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0929A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0929A
CN1960929A CNA2005800178785A CN200580017878A CN1960929A CN 1960929 A CN1960929 A CN 1960929A CN A2005800178785 A CNA2005800178785 A CN A2005800178785A CN 200580017878 A CN200580017878 A CN 200580017878A CN 1960929 A CN1960929 A CN 1960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mentioned
fastening body
engagement section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78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寺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60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0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43Devices enhancing safety during maintenance
    • B66B5/005Safety of maintenance personnel
    • B66B5/0056Safety of maintenance personnel by preventing crushing
    • B66B5/0075Safety of maintenance personnel by preventing crushing by anchoring the elevator car or counterw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66B11/0246Maintenance featur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其通过使用简单的方法机械地限制在电梯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向预定高度的上方上升,能够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在轿厢上方形成预定的空间以可靠地确保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因此,在预定高度的井道固定体上设置卡定体,并在轿厢上部设置卡合部,该卡合部构成为通过来自轿厢上的操作,其能够切换成: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配置于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的一部分干涉的位置,而在电梯正常运转时,配置于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不干涉的位置。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确保电梯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的安全装置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电梯维护作业人员要上到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上对设置在井道内的电梯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作业等。因此,一般在轿厢和井道顶面之间,即使在轿厢停止于最上部的情况下,也要确保用于维护作业的足够的空间,以使在进行维护作业中的维护作业人员不会碰到井道顶面。然而,在如将电梯设备配置在井道内的无机房电梯装置那样的、满足了近年来的节省空间需要的电梯装置中,有的电梯装置在轿厢停止于最上部的情况下,不能在轿厢上方确保维护作业所需要的足够的空间。在这种电梯装置中,为了确保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安装了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机械地限制轿厢上升的安装装置,以确保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
另外,作为具有上述安全装置的电梯装置的现有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即: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把连接配件的一端部连接固定在引导轿厢的升降方向的轿厢用导轨的上部,并把连接配件的另一端部连接固定在轿厢的轿厢架上,由此将轿厢固定在轿厢用导轨上,从而限制轿厢的升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并且,作为另一现有技术,还提出了以下技术,即: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把对重阻止单元安装在对重用缓冲器上,把对重的下降阻止在正常运转时的阻止位置上方的预定位置,由此把轿厢的上升限制在正常运转时的限制位置下方的预定位置,从而在轿厢和井道顶面之间确保维护作业所需要的空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4-59216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3-155176号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具有安全装置的电梯装置中,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在将连接配件固定在轿厢用导轨的上部和轿厢架上之前,必须在维护作业人员上到轿厢上的状态下使轿厢上升。因此,必须使安装连接配件之前的轿厢的上升速度极其缓慢,以确保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并且,具有以下问题,即:轿厢的高度调整和连接配件的固定作业需要时间,从而使作业效率恶化。
