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5507A - 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5507A
CN1935507A CNA2006101444359A CN200610144435A CN1935507A CN 1935507 A CN1935507 A CN 1935507A CN A2006101444359 A CNA2006101444359 A CN A2006101444359A CN 200610144435 A CN200610144435 A CN 200610144435A CN 1935507 A CN1935507 A CN 1935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inking device
air
printing
plat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44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5507B (zh
Inventor
T·哈特曼
G·彼得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roland AG
Original Assignee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filed Critical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Publication of CN1935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5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35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55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02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 B41F31/10Applications of feed or duct rollers
    • B41F31/12Applications of feed or duct rollers adjustable for regulating supp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7/00Rotary lithographic machines
    • B41F7/20Details
    • B41F7/24Damp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26Construction of inking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30Arrangements for tripping, lifting, adjusting, or removing inking rollers; Supports, bearings, or fork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30Arrangements for tripping, lifting, adjusting, or removing inking rollers; Supports, bearings, or forks therefor
    • B41F31/302Devices for tripping inking devices as a who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7/00Rotary lithographic machines
    • B41F7/20Details
    • B41F7/24Damping devices
    • B41F7/26Damping devices using transfer 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Rotary Pr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具有印版滚筒(20;27),其中在印版滚筒(20;27)上定位至少一个印版,具有一个将印刷墨涂覆到印版上的输墨装置,并且具有必要时将一种湿润剂涂覆到印版上的湿润机构,所述输墨装置还包括由印刷墨辊(10,11,14,15)和摩擦辊(4,8,9)构成的输墨装置辊,所述湿润机构在必要时包括由涂湿辊(19)和摩擦辊(18)构成的湿润机构辊。按照本发明在执行规格变换时,即,在使输墨装置和必要时湿润机构适配于变化的印版滚筒(20;27)的直径时至少一些输墨装置辊和必要时一些湿润机构辊在保持接触和在相互滚动的输墨装置辊以及必要时相互滚动的湿润机构辊之间保持基本恒定的线作用力的情况下自动地可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个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一个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机的印刷装置具有一个印版滚筒,在其上定位至少一个印版。除了印版滚筒以外印刷装置还具有一个输墨装置以及必要时的湿润机构,其中借助于输墨装置将印刷墨涂覆到定位在印版滚筒上的或每个定位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上。借助于湿润机构将湿润剂涂覆到定位在印版滚筒上的或每个定位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上。从印版滚筒将印刷墨转移到一个转移滚筒或橡胶滚筒上,它最终将印刷墨涂覆到一个印刷材料上。所述转移滚筒或橡胶滚筒在此或者在一个相邻的印刷装置的反印滚筒上或者在一个橡胶滚筒上滚动。
