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1630A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1630A
CN1991630A CNA2007100043717A CN200710004371A CN1991630A CN 1991630 A CN1991630 A CN 1991630A CN A2007100043717 A CNA2007100043717 A CN A2007100043717A CN 200710004371 A CN200710004371 A CN 200710004371A CN 1991630 A CN1991630 A CN 1991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on
developer
imaging device
intermediate transfer
collection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43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春本克美
芹沢聪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91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16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2Toner waste contain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06At least one recording member having plural associated developing uni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成像装置主单元;多个显影机,布置在所述成像装置主单元中;中间转印体,由所述显影机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该中间转印体上;多个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设置在所述显影机和所述中间转印体中;多个排出部分,所述多个排出部分连接到所述多个显影机的所述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以及所述中间转印体的所述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其中所述排出部分朝向所述成像装置主体的前侧突出;以及收集容器,该收集容器从所述成像装置主单元的所述前侧安装到所述成像装置主单元上,其中所述收集容器包括多个收集口,所述多个显影机的所述排出部分以及所述中间转印体的所述排出部分被连接到所述多个收集口。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
本发明是申请日为2003年2月20日,发明名称为“成像装置及与其一起使用的显影剂收集容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03103671.6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和包括该显影剂收集容器的成像装置,其中该显影剂收集容器用来收集废调色剂、从显影机(该显影机采用了滴式显影系统)中收集来的显影剂、或者类似物。
背景技术
在应用到打印机、复印机等上的电子照相的成像装置中,要排出的显影剂产生于光电导体、转印辊、显影机等,并且需要收集起来,从而设置了收集容器。
至今,作为包括这种收集容器的成像装置,在日本专利No.2912073中公开了一种装置。在现有技术的例子中,从多个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所产生的收集显影剂被收集到一个收集容器中,从而有利于收集工作。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例子中,从多个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中所收集来的显影剂首先被输送到成像装置的后部,并且聚集起来,然后把聚集起来的显影剂输送到设置在成像装置的前部上的收集容器中,并且通过形成于收集容器顶部上的收集口来收集。因此,使得用来输送所收集的显影剂的输送通道复杂化了,并且显影剂收集机构也变得复杂了,这是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装置能够简化成像装置显影剂收集机构,并提供一种适用于所述成像装置的显影剂收集容器。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多个排出部分,它们被连接到该多个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上;及收集容器,它具有多个收集口,其中该多个排出部分被连接到这些收集口中;其中,该多个收集口中的至少两个被布置在收集容器的纵向上;所述多个收集口设置在收集容器的侧壁上,所述多个排出部分平行地突出从而被连接到所述收集容器的多个收集口中。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被设置在,例如,显影机、光电导体、中间转印体、转印辊等上,并且形成有显影剂排出通道和清洁装置。因此,用来从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中收集显影剂的两个或者更多个收集口被设置在纵向上,因此可以直接从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中收集显影剂,并且可以使显影剂收集机构简化。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它包括:成像装置主单元;多个显影机,它们被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成像装置主单元中;及收集容器,它储存从所述多个显影机中所收集来的显影剂,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多个显影机提供了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排出部分被连接到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上,并且多个收集口形成于所述收集容器中,所述排出部分被连接到收集口,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排出部分和多个收集口被设置在纵向方向上;所述多个收集口设置在收集容器的侧壁上,所述多个排出部分平行地突出从而被连接到所述收集容器的多个收集口中。