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8584B - 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48584B CN1948584B CN2006101361799A CN200610136179A CN1948584B CN 1948584 B CN1948584 B CN 1948584B CN 2006101361799 A CN2006101361799 A CN 2006101361799A CN 200610136179 A CN200610136179 A CN 200610136179A CN 1948584 B CN1948584 B CN 19485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tton
- cloth
- supporting plate
- cloth cover
- ee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用于进行钮扣的稳定的缝制,具有:进行钮扣(B)的保持的钮扣保持机构(13)、载置被缝制物(C)的托板(40)、相对地移动钮扣及被缝制物和机针的移动机构、捕捉缝纫线形成线圈的弯针、驱动控制缝纫机马达(12)及移动机构并利用各部的动作控制进行钮扣缝合的动作控制机构(80),在托板上设有对折叠后的被缝制物的一部分布料(C1)的该折痕(L)的前端部进行定位的抵接部(43),还具有在定位状态下按压被缝制物的压布机构(60),动作控制机构进行在被缝制物的折痕部分的前后交替地进行落针的动作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及使用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的钉扣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的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具有:在上下运动的机针的下方进行钮扣保持的钮扣保持机构、在被保持的钮扣的下方保持被缝制物的布料保持机构、将被保持的钮扣及被保持的布料和机针相对移动的移动机构。
如图8(A)所示,上述缝纫机的布料保持机构,具有将相对于机针N的上下运动方向几乎垂直的平板的前端部延伸设置到机针N的上下运动路径附近的舌片(tongue)G。
如装饰钮扣那样,在将钮扣B缝在重叠缝合了布面C1和衬里C2的双层布料的被缝制物C上时,需要不在衬里C2上形成线迹地缝合。因此,在缝合钮扣B时,如图8(A)所示,以只将布面C1作为机针N贯通的位置I的方式设定舌片G和钮扣的位置,并以衬里C2作为内侧用舌片G的前端部在重叠了布面C1和衬里C2的状态下将其折边安置,机针N在上述位置I和折痕L的前方位置II处交替地下降(落针),进行了所谓的暗缝。
【专利文献1】特开2002-355453号公报
但是,由于上述以往的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需要不在衬里C2上形成线迹地设定,所以难以设定在布面C1的折痕L的折边部较深地穿过缝纫线T,不得不如图8(A)所示那样在布面C1上较浅地穿过缝纫线。因此,降低了钮扣B的缝合强度,产生了钮扣B容易脱落的不良情况。
另外,此时,如图8(B)所示,缝合钮扣后的布面C1上的缝纫线T的通过宽度H窄小,被缝合的钮扣B在被缝制物C上容易产生松弛而对缝纫线T产生大的张力,由此产生了拉破布面C1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将钮扣牢固地缝合到布面上。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能够在布面上较深地穿过缝纫线来缝合钮扣。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能够简单且可靠地进行在具有布面和衬里的被缝制物上缝合钮扣时的作业。
再有,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达到上述目的。