在规格变化的印刷装置中要求各结构组件适配于不同的印刷规格。为此尤其要使输墨装置以及湿润机构适配于印版滚筒变化的直径。由实践中已知,一个印刷装置的输墨装置的所谓印版墨辊如下适配于不同直径的印版滚筒,即,使印刷墨辊偏转。在此使印刷墨辊在调整输墨装置到印版滚筒上时首先从印版滚筒上转下来,然后当输墨装置到达其位置时再摆动到印版滚筒上。在此要实现输墨装置以及印版滚筒的预着色,用于在开始实际的印刷过程时减少启动废页。输墨装置以及湿润机构的所有辊在这个启动过程中必须相互接触,其中必须使辊之间的所谓线作用力保持相同,由此不中断染色过程。由于结构部件误差和摩擦使得输墨装置的这个调整状态与同时进行的输墨装置预着色在实践中只能以较大的费用实现,尤其是为此需要一个费事且费用昂贵的输墨装置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印刷机的新型印刷装置。这个目的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印刷装置得以实现。按照本发明在执行一个规格变换时,即在使输墨装置和必要时的湿润机构适配于印版滚筒的变化的直径时至少一些输墨装置辊和必要时一些湿润机构辊在保持接触和在相互滚动的输墨装置辊以及必要时相互滚动的湿润机构辊之间保持基本恒定的线作用力的情况下自动地进行调整。
通过本发明建议一个简单的、经济的且紧凑的印刷装置,其中输墨装置以良好的预着色在进行规格更换时可以适配于印版滚筒的不同直径。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对于可以调节其相对位置的输墨装置辊和可调节的湿润机构辊附设多个气动活塞,即用于支撑各辊输墨装置的重量的气动活塞和用于在各辊与在其上滚动的辊或在其上滚动的印版滚筒之间提供一个确定的线作用力的气动活塞。
最好可调节输送到气动活塞的气动空气量,使得气动空气在各气动活塞上在其整个行程上产生一个相同的作用力并且各气动活塞气垫式地且由此几乎无摩擦地支承结构。
由从属权利要求和下面的描述给出本发明的优选改进方案。借助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但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
附图说明
附图中: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印刷机的印刷装置在一个输墨装置、一个湿润机构和一个印版滚筒处的视图,
图2示出图1的印刷装置在一个涂湿辊处的放大细节,
图3示出图1的印刷装置在一个涂湿辊处的另一放大细节,
图4按照图2的方向I上的涂湿辊和其一个支承结构的局部截面图,
图5示出按照图4的方向II上的图4结构的细节,
图6示出按照图4截切面III-III的图4结构的一个横截面图,
图7示出按照图4截切面IV-IV的图4结构的一个横截面图,
图8示出按照图4截切面V-V的图4结构的一个横截面图,
图9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输墨装置的一个中间辊的支承结构,
图10示出按照图9的支承结构的放大细节图,
图11示出在图10的方向VI上的图10结构的细节图,
图12示出按照图10的截切面VII-VII的图10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13示出按照图10的截切面VIII-VIII的图10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14示出按照图10的截切面IX-IX的图10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15示出按照图10的截切面X-X的图10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16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细节图,其中示出输墨装置的输墨装置辊的一个染色位置,
图17示出图16在印版滚筒预湿润位置的细节图,
图18示出图16在小规格的印版滚筒的染色位置的细节图,
图19示出图16在大规格的印版滚筒的染色位置的细节图,
图20示出图16的具有断开(abgestellten)的辊的细节图,
图21至24示出印刷装置调整位置的顺序,
图25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输墨装置的一个摩擦辊的横截面图,
图26示出通过一个曲轴驱动摩擦辊的驱动装置,
图27示出摩擦辊的另一驱动装置,
图28示出按照图27的结构的细节图,
图29示出摩擦辊的另一驱动装置,具有行星齿轮装置,
图30示出按照图29的行星齿轮装置之一的横截面图,
图31示出图29的方向XI上的图29结构的细节图,
图32示出一个通过独立驱动装置驱动摩擦辊的驱动装置,
图33示出按照图32的截切面XII-XII的图32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34示出通过直线电机独立驱动装置驱动摩擦辊的驱动装置,
图35示出按照图34的截切面XIII-XIII的图34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36示出一个印刷机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借助于图1至36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示出一个印刷机的印刷装置在一个输墨装置、一个湿润机构和一个印版滚筒处的视图。示出印刷装置的输墨装置的一个墨斗1,在其中存有印刷墨。在墨斗1中存有的印刷墨通过一个墨斗辊2从墨斗1中取出并从墨斗辊2通过一个传墨辊3传动到输墨装置的一个摩擦辊4上。通过后置于墨摩擦辊4的输墨装置辊5,6和7使印刷墨到达摩擦辊8和9上,其中位于输墨装置辊7上的印刷墨分布在摩擦辊8与9之间。由摩擦辊9使印刷墨分支到所谓的印刷墨辊10和11上,由摩擦辊8继续使印刷墨通过输墨装置辊12和13分布到印刷墨辊11,14和15上。在印刷墨辊14和15上滚动另一摩擦辊16。所述印刷墨辊10,11,14和15在一个印版滚筒上或至少一个定位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上滚动。
在图1中示出湿润机构的一个没有编号的湿润剂容器,其中在湿润剂容器中存有的湿润剂通过一个传湿辊(Feuchtduktorwalze)17从湿润剂容器中取出并且涂覆到一个湿摩擦辊18上。从湿摩擦辊18使湿润剂通过一个涂湿辊19到达印版滚筒20或到达定位在印版滚筒上的或每个定位在印版滚筒20上的印版上。
所述输墨装置以及湿润机构的摩擦辊4,8,9,16和18不可调整地支承结构在输墨装置的侧壁38上并且由一个驱动装置21通过位置固定的圆柱齿轮22,23,24,25和26驱动。输墨装置的辊5,6,7,12和13可以调整其位置并且在印刷时为了将印刷墨转移到定位在印版滚筒20上的或每个定位在印版滚筒20上的印版占据在图1所示的位置或状况。在所谓的断开位置它们位于以附图标记5’,6’,7’,12’和13’所示的位置或状况,在该位置它们不与输墨装置辊和摩擦辊接触。
在图1中印版滚筒20对应于一个所谓的小规格印版滚筒,此外在图1中示出一个大规格的印版滚筒27。同样可调整的印刷墨辊11和14对于两个印版滚筒20和27并因此对于两种印刷规格占据基本相同的位置或状况,在断开位置11’或14’它们不与摩擦辊和输墨装置辊接触。所述印刷墨辊10和15以及涂湿辊19对于大规格的印版滚筒27占据以附图标记10’,15’和19’表示的位置。这些涂覆辊的断开位置以附图标记10”,15”和19”表示。在断开位置印刷墨辊10和15以及涂湿辊19不与输墨装置或湿润机构的摩擦辊和其它辊接触。