并且,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具有安全装置的电梯装置中,作为维护作业人员的登上轿厢上之前的作业,要进行进入井道底坑部内、在井道底坑部安装对重阻止单元、以及从井道底坑部移动到可搭乘轿厢的楼层等诸多工序,因而产生以下问题,即:维护作业前的准备需要时间,从而使作业效率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其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通过简单的操作来限制轿厢向预定高度上方上升,从而能可靠确保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机械地限制在电梯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向预定高度的上方上升,从而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在轿厢的上方确保预定的空间,其特征在于,安全装置包括:卡定体,其设置在预定高度的井道固定体上;以及卡合部,其设置在轿厢上,通过来自轿厢上的操作,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该卡合部配置于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的一部分干涉的位置,在电梯正常运转时,该卡合部配置于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不干涉的位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具有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机械地限制在电梯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向预定高度的上方上升,从而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在轿厢的上方确保预定的空间,安全装置构成为包括:卡定体,其设置在预定高度的井道固定体上;以及卡合部,其设置在轿厢上,通过来自轿厢上的操作,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该卡合体配置于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的一部分干涉的位置,在电梯正常运转时,该卡合体配置于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不干涉的位置,因此,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通过简单的操作来限制轿厢向预定高度的上方上升,从而能可靠地确保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4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安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5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安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8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安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与图6相当的图。
图9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安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与图7相当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3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安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与图12相当的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15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的安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与图14相当的图。
标号说明
1:轿厢;2:轿厢用导轨;3:轿厢架;3a:上架;4:安全装置;5:卡定体;6:导轨压板;7、9:支撑架;7a、7b、9a、9b:平行板;8、10、17:卡合体;11a、11b:销;12:狭缝;13:缓冲体;14:开关凸轮;15:检测开关;15a:检测器;16: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16a:纵架;18:连接托架;19: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上相同标号,并适当简化或省略其重复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在图1中,在电梯井道内升降的轿厢1由一对轿厢用导轨2引导升降方向,并且限制其水平方向的移动,该一对轿厢用导轨2立设在井道内,并且夹着该轿厢1相互对置。并且,轿厢1由设置成包围其周围的由钢材等构成的轿厢架3支撑,并且轿厢1通过设置在该轿厢架3上的吊轮(未作图示)由主绳索(未作图示)悬吊。另一方面,引导轿厢1的上述轿厢用导轨2配置在井道的从底坑部到顶部的、轿厢1的升降范围内,并且上述轿厢用导轨2通过支撑托架和导轨压板(全都未作图示)等牢固地固定在井道壁和井道梁等上。而且,在轿厢1的上部和各轿厢用导轨2的上部设置有安全装置4,该安全装置4机械地限制轿厢1向预定高度的上方上升,从而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在轿厢1的上方、即在轿厢1和井道顶面之间确保维护作业所需要的预定的空间。下面,对上述安全装置4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示出了上述安全装置4的结构。在图2和图3中,在立设于井道内的轿厢用导轨2上,在预定高度的位置设置有卡定体5。该卡定体5呈板状,其一端部与导轨压板6一起夹持轿厢用导轨2的凸缘部,从而,该卡定体5牢固地固定在轿厢用导轨2的背面侧,该卡定体5的另一端部配置成朝轿厢用导轨2的侧方突出。另外,卡定体5的朝轿厢用导轨2的侧方突出的另一端部向轿厢1侧适当弯曲,在卡定体5的另一端部与升降的轿厢1之间,在垂直投影面上形成有预定的间隙。
并且,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1的上部,在与固定有上述卡定体5的轿厢用导轨2相邻的轿厢架3上设置有卡合装置。该卡合装置设置有卡合部,该卡合部构成为通过来自轿厢1上的操作,其配置能够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切换,即: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5的另一端部干涉的位置(以下称为“干涉位置”);和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5不干涉的位置(以下称为“非干涉位置”)。另外,在电梯正常运转时,卡合装置的上述卡合部配置在非干涉位置。在该状态下,在轿厢1升降时,卡合装置的卡合部与卡定体5不接触,轿厢1构成为可使卡合部通过卡定体5的高度而移动到该卡定体5的上方和下方。即,上述卡定体5配置在电梯正常运转时的轿厢1的升降范围内。