在上述成像装置中,收集容器的收集口与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的位置相对应地设置。即,在这样的成像装置中:多个显影机中的每一个采用了滴式显影系统,这些显影机沿着纵向设置,例如,收集口形成于纵向上,从而与设置在显影机内的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相对应。在这样的成像装置中:多个中间转印体被设置在纵向上,一些收集口形成于纵向上,从而与设置在中间转印体中的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相对应。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它包括:成像装置主单元;多个中间转印体,它们被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成像装置主单元中;及收集容器,它储存从所述多个中间转印体中所收集来的显影剂,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多个中间转印体提供了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排出部分被连接到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上,并且多个收集口形成于所述收集容器中,所述排出部分被连接到收集口,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排出部分和多个收集口被设置在纵向方向上;所述多个收集口设置在收集容器的侧壁上,所述多个排出部分平行地突出从而被连接到所述收集容器的多个收集口中。在这样的成像装置中:多个显影机和多个中间转印体被设置在纵向上,一些收集口形成于纵向上,从而与设置在显影机和中间转印体中的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相对应。因此,收集容器的收集口形成于这样的位置,这些位置与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相对应,因此它可以收集直接来自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的显影剂,并且可以简化显影剂收集机构。优选地,收集容器被放置在成像装置主单元的前部上,因此容易把收集容器连接到成像装置主单元上并且容易从那里拆下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该容器包括多个收集口,其中多个排出部分被连接到这些收集口上,在这些排出部分那里排出显影剂,该多个收集口中的至少两个被布置在纵向上;所述多个收集口设置在收集容器的侧壁上,所述多个排出部分平行地突出从而被连接到所述收集容器的多个收集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该容器包括容器主单元,该主单元形成有多个收集口,这些收集口被连接到多个排出部分上,在这些排出部分那里可以排出显影剂,这些收集口设置在容器主单元的纵向一半的位置的下方。如果收集口如现有技术的例子一样形成于收集容器的上部上,那么需要用来向上输送收集显影剂的输送机构。但是,当收集口如本发明一样设置在下部时,输送机构可以被简化或者可以省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该容器包括:多个收集口,多个排出部分被连接到这些收集口上,而在这些排出部分那里可以排出显影剂;多个收集空间,这些收集空间被连接到多个收集口中;及分隔壁,它使多个收集空间中的至少一个与任何其它收集空间分开。因此,独立的收集空间可以形成于收集容器内,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收集容器内的空间。如果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所产生的显影剂具有不同的调色剂颜色、成分(只有调色剂或者调色剂和载体)等,那么它们可以分开收集。
优选地,该一个收集空间和任何其它收集空间通过连通部分来连接。例如,如果一个收集空间中所收集显影剂的量超过预期的量,那么显影剂可以通过连通部分而进入到另一个收集空间中,因此可以防止显影剂阻塞等的坏情况出现。优选地,分隔壁形成于收集口下方。优选地,根据分隔壁的高度或者形状来设定收集空间的收集容积,并且在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所产生的收集显影剂的比和收集空间的收集容积的比基本上相互相等,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收集容器内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该容器包括:第一壳体,它形成有多个收集口,多个排出部分被连接到这些收集口上,而在这些排出部分那里可以排出显影剂;及第二壳体,它被接合到第一壳体上,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结合起来,形成收集空间,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任何一个形成有分隔壁,从而把收集空间分成多个收集空间。优选地,在其中没有形成分隔壁的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形成有密封件,该密封件邻接分隔壁,从而防止收集显影剂从分隔壁的侧部溢出。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的下面详细描述使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和优点变得更加完全显而易见,在这些附图:
图1是侧视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
图2是透视图,它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一起使用的显影机单元;
