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1253A - 电泳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电泳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61253A CN1961253A CNA2005800174977A CN200580017497A CN1961253A CN 1961253 A CN1961253 A CN 1961253A CN A2005800174977 A CNA2005800174977 A CN A2005800174977A CN 200580017497 A CN200580017497 A CN 200580017497A CN 1961253 A CN1961253 A CN 19612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thread parts
- display device
- reticulate body
- ep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泳显示器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网状体以及带电颗粒。至少该网状体的表面由绝缘材料形成,以及网状体被插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在由与第二基板相对的第一基板的表面、与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的表面以及网状体的表面形成的空间中分散带电颗粒。该带电颗粒通过响应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产生的电场在该空间内移动,可以形成希望的图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电泳现象显示图像的电泳显示器。
背景技术
使用电泳现象来显示图像的电泳显示器是公知的技术。这种类型的电泳显示器具有显示部分,包括透明的顶基板和与顶基板相对布置的底基板。在基板的周边周围设置的隔片,在基板之间提供规定的间隙,以及在其间形成气密的空间。该气密的空间用包含带电颜料颗粒的液体分散介质填充。通过在具有两个基板的显示部分中产生电场,该显示器将液体分散介质中的带电颗粒移动到顶电极侧,以便在该表面显示带电颗粒的颜色,或将该带电颗粒移动到底基板侧,以便不显示该带电颗粒的颜色。以此方式,该电泳显示器可以产生希望的图像。
一个这种电泳显示器设有用于将显示部分分割为小单元网格的划分部件(分割),这种电泳显示器是公知技术。以此方式,即使当显示部分的表面面积增加时,该电泳显示器也可以在两个基板之间保持均匀的间隙,以及可以阻止带电颗粒的大偏置或聚集(例如,参见专利参考文献1)。
另一公知的电泳显示器在显示部分中设置多个球形体,当带电颗粒被移动到底基板侧面时,能够隐藏该带电颗粒,以便用户不能探测该带电颗粒。该电泳显示器提高显示图像的对比度(例如,参见专利参考文献2)。
专利参考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SHO-59-34518
专利参考文献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03-149690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具有用于以网格形状形成小单元的划分部件(分割)的电泳显示器中,顶基板和划分部件(分割)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以便将该显示部分划分为多个小单元。由于不可以改变接触区中的色调,因为带电颗粒不能在这些区域中移动,增加的接触区减小其中可以改变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的面积。换句话说,总的显示屏幕的对比度被减小。
此外,为了使用多个球形体,在电泳显示器中显示高对比度图像,希望用紧密密封结构在显示部分中容纳球形体,以便这些球形体被固定,互相紧密接触。但是,以紧密密封结构在显示部分中容纳大量、微小尺寸的球形体的工序是复杂的。增加制造该器件需要的时间和成本。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通过简单结构显示高对比度图像的电泳显示器。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泳显示器,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布置的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插入的网状体,该网状体的至少一个表面由绝缘材料形成;以及在由与第二基板相对的第一基板的表面、与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的表面以及网状体的表面形成的空间中分散的带电颗粒,该带电颗粒响应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产生的电场,在该空间内移动。
利用该结构,网状体将两个基板之间形成的显示部分划分为小单元,阻止带电颗粒中的大偏置。
此外,优选通过装配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与在交叉一个方向的另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形成该网状体。
由于该网状体由具有基本上圆截面的丝状部件构成,该网状体通过具有丝状部件的外围部分接触顶基板,由此减小该网状体和顶基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增加表示显示部分的百分比的孔径比,该显示部分可以用来显示图像。以此方式,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图像显示器件,该图像显示器件通过采用由装配丝状部件形成的网状体的简单结构,能显示具有较高对比度的图像。
此外,进一步希望,每当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与在另一方向上延伸的规定数目的丝状部件交叉时,用在另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编织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
利用该结构,本发明通过选择编织之前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与另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交叉的次数,可以任意地设置被该网状体分割的小单元的面积。通过将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与另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编织,可以减窄小单元中分割的区域之间形成的间隙,可靠地阻止带电颗粒的大偏置。
此外,进一步希望,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的一单元交叉在另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
该结构可以形成更坚固的网状体,因为即使一个单元中的多个丝状部件之一破裂,也可以保持小的单元。
进一步希望,丝状部件的单元在另一方向上延伸的相邻丝状部件之间通过。
通过使丝状部件的单元在另一方向上延伸的相邻丝状部件之间通过,该结构可以减窄由小单元限定的区域之间形成的间隙,可靠地阻止带电颗粒中的大偏置。
进一步希望,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具有与在另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不同的直径。
由于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的直径不同于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的直径,该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孔径比。
进一步希望,以规定的顺序重复地布置具有不同直径和在一个方向和另一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
通过以规定顺序重复地布置具有不同直径和在第一和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该结构还可以提高孔径比。
进一步希望,通过缠绕多个丝状部件整体地形成该网状体。
通过缠绕多个丝状部件,集成地形成该网状体,本发明可以简单地和廉价地制造该网状体。此外,两个基板之间形成的显示部分可以更均匀地分为小单元,由此防止带电颗粒中的大偏置。
进一步希望,通过编织多个丝状部件集成地形成该网状体。
通过编织多个丝状部件,在该结构中集成地形成该网状体,本发明可以容易地和廉价地制造该网状体。此外,两个基板之间形成的显示部分可以更均匀地分为小单元,由此防止带电颗粒中的大偏置。
进一步希望,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布置该网状体,以便网形的平面平行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通过在该结构中的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和平行于第一和第二基板布置该网状体,本发明可以将显示部分可靠地划分为均匀的小单元,防止带电颗粒中的大偏置。
进一步希望,该丝状部件由有机聚合体化合物。
通过在该结构中形成有机聚合体化合物的丝状部件,本发明可以廉价地和容易地制造具有大的耐压性的网状体。
进一步希望,该网状体被结合到与第二基板相对的第一基板的表面和与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的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
