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7784A - 用于自动监测剑杆导纱器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剑杆导纱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动监测剑杆导纱器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剑杆导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7784A
CN1997784A CNA2005800236259A CN200580023625A CN1997784A CN 1997784 A CN1997784 A CN 1997784A CN A2005800236259 A CNA2005800236259 A CN A2005800236259A CN 200580023625 A CN200580023625 A CN 200580023625A CN 1997784 A CN1997784 A CN 1997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ow shaft
carrier
shaft thread
discriminating element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236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97784B (zh
Inventor
D·威利默特
J·瑟瓦斯
K·罗尔斯特拉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canol NV
Original Assignee
Picanol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canol NV filed Critical Picanol NV
Publication of CN1997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7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97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77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27Drive or guide mechanisms for weft inserting
    • D03D47/271Rapiers
    • D03D47/272Rapier b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为了监测剑杆式投纬织机的剑杆导纱器(1)和特别是为了确定磨损,在剑杆导纱器(1)内嵌入鉴别元件(10),该鉴别元件设置在剑杆导纱器的承受磨损的部位,并且其鉴别功能通过其自身的损坏可以改变。

Description

用于自动监测剑杆导纱器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剑杆导纱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动监测剑杆式投纬织机的剑杆导纱器的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以及一种剑杆导纱器。
背景技术
在剑杆式投纬织机中,纬纱借助至少一个剑杆和一个剑杆导纱器输送通过梭道。这种类型的剑杆导纱器可以是剑杆条、剑杆带或者是设置在剑杆条或者剑杆带的延长部分中的导向件。这种导向件例如由EP 576 854 B1和EP 972 099 B1公开。这种导向件也被称作“剑杆垫”。
为了监测剑杆带的磨损,由US 4 982 767已知在剑杆带中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在整个长度上延伸的可以发射信号的嵌件,当剑杆带被磨损至应该进行更换的程度的时候这些信号就进行显示。但是这种嵌件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剑杆带的结构,从而这不是特别适合在快速运转的剑杆式投纬织机中使用。
