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4138B - 锁眼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锁眼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4138B
CN1924138B CN2006101086132A CN200610108613A CN1924138B CN 1924138 B CN1924138 B CN 1924138B CN 2006101086132 A CN2006101086132 A CN 2006101086132A CN 200610108613 A CN200610108613 A CN 200610108613A CN 1924138 B CN1924138 B CN 19241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er feet
sewn
blade member
sewing machine
feeding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086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4138A (zh
Inventor
清水靖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24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4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4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4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圆头锁眼缝纫机(1),包括:在承载着缝制对象物(CL)的状态下、沿着缝制对象物(CL)的圆头孔形状移动的送料台(7);以及隔着圆头锁眼线迹(HN)的形成位置分别设置在右侧(一侧)和左侧(另一侧)、按压送料台(7)上的缝制对象物(CL)的一对右侧压脚(51)、左侧压脚(52)。该圆头锁眼缝纫机(1)还包括:在送料台(7)的右侧设置有下刀刃构件(22)、通过该下刀刃构件(22)与上刀刃构件(21)的互动将从圆头锁眼线迹(HN)伸出的缝线切断的切线装置(20);以及在送料台(7)的右侧、切线时可按压送料台(7)上的所述缝制对象物(CL)的辅助压脚(18)。

Description

锁眼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着缝制对象物的钮孔形状实施锁眼缝的锁眼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缝制对象物上形成具有宽度狭小的直线状孔部和与直线状孔部一端连接的大致圆状孔部的圆头孔等钮孔,同时在该钮孔形成前或形成后沿着所述钮孔的形状,由锁眼缝纫机来实施锁眼线迹的缝纫。实施该锁眼线迹缝纫的锁眼缝纫机具有:在承载着缝制对象物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缝制对象物的钮孔形状移动的送料台;设置在缝纫机机框的机壳部上的针杆;设置在该针杆下端部的缝针;使所述针杆上下运动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每进行1针缝纫使缝针的落针点左右摆动1次的针摆机构;以及与该针摆对应地使设于底板部的弯针动作的弯针驱动机构。
并且,如日本专利特许公开2001年第321589号公报所示,该缝纫机还具有:按压所述送料台上的缝制对象物的一对压脚;以及通过下刀刃构件与上刀刃构件的互动将从锁眼线迹伸出的缝线切断的切线装置。所述压脚隔着由所述缝针形成锁眼线迹的位置分别设置在一侧和另一侧,所述下刀刃构件设置在送料台的所述一侧。
一对压脚相对于承载着缝制对象物的送料台下降,在所述一侧和所述另一侧按压缝制对象物。然后,通过送料装置对所述送料台施加沿着钮孔切入形状的送进驱动,同时与所述针杆上下运动机构使针杆产生的上下运动以及所述针摆机构产生的针摆动作相配合,所述弯针驱动机构使弯针产生动作,在缝制对象物上沿着钮孔形成锁眼线迹。这样,当锁眼线迹缝纫结束时,所述一对压脚上升而从缝制对象物上离开,然后,通过设置在送料台内部的切线装置同时将底线和芯线切断。
在该切线装置中,切线时,在驱动缸体进入后,通过连杆曲柄及连接连杆使上刀刃构件(上切刀)与下刀刃构件(下切刀)几乎同时地朝相互接近的方向转动。通过该转动,在所述锁眼缝的缝制结束位置附近,上刀刃构件的刃部与下刀刃构件的刃部相遇,同时将从所述缝制结束位置伸出的底线和芯线切断。
采用上述构成,承载在送料台上的缝制对象物在完成形成锁眼线迹动作之前被下降的压脚按压着。但是,在其后利用切线装置进行切线动作时,压脚为了避免与切线装置发生干扰而上升进而从缝制对象物上离开,故切线时可能引起缝制对象物错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可靠地防止切线时缝制对象物错位的锁眼缝纫机。
