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4252A - 图像捕捉装置、功率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捕捉装置、功率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4252A
CN1984252A CNA2006101659736A CN200610165973A CN1984252A CN 1984252 A CN1984252 A CN 1984252A CN A2006101659736 A CNA2006101659736 A CN A2006101659736A CN 200610165973 A CN200610165973 A CN 200610165973A CN 1984252 A CN1984252 A CN 1984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image pickup
detecting
operated
si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659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山将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84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42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04N23/651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affecting camera operations, e.g. sleep mode, hibernation mode or power off of selective parts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捕捉装置,其在存在REC键或PB键的操作的情况下,若摄像机主体的周围的亮度不足基准值(步骤S8,S21中为“否”),则将电源上电指示和模式设定指示置为无效,若在基准值以上(步骤S8,S21中为“是”),则将电源投入指示和模式设定指示置为有效而将电源置于导通状态,并直接开始基于任何一种模式的动作。另外,在电源键持续一定时间按下时(步骤S4中为“是”),与周围的亮度无关地直接将电源置于导通状态。

Description

图像捕捉装置、功率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捕捉装置功率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数字摄像机在上电电源时需要操作电源按键。作为构成电源按键的硬件特别是采用按钮,并配置于数字摄像机主体的比较容易操作的位置。
然而,这种电源上电的操作方法,例如将数字摄像机主体放入封套等而携带行走时,数字摄像机主体会与其他收置物干涉,结果电源上电用按钮会被按下。结果,出现即使不使用也消耗电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2001-184143号中,对于数字摄像机,通过对电源开关被一定时间连续按下以及电源被上电时进行判断,而防止电力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能维持使用者的便利性又能防止错误的电源上电操作检知的图像捕捉装置、功率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图像存储装置备有权利要求1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电源控制方法备有权利要求11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通过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所共通的数字摄像机的外观的图;
图2是表示该数字摄像机的电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电源上电指示存在时的数字摄像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接续图3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数字摄像机1的外观的图,图1A是从正面上方观察数字摄像机的图,图1B是从背面上方观察数字摄像机时的立体图。
该数字摄像机备有光学变倍,并具有以下的结构。
也就是说,如图1A所示的那样,在大致矩形的薄型的摄像机主体1的前面,备置摄影透镜部2、光学取景器(finder)3,在其上面的(对于使用者)的右端配置电源键4和快门键5。
所述摄影透镜部2为如下结构:即在多阶段地伸缩的镜筒6的内部,构成变倍(zoom)透镜和聚焦透镜的光学透镜组在光轴方向可移动地被保持。
另外,在电源关闭状态和动作模式被设定为再生模式时,摄影透镜部2如图示的那样在摄像机主体1内收置,另一方面,在记录(摄影)模式中的电源上电时,在电源导通的状态中动作模式被从其他模式设定为记录模式时向前方伸出。
此外,在所述镜筒6的开口部,设置在非使用时保护透镜的、开闭自如的透镜封盖(封盖机构)7。另外,该透镜封盖7,能够与摄影透镜部2(镜筒6)的伸缩动作独立地进行开闭。
另外,如图1B所示的那样,在数字摄像机的背面配置:光学取景器3;按钮构造的REC键(Record mode key)8,其用于使摄像机以摄影模式动作;按钮构造的PB键(Playback mode key)9,其用于使数字摄像机以再生模式动作;变倍操作键10;菜单键11、显示屏键12;四方向键13;以及其内侧的设置键14的各开关类;液晶显示器15;扬声器孔41。
REC键8和PB键9,不仅分别具有上述那样的记录模式设定功能和再生模式设定功能,还能够在电源关闭状态中通过对REC键8和PB键的操作进行检测,而切换为电源导通状态。
由此,用户能够在电源关闭状态时仅通过按压REC键8或PB键9而从电源关闭状态切换到电源导通状态,而使用所希望的模式(记录模式、再生模式)。
另外,为了防止防止误操作,通过一定时间连续按压所述电源键4,才能从电源关闭状态切换为电源导通状态。