技术方案一是一种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具有:钮扣保持机构,其在上下运动的机针的下方保持钮扣;托板40,其能够在所述钮扣的下方将被缝制物载置于平面上;移动机构,其沿所述托板平面相对地移动所述钮扣、所述被缝制物和机针;和控制机构,其一边相对移动所述机针、钮扣和被缝制物,一边在被缝制物上缝合钮扣地进行动作,该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抵接部43,其夹持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在两侧突出地设于所述托板平面上,在将由布面和衬里构成的被缝制物的所述布面对折而载置于所述托板平面上时,能够抵接所述布面的折痕;和压布机构62、65,其能够将折痕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的布面按压到所述托板平面上。
另外,上述移动机构意味着包括:(1)分别具有将钮扣和机针沿与该机针的上下运动方向交叉的面相对地移动的机构、及将被缝制物和机针沿与该机针的上下运动方向交叉的面相对地移动的机构的机构,(2)将钮扣和被缝制物不产生相互位置变化地一体保持,并将钮扣及被缝制物和机针沿与该机针的上下运动方向交叉的面相对地移动的机构的双方。
根据技术方案一所述的钉扣缝纫机,技术方案二的特征在于,所述压布机构由板构成,所述板从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被缝制物的相反侧延伸,并通过前端部按压所述被缝制物。
根据技术方案一所述的钉扣缝纫机,技术方案三的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形成有贯通机针的切口部,所述抵接部夹持所述切口部立起地设于两侧。
技术方案四是使用了技术方案一所述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的钉扣方法,采用的结构为,进行如下钉扣动作:对于由布面和衬里构成的被缝制物的该布面,在将沿缝合钮扣的位置对折的该折痕的前端部与托板的抵接部抵接,且将所述布面载置于托板的状态下,通过压布机构将所述布面按压保持到托板上,在布面上折痕深的位置进行落针。
在技术方案一中,在由布面和衬里构成的被缝制物上,不在衬里上形成线迹地将钮扣缝合在布面上时,操纵者将被缝合的布面和衬里分离。
然后,操纵者在该状态下对于进行钮扣缝合的布面,以沿缝合钮扣的位置形成折痕的方式对折,并且将该折痕的前端部与托板的抵接部抵接。由此,在托板的平面上将布面的折痕位置定位于固定位置。并且,在定位后的状态下,通过压布机构将被缝制物按压保持到托板上。
然后,在位于折痕前端部的钮扣缝合位置,以在折痕部分的前后(将朝向折痕的前端的方向作为前方时的前后)交替地进行落针的方式进行缝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一中,具有:抵接部43,其夹持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在两侧突出地设于所述托板平面上,在将由布面和衬里构成的被缝制物的所述布面对折而载置于所述托板平面上时,能够抵接所述布面的折痕;和压布机构62,其能够将折痕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的布面按压到所述托板平面上。
因此,与将布面及衬里以重叠状态卷绕在舌片的前端来执行钉扣的现有的缝纫机不同,由于可以只将布面对折而定位保持在平面上,所以可不考虑衬里的存在,在布面上折痕深的位置进行落针。
由此,由于可以在布面上较深地穿过缝纫线来缝合钮扣,所以能够将钮扣牢固地缝合在被缝制物上,并且由于能够进一步扩大布料的缝纫线的通过幅度H(参照图7(C)),所以缝合后的钮扣的晃动(松弛)消失,从而缝纫线不会对布面施加多余的张力,能够防止损伤衣料。另外,由于可不需要舌片而在托板上作业,所以能够简单且可靠地进行作业。
在技术方案二中,压布机构由板构成,所述板从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被缝制物的相反侧延伸,并通过前端部按压所述被缝制物,所以能够获得在将被缝制物与抵接部抵接地配置时不妨碍操作的效果。