图3是侧视图,它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一起使用的显影机单元的一部分;
图4是剖视图,它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一起使用的显影机单元的一部分;
图5是剖视图,它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一起使用的显影机;
图6是透视图,它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一起使用的收集容器的背侧;
图7是透视图,它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一起使用的收集容器的第一壳体;
图8是透视图,它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一起使用的收集容器的第二壳体;
图9是剖视图,它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一起使用的收集容器的一部分;
图10是透视图,它示出了这样的一种情况: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把收集容器设置在成像装置主单元上,其中面板被拆下了;
图11是透视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的成像装置主单元,该主单元不包括面板、收集容器和第二框架;
图12是透视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的收集容器和第二框架之间的关系;
图13是横向剖视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的显影机和收集容器之间的关系;
图14是纵向剖视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的显影机和收集容器之间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下面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的外形。成像装置10具有:成像装置主单元12;供纸单元(paper feed unit)14,它被放置在成像装置主单元12的底部上;及弹出盘(eject tray)16,它形成于成像装置主单元12的顶部上。第二弹出盘18被放置在成像装置主单元12的左侧上,与第一弹出盘16相对,并且手动送纸盘20被放置在成像装置主单元12的左侧的下部。
供纸单元14具有纸堆于其上的纸盘22和供纸辊24,该供纸辊24从纸盘22中输送纸。由供纸辊24所输送的纸通过传送辊26和28而在供纸通道30中进行传送,并且被送到后面要描述的转印辊74中。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辊74来进行转印,并且被定影在定影辊32上。根据开关爪34的位置选择来选择第一弹出盘16或者第二弹出盘18,并且通过弹出辊36和38弹出纸。纸被弹出到第一弹出盘16中,并且以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一面作为背面,而纸被弹出到第二弹出盘18中,并且以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一面作为正面。
但是,为了实现双面印刷,对于即将从第一弹出盘16中弹出的纸而言,使弹出辊36进行反向旋转,从而把纸供给到反向通道40中,并且借助传送辊42、44、46和48使纸返回到供纸通道30中,从而印刷背侧。手动送纸盘20中的纸借助手动送纸辊49来供给,并且通过传送辊48送到供纸通道30中。
光电导体单元50具有四个光电导体52,例如从顶部到底部,这四个光电导体52沿着纵向布置成黄色、红紫色、黑色和蓝绿色。为每个光电导体52提供了刷新辊(refresh roll)54和充电辊56,从而与相应的光电导体52形成接触,从而进行旋转。
显影机单元58被放置在光电导体单元50的右侧上,并且具有四个显影机60,这些显影机60沿纵向布置并与光电导体52一一对应。每个显影机60采用了滴式显影系统(trickle developing system),并且多余的显影剂被收集到后面所描述的收集容器中。曝光单元62被放置在显影机单元58的右侧上,从而把对应于图像信号的四种激光束发射到光电导体52上,从而形成潜像。四个显影剂盒64被放置在曝光单元62的右侧上。显影剂盒64和显影机60通过显影剂供给通道(未示出)来连接,从而把显影剂从显影剂盒64中供给到显影机60中。
中间转印单元66被放置在光电导体单元50的左侧上,并且具有三个鼓形的中间转印体68、70和72。两个第一中间转印体68和70被布置在纵向上。上部第一中间转印体68与两个上部光电导体52和52形成接触从而进行旋转,而下部第一中间转印体70与两个下部光电导体52和52形成接触,从而进行旋转。第二中间转印体72与第一中间转印体68和70形成接触,从而进行旋转,并且转印辊74与第二中间转印体72形成接触,从而进行旋转。因此,两个彩色调色剂图像从两个光电导体52和52转印到第一中间转印体68和70上,并且转印到第一中间转印体68上的两个彩色调色剂图像(color toner image)和转印到第一中间转印体70上的两个彩色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体72上,从而形成了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然后借助转印辊74把该图像转印到纸上。清洁辊76和清洁刷78被放置在每个中间转印体68、70和72上。清洁辊76所得到的调色剂被刮去,例如通过刀片来刮去,并且所刮去的调色剂被收集到后面要描述的收集容器中。即,成像装置主单元12具有四个显影机60和三个中间转印体68、70和72,即总共包括七个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
图2到图4详细地示出了显影机单元58。显影机单元58可以在显影机60的磁力辊80邻接光电导体52的位置和磁力辊80从光电导体52后退的位置之间进行运动。在形成图像时,磁力辊80邻接着光电导体52,并且根据形成于光电导体52上的潜像使调色剂沉积在光电导体52上。在图像形成没有进行时,显影机60的磁力辊80从光电导体52上后退,从而,例如在清洁循环中,防止调色剂沉积到光电导体52上以产生混色,或者在更换显影机单元58时防止光电导体52和磁力辊80相互接触以产生刮痕等等。