液晶显示器15,由例如附有背光灯(back light)的彩色液晶显示面板构成,并在记录模式时显示:所被摄像的图像、记录后的图像、所被摄像记录的图像尺寸/容量、以及包含用于设定图像处理方法的设定画面、误操作次数等各种信息。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在摄像机的底面,设有:对所摄影的图像进行记录的记录介质即存储卡等外部存储器33可自由拆卸地安装的存储卡槽。扬声器孔42,在检测出误操作的情况下,输出蜂鸣声或警报声而对来自用于报知的扬声器41的声音进行输出。
图2是以所述数字摄像机为主,而表示电结构的概略的方框图。
透镜模块(block)21是包含前述的镜筒6、光学透镜组、和它们的驱动机构、以及所述透镜覆盖7的模块。
镜筒6和光学透镜组,通过设置于镜筒6内的电机22而沿光轴方向被驱动,与此不同地,透镜封盖7通过设于镜筒6内的其他的电机23而进行开闭动作。
根据来自后述的透镜覆盖控制电路264的控制,通过电机驱动器24,根据需要驱动电机22。
根据来自后述的电机控制电路267的控制,通过模式驱动器25,根据需要驱动电机23。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数字摄像机上也设置有:用于驱动聚焦透镜的聚焦电机和电机驱动器;机械快门和机械光阑以及用于驱动它们的驱动机构等。
在透镜模块21的光轴后方,配置用于取得通过透镜模块21而成像的图像的CCD27。
CPU26,备有亮度判别电路261、存储器262、摄像控制电路263、透镜覆盖控制电路264、计数器265、复位电路266、以及电机控制电路267,并进行关于数字摄像机的各控制。
CCD27,基于定时发生器(TG)28所生成的定时信号而由垂直和水平驱动器29所驱动,并基于通过透镜模块21而蓄积于各像素上的电荷量而取得被拍摄体的光学像(模拟值),并将该光学像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30。
信号处理电路30(CDS/AD)30由利用相关二重抽样法(相関二重サンプリ ング)将CCD27的输出信号中所包含的噪声除去的CDS电路,以及将利用该CDS电路除去了噪声后的摄像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A/D变换器构成,并将变换为数字信号的摄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部31。
图像处理部31对所输入的摄像信号,实施熄灭脉冲箝位(ペデスタルクランブ)等处理,并将其变换为亮度(Y)信号和色差(UV)信号,同时进行自动白平衡、轮廓强调、像素插补等用于品质提高的数字信号处理。
在图像处理部31中变换后的YUV数据顺次被存储在SDRAM32,并且在所述记录模式中每存储一帧的数据(像素数据)即被变换为视频信号,并被发送到所述液晶显示15,且作为直通(through)图像而存储。
另外,在记录模式中,若检测到所述快门键5的操作,则由CCD27、信号处理电路30、和图像处理部31所得并暂时存储在SDRAM32中的图像数据,由CPU所压缩,并最终地作为规定格式的静止画文件存储在外部存储器33中。
存储在外部存储器33中的静止画文件,在再生模式中,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而由CPU26读出,并被扩展,并作为YUV数据被展开到SDRAM32中后,在液晶显示器15上被显示。
另外,数字摄像机具有:包含前述的电源键4、REC键8、PB键9、快门键5的键输入部34,以及镍氢电池等可充电的电池35、电源控制电路36、微型计算机(sub processor)37。
电源控制电路36,将前述的电机22、23,电机驱动器24、25等光学系统,CCD27,时刻产生器(TG)28,垂直和水平驱动器29,信号处理电路30,图像处理部31等摄像系统为主的数字摄像机的各部分,供给蓄电池35的电力。
另外,微型计算机37根据CPU26的命令,对基于电源控制电路36的电源供给进行控制,并与电源的导通闭合无关地恒常地扫描键输入部34中的各种开关等的操作的有无。若由用户操作了任何一个的操作键,则将与该操作内容相对应的操作信号发送到CPU26。
另外,微型计算机37的上述功能也可以通过如下而实现:即在例如电源关闭时将CPU26置为所谓的仅进行键扫描动作的休眠状态而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微型计算机37。
Flash存储器38中存储用于使CPU26控制所述各部的各种程序(包含AE、AF、AWB的控制用程序),以及CPU26所使用的各种数据。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有通过使CPU26与所述微型计算机37协同动作而作为本发明的控制机构发挥功能的程序。
另外,F1ash存储器38是不遗失性,规定数字摄像机1的动作,并根据需要保持由用户所变更或设定的各种数据。
此外,在Flash存储器38中,存储后述的、因检测出电源键4、REC键8、PB键9的不经意的按压操作而引起的误操作。
另外,Flash存储器38在判断为电源投入指示为有效时,通过复位电路26将所存储的误操作次数消去。
报警声生成部39,是基于CPU26的命令根据需要审查报警声并输出到扬声器驱动部40的电路。扬声器驱动部40,通过输入声音而驱动扬声器41。
接下来,对由以上的机构所构成的数字摄像机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在电源上电之前的待机状态中电源键4、REC键8、或PB键9的其中任何一个键被按下时即存在电源上电指示时的数字摄像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根据以下的说明,在电源上电前的待机状态的数字摄像机中,所述微型计算机37恒常地扫描电源键4、REC键8、或PB键9的操作的有无,若任何键均未被按下(步骤S1~S3全为“否”),继续进行扫描。
于是,在进行任何键的操作时,按照如下那样进行动作。
(PB键9的操作时)
首先,若微型计算机37检测出对PB键9的操作(步骤S1中为“是”),则该操作信号被从微型计算机37发送到CPU26,并将其作为触发,CPU26对微型计算机37进行所述光学系统的电源供给,并通过使透镜封盖控制电路263动作而打开所述透镜封盖7(步骤S5)。
接着,根据来自摄像控制电路263的指示由微型计算机37进行向所述摄像系统的电源供给,并将CCD27以一定时间驱动(也可以仅一次驱动)(步骤S6),期间图像处理部31以数帧对摄像信号的亮度(Y)成分进行积分(步骤S7)。接下来,基于该积分值取得摄像机主体1的周围的亮度,并且亮度判别电路261,判断该所取得的值是否在存储器262中所存储的基准值以上(步骤S8)。