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包括:在承载着缝制对象物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缝制对象物的钮孔形状移动的送料台;隔着该送料台上承载的所述缝制对象物上的锁眼线迹形成位置分别设置在一侧和另一侧、按压所述送料台上的所述缝制对象物的一对压脚;以及在所述送料台的所述一侧设置有下刀刃构件、通过该下刀刃构件与上刀刃构件的互动将从所述锁眼线迹伸出的缝线切断的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压脚的一侧构成为,在线迹形成时将所述缝制对象物按压在所述下刀刃构件的上面,在所述切线装置进行切线时从所述缝制对象物上离开,在所述送料台的所述一侧设置有切线时可按压所述送料台上的所述缝制对象物的辅助压脚。
采用本发明,由于切线时利用所述辅助压脚按压缝制对象物,因此可防止切线时缝制对象物错位。通过将所述辅助压脚设置在送料台的一侧,从而即使是在缝制对象物的端部形成锁眼线迹的场合,切线时也能利用所述辅助压脚可靠地按压缝制对象物。当在缝制对象物的端部形成锁眼线迹时,由于缝制对象物承载在送料台的一侧,故若将辅助压脚设置在送料台的另一侧,则不能按压缝制对象物。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圆头锁眼缝纫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表示圆头锁眼缝纫机的控制系统构成的方框图。
图3为送料台的俯视图。
图4为送料台附近部分的右视图。
图5表示切线作动机构的详细构造的俯视图。
图6为辅助压脚、上刀刃构件及下刀刃构件的附近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7为沿图6的7-7线的纵剖视图。
图8为切线装置进行切线动作时的、与图5相当的图。
图9为表示控制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将本发明应用在例如在牛仔布(细斜纹布)等缝制对象物CL(加工布、参照图7)上形成圆头锁眼线迹HN(参照图6)的圆头锁眼缝纫机上的例子。
如图1所示,圆头锁眼缝纫机1具有:上方开放的大致呈矩形箱状的机座2、嵌入状地承载在该机座2内的底板部3、立设于该底板部3的后方部的柱部4、以及从该柱部4的上部向前方延伸的机壳部5等,且该圆头锁眼缝纫机1承载固定在缝纫机台板T上。
在缝纫机台板T上设置有:后述的作为驱动源的缝纫机电机110(参照图2)、作为输入机构的包含键操作部131的操作面板111、脚踏式的压脚开关138、启动开关112以及控制装置116等。
在机壳部5的前端下部,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具有缝针(未图示)的针杆(未图示)。虽省略了详细图示及说明,但通过将缝纫机电机110驱动的主轴旋转传递给凸轮机构,所述针杆以规定幅度左右摆动同时进行上下驱动。此时,主轴每旋转2圈,所述针杆在左侧摆动位置和右侧摆动位置上摆动1次,且所述缝针分别在各位置上刺穿缝制对象物CL。
在底板部3内,与所述针杆相对地设置具有两根弯针(未图示)的弯针座(未图示)。该两根弯针通过未图示的凸轮机构,跟随所述主轴的旋转与所述针杆的上下运动连动地进行驱动。所述针杆和弯针座通过设置在底板部3内的由θ方向驱动电机119(参照图2)及齿轮机构构成的转动机构(未图示)分别在水平面上绕垂直轴进行一体转动。所述缝针及弯针构成了在承载在后述送料台7上的缝制对象物CL上形成圆头锁眼线迹HN的线迹形成机构。
在底板部3上,在所述弯针座后方侧的位置上可装卸地安装着形成圆头孔用的切刀(未图示)。虽省略图示,但在缝纫机的柱部4内设置有可转动的锤子本体,在该锤子本体的前端部安装着可装卸的锤子。所述锤子本体通过设于柱部4内的由气缸等构成的锤子驱动机构117(参照图2)进行转动,所述锤子从上方与所述切刀抵触,由此在缝制对象物CL上形成圆头孔。在圆头锁眼缝纫机中,所述线迹形成机构、所述切刀、所述锤子等是众所周知的结构,故省略详细的说明,若需要的话,可参照例如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平成9年第225166号公报。
在底板部3的上面部设置有整体呈薄形的矩形箱状的送料台7。在底板部3内设置有:通过X方向送料电机126(参照图2)的驱动使该送料台7在X方向(左右方向)上进行送料移动的X方向移动机构(未图示)、以及通过Y方向送料电机127(参照图2)的驱动使该送料台7在Y方向(前后方向)上进行送料移动的Y方向移动机构(未图示)。这些移动机构使承载着缝制对象物CL的送料台7与缝制对象物CL一起进行送料移动。送料台7、X方向移动机构和Y方向移动机构构成了输送缝制对象物CL用的送料装置128(参照图2)。