图2和3示出图1的印刷装置在涂湿辊19处的放大细节图,图4示出在图2的观察方向I上的涂湿辊19。图5至8示出涂湿辊19的支承结构结构的不同截面图。
尤其如图2所示,所述涂湿辊19在其所有位置19,19’和19”的重量由气动活塞28承受。这些气动活塞28在方向箭头29的方向上延伸。在图2中通过附图标记28,28’和28”表示气动活塞28的不同位置。这些气动活塞28在其每个位置上支撑在一个固定部件30上并且通过空气输入进行调节,使得直接平衡涂湿辊19的重量。调节其它的气动活塞31,使得涂湿辊19以一个确定的线作用力在方向箭头32的方向上顶压摩擦辊18,其中气动活塞31仍然在所有以附图标记31,31’以及31”表示的位置上支撑在一个固定部件33上。其它气动活塞34使涂湿辊19以一个可调节的线作用力在方向箭头35的方向上顶压在印版滚筒20或印版滚筒27上,其中气动活塞34支撑在一个固定部件36上。通过一个气动缸37可以使涂湿辊19在气动活塞28,31和34无效时置于一个确定的断开位置19”,在该位置它们既不与印版滚筒20或27接触也不与摩擦辊18接触。如图3所示,在输墨装置的侧壁38中组合一个弧形延伸的长孔39,在其内部导引涂湿辊19。
图4示出涂湿辊19的支承结构,它在两端对称地构成。图5至8示出这个支承结构的不同细节。
所述轴承外壳40通过紧固部件41和一个管42相互连接。所述涂湿辊19的轴43支承在轴承外壳40里面并且分别通过一个卡子44固定卡紧,使得涂湿辊19可以无需专用工具地安装以及拆装。支承结构受保护地位于外壳45内部并且对外通过缝隙密封46无摩擦地密封。所述缝隙密封46保证涂湿辊19的全部运动自由度。这些缝隙密封46由内部和外部的薄板段47以及48组成。所述涂湿辊19的侧面导向由旋进轴承外壳40里面的间隔体49承担,它们支承结构在固定部件50上。
在按照图6的沿着图4的截切线III-III的截面图中示出气动活塞34在轴承外壳40中的导向。该气动活塞34除了在一个圆柱形孔51内部移动以外还支承在一个连杆52上,该连杆固定在轴承外壳40里面。该连杆52防止轴承外壳40围绕其轴线旋转并且透插固定部件36的一个孔。
气动空气集中地在一个接头53上提供并且通过节流阀和通道输送到各个气动活塞。在一个节流阀54上调节输送到气动活塞34的空气量并且通过圆柱形孔51的一个通道输送。按照所谓的气垫原理使气动空气持续地通过活塞34上的一个缝隙密封56流出。通过一次性调节在气动活塞34上在其整个行程上提供一个相同的作用力。一个保险环57防止气动活塞34滑出来。通过在缝隙密封56上和以微小的程度也在连杆52与气动活塞34之间流动的气动空气使得气动活塞几乎无摩擦地滑动。由此能够在节流阀54上非常准确地调节作用于气动活塞34上的作用力,此外使这个作用力在气动活塞34的整个运动路径上基本保持恒定。由此也可以准确地调节涂湿辊19上的线作用力,它们对于湿润机构的辊的所有运动基本保持恒定,因为它们对准这个接触线的方向。这种气垫原理用于印刷装置的所有可运动辊并因此也用于输墨装置以及湿润机构的所有可调节的辊。由此能够使所有的辊以相同的接触力调节。
按照图4气动活塞28,31以及34总是成对地作用在涂湿辊19的每个支承结构侧上。成对的气动活塞34使涂湿辊19在方向箭头35的方向上顶压在印版滚筒20或27上。成对的气动活塞28(见图7)通过节流阀58(见图4和5)调节。这些气动活塞28平衡涂湿辊19的重量。气动空气通过通道59输送。气动空气通过通道60输送到成对的气动活塞31,其中可以在一个节流阀61(见图5和8)上调节相应的空气量。所述气动活塞31使涂湿辊19以一个确定的线作用力在方向箭头32的方向上顶压在摩擦辊18上(见图2)。
图9至15以输墨装置辊13为示例示出一个可活动的或可调节的印刷墨辊的支承结构。根据三个作用力方向、一个重量平衡和一个断开运动设计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的构造与涂湿辊19的支承结构构造类似。轴承外壳62通过紧固部件63和一个管64相互连接。所述输墨装置辊13通过一个轴65半壳形地在两侧上位于轴承外壳62中(见图15)并且通过卡子66固定。在输墨装置的侧壁38处轴承外壳62通过长孔67自由移动地导引,其中该长孔67通过缝隙密封68密封。所述输墨装置辊13的支承结构在侧面通过销子69在固定部件70上导引。通过仍然成对存在的气动活塞71平衡输墨装置辊13的重力。通过节流阀72调节气动空气输送并通过孔73输送到一个圆柱形空间74。这些气动活塞71支承在销子板75上,它们通过沉头螺栓76固定在轴承外壳62上。一个保险环77防止气动活塞71滑出来。
仍然成对存在的气动活塞78使印刷墨辊19在方向箭头79的方向上顶压在印刷墨辊14上,而同样成对的气动活塞80使输墨装置辊13在方向箭头81的方向上顶压印刷墨辊11。在方向箭头82的方向上输墨装置辊13通过成对的气动活塞83顶压输墨装置辊12。成对存在的气动活塞78,80和83的构造对应于气动活塞71的构造,因此在这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请参阅相关的结构。
通过中心接头84给气动活塞输送空气。通过用于每对气动活塞的节流阀72可以单独地调节空气输送并且通过通道输送到气动活塞。气动活塞85用于使输墨装置辊13断开到在图1中以附图标记13’表示的位置上。在这里单独通过一个接头86输送气动空气。对于断开运动使空气输送中心地在输墨装置上调节和接通。气动活塞78通过使销子板87透插一个固定体88的孔防止输墨装置辊13的支承结构旋转。
在图16中示意示出,气动活塞如何使输墨装置辊13的支承结构支撑在固定部件上,固定部件仍然固定在输墨装置的侧壁38上。对于输墨装置辊13涉及所示的固定部件88,89和90。
上面借助于图1至15以输墨装置辊13以及涂湿辊19为例示例性地描述了可调节辊的支承结构。类似地构成输墨装置的其余可活动或可调节的辊的支承结构,因此请参阅上面的描述。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用于辊相互间的顶压力和重力平衡的气动空气集中地在输墨装置上汇总、调节和接通。如果要集中地改变顶压力,则必须单独地输送用于平衡重力的气动空气,因为它只一次性地调节并且不再变化。
上述的辊支承结构能够实现印刷装置的、即印刷装置的输墨装置以及湿润机构的运行可靠的、几乎无磨损的运行。辊覆层的鼓胀或收缩不影响辊之间的作用力变化,而是辊同时平衡这个直径变化,由此避免辊覆层的损坏和与此相关的印刷装置、即输墨装置以及湿润机构的故障。明显减少维护费用和调整费用,因为辊可以轻松地取下并且自动地调节。