US 5 318 977公开了另外两种用于确定剑杆带的磨损的方法。在其中一种方法中,在一个将剑杆带围绕驱动轮引导的导向装置中设置一个通道,这个通道配属于剑杆带的不受其它导向元件、特别是不受位于梭道范围内的导向元件磨损的区域。由此剑杆带具有一个不受磨损的中间区域。如果在其旁边的侧边区域受到磨损,那么没有磨损的中间区域伸入到导向装置的空隙中。这种状态或者通过一个压力传感器或者通过一个光学传感器监测。在第二种方法中设置有一个两部分的光电传感器,这个光电传感器的光路被没有磨损的剑杆带中断。当磨损大到使得光电传感器的两部分之间的光路无遮拦时,那么这就是需要更换剑杆带的磨损标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方法、一种装置和一种剑杆带,它们实现了一种自动监测,而不会引起剑杆导纱器特性的显著改变。
这项任务在方法方面这样完成,即在剑杆导纱器中嵌入至少一个与剑杆导纱器的长度相比具有明显小得多的长度的鉴别元件,并且该鉴别元件借助设置在剑杆导纱器的移动导轨中的监测装置在剑杆导纱器从旁边经过时无接触地被监测。
比较小的鉴别元件对于剑杆导纱器的结构和特性没有值得重视的影响和改变。这些鉴别元件在经过监测装置时,也当其以较大的速度经过时被监测其存在性。
为了自动地确定剑杆导纱器的磨损,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规定:所述至少一个鉴别元件设置在剑杆导纱器内承受磨损的部位,并且当由于剑杆导纱器的磨损使得鉴别元件暴露时,鉴别元件就会磨损,由此改变其鉴别功能。
此外为了解决该任务设置了一个装置,其中在剑杆导纱器中嵌入至少一个鉴别元件,这个鉴别元件与剑杆导纱器的长度相比具有明显小得多的长度,并且在剑杆导纱器的移动轨道中设置一个无接触地工作的、监测鉴别元件的从旁边经过的监测装置。为了确定磨损还规定,所述至少一个鉴别元件设置在剑杆导纱器内承受磨损的部位,并且该鉴别元件由于磨损可以改变其鉴别功能。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剑杆导纱器的特征在于,在剑杆导纱器内嵌入至少一个由于其电特性可以被监测装置无接触地监测的鉴别元件。
鉴别元件可以具有线圈外形。这种鉴别元件可以贴在由多个层接合形成的剑杆导纱器的一个层上。它也可以是设置在一个层上或者成形在剑杆导纱器内的一个元件。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这种鉴别元件是RFID应答器。为该RFID应答器作为监测装置配属一个读取单元,特别是一个发射-接收-单元。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在随后对实施例的描述和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
图1是一个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剑杆导纱器和监测装置的剑杆式投纬织机的示意图,
图2是剑杆导纱器的一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3是根据图2的剑杆导纱器沿着线III-III的(没有阴影)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鉴别元件的放大俯视图,
图5至10是具有鉴别元件的剑杆导纱器的变型的相应于图3的视图的视图,
图11是鉴别元件的一种不同的实施方式的类似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个剑杆式投纬织机的一部分,其包括一个剑杆导纱器1,该剑杆导纱器包括一个剑杆带2。该剑杆带2借助于一个驱动轮3实现来回运动地驱动。剑杆带2借助于导向块4和5保持在驱动轮3的圆周上。导向块4和5固定在剑杆式投纬织机的未示出的框架上。剑杆带2借助一个静止的导向元件6进行导向,这个导向元件设置在一个由剑杆式投纬织机形成的梭道的侧面旁边,并固定在投纬织机的未示出的框架上。剑杆带2在梭道内借助已知的导向元件8引导,这些导向元件设置在一个筘座7上,并同筘座7一起移动。在剑杆带2上设置有一个只是示意示出的剑杆9,其夹住纬纱并将其放入梭道内。当纬纱被置入时,导向元件8基本位于导向元件6的延长部分内。
在剑杆导纱器1内,就是说在根据图1至3的实施例中在剑杆带2内嵌有一个鉴别元件10,这个鉴别元件与剑杆带2的总长度相比具有较小的长度。鉴别元件位于剑杆带2的前端区域中,即位于剑杆9下方的区域内。如在图2和4中示出的那样,在这个实施例中一个短路的线圈11被用作鉴别元件10,其被嵌入剑杆带2内。这个在剑杆导纱器1中存在的鉴别元件10借助一个监测装置12进行监测,这个监测装置设置在剑杆导纱器1的移动轨道的范围内,并且例如安装在剑杆式投纬织机的框架上。剑杆导纱器1的移动轨道通过导向块4、5的位置、通过静止的导向元件6的位置并通过同筘座7一起移动的导向元件8的位置规定。