在该送料台7的上面,隔着由所述缝针形成圆头锁眼线迹HN的位置而在一侧(本实施例中是右侧)和另一侧(本实施例中是左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右侧压布板8、左侧压布板9。在右侧压布板8和左侧压布板9的上面中央部分别通过螺钉12(参照图3、图6等)固定着一对右侧针板10、左侧针板11。这些右侧针板10、左侧针板11例如能缝制长度差距约8mm的圆头锁眼线迹HN。例如预先准备了以下多种右侧针板10、左侧针板11:能缝制14mm~22mm长度的圆头锁眼线迹HN的右侧针板10、左侧针板11;能缝制22mm~30mm长度的圆头锁眼线迹HN的右侧针板10、左侧针板11;能缝制34mm~42mm长度的圆头锁眼线迹HN的右侧针板10、左侧针板11等。
如图3、图4等所示,在送料台7的上部,在所述一侧和所述另一侧设置有一对右侧压脚板手15、左侧压脚板手16。在这些右侧压脚板手15、左侧压脚板手16的前端部分别安装着左右一对右侧压脚51、左侧压脚52,用于按压保持送料台7上的缝制对象物CL。右侧压脚51和左侧压脚52隔着线迹形成位置地在所述一侧和所述另一侧分别按压缝制对象物CL。右侧压脚板手15和左侧压脚板手16在压脚驱动机构150(参照图2、图3)的驱动下,控制右侧压脚51和左侧压脚52在上侧的上升位置(退避位置)和下侧的下降位置(按压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右侧压脚51和左侧压脚52的下部设置有凹凸部(或粗糙面部)R1(参照图7),用于增大与缝制对象物CL间的摩擦,以防止滑移。
并且,在送料台7的上部,且在所述缝针形成圆头锁眼线迹HN的位置的一侧(设置右侧压脚板手15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压脚板手17。在该辅助压脚板手17的前端部安装着辅助压脚18。该辅助压脚18按压缝制对象物CL的位置被设定在后述下刀刃构件22的附近。该辅助压脚板手17在辅助压脚驱动机构160(参照图2、图3)的驱动下,控制辅助压脚18在上侧的上升位置(退避位置)和下侧的下降位置(按压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图4表示上述压脚驱动机构150及辅助压脚驱动机构160的详细结构,是送料台7附近部分的右视图。
如这些图3、图4所示,压脚驱动机构150具有:产生驱动力的压脚用气缸151;固定在该压脚用气缸151的杆部上的进退构件152;以及由配设在该进退构件152稍许上方的旋转轴155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连杆构件153。该连杆构件153的一端部153a通过销154与进退构件152连接,另一端部153b上形成有大致球状的球头部153c。
压脚驱动机构150还具有:由设于送料台7上面附近的旋转轴157旋转自如地支承的压脚用连接臂156;以及前后方向可调整位置地安装右侧压脚板手15或左侧压脚板手16用的安装件158。压脚用连接臂156侧看大致呈弓状,其一端部156a与所述球头部153c连接,另一端部156b与所述安装件158连接(为了避免图示的复杂化,图3中,将隔着线迹形成位置而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一对连杆构件153中的、右侧连杆构件153的另一端部153b及球头部153c的符号作了省略表示)。
当压脚用气缸151的杆部向后方移动时,连杆构件153通过进退构件152在图4中绕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球头部153c下降。由此,压脚用连接臂156绕逆时针方向旋转,右侧压脚板手15或左侧压脚板手16下降,右侧压脚51或左侧压脚52按压缝制对象物CL。该状态下,当压脚用气缸151的杆部向前方移动时,连杆构件153通过进退构件152在图4中绕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球头部153c上升。由此,压脚用连接臂156绕顺时针方向旋转,右侧压脚板手15或左侧压脚板手16上升,右侧压脚51或左侧压脚52从缝制对象物CL上离开。
辅助压脚驱动机构160具有:产生驱动力的辅助压脚用气缸161;固定在该辅助压脚用气缸161的杆部上的进退构件162;以及由配设在该进退构件162稍许上方的旋转轴165旋转自如地支承另一端部163b的连杆构件163。连杆构件163的一端部163a通过销164与所述进退构件162连接,在连杆构件163的中间部设置有抵触销166。
辅助压脚驱动机构160还具有:由所述旋转轴157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辅助压脚用连接臂167;以及前后方向可调整位置地安装所述辅助压脚板手17用的安装件168。辅助压脚用连接臂167呈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棒状,配置成其下端部167a可与所述抵触销166抵触,同时在上端部167b安装着所述安装件168。在设于辅助压脚用连接臂167中间部的支架167c与送料台7之间设置有拉伸螺旋弹簧169。利用该拉伸螺旋弹簧169对辅助压脚用连接臂167施加顺时针方向的力。
