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1113A - 耦合从致动器至机构的驱动 - Google Patents

耦合从致动器至机构的驱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1113A
CN1991113A CN 200610143953 CN200610143953A CN1991113A CN 1991113 A CN1991113 A CN 1991113A CN 200610143953 CN200610143953 CN 200610143953 CN 200610143953 A CN200610143953 A CN 200610143953A CN 1991113 A CN1991113 A CN 1991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ertia rod
inertia
actuator
snap close
clos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439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约翰·菲利普·薛瓦利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991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11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通过缆线耦合从致动器至机构的操作驱动的装置包括:框架;安装在支架上的惯性杆,具有远离枢转安装点的质心;锁扣件,其沿着预定路径滑动;将支架连接到致动器上的工具;及将锁扣件连接到机构上的工具;当惯性杆位于使其与锁扣件锁定的位置时,其质心从通过其在支架上的枢转安装点且在该点处平行于惯性杆的路径的直线移位;当没有施加驱动力时,锁扣件和惯性杆互相接合的表面之间存在轴向间隙,但当致动器施加正常驱动力时,惯性杆滑动使间隙闭合并与锁扣件锁定;及惯性杆的轴向加速度高于预定阈值时,造成偏离轴线的惯性杆摆动以使其质心移动靠近而与其枢转安装点轴向对准,在间隙闭合时足以绕过锁扣件由此断开操作驱动。

Description

耦合从致动器至机构的驱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缆线机械地耦合从致动器(例如把手或电致动器机构)至可致动机构(例如门锁)的操作驱动的装置。所述装置特别地用于汽车应用中。
背景技术
在现代车辆(例如客车)中,侧门和尾板中的每一个均具有电气控制的锁销,并且通常具有用于选择性地手动或电气闭锁操作的系统,以打开门或尾板。门锁的手动操作通常是通过使用由缆线连接到锁销致动器上的内部及外部门把手。这种构造在我的国际公开出版物第98/27301号中举例说明。
诸如联合国法规94和95以及欧盟法规第11号、修订第2号的安全标准要求车门在车辆的冲击下或者例如如果车辆在侧向冲击后滚动或旋转时不会意外打开。然而,至少一个门应该能够在这种事故之后被手动打开。当车辆碰撞、旋转或滚动时,已发现车辆会经受高达约30G的加速度,所述数值包括在欧盟安全标准内,并且当然,这些加速度可以沿着车辆的任何轴线出现。这种加速度足以操作门把手而造成门的意外打开。
为了防止外部门把手在车辆遭受剧烈的加速度时转动,传统的方法已提供与门把手相邻的配重,如附图的图1中所示。(在这个说明书中,提及加速度意指包括负加速度,即,沿着任意方向的突然冲击)。典型地,配重利用弹簧装置以可旋转方式耦合到门把手,使得在非正常的加速情况下,门把手的惯性运动被相应的配重的惯性运动所抵抗。由于车辆上的门把手的正常取向,这一般在车辆遭受侧向冲击或者绕着其主轴滚动时是相关的。
通过提供配重所产生的问题在于,这会增加车辆的重量并增加制造所述门把手装置的复杂性和成本。
大多数门把手具有复位弹簧,并且已发现用于提起典型把手的最大必需力为10N。为了符合上述的安全标准,几个车辆制造商使用更硬的弹簧,需要比如35N来打开把手-造成使用者不必要的努力。这还会造成使用动力释放机构。
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已包括提供具有内部惯性响应杆或其它部件的锁销,使得当锁销在特定的预定轴线上承受不适当的加速度时,锁销被锁定而抵抗打开运动。这些装置对销锁引入复杂性和成本,并且此外,所述装置由于其特殊性而无法追溯地被包括在现有设计的销锁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关于现有装置的这些缺点,同时优选以与现有系统兼容的方式减少系统的成本。