在技术方案三中,在所述托板上形成有贯通机针的切口部,所述抵接部夹持所述切口部立起地设于两侧,所以能够形成简单的结构。
在技术方案四中,在由重叠缝合的多层布料构成的被缝制物上,在一部分布料上不形成线迹地缝合钮扣时,操纵者在需要缝合钮扣的钮扣缝合位置,将缝合的布料和布料分离(分离钮扣缝合中插通缝纫线的一部分的布料与不被插通的另外的布料)。
然后,对于该状态下进行钮扣缝合的一个布料,以沿通过钮扣缝合位置的线形成折痕的方式折叠,并且一边维持折叠状态一边将被缝制物载置于托扳上。
然后,以在布面上折痕深的位置进行落针的方式,在折痕部分的前后(将朝向折痕的前端的方向作为前方时的前后)交替地进行落针地进行缝制。
上述技术方案四能够获得与上述技术方案一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实施方式的钉扣缝纫机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钉扣缝纫机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缝纫机横臂的大致整体的要部立体图;
图4是表示缝纫机横臂的延伸设置方向中间位置的上面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平面观察托板的使用动作说明图,图5(A)表示安置布料之前的状态,图5(B)表示安置并保持布料之后的状态;
图6是以图6(A)~图6(C)的顺序表示在将成为暗缝对象的布料C安装于托板40之前对底线C进行的作业的说明;
图7是进行暗缝的动作说明图,图7(A)表示在布料C的折痕L的前端部进行落针的情况,图7(B)表示在布料C的折痕L的近前侧进行落针的情况,图7(C)表示缝制结束后的状态;
图8是用以往的缝纫机进行暗缝的动作说明图,图8(A)表示缝制中的运针动作,图8(B)表示缝制结束后的状态。
图中:11-机针,13-钮扣保持机构,15-舌片,21-缝纫机马达,31-钮扣X轴马达,32-钮扣Y轴马达,33-钮扣Z轴马达,34-布料Y轴马达,35-摆针马达,40-托板,43-抵接部,50-布料移动机构,60-第一压布机构,62-压布板,63-第一压布驱动缸,65-第二压布机构,67-布料保持构件,68-第二压布驱动缸,80-动作控制机构,81-CPU,82-存储器,83-操作面板,87-外部存储器,100-钉扣缝纫机,B-钮扣,C-布料,C1-布面,C2-衬里,L-折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
以下,参照图1~图7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钉扣缝纫机100。
图1是钉扣缝纫机100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表示钉扣缝纫机100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钉扣缝纫机100的整体由:位于其下部的缝纫机底板103、从缝纫机底板103后方的一端部向上方直立设置的缝纫机纵机身部101、从缝纫机纵机身部101的上方沿缝纫机底板103延伸设置的缝纫机横臂102构成,由它们构成的其大体外形形成为近似コ字状。
再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后述的托板40的上表面平行且延伸设置有缝纫机横臂102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沿Y轴方向将图1中的缝纫机横臂102的延伸设置方向作为前侧、其相反方向作为后侧。此外,将与托板40的上表面平行且与Y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沿X轴方向将成为图1中左侧的方向作为左侧、成为图1中右侧的方向作为右侧。并且,将与托板40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作为Z轴方向,沿Z轴方向将成为图1中上侧的方向作为上侧、成为图1中下侧的方向作为下侧。