显影机单元58包括位于显影机单元主体82内的轨道件84,移动件86被支撑在轨道件84上,因此运动件86可以上下运动。凸轮88邻接移动件86的下端并且被连接到显影机的运动马达90(moving motor)上。驱动件92被放置在移动件86和显影机60之间。驱动件92通过支轴销94而被支撑在轨道件84上,从而进行旋转,并且该驱动件92通过放置在驱动件92的一端上的压力销96而邻接显影机60,并且压力销96被第一压力弹簧(pressspring)98挤压,从而弹性地挤压显影机60。放置在驱动件92的相对端上的旋转销100被安装到形成于运动件86中的接收槽中,因此当运动件86向下运动时,驱动件92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移离显影机60。滑动销104被放置在显影机60的两侧上,并且可滑动地插入到滑动槽106中,而该滑动槽106形成于显影机单元主体82中。此外,显影机单元主体82设置有第二压力弹簧108,从而沿着显影机60远离光电导体52的方向而挤压滑动销104。
因此,如果显影机的运动马达90从图3的状态中被驱动从而使运动件86向下运动,那么驱动件92以支轴销94为支点进行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消弱第一压力弹簧98对显影机60的挤压力,并且第二压力弹簧108的挤压力克服第一压力弹簧98的挤压力,从而使显影机60移离光电导体52。
图5示出了显影机60的一个例子。显影机60采用了上述的滴式显影系统,并且磁力辊80和两个螺旋钻112被支撑在显影机主体110上从而进行旋转。两个螺旋钻112沿着相反方向进行旋转,并且借助分隔壁114来分开,并且通过形成于两端部附近的循环收集口116和116来连通,从而在显影机主体110内使进入显影机主体110内的显影剂进行循环,并且把显影剂供给到磁力辊80中。显影机主体110在一端上形成有台阶部分120,从而形成了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一些循环的显影剂被吸入到台阶部分120中,并且把所吸入的显影剂送到排出部分122中,该排出部分通过显影剂排出通道121而被连接到后面所描述的收集容器的收集口中。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剂排出通道121形成了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并且进入显影剂排出通道121中的显影剂不能起显影作用并且被收集到收集容器中。
图6到图9示出了收集容器124的例子。收集容器124具有收集容器主单元126。收集容器主单元126由图7所示的第一壳体128和图8所示的第二壳体130组成,这些壳体在边缘部分相互连接起来,并且被接合起来,因此收集容器124可利用例如胶带等被容易地拆卸和组装。第一壳体128在倾斜表面部分上具有把手132,该倾斜表面部分形成于第一壳体128的右上部分上。第一壳体128形成有:三个中间转印体收集口134,它们与中间转印体的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相对应;和四个显影机收集口136,它们与显影机的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相对应。三个中间转印体收集口134中的一个形成于收集容器主单元126的上端部上;剩余两个被布置在纵向上,并且这两个中间转印体收集口134中的一个形成于收集容器主单元126的纵向一半的位置下方处。四个显影机收集口136被布置在纵向上,其中两个形成于收集容器主单元126的纵向一半的位置下方。
每个显影机收集口136是长孔,该长孔左右延伸。第一壳体128设置有遮板138,用于关闭显影机收集口136。遮板138具有:旋转轴140,它支撑在第一壳体128上,从而进行旋转;四个门部分142,它们被固定到旋转轴140上;及复位弹簧143,它沿着关闭方向推动遮板138,并且当旋转轴140进行旋转时,可以借助一次操作就打开和关闭四个显影机收集口136。打开/关闭件144被设置在旋转轴140的从第一壳体128中伸出的突出部分中。打开/关闭件144借助成像装置主单元的突出部来进行挤压,从而如后面所述那样打开遮板138。
在每个显影机收集口136的外边缘表面上,用来防止显影剂溢出的、由海绵等制成的弹性体141被连接到第一壳体128上。
借助例如被竖直地设置在第一壳体128内的分隔壁使收集容器主单元126的内部分成六个收集空间148a到148f。分隔壁146的侧端部邻接密封件150,而密封件150被设置在第二壳体130内。密封件150由弹性体形成,并且当分隔壁146的侧端部邻接密封件150时,密封件150气密地密封每个收集空间148a到148f的侧部分,从而防止收集空间内的显影剂运动到任何其它收集空间中。设置在上部中的中间转印体收集口134和134被连接到第一收集空间148a中,从而收集从上部第一中间转印体68和第二中间转印体72中所产生的收集显影剂(两种颜色调色剂和四种颜色调色剂)。显影机收集口136被连通到第二到第五收集空间148b到148e中,从而把黄色显影剂(黄色调色剂和载体)收集到第二收集空间148b中、把红紫色显影剂(红紫色调色剂和载体)收集到第三收集空间148c中、把黑色显影剂(黑色调色剂和载体)收集到第四收集空间148d中,及把蓝绿色显影剂(蓝绿色调色剂和载体)收集到第五收集空间148e中。此外,设置在下部中的中间转印体收集口134被连通到第六收集空间148f中,从而收集从下部第一中间转印体70中所产生的收集显影剂(两种颜色调色剂)。因此,为了收集该收集容器124,根据显影剂的类型分开这些收集起来的显影剂,并且可以方便地重新使用这些显影剂。
分隔壁146可以完全气密地密封收集空间148a到148f。但是,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个分隔壁146的顶部终止于遮板138的旋转轴140的附近,并且收集空间通过收集容器主单元126中形成于旋转轴140附近处的连通部分152来连通。分隔壁146的顶部被设置在收集口134、136的下端下方。因此,通过收集口134、136所收集起来的显影剂从收集空间148a到148f的下端被堆积起来,并且储存于其中,直到一部分显影剂从分隔壁146的顶部溢出为止。直到显影剂从收集空间148a到148f溢出为止时的显影剂容积被称为收集容积。根据分隔壁146的形状和高度来限定收集空间148a到148f的收集容积;它们被如此设定,从而使收集容积比几乎等于在七个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内所产生的收集显影剂的比。在这个实施例中,假设第六个收集空间148f首先变满,那么第一收集空间148a、第二到第五收集空间148b到148e的总和及第六收集空间148f的收集容积比被设定成大约为5∶4∶1。