当辅助压脚用气缸161的杆部向后方移动时,连杆构件163通过进退构件162在图4中绕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所述抵触销166与辅助压脚用连接臂167的下端部167a抵触,辅助压脚用连接臂167绕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辅助压脚板手17下降,辅助压脚18下降到按压缝制对象物CL的下降位置。该状态下,当辅助压脚用气缸161的杆部向前方移动时,连杆构件163通过进退构件162在图4中绕顺时针方向旋转。随之,辅助压脚用连接臂167利用拉伸螺旋弹簧169的施力绕顺时针方向旋转,辅助压脚板手17上升,辅助压脚18从缝制对象物CL上离开。
该辅助压脚板手17上升时,辅助压脚板手17的中间部17a(参照图4)从下方与所述一侧(本实施例中的右侧)的右侧压脚板手15(或所述安装件158)抵触而进行卡扣。由此,辅助压脚18位于不能再上升的上升位置。
如图3所示,在送料台7的内部,设置有将从圆头锁眼线迹HN伸出的缝线(底线和芯线)切断的切线装置20。该切线装置20具有:可转动地设置在右侧压布板8上面的上刀刃构件21及下刀刃构件22、使这些构件产生切线动作的切线作动机构23、以及驱动该切线作动机构23的切线用气缸24等。
切线用气缸24沿左右方向配置在送料台7内部的前端部。在其活塞杆24a的前端部固接着俯看大致呈U字状的连接构件28。切线时,该切线用气缸24由于接受来自未图示的阀单元的压缩空气而朝进入方向(右方向)驱动活塞杆24a。在该连接构件28的后侧设置所述切线作动机构23。图5是表示该切线作动机构23的详细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上刀刃构件21及下刀刃构件22的附近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7是沿图6的7-7线的纵剖视图。
如图5、图6等所示,在右侧压布板8的上面,在右侧针板10的正前方设置有下刀刃构件22以及位于该下刀刃构件22上侧的上刀刃构件21,这些构件可通过阶梯螺钉26进行转动。如图6所示,在上刀刃构件21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刃部21a,同时固接着用于保持被切断的底线及芯线的线保持件27。
如图7所示,下刀刃构件22的上表面与送料台7的承载缝制对象物CL的承载面形成为同一面,同时下刀刃构件22的前端部分位于右侧压脚51按压缝制对象物CL的位置附近。由此,右侧压脚51将缝制对象物CL按压在右侧针板10及下刀刃构件22的上面。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右侧针板10具有将下刀刃构件22的一部分上方覆盖地进行延伸的延伸部10p。下刀刃构件22具有由所述延伸部10p覆盖的台阶部22p。线迹形成时,该下刀刃构件22的台阶部22p以进入所述延伸部10p与右侧压布板8之间的形态被收容,在该通常的待机位置上,下刀刃构件22构成右侧针板10的一部分。由此,能使后述线切断位置尽可能地接近圆头锁眼线迹(概略性图示)HN的缝制结束位置。在右侧针板10的延伸部10p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防止滑移)的凹凸部(或粗糙面部)R2。辅助压脚18在按压缝制对象物CL时,将该缝制对象物CL夹持状地按压在与所述延伸部10p的凹凸部R2之间(参照图7)。在左侧针板11上也设置同样的凹凸部R2,前述的左侧压脚52将缝制对象物CL夹持状地按压在与左侧针板11的凹凸部R2之间。
下面对所述切线作动机构23作出说明。
在右侧压布板8的下面,弯曲状的作动连杆30在其弯曲部通过螺钉31可转动地予以支承。在该作动连杆30的前端部固接着向下方延伸的支轴32,在该支轴32上安装着可旋转的滚柱33。在该作动连杆30的正后方,上下贯穿右侧压布板8的驱动轴34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右侧压布板8上。在驱动轴34的下端部固接着弯曲状的驱动连杆35的弯曲部。驱动连杆35通过驱动轴34可转动地支承在右侧压布板8的下侧。通过销37连接作动连杆30的后端部与连接连杆36的右端部,通过销38连接该连接连杆36的左端部与驱动连杆35的前端部。
在驱动轴34的上端部固接着俯看大致呈V字状的作动连杆39的弯曲部。作动连杆39通过驱动轴34可转动地支承在右侧压布板8的上侧。通过销41连接作动连杆39的臂部39a的前端部与连接连杆40的左端部。该连接连杆40的右端部通过销42与以突出状形成在下刀刃构件22上的下刀刃连接部22b连接。通过销44连接作动连杆39的臂部39b的前端部与连接连杆43的前端部。该连接连杆43的后端部通过销45与以突出状形成在上刀刃构件21上的上刀刃连接部21b连接。
在右侧压布板8的下侧,在驱动连杆35上固接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未图示)的后端部。在该板状构件的前端部和固接在右侧压布板8下表面的螺钉(未图示)之间架设安装着拉伸螺旋弹簧(未图示)。利用该拉伸螺旋弹簧的拉伸力作用,作动连杆30与固接于右侧压布板8下表面的待机位置限制螺钉(未图示)抵接,始终被向图3所示的待机位置方向施力。