如图1所示,钉扣缝纫机100具有:一边可调节摆针量一边向左右方向(X轴方向)进行摆针且向上下方向驱动机针11的上下运动机构(省略图示)、在机针11的下方进行钮扣B的保持的钮扣保持机构13、在不使用后述的舌片15缝制之际载置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布面)C的托板40、保持被载置于托板40的上面的布料C的第一压布机构60、在不使用上述的托板40缝制之际以通过前端部折边布料的状态保持的作为布料保持构件的舌片15、从上方按压保持被舌片15折边的布料的第二压布机构65(压布板)62、将安装于托板40或舌片15的布料C沿前后方向(Y轴方向)移动定位的布料移动机构50、通过钮扣保持机构13沿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将钮扣B移动定位的钮扣移动机构、由下降的机针11捕捉缝纫线T来形成线圈的未图示的弯针(looper)、进行上述各结构的动作控制的动作控制机构(控制机构)80。
另外,对于钉扣缝纫机100的这些各部分的结构,对于以往周知的结构在此并不详述,只说明其概要。
(上下运动机构)
上下运动机构具有:保持机针11的针杆、配置于缝纫机横臂102内侧并且能够沿针杆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地支承针杆的针杆支承框体、将缝纫机马达21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直线前进方向的往复驱动力并传递给针杆的传递机构。
另外,针杆支承框体能够在不进行后述的摆针时以沿Z轴方向(上下方向)的状态支承针杆。因此,在缝制时,上下运动机构利用缝纫机马达21的驱动,向上下方向驱动机针11。
另外,针杆支承框体在缝纫机横臂102内能够摆动地被朝向Y轴方向的支轴所支承,利用以该支轴为中心的摆动,能够在针杆的下端部使机针11沿X轴方向(左右方向)摆针。
并且,上下运动机构具有以沿Y轴方向的转动轴线为中心以任意的往复角度幅度进行转动驱动的摆针马达35、和利用摆针马达35以规定的转动角度幅度进行摆动的摆动臂。摆动臂的摆动端部沿X轴方向摆动,并且该摆动端部与针杆支承框体连结,能够根据摆针马达35的旋转驱动量将针杆支承框体摆动到任意的角度。
由此,当机针11位于布料的上位置时驱动摆针马达35,由此相对于布料C能够在X轴方向的任意位置进行落针。
(布料移动机构)
图3是表示缝纫机底板103的大致整体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缝纫机底板103的延伸设置方向中间位置的上面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布料移动机构50具有:分别设置于缝纫机底板103的左右两侧面的侧面板51、51、保持两侧面板51、51的进给基座52、利用未图示的齿轮齿条机构将进给基座52沿Y轴方向移动定位的布料Y轴马达34(参照图2)。
进给基座52设置为可在缝纫机底板103的上面利用未图示的滑动轨道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在其两侧部分别支承有侧面板51、51的后端部。
另外,进给基座52以沿缝纫机底板103的上面的方式保持有托板40及后述的对置(counter)钮扣保持板16。即,托板40和对置钮扣保持板16可利用布料移动机构50沿Y轴方向移动定位。
在各侧面板51、51上,在各自的前端侧下部,架设有舌片支轴53。该舌片支轴53沿X轴方向设置,枢轴支承着舌片15的基端部,使得舌片15的前端部能够沿Y轴方向摆动。
(舌片及第二压布机构)
舌片15主要是在进行暗缝和与其相伴的绕线结缝制之际使用,其前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并且该前端部的形状形成为刮刀状,并以在其前端部将布料折边的状态进行安装。
另外,舌片15的基端部,如上所述,被舌片支轴53枢轴支承,经由该舌片支轴53利用作为气缸的舌片驱动缸28,摆动地驱动舌片15的前端部侧。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各侧面板51、51的前端侧上部,设有第二压布机构65,其具有:缝制时使舌片15的前端部抵接的抵接板66、该抵接时从上方按压保持安置于舌片15上的布料的布料保持部67、对布料保持部67赋予升降动作的作为气缸的第二压布驱动缸68。