下面借助于图16至20展示按照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不同调节,调节从所谓的预着色的运行状态通过印刷运行一直到输墨装置和湿润机构的辊的断开。在按照图16的印刷装置调整中示出输墨装置辊的预着色和湿润机构辊的预湿润状态。印刷墨辊10,11,14和15以及涂湿辊19都不与印版滚筒20或27接触。通过气动空气的空气输送一方面相互调节所有的输墨装置辊另一方面调节所有的湿润机构辊,由此可以使其线作用力均匀地调节到一个预调节的数值上。辊的重力被平衡。涂湿辊19的轴承外壳顶靠在固定部件30,印刷墨辊10,11,14和15的相应轴承外壳顶靠固定部件91,92,93和94。
图17示出印刷滚筒20或定位在印刷滚筒20上的或每个印刷滚筒上的印版的预湿润的运行状态。在此湿润机构和输墨装置相对于印版滚筒20或27置于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只有涂湿辊19在印刷滚筒20或27上滚动。而输墨装置的印刷墨辊10,11,14和15与印版滚筒20或27断开。所述涂湿辊19通过其轴承外壳40从顶靠固定部件30缩回。通过调节的作用力保持与摩擦辊18的接触。使涂湿辊19与印版滚筒20或27接触的作用力对应于所调节的线作用力。印刷墨辊10,11,14和15通过其轴承外壳还顶靠其固定部件91,92,93和94并且不与印版滚筒20或27接触。
图18示出在印刷或预染色一个小的印刷规格时的印刷装置状态,其中不仅涂湿辊19而且印刷墨辊10,11,14和15都顶靠在小规格的印刷滚筒20上。因此在这个状态下一方面将印刷墨另一方面将湿润剂涂覆到定位在印版滚筒20上的或每个定位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上。输墨装置和湿润机构的所有辊以所调节的线作用力保持接触,印刷墨辊10,11,14和15在印版滚筒20上滚动并且从固定部件91,92,93和94缩回。
图19示出与图18的印刷装置相同的运行状态,但是其中示出一个大规格的印刷滚筒27。在这里涂湿辊19以及印刷墨辊10和15与在图18中所示的位置相比必须缩回。但是在此涂湿辊19和印刷墨辊10和15总是以所调节的线作用力与湿润机构或输墨装置的相邻辊保持接触。
图20示出印刷装置的一个断开位置,在该位置输墨装置和湿润机构的辊相互间不接触。输墨装置的辊7,11,12和15在重力的影响下在断开气动空气以后自动地到达在图20中所示的断开位置7’,11’,12’和15’。输墨装置辊5由气动活塞95、辊6由气动活塞96、辊13由气动活塞85、辊14由气动活塞97推到所示的位置,其中气动活塞95,96和97仍然成对地存在。印版墨辊10由气动缸98移动到用附图标记10”表示的位置上,湿润辊19借助气动缸37运动到用附图标记19”表示的位置上,其中缸98和37仍是成对的。以附图标记10”和19”表示的印刷墨辊10以及涂湿辊19的位置是在印刷装置侧壁38中的偏移位置(Ablagepositionen)。对于输墨装置辊5和6根据其的运动方向通过偏移缸99或100提供偏移,它们在驶出状态构成各个辊的放置(Ablegen),因此对于这个位置无需气动空气。
图21至24分别包括一个印刷单元102的局部地示出两个印刷装置,其中两个印刷装置用于印刷一个幅面形印刷材料的顶面和底面。对于用于印刷印刷材料底面的印刷装置的输墨装置以及湿润机构的一个染色单元101、印版滚筒27以及一个橡胶滚筒103。仅仅示出用于印刷幅面形印刷材料104顶面的印刷装置的一个橡胶滚筒105。
在图21至24中滚筒105也是一个所谓的反压滚筒,其中印刷单元102仅仅包括一个印刷装置。
在图21中所述染色单元101位于一个如图16所示的位置。输墨装置的输墨装置辊被预染色,湿润机构的湿润机构辊被预湿润。没有输墨装置以及湿润机构的辊接触印版滚筒27,它本身与橡胶滚筒103断开。在图22中示出的染色单元101的位置101’所述湿润机构的涂湿辊顶靠在印版滚筒27上并由此预湿润定位在印版滚筒27上的或每个定位在印版滚筒27上的印版。因此图22对应于图17。在图22中输墨装置的印刷墨辊与印版滚筒27断开。同样印版滚筒27与橡胶滚筒103断开。在图23中所示的染色单元位置101”使湿润机构的涂湿辊以及输墨装置的印刷墨辊调节到印版滚筒27上。由此使印刷墨和湿润剂涂覆到定位在印版滚筒上的或每个定位在印版滚筒27上的印版上。所述印版滚筒27还与橡胶滚筒103断开。在图24中调整到印版滚筒27上的染色单元101与印版滚筒27一起移动到一个印刷位置,在该位置印刷滚筒27占据位置27’并且在橡胶滚筒103上滚动。因此图24示出在一个用于印刷幅面形印刷材料104的印刷位置上的印刷单元。在印刷印刷材料104时橡胶滚筒103和105以相同的圆周速度滚动。
图25示出图1中的输墨装置的摩擦辊8的横截面图,是这个摩擦辊在其位置上不可调整地但在其轴向位置上活动地构成。所述摩擦辊8的位置固定以及轴向活动的支承结构通过在按照本发明的输墨装置侧壁38内部的轴承110实现。轴承110定位在轴承套111里面,其定心直径大于摩擦辊的直径,由此能够轻松地将摩擦辊在方向箭头112或113的方向上侧面拆出来。
如同已经借助于图1所描述的那样,所述摩擦辊8由电机22通过圆柱齿轮驱动。一个齿轮115位于摩擦辊8的轴114上,该齿轮具有一个宽度,用于承受摩擦辊在方向箭头112或113方向上的行程运动并由此承受摩擦辊8的所谓的变换运动。
通过一个回转接头116将一种加温介质、尤其是加温的水通过轴114中的孔导引到摩擦辊8的一个内部空腔117里面并且通过相应的孔再通过一个回转接头118从摩擦辊8中排出去。允许摩擦辊8轴向移动的缝隙密封119在此保护轴承免受污染。该摩擦辊8的轴向移动在滚子链120上通过一个链轮121的转向控制,该链轮通过一个固定部件122支撑在输墨装置的侧壁38上。所述滚子链120在此克服一个由弹性部件123提供的弹性力工作,其中该弹性部件123由压簧构成。该压簧通过一个端部支撑在摩擦辊8上并通过另一端部支撑在一个轴向轴承124上。所述滚子链120通过一个销子125固定在一个圆片126上,该圆片又旋紧在回转接头116上。由回转接头116将作用力通过一个径向推力球轴承127传递到摩擦辊8的轴114上。这种形式的变换运动的作用力到摩擦辊8中的传导保证在方向箭头128方向上的唯一作用力方向并由此以简单的方式补偿那些转换间隙,其中根本不会产生反向间隙。代替滚子链120当然也可以使用一个具有转向杠杆的钢丝绳或连杆。
图26示出摩擦辊8变换驱动装置的另一结构。按照图26变换运动的驱动装置集中地通过一个用于输墨装置所有摩擦辊的曲轴129实现。所述滚子链120通过销子130固定在轴承外壳131上。通过曲轴的一个未示出的在其角位相互间的曲柄臂错位能够使摩擦辊的行程相互错开,而且这样错开,使得行程的返回点在时间上错开或者使行程方向是相向的。这些调整在装配时能够一次性地实现。所述曲轴129通过齿轮132以及133由一个驱动装置134驱动并且通过轴承135,136和137固定在输墨装置的侧壁38上。
图27示出摩擦辊集中变换驱动装置的另一结构,其中驱动装置134通过齿轮133和138与轴139耦联,轴139通过轴承140和141与输墨装置的侧壁38连接。通过齿轮142驱动齿轮143,它可旋转地通过轴承144位于固定部件145上,固定部件同样与输墨装置的侧壁38连接。在齿轮143上固定可调节的曲柄连杆机构146,其扩展结构借助于图28描述。