在该结构中,通过将该网状体结合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本发明将网状体可靠地固定在显示部分内。该结构也可以防止带电颗粒被捕获在网状体和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之间和变得不能移动。
进一步希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至少一个是显示表面侧上布置的半透明基板,以及该网状体被结合到显示表面侧上布置的基板。
在该结构中,通过将该网状体结合到显示表面侧上的基板,本发明将网状体可靠地固定在显示部分内以及保证更稳定的图像显示。
进一步希望,第一和第二基板和网状体具有挠性。
通过在该结构中提供具有挠性的第一和第二基板和网状体,本发明配置物理上是柔软的和便于保持的外壳。
进一步希望,在第一基板中设置第一电极和在第二基板中设置第二电极,用于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施加电场。
通过在该结构中提供具有第一电极的第一基板和具有第二电极的第二基板,本发明可以仅仅用电泳显示来显示图像。
进一步优选第一电极是平行于第一基板的线电极,而第二电极是平行于第二基板和垂直于第一电极取向的线电极。
利用该结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在交叉点产生电场的线电极。由此,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交叉点形成像素。因此,通过增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交叉点数目,可以提高图像分辨率。
进一步希望,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是被施加固定电位的单电极,而其它电极由分别地被施加电压的多个电极形成。
该结构在独立地施加电压的多个电极的位置处形成像素。因此,通过增加独立地施加电压的电极数目,可以提高图像分辨率。
进一步希望,多个带电颗粒由分别具有不同色调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带电颗粒形成。
通过用具有不同色调的带电颗粒构成图像,该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灰度级别。
进一步希望,带电颗粒由分别具有不同色调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带电颗粒构成,以及该丝状部件的色调与一种类型的带电颗粒的色调相同。
由于,在该结构中,该丝状部件的色调与一种类型的带电颗粒的色调相同,由这类带电颗粒和丝状部件拥有的色调不同于另一类型的带电颗粒的色调。因此,通过色调的这些差异进一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进一步希望,该网状体是用于保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固定距离的隔片。
由于在该结构中,该网状体用作用于保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均匀距离的隔片,因此可以容易制造本发明的电泳显示器。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电泳显示器中,网状体将两个基板之间形成的显示部分划分为小单元,防止带电颗粒中的大偏置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显示器件1的正视图。
图2是沿线A-A′(图1)和在箭头方向中,图像显示器件1的剖面图。
图3是沿箭头方向上的线B-B′(图1),图像显示器件1的剖面图。
图4是网状体50的正视图。
图5是沿箭头方向上的线A-A′(图1)的剖面图,示出了图像显示器件1朝着A′方向倾斜。
图6是网状体51的正视图。
图7是网状体52的正视图。
图8是网状体53的正视图。
图9是网状体54的正视图。
图10是沿箭头方向上的线A-A′(图1)的剖面图,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
图11是网状体55的正视图。
图12是网状体56的正视图。
图13是网状体57的正视图。
图14是网状体58的正视图。
图15是沿箭头方向上的线A-A′(图1)的剖面图,示出了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
图16是沿箭头方向上的线A-A′(图1)的剖面图,示出了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
图17是网状体60的正视图。
图18是网状体61的透视图。
图19是沿箭头方向上的线A-A′(图1)的剖面图,示出了当网状体不与基板对接触时的图像显示器件1。
1:图像显示器件,10:底基板,11:底基板层,12:底电极,13:支撑部件,14:底粘胶层,20:顶基板,21:顶基板层,22:顶电极,23:显示层,24:顶粘胶层,30:显示部分,31:密封层,33a,33b:带电颗粒,34:液体分散介质,50-61:网状体,50a-59a,50b-59b,54c,57c,58c:丝状部件,50c:小单元,50d:连续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图像显示器件1,用作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用作该优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是小显示面板,可以被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下面将根据图1至5描述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的整体结构。
首先,将给出图像显示器件的概述。图1是图像显示器件1的正视图。图2是沿线A-A′(图1)和在箭头方向上的图像显示器件1的剖面图。图3是在箭头方向上沿线B-B′(图1)的图像显示器件1的剖面图。图像显示器件1包括底基板10和与底基板10相对布置的顶基板20。该图像显示器件1在平面图中具有伸长的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在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之间形成显示部分30。
底基板10包括用于支撑该图像显示器件1的支撑部件13、设置在支撑部件13的顶表面上(在图2和3中的支撑部件13上)的底基板层11以及设置在底基板层11上的多个底电极12。底基板层11由树脂膜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无机材料如玻璃或其他良好的绝缘材料构成。在优选实施例中,底基板层11和支撑件13是由柔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塑料基板(树脂膜)。底电极12是平行于图像显示器件1的横向布置的导电线(图1中的左-至-右方向)。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图像显示器件1具有六个底电极12。
顶基板20被布置在底基板10上并平行于底基板10,以及与底基板10相对,具有在其间形成的规定间隙。顶基板20由用作显示面的显示层23、设置在显示层23的底表面上的绝缘顶基板层21以及设置在顶基板层21上的多个顶电极22形成。显示层23由高度透明的材料如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玻璃构成。顶电极22是平行于图像显示器件1的纵向(图1中的垂直方向)布置的导线。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图像显示器件1具有四个顶电极22。
在优选实施例中,顶基板层21和显示层23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塑料基板(树脂膜)。该顶电极22是由铟锡氧化物(ITO)形成的电极。因此,由于整个顶基板20由透明原料构成,用户可以通过顶基板20从顶基板20上面的位置(从图2中的图像显示器件1的顶部)观察该显示部分30。
在底基板层11的顶表面侧和顶基板层21的底表面侧上分别设置底部粘结层14和顶部粘结层24。用于固定之后描述的网状体50。用于固定网状体50的底部粘结层14和顶部粘结层24由透明粘合剂构成。底部粘结层14和顶部粘结层24中使用的透明粘合剂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等等形成。
显示部分30是由底基板10、顶基板20以及密封层31限定的空间。密封层31由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胶形成,以及被设置在显示部分30的周边周围,用于将底基板10与顶基板20接合。结果,密封层31不仅限定和固定显示部分30的周边,而且支撑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
接下来,将描述显示部分30的内部结构。显示部分30容纳形成一个薄网孔的网状体50。图4是网状体50的正视图。如图4所示,该网状体50包括丝状部件50a和丝状部件50b,其一个是纵向细丝以及其另一个是交叉细丝。纵向细丝和交叉细丝以固定间隔交替地交织,构成“平织”构成。在交叉点,纵向细丝和交叉细丝被缠绕并互相固定,以便具有顶上的纵向细丝和底上的交叉细丝的交点与顶上的交叉细丝和底上的纵向细丝的交点交替。在图4中,颜色已被添加到丝状部件50b,以便将它们与丝状部件50a区分。为简单起见,在图2和3中,网状体50被描绘为三个丝状部件50a和两个丝状部件50b的整体组合(对应于图4中的加外框部分)。
丝状部件50a和50b包括具有基本上圆形截面的多个微小细丝部件和由具有良好的挠性和绝缘性质的材料形成。更具体地说,该丝状部件可以由来自尼龙、聚酯、丙烯酸酯、聚丙烯、氟等等的合成纤维;诸如丝或棉花的天然纤维;或各种有机聚合体化合物形成。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丝状部件50a和50b具有相同的材料、形状和颜色。该丝状部件大约是100μm直径以及是白色的。多个丝状部件50a(或多个丝状部件50b)以大约150μm的间隔并列。
