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3046A - 减小热效应的完成单元和使用该单元的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减小热效应的完成单元和使用该单元的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3046A
CN1983046A CN 200610063934 CN200610063934A CN1983046A CN 1983046 A CN1983046 A CN 1983046A CN 200610063934 CN200610063934 CN 200610063934 CN 200610063934 A CN200610063934 A CN 200610063934A CN 1983046 A CN1983046 A CN 1983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ramework
principal plane
hole
perf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639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5091C (zh
Inventor
山田健次
齐藤广元
吉川直宏
饭田淳一
土岐田淳一
松下慎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83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3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50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509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纸张的穿孔器,其包括第一框架和刀片。第一框架包括具有第一孔的第一主平面,并被设置在纸张传输路径的下方。刀片被移动到第一孔内以在传输路径中传输的纸张上穿孔。第一主平面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被设定成小于第一主平面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

Description

减小热效应的完成单元和使用该单元的成像系统
本发明要求享有于2005年9月12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263896和于2006年6月13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163562的优先权,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引入此处以作参考。
技术领域
一般来说,本发明所披露的内容涉及一种具有成像单元和完成单元的成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完成单元,所述完成单元处理从成像单元传输的纸张。
背景技术
通常,成像设备,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MFP(多功能外围设备),可附加一完成单元,其上具有图像的纸张被从成像设备中排出到所述完成单元。
完成单元可包括穿孔器以在从成像设备中排出的纸张上穿孔。
穿孔器包括,例如,具有冲模框架、引导框架和刀片的往复式单元。
冲模框架包括冲模孔,并被放置在纸张传输路径的下方。引导框架包括引导孔,并被放置在纸张传输路径的上方。
冲模孔和引导孔在同一轴线方向上对齐,从而刀片可穿过引导孔和冲模孔在往复方向上移动。
刀片穿过引导孔和冲模孔在往复方向上移动,以在在冲模框架和引导框架间传输的纸张上穿孔。
为了在纸张上实施这种穿孔工序,例如,刀片可以被具有如10微米指定公差的引导框架支撑。
另外,刀片和冲模框架被设计成这样的方式使得,例如,使刀片和冲模孔在刀片和冲模孔之间具有给定量的间隙,如10到20微米。
这种穿孔器可能会受到成像单元所产生的热量的影响,其中例如当成像单元实施图像转印工序时,有热量产生。
这种热量可影响穿孔器中的许多部分,并可导致在穿孔器中许多部分之间的温度变化。
就往复式穿孔器而言,纸张被暂时停止传输,然后被压到冲模框架,以通过刀片穿过冲模框架的冲模孔的往复移动来穿孔,其中,纸张可具有一些在成像单元的成像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因此,与引导框架相比,冲模框架可能会处于相对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另外,冲模框架和引导框架可通过铆钉或类似物相互牢固地固定以保持穿孔的准确度。
因此,如果在冲模框架和引导框架之间出现温度的变化,则冲模框架与引导框架中的一个会挠曲。
由于冲模框架温度的升高导致冲模框架的伸长,可以观察到这种挠曲。因为如上所述冲模框架和引导框架被牢固地固定,所以冲模框架会发生伸长。
取决于引导框架和冲模框架的形状,这种挠曲可发生在两个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相对于纸张传输方向的平行方向,另一个方向是相对于纸张传输方向的垂直方向。
如果冲模框架在与纸张传输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挠曲,那么引导孔和冲模孔会从对齐的状态偏离。
如果这种偏离很严重,这种挠曲就会妨碍刀片在冲模孔中穿过,并会降低穿孔质量。
此外,如果刀片不能顺利穿过冲模孔,刀片会变得处于过载状态,因此成像系统可能会停止刀片的移动,于是成像系统的操作会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涉及一种用于纸张的穿孔器,其包括第一框架和刀片。第一框架包括具有第一孔的第一主平面,并被设置在纸张传输路径的下方。刀片移动到第一孔内以在传输路径中传输的纸张上穿孔。第一主平面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被设定成小于第一主平面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