按照图28所述滚子链120通过一个销子147固定在一个外壳148上,其中该外壳148可旋转地支承在滑块150的一个销子149上。该滑块150可以在一个导向体151内部滑移,该导向体与齿轮143螺栓连接。通过一个调整螺栓152可以改变销子147相对于齿轮143旋转轴线153的偏心位置。由此能够无级地手动地使摩擦辊的行程从一个最大值一直调整到一个最小值。所述调整螺栓152能够通过紧固部件154固定。摩擦辊的行程位置能够由此改变,即齿轮142移动到以附图标记142’表示的位置并由此与齿轮143脱离啮合。该齿轮143被旋转并接着使齿轮142处于啮合。
图29示出摩擦辊集中驱动装置的一个结构,该驱动装置通过行星齿轮装置155实现。集中驱动装置134通过齿轮133,156驱动支承在轴承157,158和159中的轴160,在该轴上固定齿轮161,它驱动行星齿轮装置155。下面借助于图30描述该行星齿轮装置155的功能。
所述滚子链120在图30的实施例中与图28的实施例类似地固定,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该滚子链120通过销子147固定在外壳148上,它可旋转地支承结构在滑块150的销子149上。通过一个螺杆162可以使滑块150滑移,由此改变销子149相对于旋转轴线163的偏心位置。一个锥齿轮164固定在螺杆162上,通过锥齿轮165、通过齿轮166、通过行星齿轮167和内齿轮168借助蜗杆驱动装置169使锥齿轮164运动。通过第二蜗杆驱动装置170和行星齿轮172能够使齿轮173旋转,在齿轮173上螺栓连接一个导向体174。由此能够改变偏心支承的销子149的角位。为了改变这个角位必须使螺杆驱动装置169和170共同以同向旋转,因为否则产生齿轮166与173之间的相对运动,由此可能引起实际上不期望的螺杆172旋转。为了使螺杆162旋转仍然只使螺杆驱动装置169旋转就足够了。用于使偏心支承的销子149围绕旋转轴线163旋转并由此用于摩擦辊行程运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齿轮161传递到齿轮175,方式是在销子176上支承具有行星齿轮167或172的行星齿轮组,它们使齿轮166和173同向地且没有相对运动地相互驱动。因此在摩擦辊驱动装置运行期间可以通过驱动装置169的运动无级地调节摩擦辊的行程,而通过两个螺杆驱动装置169和170的共同的同向旋转可以无级地改变摩擦辊的相位。由此能够在输墨装置或印刷装置运行期间实现摩擦辊行程和其的相位调节。
图31以一个在图29方向XI上的俯视图示例性地对于所有摩擦辊示出借助于滚子链120通过一个围绕支承结构在固定部件122上的链轮121的偏转使摩擦辊4和18连在行星驱动155上。此外示出变速电机177和178,借助于它们使蜗杆驱动装置169和170旋转。整个驱动装置受保护地置于外壳45内部,其中行星齿轮装置用轴163通过固定部件179固定在输墨装置的侧壁38上。
图32以及在图33中所示的沿着图32截切方向XII-XII的截面图示出构成变换驱动装置的另一种方案,其中摩擦辊4,8,9,16和18的变换驱动装置分别通过变速电机180实现。在变速电机180的轴181上固定导向体182,导向体围绕轴181旋转。如同已经在其它实施例中描述过的那样,滑块183与销子184通过螺杆185可以在方向箭头186和187的方向上移动。通过定位件188防止螺杆自动旋转。销子184相对于轴181的偏心位置可以通过螺杆185的旋转在变速电机180的静止状态无级地从最大值变化到最小值。由变速电机189将一个调整运动集中地通过链条190导引到链轮191,192,193,194和195。这些链轮191至195支承在固定在输墨装置侧壁38上的固定部件196上。借助于通过一个接头198输送的压力空气抵抗由弹性部件197提供的作用力,一个销钉199在方向箭头186方向上移动并通过一个六棱边200与螺杆185啮合。通过传感器201或202获得销钉199的位置,由传感器203检测导向体182用于导入调整运动的正确位置。该调整运动可以通过链条190导入。摩擦辊4的轴204通过一个轴承205与外壳206和圆片207连接,在圆片中一个销子208承担连杆209的支承,该连杆通过其另一端支承结构在销子184上并由此在方向箭头186或187方向上传递变换运动。
图33还示出,在外壳206上固定一个固定部件210。如果在螺杆185上以上述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一个调整运动,则一个齿条211由一个气动缸212相对于固定体210顶压。这个齿条211通过一个小齿轮213与电位器214连接。由此在图33所示的位置获得销子184相对于驱动装置180轴181的偏心位置程度。摩擦辊4的其余结构对应于在图25中所示的摩擦辊8的结构。当然在这里为了避免作用力方向偏转也可以使用一个压簧123用于按照图33的结构。
对于狭窄的空间特性也可以使用于获得螺杆185上的调整值的检测结构布置在摩擦辊驱动侧。图25示出这种结构。在这里一个固定部件215固定在回转接头118上。一个气动缸216使一个齿条217在测量过程中相对于这个固定部件215滑移。通过小齿轮218由电位器219接收运动参数。
图34和35示出一个用于摩擦辊行程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借助于一个直线电机230实现。摩擦辊在驱动侧的支承结构对应于按照图25的支承结构,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该直线电机230的动子231通过固定部件232固定在输墨装置的侧壁38上。在直线电机230的定子233上借助于轴承板234和轴承235支承结构摩擦辊4的轴236。该轴承235无间隙地预紧。一个回转接头237将加温介质导引到摩擦辊4的内部空腔217里面。
这种通过直线电机230控制摩擦辊行程的结构能够使印刷装置或输墨装置高动态地适配于印刷需求。
在图36中示意示出在一个印刷机上用于输墨装置调节的调节结构。一个要被印刷的印刷材料238由一个卷交换器239拉出并且在分别包括两个印刷装置的印刷单元240,241,242和243中两面地印刷。在干燥器244和冷却器245中实现已印刷的印刷材料的干燥,其中使印刷材料接着穿过一个观察站246移动并输送到继续加工站247。在观察站246中借助于照相机248两面地扫描已印刷的印刷材料幅面。将测量值传递到一个计算机249,它将实际值与理论值相互比较。然后通过控制导线250将用于修正的相应调整值传递到印刷装置的染色单元251和252。
在更换规格时按照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辊自动适配于规格变换,其中线作用力保持不变。如果要改变线作用力,则如上所述可以使它们通过一个中心的节流阀预调节。摩擦辊摩擦行程的大小、摩擦行程的相位和摩擦辊的转速同样可以适配于规格尺寸。所有数值能够在印刷机或印刷装置运行期间改变,用于总是保证最佳的印刷结果。
附图标记清单
1  墨斗
2  色油墨辊
3  传墨辊
4  摩擦辊
5,5’  输墨装置辊