通过在具有多个交叉丝状部件50a和50b的网格布置中集成地装配该网状体50,具有网状结构的部件配置有多个精细间隙(开口)。由于,网状结构是更柔软的,以及由于丝状部件50a和50b由挠性部件构成,该网状体50是高度柔软的。该网状体50具有与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之间的间隙基本上相等的厚度(显示部分30的高度),以及在平面图中,具有基本上等于显示部分30的纵向和纬度方向的尺寸。换句话说,该网状体50的尺寸基本上等于显示部分30,并被容纳在显示部分30内,该显示部分30平行于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
图2示出了显示部分30中的三个丝状部件50a的截面,沿平行于图像显示器件1的纵向(图1中的垂直方向)的线A-A′(参见图1)。图2还示出了沿线A-A′,在显示部分30的两端之间延伸的丝状部件50b。丝状部件50b在显示部分30内向上和向下弯曲,同时与三个丝状部件50a交叉(缠绕)。顶电极22在顶基板层21中的图像显示器件1的两个纵向端之间跨越,而在底基板层11中可以看到底电极12的截面。
图3示出沿平行于图像显示器件1的纬度方向(图1中的左-至-右方向)的线B-B′的截面。丝状部件50a沿线B-B′在显示部分的两端之间的显示部分30内延伸,以及在显示部分30内向上和向下倾斜,同时与两个丝状部件50b交叉(缠绕)。在顶基板层21中可以看到顶部电极22的截面,而底电极12在底基板层11内的图像显示器件1的两个纬度端之间延伸。换句话说,在底基板层11和顶基板层12上分别设置多个底电极12和多个顶电极22,以便具有偏斜关系。
如图2和3所示,用底表面(在底部上放置的细丝)和顶表面(设置在顶部上的细丝)固定网状体50,底表面与底基板10的底粘结层14接触,顶表面与顶基板20的顶粘结层24接触。当用粘合剂固定网状体50时,由于网状体50略微地沉降到底部粘结层14和顶部粘结层24中,顶基板20的顶部粘结层24略微地变形。具体地,与网状体50沉降到底部粘结层14和顶部粘结层24中的量相等的粘合剂在网状体50的周边移动(未示出)。由此,在底部粘结层14和顶部粘结层24以及丝状部件50a和50b之间的接触点处未形成锐角,使得带电颗粒33a和33b更少可能进入并变得陷入这些接触区中。
利用该结构,网状体50将显示部分30的内部分割为多个小空间,形成小单元50c(图4)。更具体地说,在丝状部件50a和50b之间形成以及被底基板10的顶表面(与顶基板20相对的表面)和顶基板20的底表面(与底基板10相对的表面)接近的一个空间(开口)构成一个小单元50c。
此外,网状体50,与密封层31一起,用作用于在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之间的显示部分30中保持固定间隙的隔片。更具体地说,网状体50被固定在显示部分30内,以便在丝状部件50a和50b之间的交叉点P(图4)处,接触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
但是,平面图中的小单元50c的四个侧面的每一个仅仅被丝状部件50a和丝状部件50b的区域中的一个丝状部件50a和50b限定。由此,对应于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之间的间隙和丝状部件50a或丝状部件50b的直径之间的差异,在小单元50c(图2和3)的四个侧面上形成间隙(下面,称为连续开口50d)。因此,之后描述的带电颗粒33和液体分散介质34可以通过连续开口50d在小单元50c之间移动。以此方式,显示部分30的内部由小单元50c构成,小单元50c通过连续开口50d互连。
此外,显示部分30用带电颗粒33a和33b以及液体分散介质34填充。带电颗粒33a和33b由在液体分散介质34内可以带电的材料构成,如由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形成的颜料或染料或人造树脂中包封的颜料或染料。带电颗粒33a是由聚乙烯树脂中包封的二氧化钛构成的白色颗粒,以及带电颗粒33b是由聚乙烯树脂中包封的炭黑构成的黑色颗粒。因此,带电颗粒33a具有白色色调,而带电颗粒33b具有黑色色调。如之后将描述,通过施加电场,移动具有不同色调的两种类型的带电颗粒33a和33b,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显示图像。因此,带电颗粒33a和33b被带电,以便是不同的正和负极性。另一方面,液体分散介质34具有高绝缘性能和低粘度。例如,液体分散介质34可以是乙醇、碳氢化合物或硅油的类型。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液体分散介质34是无色的液体。
由于顶基板20的显示层23是透明部件,用户可以从图像显示器件1上面观察显示部分30,如图1所示。如之后将描述,优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在总共24点显示图像,包括六个垂直点和四个水平点。在图1的例子中显示了数字“0”。
接下来,将描述用优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显示图像的操作。如图2和3所示,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图像显示器件1使用简单的矩阵驱动系统执行显示操作。根据简单的矩阵驱动系统,通过在规定时间下沿导线传送电信号,图像显示器件1仅仅在面对面布置的底电极12和顶电极22的导线之间的交叉点处产生规定电场。当在这些交叉点处产生规定电场时,在网状体50中形成的小单元50c内的交叉点处,底电极12和顶电极22之间插入的带正电粒子或带负电粒子33a和33b朝着施加反极性的电极的方向迁移。
例如,如果带电颗粒33a是带正电的,以及带电颗粒33b是带负电的,以及如果底电极12是阴极和顶电极22是阳极,那么带电颗粒33a朝着底电极12迁移,而带电颗粒33b朝着顶电极22迁移。另一方面,如果底电极12是阳极和顶电极22是阴极,那么带电颗粒33a朝着顶电极22迁移,而带电颗粒33b朝着底电极12迁移。类似地,如果带电颗粒33a带负电和带电颗粒33b带正电,那么带电颗粒33a朝着具有正极性的基板迁移,而带电颗粒33b朝着具有负极性的基板迁移。
当朝着顶电极22迁移时,带电颗粒33b粘附到顶基板层21的底表面(与底基板10相对的表面),以便通过透明顶基板20从上面(从图2中的顶部)可以看到带电颗粒33b的黑色,如图1所示。同时,带电颗粒33a朝着底电极12迁移。因此,带电颗粒33a被屏蔽在顶基板层21上淀积的带电颗粒33b后面,以便用户不能看到带电颗粒33a的白色。当带电颗粒33a朝着顶电极22迁移时,带电颗粒33a粘附到顶基板层21的底表面(与底基板10相对的表面),以便通过透明顶基板20从上(从图2中的顶部)可以看到带电颗粒33a的白色。同时,带电颗粒33b朝着底电极12迁移。因此,在平面图中,带电颗粒33b被屏蔽在顶基板层21上淀积的带电颗粒33a后面,以便用户不能看到带电颗粒33b的黑色。朝着底电极12迁移的带电颗粒33a和33b变得淀积在底基板层11的顶表面(与顶基板20相对的表面)上。
在该优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中,底电极12包括六个导线和顶电极22包括布置的四个导线,以便具有偏移关系(参见图2和3)。在平面图中,导线在总共24个位置处交叉(参见图1)。在导线的每个交叉位置处提供一组相对的电极,用于控制显示部分30中产生的电场,由此控制在每个点处是否显示白色或黑色。换句话说,该结构控制具有六个纵向点和四个水平点,总共24点的区域,使之可以显示图像,如图1中所示的数字“0”。
接下来,我们将考虑其中该优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被振动或倾斜的情况。一旦图像显示器件1执行显示希望图像的图像显示操作,即使当不再施加电压时,像力也保持带电颗粒33a和33b在顶基板层21或底基板层11上,由此保持该显示图像。更具体地说,通过带电颗粒33a和33b、顶基板层21以及底基板层11上产生的静电,在顶基板层21或底基板层11上保持带电颗粒33a和33b。因此,当图像显示器件1被振动或倾斜至一程度时,显示图像不分裂。但是,如果经受大于像力的振动能,那么带电颗粒33a和33b将改变。
图5是在箭头方向上沿线A-A′(图1)的剖面图,示出了图像显示器件1朝着A′方向倾斜。如图5所示,如果图像显示器件1进一步向A′方向(朝着图5中的右边)倾斜至一程度,带电颗粒33a从顶基板层21分开,那么由于重力,带电颗粒33a将向下下降到显示部分30中。但是,在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中,从顶基板层21掉下的带电颗粒33a被保持(捕捉)在执行小单元50c的丝状部件50a上,且不迁移越出小单元50c。即使下降的带电颗粒33a不被保持(不俘获)在丝状部件50a或带电颗粒33b上且通过连续开口50d迁移到相邻小单元50c中,那么下降的带电颗粒33a将保持(将捕捉)在形成相邻小单元50c的丝状部件50a上以及将不连续迁移超出该相邻小单元50c。
因此,即使当在优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中带电颗粒33a和33b变分开时,这些带电颗粒被保持(被俘获)在初始小单元50c或相邻小单元50c中的丝状部件50a和50b上。交替地交叉丝状部件50a和50b配置显示部分30中设置的网状体50,具有形成相邻小单元50c的效果,该小单元50c具有不同高度(距底基板10或顶基板20的距离;参见图2和3)的连续开口50d。由此,在显示部分30中移动的带电颗粒33a和33b可以仅仅在初始小单元50c或相邻小单元50c内移动(参见图5)。
接下来,将描述图像显示器件1的制造方法。首先,在底基板的顶上放置网状体50,以及被固定到底粘结层14。接下来,用包含多个带电颗粒33a和33b的液体分散介质34,从具有液体分散介质34的网状体50上面(从图2和3中的顶部)填充网状结构中形成的多个小单元50c。随后,在网状体50的顶表面上放置顶基板20,而网状体50被固定到顶粘结层24。最后,沿网状体50的边缘形成密封层31并围绕网状体50的整个周边,用于完全密封显示部分30的周边。