本发明公开的内容还涉及一种用于纸张的穿孔器,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刀片。第一框架包括具有第一孔的第一主平面,并被设置在纸张传输路径的下方。第二框架包括具有第二孔的第二主平面,并被设置在纸张传输路径的上方,所述第二孔与第一框架的第一主平面中的第一孔对齐。刀片移动到第二孔和第一孔内以在传输路径中传输的纸张上穿孔。第二主平面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被设定成小于比第二主平面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的详细描述同时参考附图,可更易于获得并理解对本发明所披露的内容更全面的认识,以及其所带来的许多优点及特征,在附图中:
图1是依据示例实施例的具有成像单元和完成单元的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依据示例实施例的穿孔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从纸张入口侧观察时的依据示例实施例的穿孔器的示意图;
图4是表明了由穿孔器执行的纸张穿孔过程的示意性顺序图;
图5A和5B是引导框架和冲模框架的透视图,其中冲模框架不具有切除区域;
图6A和6B是引导框架和冲模框架的透视图,其中冲模框架具有切除区域;
图7是依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的穿孔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当从纸张入口侧观察时依据另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穿孔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9A和9B是引导框架和冲模框架的透视图,其中引导框架不具有切除区域;以及
图10A和10B是引导框架和冲模框架的透视图,其中引导框架具有切除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附图所示的示例实施例时,为清楚起见使用了特定术语。然而,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所选择的特定术语,而应理解为每一个特定元件都包括所有以相同方式操作的技术等同体。
现在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几个视图中始终指代相同或相应的部分,特别是参考图1到6描述了依据示例实施例的成像系统。
图1是包括成像设备100和完成单元200的成像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例如,成像设备100包括复印机。例如,被紧邻连接到成像设备100的完成单元200包括穿孔器。
成像设备100包括成像单元和定影单元,其中成像单元在纸张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而定影单元定影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然后纸张被从定影单元传输到完成单元200。
例如,完成单元200包括穿孔器121,以在从成像设备100中传输出来的纸张上穿孔。
完成单元200可对纸张实施包括穿孔工序的多种处理操作,并在实施完针对纸张的处理操作后,将纸张排到完成单元200之外。
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100通过纸张传输路径2R将纸张传输到完成单元200。
如图1所示,例如,纸张传输路径2R被入口传感器36、穿孔器121(例如,往复式单元)、入口辊1以及分离爪8a和8b环绕。
入口传感器36检测从成像设备100传输过来的纸张的前边缘和后边缘。
分离爪8a和8b中的每一个均由电磁铁(未示出)和弹簧(未示出)控制。
通过调节分离爪8a和8b的位置,可依据需要,将从成像设备100传输过来的纸张传输到第一纸张托盘12、第二纸张托盘14、或订书机11。
如图1所示,分类/堆叠路径12R从纸张传输路径2R伸延到第一纸张托盘12。
例如,分类/堆叠路径12R包括传输辊2、纸张排出传感器38、排出辊3、调节辊7,纸张检测杆13,以及纸张检测传感器32和33。
纸张排出传感器38检测纸张。排出辊3包括驱动辊3a和从动辊3b。调节辊7将纸张的侧边调节到第一纸张托盘12的一侧。
纸张检测杆13根据堆叠在第一纸张托盘12中的纸张数量沿垂直方向移动。
纸张检测传感器32和33检测堆叠在第一纸张托盘12中的纸张的高度。
至于排出辊3,例如,从动辊3b通常以从动辊3b的自重或弹簧力被偏置并与驱动辊3a相接触。
纸张或装订过的纸张可穿过位于驱动辊3a与从动辊3b之间的间隙,被排出到第一纸张托盘12上。
如图1所示,传输路径14R从纸张传输路径2R延伸到第二纸张托盘14,并且沿传输路径14R设置多个传输辊。
第二纸张托盘14堆叠由成像设备100的传真或打印功能打印的纸张,其中这种传真或打印功能可通过中断另外一种功能例如复印功能来实现。
如图1所示,装订传输路径11R从纸张传输路径2R延伸到装订单元15中的装订器11,并且沿装订传输路径11R设置多个传输辊4a、4b和4c。
例如,装订单元15包括纸张排出传感器(未示出),和具有刷子的供纸辊6。
传输辊4a、4b和4c可被传输马达(未示出)驱动。
装订单元15包括装订托盘(未示出)和装订器11,其中装订托盘被用作装订单元15的支撑部分,并且装订器11设置在装订托盘的下方。
装订托盘与摆动码纸器挡板9、送回辊5和排出带10连接。
摆动码纸器挡板9整理纸张。排出带10紧邻摆动码纸器挡板9设置以排出被装订过的纸张。
排出带10包括固定在排出带10上的排出爪10a,其中排出爪10a可支撑由装订器11装订的已装订纸张的后边缘。
摆动码纸器挡板9可通过摆动码纸器马达(未示出)和摆动码纸器带(未示出)沿纸张的宽度方向移动。
送回辊5可由电磁铁(未示出)驱动,并与纸张表面接触。
