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0050U - 传动装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传动装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80050U
CN212480050U CN202020207298.4U CN202020207298U CN212480050U CN 212480050 U CN212480050 U CN 212480050U CN 202020207298 U CN202020207298 U CN 202020207298U CN 212480050 U CN212480050 U CN 212480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elastic body
column
convex
elast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72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郑
王泰兴
王元祐
王子平
朱雅筠
沈育呈
林俊铭
苟腾龙
杭韫
张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 Dongme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072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80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80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800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动装置结构,主要由一第一传动单元、以及至少一第二传动单元所组成,其特色在于至少一第一凸柱被第一弹性体包覆,至少一第二凸柱被第二弹性体包覆,并且以该第一弹性体接触该第二弹性体,当该第一传动单元运转时,该至少一第二传动单元就能受该第一传动单元的连动而转动,可有效消除习用啮合时因背隙产生碰撞损坏、噪音、震动或运转不顺畅等问题,能达到防震、降低噪音等效果,进而提升使用的顺畅性与稳定性,且该传动装置结构运转时不须使用润滑油、或润滑剂,同时能有效改善习用机件温升与磨损等缺失。

Description

传动装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传动装置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增设有聚氨酯材料的传动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传统的齿轮组10主要包含一第一齿轮11、及一与该第一齿轮1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2,因此当该第一齿轮11转动时,该第二齿轮12 便会随之转动,如此,便能满足设计及实际使用的需求。
然而,由动力传输的角度而言,马达(图中未示)将高速运转的传予该齿轮组10,而该齿轮组10又将动力传输出去,在该第一齿轮11与该第二齿轮12相啮合的过程中,不免产生机件与机件之间磨损的情形,在高速转动下自然会产生震动与磨擦噪音、传动效率不佳、及温度升高等问题;由此可知,现有传动装置在结构上仍有进步与改善的空间。
另外,传统的齿轮组无论使用何种材质制造,为求降低齿轮的啮合间隙以提高传动精度同时兼顾噪音与传动效率等问题,各制造厂商莫不竭尽所能在提高加工精度或选用特殊润滑油脂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然而其所发挥的预期功效相当有限。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与从事此方向的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装置结构,以达到防震、降低噪音、及不易升温等功效。
于是,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传动装置结构,包含:
一第一传动单元,具有一传动心轴、一设置于该传动心轴一端的第一传动件、及一设置在该第一传动件的第一弹性体,该第一传动件凸设至少一供该第一弹性体包覆的第一凸柱,该第一传动单元能够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来回作动;以及
至少一第二传动单元,能受该第一传动单元的连动而转动,该至少一第二传动单元包含一被动心轴、一设置于该被动心轴一端的第二传动件、一套设该被动心轴的止挡环件、一位于该第二传动件与该止挡环件之间的压缩弹簧、及一设置在该第二传动件且与该第一弹性体接触的第二弹性体,该第二传动件凸设至少一供该第二弹性体包覆的第二凸柱,当该第一传动单元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压缩弹簧以弹力恢复成起始状态,进而使该压缩弹簧处于一释放位置上,当该第一传动单元在该第二位置时,该压缩弹簧会被压缩,进而使该压缩弹簧处于一压迫位置上。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为聚氨酯材料。
较佳地,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凸柱为一个且呈圆柱状、方柱状、多边柱状中的任意一种。
较佳地,其中该至少一第二凸柱为一个且呈圆柱状、方柱状、多边柱状中的任意一种。
较佳地,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凸柱为四个且呈圆柱状。
较佳地,其中该至少一第二凸柱为四个且呈圆柱状。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的厚度介于8mm至10mm 之间。
较佳地,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凸柱为一个,并具有复数个第一齿状凸起结构,该至少一第二凸柱为一个,并具有复数个第二齿状凸起结构。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动装置结构,主要由该第一传动单元、以及该至少一第二传动单元所组成,其特色在于该第一传动件的至少一第一凸柱被该第一弹性体包覆,该第二传动件的至少一第二凸柱被该第二弹性体包覆,并且以该第一弹性体接触该第二弹性体,当该第一传动单元运转时,该至少一第二传动单元就能受该第一传动单元的连动而转动,可有效消除习用啮合时因背隙产生碰撞损坏、噪音、震动或运转不顺畅等问题,能达到防震、降低噪音等效果,进而提升使用的顺畅性与稳定性,且该传动装置结构运转时不须使用润滑油、或润滑剂,同时能有效改善习用机件温升与磨损等缺失。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齿轮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使用状态图(一),显示第一传动单元在第一位置时,压缩弹簧恢复成起始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使用状态图(二),显示该第一传动单元在第二位置时,压缩弹簧会被压缩。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显示第二传动单元为五个。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中一个机件的结构图(一),显示第二凸柱为一个且呈圆柱状。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中一个机件的结构图(二),显示第二凸柱为四个且呈圆柱状。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中一个机件的结构图(三),显示第二凸柱为一个且呈六角柱状。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中一个机件的结构图(四),显示第二凸柱为一个且呈方柱状。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结构图,显示第二凸柱为一个,并具有复数个第二齿状凸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装置结构,主要由一第一传动单元20、及两个第二传动单元30所组成,其中:
该第一传动单元20,具有一传动心轴21、一设置于该传动心轴21一端的第一传动件22、及一设置在该第一传动件22的头部221的第一弹性体23,该第一弹性体23是举聚氨酯材料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制,该第一传动件22的头部221凸设一供该第一弹性体23包覆的第一凸柱222,该第一传动单元20能够在一第一位置P1与一第二位置P2之间来回作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体23类似呈伞状,并形成有倾斜45度角的第一斜导面231,而该第一弹性体23的厚度T1是举9mm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制,只要介于8mm至10mm之间即可,另外,该第一弹性体23的国际橡胶硬度 (IRHD)为60.0以上且95.0以下。
该两第二传动单元30,能受该第一传动单元20的连动而转动,每一个该第二传动单元30包含一被动心轴31、一设置于该被动心轴31一端的第二传动件32、一套设该被动心轴32的止挡环件33、一位于该第二传动件32与该止挡环件33之间的压缩弹簧34、及一设置在该第二传动件32 的头部321且与该第一弹性体23接触的第二弹性体35,该第二弹性体35是举聚氨酯材料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制,该第二传动件32的头部321凸设一供该第二弹性体35包覆的第二凸柱322,当该第一传动单元20在该第一位置P1(即上升状态)时,该压缩弹簧34以弹力恢复成起始状态,进而使该压缩弹簧34处于一释放位置上,当该第一传动单元20在该第二位置 P2(即下压状态)时,该压缩弹簧34会被压缩,进而使该压缩弹簧34处于一压迫位置上;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弹性体35也同该第一弹性体23类似呈伞状,并形成有倾斜45度角且与该第一斜导面231靠抵的第二斜导面 351,而该第二弹性体35的厚度T2是举9mm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制,只要介于8mm至10mm之间即可,另外,该第二弹性体35的国际橡胶硬度(IRHD) 为60.0以上且95.0以下。
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主要构件的组态说明。至于本实用新型的功效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特色在于该第一传动件22的第一凸柱222被该第一弹性体23包覆,该第二传动件32的第二凸柱322被该第二弹性体35包覆,并且以该第一弹性体23的第一斜导面231接触该第二弹性体35的第二斜导面351,当该第一传动单元20运转时,两个该第二传动单元30就能受该第一传动单元20的连动而转动,可有效消除习用啮合时因背隙产生碰撞损坏、噪音、震动或运转不顺畅等问题,能达到防震、降低噪音等效果,进而提升使用的顺畅性与稳定性,且该传动装置结构运转时不须使用润滑油、或润滑剂,同时能有效改善习用机件温升与磨损等缺失。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是举两个该第二传动单元30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制,请参阅图4所示,该第二传动单元30为五个,五个该第二传动单元 30能受该第一传动单元20的连动而转动,亦能达到上述相同的功效。
另外,请参阅图5所示,上述的实施例的该第一凸柱222与该第二凸柱322皆是呈圆柱状,当然不以此为限制(由于该第一凸柱222与该第二凸柱322的结构一样,因此图5仅以该第二凸柱322的结构来表示);请参阅图6所示,该第一凸柱222与该第二凸柱322的数量为四个且呈圆柱状(由于该第一凸柱222与该第二凸柱322的结构一样,因此图6是仅以该第二凸柱322的结构来表示);请参阅图7所示,该第一凸柱222与该第二凸柱 322也可为多边柱状(同上,图7也是仅以该第二凸柱322的结构来表示);请参阅图8所示,该第一凸柱222与该第二凸柱322也可为方柱状(同上,图8也是仅以该第二凸柱322的结构来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请参阅图9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该第一凸柱为一个,并具有复数个第一齿状凸起结构,该第二凸柱322为一个,并具有复数个第二齿状凸起结构(由于该复数第一齿状凸起结构与该复数第二齿状凸起结构的结构一样,因此图9仅以该复数第二齿状凸起结构的结构来表示),从图中可以得知,该第二弹性体35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当不同,本实施例的该第二弹性体35是随着数个齿状凸起结构的外型,形成同样有齿状凸起的轮廓(其该复数个第一齿状凸起结构与该第一弹性体也是如此),亦能达到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仅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创作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传动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传动单元,具有一传动心轴、一设置于该传动心轴一端的第一传动件、及一设置在该第一传动件的第一弹性体,该第一传动件凸设至少一供该第一弹性体包覆的第一凸柱,该第一传动单元能够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来回作动;以及
至少一第二传动单元,能受该第一传动单元的连动而转动,该至少一第二传动单元包含一被动心轴、一设置于该被动心轴一端的第二传动件、一套设该被动心轴的止挡环件、一位于该第二传动件与该止挡环件之间的压缩弹簧、及一设置在该第二传动件且与该第一弹性体接触的第二弹性体,该第二传动件凸设至少一供该第二弹性体包覆的第二凸柱,当该第一传动单元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压缩弹簧以弹力恢复成起始状态,进而使该压缩弹簧处于一释放位置上,当该第一传动单元在该第二位置时,该压缩弹簧会被压缩,进而使该压缩弹簧处于一压迫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为聚氨酯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凸柱为一个且呈圆柱状、方柱状、多边柱状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第二凸柱为一个且呈圆柱状、方柱状、多边柱状中的任意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凸柱为四个且呈圆柱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第二凸柱为四个且呈圆柱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的厚度介于8mm至10mm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凸柱为一个,并具有复数个第一齿状凸起结构,该至少一第二凸柱为一个,并具有复数个第二齿状凸起结构。