在这个实施例,收集空间148a到148f被制成在分隔壁146的顶部处通过连通部分152来连通。但是,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分隔壁146可以形成有孔、槽等,从而允许收集空间与任何其它收集空间连通,并且不需要使所有的收集空间相互连通;使至少两个收集空间相互连通起来可能就足够了。
实现充满情况探测的显影剂进入部分154被设置在收集容器主单元126的底部中,从而邻近位于连通部分152下部内的第六收集空间148f。显影剂进入部分154具有半透明的探测容器156,如图9所示。当给定量或者更多量的显影剂进入到探测容器156中时,从设置在成像装置主单元中的光发射部分158中所发射出的光被挡住了并且在光接收部分160处不能被接受到,因此该充满情况探测器探测到收集空间变满了。探测容器156借助接合装置162来接合,而该接合装置162容易连接和拆下,如胶布带。
如图9所示,分隔壁146限定出第六收集空间148f的收集容积,该分隔壁146具有倾斜部分164,该倾斜部分164具有指向收集口134的顶部,并且该分隔壁如此形成,以致当堆积在第六收集空间148f上的显影剂顶部到达收集口134的下端时,分隔壁146的顶部被定位在小于与以显影剂的顶部作为始点的水平线成45度线的范围内。倾斜部分164如此形成,以致其以与水平线成小于90度的角度到达收集口134中。因此,在所收集的显影剂到达收集口134的下端之前,将要用来充满收集空间的、所收集的显影剂从分隔壁146的顶部通过倾斜部分164被导向到显影剂进入部分154中;充满情况探测器可以可靠地探测出收集空间充满了显影剂,并且可以防止意外堵塞显影剂等。
如上所述,收集空间148a到148f的收集容积比被如此设置,以致第六收集空间148f首先被充满。但是,如果在成像装置主单元中收集量发生变化或者发生意外的事件,那么任何其它收集空间148a到148e可以变得早于第六收集空间148f而被充满。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从任何其它收集空间148a到148e中溢出的显影剂可以通过连通部分152而被引入到显影剂进入部分154中,并且可以可靠地探测充满情况。
接下来,参照图10到14,描述怎样把收集容器124连接到成像装置主单元12上。
收集容器124被连接到成像装置主单元12的前部上。这里,成像装置主单元12的前部指的是这样的表面:在该表面上放置着控制板166,如图10所示。当前罩(未示出)被打开时,可以看到收集容器124,并且可以拆下和连接该收集容器124。成像装置主单元12设置有第一框架,并且显影剂供给软管170沿着第一框架168放置。每个显影剂供给软管170形成了显影剂供给通道,从而把相应的显影机60和相应的显影剂盒64连接起来。显影机60的排出部分122和连接到中间转印单元的清洁辊部分上的排出部分172从第一框架168向着成像装置主单元12的前部几乎平行地突出,并且被连接到收集容器124的收集口134和136中。
第二框架174被固定到第一框架168的前部上,并且第二框架174形成有突出部176。突出部176被设置成面对收集容器124内的遮板138的打开/关闭件144。为了把收集容器124放置在成像装置主单元12上,使突出部176邻接打开/关闭件144并且沿着打开遮板138的方向挤压打开/关闭件144,从而克服复位弹簧143而打开遮板。形成充满情况探测器的传感器部分180被设置在第一框架168的下部中。
突出部176形成于成像装置主单元12上,但是作为另外的实施例也可以形成于遮板138上。突出部176可以设置在前罩上,并且也可以与打开和关闭前罩相关联地打开和关闭遮板138。
每个显影机60的排出部分122具有:排出管182,它被连接到显影剂排出通道121上;打开/关闭套184,它可滑动地从外部安装到排出管182中;和打开/关闭弹簧186,它沿着顶部方向挤压打开/关闭套184。为了把收集容器124放置在成像装置主单元12上,形成于打开/关闭套184上的法兰188邻接收集容器124的弹性体141,打开/关闭套184克服打开/关闭弹簧186而返回;排出管182的顶部从显影机收集口136而插入到收集容器124,并且使形成于排出管182的顶部附近的排出收集口190打开,从而通过排出收集口190使从显影机60中所收集的显影剂收集到收集容器124中。
显影机60的排出部分122因此被连接到收集容器124中。这时,遮板138借助突出部176已经被打开,并且排出部分122不会邻接遮板138的门部分142。
但是,收集容器124不必笔直地放置在成像装置主单元12上。因此,为了把收集容器124倾斜地放置在成像装置主单元12上,首先使排出部分122的排出管182的顶部邻接门部分142,并且使遮板138打开,从而不会妨碍打开遮板138。
此外,然后,使显影机60沿着上述的光电导体方向进行运动。还是在这时,使遮板138打开到这样的角度,在这样的角度下,排出部分122不邻接遮板138的门部分142。因此,遮板138不会产生妨碍显影机60运动的力,并且显影机60可以平稳地进行运动。
这个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的工作情况如下:
在接受外部图像形成信号时,例如,供纸单元14的供纸辊24进行工作,并且通过供纸通道30把纸从供纸盘22送到转印辊74上。另一方面,借助充电辊56均匀地给四个旋转光电导体52进行充电,根据图像信号接收来自曝光单元62的激光,并且形成潜像。接下来,借助显影机60形成彩色调色剂图像(color toner image),把两种颜色转印到第一转印体68上,并且把两种颜色转印到第一转印体70上。此外,把该四种颜色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体72上,从而形成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然后,借助转印辊74把该图像转印到纸上。当纸通过定影辊32时,转印到纸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固定在纸上,并且该纸被排出到第一弹出盘16或者第二弹出盘18中。
在显影机60中,根据显影剂消耗量,从显影剂盒64中把稍微过量的显影剂供给到显影剂入口118中。借助螺旋钻112使所供给的显影剂在显影机主单元110内进行循环,并且把显影剂供给到磁力辊80中。借助台阶部分120来获取额外的显影剂,并且这些额外的显影剂通过排出部分122收集到收集容器124中。借助清洁辊76来获取沉积在中间转印体68、70和72上的调色剂,并且这些调色剂通过排出部分172收集到收集容器124中。