如图1所示,后部挡板19被布置在摆动码纸器挡板9的下方,其中后部挡板19可紧靠纸张的后边缘。
装订器11可由装订器马达(未示出)和装订器带(未示出)驱动,并可沿完成单元200的前后方向移动。
被装订器11装订的已装订纸张的后边缘,被固定在排出带10上的排出爪10a支撑。
然后,随着排出马达(未示出)驱动排出带10传输,已装订纸张在引导板20的引导作用下,被排出到第一纸张托盘12。
第一纸张托盘12可被抬升带(未示出)悬起,例如,其中抬升带可被抬升马达(未示出)和齿轮系驱动,所述齿轮系具有蜗轮和同步带的。
通过调节抬升马达的旋转方向,抬升带可沿垂直方向(即向上或向下方向)移动。
根据需要,第一纸张托盘12可在变速马达(未示出)的驱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
纸张检测杆13及纸张检测传感器32和33可被用于检测第一纸张托盘12的初始位置及高度。
当沿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可移动的第一纸张托盘12被装入纸张例如已装订纸张时,限制传感器(未示出)检测这种状态。
如果当第一纸张托盘12沿向上方向移动时,调节辊7被第一纸张托盘12推动,限制开关(未示出)变为关的状态以停止抬升马达的旋转,由此可以避免由第一纸张托盘12的超量移动而引起的机械故障。
以下,参考附图2和3解释穿孔器121及其周围部分。
图2是依据示例实施例的穿孔器121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从纸张入口侧观察时穿孔器121的示意图。图2对应于沿图3中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2和3所示,穿孔器121可包括刀片301、引导框架310和冲模框架312。例如,穿孔器121还可包括马达302、带303、驱动皮带轮304、轴305、初始位置传感器306、凸轮307、支架308、收集器309、隔热部件314、垫片315、铆钉316及传输引导部件317。
当刀片301沿与纸张P的传输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时,刀片301可在纸张P上穿孔。
如图2所示,刀片301具有楔形刀刃,从而刀片301可容易地在纸张P上穿孔。
通过带303,马达302可驱动驱动皮带轮304。由于带303连接着马达302和驱动皮带轮304,因此马达302可将驱动力传输到驱动皮带轮304。
通过轴305、凸轮307和支架308,驱动皮带轮304可沿与纸张P的传输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驱动刀片301。
初始位置传感器306检测穿孔器121中刀片301的初始位置。
支架308可调节刀片301的位置。当凸轮307随着驱动皮带轮304的运动围绕轴305做给定旋转运动时,刀片301可沿向上和向下方向移动。
收集器309回收纸张P的裁切纸屑,所述纸屑是在刀片301在纸张P上穿孔时产生的。
如图2和3所示,冲模框架312可被布置在纸张P传输路径的下方,并从向下的方向引导纸张P。
例如,冲模框架312包括第一主平面312a和第一倾斜拐角312b。第一倾斜拐角312b沿第一主平面312a延伸(见图6A)。
冲模框架312还包括在第一主平面312a上的冲模孔313,刀片301穿过该孔沿与纸张P传输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
第一主平面312a可被用于从向下的方向引导纸张P,且如图2所示,第一倾斜拐角312b相对于纸张P的传输方向倾斜。
如图2和3所示,引导框架310可被布置在纸张P的传输路径的上部区域,并从向上的方向引导纸张P。
例如,引导框架310包括第二主平面310a和第二倾斜拐角310b。第二倾斜拐角310b沿第二主平面310a延伸(见图6A)。
引导框架310还包括位于第二主平面310a上的引导孔311,刀片301穿过该孔沿与纸张P的传输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
第二主平面310a可被用于从向上的方向引导纸张P,并且如图2所示,第二倾斜拐角310b相对于纸张P的传输方向倾斜。
通过形成如图2所示的第一倾斜拐角312b和第二倾斜拐角310b,可以容易地引导纸张P在第一主平面312a和第二主平面310a之间。
冲模框架312除包括第一主平面312a和第一倾斜拐角312b之外,还可包括切除区域C,如图2和3所示,该切除区域面向纸张P的传输方向。随后结合附图6解释这种切除区域C。
如图6所示,切除区域C可从端面切割成矩形区域,其在冲模框架312中不具有特殊功能。
然而,取决于冲模框架312的整体形状并考虑冲模框架312周边的其它部分,这种切除区域C可被切割成任意形状。
隔热部件314可由比用于冲模框架312的材料的热传导率低的材料制造。
如图2和3所示,隔热部件314可沿第一倾斜拐角312b布置。
当在成像设备100中实施定影工序时,纸张P可吸收部分热量。这种被加热的纸张通过第一倾斜拐角312b被传输到穿孔器121,然后纸张P穿过穿孔器121中的传输路径。
当纸张P通过第一倾斜拐角312b时,隔热部件314可接触纸张P,由此,隔热部件314可抑制从被加热的纸张P到第一倾斜拐角312b的热量传导。
因此,隔热部件314可抑制从被加热的纸张P到冲模框架312的热量传导。
如图2所示,隔热部件314包括边缘部分314a,其从第一主平面312a突出一定长度。
冲模框架312和引导框架310在第一主平面312a和第二主平面310a之间具有给定间隙。例如,这种间隙可以是大约2mm。
因此,例如,如果边缘部分314a从第一主平面312a突出0.5mm到1mm的范围,这种边缘部分314a不会阻碍纸张P的传输。
隔热部件314最好使用弹性材料制造,如聚酯薄膜,以减小由隔热部件314引起的对纸张P的传输的阻碍。
如图3所示,垫片315被布置在穿孔器121中的传输路径的每一横向侧。垫片315被用于有效保证引导框架310与冲模框架312之间的给定间隙。
铆钉316被用于将引导框架310与冲模框架312牢固地相互固定以保持引导框架310与冲模框架312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引导框架310和冲模框架312的这种结构,穿孔器121可以精确地实施纸张穿孔。