当在显示部分30内形成多个连续开口50d时,液体分散介质34的表面张力防止介质流出网状体50边缘的连续开口50d。因此,在用液体分散介质34填充网状体50时或之前,网状体50的周边不必被密封层31密封。因此,该方法便于用液体分散介质34填充网状体50的小单元50c以及用密封层31密封显示部分30的周边。
利用该简单的制造方法,可以形成显示部分30作为该外壳内的气密空间,以及将网状体50固定在显示部分30内。也可以制造用带电颗粒33a和33b和液体分散介质34均匀地填充的图像显示器件1。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通过装配多个丝状部件50a和50b形成的网状体50被安装在平行于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的显示部分30内。通过用“平织”构成整体地形成多个丝状部件50a和50b来构成该网状体50。网状体50的网状结构可以将显示部分30的内部均匀地划分为多个小单元50c,由此防止带电颗粒33a和33b中的大偏置和提高图像均匀性。
由于形成丝状部件50a和50b的网状体50具有基本上圆形截面,在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之间有较少的接触面积,由此提高表示显示部分30的百分比的孔径比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该显示部分30用于显示图像。
此外,图像显示器件1具有其中网状体50被设置在显示部分30中的简单结构和网状体50是由丝状部件50a和50b构成的简单部件。此外,在显示部分30中,通过网状体50形成的多个小单元50c通过连续开口50d互连。此外,网状体50不仅将显示部分30的内部划分为多个小单元50c,而且用作用于在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之间保持固定间隙的隔片。因此,可以容易地和以较低成本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器件1。
此外,通过使用有机聚合体化合物形成丝状部件50a和50b,可以容易地和廉价地制造具有优异耐压性的网状体50。此外,由于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由柔性部件构成,以及由于网状体50的网状结构具有优异的挠性和耐压性,整个图像显示器件1实际上是柔软的,便于用户运载。
此外,通过将网状体50固定到显示部分30中的底部粘结层14和顶部粘结层24,网状体50可以被可靠地固定在显示部分30内。同时,该结构防止带电颗粒33a和33b被捕获在网状体50和底基板10或顶基板20之间。
此外,除分别给于带电颗粒33a和带电颗粒33b白色和黑色的不同色调之外,丝状部件50a和50b也制成白色,以匹配带电颗粒33a。由此,通过带电颗粒33a和丝状部件50a和50b的白色与带电颗粒33b的黑色结合显示图像,由此通过不同的色调进一步提高图像对比度。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同时参考附图。图6是网状体51的正视图。正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网状体50的情况,第二实施例的网状体51是具有网状结构的部件,该网状结构通过交叉平行于图像显示器件1的横向(图1的左-至-右方向)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51a和平行于图像显示器件1的纵向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51b(图1中的垂直方向)构成,以形成网格形状。但是,在装配的方法中该网状体51不同。这里,丝状部件51a和51b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丝状部件50a和50b相同。
如图6所示,该优选实施例的网状体51在三个以上的相等单元中结合丝状部件51a和丝状部件51b,其一个是纵向细丝,以及其另一个是交叉细丝,以产生“斜纹编织”构成,在纤维的表面上产生称作斜纹纹路的对角肋料的外观。更具体地说,通过三综斜纹产生网状体51,该三综斜纹是最基本的“斜纹编织”构成,每个包括三个纵向细丝和交叉细丝的单元。
如第一实施例,该网状体51被安装在显示部分30内,将显示部分30的内部均匀地划分为多个小单元。换句话说,该网状体不局限于第一实施例的“平织”构成,而是可以具有“斜纹编织”构成等等,如第二实施例的例子。
在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中,形成有“斜纹编织”构成的网状体51可以防止带电颗粒33a和33b中的大偏置以及由于编织的纹理,可以提高特定方向的挠性。此外,与“平织”构成相比,第二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更厚的丝状部件,能够制造更坚固的网状体和提高图像显示器件1的强度。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同时参考附图。图7是网状体52的正视图。正如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网状体51的情况,第三实施例的网状体52是具有网状结构的部件,该网状结构通过将平行于图像显示器件1的横向(图1中的左-至-右方向)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52a与平行于图像显示器件1的纵向(图1中的垂直方向)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52b交叉,以形成网格形状配置而成的。但是,在装配的方法中该网状体52不同。这里,丝状部件52a和52b与第二实施例中的丝状部件51a和51b相同。
如图7所示,该优选实施例的网状体52结合丝状部件52a和丝状部件52b,其一个丝状部件是纵向细丝,以及其另一个丝状部件是交叉细丝,以形成类似于第二实施例中的网状体51的“斜纹编织”构成。更具体地说,通过四综斜纹产生网状体52,四综斜纹是每个包括四个纵向细丝和交叉细丝的单元的“斜纹编织”构成。
如第二实施例,当安装在显示部分30内,网状体52将显示部分30的内部均匀地划分为多个小单元。换句话说,该网状体不局限于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斜纹编织”构成,其网状体51形成有三综斜纹,每个具有三个纵向细丝和交叉细丝的单元,但是可以采用任意的各种“斜纹编织”构成,如形成第三实施例的例子中的网状体52的四综斜纹。
在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中,形成有四综斜纹“斜纹编织”构成的网状体52可以防止带电颗粒33a和33b中的大偏置,以及由于编织的纹理,可以提高特定方向的挠性。此外,与“平织”构成相比,在第三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更厚的丝状部件,能够制造更坚固的网状体和提高图像显示器件1的强度。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图8是网状体53的正视图。正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网状体50的情况一样,第四实施例的网状体53是具有网状结构的部件,该网状结构通过交叉平行于图像显示器件1的横向(图中的左-至-右方向)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53a和平行于图像显示器件1的纵向(图1中的垂直方向)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53b,以形成网格形状配置而成。但是,在装配的方法中该网状体53不同。这里,丝状部件53a和53b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丝状部件50a和50b相同。
如图8所示,优选实施例的网状体53在五个以上的相等单元中结合丝状部件53a和丝状部件53b,其一个是纵向细丝以及其另一个是交叉细丝。给定单元中的每个细丝,仅仅交叉一个纵向细丝或交叉细丝,产生具有规则交叉点但是没有相邻交叉点的“缎纹编织”构成。更具体地说,通过五综缎纹产生网状体53,该五综缎纹是每个包括五个纵向细丝和交叉细丝的单元的“缎纹编织”构成。
如第一实施例,当安装在显示部分30内,网状体53将显示部分30的内部均匀地划分为多个小单元。换句话说,该网状体不局限于第一实施例的“平织”构成,而是可以具有“缎纹编织”构成等等,如本实施例的网状体53。
在根据如上所述的第四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中,形成有“缎纹编织”构成的网状体53可以防止带电颗粒33a和33b中的大偏置,以及由于编织的纹理,可以提高特定方向的挠性。此外,与“平织”构成相比,第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更厚的丝状部件,能够制造更坚固的网状体和提高图像显示器件1的强度。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同时参考附图。图9是网状体54的正视图。图10根据第五实施例沿线A-A’的图像显示器件1的剖面图(图1)。正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网状体50的情况,该优选实施例的网状体54是具有网状结构的部件,该网状结构通过交叉平行于图像显示器件1的横向(图中的左-至-右方向)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54a和平行于图像显示器件1的纵向(图1中的垂直方向)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54b和54c,以形成网格形状配置而成。但是,在装配的方法中该网状体54不同。这里,丝状部件54a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丝状部件50a相同。但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丝状部件50b相比,丝状部件54b和54c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截面和较小直径。