这样,如图5、图6所示,通过由多个连杆(作动连杆30、驱动连杆35、连接连杆36、作动连杆39、连接连杆40、连接连杆43)构成的连杆机构,下刀刃构件22位于作为右侧针板10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的所述待机位置,上刀刃构件21位于向左侧针板11侧大大打开的待机位置。在此状态下驱动切线用气缸24,连接构件28与活塞杆24a一起向进入方向移动,通过连接构件28使作动连杆30及驱动连杆35转动,由此,上刀刃构件21和下刀刃构件22朝相反方向转动。在该下刀刃构件22转动途中,有时会出现作动连杆39的驱动轴34与连接连杆40的销41及销42大致位于一条直线上的情况。该场合,销41在以驱动轴34为中心的圆弧上移动,因下刀刃构件22在其下刀刃连接部22b基本上未受到来自连接连杆40的转动力,故下刀刃构件22的转动基本上停止。但是,由于连接连杆43跟随作动连杆39的转动向前方移动,上刀刃构件21继续受到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故上刀刃构件21继续朝下刀刃构件22方向转动。这样,在下刀刃构件22基本上停止转动的状态下,仅依靠上刀刃构件21的转动,使上刀刃构件21的刃部21a与下刀刃构件22的刃部22a相遇,将从圆头锁眼线迹HN的缝纫结束位置伸出的底线和芯线同时切断(参照图8)。该场合,线切断位置处于转动停止后的下刀刃构件22的刃部22a的位置。
在此状态下,若反向地使切线用气缸24的活塞杆24a向左方移动,则通过连杆构件28使作动连杆30及驱动连杆35转动,上刀刃构件21和下刀刃构件22向与刚才相反的方向进行动作,下刀刃构件22返回到前述的作为右侧针板10一部分发挥作用的待机位置,上刀刃构件21返回到向左侧针板11侧大大打开的待机位置。该场合,所述台阶部22p进入右侧针板10的延伸部10p与右侧压布板8之间。这样,当下刀刃构件22返回所述待机位置时,布屑和线头等异物有可能进入所述延伸部10p与右侧压布板8之间。为此,本实施例中,作为将这些异物排出的排出部,在右侧压布板8中的台阶部22p进入的位置(与延伸部10p相向的部分)上设置有贯通孔8a。这样,当下刀刃构件22返回待机位置时,右侧针板10的延伸部10p下侧的异物通过该台阶部22p向贯通孔8a推出,从而顺利地排出。
参照图2的方框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圆头锁眼缝纫机1的控制系统的构成。
控制装置116是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构成的,内部具有CPU113、ROM114、RAM115、输入接口(未图示)、输出接口(未图示)等。
在所述输入接口上连接着:包含所述键操作部131的操作面板111、启动开关112、压脚开关138、检测所述针杆的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的针位置检测传感器137等。
在所述输出接口上连接着:所述缝纫机电机110用的驱动器133、X方向送料电机126用的驱动器134、Y方向送料电机127用的驱动器135、θ方向驱动电机119用的驱动器136、切线用气缸24、锤子驱动机构117、压脚驱动机构150、辅助压脚驱动机构160等。
在ROM114中存储有圆头锁眼线迹HN的缝制数据、以及用于根据该缝制数据驱动控制X方向送料电机126及Y方向送料电机127从而驱动送料台7的驱动控制程序等。在该ROM114中还存储有用于切线时等根据需要驱动辅助压脚驱动机构160的驱动控制程序。
在RAM115中,根据需要设置有缓冲存储器和指示器等。
本实施例的特征之一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16对压脚驱动机构150、辅助压脚驱动机构160及切线装置20各自的动作时间相互关联地进行控制。图9是表示该控制内容的各种信号的时间图,横轴表示时间。
将缝制对象物CL承载在送料台7的上面部上后按下启动开关112,控制装置116向压脚驱动机构150的压脚用气缸151输出驱动控制信号。通过该信号使右侧压脚51和左侧压脚52移动到下降位置,将缝制对象物CL按压在隔着圆头锁眼线迹HN形成位置的左右两侧位置上(图9中的T1时刻)。此时,右侧压脚51的一部分将缝制对象物CL按压在下刀刃构件22的上面(参照图6、图7)。缝制对象物CL承载在上刀刃构件21的上侧,但因上刀刃构件21配置在待机位置上,故不会妨碍右侧压脚51对缝制对象物CL的按压。几乎与此同时,控制装置116向辅助压脚驱动机构160的辅助压脚用气缸161输出驱动控制信号。通过该信号使辅助压脚18移动到下降位置,将缝制对象物CL按压在圆头锁眼线迹HN形成位置的右侧位置上(T2时刻)。此时,如前所述,辅助压脚18将缝制对象物CL按压在右侧针板10的延伸部10p的上面(参照图6、图7)。
然后,控制装置116向X方向移动机构的X方向送料电机126及Y方向移动机构的Y方向送料电机127输出驱动控制信号,使送料台7移动到规定的缝制开始位置。与该驱动控制信号同时地,控制装置116向缝纫机电机110输出驱动控制信号,使针杆开始进行上下运动及左右摆动(T3时刻),例如,根据预先程序化的规定缝制数据开始进行缝制,使送料台7沿着圆头孔的形状移动从而形成圆头锁眼线迹HN。