在舌片15上并列设置了检测其前端部向接近抵接板66的方向转动的舌片传感器27(参照图2),若被检测出则利用动作控制机构80,驱动并列设置于舌片15的舌片驱动缸28,施加转动力直至舌片15的前端部与抵接板66抵接。
在使用上述舌片15的缝制时,在用舌片15的前端部折边布料的状态下安装,若用手动操作将舌片15转动到抵接板66侧,则用舌片传感器27检测该情况,驱动舌片驱动缸28使舌片15的前端部与抵接板66抵接。另外,通过驱动第二压布驱动缸68使布料保持部67下降,在该布料保持部67与缝纫机底板103的上面之间夹持舌片15及被折边后的布料。
另外,在进行不使用舌片15的缝制时,解除舌片驱动缸28的驱动,能够将舌片15的前端部退让到从抵接板66离开的位置。
另外,由于上述舌片15及第二压布机构65均被布料移动机构50支承,所以在不使用舌片15的缝制时,舌片15及第二压布机构65被移动并避让于机针11的上下运动路径的前方的规定避让位置。
另外,在使用舌片15的缝制时,舌片15及第二压布机构65的抵接板66后退移动到成为机针11的上下运动路径附近的规定的缝制位置,并且能够配合机针11的上下运动将舌片15的前端位置向前方或后方移动定位。由此,能够进行使用了舌片15的暗缝或与之相伴的绕线结缝制。
(托板及第一压布机构)
参照图3~图5说明托板40、对置钮扣保持板16及第一压布机构60。图5是平面观察托板40的使用动作说明图。
上述的布料移动机构50在将对置钮扣保持板16配置于托板40的下侧的状态下,将这些平板面保持为与X-Y平面平行。
如图4所示,对置钮扣保持板16在其前端部形成有插通机针11的切口部16a,紧靠其上方具有用于保持对置钮扣的夹持爪16b。在此,所谓对置钮扣是指,在缝合于布料的布面的钮扣的里侧与该钮扣一起缝合的钮扣。
托板40是整体上几乎平坦的金属板,在其前端部的X轴方向中央,以重叠于对置钮扣保持板16的切口部16a的配置,形成有插通机针11的切口部41。另外,在切口部41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前端向下方倾斜的导向部42、42。该导向部42、42是在从托板40的前方朝向后方插入地安置布料C时,避免潜入托板40的下侧而引导到上面的构件。
并且,在托板40的前端部的机针11的上下运动路径、即夹持上述切口部41的左右两侧,设有因弯曲而沿X-Z平面地朝向上方立起的抵接部43、43。两个抵接部43、43相互在Y轴方向上并列于相同位置地立起,与从前方朝向后方插入的布料C的前端部抵接使其停止于固定位置。另外,如图5(A)所示,基于上述各抵接部43、43的抵接位置设定为,位于托板40的前端部的后方且上述切口部41的后端位置的前方。
上述各抵接部43、43是用于抵接不使用上述的舌片15而折叠的布料C的折痕L的前端部,可在Y轴方向上相对于机针11定位的构件。
在由这些抵接部43、43定位的布料C的折痕L的前端部,通过使机针11沿Y轴方向相对于布料C相对地摆针,利用暗缝来进行钮扣缝合。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说的“暗缝”,是表示在折边后的布料的折痕的前端部和紧靠其近前的没有布料之处(Y轴方向的后方)交替落针并进行钮扣缝合的缝制的全部,并不局限于不贯通到布料C的里面的将缝纫线穿过布料的内部的情况,还包括将缝纫线穿过到布料C的里面来进行缝制的情况。
第一压布机构60具有:可相对于一侧的侧面板51摆动地由沿X轴方向的支轴支承的臂61(省略部分图示)、固定于臂61的一端部的压布板62、进行臂61的摆动驱动的作为气缸的第一压布驱动缸63(参照图2)。
上述臂61在另一端部与第一压布驱动缸63连结,一端部侧的压布板62上下移动地进行摆动动作。
压布板62具有弹性,由从与上述抵接部43、43抵接的被缝制物的相对侧延伸并利用前端部按压上述被缝制物的板材构成,利用该前端部的下降进行压布保持。该压布板62的前端部,形成有比托板40的切口部41稍微大的矩形的切口部62a。
另外,由于第一压布机构60及上述的托板40都被布料移动机构50支承,所以当压布板62下降时,以压布板62的切口部62a和托板40的切口部41重合的方式,且以压布板62的前端部与托板40的前端部在Y轴方向上并列于几乎相同的位置的方式,维持一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因此,由于通过上述托板40的各抵接部43、43定位而配置的布料C的折痕L的前端部,被压布板62的前端部从上方按压,所以布料C维持被折叠的状态,且维持由抵接部43、43定位的位置来进行布料保持(参照图5(B))。