在根据图9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网状体54中,丝状部件对54b和54c被交叉和扭曲在一起,以形成一个绳索部件。在图像显示器件1的纵向(图1中的垂直方向)中互相平行排列多个这些绳索部件。通过以固定间隔结合多个这些绳索部件和多个丝状部件54a,集成地形成网状体54的网状结构。为简单起见,通过集成地结合三个丝状部件54a和两个绳索部件(丝状部件54b和54c;对应于图9中的加外框区域)构成优选实施例的网状体54。此外,在图9中丝状部件54b示出颜色,使它们与丝状部件54c相区分。
图10示出了在箭头的方向上沿线A-A′的三个丝状部件54a的截面(参见图1)。丝状部件54b和丝状部件54c沿线A-A′在显示部分30的两端之间延伸,以便关于穿过丝状部件54a的轴中心的水平面互相对称。扭曲的丝状部件54b和54c形成一个绳索部件。丝状部件54b和54c跟随显示部分30内的上下波动路径,在其间形成多个环形的间隙54d,用于夹紧丝状部件54a。此外,丝状部件54b和54c在相邻丝状部件54a之间的扭曲部分54e处互相扭曲,在此处丝状成分54b和54c交叉。更具体地说,在环形的间隙54d处,丝状部件54b在丝状部件54a上通过,以及丝状部件54c在丝状部件54a下通过。在扭曲部分54f处,丝状部件54b和54c扭曲在一起,丝状部件54b在底部且丝状部件54c在顶部。通过交替这些环形的间隙54d和扭曲部分54e构成网状体54。
如第一实施例,当安装在显示部分30内,网状体54将显示部分30的内部均匀地划分为多个小单元。换句话说,该网状体不局限于第一实施例的“平织”构成,但是可以配置为根据本实施例的网状体54,其中绳索部件由在每个丝状部件54a之间交替地扭曲的一对丝状部件54b和54c形成。
如图10所示(未示出带电颗粒33a和33b),网状体54被构成为仅仅丝状部件54b和54c接触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但是,由于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丝状部件50a和50b相比,丝状部件54b和54c具有较小直径(截面表面面积),网状体54以较少表面面积接触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由此增加孔径比。
在平面图中,在设有网状体54的显示部分30中形成小单元54f。在小单元54f的四个侧面的每一个处形成连续开口54g,作为丝状部件54a和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之间的间隙。此外,在扭曲部分54e附近形成连续开口54h作为丝状部件54b和54c和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之间的间隙。小单元54f通过连续开口54g和54h互连。由于连续开口54g和54h具有比第一实施例中的连续开口50d更小的区域,液体分散介质34可以流入其他小单元54e,但是带电颗粒33a和33b不能容易地流入其他小单元54e。因此,在带电颗粒33a和33b中将产生大偏置是不太可能的。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五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通过由具有两个丝状部件扭曲在一起的绳索部件形成的网状体54,可以防止在带电颗粒33a和33b中的大偏置,由此提高图像均匀性。图像显示器件1也可以增加表示显示部分30的百分比的孔径比,由此提高图像的对比度,该显示部分30用于显示图像。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同时参考附图。图11是网状体55的正视图;图12是网状体56的正视图;以及图13是网状体57的正视图。如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网状体50的情况,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网状体55,56和57是具有由在“平织”构成中布置的纵向细丝和交叉细丝构成的网状结构。但是,这些网状体由不同的丝状部件配置。
图11所示的网状体55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丝状部件50a相同的丝状部件55a,以及丝状部件55b具有比丝状部件50a更小的直径。以此方式,网状体55由具有不同直径的纵向细丝(丝状部件55a)和交叉细丝(丝状部件55b)配置。
图12所示的网状体56与丝状部件50a相比具有较小直径的丝状部件56a。多个丝状部件56a互相成对平行布置,每对之间有大的间隙,以及每对的部件之间有小间隙。类似地,该网状体56包括具有比丝状部件50b更小直径的丝状部件56b。多个丝状部件56b互相成对平行布置并垂直于丝状部件56a,以便每对之间形成大的间隙,以及每对的部件之间形成较小的间隙。通过将每对丝状部件56a(和丝状部件56b)当作一单元,通过以固定间隔在交叉细丝的每个单元上面和底下交替地通过纵向细丝的每个单元,用“平织”构成形成网状体56。对于纵向细丝和交叉细丝的至少一个,也可以通过在不同的间隔下并列具有相同直径的丝状部件56a(或丝状部件56b)配置该网状体56。
在图13所示的网状体57中,丝状部件57a和57b与丝状部件50a和50b相同。但是,以比第一实施例中的丝状部件50a更宽的间隔并列多个丝状部件57a和57b,而具有比丝状部件57a更小直径的两个丝状部件57c被平行于丝状部件57a布置和布置在相邻丝状部件57a之间。丝状部件对57c之间的间隙小于每个丝状部件57c和相邻丝状部件57a之间的间隙。以此方式,对于纵向细丝和交叉细丝的至少一种,可以用具有比相邻丝状部件57a之间布置的丝状部件57a更小直径的两个丝状部件57c配置网状体57。
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通过在显示部分30中安装网状体55,56或57,网状体55,56和57的网状结构可以将显示部分30均匀地划分为多个小单元。换句话说,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形成具有“平织”构成的网状体50,该“平织”构成具有均匀地布置丝状部件50a和50b,也可以使用相同的装配方法(编织方法)使用网状体55,56和57,但是具有在丝状部件之间形成的不同间隔,改变丝状部件的直径以及不同的布置顺序。
利用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具有类似的“平织”构成的网状体55,56和57阻止带电颗粒33a和33b中的大偏置。由于该结构可以增加表示显示部分30的百分比的孔径比,因此可以提高图像对比度,该显示部分30用于显示图像。此外,由于该结构允许使用更薄的网状体55,56和57,而不损失机械强度,因此可以减小两个基板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地用较少功耗移动带电颗粒33a和33b。此外,通过成对地形成丝状部件56a和丝状部件56b,如果丝状部件56a之一或丝状部件56b之一破裂,可以保持小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同时参考附图。图14是网状体58的正视图。如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网状体50一样,根据本实施例的网状体58是具有由纵向细丝和交叉细丝配置的网状结构的部件。但是,装配的方法是不同的。
如图14所示,网状体58是通过编织平行于图像显示器件1的横向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58a和58b(图1中的左-至-右方向)与在纵向上(图1中的垂直方向)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58c用菱形状整体地形成的网状结构,以便每个丝状部件58a,58b,和58c在相同位置交叉。在这些交叉点丝状部件58a,58b和58c接触顶基板20和底基板10。
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通过在显示部分30内提供网状体58,网状体58的网状结构可以将显示部分30均匀地划分为多个小单元。换句话说,尽管以晶格形状的网状结构形成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网状体50,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具有各种结构的网状体,如以菱形-形状的网状结构形成的本实施例的网状体58。
利用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七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以菱形的网状结构形成的网状体58可以防止带电颗粒33a和33b中的大偏置。该结构也可以增加规定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的数量的孔径比,由此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接下来,将描述的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同时参考附图。图15和16是沿线A-A’(图1)的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的剖面图。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的显示图像的结构不同于第一实施例。
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图15所示的图像显示器件1设有由“平织”构成中装配的丝状部件59a和59b配置的网状体59。但是,网状体59中的相邻丝状部件之间的宽度比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网状体50中的更窄。在平面图中,在网状体59中没有间隙,由此当用户从上面通过顶基板20观察显示部分30时,可以看到底基板10。此外,显示部分30未设有带电颗粒33b。由此,在不存在带电颗粒33a的区域中可以看得见网状体59的色调。因此,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网状体59被给予黑色色调,代替带电颗粒33b。使用电场控制带电颗粒33a的移动,可以控制每个点显示白色和黑色,该带电颗粒33a是白色的。