如上所述,缝制结束时,控制装置116向X方向移动机构的X方向送料电机126及Y方向移动机构的Y方向送料电机127输出驱动控制信号,使送料台7停止移动。与该驱动控制信号同时地,控制装置116向缝纫机电机110输出驱动控制信号,使上述针杆的上下运动及左右摆动停止后(T4时刻),未图示的面线切断机构作动将面线切断。然后,控制装置116再次向X方向移动机构的X方向送料电机126及Y方向移动机构的Y方向送料电机127输出驱动控制信号(T5时刻),使送料台7移动到圆头孔的形成位置(底线切断位置)(T6时刻)。当该送料台7的移动结束时,控制装置116向锤子驱动机构117的气缸输出驱动控制信号,使所述锤子作动(T7时刻),在缝制对象物CL上形成圆头孔(T8时刻)。
这样,当缝制对象物CL上的圆头孔形成(切布)结束时,控制装置116向压脚驱动机构150的压脚用气缸151输出驱动控制信号,将右侧压脚51和左侧压脚52驱动到所述上升位置(T9时刻)。在该时刻,虽然右侧压脚51和左侧压脚52从缝制对象物CL上离开,但辅助压脚18仍然在下降位置上维持着按压缝制对象物CL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控制装置116向切线装置20的切线用气缸24输出驱动控制信号,使上刀刃构件21及下刀刃构件22产生切线动作(T10时刻),将从圆头锁眼线迹HN伸出的底线和芯线切断,结束1个圆头锁眼缝纫(T11时刻)。在进行该切线时,上刀刃构件21从待机位置转动到切线位置,但由于右侧压脚51和左侧压脚52移动到了上升位置,故右侧压脚51和左侧压脚52不会妨碍上刀刃构件的转动。
然后,控制装置116再次向X方向移动机构的X方向送料电机126及Y方向移动机构的Y方向送料电机127输出驱动控制信号(T12时刻),使送料台7移动到原点(承载布的位置)。该送料台7的移动结束时,控制装置116向辅助压脚驱动机构160的辅助压脚用气缸161输出驱动控制信号,将辅助压脚18驱动到所述上升位置(T13时刻)。在该时刻,圆头锁眼缝纫机1处于下一次缝制的准备结束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圆头锁眼缝纫机1中,在承载在送料台7上的缝制对象物CL上形成圆头锁眼线迹HN之后,通过设置在送料台7上的切线装置20将从圆头锁眼线迹HN的缝制结束位置伸出的缝线切断。进行该切线时,由于能利用另外设置的辅助压脚18按压缝制对象物CL,故可防止切线时缝制对象物CL错位。特别是由于将辅助压脚18设置在送料台7的右侧(一侧),从而即使是在缝制对象物CL的端部形成圆头锁眼线迹HN的场合,切线时也能通过辅助压脚18可靠地将缝制对象物CL按压住。当在缝制对象物CL的端部形成圆头锁眼线迹HN时,因将缝制对象物CL承载在送料台7的右侧,故若将辅助压脚18设置在送料台7的左侧,则不能按压缝制对象物CL。
由于将辅助压脚18设置在切线装置20的下刀刃构件22的附近位置,在该附近位置按压缝制对象物CL,因此,能更加可靠地防止切线时缝制对象物CL错位。
在本实施例中,特别是由于辅助压脚18是在与覆盖下刀刃构件22地进行设置的右侧针板10的延伸部10p之间夹持缝制对象物CL进行按压的,因此,能更加可靠地防止切线时缝制对象物CL错位。通过在所述延伸部10p上设置增大摩擦用的凹凸部R2,能进一步提高该错位防止效果。该场合,由于下刀刃构件22的上表面不仅用于线切断,还作为缝制对象物CL的承载面发挥作用,因此能使线切断位置可靠地接近圆头锁眼线迹HN的线迹形成位置。这样,在前述的缝制对象物CL的错位防止效果的基础上,还能抑制切断后在缝制结束位置上的缝线留出长度偏差,能尽量缩短缝线留出长度。
本实施例中,线迹形成时也将所述辅助压脚18驱动到下降位置,右侧压脚51和左侧压脚52一起按压缝制对象物CL,由此能可靠地防止线迹形成时缝制对象物CL错位,能在正确的位置上形成线迹。当在缝制对象物CL的端部形成圆头锁眼线迹HN的场合,不能用左侧压脚52来按压缝制对象物CL,而且,为了与上刀刃构件21的下表面滑动,而将下刀刃构件22的上表面形成为平坦状,故容易发生滑移。但是,若采用本实施例,则在进行该线迹形成时,由于使用辅助压脚18与右侧压脚51一起按压缝制对象物CL,因此,即使是在缝制对象物CL的端部形成圆头锁眼线迹HN的场合,也能可靠地防止缝制对象物CL的错位,能形成正确的圆头锁眼线迹HN。
通过所述辅助压脚驱动机构160控制辅助压脚18在上升位置和按压缝制对象物CL的下降位置之间进行升降,因此,可根据需要按压缝制对象物CL,能可靠地防止缝制对象物CL错位。
由于在下刀刃构件22上形成台阶部22p,故能使该台阶部22p进入右侧针板10的延伸部10p下方,不仅能确保上刀刃构件21和下刀刃构件22的圆滑的切线功能,而且可实现所述延伸部10p覆盖下刀刃构件22的重合结构。
在右侧压布板8的与右侧针板10的延伸部10p相向的部分上设置有异物排出用的贯通孔8a。由此,当下刀刃构件22返回到待机位置时,通过台阶部22p可将右侧针板10的延伸部10p下侧的异物向贯通孔8a推出而顺利地排出。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例。