如图2所示,传输引导部件317相对于引导框架310与冲模框架312,被设置在纸张P传输方向的上游,并将纸张P引导到位于引导框架310与冲模框架312之间的给定间隙。
传输引导部件317包括上引导部件318和下引导部件319,其中上引导部件318从向上方向引导纸张P,并且下引导部件319从向下方向引导纸张P。
上引导部件318包括上引导平面318a,其从向上方向引导纸张P。
下引导部件319包括下引导平面319a,其从向下方向引导纸张P。
在如图2所示的结构中,上引导部件318的上引导平面318a可位于比引导框架310的第二主平面310a下方(参见图2中的点划线M),并且下引导部件319的下引导平面319a可位于比冲模框架312的第一主平面312a下方(参见图2中点划线L)。
采用这种布置,与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的引导框架310相比,纸张P更可能与冲模框架312接触。
因此,与引导框架310相比,冲模框架312可更多地受到被加热的纸张P的影响。
因此,解决穿孔器121中温度变化的设计工作可主要考虑冲模框架312,而不是引导框架310,这样可用更少的时间和步骤来实施设计工作。从而,设计工作的总量可以减少。
图4示出了用于表明穿孔器121在纸张P上穿孔的过程的示意性顺序图,。参考图4,解释穿孔器121在纸张P上穿孔的过程。
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上引导部件318的上引导平面318a可位于比引导框架310的第二主平面310a下方(参见图2中点划线M),并且下引导部件319的下引导平面319a可位于比冲模框架312的第一主平面312a下方(参见图2中点划线L)。
以这种布置,纸张P可从传输引导部件317传输到冲模框架312的第一倾斜拐角312b。
如上所述,隔热部件314覆盖在第一倾斜拐角312b上,因此,纸张P会与隔热部件314接触。
从而,纸张P不能与第一倾斜拐角312b直接接触,由此隔热部件314可抑制从纸张P到第一倾斜拐角312b的热传导。
因此,冲模框架312的温度升高可被抑制。
此外,如下所述,边缘部分314a可有效避免纸张P与冲模框架312的接触。
通常,传输路径中的纸张P不是与传输路径严格平行的,而是,例如,在传输路径中的纸张P会以向下的方向卷曲一定程度。
如果不设置边缘部分314a,当纸张P进入穿孔器121时,纸张P的卷曲部分可能接触第一主平面312a,从而纸张P会将热量传导到冲模框架312。
然而,通过设置边缘部分314a,在冲模框架312的入口处,纸张P的卷曲部分不会与第一主平面312a接触,从而可抑制冲模框架312的温度上升。
以这种方式从成像设备100传输过来的纸张P在穿孔器121中暂时停止以接受穿孔操作。
通过用马达302使刀片301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移动,并使刀片301穿过引导孔311和冲模孔313,纸张P被穿孔。
马达302通过带303驱动驱动皮带轮304和轴305。
初始位置传感器306检测驱动皮带轮304与轴305的旋转。
在轴305旋转一周后,控制单元将信号传输到马达302以停止驱动皮带轮304与轴305的旋转。
当轴305旋转时,凸轮307随着轴305的旋转而旋转并沿向上/向下方向移动支架308,其中如图2和3所示,轴305与凸轮307偏心配合。
图4(a)示出了穿孔器121中支架308的初始位置,其中轴305与支架308接触。
在图4(b)中,凸轮307随着轴305的旋转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向下移动刀片301。
在图4(c)中,凸轮307继续旋转,轴305在支架308的上部与支架308接触。在这一位置,刀片301被移动到最低位置以在纸张P上穿孔。
在图4(d)中,凸轮307沿顺时针方向继续旋转并向上移动刀片301。
在图4(e)中,轴305和凸轮307回到图4(a)所示的初始位置从而完成了穿孔操作的一个周期,而马达302暂时停止直至下一次穿孔操作。
如此,当支架308沿向上/向下方向移动时,刀片301沿向上/向下方向移动,然后刀片301穿过引导框架310的引导孔311和冲模框架312的冲模孔313。
在纸张P上穿孔后,根据需要,完成单元200可在纸张P上实施其它处理操作。
在这种穿孔操作过程中,收集器309回收从纸张P上裁切下来的穿孔纸屑。
冲模框架312可包括与第一主平面312a相垂直的第一侧面上的切除区域C,这一点将在下文参考图6A和6B解释。
如图6A和图6B所示,如果切除区域C被设置在冲模框架312上,那么冲模框架312在与冲模框架312的第一主平面312a相垂直的第一侧面上具有较小的面积。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主平面312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可变得比第一主平面312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更小。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5和6解释这种弯曲强度。
图5A和5B是引导框架310和冲模框架312的透视图,其中冲模框架312不具有切除区域。
图6A和6B是引导框架310和冲模框架312的透视图,其中冲模框架312具有切除区域C。
在图5A中,纸张P还没有将热量传导到冲模框架312。在这种情况下,冲模框架312处于较低的温度条件,从而冲模框架312不会挠曲。
因此,引导孔311和冲模孔313在同一轴线方向上对齐,从而刀片301可顺利穿过引导孔311和冲模孔313。
然而,如果纸张P被传输到穿孔器121中并且仅有冲模框架312变得处于较高温度条件下,与引导框架310相比,冲模框架312可能严重挠曲。
由于在冲模框架312中具有较小弯曲强度的平面的翘曲,可观察到由这种被加热的纸张P引起的挠曲。
在冲模框架312中不具有切除区域(参见图5A)的情况下,第一主平面312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可变得比第一主平面312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更小。