6,6’  输墨装置辊
7,7’  输墨装置辊
8  摩擦辊
9  摩擦辊
10,10’,10”  印刷墨辊
11  印刷墨辊
12,12’  输墨装置辊
13,13’  输墨装置辊
14,14’  印刷墨辊
15,15’,15”  印刷墨辊
16  摩擦辊
17  传湿辊
18  湿驱动辊
19,19’,19”  涂湿辊
20  小规格中的印版滚筒
21  驱动装置
22  齿轮
23  齿轮
24  齿轮
25  齿轮
26  齿轮
27  大规格中的印版滚筒
28,28’,28”  气动活塞
29  方向箭头
30  固定部件
31,31',31”  气动活塞
32  方向箭头
33  固定部件
34  气动活塞
35  方向箭头
36  固定部件
37  气动缸
38  输墨装置的侧壁
39  长孔
40  轴承外壳
41  紧固部件
42  管
43  轴
44  卡子
45  外壳
46  缝隙密封
47  薄板段
48  薄板段
49  间隔体
50  固定部件
51  孔
52  连杆
53  接头
54  节流阀
55  通道
56  缝隙密封
57  保险环
58  节流阀
59  通道
60  通道
61  节流阀
62  轴承外壳
63  紧固部件
64  管
65  轴
66  卡子
67  长孔
68  缝隙密封
69  销子
70  固定部件
71  气动活塞
72  节流阀
73  孔
74  空间
75  销子板
76  沉头螺栓
77  保险环
78  气动活塞
79  方向箭头
80  气动活塞
81  方向箭头
82  方向箭头
83  气动活塞
84  接头
85  活塞
86  接头
87  销子板
88  固定部件
89  固定部件
90  固定部件
91  固定部件
92  固定部件
93  固定部件
94  固定部件
95   气动活塞
96   气动活塞
97   气动活塞
98   气动缸
99   偏移缸
100  偏移缸
101,101’,101”,101  染色单元
102  印刷单元
103  橡胶滚筒
104  印刷材料
105  橡胶滚筒
110  轴承
111  轴承套
112  方向箭头
113  方向箭头
114  轴
115  齿轮
116  回转接头
117  空腔
118  回转接头
119  缝隙密封
120  滚子链
121  链轮
122  固定部件
123  弹性部件
124  轴向轴承
125  销子
126  圆片
127  径向推力球支承结构
128  方向箭头
129  曲轴
130  销子
131  轴承外壳
132  齿轮
133  齿轮
134  驱动装置
135  轴承
136  轴承
137  轴承
138  齿轮
139  轴
140  支承结构
141  支承结构
142  齿轮
143  齿轮
144  轴承
145  固定部件
146  曲柄连杆机构
147  销子
148  外壳
149  销子
150  滑块
151  导向体
152  调整螺栓
153  旋转轴
154  紧固部件
155  行星齿轮装置
156  齿轮
157  轴承
158  轴承
159  轴承
160  轴
161  齿轮
162  螺杆
163  旋转轴
164  锥齿轮
165  锥齿轮
166  齿轮
167  行星轮
168  轮子
169  蜗杆驱动装置
170  蜗杆驱动装置
171  轮子
172  行星轮
173  齿轮
174  导向体
175  齿轮
176  销子
177  变速器电机
178  变速器电机
179  固定部件
180  变速器电机
181  轴
182  导向体
183  滑块
184  销子
185  螺纹杆
186  方向箭头
187  方向箭头
188  定位件
189  变速器电机
190  链条
191  链轮
192  链轮
193  链轮
194  链轮
195  链轮
196  固定部件
197  弹性部件
198  接头
199  销钉
200  六棱边
201  传感器
202  传感器
203  传感器
204  轴
205  轴承
206  外壳
207  圆片
208  销子
209  连杆
210  固定部件
211  齿条
212  气动缸
213  小齿轮
214  电位器
215  固定部件
216  气动缸
217  齿条
218  小齿轮
219  电位器
230  直线电机
231  动子
232  固定部件
233  定子
234  轴承板
235  轴承
236  轴
237  回转接头
238  印刷材料
239  卷交换器
240  印刷单元
241  印刷单元
242  印刷单元
243  印刷单元
244  干燥器
245  冷却机构
246  幅面观察站
247  再加工站
248  照相机
249  计算机
250  控制导线
251  染色单元
252  染色单元

Claims (12)

1.印刷机、尤其是辊式旋转印刷机的印刷装置,具有印版滚筒(20;27),其中在印版滚筒(20;27)上可定位至少一个印版,印刷装置还具有将印刷墨涂覆到定位在印版滚筒上的或每个定位在印版滚筒(20;27)上的印版上的输墨装置,并且具有必要时将湿润剂涂覆到定位在印版滚筒上的或每个定位在印版滚筒(20,27)上的印版上的湿润机构,其中所述输墨装置还包括由印刷墨辊(10,11,14,15)和摩擦辊(4,8,9)构成的输墨装置辊,并且其中所述湿润机构在必要时包括由涂湿辊(19)和摩擦辊(18)构成的湿润机构辊,其特征在于,在执行规格变换时,即,在使输墨装置和必要时使湿润机构适配于变化的印版滚筒(20;27)的直径时至少一些输墨装置辊和必要时一些湿润机构辊在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和在相互滚动的输墨装置辊以及必要时相互滚动的湿润机构辊之间保持基本恒定的线作用力的情况下自动地进行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执行规格变换第一输墨装置辊(5,6,7,12,13,10,11,14,15)可以调整其相对位置,而执行变换运动的第二输墨装置辊、即摩擦辊(4,8,9,16)位置固定在其相对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执行规格变换第一湿润机构辊(19)可以调整其相对位置,而执行变换运动的第二输墨装置辊、即摩擦辊(18)位置固定。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可以调整其相对位置的湿润机构辊、即涂湿辊(19)附设多个气动活塞,即,用于支撑涂湿辊(19)重量的第一气动活塞(28),用于在涂湿辊(19)与摩擦辊(18)之间提供确定的线作用力的第二气动活塞(31),以及用于在涂湿辊(19)与印版滚筒(20;27)之间提供确定的线作用力的第三气动活塞(3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湿辊(19)在气动活塞(28;31;34)无效时通过气动缸(37)移动到断开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节输送到气动活塞的气动空气量,使得空气量在各个气动活塞上在其整个行程上产生相同的作用力并且各气动活塞气垫式地且由此几乎无摩擦地支承。