在线迹形成时由于不会发生缝制对象物CL错位的问题,故不需使用辅助压脚18进行按压,可以仅在切线时使用辅助压脚18进行按压。
本实施例中,右侧压脚51的按压位置是横跨右侧针板10与下刀刃构件22的结构,但也可将下刀刃构件22设置在偏离右侧压脚51的按压位置的位置上。该场合,特别是因为右侧压脚51与左侧压脚52的按压条件相同,故线迹形成时不需要使用辅助压脚18来进行按压。本发明也包含这一变形例。
本实施例中,下刀刃构件22具有由右侧针板10的延伸部10p覆盖的台阶部22p,切线时使下刀刃构件22与上刀刃构件21一起转动,但也可采用不设置所述台阶部22p的变形例。作为该场合的一例,可以将下刀刃构件固定在针板上,仅使上刀刃构件转动。
在缝制对象物CL上实施的锁眼线迹并不限定于圆头锁眼线迹HN。例如,也可在缝制对象物CL上形成直线孔(平头孔)作为钮孔,并在该直线孔的周围实施平头锁眼线迹缝纫。锁眼线迹也可在钮孔形成之前实施。

Claims (10)

1.一种锁眼缝纫机,包括:
在承载着缝制对象物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缝制对象物的钮孔形状移动的送料台;
隔着该送料台上承载的所述缝制对象物上的锁眼线迹形成位置分别设置在一侧和另一侧、按压所述送料台上的所述缝制对象物的一对压脚;以及
在所述送料台的所述一侧设置有下刀刃构件、通过该下刀刃构件与上刀刃构件的互动将从所述锁眼线迹伸出的缝线切断的切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压脚的一侧构成为,在线迹形成时将所述缝制对象物按压在所述下刀刃构件的上面,在所述切线装置进行切线时从所述缝制对象物上离开,
在所述送料台的所述一侧设置有辅助压脚,该辅助压脚在切线时可按压所述送料台上的所述缝制对象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装置的所述下刀刃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送料台的承载缝制对象物的承载面形成为同一面,
所述切线装置的所述下刀刃构件构成为,切线时在所述一对压脚的一侧从所述缝制对象物上离开后与所述上刀刃构件互动,将从所述锁眼线迹伸出的缝线切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辅助压脚在上升位置与按压所述缝制对象物的下降位置之间进行升降控制的辅助压脚驱动机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辅助压脚在上升位置与按压所述缝制对象物的下降位置之间进行升降控制的辅助压脚驱动机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压脚驱动机构在线迹形成时使所述辅助压脚向所述下降位置下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压脚驱动机构在线迹形成时使所述辅助压脚向所述下降位置下降。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压脚设置在所述切线装置的所述下刀刃构件的附近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料台的上面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一侧和所述另一侧的一对压布板、以及分别设置在该一对压布板上面的一对针板,
该一对针板中,所述一侧的针板具有将所述下刀刃构件的一部分上方覆盖地进行延伸的延伸部,
所述辅助压脚设置成,在与所述针板的延伸部之间夹持所述缝制对象物地进行按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刃构件具有由所述针板的延伸部覆盖的台阶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布板的与所述针板的延伸部相向的部分上设置有排出异物用的排出部。
CN2006101086132A 2005-08-29 2006-07-28 锁眼缝纫机 Active CN1924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47147A JP4737525B2 (ja) 2005-08-29 2005-08-29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5247147 2005-08-29
JP2005-247147 2005-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4138A CN1924138A (zh) 2007-03-07
CN1924138B true CN1924138B (zh) 2012-04-11

Family

