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4721A -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4721A
CN1924721A CN 200610127625 CN200610127625A CN1924721A CN 1924721 A CN1924721 A CN 1924721A CN 200610127625 CN200610127625 CN 200610127625 CN 200610127625 A CN200610127625 A CN 200610127625A CN 1924721 A CN1924721 A CN 1924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oncentration
color
forming apparatus
pictur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2762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4633C (zh
Inventor
前田赖嗣
森泽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924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4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46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463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基于图像信号计算由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的预定区域的图像浓度,将计算的图像浓度与基于图像信号形成的预定区域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决定是否执行基于校正图案数据的浓度调整处理。从而,在监视以正常的图像形成操作形成的图像的浓度的同时,并在适当的定时执行浓度调整。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将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以及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子照相技术的打印机、复印机等中,输入图像数据被转换为电信号,并且根据所获得的电信号来驱动激光器,以在感光部件上形成相应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将如此形成的静电潜像显现为调色剂图像,并然后将其转印到记录薄片上。
在使用黑色显影剂(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单色打印机上,图像的浓度对打印质量的影响很大。同样地,在使用黄色(Y)、品红(M)、青色(C)及黑色(K)调色剂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打印机上,由每个颜色的调色剂形成的图像的浓度对打印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日本特开平6-1196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结构,每当打印了预定数量的记录薄片,就将用于校正浓度的校正图案形成在记录薄片上。如此形成的校正图案被光学读取,并且根据通过光学读取该校正图案所获得的信号来校正图像数据的浓度,从而保持了高的图像质量。
根据日本特开平6-11965号公报,为了保持高的图像质量,即使当执行连续打印时,每当打印了预定数量的记录薄片,也执行浓度校正序列。然而,因为浓度校正序列执行的定时依赖于打印的记录薄片的数量,这个定时不总是与实际需要浓度校正的定时相匹配。更具体地,即使需要浓度校正,也不执行浓度校正序列,直到打印了预定数量的记录薄片。因此,在打印操作的过程中,存在降低所打印的图像的质量的风险。另外,即使不需要浓度校正,如果打印了预定数量的记录薄片,也不必要地执行浓度校正序列。在这种情况下,调色剂和记录薄片均被浪费,结果增加了运行成本。另外,因为当执行浓度校正序列时不能执行打印,所以当不必要地执行浓度校正序列时极大的降低了生产率。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减少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些特征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方法,其通过观察在正常图像形成操作中形成的图像的浓度,在适当的定时执行浓度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通过将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浓度检测器,其检测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浓度调整器,其形成校正图案并基于校正图案和浓度检测器检测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来执行图像浓度调整;图像浓度计算器,其计算以不同于校正图案的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的预定区域的图像浓度,图像浓度是基于图像信号计算的;比较器,其比较如下两者:图像浓度计算器计算的图像浓度,以及浓度检测器为了获得基于图像信号形成的预定区域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而进行的检测的结果;以及决定器,其根据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来决定是否使浓度调整器执行图像浓度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方法,图像形成设备通过将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方法包括:浓度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浓度调整步骤,用于基于校正图案和浓度检测步骤检测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来执行图像浓度调整;图像浓度计算步骤,用于计算以不同于校正图案的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的预定区域的图像浓度,图像浓度是基于图像信号计算的;比较步骤,用于比较如下两者:图像浓度计算步骤计算的图像浓度,以及浓度检测步骤为了获得基于图像信号形成的预定区域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而进行的检测的结果;以及决定步骤,用于根据比较步骤的比较