在图16所示的图像显示器件1中,在显示部分30内设置第六实施例的网状体57(参见图13)。在平面图中,当用户通过顶基板20从上面观察显示部分30时,在不存在带电颗粒33a的区域中看得见液体分散介质34的色调。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未设置带电颗粒33b,以及液体分散介质34被给予黑色色调。由此,通过在显示部分30中产生电场,控制带电颗粒33a的移动,以便每个点显示白色或黑色,带电颗粒33a的颜色是白色的。
以此方式,可以采用显示图像的各种方法,不局限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使用两种类型的颗粒33a和33b的方法。本实施例给出用一种类型的颗粒33a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
利用根据如上所述的第八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可以使用一种类型的带电颗粒33a显示图像,同时防止带电颗粒33a中的大偏置。此外,由于该结构减小图像显示器件1中使用的带电颗粒量,因此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制造图像显示器件1。
应该明白对如上所述的配备可以进行许多改进以及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通过结合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描述的图像显示器件1也可以实现本发明。例如,图17示出了网状体60的正视图,该网状体60可以通过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网状体50(参见图4)中形成的相邻丝状部件50b之间设置由第四实施例中描述的丝状部件对54b和54c(参见图9)形成的绳索部件集成地形成。
此外,图18是网状体61的透视图,其中在它们自己的平面中布置具有方形截面的纵向细丝和交叉细丝。换句话说,纵向细丝和交叉细丝以规定间隔互相交叉,不往上移和向下移。
此外,尽管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在显示部分30内设置单层的网状体50,但是可以在其中层叠多个网状体层50。也可以在显示部分30内的单层中设置不同类型的网状体(如网状体50和51),而不重叠网状体和在其间没有间隙,或在多个层中层叠不同类型的网状体。因此,网状体50可以被设置在通过设计者或用户希望的任意形成中。
此外,网状体50可以集成地形成,由由多个独立的丝状部件50a和50b编织在一起形成的编织纤维,或可以通过挤压金属集成地处理。此外,尽管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各种有机聚合体化合物用于丝状部件50a和50b,但是这些丝状部件也可以由天然纤维形成。在此情况下,带电颗粒33a和33b很可能被淀积在光纤上,由于丝状部件的表面将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微小折痕,由此更可靠地防止带电颗粒33a和33b迁移到其他的小单元50c。
此外,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网孔不必被编织。例如,该网孔可以由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一个丝状部件和交叉第一丝状部件的一个丝状部件形成。在此情况下,两个丝状部件将显示部分30划分为四个分割区。
此外,尽管如上所述的网状体50通过底粘结层14和顶粘结层24被固定在显示部分30内,但是网状体50仅仅需要被固定到底粘结层14和顶粘结层24之一。在此情况下,优选网状体50通过顶粘结层24,被固定到顶基板20。当将该网状体50固定到顶基板20侧面时,迁移到顶基板20侧面的带电颗粒33a和33b很少会移动,由此增加显示图像的稳定性。
图19是沿线A-A’(参见图1)的图像显示器件1的剖面图,其中网状体50被固定到底基板10侧面上的底粘结层14以及不接触顶基板20。利用该结构,在顶基板20和网状体50的底表面之间形成一间隙,带电颗粒33a和33b可以通过该间隙迁移,使得顶基板20的整个区域将能够被用作显示面。但是,由于网状体50不再用作用于保持底基板10和顶基板20之间的固定距离的隔片,需要使用密封层31作为隔片或在显示部分30中设置其它部件,以用作隔片。
此外,尽管在第八实施例中描述了使用白色和黑色的单色图像显示,但是它也可以使用多个带电颗粒执行彩色图像显示。此外,应该明白网状体50、带电颗粒33a和33b以及液体分散介质34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优选实施例中表明的色调,而是可以是用户或设计者根据想要的使用或应用的任意色调。
如上所述的优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也可以配置为没有底电极12和顶电极22。在此情况下,通过用能产生电场的外部设备施加电场到图像显示器件1来显示图像。由于该结构可以被减薄等于底电极12和顶电极22的量,图像显示器件1具有容易携带的优点。
此外,优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器件1使用底电极12和顶电极22应用简单的矩阵驱动系统。但是,也可以采用分段驱动系统或无源矩阵驱动系统,该系统由TFT监视器中使用的系统表示。
此外,在优选实施例中用图像显示器件1显示数字“0”(参见图1)作为一个例子。但是,应该明白该图像显示器件1也可以显示其它希望的图像,包括各种字符和图形,以及可以显示多个图像而不是仅仅一个。此外,该丝状部件可以完全由绝缘材料形成,或可以由涂有绝缘材料的导电材料形成。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器件不仅应用于液晶监视器和液晶面板作为电泳显示器,而且也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图像显示器件,包括移动电话、个人电脑、电子图书以及PDA。
Claims (20)
1.一种电泳显示器,包括:
第一基板;
与第一基板相对布置的第二基板;
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插入的网状体,该网状体的至少一表面由绝缘材料形成;以及
在由与第二基板相对的第一基板的表面、与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的表面以及网状体的表面形成的空间中分散的带电颗粒,所述带电颗粒响应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产生的电场在该空间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泳显示器,其中通过装配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与交叉一个方向的另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该网状体形成为网形。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泳显示器,其中每当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与在另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交叉规定数目时,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与在另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编织。
4.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泳显示器,其中,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的一单元交叉在另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电泳显示器,其中丝状部件的单元在在另一方向上延伸的相邻丝状部件之间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泳显示器,其中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具有不同于在另一方向上延伸的丝状部件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泳显示器,其中以规定的顺序重复地布置具有不同直径以及在一个方向和另一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丝状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泳显示器,其中通过缠绕多个丝状部件整体地形成该网状体。
9.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泳显示器,其中通过编织多个丝状部件整体地形成该网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泳显示器,其中网状体被布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以便网形的平面平行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11.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泳显示器,其中丝状部件由有机聚合体化合物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泳显示器,其中网状体被结合到与第二基板相对的第一基板的表面和与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的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泳显示器,其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至少一个是布置在显示表面侧上的半透明基板;以及