CN202020207298.4U 2020-02-25 2020-02-25 传动装置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80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7298.4U CN212480050U (zh) 2020-02-25 2020-02-25 传动装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7298.4U CN212480050U (zh) 2020-02-25 2020-02-25 传动装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0050U true CN212480050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14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729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80050U (zh) 2020-02-25 2020-02-25 传动装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00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2952A (zh) * 2022-06-17 2022-08-19 曾昭达 弹性永磁传动咬合触头
CN114922952B (zh) * 2022-06-17 2024-06-04 广东信稳能控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弹性永磁传动咬合触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2952A (zh) * 2022-06-17 2022-08-19 曾昭达 弹性永磁传动咬合触头
CN114922952B (zh) * 2022-06-17 2024-06-04 广东信稳能控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弹性永磁传动咬合触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88112B1 (ko) 클러치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모터장치
CN104838164B (zh) 锥形面摩擦式超越离合器
CN104595460A (zh) 一种可消除传动间隙的齿轮组件
CN212480050U (zh) 传动装置结构
CN211715696U (zh) 一种线性致动器的刹车装置和线性致动器
JPH11315835A (ja) 直動装置
WO2013145697A1 (en) Impact tool
CN102315790B (zh) 振动致动器
CN212240891U (zh) 惯性传动装置
CN111195876B (zh) 同步紧固装置
JP2004340367A (ja) ハイポイドギア装置
JP2013015213A (ja) ボールねじ
CN1494978B (zh) 对轴部件的部件组装结构
CN206943389U (zh) 齿轮单元、减速装置以及清洁机器人
CN2908919Y (zh) 光杆驱动器
CN1482374A (zh) 楔块式超越离合器装置
CN111594599B (zh) 一种具有抗振耐磨损功能的齿轮
CN107378006B (zh) 一种主轴自锁机构和配置该机构的钻类工具
CN210830408U (zh) 一种电机及其主动轮安装结构
TWI426011B (zh) 機器人臂部件
CN209579435U (zh) 电锤离合器
CN214724208U (zh) 一种并联机器人的弹性连接结构
CN212643478U (zh) 电动车传动用低噪塑钢弧齿
CN212616008U (zh) 离合器
CN204572998U (zh) 一种齿轮组件、变速器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Taix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Hao

Inventor after: Wang Yuandai

Inventor after: Wang Ziping

Inventor after: Zhu Yajun

Inventor after: Shen Yucheng

Inventor after: Lin Junming

Inventor after: Gou Tenglong

Inventor after: Hang Wen

Inventor after: Jiang Zhe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Zh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Hao

Inventor before: Wang Taix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Yuandai

Inventor before: Wang Ziping

Inventor before: Zhu Yajun

Inventor before: Shen Yucheng

Inventor before: Lin Junming

Inventor before: Gou Tenglong

Inventor before: Hang We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2

Address after: 519020 room 1103, building 50, No. 388, Gangchang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u Dongmei

Address before: 19 Lane 307, second section of Yanping Road, Xiangshan District, Hsinchu City

Patentee before: Wang Taixing

Patentee before: Zhang Hao

Patentee before: Wang Yuandai

Patentee before: Wang Ziping

Patentee before: Zhu Yajun

Patentee before: Shen Yucheng

Patentee before: Lin Junming

Patentee before: Gou Tenglong

Patentee before: Hang Wen

Patentee before: Jiang Zh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