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调整图像浓度的浓度调整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通过将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控制单元,其每当预定数量的薄片进行了图像形成操作时决定是否基于校正图案数据执行图像浓度调整,控制单元包括:浓度检测器,其检测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像浓度计算器,其计算以不同于校正图案的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的预定区域的图像浓度,图像浓度是基于图像信号计算的;比较器,其比较如下两者:图像浓度计算器计算的图像浓度,以及浓度检测器为了获得基于图像信号形成的预定区域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而进行的检测的结果;以及决定器,其基于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来决定是否基于校正图案执行图像浓度调整。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中,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在全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3A至3C是示出预定区域S的图像和在预定区域S中作为浓度信息的图像数(video count)的例子的图。
图4A和4B是示出在预定区域S中具有相同图像数的图像中的浓度分散的图。
图5是示出基于浓度传感器的特性,作为浓度信息的图像数的转换方法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包含在控制单元中的图像处理器的功能结构的功能方框图。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用于确定浓度校正定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且不是全部以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特征的组合对执行本发明来说都是重要的。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是多功能打印机(MFP),其包括电子照相打印部分,提供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以及打印例如从个人计算机(PC)接收的数据的打印机的功能。打印部分使用感光部件及中间转印部件提供彩色打印功能。根据本实施例,使用单个感光部件形成彩色图像。然而,可以通过以下设备获得与本发明相似的效果:提供多个对应于不同颜色的感光部件的设备,或不使用中间转印部件而将图像直接转印到记录薄片上的设备来获得。另外,本实施例的效果并不限于彩色打印,还可由用于单色打印的打印部分获得相似的效果。
在多功能打印机的主体40的上部设置用于一次一张自动进给原稿44的自动进稿器(ADF)41,以及用于从由自动进稿器41进给的原稿44读取图像的原稿读取器42。在原稿读取器42中,原稿44被放置于平板玻璃43上且被光源45发出的光照射,将从原稿44获得的反射光图像通过包括光反射镜46、47及48和成像透镜49的缩小(reducing)光学系统导向读取装置50,例如电荷耦合装置(CCD)。图像读取元件50以预定点密度读取从原稿44上的彩色材料获得的反射光图像,将该图像转换为电信号,且输出该电信号。
这样,由原稿读取器42读取原稿44的反射光图像,并将其作为三个颜色即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数据传送到图像处理器51。由图像处理器51对该原稿44的RGB数据进行包括遮光校正、伽玛校正及色空间处理的图像处理,并且将其作为黄色(Y)、品红(M)、青色(C)及黑色(K)的图像数据输出。该多功能打印机还具有打印从外部PC(未示出)等接收的数据的打印机功能。将从PC等接收的数据传送到图像处理器51,并进行包括图像转换、遮光(shading)校正、伽玛校正和色空间处理的图像处理。
这样,由图像处理器51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并将其以Y、M、C和K(黑)图像数据的形式传送到曝光装置5。曝光装置5驱动半导体激光器,以根据图像数据调制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由旋转多面镜反射来自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以使感光部件1被反射光扫描。该感光部件1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沿箭头A示出的方向旋转。一级充电装置4、曝光装置5、彩色显影单元7、单色显影单元8、转印充电装置9以及清洁装置6设置于感光部件1的周围。
在图像形成操作中,首先,由充电装置4将感光部件1的表面均匀地的充电到预定负电位。然后,包括激光扫描仪的曝光装置5用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扫描感光部件1的充电的表面,该半导体激光器是由根据图像数据脉宽调制的信号驱动的。因此,在感光部件1上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彩色显影单元7包括三个显影装置7Y(黄色调色剂)、7M(品红调色剂)以及7C(青色调色剂)以执行全色显影,且为每个显影装置提供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彩色显影单元7Y、7M及7C和单色显影单元8可分别在感光部件1上以Y、M、C和K调色剂显影潜像。当以彩色调色剂显影潜像时,彩色显影单元7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沿箭头R所示的方向旋转,直到该颜色的显影装置与感光部件1接触。每当以彩色调色剂显影调色剂图像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起中间转印部件作用的转印带2上。因此,可通过在转印带2上叠加三个颜色的图像来形成全色图像。
通过例如包括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用于检测显影的图像的浓度的浓度传感器21,来检测在感光部件1上显影的每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将浓度传感器21沿着感光部件1的外周布置在显影装置7的显影位置和转印装置9的转印位置之间。浓度传感器21使用光接收元件来检测由光发射元件发出并由感光部件1的表面反射的光的反射量,并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在感光部件1上形成的单色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浓度传感器21将检测信号传送到图像处理器51。在本实施例中,浓度传感器21检测感光部件1上的单色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然而,也可在其他位置检测浓度,例如在形成单色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上或感光带上。