该网状体被结合到显示表面侧上布置的基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泳显示器,其中第一和第二基板和网状体具有挠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泳显示器,其中第一基板具有第一电极且第二基板具有第二电极;以及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产生电场。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泳显示器,其中第一电极是平行于第一基板的线电极,第二电极是平行于第二基板和垂直于第一电极取向的线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泳显示器,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是被施加固定电位的单个电极,以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另一个由分别被施加电压的多个电极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泳显示器,其中带电颗粒包括分别具有不同色调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带电颗粒。
19.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泳显示器,其中带电颗粒包括分别具有不同色调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带电颗粒;以及
丝状部件的色调与一种类型的带电颗粒的色调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泳显示器,其中网状体是用于保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固定距离的隔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62517/2004 | 2004-05-31 | ||
JP2004162517A JP4613519B2 (ja) | 2004-05-31 | 2004-05-31 |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61253A true CN1961253A (zh) | 2007-05-09 |
CN100458537C CN100458537C (zh) | 2009-02-04 |
Family
ID=35451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8001749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8537C (zh) | 2004-05-31 | 2005-05-18 | 电泳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99210B2 (zh) |
EP (1) | EP1752820A4 (zh) |
JP (1) | JP4613519B2 (zh) |
CN (1) | CN100458537C (zh) |
WO (1) | WO2005116749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89126A (zh) * | 2010-06-18 | 2011-12-21 | 索尼公司 | 电泳装置、显示器和电子设备 |
CN102566189A (zh) * | 2010-10-28 | 2012-07-1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显示片、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13359366A (zh) * | 2015-10-01 | 2021-09-07 | 伊英克公司 | 可变颜色和透射覆盖物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32074B2 (ja) * | 2005-12-22 | 2011-12-07 |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 電気泳動表示媒体 |
US7433113B2 (en) | 2006-05-19 | 2008-10-07 | Xerox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medium and device |
US7502161B2 (en) | 2006-05-19 | 2009-03-10 | Xerox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medium and device |
US7443570B2 (en) | 2006-05-19 | 2008-10-28 | Xerox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medium and device |
US7403325B2 (en) | 2006-05-19 | 2008-07-22 | Xerox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
US7382521B2 (en) | 2006-05-19 | 2008-06-03 | Xerox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
US7345810B2 (en) | 2006-05-19 | 2008-03-18 | Xerox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mages |
US7430073B2 (en) | 2006-05-19 | 2008-09-30 | Xerox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mage |
US7652656B2 (en) | 2006-05-19 | 2010-01-26 | Xerox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mages |
US7344750B2 (en) | 2006-05-19 | 2008-03-18 | Xerox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
US7417787B2 (en) | 2006-05-19 | 2008-08-26 | Xerox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
US7440159B2 (en) | 2006-05-19 | 2008-10-21 | Xerox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mages |
US7492504B2 (en) | 2006-05-19 | 2009-02-17 | Xerox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medium and device |
JP4049202B1 (ja) | 2006-11-10 | 2008-02-2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表示媒体、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
KR20090054555A (ko) * | 2007-11-27 | 2009-06-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기 영동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이들의 제조 방법 |
KR101274154B1 (ko) * | 2008-12-19 | 2013-06-1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광센서를 이용한 터치방식의 전기영동 표시장치 |
KR20130094301A (ko) * | 2010-07-14 | 2013-08-23 | 미쓰비시 엔피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US9459458B2 (en) * | 2012-02-21 | 2016-10-04 | 360Brandvision, Inc. | Transparent sound dampening projection screen |
JP5884659B2 (ja) | 2012-06-29 | 2016-03-1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気泳動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
US11890850B2 (en) | 2019-09-30 | 2024-02-06 | Flex Ltd. |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highly flexible electrophoretic film and textile composit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917079B1 (zh) * | 1970-12-21 | 1974-04-26 | ||
JPS5934518A (ja) | 1982-08-21 | 1984-02-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気泳動パネル |