另外,由于上述托板40和第一压布机构60都被布料移动机构50支承,所以在不使用托板40的缝制时,托板40和第一压布机构60移动并避让到机针11的上下运动路径的后方的规定避让位置。
另外,在使用托板40的缝制时,托板40的抵接部43、43前进移动到机针11的上下运动路径附近的规定的缝制位置,并且能够配和机针11的上下运动将布料C的折痕L的前端位置向方或后方移动定位。由此,可对被托板40的抵接部43定位的布料进行暗缝。
另外,上述托板40可不通过各抵接部43定位布料,在托板40的上面载置布料C,进行密缝(better)(使缝纫线穿过打开的布料的里外面,在表面进行钉扣的缝纫)或钉对置钮扣缝制(在密缝时在里面侧同时进行对置钮扣的缝合的缝纫)。
即,由于压布板62的X轴方向宽度比托板40窄,成为托板40的各抵接部43、43与压布板62不重合的配置,所以即使从各抵接部43的上方盖上布料地将布料载置于托板40的上面,也能够没有障碍地从其上方利用压布板62进行布料保持。
(钮扣保持机构)
钮扣保持机构13在机针11和托板40之间进行钮扣保持。该钮扣保持机构13是利用两根臂夹持钮扣B的外周的构造,可通过各臂将钮扣B沿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任意地移动。
另外,各臂的前端部为了进行绕线结缝制,能够将保持的钮扣B以X轴方向为轴旋转90°,且并列设有成为该旋转的驱动源的旋转驱动缸25(参照图2)。另外,也能够以立起的状态保持钮扣B。
(钮扣移动机构)
钮扣移动机构能够将机针11和被钮扣保持机构13保持的钮扣B相对地定位。即,钮扣移动机构具有:通过钮扣保持机构13沿X轴方向移动定位的钮扣X轴马达31、通过钮扣保持机构13沿Y轴方向移动定位的钮扣Y轴马达32、通过钮扣保持机构13沿Z轴方向移动定位的钮扣Z轴马达33,可以通过钮扣保持机构13以任意的高度将钮扣定位于X-Y平面的任意位置。即,能够相对于机针11将钮扣B任意地定位。另外,可通过钮扣保持机构13进行钮扣的升降。
另外,可利用该钮扣移动机构和上述的机针11的上下运动机构的摆针将机针11和被保持的钮扣B相对地定位于X-Y平面的任意位置,并可利用上述的布料移动机构50和上述的机针11的上下运动机构的摆针,将机针11和被托板40或舌片15保持的布料相对地定位于X-Y平面的任意位置,由这些钮扣移动机构、上下运动机构及布料移动机构50构成了移动机构。
(弯针及连动机构)
在机针11的下方且缝纫机底板103内配置有弯针。该弯针通过在缝纫机底板103内大致沿Y轴方向配置的未图示的弯针轴与机针11的上下运动同步地旋转驱动,并且从朝后方的方向观察逆时针地旋转驱动。
在该弯针上设有用于在成为其旋转半径外侧的位置由机针11捕捉缝纫线T的爪。并且,在机针11接近其下死点位置时,弯针的爪以通过其旋转的上死点的方式调整相位,由突入到托板40的下方的机针11捕捉缝纫线T。然后,弯针利用下次旋转中重新下降的机针11进行线捕捉,插通前次捕捉而形成的缝纫线的线圈形成单线链式线迹缝纫的线迹。
另外,在缝纫机底板103上面的机针11的下降位置,设有在缝纫机底板103的内部插通机针11的针孔,但省略了图示。
(钉扣缝纫机的控制系统)
以下,说明钉扣缝纫机100的控制系统。钉扣缝纫机100设有动作控制机构80,其具有:储存了用于进行后述的各种控制的各种程序的存储器82、和执行该各种程序并执行各种控制及处理的CPU81,各部与该动作控制机构80连接。
即,在动作控制机构80上,连接有操作面板83、电源开关84、暂停开关86、启动踏板89。另外,在动作控制机构80上通过操作面板83连接有作为便携式非易矢性闪存器的外部存储器87。
并且,在动作控制机构80上,作为控制对象,分别通过未图示的接口及驱动电路连接有缝纫机马达21、钮扣X轴马达31、钮扣Y轴马达32、钮扣Z轴马达33、布料Y轴马达34,摆针马达35,能够对旋转开始、停止、旋转速度、旋转角度量等进行控制。
另外,在动作控制机构80上,通过未图示的接口及驱动电路连接有电磁阀88,其分别个别地驱动作为各种气缸的第一压布驱动缸63、第二压布驱动缸68、旋转驱动缸25、切线驱动缸26、舌片驱动缸28,能够进行各驱动缸63、25、26、28的驱动控制。