监测装置12无接触地监测鉴别元件10的经过,这个鉴别元件同剑杆导纱器1一起在监测装置12旁边经过。监测装置12在这个实施例中被安装在剑杆式投纬织机的框架上,在这个实施例中位于静止的导向元件6的范围内。导向元件6设置有一个缺口,监测装置12的传感器被置入这个缺口中,并且接着使用不导电的和不可磁化的材料进行包裹,从而将缺口填满。设置在剑杆导纱器的移动轨道内的监测装置12在示出的示例中利用感应进行工作,因此对于由灰尘或者类似物引起的污染和/或机械的损坏不敏感。
在这个实施例中监测装置12包括一个被谐振激励的具有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线圈的振荡回路,从而产生谐振信号。这种谐振信号只有很小的衰减。但是当用作鉴别元件10的短路的线圈经过这个振荡回路时,这个振荡回路被加载(类似具有短路的次级绕组的变压器),从而产生具有较低振幅的信号。携带短路的线圈11在监测装置12旁边经过的剑杆导纱器1由此引起监测装置12的信号的改变。这种功能基于感应。该鉴别元件10在通常宽度为15mm的剑杆导纱器1的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具有较小的尺寸,例如为2mm至5mm的数量级,即小于剑杆导纱器1的宽度。
鉴别元件10、也就是说在这个实施例中那个短路的线圈11在剑杆导纱器1的承受磨损的区域中被嵌入该剑杆导纱器1。当剑杆导纱器1被用旧或者磨损,由此导致短路的线圈11的圈暴露出来时,那么这个鉴别元件也被磨损,就是说被切断或者断裂。由此先前短路的线圈被损坏导致不再短路。在监测装置12旁边经过的被损坏的并且不再短路的线圈11不再改变监测装置12的信号。以这种方式可以监测到剑杆导纱器1的磨损到达了用作鉴别元件10的短路线圈11,这相当于一个事先规定的磨损度。这种磨损度可以通过在剑杆导纱器1内的鉴别元件10的位置确定,即其达到需要更换剑杆导纱器1的临界磨损。需要指出的是,鉴别元件10的损坏、也就是说之前短路的线圈11的损坏被无接触地监测到,因为监测装置12的振荡回路不再衰减并产生不变的信号。
在图2和4中示出的短路的线圈11是所谓的“柔性印刷”,也就是说柔性印刷电路19,在这个电路中集成了一个通过导体18形成的小线圈11。短路线圈11作为一种基本上螺旋形延伸的导体18印制在一种柔性材料上。螺旋的内端和外端在柔性部件的背面相互连接,从而线圈11被连接。小元件形式的、例如具有印刷电路的标牌或者标签或者类似物形式的鉴别元件10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其可以被安装在准确规定的相当于临界磨损的部位,在这种临界磨损的情况下就必须更换剑杆导纱器1,在这里即更换剑杆带2。
作为印刷电路19安装在柔性材料上的线圈11例如在胶合剑杆带的制造中设置在剑杆带2的层之间。如在图3中示出的那样,线圈11被安装在同剑杆带2的底面和前端具有事先规定的距离的位置。在这些层在炉中在压力下被相互连接在一起之前,将线圈11固定在剑杆带2的层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线圈11必须承受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就是说线圈11的导体18之间的绝缘体必须承受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这种较小的、由柔性印刷构成的线圈11安装在剑杆带2内实际上对于剑杆带2的尺寸和其它特性没有影响。因为线圈11完全被嵌入剑杆带2内,因此被可靠地固定。在剑杆带2被磨损达到线圈11的区域之前,线圈断裂的危险较小。
线圈11不必平行于剑杆带2的顶面或者底面进行布置。例如由柔印刷构成的线圈11可以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弯曲。在根据图5的实施例中,已经制成的剑杆带2设置有一个从其顶面开始的孔13,在这个孔内置入线圈11.这个孔13接着使用密封材料进行填充,特别是进行浇注,由此其可以设置在剑杆带2内准确确定的部位。
在根据图6的实施例中,剑杆带2设置有一个在其延长部分延伸的导向件14,剑杆9安装在这个导向件上。例如是塑料注塑件的导向件14包括鉴别元件10,这里鉴别元件也可以由短路的线圈11构成。线圈11在注塑中嵌入导向件14。用作鉴别元件10的线圈11安装在导向件14内比较准确确定的部位,并且处于同导向件的底面和同导向件的前端具有事先规定的距离的位置。在根据图6的实施例中导向件14独自承载剑杆9.