这里,在通过亮度判别电路261判别为摄像机主体1的周围的亮度不足存储器262中所存储的基准值的情况下(步骤S8中为“否”),PB的操作为误操作,例如放入封套中而携带行走时,透镜封盖控制电路263以将透镜封盖7封闭的方式而控制(步骤S9),并对所述光学系统和摄像系统停止电源供给(步骤S10)。
接下来,报警声生成部39生成报警声,扬声器驱动部40驱动,由扬声器41发出报警声,由此使用户得知存在误操作(步骤S11)。并通过计数器265对此时的误操作次数进行计数,存储器38将该被计数的误操作计数进行改写(步骤S12)。
然后,在该时点结束对PB键9的操作进行应答的动作,并向步骤S1返回。也就说,将基于PB键9的电源上电指示和再生模式的设定指示置为无效,不断进行基于微型计算机37的扫描,直至存在下一个键操作。
另外,在所述的步骤8的判断结果为“是”,并存在PB键9的操作时,由亮度判别电路261判别为摄像机主体1的周围的亮度为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透镜封盖控制电路263以及将透镜封盖7关闭的方式进行控制(步骤S13),微型计算机37,对所述光学系统和摄影系统以外的各部,进行电源供给(步骤S14),并移行到基于再生模式的动作,在液晶显示器15上显示出所述外部存储器33等最所后存储的最新的记录图像(步骤S15)。
另外,也可以,在步骤S14中,停止向所述光学系统和摄像系统的电源的供给,并作为替代进行向再生系统的电源供给。
此外,对该时点存储于Flsah存储器38中的误操作次数进行读取,并将其叠加到上述的记录图像上并以一定时间显示后(步骤16),复位电路266对所存储的误操作次数进行复位(步骤S17)。
此后,进行基于再生模式的其他动作。
(REC键8操作时)
另外,与是否检测出上述PB键9的操作无关地,若微型计算机37检测出REC键8的操作(步骤S2中为“是”),则进行与存在PB键9的操作时的步骤S5~S7同样的动作(步骤S18~S20),并基于积分值取得此时的摄像机主体1的周围的亮度,亮度判别部261判别该值是否在基准值以上(步骤S21)。
于是,在不足基准值的情况下(步骤S21中为“否”),判断为REC键8的操作为误操作,进入先前所说明的步骤S9,而进行报警声的输出、误差操作次数的累加等,并返回步骤S1。也就是说,将基于REC键8的电源上电指示和记录模式的设定指示置为无效,并连续进行基于微型计算机37的扫描直至存在下一个键操作。
另外,在步骤S21的判定结果为“是”、存在REC键8的操作且亮度为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由微型计算机37对所述光学系统和摄像系统以外的各部进行电源供给(步骤S22),移行到基于记录模式的动作,并借助于来自于电机控制电路267的控制而使摄影透镜部2从摄像机主体1伸出(步骤S23),并开始液晶显示器15中的直通(through)图像显示(步骤S24)。
此外,在该时点读出存储于Flash存储器38中的误操作数,并将其叠加于直通图像上而以一定时间显示后(步骤S25),并在这里将所记录的误操作次数一度复位(步骤S26)。从此以后,进行基于记录模式的其他动作。
(电源键4的操作时)
另外,与上述REC键8和PB键9的操作检测的有无无关地,若微型计算机37检测出对电源键4的操作(步骤S3中为“是”),则CPU26确认该状态是否持续一定时间(例如1秒~2秒),在持续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为“否”),则将电源键4的电源上电指示置为无效,并返回步骤S1。
另外,若基于电源键4的操作持续一定时间(在步骤S4中为“是”),则进入图4中的步骤S27,并由微型计算机37直接进行针对各部分的电源供给。
接下来,移行到基于记录模式的动作,并以透镜封盖控制电路264打开所述透镜封盖7的方式进行控制(步骤S28),电机控制电路267以将摄影透镜部2从摄像机主体1拉出的方式进行控制(步骤S29),并开始液晶显示器15中的直通图像显示(步骤S30)。
从此以后,进行基于记录模式的其他动作。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存在REC键8和PB键9的操作且周围的亮度为基准亮度以上的情况下,将电源上电指示、记录模式或再生模式的模式设定指示置为有效,并直接使来自用户的电源上电和所希望的模式中的使用成为可能。
由此,用户能够在必要时迅速将电源上电。另外,在存在REC键8和PB键9的操作时若周围的亮度不足基准亮度,则通过将电源上电指示和/或上述模式设定指示置为无效,能够防止基于误操作的错误电源上电。
因此,即能够维持基于为REC键8和PB键9分配电源导通功能的较高便利性,也能够防止错误的电源上电。
另外,对于基于电源键4的电源投入指示,由于需要以一定时间对其按压,因此能够防止基于误操作的错误电源投入。由于若电源键被一定时间持续按压则直接将电源上电,因此,即使在周围的亮度不足基准亮度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通过使用电源键4而确实地将电源上电。
另外,由于在判定为REC键8和PB键9的操作为误操作并将电源上电置为无效时,通过警报声使用户得知该操作是误操作这一旨意,因此能够唤起用户对该误操作的注意,并能够消除容易产生错误电源上电的状态。
此外,由于在将电源上电指示置为有效时能够使用户得知之前的REC键8和PB键9的误操作次数,因此能够唤起用户对该误操作再次产生的注意,并能够消除容易产生错误的电源上电的状态。
另外,由于是借助于基于由CCD27所蓄积的电荷量的亮度的积分值而对存在REC键8和PB键9的操作时的周围的亮度进行检测的结构,因此另体地设置亮度检测用传感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在提高便利性的同时,能够以低成本地实现防止错误的电源上电的效果。
另外,在另体设置亮度检测用传感器的情况下,作为传感器,可以使用例如光导电单元(CdS单元等)、发光二极管、发光晶体管、光电池等。另外,在已经备置有这些传感器的数字摄像机中使用本发明的情况下,能够沿用这些传感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CCD27是以数帧对CCD27所输出的摄像信号的亮度(Y)成分进行积分,并基于此对周围的亮度进行判断,但是亮度的判断,也可以是基于包含于摄像信号中的亮度信息以外的信息,例如基于摄像信号的信号电平等而进行判断。