另一方面,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卡合装置的上述卡合部配置在卡定体5的下方的干涉位置。在该状态下,在轿厢1继续上升的情况下,卡合部从下方与卡定体5的另一端部碰撞,从而机械地限制轿厢1的上升。即,在卡合装置的卡合部配置在干涉位置的情况下,卡合部不会移动到卡定体5的上方。因此,通过适当设定卡定体5的设置高度,能够使电梯维护作业时轿厢1的可上升位置比正常运转时轿厢1的可上升位置低出预定距离,从而能够在轿厢1和井道顶面之间确保维护作业所需要的足够的空间。因此,对于在电梯的轿厢1停止在最上层的层站时在轿厢1和井道顶面之间不能确保预定的空间的无机房的电梯等,也能够容易地应对。另外,当然,即使卡合装置的卡合部配置在干涉位置,在卡合部从下方与卡定体5接触之前,轿厢1也能在井道内自由升降。
这里,实施例1中的上述卡合装置由呈大致コ字状的支撑架7和具有上述卡合部的功能的卡合体8构成。上述支撑架7设置在上架3a上,上架3a沿井道进深方向配置在轿厢1的上部两侧,支撑架7配置成使字状的开口部朝向上方,并使相互对置的平行板7a和7b与上架3a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且,呈大致圆筒状的杆状的卡合体8以具有游隙的方式贯穿以大致一条直线的形状形成于支撑架7的平行板7a、7b和上架3a内的贯通孔(未作图示),卡合体8设置成由上述各贯通孔引导着可沿其长度方向自由进退。另外,卡合体8配置成其一端部从轿厢1的侧面朝向固定有卡定体5的相邻的轿厢用导轨2侧突出,并且该卡合体8构成为通过沿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可调整上述一端部的突出量。
另外,图2和图3示出卡合装置的卡合体8配置在非干涉位置的状态。即,卡合体8滑动到另一端部侧,以使从轿厢1的侧面突出的一端部的突出量变小,其一端部的端面在垂直投影面上配置在形成于轿厢1与卡定体5之间的间隙内。
接下来,图4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安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与图2相当的图,图5是与上述图3相当的图,其示出了卡合装置的卡合体8配置在干涉位置的状态。在图4和图5中,卡合体8滑动到一端部侧,以使从轿厢1的侧面突出的一端部的突出量比图2和图3所示的状态大,该一端部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5的另一端部交叉。
下面,对具有上述安全装置4的电梯装置的维护作业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电梯正常运转时,卡合装置的卡合体8配置在非干涉位置,轿厢1根据由使用者登记的目标层信息在任何楼层的层站都停止。在该状态下,在停止于最上层层站的轿厢1与井道顶而之间,并没有确保维护作业人员在轿厢1上进行维护作业所需要的足够的空间。因此,在电梯维护作业时,维护作业人员首先使轿厢1停止在预定位置,并从预定层站移动到轿厢1上。另外,当维护作业人员搭乘在轿厢1上时,轿厢1被停止,以使卡合装置的卡合体8位于卡定体5的下方。搭乘到轿厢1上的维护作业人员在使轿厢1升降之前,把卡合装置的卡合体8配置在干涉位置。然后,维护作业人员在确认了卡合体8已经可靠地配置在干涉位置之后,在轿厢1上进行轿厢1的升降操作,以使轿厢1停止在井道内的任意位置,以便进行维护作业。
根据实施例1中的电梯装置,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即使在维护作业人员没有注意到正在接近井道顶面而使轿厢1上升的情况下,通过朝轿厢1的侧方突出的卡合体8的一端部从下方与卡定体5的另一端部碰撞,能够使轿厢1的上升强制性地停止在预定位置。即,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可在轿厢1的上方可靠地确保维护作业所需要的预定的空间,能够将轿厢1上的维护作业人员与井道顶面碰撞那样的事故防止于未然。另外,维护作业人员可在搭乘轿厢1后立即把卡合体8配置到干涉位置,而与轿厢1的停止位置无关,并且,由于该操作很容易,因而可大幅度削减维护作业前的准备时间,从而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改善。
并且,在上述电梯装置中,由于卡定体5和与该卡定体5对应的卡合装置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各轿厢用导轨2和轿厢1的两侧,因而即使在万一卡合体8与卡定体5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均等地分担碰撞时的冲击,从而能够减轻作用于轿厢用导轨2和轿厢架3上的负荷。
另外,在实施例1中,对卡定体5固定在引导轿厢1升降的轿厢用导轨2上的情况作了说明,然而当然,只要能配置成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可在轿厢1上方确保预定的空间,即使把卡定体5设置在井道梁等其他井道固定体上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但是,通过将卡定体5如实施例1那样固定在轿厢用导轨2上,可使卡定体5接近卡合装置地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将卡定体5的强度抑制到最小限度。并且,不需要在井道壁等井道固定体上预先设置地脚螺栓等用于固定卡定体5的固定单元,也能应对各种电梯装置。
实施例2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其示出了安全装置4的结构。在图6和图7中,在设置于轿厢1上部的卡合装置上设置有位置保持单元,该位置保持单元在电梯正常运转时将卡合部的位置保持在非干涉位置,而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将卡合部的位置保持在干涉位置。即,在电梯正常运转时,卡合装置的卡合部配置在非干涉位置,并且通过位置保持单元始终保持在非干涉位置上,使该卡合部在电梯运转过程中不会移动到干涉位置。另一方面,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卡合装置的卡合部配置在干涉位置,并且通过位置保持单元始终保持在干涉位置上,使该卡合部在维护作业时不会移动到非干涉位置。
另外,实施例2中的上述卡合装置由呈大致字状的支撑架9和具有上述卡合部的功能的卡合体10构成,在支撑架9和卡合体10上设置有上述位置保持单元。上述支撑架9在上架3a上设置成:使字状的开口部朝向上方,并且使相互对置的平行板9a和9b与上架3a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且,上述卡合体10以具有游隙的方式贯穿呈大致一条直线的形状形成于支撑架9的平行板9a、9b以及上架3a中的贯通孔(未作图示),并且上述卡合体10设置成由上述各贯通孔引导着可沿其长度方向自由进退。另外,卡合体10配置成使其一端部从轿厢1的侧面朝固定有卡定体5的相邻的轿厢用导轨2侧突出,并且该卡合体10构成为通过沿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可调整上述一端部的突出量。