在感光部件1上顺序显影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并通过转印装置9将其转印到起到中间转印部件作用的转印带2上。从而,在转印带2上叠加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通过第二转印装置15,将这样转印到转印带2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薄片上。在全色打印中,将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叠加在转印带2上,然后将其转印到记录薄片上。由于搓纸辊17的旋转,将记录薄片从纸盒16进给到输送路径,并通过输送辊18和19将其输送到辊隙部,也就是第二转印装置15和转印带2之间的接触部分。带清洁器14设置在带清洁器14面对转印带驱动辊10的位置,且该转印带2设置于带清洁器14与转印带驱动辊10之间。带清洁器14用刮板移除残留在转印带2上而未被转印到记录薄片上的调色剂。
由预清洁器降低调色剂的充电量以易于清洁处理之后,清洁装置6移除并收集残留在感光部件1表面的调色剂。然后,通过放电装置(未示出)均匀地将感光部件1放电到大约0V,为图像形成操作的下一个循环做准备。
将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薄片输送到定影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装置3,并且将其从设备中排出。定影装置3包括具有卤素加热器的一对辊,该卤素加热器起到加热元件的作用。该辊可旋转,同时通过施压机构(未示出)彼此压接。
在本多功能打印机中,根据转印带2上的基准位置控制图像形成定时。转印带2围绕着辊10、11、12及13绕卷。在这些辊中,转印带驱动辊10连接到驱动源(未示出),且用作驱动转印带2的驱动辊。另外,转印带张紧辊11和12用作调整施加给转印带2的张力的张紧辊。支持辊13作为转印辊15的支持辊,转印辊15用作第二转印装置用。另外,将检测转印带2上的基准位置的通过的反射型传感器20布置成靠近张紧辊12。反射型传感器20检测例如设置在转印带2的外周面的边缘上的反射带(tape)的标记,并输出Itop信号。
将感光部件1的周长与转印带2的周长之比设置为1∶n的比率(n为整数)。因此,当转印带2旋转1圈时,感光部件1旋转n圈(n为整数)。在转印带2旋转1圈后,转印带2的表面的位置和感光部件1返回初始位置。因此,当将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叠加在中间转印带2上(也就是说转印带2旋转4圈)时,可避免由于感光部件1的旋转的偏差而引起的颜色错位。
在上述使用中间转印方法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当在检测到上述Itop信号后经过了预定定时时,曝光装置5(包括激光扫描仪)开始曝光处理。如以上所述,当转印带2旋转1圈时,感光部件1旋转n圈(n为整数),并且返回与转印带2和感光部件1旋转之前的位置完全相同的位置。因此,总是在转印带2的相同位置形成调色剂图像。虽然调色剂图像的尺寸根据记录薄片的尺寸而变化,但是转印带2具有永不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区域。
接下来,以下将参考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操作原理。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在图2中,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中相同的组件。
当将图像数据S201从原稿读取器42或PC(未示出)输入到控制单元30时,通过图像处理器51对输入图像数据S201进行图像处理。然后,控制单元30(以下将详细描述)判断其预定区域S内的图像的浓度是否可被测量。控制单元30包括CPU、存储由CPU执行的程序的ROM、以及用作当CPU执行程序时的工作区域的RAM。如果判断为可执行浓度测量,则作为图像浓度计算器的控制单元30为每个颜色,也就是为黄色(Y)、品红(M)、青色(C)和黑色(K)中的每一个,根据图像数和浓度传感器21的特性,计算要打印的图像的预定区域S内的图像浓度Dref。然后,将获得的结果存储在存储器(RAM)中。接下来,为了使用作为浓度监测器的浓度检测传感器21测量在感光部件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预定区域S中的浓度,控制单元30计算每个颜色的Itop信号的输出与测量开始之间的延迟定时和测量定时。从而,浓度传感器21检测每个颜色在预定区域S内的浓度,并输出浓度信号S202,且将其传送到图像处理器51。用作浓度检测器的图像处理器51使用A/D转换器31(图6)将浓度信号S202转换为数字数据,并使用预先准备的浓度转换表32计算实际形成的图像的打印浓度D。然后,还用作比较器的控制单元30比较图像浓度Dref和打印浓度D,并计算浓度差ΔD。
图3A至图3C是示出预定区域S中的图像和图像数的例子的图示,所述图像数用作预定区域S中的浓度信息。
如图3A和3B所示,当预定区域S内的图像数等于或大于N(例如,N=1000)时,判断为可由浓度传感器21测量该浓度。
然而,当图像数小于N时,如图3C所示,S/N(信噪)比被减小,很难可靠地测量浓度。因此,判断为不可由浓度传感器21检测浓度。
在此,术语“图像数”表示当将像素数据表示为多层数据时,预定区域内的像素数据的和。
图4A和4B是示出在预定区域S内具有相同图像数N的图像的浓度分散的图。
当浓度分散(dispersion)低时,如图4B所示,能以高准确度确定浓度。然而,当浓度分散高时,如图4A所示,浓度传感器21的响应速度和S/N比被降低,很难以高准确度检测浓度。
图5示出根据浓度传感器的特性,作为浓度信息的图像数的转换方法的图。
为了简化浓度传感器21的灵敏度特性,假设该灵敏度从中线性减小。当浓度传感器21的灵敏度具有如图5中500所表示的特性时,可根据浓度传感器21的位置关系和灵敏度,将每个点(spot)的该浓度信号(a)转换为用于确定图像浓度的信号(b)。
由下述步骤来确定图像浓度。当预定区域S既满足如图3A至3C所说明的图像数为N或更多的条件,又满足如图4A和4B所说明的浓度分散在预定值内的条件时,如图5所说明的,根据浓度传感器21的安装位置和特性,转换预定区域S的图像数。然后,控制单元30计算总和值或平均值以确定预定区域S的图像浓度Dref,并将图像浓度Dref存储在存储器(RAM)中。
在本实施例中,预定区域S的区域对应于浓度传感器21的可检测范围,并可沿其纵向覆盖感光部件1的总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线状传感器作为浓度传感器。另外,灵敏度偏差并不限于图5中所示,且传感器元件可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灵敏度。