因此,如图5B所示,不具有切除区域的冲模框架312可在平行于纸张P传输路径的方向上翘曲。
由于这种翘曲,冲模孔313会偏离初始位置,因而引导孔311与冲模孔313不会在同一轴线方向上对齐,在图5B中用位置偏离S1表示出来。
在图5B所示的条件下,刀片301可能无法顺利穿过引导孔311和冲模孔313,或者刀片301不能穿过引导孔311和冲模孔313。
针对这种缺陷,图6所示的具有切除区域C的结构被用于冲模框架312。
图6A示出处于较低温度条件的冲模框架312。
如图6A所示,冲模框架312在垂直于第一主平面312a的第一侧面312c上可包括切除区域C。
如果如图6A和6B所示,在冲模框架312中设置切除区域C,冲模框架312可在第一侧面312c上具有更小的面积,该第一侧面321c与第一主平面312a相垂直。
如图6A和6B所示,通过在冲模框架312中设置切除区域C,第一主平面312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可变得比第一主平面312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更小。
因此,如图6B所示,冲模框架312可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翘曲。
如果第一主平面312a,用区域G表示,可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翘曲,冲模孔313不会严重偏离初始位置,从而如图6B所示,引导孔311和冲模孔313仍可在同一轴线方向上基本对齐。
在如图6B所示的条件下,刀片301可顺利穿过引导孔311和冲模孔313。
如此,图6B所示的条件可减少温度对冲模框架312的影响,并可抑制第一主平面312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挠曲,这种挠曲会影响引导孔311与冲模孔313的对齐。因此,引导孔311与冲模孔313的对齐偏离可被抑制。
此外,隔热部件314可如上所述地覆盖在冲模框架312上,从而在纸张P进入穿孔器121中的纸张传输路径前,纸张P会与隔热部件314接触。
因此,当纸张P进入并通过穿孔器121时,纸张P与冲模框架312的接触时间可被缩短,从而可抑制冲模框架312的温度升高。
因此,隔热部件314可抑制冲模框架312的温度变化,从而抑制了第一主平面312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挠曲。
因此,引导孔311与冲模孔313的对齐偏离可被抑制。
尽管在上面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中为冲模框架312设置了切除区域C和隔热部件314,但也可如下文所述,参考图7和8,为引导框架310设置切除区域C和隔热部件314。
图7是依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的穿孔器121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从纸张入口侧观察时的依据另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穿孔器121的示意图。图7对应于图8中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7和8中示出的穿孔器121可采用与图2和3中所示的相似的部件,但它们中的一些可具有如下文所述的不同的布置和形状。
除第二主平面310a和第二倾斜拐角310b外,引导框架310可包括切除区域C,其面向纸张P的传输方向,如图7和8所示。这种切除区域C将在下文结合附图10描述。
如图10所示,切除区域C可从端面切割成矩形形状,其在引导框架310中不具有特殊功能。
然而,依据引导框架310的整体形状并考虑引导框架310周边的其它部分,这种切除区域C可被切割成任意形状。
一方面,如图7和8所示,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的冲模框架312不具有切除区域C。
隔热部件314可由比引导框架310所用材料的热传导率低的材料制造。
如图7和8所示,隔热部件314可沿第二倾斜拐角310b布置,其与图2和3中的结构不同。
当在成像设备100中实施定影工序时,纸张P可吸收部分热量。这种被加热的纸张P通过第二倾斜拐角310b被传输到穿孔器121,然后纸张P穿过穿孔器121中的传输路径。
当纸张P通过第二倾斜拐角310b时,隔热部件314可接触纸张P,从而隔热部件314可抑制从被加热的纸张P到第二倾斜拐角310b的热量传导。
因此,隔热部件314可抑制从被加热的纸张P到引导框架310的热量传导。
如图7所示,隔热部件314包括边缘部分314a,其从第二主平面310a突起一定长度。
冲模框架312和引导框架310在第一主平面312a和第二主平面310a之间具有给定间隙。例如,这种间隙可以为大约2mm。
因此,例如,如果边缘部分314a从第二主平面310a突出在0.5mm到1mm范围内,这种边缘部分314a不会阻碍纸张P的传输。
隔热部件314最好使用弹性材料制造,如聚酯薄膜,以减小由隔热部件314引起的对纸张P的传输的阻碍。
如图7所示,传输引导部件317相对于引导框架310与冲模框架312,被布置在纸张P传输路径的上游,并将纸张P引导到位于引导框架310与冲模框架312之间的给定间隙。
传输引导部件317包括上引导部件318和下引导部件319,其中上引导部件318从向上方向引导纸张P,并且下引导部件319从向下方向引导纸张P。
上引导部件318包括上引导平面318a,其从向上方向引导纸张P。
下引导部件319包括下引导平面319a,其从向下方向引导纸张P。
在如图7所示的结构中,上引导部件318的上引导平面318a可被定位在比引导框架310的第二主平面310a上方(参见图7中的点划线O),并且下引导部件319的下引导平面319a可被定位在比冲模框架312的第一主平面312a上方(参见图7中点划线N)。
采用这种布置,与冲模框架312相比,纸张P更可能与引导框架310接触。
因此,与冲模框架312相比,引导框架310会更多地受到被加热的纸张P的影响。
因此,解决冲模框架121中温度变化的设计工作可主要考虑引导框架310,而不是考虑冲模框架312,这样可只用少量的时间和步骤来实施设计工作。从而,设计工作的总量可被缩减。