本发明提供用于通过缆线机械地耦合从致动器至机构(例如门锁)的操作驱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门锁和所述致动器安装在固定位置处;惯性杆,所述惯性杆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在被限制沿着所述框架内的预定路径滑动的支架上,所述惯性杆具有远离其在支架上的枢转安装点的质心;锁扣件,所述锁扣件被限制随着所述惯性杆的路径沿着所述框架内的预定路径滑动;用于将所述支架连接到所述致动器上的工具;以及用于将所述锁扣件连接到所述机构(例如门锁)上的工具;所述装置被设置成使得当所述惯性杆位于其与所述锁扣件锁定以耦合从所述致动器至所述缆线的驱动的位置处时,所述惯性杆的质心从通过其在所述支架上的枢转安装点且在该点处平行于所述惯性杆的路径的直线横向移位;从而当没有从所述致动器施加驱动力时,所述锁扣件和所述惯性杆互相接合的表面之间存在轴向间隙,但是当所述致动器施加正常的驱动力时,所述惯性杆滑动以使所述间隙闭合并接着与所述锁扣件锁定;并且使得所述惯性杆的轴向加速度高于对应于不安全故障状态的预定阈值,造成偏离轴线的惯性杆摆动以使其质心移动以接近与其枢转安装点轴向对准,在所述间隙已闭合时足以绕过所述锁扣件,由此断开操作驱动。
所述致动器可以为传统的门把手,或者所述致动器可以为电致动器。
所述装置可以被设置成与传统的锁销和传统的门把手完全分离,以作为可与驱动缆线连成一条线的独立单元(self-contained unit)。可供选择地,所述装置可以形成为与电致动器相邻或与其形成一体。在致动器中有过大加速度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的装置在两种情况中都能够确保门不会因所述锁销的错误操作沿任何轴线及任何方向从所述致动器被打开。
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同于现有公开出版物的响应于惯性的锁销装置,这是因为本发明的装置是响应于从门把手或其它致动器施加的加速度的程度。这使得所述耦合装置以及把手可以被放置在任何理想的位置处以及设置成任何理想的取向而与冲击或加速度的轴线无关。这会给予本发明额外的可靠性以及在车辆设计上的较大自由度。
本发明可避免在门把手上对硬复位弹簧的需求,从而导致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本发明是较有利的还因为其可以由相对较少的部件制成,几乎所有的部件都可以由塑性材料制成。这使得本发明能够变得相对较便宜且具有较轻重量。装备有本发明的车辆不再需要为门把手设置配重,这可以显著减小车辆的重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致动器与机构(例如门锁)之间的机械耦合装置,在非正常加速的情况下(例如当受到冲击时)断开从致动器至机构的驱动的方法,其中所述耦合装置在正常操作时耦合驱动,而一旦由所述致动器施加的驱动的加速度超过预定的阈值时断开驱动。
附图说明
为了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实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显示包括配重的传统门把手组件;
图2a至图2c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耦合装置,其中图2a显示静止的装置,图2b显示所述装置在正常操作下耦合驱动,图2c显示所述装置在过大的加速度下被断开;
图3a至图3d显示具有串接设置的惯性部件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装置,其中图3a显示静止的装置,图3b显示正常操作的第一阶段,图3c显示正常操作的第二阶段,图3d显示在非正常操作下断开;
图4a和图4b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装置,其中棘齿被设置以锁定门把手的运动,其中图4a显示静止的装置,图4b显示非正常操作下的装置,并且驱动断开且门把手的缆线与棘齿锁定;
图5a和图5b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装置,其中棘齿被设置在两侧,其中图5a显示静止的装置,图5b显示横向加速度施加到装置本身上的效果;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装置的透视图,但是所述装置关于门把手缆线的连接被稍做修改,且所述装置的壳体的盖被移走以显示内部部件;
图7显示图6的装置的盖的下侧;
图8a和图8c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装置,其中图8a说明正常安全的门把手操作,图8b说明由于门把手缆线的过大加速或者耦合装置在一个方向上受到侧向震动而受到阻挡的门把手,图8c说明侧向震动沿相反方向施加到耦合装置上时受到阻挡的门把手;
图9a和图9b显示具有串接的双惯性杆的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装置,其中图9a显示正常安全的门把手操作,图9b显示在侧向震动施加到耦合装置上时受到阻挡的门把手;