预定区域还可沿着感光部件1的圆周方向延伸。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包含在控制单元30内的图像处理器51的功能结构的功能方框图。
由浓度传感器21在上述定时测量每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预定区域S内的浓度。将这样测量的值作为模拟信号从浓度传感器21输出,且A/D转换器31以采样间隔Δt在控制单元30之中或之外执行所获得的模拟信号的A/D转换。将由A/D转换获得的值通过参照预先准备的浓度转换表(ROM)32转换为浓度数据。然后,使用通过转换获得的浓度数据计算预定区域S内的打印浓度D。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确定浓度校正定时的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的程序存储在包含在用作判断器的控制单元30中的ROM中,并在CPU的控制下执行。
首先,在步骤S701中,为了开始由用户命令在记录薄片(未示出)上的打印操作,将由原稿读取器42读取的原稿44的数据或由PC等传送的数据输入并传送到图像处理器51。然后,在步骤S702中,对传送到图像处理器51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例如遮光校正、伽玛校正、颜色空间处理等。然后,在由图像处理器51执行了图像处理之后,图像数据被划分为用于打印的图像信号,例如Y(黄色)、M(品红)、C(青色)、K(黑色)等。接下来,在步骤S703中,根据进行过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或图像信号,判断在可由浓度传感器21读取的范围内任意设置的预定区域S中,作为浓度信息的图像数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数(N)。从而,判断是否可由浓度传感器21可靠地检测浓度。当预定区域S内的图像数小于预定数(N)时,处理进入步骤S706,由于判断为不能由浓度传感器21监视预定区域S内的打印浓度,因而不设置图像浓度Dref
如果判断为预定区域S内的图像数等于或大于预定数(N),则处理进入步骤S704,计算预定区域S内的图像信息的浓度分散。然后,判断所确定的浓度分散是否在给定的范围内。如果浓度分散是在给定的范围内,则判断为以可靠地检测预定区域S内的图像浓度,处理进入步骤S705,根据浓度传感器21的特性和图像数确定预定区域S内的图像浓度Dref。如果在步骤S704中判断为预定区域S内的浓度分别是在给定的范围外,则不可由浓度传感器21监视预定区域S内的打印浓度。因此,处理进入步骤S706,不设置图像浓度Dref
在步骤S705和S706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707,根据在步骤S701中输入的图像信息驱动半导体激光器,且由上述方法在感光部件1上生成调色剂图像。然后,在步骤S708中,检验是否为生成的调色剂图像设置了图像浓度Dref。如果设置了图像浓度Dref,则判断为可执行浓度检测,处理进入步骤S709,在上述定时检测预定区域S内的浓度。然后,对这样获得的浓度信号进行A/D转换,且使用浓度转换表32计算每个颜色的打印浓度。然后,在步骤S710中,控制单元30将在步骤S705中计算的预定区域S内的图像浓度Dref与在步骤S709中计算的打印浓度D进行比较,并计算它们之间的差值ΔD。然后,如果差值ΔD超出给定的范围A,则处理进入步骤S713,立即执行浓度校正。
当差值ΔD在A与B之间的给定范围内(A>ΔD>B),则处理进入步骤S714。在形成了图像数据所需的全色图像,且在步骤S715中将全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2上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713。在步骤S713中,用作浓度调节器的控制单元301形成校正图案,并根据由浓度传感器21光学读取校正图案而获得的信号为图像数据执行浓度校正。如果在步骤S711中差值ΔD在给定范围B之内,确定不需要浓度校正,处理进入步骤S716,判断是否形成了图像数据所需的全部颜色的图像。如果判断为全部颜色的图像的形成尚未完成,则处理返回步骤S707。在全部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之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2上,然后在步骤S717中转印到记录薄片上。
如果差值ΔD大于给定范围B(例如,5%)且小于A(20%),记录薄片上的结果图像的质量不会特别低。因此,判断为可使用该图像作为正常图像并将其形成在记录介质上,从而不浪费在感光部件1和转印带2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
然而,当在步骤S710中所计算的差值大于给定范围A时,则判断为必须立即执行浓度校正,处理就进入步骤S713,而且不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薄片上。
如果在步骤S708中判断为未设置图像浓度Dref,则判断为不能执行浓度校正,处理进入步骤S712。在步骤S712中,判断包括未经浓度校正而被打印图像的记录薄片的数量的因素是否满足确保打印浓度的预定条件。如果判断为满足条件,则处理进入步骤S707,继续图像形成操作。
当在步骤S710或S712中判断为需要浓度校正时,暂停图像形成操作且处理进入步骤S713,一旦获得可执行校正的状态,就执行与日本特开平6-11965号公报所公开的相同的浓度校正序列。然后,当完成了浓度校正序列时,处理返回步骤S707,重新开始图像形成操作。
可如下所述来确定步骤S710和S711中使用的给定范围A和B。当传感器点(spot)的直径约为1mm时,可将预定区域S的尺寸设置为约3mm×3mm。在这种情况下,区域S中包含的传感器点的数量约为5,000。当将每个像素数据表示为8位且预定区域S(5,000像素)内的浓度差值ΔD的像素平均值约为5%时,每个像素内的差值约为10。因此,当预定区域S的差值为5,000像素×(10/像素)=50,000时,浓度校正是必要的。例如,如果浓度差值ΔD在步骤S710中显著的超过5%且超过20%(例如30%),则不能保证所打印的图像的浓度。从而,尽管浪费调色剂,也不将图像转印到记录薄片上,并执行浓度调整。在步骤S711中,判断结果图像的浓度是否可基本保证。如果差值是在预定范围内,则将图像转印处理执行到最后并打印图像,所以可避免调色剂浪费。然后,在将图像转印到记录薄片上之后,执行浓度校正。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由浓度传感器21监视单色调色剂图像,但可将浓度传感器设置为使其面对转印带2的辊11,且可使用浓度传感器测量在转印带2上叠加的多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这样的情况下,可通过将获得的信号进行颜色分离来执行类似的控制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当用户执行图像形成操作时,实时监视由图像形成设备形成的图像的浓度,并从而确定调整浓度的定时。因此,可在适当的定时执行浓度校正。结果,可避免浓度校正被不必要执行。另外,可减少图像形成设备的停机定时,从而增加生产率。
另外,因为当不需要浓度校正时不形成用于浓度校正的图案,所以可避免浪费调色剂。