如图7所示的穿孔器121能够以与图4所示的相似方式在纸张P上穿孔。然而,如下所述,纸张P以不同的方式在穿孔器121中传输。
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上引导部件318的上引导平面318a可位于比引导框架310的第二主平面310a上方(参见图7中点划线O),并且下引导部件319的下引导平面319a可位于比冲模框架312的第一主平面312a上方(参见图7中点划线N)。
以这种布置,纸张P可从传输引导部件317传输到引导框架310的第二倾斜拐角310b。
如上所述,隔热部件314覆盖在第二倾斜拐角310b上,因此,纸张P可与隔热部件314相接触。
因此,纸张P可不与第二倾斜拐角310b直接接触,从而隔热部件314可抑制从纸张P到第二倾斜拐角310b的热传导。
因此,引导框架310的温度升高可被抑制。
此外,如下所述,边缘部分314a可有效避免纸张P与引导框架310的接触。
通常,传输路径中的纸张P不是与传输路径严格平行的,而是,例如在传输路径中的纸张P会在一定程度向上卷曲。
如果不设置边缘部分314a,当纸张P进入穿孔器121时,纸张P的卷曲部分可接触第二主平面310a,从而纸张P会将热量传导到引导框架310。
然而,通过设置边缘部分314a,在引导框架310的入口处,纸张P的卷曲部分不会与第二主平面310a接触,从而可抑制引导框架310的温度上升。
以这种方式从成像设备100传输过来的纸张P在穿孔器121中暂时停止以接受穿孔操作。
引导框架310在与第二主平面310a相垂直的第二侧面上可包括切除区域C,这一点将在下文参考图10A和10B解释。
如果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切除区域C被设置在引导框架310上,那么引导框架310在与第二主平面310a相垂直的第二侧面上具有较小的表面面积。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主平面310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可变得比第二主平面310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小。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9和10解释这种弯曲强度。
图9A和9B是引导框架310和冲模框架312的透视图,其中引导框架310不具有切除区域。
图10A和10B是引导框架310和冲模框架312的透视图,其中引导框架310具有切除区域C。
在图9A中,纸张P还没将热量传导到引导框架310。在这种情况下,引导框架310处于较低的温度条件,从而引导框架310没有挠曲。
因此,引导孔311和冲模孔313在同一轴线方向上对齐,从而刀片301可顺利穿过引导孔311和冲模孔313。
然而,如果纸张P在穿孔器121中传输并且仅有引导框架310变得处于较高温度条件下,则与冲模框架312相比,引导框架310可严重挠曲。
由于在引导框架310中具有小弯曲强度的平面的翘曲,可观察到由这种被加热的纸张P引起的挠曲。
在引导框架310不具有切除区域的情况下(参见图9A),第二主平面310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可变得比第二主平面310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更小。
因此,如图9B所示,不具有切除区域的引导框架310可在平行于纸张P传输路径的方向上翘曲。
由于这种翘曲,引导孔311会偏离初始位置,并且引导孔311与冲模孔313不能在同一轴线上对齐,这在图9B中用位置偏离S2示出。
在图9B所示的条件下,刀片301不能顺利穿过引导孔311和冲模孔313,或者刀片301不能穿过引导孔311和冲模孔313。
针对这种缺陷,图10所示的具有切除区域C的结构被用于引导框架310。
图10A示出了处于较低温度条件的引导框架310。
如图10A所示,引导框架310在垂直于第二主平面310a的第二侧面310c上可包括切除区域C。
如果如图10A和10B所示在引导框架310中设置切除区域C,引导框架310可在第二侧面310c上具有更小的面积,所述第二侧面310c与引导框架310的第二主平面310a相垂直。
通过如图10A所示在引导框架310中设置切除区域C,第二主平面310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可变得比第二主平面310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更小。
因此,如图10B所示,引导框架310可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翘曲。
如果第二主平面310a,其用区域F表示,可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翘曲,则引导孔311不会严重偏离初始位置,从而如图10B所示,引导孔311和冲模孔313仍可在同一轴线方向上基本对齐。
在如图10B所示的条件下,刀片301可顺利穿过引导孔311和冲模孔313。
如此,图10B所示的条件可减少温度对引导框架310的影响,并可抑制第二主平面310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挠曲,这种挠曲会影响引导孔311与冲模孔313的对齐。因此,引导孔311与冲模孔313的偏离对齐偏离可被抑制。
此外,隔热部件314可如上所述地覆盖在引导框架310上,从而在纸张P进入穿孔器121中的纸张传输路径前,纸张P可与隔热部件314接触。
因此,当纸张P进入并通过穿孔器121时,纸张P与引导框架310的接触时间可被减少,从而引导框架310的温度升高可被抑制。
因此,隔热部件314可抑制引导框架310的温度变化,从而第二主平面310a在与纸张P的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挠曲可被抑制。
因此,引导孔311与冲模孔313的对齐偏离可被抑制。