图10为应用于门把手与锁销之间的实施本发明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11为与电致动器和门把手一起使用的实施本发明的另外的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12为与电致动器一起使用但没有连接手动门把手的实施本发明的另外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传统的门把手10以可枢转方式安装于在车门上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杆11上。臂部101、102将把手10连接到杆11上。厚重的配重12也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在杆11上。螺旋弹簧13被安装在杆11上以使配重与把手以可旋转方式互相连接,使得车辆绕着车辆纵轴的过大加速不具有使把手10转动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通过确保从门把手10至门锁的驱动在车辆的这种过大加速度的情况下被断开以避免对这种配重的需求。这可能会在诸如车辆的侧向冲击、或者车辆绕着其纵轴的滚动、或者绕着垂直轴的旋转时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耦合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在图2a至图2c中示出。这种装置还在以下将更详细的说明的图6和图7中示出。
在这个实施例中,驱动缆线21被连接到车门中的锁销(latch)上,另外的驱动缆线25被连接到与图1中的门把手相似但不具有配重的门把手10上。细长的盒状壳体23为具有盖的外壳形式,在图6和图7中更清楚地示出。端子套管22和24的各端部被固定到这个壳体23上,用以引导缆线21和25的端部。例如,缆线可以为具有护套(图中未示)的波顿(Bowden)缆线。可供选择地,可以使用杆或绳索或者任何其它适当的耦合件。
大体为L形的耦合锁扣件(catch)27的一端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到缆线21的接头26。从耦合锁扣件27突出的凸起部261沿着形成于壳体23的基部中的细长沟槽231滑动,使得耦合锁扣件的枢转点沿着壳体轴向滑动。细长的矩形凸起部28从耦合锁扣件27的另一分支突出,并且沿着壳体的盖60中的细长沟槽29被引导。依此方式,耦合锁扣件27被限制以滑动运动在长度方向上移动。耦合锁扣件27具有用于接合惯性杆31对应操作面311的操作面281。
惯性杆31为逗号形状,并且所述惯性杆的一端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到连接到门把手10的缆线25的端部处的接头30。从惯性杆31突出的圆形凸起部301沿着细长沟槽231滑动以在纵向上引导所述惯性杆。另外,从惯性杆31向上突出的圆形凸起部34沿着壳体盖60中的细长轨道341被引导。这些凸起部34、301共同限制惯性杆的纵向运动。
典型的重量约为3g的金属的、厚重圆柱体33在互补的凹槽中保持在惯性杆31内且远离所述惯性杆的枢转端,使得惯性杆31的整个质心远离其枢转点。在一个实例中,所述质心距离枢转点15mm。圆柱体33当然可以为任何材料,优选地比制成其它部件(除下述的弹簧32外)的材料的密度更大。
环绕凸起部301设置的扭转螺旋弹簧32在图2a中的顺时针方向上偏压惯性杆31,使得所述惯性杆的质心被设置成在横向上偏离通过枢转点30的纵轴。在图2a中所示的位置处,惯性杆31的平坦表面紧靠耦合锁扣件27的平坦表面,以防止所述惯性杆持续进行顺指针的旋转运动。
在图2a中所示的静止位置中,惯性杆和耦合锁扣件各自的操作面311与281之间存在纵向间隙。这在故障状态下允许惯性断开,如下所述。
形成为壳体盖60中的突出部且在图2a和图7中示出的指状件35将惯性杆的凸起部34引导到限定在盖60内的两个平行通道36和37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中。当凸起部34已移动过指状件35的末端时,所述凸起部无法在通道36与37之间变换通道:这样,所述装置或者保持耦合或者保持断开直到缆线25被释放为止。
在正常操作下,在施加到缆线25的加速度低于预定阈值(例如,对应于约为每小时5km的车辆冲击可以为2G,但是也可以在2G至3G或1.5G至4G的范围内)的情况下,缆线25上的张力朝右拉惯性杆31,以使所述惯性杆从图2a中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2b中所示的位置。2G数值相当于0.2N的弹簧弹力在距离枢转点半径为15mm处作用于惯性杆。一旦当操作面311与281之间的间隙已闭合时,惯性杆与耦合锁扣件之间被锁定,并且将所述耦合锁扣件沿壳体在长度方向上被拖到图2b中所示的最终位置。由于缆线21被拉动,所以这会造成闭锁操作。例如由于锁销中的复位弹簧将缆线21拉回,释放门把手10会使所述装置返回到图2a中所示的其静止位置。