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可以调节其相对位置的输墨装置辊附设多个气动活塞,即,用于支撑各输墨装置辊重量的气动活塞(71)和用于在各输墨装置辊与在其上滚动的输墨装置辊或在其上滚动的印版滚筒(20;27)之间提供确定的线作用力的气动活塞(78,80,8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输墨装置辊在气动活塞(71,78,80,83)无效时通过气动活塞(85)移动到断开位置。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节输送到气动活塞的气动空气量,使得空气量在各气动活塞上在其整个行程上产生一个相同的作用力并且各气动活塞气垫式地且由此几乎无摩擦地支承。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墨装置和湿润机构的在其相对位置上位置固定的、执行变换运动的摩擦辊(4,8,9,16,18)可通过集中驱动装置(134)驱动,驱动装置通过轴(129;139;160)和滚子链(12)驱动摩擦辊。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墨装置和湿润机构的在其相对位置上位置固定的、执行变换运动的摩擦辊(4,8,9,16,18)分别可通过独立驱动装置(180,230)驱动。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其相对位置上位置固定的、执行变换运动的摩擦辊(4,8,9,16,18)的行程是可变化的。
CN2006101444359A 2005-08-27 2006-08-28 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5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40614.9 2005-08-27
DE102005040614A DE102005040614A1 (de) 2005-08-27 2005-08-27 Druckwerk einer Druck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5507A true CN1935507A (zh) 2007-03-28
CN1935507B CN1935507B (zh) 2011-07-06

Family

ID=37272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443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5507B (zh) 2005-08-27 2006-08-28 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68406A1 (zh)
EP (1) EP1757447A3 (zh)
JP (1) JP2007062373A (zh)
KR (1) KR20070026036A (zh)
CN (1) CN1935507B (zh)
DE (1) DE1020050406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765B (zh) * 2008-02-19 2013-07-10 曼罗兰纸张有限责任公司 在加工设备中给印版着色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63492B4 (de) * 2005-08-19 2013-11-28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Antriebe einer seitlich changierbaren Walze
DE102008009890A1 (de) * 2008-02-19 2009-08-20 Manroland Ag Verfahren zum Einfärben einer Druckform in einer Verarbeitungsmaschine
DE102011055817A1 (de) * 2011-11-29 2013-05-29 Sdf Schnitt-Druck-Falz Spezialmaschinen Gmbh Druckwerk für den Nass-Offset-Druck
EP2809522B1 (en) 2012-01-31 2018-04-18 HP Indigo B.V. To apply a coating to media
DE102017215920A1 (de) * 2017-09-08 2019-03-14 Koenig & Bauer Ag Changierbare Walze sowie Druckmaschine mit mehreren Druckwerken mit einer derartigen Walze
EP3678864B1 (de) 2017-09-08 2021-08-25 Koenig & Bauer AG Changierbare walze sowie druckmaschine mit mehreren druckwerken mit einer derartigen walze
DE102018200333A1 (de) * 2018-01-11 2019-07-11 Koenig & Bauer Ag Changierbare Walze sowie Druckmaschine mit mehreren Druckwerken mit einer derartigen Walz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57163B (de) * 1964-05-14 1967-12-28 Honsel Karl Heinz Nassoffset-Rotationsdruckmaschine
US3448686A (en) * 1966-12-05 1969-06-10 Miehle Goss Dexter Inc Form roller setting and control means
US3538849A (en) * 1968-01-24 1970-11-10 Miehle Goss Dexter Inc Oscillator ink roller mounting and control means
FR2431924A1 (fr) * 1978-07-27 1980-02-22 Chambon Machines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es aux imprimeuses rotatives du type offset