在如上所述的示例实施例中,冲模框架312或引导框架310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可被调整到给定的程度,以抑制冲模框架312或引导框架310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挠曲。
此外,在上述示例实施例中,可抑制纸张P与冲模框架312或引导框架310的接触,从而可抑制冲模框架312或引导框架310的温度升高。
因此,可抑制冲模框架312与引导框架310之间的温度变化,从而可抑制冲模孔313与引导孔311之间的对齐偏离。
例如,如上所述的示例实施例可被优选地适用于成像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MFP(多功能外围设备)。
依据上述教导,可作出多种另外的修改和变型。因此可以理解,除了在此所做的特别描述外,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实践。

Claims (15)

1.用于纸张的穿孔器,包括:
第一框架,其包括具有第一孔的第一主平面,所述第一框架被设置在纸张传输路径的下方;和
刀片,其被构造成移动到第一孔内以在传输路径中传输的纸张上穿孔,其特征在于第一主平面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被设定成小于第一主平面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框架包括第一侧面,其与第一框架的第一主平面相垂直且具有切除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框架还包括沿第一主平面延伸的第一倾斜拐角,所述第一倾斜拐角被构造成当纸张进入穿孔器时接收纸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孔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倾斜拐角被隔热部件覆盖,该隔热部件具有比第一框架低的热传导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孔器,其特征在于隔热部件覆盖第一倾斜拐角,同时所述隔热部件的边缘部分从第一主平面突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器,还包括第二框架,其被设置在纸张传输路径的上方,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具有第二孔的第二主平面,所述第二孔与第一框架的第一主平面中的第一孔相对齐,并且其中刀片被构造成移动到第二孔和第一孔中以在纸张上穿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孔器,还包括用于将纸张引导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间隙的传输引导部件,所述传输引导部件包括:
包括上引导面的上引导部件;和
包括下引导面的下引导部件,
其中上引导部件的上引导面位于比第二框架的第二主平面下方,并且下引导部件的下引导面位于比第一框架的第一主平面下方。
8.一种用于纸张的穿孔器,包括:
第一框架,其被设置在纸张传输路径的下方,并包括具有第一孔的第一主平面;
第二框架,其被设置在纸张传输路径的上方,包括具有第二孔的第二主平面,所述第二孔与第一框架的第一主平面中的第一孔对齐;和
刀片,其被构造成移动到第二孔和第一孔内以在传输路径中传输的纸张上穿孔,
其特征在于第二主平面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被设定成小于第二主平面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孔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框架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第二框架的第二主平面相垂直并具有切除区域。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孔器,其特征在于第二主平面还包括沿第二主平面延伸的第二倾斜拐角,所述第二倾斜拐角被构造成当纸张进入穿孔器时接收纸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孔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倾斜拐角被隔热部件覆盖,该隔热部件具有比第二框架低的热传导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穿孔器,其特征在于隔热部件覆盖第二倾斜拐角,同时所述隔热部件的边缘部分从第二主平面突起。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孔器,还包括用于将纸张引导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间隙的传输引导部件,所述传输引导部件包括:
包括上引导面的上引导部件;和
包括下引导面的下引导部件,
其中上引导部件的上引导面位于比第二框架的第二主平面上方,并且下引导部件的下引导面位于比第一框架的第一主平面上方。
14.一种完成单元,其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共同使用,所述完成单元包括:
穿孔器,包括:
第一框架,其被布置在纸张传输路径的下方,并包括具有第一孔的第一主平面;和
刀片,其被构造成移动到第一孔内以在传输路径中传输的纸张上穿孔,以及
其特征在于第一主平面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被设定成小于第一主平面在与纸张传输路径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弯曲强度;和
处理单元,其被构造成实施除在纸张上穿孔之外的处理操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完成单元,其特征在于处理单元对纸张实施装订工序。