在高于缆线25上的预定阈值的非正常加速的状态下,惯性杆31逆时针摆动,使得质心趋向于朝着通过其枢转点的纵轴移动且通常超过所述纵轴。当惯性杆逆时针摆动,使得其沿着壳体以滑动方式移动时,使操作面311和281之间的间隙闭合。如果缆线25上的加速度恰好为预定阈值,则惯性杆31将逆时针摆动到恰好足以使表面311在通过表面281时跳过表面281,使得所述部件不会锁在一起。在高于阈值的加速度下,惯性杆将比这摆动得更远。因此,在故障状态下,惯性杆继续其纵向的滑动运动而到达图2c中所示的位置,所述装置在所述位置处断开耦合。在这种故障状态下将会看到凸起部34沿着两个可能的通道36、37的下部通道37滑动。当缆线25上的张力被释放时,耦合装置自动复位到图2a中所示的位置。
与图2a至图2c的耦合装置非常相似的耦合装置在图6和图7的透视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参考符号用于相同的部件。主要差别在于,在图6中,缆线25的端部处的接头30被保持在具有用于安装扭转弹簧32的单独凸起部的支架内。尽管这会对惯性杆31引进复杂性,然而可以使部件的装配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图3a至图3d中示出。这个实施例除了具有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上进行操作的两个惯性杆312、313之外以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方式进行操作。对应地,有两个彼此相面对的耦合锁扣件271、272;具有操作接合面282和283。当然尽管各杆可以具有其自己的弹簧,然而在这个实例中,单个扭转弹簧321被两个惯性杆共享。正常操作在图3b和图3c中示出,两个惯性杆耦合到它们各自的耦合锁扣件。非正常操作在图3d中示出,其中过大的加速度造成两个惯性杆移动以靠近中央纵轴并绕过锁扣件。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图4a和图4b中示出。除了根据对应于图2a至图2c的杆31的惯性杆43的旋转来断开驱动之外,缆线25的非正常加速造成门把手(或其它致动器)的运动相对于壳体23被锁住并因此相对于车辆被锁住。沿着壳体的一侧具有凹口40、41和42,沿壳体纵向形成棘齿。与接合耦合锁扣件的操作面相对的惯性杆上的接合面44成形为与棘齿的一个或其它凹口锁定。接合面成形为将惯性杆43保持在其抵靠棘齿的锁定位置处,假设张力保持在缆线25上。根据高于预定阈值的过大加速的程度,所述装置将在棘齿凹口40、41和42中的一个或其它凹口中锁定门把手(或其它致动器)。抵靠第一凹口40的接合在图4b中示出。
将会理解单个凹口或任何数量的凹口可以替换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棘齿。
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所述第三实施例的构造提供抵抗门锁的错误操作的额外的自动防故障机构(fail-safe mechanism)。根据将耦合装置固定到车辆上的取向,可以想到的是在异常情况下,横向作用于壳体的加速力可以造成惯性杆不顾缆线25的加速张力而接合在耦合锁扣件上。具有凹口或棘齿的构造应该确保惯性杆不会返回使其锁定在耦合锁扣件上并重新接合缆线21和25之间的驱动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在图5a和图5b中示出。除了在这个实例中有以串接方式进行操作的两个惯性杆和两个耦合锁扣件外,这个实施例的操作与图4a和图4b的操作相似,如参照图3a至图3d所述。另外,具有对应的两个棘齿,在壳体的每一侧各有一个棘齿。在横向加速度50作用于壳体的情况下,造成下部惯性杆43如图中所示向下摆动,尽管缆线25上的张力沿箭头51的方向,然而由于操作面44与凹口40接合,所以通过惯性杆43与下部棘齿的接合可防止意外的耦合。
在任何实施例中,螺旋弹簧32、321可以被替换成某些可供选择的工具,用以确保惯性杆被正确对准以与耦合杆相耦合。对于图2的单杆实例,假设耦合装置以相对于车辆的正确取向(即,图2中所示方向的反向)安装,则仅依靠杆自身的重量可能就足够了。
根据本发明的耦合装置的第五实施例在图8a至图8c中示出。这个实施例以与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相似的方式运行,其中在沿一个方向在框架23上存在过大的侧向冲击的情况下,门把手的操作受到阻碍。