在根据图7的实施方式中,被嵌入剑杆带2的鉴别元件10是RFID应答器15[(无线射频辨识元件)],例如是RFID标志或者RFID标牌或者RFID标签。这种RFID应答器15可以与由发射-接收-单元组成的监测装置12相互作用,这个发射-接收-单元通过无线电波读取储存在RFID上的数据。RFID应答器15可以例如包括一个芯片、一个线圈和将线圈同芯片相连接的导体。如果剑杆带2被磨损使得在其中嵌入的RFID应答器15受到损坏,那么就不再有信号返回监测装置12。RFID应答器15的损坏可以发生在芯片和/或线圈和/或导体上。由此确定的剑杆带2的磨损度可以作为更换剑杆带2的原因。
在根据图8的实施方式中,在剑杆导纱器1上设置有两个鉴别元件10,更确切地说一个在剑杆带2上,而另一个在延长剑杆带2的导向件14上。鉴别元件10一方面用于确定剑杆带2的磨损,另一方面用于确定导向件14的磨损。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剑杆带2的鉴别元件10例如由一个线圈11组成,而在导向件14中的鉴别元件10是一个应答器,例如是一种RFID应答器。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剑杆9在导向件14上并在剑杆带2的开头上延伸。
本发明由此出发,即当剑杆导纱器1、也就是说剑杆带2和/或导向件14被磨损并由此变薄时,存在于剑杆导纱器1中的鉴别元件10从剑杆导纱器1的一个确定的磨损开始与导向元件6和/或导向元件8相接触。从这种状态开始,鉴别元件10也遭受磨损,从而被损坏并失去其鉴别功能。这种功能故障被监测装置12识别。这种损坏在使用短路的线圈的情况下由线圈11的导体的磨损引起,而在使用RFID应答器15的情况下由一部分的磨掉引起。
在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监测装置12同一个控制和调节单元16相互作用,用于当短路的线圈11和/或RFID应答器15被损坏时例如将剑杆式投纬织机停止。然后控制和调节单元16可以例如生成警告信号,特别是接通发光体,由此使得操作人员注意到剑杆导纱器1、也就是说剑杆带2和/或导向件14已经磨损到需要更换的程度。控制和调节单元16在这个实施例中也同一个显示器17相连,在显示器上显示磨损情况。
在根据图9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不仅在剑杆带2中、而且在导向件14中都嵌入了两个鉴别元件10和20。两个鉴别元件10和20可以是线圈11,其与剑杆带2和/或导向件14的底面和前端具有不同的距离地进行设置。不仅对于剑杆带2、而且对于导向件14都可以设置两个相同的线圈11形式或者RFID应答器15形式的鉴别元件10和20.也可以相应地设置一个线圈11形式的鉴别元件10或20,而另一个鉴别元件20是RFID应答器。同样可以对于剑杆带2设置两个同样类型的鉴别元件,而对导向件14也设置两个同样类别的、但与另一种类型对应的鉴别元件。
当例如靠近剑杆带2的底面和靠近导向件14的底面设置的鉴别元件20受到损坏并失去其鉴别功能时,控制和调节单元16可以认为剑杆带2或者导向件14尽管受到磨损,但是还没有完全磨损。控制和调节单元16然后可以生成一个信号,该信号表明剑杆带2和/或导向件14不久就必须被更换。相应地然后当远离底面的鉴别元件10受到损坏时,那么产生信号来表明必须进行更换。其中例如可以通过这个信号停止剑杆式投纬织机。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剑杆带2和/或导向件14包括多于两个鉴别元件10、20。
在根据图10的实施方式中,剑杆带2包括两个鉴别元件10,例如两个RFID应答器15。一个鉴别元件10位于剑杆带2的顶面附近,并且当剑杆带2的顶面已经达到一个确定的磨损时进行表示。另一个鉴别元件10布置在剑杆带2的底面附近,并且当剑杆带2的底面已经达到一个确定的磨损状态时进行表示。对于在其梭道中没有设置导向元件8的剑杆式投纬织机,通常剑杆带2的磨损在较大的程度上发生在其顶面。当设置了导向元件8,剑杆带2有时也会在底面发生磨损。通过在剑杆带2的顶面附近和底面附近安装鉴别元件10可以在每种任意的剑杆式投纬织机上不依赖于其型号和是否在梭道内存在导向元件8、以及不依赖于剑杆带2顶面较快还是底面较快磨损而确定进行更换要求的剑杆带2的磨损。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鉴别元件10设置在剑杆带2和/或导向件14上受到磨损最大的部位。配属于顶面和底面的鉴别元件10可以分别同自身的监测装置12相互作用。但是也可以只设置一个监测装置12,只要没有鉴别元件10受到损坏,这个监测装置就监测两个相继生成的信号。当由于一个鉴别元件10被损坏而只产生一个信号时,这个信号就表明相关的剑杆导纱器被磨损了。
图11示出的鉴别元件10在线圈11之外还有一个电容器21,其同线圈11的两端相连接。也可以将鉴别元件10作为谐振振荡回路或者调谐的振荡回路使用。在鉴别元件10具有一定的移动速度的情况下也可以比单独短路的线圈11引起监测装置12的信号更大的变化。这种类型的鉴别元件10由于磨损所引起的损坏可以通过导体或者电容器21的损坏引起。
在一种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这种鉴别元件10不仅可以通过电容器21代替,也可以通过电阻、二极管、晶体管或者其它电气元件或者通过其它电路来代替。这种类型的鉴别元件10这样进行设计,即在鉴别元件10具有一定的移动速度的情况下,借助监测装置12生成一个与这种移动速度相应的信号。