每当打印了预定数量的记录薄片时,就执行用于确定浓度校正定时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将记录薄片的预定数量设置为1,并在每次执行了图像形成操作时确定是否执行浓度校正。然而,如果可假定不会发生突变,还可将记录薄片的预定数量设置为例如5,且每当打印了5张记录薄片时,执行用于确定浓度校正定时的处理。另外,只要预期的变化被允许,可将预定数量的记录薄片设置为大于5。在这种情况下,可减少控制单元30上的处理负荷。
根据本发明,可将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直接或远程的提供给系统或设备。从而,本发明包括如下情况:由包含在系统或设备中的计算机读出并执行这样提供的程序代码。只要可提供程序的功能,并不限制程序代码的形式。这样,本发明还可通过在用于允许计算机执行本发明的功能的计算机上安装的程序代码自身来实现。换句话说,本发明包括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可获得程序的功能,并不限制程序的形式,可以使例如是目标代码、由翻译程序执行的程序、提供给操作系统的脚本数据等。
用于提供程序的存储介质可为例如软盘(floppy,注册商标)、硬盘、光盘、磁光盘、MO、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DVD(DVD-ROM和DVD-R)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客户计算机上的浏览器访问因特网的网页来获得该程序。可从网页上将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或者包括压缩形式的程序且具有自动安装功能的文件下载到存储介质例如硬盘中。或者,可将用作根据本发明的程序的程序代码分割为多个文件,且可从不同的网页上下载这些文件。因此,本发明还包括可由多个用户下载用于允许计算机执行本发明的功能的程序文件的WWW服务器。
可将根据本发明的程序以加密形式存储在存储介质例如CD-ROM中,且分发给用户。用户可通过因特网从网页上下载用于解码加密程序的密钥信息。从而,可使用密钥信息来执行加密的程序并将其安装到计算机上。
计算机可通过读出和执行程序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另外,还可通过使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等根据程序的指令执行全部或部分实际处理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可将从记录介质读出的程序写入包含在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所提供的存储器中。在这种情况下,还可通过使包含在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中的CPU等根据程序的指令执行全部或部分实际处理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便包含全部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通过将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浓度检测器,其检测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
浓度调整器,其形成校正图案并基于所述校正图案和所述浓度检测器检测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来执行图像浓度调整;
图像浓度计算器,其计算以不同于所述校正图案的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的预定区域的图像浓度,所述图像浓度是基于所述图像信号计算的;
比较器,其比较如下两者:所述图像浓度计算器计算的所述图像浓度,以及所述浓度检测器为了获得基于所述图像信号形成的所述预定区域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而进行的检测的结果;以及
决定器,其根据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来决定是否使所述浓度调整器执行图像浓度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区域是基于所述图像信号的浓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且基于所述图像信号的浓度分散等于或小于预定值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根据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所述图像浓度计算器计算的所述图像浓度与所述浓度检测器检测的浓度之差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则所述决定器使所述浓度调整器执行图像浓度调整而不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如果根据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所述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等于或大于第二阈值,则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之后,使所述浓度调整器执行图像浓度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通过参考用于将所述浓度检测器检测的浓度转换为实际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浓度的浓度转换表来确定实际图像浓度,并将所述实际图像浓度与所述图像浓度计算器计算的所述图像浓度进行比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决定器每当预定数量的薄片进行了图像形成操作时决定是否使所述浓度调整器执行图像浓度调整。
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通过将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其每当预定数量的薄片进行了图像形成操作时决定是否基于校正图案数据执行图像浓度调整,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浓度检测器,其检测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
图像浓度计算器,其计算以不同于所述校正图案的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的预定区域的图像浓度,所述图像浓度是基于所述图像信号计算的;