此外,上述位置保持单元由设置在卡合体10上的2根销11a和11b、支撑架9的平行板9a、以及形成在平行板9a的贯通孔内的狭缝12构成。这两根销11a和11b设置成与卡合体10正交,并分别平行地配置在距离卡合体10的向轿厢1侧方突出的一端部端面预定距离的各位置上。并且,上述狭缝12的宽度和方向被设定成:当卡合体10由形成于平行板9a和9b的贯通孔引导着沿其长度方向滑动时,可使上述销11a和11b通过该狭缝12移动到平行板9a的卡定体5侧和卡定体5相反侧。
另外,图6和图7表示卡合装置的卡合体10保持在非干涉位置的状态。即,卡合体10滑动到另一端部侧,以使其一端部的端面在垂直投影面上配置在形成于轿厢1与卡定体5之间的间隙内。并且,设置在卡合体10的卡定体5侧的销11b在形成有狭缝12的平行板9a的与卡定体5相反的一侧沿与狭缝12大致正交的方向配置。在该状态下,销11b与平行板9a卡定,从而限制卡合体10向卡定体5侧的移动,由此,卡合体10始终被保持在非干涉位置。
下面,图8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安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与图6相当的图,图9是与上述图7相当的图,其示出了卡合装置的卡合体10保持在干涉位置的状态。在图8和图9中,卡合体10与图6和图7所示的状态相比滑动到一端部侧,以使卡合体10的一端部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5的另一端部交叉。并且,设置在卡合体10的与卡定体5相反的一侧的销11a在形成有狭缝12的平行板9a的卡定体5侧沿与狭缝12大致正交的方向配置。在该状态下,销11a与平行板9a卡定,从而限制卡合体10向卡定体5的相反侧移动,由此,卡合体10始终被保持在干涉位置上。
根据实施例2中的电梯装置,由于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卡合装置的卡合体10始终被保持在卡合位置,因而卡合体10不会在维护作业人员未注意时移动到非卡合位置,能可靠地确保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并且,由于在电梯正常运转时,卡合装置的卡合体10始终被保持在非卡合位置,因而卡合体10不会由于正常运转时伴随的振动等而移动到卡合位置,不会有妨碍轿厢1的升降的危险。另外,其他结构和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其示出了安全装置4的结构。在图10和图11中,在设置于轿厢用导轨2上部的卡定体5的另一端部下表面上,在作为维护作业时配置于干涉位置的卡合装置的卡合部的正上部的位置,设置有由橡胶等构成的缓冲体13。通过具有该构成,即使在万一电梯维护作业时卡合装置的卡合部、即卡合体8的一端部从下方与卡定体5碰撞的情况下,由于卡合体8的一端部与缓冲体13碰撞,因而可缓和碰撞时的冲击,从而能够确保轿厢1上的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另外,其他具有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结构和效果。
实施例4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其示出了安全装置4的结构。在图12中,在设置于轿厢1上部的卡合装置上设置有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卡合部配置在干涉位置和非干涉位置中的哪一个位置上。这里,实施例4中的上述检测单元包括:开关凸轮14,其设置在由卡合部构成的卡合体8上,并与该卡合体8的滑动联动;检测开关15,其配置成当卡合体8配置在干涉位置时使检测器15a与开关凸轮14卡合;以及判断单元(未作图示),其根据从检测开关15输入的检测信号,来判断卡合体8是配置在干涉位置还是配置在非干涉位置。
另外,图13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安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与图12相当的图,其示出了卡合装置的卡合体8配置在干涉位置的状态。在图13中,卡合体8从图12所示的非干涉位置的状态滑动到一端部侧,以使卡合体8的一端部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5的另一端部交叉。此时,设置在卡合体8上的开关凸轮14与卡合体8一起向相邻的轿厢用导轨2侧移动,并与设置在上架3a等上的检测开关15的检测器15a卡合。然后,通过开关凸轮14与检测器15a的卡合,从检测开关15向判断单元输出检测信号。在被输入了检测信号的判定单元中,根据该检测信号判断出卡合体8配置在干涉位置。
通过具有该结构,可容易地检测卡合装置的卡合体8配置在干涉位置和非干涉位置中的哪一个位置上。并且,根据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进行电梯的正常运转和维护作业时的维护运转的切换,由此来防止安全装置4的误操作等,从而可提供一种更安全的电梯装置。即,在通过判断单元判断为卡合体8配置在非干涉位置的情况下,仅使电梯的正常运转有效而使维护运转无效。另一方面,在通过判断单元判断为卡合体8配置在干涉位置的情况下,仅使电梯的维护运转有效而使正常运转无效。通过设置具有该结构的控制单元,可防止在卡合体8配置于非干涉位置的状态下实施维护运转,从而能够可靠地确保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并且,可防止在卡合体8配置于干涉位置的状态下实施正常运转,从而能够防止在正常运转时卡合体8与卡定体5的无意接触。另外,其他结构和效果与实施方式1至3相同。
实施例5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主视图,其示出了安全装置4的结构。在图14中,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1上设置有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16,该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16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通过组装进行使用,在电梯正常运转时,该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16折叠收纳在轿厢1上。并且,卡合装置的卡合体17构成为通过连杆机构等与该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16联动,在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16被组装时,卡合体17配置在干涉位置,而在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16被收纳时,卡合体17配置在非干涉位置。