如图8a中所示,耦合锁扣件827具有可沿沟槽231轴向滑动的枢转点。耦合锁扣件827的细长臂具有向上突出的凸起部807和804,所述凸起部被引导沿着盖60内所形成的细长沟槽836轴向滑动。与凸起部804相邻的另外的凸起部805被设置成沿着盖60中所形成的平行且相邻的导向槽837滑动。耦合锁扣件827面向盖60的表面在凸起部807与804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惯性杆831的凹槽。
横向延伸的邻接面801和802形成于盖60内,以便在过大的侧向冲击或加速度作用于框架23上的情况下阻挡门把手缆线25的运动,如下所述。耦合锁扣件827上的横向延伸但成角度倾斜的邻接面808形成为肩部,限定上述凹槽的向前壁部,并且所述邻接面用作在释放门的正常操作下锁定惯性杆831与耦合锁扣件827的邻接面。
双复位弹簧(dual return spring)806代替图2的螺旋弹簧32被安装在用于惯性杆831的枢转支架上。这可将惯性杆831弹性偏压到如图8a中所示的中间位置。如果杆831已摆动到图8a和图8c中所示的任一旋转位置,则所述双复位弹簧会使杆831返回到所述中间位置。
现在将说明图8a的耦合装置的正常操作。假设由门把手施加给其缆线25的加速度小于预定阈值,例如2G,惯性杆831将不会逆时针摆动到足以使其绕过耦合锁扣件827上的邻接面808。因此,通过弹簧806的顺时针弹簧弹力足以反击厚重的圆柱体33朝着通过惯性杆的枢转点的纵轴移动的趋势。当惯性杆和耦合锁扣件的各接合面之间的间隙闭合时,两个元件根据缆线25的平移会锁在一起并允许锁销进行操作以打开门,如参考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所记载。同时,从惯性杆面向盖60的表面突出的凸起部834a和834b沿着槽837轴向滑动。
如果施加到缆线25的加速度超过阈值,如图8b中所示,则当接合面之间的间隙已闭合时,惯性杆831逆时针摆动成使其绕过耦合锁扣件上的邻接面808。惯性杆接着能够自由地轴向滑动,直到向前的凸起部834b紧靠盖60中的邻接面802为止。凸起部834b的这种接合在图8b中示出。邻接面802的弧形抵抗逆时针运动锁定凸起部834b,直到缆线25上的张力被释放时为止。此时,双复位弹簧806使惯性杆移回其中间位置。其作用是为了阻挡门把手的缆线25的运动。
在非常异常的情况下,即使车辆受到冲击(例如在横交于框架23的方向50上),施加到缆线25上的加速度也可能会低于预定的阈值。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阻挡门把手缆线25可防止门释放机构的不安全操作,对于如图8b和图8c中所示的对框架23的不同方向的加速度或横向冲击。从图8b的以上说明将会明白,框架23在轴线50上的加速度将具有使惯性杆831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的效果。逆时针摆动将会使所述惯性杆如图8b中所示受到阻挡。顺时针的摆动运动将会使所述惯性杆移动到图8c中所示的位置,在所述位置处,惯性杆上的后凸起部834a滑动而紧靠盖60上的邻接面831。再一次,当加速度或冲击已停止且缆线25上的张力已被释放时,双复位弹簧806将使惯性杆返回到其中间位置。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在图9a和图9b中示出,并且这个实施例的操作除了具有以串接方式进行操作的双惯性杆931a和931b之外与图8a至图8c中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操作相似。第六实施例还有一对耦合锁扣件927a和927b,所述耦合锁扣件可在沿着形成于壳体基部中的轴向槽931滑动的共用安装点上枢转。一对螺旋弹簧906a、906b在相同的安装点上独立进行操作,以便以与图3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相似的方式将各惯性杆弹性偏压成相对于它们各自的耦合锁扣件锁定接合。
各耦合锁扣件具有引导其沿着盖60中所形成的细长槽936a、936b滑动的细长突出部(图中未示出)。形成于各惯性杆上的凸起部934a、934b引导杆分别沿着盖60中的沟槽937a、937b轴向滑动。如图9a中所示,面向后方的邻接或接合面981a和981b分别形成于耦合锁扣件927a、927b上,用于锁定与惯性杆上的对应接合面的接合。
耦合装置的正常操作在图9a中示出,其中缆线25上低于阈值的加速度使得惯性杆与耦合锁扣件之间的轴向间隙闭合,同时弹簧确保惯性杆与它们各自的耦合锁扣件锁定。
施加到门把手的缆线25上的过大加速度使得惯性杆朝着框架中央摆动,从而造成各凸起部934a、934b与盖60中所形成的各邻接面901锁定。这会阻挡门把手的缆线25的进一步运动。
在如图9b中所示的过大的侧向冲击或加速度50被施加到框架23的情况下,对应的一个惯性杆将摆动到一极端位置处,所述惯性杆在所述极端位置处与一个邻接面901接合。根据沿着轴线50的加速度方向,所述惯性杆为一个或另外的惯性杆。因此,可确保这种侧向冲击情况下的安全操作而与其方向无关。再一次,当已停止加速时,弹簧复位耦合装置。