DE8716847U1 (zh) * 1987-12-22 1988-02-18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6900 Heidelberg, De
JPH0675961B2 (ja) * 1988-09-29 1994-09-28 宮腰機械製作株式会社 交換胴形の輪転印刷機における着ローラ装置
CH682896A5 (fr) * 1990-04-25 1993-12-15 Bobst Sa Machine d'impression offset à format variable avec déchargement-chargement automatique des cylindres d'impression.
US5186103A (en) * 1992-06-12 1993-02-16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Printing machine system, especially for printing on a web of heavy or thick stock material, with interchangeable printing cylinders
JPH08174801A (ja) * 1994-12-22 1996-07-09 Toshiba Mach Co Ltd オフセット印刷機のローラニップ量調整装置
CN2261331Y (zh) * 1996-11-06 1997-09-03 孙志成 平版印刷机串墨、水机构
DE10215422A1 (de) * 2002-04-08 2003-10-23 Roland Man Druckmasch Farb- oder Feuchtwerk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765B (zh) * 2008-02-19 2013-07-10 曼罗兰纸张有限责任公司 在加工设备中给印版着色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57447A2 (de) 2007-02-28
JP2007062373A (ja) 2007-03-15
EP1757447A3 (de) 2010-11-10
DE102005040614A1 (de) 2007-03-01
US20070068406A1 (en) 2007-03-29
KR20070026036A (ko) 2007-03-08
CN1935507B (zh) 201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5507B (zh) 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CN101060982B (zh) 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US7699000B2 (en) Device for mounting a cylinder in a printing unit, and method for adjustment of a print on-position
US6494138B1 (en) Printing unit
CN101505962B (zh) 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US20070234911A1 (en) Printing Units on a Web-Fed Rotary Printing Press
US8069786B2 (en) Printing groups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cooperating cylinders and radially movable bearing units
US5845574A (en) Ink transport roller for the inking unit of a web fed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US4397235A (en) Multi-printing mode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US6539857B1 (en) Five-cylinder offset printing units with adjustable spacing
JP2002538998A (ja) 輪転印刷機の印刷装置
US6502508B1 (en) Cylinder drive
CA1330636C (en) Oscillating printing press roll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A2316099C (en) Printing unit for a web fed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US5454311A (en)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for cylinder sag
CN113442554B (zh) 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
CN101384434A (zh) 具有至少两个配合工作的滚筒及能够进行径向调整的轴承单元的印刷装置
US20040231535A1 (en) Printing groups of a printing press
CN101821100B (zh) 具有至少两个相对于彼此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可变的侧机架部分的印刷单元
CN113442555A (zh) 套色精确的柔板印刷机及控制方法
CN101821098B (zh) 具有至少两个相对于彼此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可变的侧机架部分的印刷单元
US3347160A (en) Ink roll interrupter for a multi-color rotary offset printing press
CN216300457U (zh) 柔板印刷机用的套色控制系统及柔板印刷机
CN111051064A (zh) 能够往复运动的辊以及具有多个带这种辊的印刷装置的印刷机
JP4608635B2 (ja) 印刷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