CNB2006100639345A 2005-09-12 2006-09-12 减小热效应的完成单元和使用该单元的成像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509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63896 2005-09-12
JP263896/05 2005-09-12
JP163562/06 2006-06-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3046A true CN1983046A (zh) 2007-06-20
CN100555091C CN100555091C (zh) 2009-10-28

Family

ID=38165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393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5091C (zh) 2005-09-12 2006-09-12 减小热效应的完成单元和使用该单元的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5091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8272A (zh) * 2012-10-02 2014-04-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穿孔装置、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8272A (zh) * 2012-10-02 2014-04-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穿孔装置、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708272B (zh) * 2012-10-02 2016-07-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穿孔装置、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55091C (zh) 2009-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91136B1 (ko) 용지편향장치, 용지처리장치 및 화상형성시스템
US7762170B2 (en) Heat-effect reduceable finish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20170217239A1 (en) Sheet bind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heet bind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binding sheet bundle
EP1555570A2 (en) Binding apparatus, paper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8376344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US10843481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9856098B2 (en)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21178B2 (ja) シート裁断装置、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2431831A (zh) 片材处理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US9736324B2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JP44446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製本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0555091C (zh) 减小热效应的完成单元和使用该单元的成像系统
US8387966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US7341248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218158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JP4557846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90299639A1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729719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排紙装置
JP2005035765A (ja) 用紙整合装置
US10272588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6130602A (ja) シート穿孔装置及び当該シート穿孔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7124155B1 (ja) 記録装置
JP2019006561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04005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23042269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