即,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16的纵架16a的下端部可转动地设置在上架3a等上,以便使纵架16a可朝轿厢1的内侧倾倒,在纵架16a的一部分设置有与纵架16a的转动联动的连接托架18。在该连接托架18中,沿与纵架16a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有长孔,设置在卡合体17上的连接销19配置成以具有游隙的方式贯穿连接托架18的上述长孔。通过具有该结构,当纵架16a转动时,连接销19由连接托架18的长孔引导,使卡合体17配置在干涉位置和非干涉位置。另外,图15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的安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与图14相当的图,其示出了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16被组装起来、卡合装置的卡合体17配置在干涉位置的状态。
根据实施例5中的电梯装置,由于能够通过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16的组装和收纳作业将卡合体17配置在干涉位置和非干涉位置,因而可防止安全装置4的误操作等,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另外,其他结构和效果与实施例1至4相同。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由于设置在轿厢1上部的卡合装置的卡合部构成为通过来自轿厢1上的操作,其配置能够在与固定于轿厢用导轨2上的卡定体5在垂直投影面上干涉的位置、以及不干涉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因而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可通过简单的操作来限制轿厢1向预定高度的上方上升,从而能可靠地确保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Claims (9)

1.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具有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机械地限制在电梯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向预定高度的上方上升,从而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在上述轿厢的上方确保预定的空间,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全装置包括:
卡定体,其设置在预定高度的井道固定体上;以及
卡合部,其设置在上述轿厢上,通过来自上述轿厢上的操作,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该卡合部配置于在垂直投影面上与上述卡定体的一部分干涉的位置,在电梯正常运转时,该卡合部配置于在垂直投影面上与上述卡定体不干涉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全装置具有位置保持单元,该位置保持单元将卡合部分别保持于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的一部分干涉的位置,和在垂直投影面上与上述卡定体不干涉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全装置具有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卡合部配置于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的一部分干涉的位置和在垂直投影面上与上述卡定体不干涉的位置中的哪一个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轿厢上设置有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安全装置的卡合部与上述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联动,并且在上述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被组装时,上述安全装置的卡合部配置于在垂直投影面上与卡定体的一部分干涉的位置,在上述折叠式维护作业用扶手被收纳时,上述安全装置的卡合部配置于在垂直投影面上与上述卡定体不干涉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轿厢能够在卡合部配置于卡定体的下方的状态在井道内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卡合部在电梯正常运转时可移动到卡定体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卡定体设置在引导轿厢升降的轿厢用导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卡定体分别设置在配置于轿厢两侧的一对轿厢用导轨上,
卡合部与上述各卡定体对应地设置在上述轿厢的上部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卡定体具有缓冲体,该缓冲体用于缓和卡合部与上述卡定体的一部分碰撞时的冲击。
CNA2005800178785A 2005-05-31 2005-05-31 电梯装置 Pending CN19609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5/009926 WO2006129346A1 (ja) 2005-05-31 2005-05-31 エレベ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0929A true CN1960929A (zh) 2007-05-09

Family

ID=37481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178785A Pending CN1960929A (zh) 2005-05-31 2005-05-31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916214A4 (zh)
JP (1) JPWO2006129346A1 (zh)
CN (1) CN1960929A (zh)
WO (1) WO200612934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5506A (zh) * 2014-11-26 2016-1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