在一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监测装置12没有设置在导向元件6的范围内,而是设置在其中一个导向元件8的范围内。如果监测装置12设置在一个导向元件8的范围内,即位于从发送剑杆到接收剑杆的过渡位置附近,也可以通过监测装置12获得纬纱转交时间点。
如果设置多个鉴别元件10或者20,那么也可以设置多个监测装置,其分别与多个鉴别元件10或者20中的其中一个相互作用。监测装置可以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例如将一个监测装置12设置在导向元件6的范围内,而另一个监测装置12设置在导向元件8的范围内。
也可以在每次引纬时对磨损进行监测。当然这不是强制的。也可以只有当剑杆式投纬织机驱动慢时进行监测,例如在修理纬纱时。在运行时间超过1000或者更多小时后出现剑杆带2和/或者导向件14的临界磨损值或者磨损状态。因此没有必要在每次引纬时监测磨损状态。仅仅在确定的时间间隔后监测磨损就已经足够,例如在一个可选择的运行小时数后。
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鉴别元件10、20的剑杆导纱器1的优点在于这种鉴别元件的价廉和小的重量。这种鉴别元件10、20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匹配剑杆导纱器1的形状,并且集成到每个剑杆带2或者每个导向件14内。此外实现了磨损的无接触监测,由此监测装置实际上对剑杆导纱器1没有影响。监测装置12和鉴别元件10、20之间的距离并不重要,并且可以选择为比较大,也就是说可以在几个毫米的数量级内。这种类型的监测装置12和这种类型的鉴别元件10、20对灰尘不敏感,由此非常适用于剑杆式投纬织机。
借助本发明可以准确地确定每个剑杆导纱器什么时候被磨损到必须更换的程度。由此可以尽可能长地使用剑杆导纱器1。与那种每个剑杆导纱器基本都在一定的运行小时数后进行更换的方法相比,这是有利的。通过本发明,一方面及时地确定剑杆导纱器1过早的磨损,从而可以避免剑杆导纱器1的断裂。另一方持久可靠的剑杆导纱器1得以尽可能长时间地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即可以实现其它功能。例如不仅可以确定剑杆导纱器1的磨损。也可以参照驱动轮3的角度位置检测剑杆导纱器1的位置。其中可以例如通过剑杆式投纬织机的控制和调节单元16储存驱动轮3的角度位置,其中所述的鉴别元件设置在监测装置12的对面。由此通过检验监测装置12的信号是否在驱动轮13的理论角度位置产生,可以在机织时识别出剑杆带是否被拉断和/或剑杆带2是否正确地被安置。由此可以在安装完一个新的剑杆带2之后对剑杆带2和/或驱动轮3在剑杆带2的驱动方面进行正确地调节,由此剑杆9的位置也可以参考剑杆式投纬织机的角度位置进行调节。
在应用应答器、特别是包含剑杆带2和/或导向件14的特性数据的RFID应答器15的情况下,RFID应答器15的信号也可以被用作自动执行剑杆式投纬织机的一定的调节。例如导向件14和/或剑杆带2的RFID应答器15可以包含实现剑杆式投纬织机的转速自动调节的数据。RFID应答器15的数据可以例如在剑杆式投纬织机处于爬行速度运行时被读出,因为这种读取不是在每个引纬中都是必需的。RFID应答器15的数据也可以是关于外形、材料或者其它特性的信息,这些数据也可以被显示在剑杆式投纬织机的显示器17上,从而可以读出哪种型号的剑杆带2或者哪种型号的导向件14安装在投纬织机中。由此可以得出剑杆带2或者导向件14在投纬织机内已经有多长时间和使用它们已经进行了多长时间的机织。关于剑杆带2和/或导向件14的数据也可以被用于识别被磨损的剑杆带2和/或被磨损的导向件14必须被哪种剑杆带2和/或哪种导向件14替换。同样也可以检验新的剑杆带2和/或新的导向件14是否与磨损的剑杆带2和/或磨损的导向件14一致。
在存在两个带有剑杆导纱器1的剑杆9、即一个将纬纱从一侧送到梭道中间的发送剑杆9和一个在梭道中间接收纬纱并送到梭道的对面一侧的接收剑杆的剑杆式投纬织机中,在投纬织机的两侧设置了这些相应于图1所示的装置。如果只使用一个带有剑杆导纱器1的剑杆9将纬纱完全输送通过梭道,当然也就只需要设置一个相应于图1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为剑杆导纱器1的每个磨损表面、即剑杆带2和/或导向件14的每个磨损表面都配属一个鉴别元件10、20,用于能够识别在多个磨损表面中的其中一个上的磨损是否已经大到剑杆导纱器1必须被更换。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根据本发明的剑杆导纱器当然不局限于作为示例描述的和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其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以不同的实施方式和以示出的实施例的不同组合来实现。特别也可以设置一个剑杆条用作剑杆导纱器1。

Claims (20)

1.用于自动监测剑杆式投纬织机的剑杆导纱器(1)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该剑杆导纱器(1)中嵌入至少一个鉴别元件(10,20),该鉴别元件与剑杆导纱器(1)的长度相比具有显著小得多的长度,并且该鉴别元件通过一个布置在剑杆导纱器的移动轨道内的监测装置(12)在剑杆导纱器(1)从旁边经过时无接触地被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鉴别元件(10,20)布置在剑杆导纱器(1)内承受磨损的部位,并且当由于剑杆导纱器(1)的磨损导致该鉴别元件(10,20)外露时,该鉴别元件(10,20)发生磨损,由此其鉴别功能发生改变。