因此而收集到收集容器124中的显影剂分别储存在收集容器124内的收集空间148a到148f中。当收集空间148a到148f中的显影剂收集量变成预定量或者更多时(通常地,当收集空间148f的显影剂收集量变成预定量或者更多时),显影剂溢流出分隔壁146并且移动到显影剂进入部分154中。进入到显影剂进入部分154中的显影剂移动到探测容器156中。传感器部分180探测到收集空间被充满,并且把探测信号送到成像装置主单元12的控制部分,从而例如在控制板166上显示充满情况。因此,使用者可以用新的容器来更换收集容器124,从而又可以进行成像了。
如果在收集容器124(收集空间)没有充满的情况下从成像装置主单元12中拆下收集容器124,那么由于收集容器124的把手132倾斜放置,因此显影剂从收集空间148a到148的分隔壁146中溢出,并且进入到探测容器156中。如果收集容器124后来被放置在成像装置主单元12上,那么充满情况可以被探测到。但是,如果收集容器124一旦被拆下,那么可能在成像装置主单元12内导致意外地使显影剂堵塞等;最好地,显示充满情况,从而促使使用者更换收集容器124。
在这个实施例中,已描述了一种这样的成像装置: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被设置在显影机和中间转印体中。但是,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不局限于它们;例如,可以收集在光电导体、转印辊等内所产生的收集显影剂。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沿着纵向设置的多个收集口来收集来自多个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的显影剂,因此简化了显影剂收集机构。
出于解释和描述的目的,在前面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它不是用来穷举的,或者不是用来把本发明限制到所公开的具体形式上,而是根据上面的教导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或者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可以获得这些改进和变形。这些实施例被选择和描述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它的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把本发明应用到各种实施例中,并且与适合于预期特殊用途的各种变形一起使用。意图借助附上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
成像装置主单元;
多个显影机,所述多个显影机布置在所述成像装置主单元中;
中间转印体,由所述显影机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该中间转印体上;
多个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所述多个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设置在所述显影机和所述中间转印体中;
多个排出部分,所述多个排出部分连接到所述多个显影机的所述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以及所述中间转印体的所述收集显影剂产生部分,其中所述排出部分朝向所述成像装置主单元的前侧突出;以及
收集容器,该收集容器从所述成像装置主单元的所述前侧安装到所述成像装置主单元上,其中所述收集容器包括多个收集口,所述多个显影机的所述排出部分以及所述中间转印体的所述排出部分被连接到所述多个收集口。
CNA2007100043717A 2002-05-21 2003-02-20 成像装置 Pending CN19916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5657/2002 2002-05-21
JP2002145657A JP4239138B2 (ja) 2002-05-21 2002-05-21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現像剤回収容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36716A Division CN100351716C (zh) 2002-05-21 2003-02-20 成像装置及与其一起使用的显影剂收集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1630A true CN1991630A (zh) 2007-07-04

Family

ID=29545093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043717A Pending CN1991630A (zh) 2002-05-21 2003-02-20 成像装置
CN20061013226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92222C (zh) 2002-05-21 2003-02-20 显影剂收集容器
CNB03103671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51716C (zh) 2002-05-21 2003-02-20 成像装置及与其一起使用的显影剂收集容器
CN2009100077873A Expired - Lifetime CN101561657B (zh) 2002-05-21 2003-02-20 显影剂收集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3226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92222C (zh) 2002-05-21 2003-02-20 显影剂收集容器
CNB03103671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51716C (zh) 2002-05-21 2003-02-20 成像装置及与其一起使用的显影剂收集容器
CN2009100077873A Expired - Lifetime CN101561657B (zh) 2002-05-21 2003-02-20 显影剂收集容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937839B2 (zh)
JP (1) JP4239138B2 (zh)
KR (1) KR100594831B1 (zh)