ID=37816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86132A Active CN1924138B (zh) 2005-08-29 2006-07-28 锁眼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37525B2 (zh)
CN (1) CN19241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8997A (zh) * 2011-08-22 2012-02-22 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锁眼机床的上下压紧改良机构
JP6108742B2 (ja) * 2012-09-28 2017-04-05 Juki株式会社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JP7142472B2 (ja) * 2018-06-12 2022-09-27 Juki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治具及びクランプ補助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55760B2 (ja) * 1991-02-19 1997-09-24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縫製装置
CN1424451A (zh) * 2001-12-13 2003-06-18 重机公司 锁扣眼缝纫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86025B2 (ja) * 1999-12-16 2011-05-18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4468550B2 (ja) * 2000-05-16 2010-05-26 Juki株式会社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55760B2 (ja) * 1991-02-19 1997-09-24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縫製装置
CN1424451A (zh) * 2001-12-13 2003-06-18 重机公司 锁扣眼缝纫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37525B2 (ja) 2011-08-03
JP2007061127A (ja) 2007-03-15
CN1924138A (zh) 2007-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0637B (zh) 纽扣供给装置
CN1924138B (zh) 锁眼缝纫机
CN101831768B (zh)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N1904183B (zh) 锁眼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N1757811B (zh) 缝纫机的中压布装置
CN101525815B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CN100432317C (zh) 锁扣眼缝纫机
CN102535052A (zh) 一种皮革、厚料刺绣机
CN101845725B (zh) 缝纫机
CN1948584B (zh) 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CN101418497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JP4650169B2 (ja)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8018023A (ja)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4747743B2 (ja) ミシンの布押え装置及びミシン
US2748731A (en) Sewing machine
CN202466166U (zh) 一种皮革、厚料刺绣机
CN102808295A (zh) 缝纫机
CN1814886B (zh) 缝纫机
CN101333731B (zh) 锁眼缝纫机
CN203807734U (zh) 缝纫机
JP4739587B2 (ja) ボタン付け用ミシン
CN101643978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的角切刀机构
EP2161362A1 (en) Cloth opening device for buttonholing machine
CN102206903A (zh) 缝纫机
JP4108997B2 (ja) ボタン穴かがり縫い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