比较器,其比较如下两者:所述图像浓度计算器计算的所述图像浓度,以及所述浓度检测器为了获得基于所述图像信号形成的所述预定区域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而进行的检测的结果;以及
决定器,其基于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来决定是否基于所述校正图案执行图像浓度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区域是基于所述图像信号的浓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且基于所述图像信号的浓度分散等于或小于预定值的区域。
8.一种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设备通过将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所述方法包括:
浓度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
浓度调整步骤,用于基于校正图案和所述浓度检测步骤检测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来执行图像浓度调整;
图像浓度计算步骤,用于计算以不同于所述校正图案的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的预定区域的图像浓度,所述图像浓度是基于所述图像信号计算的;
比较步骤,用于比较如下两者:所述图像浓度计算步骤计算的所述图像浓度,以及所述浓度检测步骤为了获得基于所述图像信号形成的所述预定区域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而进行的检测的结果;以及
决定步骤,用于根据所述比较步骤的比较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调整图像浓度的所述浓度调整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区域是基于所述图像信号的浓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且基于所述图像信号的浓度分散等于或小于预定值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根据所述比较步骤的比较结果所述图像浓度计算步骤计算的所述图像浓度与所述浓度检测步骤检测的浓度之差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则所述决定步骤决定在所述浓度调整步骤中执行图像浓度调整而不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如果根据所述比较步骤的比较结果所述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等于或大于第二阈值,则所述决定步骤决定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之后,在所述浓度调整步骤中执行图像浓度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比较步骤中,通过参考用于将所述浓度检测步骤检测的浓度转换为实际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浓度的浓度转换表来确定实际图像浓度,并将所述实际图像浓度与所述图像浓度计算步骤计算的所述图像浓度进行比较。
CNB200610127625XA 2005-08-31 2006-08-31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46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52467 2005-08-31
JP2005252467 2005-08-31
JP2006200873 2006-07-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4721A true CN1924721A (zh) 2007-03-07
CN100504633C CN100504633C (zh) 2009-06-24

Family

ID=37817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2762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4633C (zh) 2005-08-31 2006-08-31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04633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0964A (zh) * 2009-05-29 2010-12-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CN102213928A (zh) * 2010-04-02 2011-10-12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减少调整操作所需时间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213927A (zh) * 2010-04-05 2011-10-1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处理装置及浓度校正方法
CN102402151A (zh) * 2010-09-08 2012-04-0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566348A (zh) * 2010-11-11 2012-07-11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色阶校正方法
CN102830603A (zh) * 2011-06-15 2012-12-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7037702A (zh) * 2016-02-03 2017-08-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068998A (zh) * 2018-01-24 2019-07-3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0412847A (zh) * 2018-04-27 2019-11-05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5979A (ja) * 2001-07-23 2003-02-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0964A (zh) * 2009-05-29 2010-12-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CN101900964B (zh) * 2009-05-29 2013-04-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CN102213928A (zh) * 2010-04-02 2011-10-12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减少调整操作所需时间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213928B (zh) * 2010-04-02 2014-01-29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减少调整操作所需时间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213927A (zh) * 2010-04-05 2011-10-1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处理装置及浓度校正方法