CN (4) CN19916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366B (zh) * 2007-08-21 2011-01-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2137A (ja) * 2002-09-12 2004-04-02 Ricoh Co Ltd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90933B2 (ja) * 2004-05-18 2010-12-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回収ボックス
KR100601680B1 (ko) * 2004-05-22 2006-07-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4463083B2 (ja) * 2004-11-19 2010-05-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9453A (ja) * 2006-02-20 2007-08-30 Toshiba Corp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896262B1 (ko) * 2007-07-02 2009-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기 및 이를 갖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4605822B1 (ja) 2009-12-14 2011-0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811316B2 (ja) * 2011-03-09 2015-1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782092B2 (ja) * 2015-05-20 2020-1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粉体回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8959A (en) * 1988-12-22 1991-07-02 Xerox Corporation Vacuum collection system for dirt management
JPH02104361U (zh) * 1989-02-03 1990-08-20
JP2959864B2 (ja) * 1991-03-20 1999-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2912073B2 (ja) 1992-03-06 1999-06-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
US5250997A (en) * 1991-04-18 1993-10-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Fine particle recovery device for recovering particles, such as toner, from a plurality of locations
JP2597333Y2 (ja) * 1993-11-12 1999-07-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装置
US5666599A (en) * 1994-04-06 1997-09-09 Hitachi, Ltd. Col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JP3288850B2 (ja) * 1994-05-10 2002-06-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48781B2 (ja) * 1995-02-20 2005-05-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69641A (ja) * 1996-03-29 1997-10-14 Fujitsu Ltd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H09325662A (ja) * 1996-06-05 1997-12-16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廃トナー容器及びタンデム型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09329969A (ja) * 1996-06-11 1997-12-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5737678A (en) * 1996-07-01 1998-04-07 Xerox Corporation Liquid immersion development machine having a multiple intermediate members image transfer assembly
JP3033502B2 (ja) * 1996-09-05 2000-04-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501627B2 (ja) * 1997-06-25 2004-03-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装置の廃トナータンク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3588983B2 (ja) * 1997-07-26 2004-11-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035158A (en) * 1997-11-28 2000-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belt unit thereof
JP2000122423A (ja) * 1998-10-16 2000-04-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現像剤容器