图1至图9中所示的构造可以被应用于用于控制门或尾板或其它闭合机构的锁销的许多不同的系统中,如图10至图12中所示。
在图10中所示的系统中,传统的门把手10通过波顿缆线21、25控制传统的锁销80,其中实施本发明的装置被设置在一条线上,即串联。
在图11中所示的构造中,电致动器90也被成直线设置且位于把手10与缆线25之间。除了通过把手的手动控制之外,这还会提供门锁80的电气控制。电气控制90通过控制电子单元92以及安装在外部门把手10或内部上或者与外部门把手10或内部相邻的开关91控制。
在图12中所示的构造中,对于外部没有手动的门把手,而是由电气开关91(例如使用无钥匙进入系统或微动开关)来控制进入。门释放电致动器及其控制电子装置以盒状件1000示出,其中盒状件1000包含机械传动及转位(indexing)系统1001、电动机1002、微处理器1003和控制电子单元1004。
对于电致动器可能会出现故障状态,或者受到犯罪活动(举例而言)的干扰,从而可能会造成不正确的致动,即为超过预定阈值(例如2G)的加速度。如果电动机的动力供应没有被控制电路正确地调节将会发生此情况,使得致动器内的电动机以最大功率被驱动而施加过大的力。
只要可能,即,除了弹簧和厚重的圆柱体,耦合装置的部件优选地由塑料制成,便利地,所述部件可以为塑料模制件。
本发明已在其用于门锁的控制的应用中被加以说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许多种其它的机械致动机构,其中冲击状态下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
优选实施例为线性致动器,并且惯性杆和锁扣件在壳体内均沿着线性路径布置。然而,这可以被修改为旋转配置,其中惯性杆和锁扣件均沿着弧形路径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当惯性杆位于使其与锁扣件锁定以耦合从致动器至缆线的驱动的位置处时,惯性杆的质心从通过其在支架上的枢转安装点且在该点处平行于惯性杆的路径的直线横向移位。

Claims (24)

1.一种用于通过缆线机械地耦合从致动器至机构(例如门锁)的操作驱动的装置,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门锁和所述致动器安装在固定位置处;
惯性杆,所述惯性杆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在被限制沿着所述框架内的预定路径滑动的支架上,所述惯性杆具有远离其在所述支架上的枢转安装点的质心;
锁扣件,所述锁扣件被限制跟随所述惯性杆的路径沿着所述框架内的预定路径滑动;
用于将所述支架连接到所述致动器上的工具;以及
用于将所述锁扣件连接到所述机构(例如门锁)上的工具;
所述装置被设置成:当所述惯性杆位于其与所述锁扣件锁定以耦合从所述致动器至所述缆线的驱动的位置处时,所述惯性杆的质心从通过其在所述支架上的枢转安装点且在该点处平行于所述惯性杆的路径的直线横向移位;
当没有从所述致动器施加驱动力时,所述锁扣件和所述惯性杆互相接合的表面之间存在轴向间隙,但是当所述致动器施加正常的驱动力时,所述惯性杆滑动以使所述间隙闭合并接着与所述锁扣件锁定;以及
所述惯性杆的轴向加速度高于对应于不安全故障状态的预定阈值时,造成偏离轴线的惯性杆摆动以使其质心移动靠近与其枢转安装点轴向对准的位置,在所述间隙已闭合时足以绕过所述锁扣件,由此断开操作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路经是直的且沿着轴线互相平行,以耦合从所述致动器至所述缆线的轴向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包括在所述框架上的阻挡突出部,所述阻挡突出部被定位成:当所述惯性杆摆动到使其在所述故障状态下或者侧向冲击或施加到所述框架上的加速度下将绕过所述锁扣件时,邻接所述惯性杆以阻挡所述惯性杆的持续轴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包括另外的惯性杆和另外的锁扣件,它们与所述惯性杆和所述锁扣件以串接方式进行操作,但是所述另外的惯性杆在所述框架轴线的横向上沿相反方向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对于各所述惯性杆包括在所述框架上的阻挡突出部,所述阻挡突出部被定位成:当所述惯性杆摆动到使其在所述故障状态下或者侧向冲击或施加到所述框架上的加速度下将绕过所述锁扣件时,邻接所述惯性杆以阻挡所述惯性杆的持续轴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两个惯性杆共享一个共用的可滑动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阻挡突出部为沿轴向设置的一系列突出部中的一个突出部,以形成棘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封闭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工具被设置成连接到另外的缆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耦合锁扣件和框架的所述惯性杆为塑性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惯性杆保持材料密度比塑性材料大的厚重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惯性杆弹性偏压到使其与所述锁扣件锁定的旋转位置处的工具。