3.用于自动监测剑杆式投纬织机的剑杆导纱器(1)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剑杆导纱器(1)内嵌入至少一个鉴别元件(10,20),该鉴别元件与剑杆导纱器(1)的长度相比具有显著小得多的长度,并且在剑杆导纱器(1)的移动轨道内设置无接触地进行工作的、用于识别所述鉴别元件(10,20)从旁边经过的监测装置(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鉴别元件(10,20)布置在剑杆导纱器(1)内承受磨损的部位,并且该鉴别元件(10,20)由于磨损可以改变其鉴别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鉴别元件(10,20)设置在由多个层接合形成的剑杆导纱器(1)的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鉴别元件(10,20)作为标牌是柔性的元件,其布置在剑杆导纱器内。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鉴别元件(10,20)是一种基本位于一个平面内的线圈(11)。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鉴别元件(10,20)是应答器,特别是RFID应答器(15)。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剑杆导纱器(1)是剑杆带(2)或者是设置在剑杆带的延长部分中的导向件(14)。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装置(12)设置在一个静止的导向机构(6)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装置(12)设置在安置于一个梭道(7)上的导向元件(8)的范围内。
12.用于剑杆式投纬织机的剑杆导纱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剑杆导纱器(1)中嵌入至少一个由于其电特性可以无接触地由监测装置(12)识别的鉴别元件(10,2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剑杆导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鉴别元件(10,20)与剑杆导纱器(1)的长度相比具有显著小得多的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剑杆导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鉴别元件(10,20)设置在剑杆导纱器(1)内承受磨损的部位,并且由于磨损其鉴别功能可以改变。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剑杆导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鉴别元件(10,20)设置在由多个层接合形成的剑杆导纱器(1)的层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剑杆导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鉴别元件(10,20)是在由多个层构成的剑杆导纱器(1)的层之间的柔性元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剑杆导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鉴别元件(10,20)包括一个基本位于一个平面内的线圈(11)。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剑杆导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鉴别元件(10,20)是应答器,特别是RFID应答器(15)。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剑杆导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剑杆导纱器是剑杆带(2)。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剑杆导纱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剑杆导纱器是安装在剑杆带(2)的延长部分中的导向件(14)。
CN2005800236259A 2004-07-14 2005-07-13 用于自动监测剑杆导纱器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剑杆导纱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77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04/0348A BE1016120A6 (nl) 2004-07-14 2004-07-14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bepalen van de sleet van een grijperdrager en grijperdrager.