JP2000242052A (ja) * 1999-02-23 2000-09-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
JP3748506B2 (ja) * 1999-05-20 2006-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
JP2001117317A (ja) * 1999-10-22 2001-04-2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94860A (ja) * 2000-01-12 2001-07-19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82505A (ja) * 2000-09-05 2002-03-22 Fuji Xerox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6453148B1 (en) * 2000-12-07 2002-09-17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detecting leaks in an electrographic cleaning system
US6353722B1 (en) * 2000-12-19 2002-03-05 Xerox Corporation Waste bottle with overflow chamb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366B (zh) * 2007-08-21 2011-01-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219290A1 (en) 2003-11-27
CN100351716C (zh) 2007-11-28
CN1932693A (zh) 2007-03-21
JP4239138B2 (ja) 2009-03-18
CN101561657A (zh) 2009-10-21
CN1459677A (zh) 2003-12-03
KR20030090491A (ko) 2003-11-28
JP2003337514A (ja) 2003-11-28
CN101561657B (zh) 2012-05-09
KR100594831B1 (ko) 2006-07-03
CN100592222C (zh) 2010-02-24
US6937839B2 (en) 2005-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6348C (zh) 成像装置及与之一起使用的显影剂收集容器
CN1312544C (zh) 显影剂收集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00351716C (zh) 成像装置及与其一起使用的显影剂收集容器
CN100419587C (zh) 显影剂盒
CN100524093C (zh) 清洁装置、以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EP0853260B1 (en)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developer replenishing apparatus
CN100511014C (zh) 色粉补给方法、色粉补给装置、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E19638861B4 (de) Entwicklungsvorrichtung
CN102650843B (zh) 粉末容器、调色剂盒、抽屉式托盘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98292B (zh) 显影剂输送装置以及设有显影剂输送装置的显影装置、调色剂盒和清洁单元
CN1194272C (zh) 成象设备
CN101057186A (zh) 显影剂供给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627202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
CN1932675A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763659A (zh) 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和备有该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
CN101339398B (zh) 显影装置、废调色剂收集装置及具有其的成像设备
EP053101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the developer unit of a printing system
CN101067740A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除电装置、图像形成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0424C (zh) 带确认纸数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CN1480801A (zh) 成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回收方法
RU239582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проявителя и аппарат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меющий указа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815390A (zh) 调色剂盒
CN103207548A (zh) 显影组件、处理卡盒、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剂补给方法
CN1682157A (zh) 具有集成供纸盘的成像装置
CN1991631A (zh) 图像形成装置、收容容器及拉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