JPS59171930A (ja) | 1983-03-18 | 1984-09-2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気泳動表示素子 |
US5068018A (en) * | 1990-01-10 | 1991-11-26 | Lord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tic fluid composite structure |
JP2994750B2 (ja) * | 1991-08-29 | 1999-12-27 | コピイテ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内部メッシュ背景スクリーンを有する電気泳動表示パネル |
JP3189958B2 (ja) | 1991-09-04 | 2001-07-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気泳動表示素子 |
JPH0652358A (ja) | 1992-08-04 | 1994-02-25 | Fujitsu Ltd | 文字認識方法 |
US7259744B2 (en) * | 1995-07-20 | 2007-08-21 | E Ink Corporation | Di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
US7039533B2 (en) * | 1999-04-08 | 2006-05-02 | Midtronics, Inc. | Battery test module |
FR2796783A1 (fr) | 1999-06-10 | 2001-01-26 | Cit Alcatel | Compensation de l'effet raman par pompage dans un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a multiplexage en longueur d'onde |
US6337761B1 (en) * | 1999-10-01 | 2002-01-0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JP2002196376A (ja) * | 2000-12-27 | 2002-07-12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表示媒体 |
JP4135322B2 (ja) * | 2001-02-07 | 2008-08-2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媒体、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ニシャライズ装置 |
JP4160266B2 (ja) * | 2001-02-22 | 2008-10-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表示用材料 |
JP2003149690A (ja) * | 2001-11-12 | 2003-05-21 | Tdk Corp | 表示装置 |
US7123238B2 (en) * | 2002-01-16 | 2006-10-17 | Xerox Corporation | Spacer layer f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
JP4427942B2 (ja) * | 2002-08-29 | 2010-03-1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書込装置 |
US7339715B2 (en) * | 2003-03-25 | 2008-03-04 | E Ink Corporation |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
US7017207B2 (en) * | 2003-12-19 | 2006-03-28 | Standard Textile Co., Inc. | Size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bed sheets and the like |
-
2004
- 2004-05-31 JP JP2004162517A patent/JP461351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5-18 EP EP05741609A patent/EP1752820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5-05-18 CN CNB2005800174977A patent/CN10045853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5-18 WO PCT/JP2005/009098 patent/WO2005116749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6
- 2006-10-27 US US11/553,718 patent/US749921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89126A (zh) * | 2010-06-18 | 2011-12-21 | 索尼公司 | 电泳装置、显示器和电子设备 |
CN102289126B (zh) * | 2010-06-18 | 2017-12-22 | 索尼公司 | 电泳装置、显示器和电子设备 |
CN102566189A (zh) * | 2010-10-28 | 2012-07-1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显示片、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13359366A (zh) * | 2015-10-01 | 2021-09-07 | 伊英克公司 | 可变颜色和透射覆盖物 |
CN113359366B (zh) * | 2015-10-01 | 2024-08-20 | 伊英克公司 | 可变颜色和透射覆盖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499210B2 (en) | 2009-03-03 |
US20070047065A1 (en) | 2007-03-01 |
JP2005345573A (ja) | 2005-12-15 |
CN100458537C (zh) | 2009-02-04 |
WO2005116749A1 (ja) | 2005-12-08 |
EP1752820A1 (en) | 2007-02-14 |
JP4613519B2 (ja) | 2011-01-19 |
EP1752820A4 (en) | 2008-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61253A (zh) | 电泳显示器 | |
CN1800917A (zh) | 阵列基板和具有其的显示面板 | |
CN101042512A (zh) | 电泳装置、电子设备及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 | |
CN1920615A (zh) | 三维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
CN1976483A (zh) | 三维显示装置 | |
CN1782839A (zh) | 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 | |
CN1991471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713035A (zh) | 显示设备 | |
CN1769989A (zh)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装置 | |
CN1319195A (zh) | 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 |
CN1955824A (zh) | 液晶显示器件 | |
CN1794065A (zh) | 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 | |
CN1975518A (zh) | 具有可调视角的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363055A (zh) | 液晶显示板 | |
CN1749834A (zh) |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
CN1753073A (zh) | 发光装置、具有其的背光组件和具有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 |
CN1750720A (zh)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595267A (zh) | 具有光笔的图像显示系统 | |
CN1617025A (zh) |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 | |
CN1825619A (zh) | 电光装置 | |
CN101034331A (zh) | 一种触控屏 | |
CN1480776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6875888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815315A (zh) |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360475B (zh) |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