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惯性杆弹性偏压到使其与所述锁扣件锁定的旋转位置处的工具,并且其中两个惯性杆共享一个共用偏压工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压工具或各偏压工具为螺旋弹簧。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惯性杆弹性偏压到使其与所述锁扣件锁定的旋转位置处的工具,并且其中所述偏压工具包括用于各个惯性杆的螺旋弹簧。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惯性杆弹性偏压到使其与所述锁扣件锁定的旋转位置处的工具,并且其中所述偏压工具包括双复位弹簧,并且包括两个阻挡突出部,所述阻挡突出部被设置成当惯性杆从其可与所述耦合锁扣件接合的中央位置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时,分别邻接所述惯性杆。
17.一种门锁控制系统,包括锁销、构成所述致动器的门把手、以及通过缆线可操作地连接在它们之间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耦合装置,用以提供惯性安全断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门锁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通过缆线在所述门把手与所述耦合装置之间可操作地连接成一条线的电致动器,由此使所述锁扣件可选择性地由所述门把手或由所述电致动器进行操作,并且所述耦合装置提供惯性安全断开。
19.一种门锁控制系统,包括锁销以及电致动器,所述锁销以及电致动器以驱动方式可操作地耦合到它们之间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耦合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门锁控制系统,包括与门把手相邻以控制所述电致动器的电气开关。
21.一种利用致动器与机构之间的机械耦合装置在非正常加速的情况下(例如当受到冲击时)断开从致动器至机构(例如门锁)的驱动的方法,其中所述耦合装置在正常操作时耦合驱动,而一旦由所述致动器施加的驱动的加速度超过预定的阈值时断开驱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耦合装置还在其断开所述驱动时阻挡所述致动器的运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耦合装置在重新开始正常操作时自动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机构为车辆的门锁。
CN 200610143953 2005-11-11 2006-11-07 耦合从致动器至机构的驱动 Pending CN19911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523021A GB0523021D0 (en) 2005-11-11 2005-11-11 The ZZZ band
GB05230321 2005-11-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1113A true CN1991113A (zh) 2007-07-04

Family

ID=35516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43953 Pending CN1991113A (zh) 2005-11-11 2006-11-07 耦合从致动器至机构的驱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991113A (zh)
GB (1) GB0523021D0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1996A (zh) * 2009-09-04 2013-04-10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与门闩锁设备一起使用的内侧把手组件
