少一铣面的柱体、多角形柱体或开具有孔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式凸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弹性体为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式凸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导槽为L形,并由一径向凹槽垂直连接一轴向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式凸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各外凸部顶点邻接面形成一抵靠面,以便与抵榫端部相抵时,形成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式凸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至少两突榫是突设于外凸部内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式凸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固定部为一套筒,其一侧形成一筒口的开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式凸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轴杆穿越一固定件及一结合垫片后,并将其与垫片铆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式凸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端凸部与端凹部宽部于内凸部及外凸部宽度的总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式凸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外滑动件与外弹性体间设有一垫片,其为轴杆所穿越。
CN 200620148102 2006-10-23 2006-10-23 套合式凸轮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6500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48102 CN200965001Y (zh) 2006-10-23 2006-10-23 套合式凸轮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48102 CN200965001Y (zh) 2006-10-23 2006-10-23 套合式凸轮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65001Y true CN200965001Y (zh) 2007-10-24

Family

ID=38869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4810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65001Y (zh) 2006-10-23 2006-10-23 套合式凸轮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65001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4692A (zh) * 2010-10-21 2012-05-1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4251258A (zh) * 2014-08-05 2014-12-31 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包装盒及其可折叠装置
CN104251258B (zh) * 2014-08-05 2017-01-04 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包装盒及其可折叠装置
CN107543016A (zh) * 2016-06-28 2018-01-05 平和精机工业株式会社 支脚构件的关节固定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4692A (zh) * 2010-10-21 2012-05-1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454692B (zh) * 2010-10-21 2015-03-18 赛恩倍吉科技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4251258A (zh) * 2014-08-05 2014-12-31 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包装盒及其可折叠装置
CN104251258B (zh) * 2014-08-05 2017-01-04 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包装盒及其可折叠装置
CN107543016A (zh) * 2016-06-28 2018-01-05 平和精机工业株式会社 支脚构件的关节固定机构
CN107543016B (zh) * 2016-06-28 2019-12-10 平和精机工业株式会社 支脚构件的关节固定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1887B (zh) 阀及其阀芯组件
CN200965001Y (zh) 套合式凸轮构件
BR112013034075B1 (pt) dispositivo de cabeça de embainhar e método
CN102518689A (zh) 并联机床用高精度球铰结构
WO2013107358A1 (en) Door stopper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2823522Y (zh) 梯子的折叠铰装结构
JP5316751B2 (ja) 靴脱ぎ台
CN206324522U (zh) 一种具有锁件的可旋转扶手组件
CN214341249U (zh) 一种旋转写字板机构
CN212480050U (zh) 传动装置结构
CN2772188Y (zh) 枢钮器结构
CN201062630Y (zh) 用于转轴的防漏油轴盖
CN214724208U (zh) 一种并联机器人的弹性连接结构
CN202926868U (zh) 枢纽器
CN106108455A (zh) 一种具有锁件的可旋转扶手组件
JP4274685B2 (ja) ロボットのケーブル案内装置
CN219262072U (zh) 一种带定位传动功能的合页
CN213205249U (zh) 一种防卡死玻璃锁电机驱动机构
CN201031874Y (zh) 凸轮构件的改良
CN2543749Y (zh) 门窗玻璃升降器的线接触式叉臂转结机构
CN219480809U (zh) 一种揉搓腿部的装置
CN205370136U (zh) 用于智能锁离合器的驱动机构
CN107503818A (zh) 气门组件、发动机及汽车
CN107419980A (zh) 一种无缝升降铰链结构
TWI723884B (zh) 複合移動轉動運動之樞軸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24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