CN111566036A (zh) * 2018-01-26 2020-08-21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具有将电梯的轿厢位置维持在适合于作业的位置的功能的控制装置和电梯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48489A1 (de) * 2009-09-29 2011-04-07 Aufzugswerke M. Schmitt & Sohn Gmbh & Co. Aufzugsanlage mit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US9764925B2 (en) 2011-12-21 2017-09-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ystem including a car stop for maintaining overhead clearance
ES2726705T3 (es) 2016-06-15 2019-10-08 Kone Corp Ascensor
CN109476461A (zh) * 2016-07-15 2019-03-15 通力股份公司 具有低净空的电梯装置
JP6740117B2 (ja) * 2016-12-26 2020-08-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3774A (ja) * 1998-11-12 2000-07-25 Toshiba Corp エレベ―タ籠の停止ロック装置
FR2795060B1 (fr) * 1999-06-17 2001-08-17 Gilles Antras Dispositif de securite pour technicien ascensoriste permettant d'eviter l'ecrasement de celui-ci entre la cabine et le plafond de la cage
JP2002096979A (ja) * 2000-09-22 2002-04-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4024524B2 (ja) 2001-11-21 2007-1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04059216A (ja) 2002-07-26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エレベータの点検時のかご位置保持構造
DE602004001274T2 (de) * 2003-03-31 2007-05-31 Inventio Ag, Hergiswil Haltestab für die Kreation eines zeitlichen Sicherheitsraumes in einem Aufzugsschacht
ES2383009T3 (es) * 2003-09-15 2012-06-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Dispositivos de seguridad para inspección de ascensores
US20070034455A1 (en) * 2003-10-02 2007-02-15 Thomas Coquerelle Saftey device for maintenance personnel on a car roof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5506A (zh) * 2014-11-26 2016-1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
CN111566036A (zh) * 2018-01-26 2020-08-21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具有将电梯的轿厢位置维持在适合于作业的位置的功能的控制装置和电梯系统
CN111566036B (zh) * 2018-01-26 2021-11-09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具有将电梯的轿厢位置维持在适合于作业的位置的功能的控制装置和电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16214A1 (en) 2008-04-30
WO2006129346A1 (ja) 2006-12-07
JPWO2006129346A1 (ja) 2008-12-25
EP1916214A4 (en)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0929A (zh) 电梯装置
JP4467699B2 (ja) 機械室なしのエレベータ
CN1239377C (zh) 电梯
CN1093499C (zh) 电梯
US6234276B1 (en) Traction type elevator having cable hitches securing cable ends to guide rails
CN1243660C (zh) 乘用轿厢及电梯装置
CN1178843C (zh) 电梯装置
CN1260319A (zh) 电梯装置
CN1183025C (zh) 电梯装置
CN1283542C (zh) 无机械室电梯
JP2010519149A (ja) 機械室レス型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に取付けられる巻上機
JP425552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
EP2546182B1 (en) Suspension body supporting device for elevator
CN1093501C (zh) 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解除方法
US20040007428A1 (en) Elevator apparatus
CN1130303C (zh) 牵引滑轮升降机
JP5329031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289377C (zh) 电梯笼顶部扶手装置
JP4376585B2 (ja) 機械室レス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10441C (zh) 有限速器的电梯
CN1247152A (zh) 电梯平层装置
CN100345742C (zh) 电梯装置
EP1792867B1 (en) Elevator apparatus
CN1216786C (zh) 电梯装置
JP2006273456A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