CN103534428A (zh) * 2011-05-12 2014-01-22 株式会社阿尔发 针对可动部件的线缆连结构造
CN108851697A (zh) * 2017-05-11 2018-11-23 海蒂诗弗兰克有限及两合公司 枢转配件和家具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1996A (zh) * 2009-09-04 2013-04-10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与门闩锁设备一起使用的内侧把手组件
CN103031996B (zh) * 2009-09-04 2015-07-29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与门闩锁设备一起使用的内侧把手组件
CN103534428A (zh) * 2011-05-12 2014-01-22 株式会社阿尔发 针对可动部件的线缆连结构造
CN103534428B (zh) * 2011-05-12 2016-07-06 株式会社阿尔发 针对可动部件的线缆连结构造
US10030691B2 (en) 2011-05-12 2018-07-24 Alpha Corporation C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movable member
CN108851697A (zh) * 2017-05-11 2018-11-23 海蒂诗弗兰克有限及两合公司 枢转配件和家具
CN108851697B (zh) * 2017-05-11 2023-09-26 海蒂诗弗兰克有限及两合公司 枢转配件和家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0523021D0 (en) 2005-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3788B2 (en) Latch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705140B1 (en) Latch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739633B2 (en) Fuel door lock actuator
US6463773B1 (en) Electronic latch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942942B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495330A (zh) 惯性锁机构
CN1690341A (zh) 滑动门锁紧系统
US20070289345A1 (en) Lock Apparatus for a Glove Box of a Vehicle
CN1975084A (zh) 车辆门闩操作装置
WO2014203930A1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GB2432184A (en) Coupling apparatus which decouples in the event of acceleration above a predetermined threshold
CN108474225B (zh) 机动车锁
JP5727850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754033A (zh) 用于机动车车门的解锁/锁闭记忆型锁具
US20050082843A1 (en) Latch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0219525A (zh) 用于车门的闭合闩锁组件及用于致动该闩锁组件的方法
CN101105092B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991113A (zh) 耦合从致动器至机构的驱动
CN211524444U (zh) 安装在车门的内面板中的电动儿童锁系统及其车辆
KR20190072303A (ko) 자동차 도어용 핸들장치
EP1290301B1 (en) Latch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0336468B1 (ko) 자동차용 도어의 이중 잠금 장치
CN1164477A (zh) 汽车的锁定控制装置
CN2849064Y (zh) 自动门锁的门内操纵机构
KR20040050962A (ko) 일체형의 테일게이트 및 플립업 글래스 연결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