另外,在对与REC键8和PB键9的操作相伴的周围的亮度进行确认时,在其未满足基准值的情况下,以及在相应于PB键9的操作而对周围的亮度进行确认后,将一度打开的透镜封盖7关闭(步骤S9、S13),因此即使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是备有透镜封盖7的结构,也能够在不妨碍借助于透镜封盖7的光学系统保护功能的情况下,通过CCD27对周围的亮度进行检测。
另外,即使存在REC键8的操作,由于在将基于此的电源上电指示和记录模式的设定指示置为无效的情况下,能够与此同时地将使用透镜部2的伸出动作置为无效,因此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摄影透镜部2是沉筒式(沈胴式)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实地防止因错误的电源上电而引起的摄影透镜部2的伸出机构破损。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自具有记录模式设定功能和再生模式设定功能的REC键8和PB键9分配电源导通功能,并对以此作为本发明的特定操作机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没有为这些键分配电源导通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其他键作为特定操作机构而使用。
若举一例,则能够将电源键4作为特定操作机构而起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在基于电源键4的电源上电指示,不需要以一定时间连续对此进行按压,可以作为其替代,在存在电源键4的操作时,仅在周围的亮度为基准的亮度值以上的情况下,将电源上电指示置为有效,而进行前述的步骤S27以下的动作(图4)。
由此能够维持用户的便利性,也能够防止错误的电源上电。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与电源键4相比,电源上电的指示操作为难以操作的键,而不是例如像电源键4、REC键8、PB键9那样的按钮式,而是另体地设置滑动式的开关,并通过为此分配电源导通功能,而作为本发明的其他特定操作机构而发挥功能。
那样的话,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用户能够在必要时与周围亮度无关地确实地对电源上电。

Claims (18)

1、一种图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如下结构:
多个操作部(4、8、9),其用于指示向该装置电源供给;
摄像部(27);
检知部(37),其对所述多个操作部的任何一个被操作进行检知;
取得部(31),其在通过检知部检知到被操作的情况下对所述摄像部进行控制而取得外部装置的亮度;
判断部(261),其在通过该取得部取得装置外部的亮度的情况下,对该所取得的亮度是否在预先确定的亮度以上进行判断;以及
摄像控制部(263),其在通过该判断部判断为所述所取得的亮度在预选确定的亮度以上的情况下,针对所述摄像部使之进行摄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备有如下结构:
封盖(7),其覆盖所述摄像部;
移动部(23),其使该封盖移动;
移动控制部(264),其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在通过所述检知部检知到被操作的情况下,为了使所述摄像部取得装置外部的亮度而使所述封盖移动,另一方面,若通过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所取得的亮度不足预先确定的亮度,则为了保护所述摄像部而移动所述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备有如下结构:
透镜部(21);
位置调整部(267),其在通过所述检知部检知到所述第2操作部被操作的情况下,为了在所述摄像部上成像被拍体像,而对所述摄像部和所述透镜部的位置进行调整,
若通过所述检知部检知到被操作,则所述取得部,在借助于所述位置调整部对所述摄像部和所述透镜部的位置进行调整之前,对摄像部进行控制从而取得装置外部的亮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备有如下结构:
筒部(2),其相对于该装置伸缩自如地备置,
并且,若通过所述检知部检知到所述第2操作部被操作,则所述位置调整部,将所述筒部拉伸,而使所述透镜部移动到该筒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备有以下结构:
显示部(15);
计数部(265),其对借助于所述判断部而判断为所述取得的亮度不足预先确定的亮度的次数进行计数;
计数值存储部(38),其通过该计数部存储所计测的数;以及
显示控制部(31),其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在基于所述判断部而判断为所述所取得的亮度为预先确定的亮度以上时,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基于存储于所述计数值存储部的计数数的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操作部包含第一操作部(9),
并备有以下的结构:
显示部(15);
存储部(32、33),其存储由所述显示部所显示图像;以及
显示控制部(31),其在通过所述检知部检测所述第1操作部被操作,且通过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所取得的亮度不足预先确定的亮度的情况下,将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图像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备有如下结构:
计数部(265),其对通过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所取得的亮度为不足预先确定的亮度的次数进行计数;
计数值存储部(266),其对通过该存储部所计测的数进行存储,