US8760693B2 (en) 2010-09-08 2014-06-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rrecting density using a reusable object
CN102402151A (zh) * 2010-09-08 2012-04-0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402151B (zh) * 2010-09-08 2015-07-0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566348A (zh) * 2010-11-11 2012-07-11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色阶校正方法
US8929757B2 (en) 2011-06-15 2015-01-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thickness and area ratio of toner layer
CN102830603A (zh) * 2011-06-15 2012-12-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7037702A (zh) * 2016-02-03 2017-08-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037702B (zh) * 2016-02-03 2019-08-1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068998A (zh) * 2018-01-24 2019-07-3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0068998B (zh) * 2018-01-24 2021-11-1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0412847A (zh) * 2018-04-27 2019-11-05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10412847B (zh) * 2018-04-27 2022-03-2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04633C (zh) 200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4633C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116585B2 (en) Background noise detection on rendered documents
JP4227351B2 (ja) 記録材の種別判別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032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612074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7460796B2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amount of toner, method for image formation, toner amount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482516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673889A (zh) 图像校正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786420B2 (ja) 画像出力装置、画像検査システム及び濃度補正方法
US2018012915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2594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6268213A (ja)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サーバ装置
US7583408B2 (e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8032848A (ja) 紙表面性検出センサ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30302A (ja) 画像形成装置、色変換パラメータ作成装置、テスト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151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5917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57321B2 (ja) 記録紙判別装置および記録紙判別方法
JP2013166374A (ja) 印刷装置、ピント判定方法、及び、ピント判定プログラム
JP485732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6396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搬送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11771B2 (ja) 印刷装置
JP20042057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907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13532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6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