BE2004/0348 2004-07-14
PCT/EP2005/007597 WO2006005598A1 (de) 2004-07-14 2005-07-13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überwachen eines greiferträgers und greiferträg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7784A true CN1997784A (zh) 2007-07-11
CN1997784B CN1997784B (zh) 2010-11-03

Family

ID=351345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378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5039B (zh) 2004-07-14 2005-07-13 用于检验一种织机的片梭驱动轮的方法、片梭驱动轮和片梭织机
CN20058002362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7784B (zh) 2004-07-14 2005-07-13 用于自动监测剑杆导纱器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剑杆导纱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378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5039B (zh) 2004-07-14 2005-07-13 用于检验一种织机的片梭驱动轮的方法、片梭驱动轮和片梭织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766118B1 (zh)
CN (2) CN1985039B (zh)
BE (1) BE1016120A6 (zh)
WO (1) WO200600559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8329A (zh) * 2014-04-22 2014-07-23 湖州申祥丝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监测的导纱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09423B4 (de) * 2007-02-23 2012-03-22 Schunk Kohlenstoff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mit einem elektrischen Kontaktelement sowie ein solches
DE102012113082A1 (de) * 2012-12-24 2014-06-26 Tsubaki Kabelschlepp GmbH Energieführungsvorrichtung mit wenigstens einer Antriebseinrichtung für lange Verfahrwege
DE202016000501U1 (de) * 2016-01-28 2017-03-02 Igus Gmbh Energieführungskette oder Leitungsführungseinrichtung mit elektrotechnischer Verschleißerkennung
MX2018008997A (es) 2016-01-28 2018-11-19 Igus Gmbh Dispositivo de guia de linea con deteccion electrica de deterioro y circuito de radio para el mismo.
DE102016006061A1 (de) * 2016-05-19 2017-11-23 Murrplastik Systemtechnik Gmbh Energieführungskette
CN109972258B (zh) * 2019-04-25 2021-08-24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织机开口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17546B (it) * 1988-05-10 1990-03-30 Vamatex Spa Nastro di comando del moto di pinze di trasporto della trama in telai di tessitura senza navette atto a consentire il rilevamento del suo stato di usura
JPH0434044A (ja) * 1990-05-28 1992-02-05 Tsudakoma Corp レピアバンドの摩耗探知装置
JPH1181093A (ja) * 1997-08-28 1999-03-26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レピア織機の緯入れ装置における異常検出装置
BE1012904A6 (nl) * 1999-09-16 2001-05-08 Picanol Nv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bepalen van de sleet van een grijperband voor een grijperweefmach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8329A (zh) * 2014-04-22 2014-07-23 湖州申祥丝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监测的导纱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5039B (zh) 2010-09-29
CN1985039A (zh) 2007-06-20
EP1766118B1 (de) 2013-04-17
WO2006005598A1 (de) 2006-01-19
EP1766118A1 (de) 2007-03-28
CN1997784B (zh) 2010-11-03
BE1016120A6 (nl) 2006-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7784B (zh) 用于自动监测剑杆导纱器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剑杆导纱器
EP1783070B1 (en) Method for self-synchronizing a conveyor belt sensor system
US6715602B1 (en) Sensor system for conveyor belt
US635620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cover layer of a composite structure wherein the cover layer is subjected to wear
US11143270B2 (en) Line guide device with electrical detection of deterioration and radio circuit for same
DE19525326C1 (de)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Überwachung eines Fördergurtes
EP2186757B1 (en) Conveyor belt rip detection system
US20040149049A1 (en) Conveyor belt fault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80257692A1 (en) Sensor system for conveyor belt
US20090272633A1 (en) Conveyor Belt Having Replaceable Segments
DE202016000501U1 (de) Energieführungskette oder Leitungsführungseinrichtung mit elektrotechnischer Verschleißerkennung
CA2263066C (en) Smart splice
US20230339694A1 (en) Rip detection system for a conveyor belt
BE1016360A6 (nl) Lanswiel voor een grijperweefmachine.
CZ2004773A3 (cs) Senzorový systém pro zjistování výskytu podélnýcha prícných poruch dopravníkových pásu pásových dopravníku
CZ14761U1 (cs) Senzorový systém pro zjišťování výskytu podélných a příčných poruch dopravníkových pásů pásových dopravník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