并且,所述显示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在由所述检知部检知到所述第1操作部被操作,且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所取得的亮度为预先确定的亮度以上的情况下,将基于存储于所述计数值存储部中的计数数的内容,与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图像一并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操作部,包含第二操作部(8),
所述显示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在由所述检知部检知到所述第二操作部被操作,且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所取得的亮度为预先确定的亮度以上的情况下,显示基于存储于所述计数值存储部中的计数数的内容,并显示基于所述摄像控制部的摄像处理的结果所得到的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备有如下结构:
报知部(39、40、41),其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所取得的亮度不足预先确定的亮度的情况下进行报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备有:
积分部(31),其取得通过控制所述摄像部而得到的亮度,并对该亮度进行积分,
并且所述取得部,基于由所述积分部积分所得到的亮度的积分值而取得亮度。
11、一种电源控制方法,是备有用于指示向该机器电源供给的多个操作部(4、8、9)以及摄像部(27)电子机器的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检知步骤(步骤S1、S2),其中对所述多个操作部的任何一个被操作进行检知;
取得步骤(步骤S20),其中若在该检知步骤中检知到被操作,则对所述摄像部进行控制而取得装置外部的亮度;
判断步骤(步骤S21),其中若在该取得步骤中取得了装置外部的亮度,在对该所取得的亮度是否在预先确定的亮度以上进行判断;
摄像控制步骤(步骤S23),其中在该判断步骤中判断为所述所取得的亮度为预先确定的亮度以上的情况下,对所述摄像部进行摄像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由所述检知步骤检知到已经被操作,则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在取得基于由所述摄像部所成像的结果的图像之前,控制摄像部而取得装置外部的亮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备有如下步骤:
存储步骤(步骤S12),其中对在所述判断步骤中判定为所述所取得的亮度不足所述预先确定的亮度的次数进行计数,并将该所被计数的数存储于存储部,
报知步骤,其中在所述判断步骤中判定为所述所取得的亮度为预先确定的亮度以上时,对基于所述存储步骤中所存储的计数数的内容进行报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备有如下步骤:
积分步骤(步骤7、20),其中取得通过对所述摄像部进行控制而得到的亮度,并对该亮度进行积分,
所述取得步骤,基于在所述积分步骤中积分所得的亮度的积分值,而取得亮度。
15、一种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通过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控制方法的程序。
16、一种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通过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控制方法的程序。
17、一种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通过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控制方法的程序。
18、一种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通过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源控制方法的程序。
CNA2006101659736A 2005-12-12 2006-12-12 图像捕捉装置、功率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9842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57082 2005-12-12
JP2005357082A JP4301241B2 (ja) 2005-12-12 2005-12-12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その電源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4252A true CN1984252A (zh) 2007-06-20

Family

ID=38138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659736A Pending CN1984252A (zh) 2005-12-12 2006-12-12 图像捕捉装置、功率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43507B2 (zh)
JP (1) JP4301241B2 (zh)
CN (1) CN19842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2017A (zh) * 2015-03-20 2015-08-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66950B2 (ja) * 2007-12-12 2013-08-21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
US8408822B2 (en) 2007-12-12 2013-04-02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US8281590B2 (en) * 2008-08-19 2012-10-09 Canyon West Energy, Llc Steam-based electric power plant operated on renewable energy
CN111064881B (zh) * 2019-11-25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1656A (en) * 1994-07-29 1996-07-30 Logitech, Inc. Digital camera with separate function and option icons and control switches
US6111609A (en) * 1995-01-05 2000-08-29 Thomson Licensing S.A. Electronic recording camera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JP2001069235A (ja) 1999-08-26 2001-03-16 Seiko Epson Corp 携帯端末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1094642A (ja) 1999-09-22 2001-04-06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装置
JP2001184143A (ja) 1999-12-24 2001-07-06 Casio Comput Co Ltd 電源監視機能付携帯型情報機器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03131760A (ja) * 2001-10-25 2003-05-09 Casio Comput Co Ltd 電源制御装置及び電源制御方法
JP4140231B2 (ja) 2001-11-16 2008-08-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4000288B2 (ja) 2002-09-30 2007-10-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注意喚起装置、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注意喚起方法
JP2005091803A (ja) * 2003-09-18 2005-04-07 Ricoh Co Ltd カメラ及びカメラ用防水ケース
JP4400274B2 (ja) 2004-03-24 2010-01-20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デジタルカメ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2017A (zh) * 2015-03-20 2015-08-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01241B2 (ja) 2009-07-22
US7843507B2 (en) 2010-11-30
JP2007166041A (ja) 2007-06-28
US20070132879A1 (en) 2007-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2843C (zh) 控制摄像元件的驱动的时序信号处理装置以及照相机装置
CN103986853B (zh)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KR101387404B1 (ko) 디지털 영상 처리장치의 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1399916B (zh)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
US66309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displaying an image taken by a rotatable image pickup portion
CN101794547B (zh)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0512380C (zh) 摄像装置和图像恢复方法
KR100610576B1 (ko) 촬상장치 및 휴대형 전자기기 전원제어방법
CN100414424C (zh) 成像设备
CN101772952A (zh) 摄像装置
US20040196006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licance and battery
KR100581317B1 (ko) 룸미러를 이용한 차량용 360도 감시 카메라 시스템
KR101477542B1 (ko) 디지털 영상 처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3002211A (zh) 摄影设备
CN101094329A (zh) 数字照相机
CN1984252A (zh) 图像捕捉装置、功率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US7499640B2 (en) Image-recording apparatus
CN100535735C (zh) 取景装置及照相机
CN100448269C (zh) 影像撷取装置的省电方法
US7324153B2 (en) Digital camera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thereof
WO2004073298A1 (ja) 電子カメラ
JP2004078011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0283619A (ja) 撮像装置
KR20070021421A (ko)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JPH08191408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付カメラ一体型vt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