在操作面板83上,具备:输入按钮,其为缝纫机操纵者用于进行根据使用舌片的无绕线结缝制的暗缝、使用舌片的暗缝绕线结缝制、使用托板的钉对置钮扣缝制、使用托板的密缝、使用托板的暗缝等选择钉扣缝制方法的种类、钮扣穿线孔数量或钮扣种类、对应于选择的钉扣缝制的各种参数、缝制的针数、缝制的形状(例如,对具有四个穿线孔的钮扣是形成按每个对角线交叉的两条线迹还是形成平行并列的两条线迹等)等输入;和显示设定的缝制条件及缝制状况等的显示面板。
另外,从操作面板83的输入按钮输入的各种设定信息,作为缝制数据被记录于外部存储器87中。
在外部存储器87中,存储有用于进行钉扣缝制所必须的多个缝制数据。向该外部存储器87的缝制数据的输入,除了上述的操作面板83以外,也可以从其他钉扣缝纫机或外部的数据输入装置进行输入。
电源开关84是用于使钉扣缝纫机100处于通电状态的开启/关闭开关。暂停开关86是用于在缝制开始后暂停的开关。另外,启动踏板89是进行本发明的缝制开始的指示的缝制指示输入机构,是在主电源开启状态下,输出缝纫机启动信号并开始缝纫机马达21的驱动的脚踏踏板。
(动作控制机构的动作控制)
参照图5~图7,对CPU81根据存储器82内的控制程序,在进行使用托板的暗缝之际所进行的动作控制进行说明。图6是以图6(A)~图6(C)的顺序表示在将作为使用托板的暗缝对象的布料C安置于托板40之前,对底线C进行的作业的说明。另外,图7是进行暗缝的动作说明图,图7(A)表示在布料C的折痕L的前端部进行落针的情况,图7(B)表示在布料C的折痕L的近前侧进行落针的情况,图7(C)表示缝制结束后的状态。
使用托板的暗缝,例如是以对由布面C1和衬里C2构成的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C,只将缝纫线穿过布面C1在布面C1的表面侧进行钮扣B的缝合的情况为对象。
首先,说明在进行使用托板的暗缝动作控制之前所进行的人为的作业。
如图6(A)所示,上述的布料C的布面C1和衬里C2在局部被缝合。符号P表示作为进行钮扣缝合的目的位置的缝合位置。
如图6(B)所示,布料C的线迹与线迹之间呈袋状,能够将布面C1和衬里C2相互分离。
另外,如图6(B)所示,一边将布面C1和衬里C2分离,一边只将布面C1沿通过缝合位置P的折痕L折叠。
然后,以折叠后的布面C1的折痕L的缝合位置P成为托板40的切口部41的X轴方向的中央位置的方式,且将布面C1的折痕L朝向后方在从前方朝向后方的方向上移动并与各抵接部43、43抵接,来进行前端位置的定位(参照图5(A))。
在此,利用操纵者的手工操作来进行,当踩踏启动踏板89时,开始动作控制机构80的动作控制。
即,当检测出启动踏板89的输入时,CPU81控制电磁阀88并驱动第一压布驱动缸63,使压布板62下降,以维持布面C1被折叠的状态及折痕L被定位于抵接部43、43的状态的方式进行保持(参照图5(B))。
然后,CPU81进行基于布料移动机构50的托板40及第一压布机构60的移动定位,使得使用托板的暗缝的初始位置、即基于各抵接部43、43的定位线和机针11在Y轴方向上达到同一位置或接近位置。
另一方面,CPU81利用钮扣X轴马达31及钮扣Y轴马达32,进行将需要进行钮扣B的第一针落针的穿线孔定位于机针11的落针位置的动作控制。
另外,CPU81进行将被钮扣Z轴马达33保持的钮扣B移动到托板40的紧上方的动作控制(参照图7(A))。此时,被保持的钮扣B达到在钮扣保持机构13的臂不干涉托板40及压布板62的范围内最接近的高度。
然后,CPU81驱动缝纫机马达21,根据预先输入的钮扣B的穿线孔的配置等设定数据,利用钮扣Y轴马达32,配合机针11的上下运动周期,以前侧的穿线孔和后侧的穿线孔交替地位于机针11的正下方的方式在Y轴方向上定位。
另外,在如四个孔那样左右地设有钮扣B的穿线孔时,CPU81配合缝纫机马达21的驱动,根据钮扣B的设定数据,利用钮扣X轴马达31和摆针马达35的协同动作,配合机针11的上下运动周期,以前侧的穿线孔和后侧的穿线孔交替地位于机针11的正下方的方式在X轴方向上定位。
然后,CPU81配合机针11的上下运动周期,控制布料Y轴马达34,以被托板40保持的布料C的折痕L的前端位置交替地位于机针11的落针位置的后方的位置(图7(A)的状态)和位于前方的位置(图7(B)的状态)的方式在Y轴方向上定位。
由此,交替进行对布料C的落针(图7(A)的状态)和对布料C的近前侧(后方)的落空(图7(B)的状态)。
另外,对于上述布料C上的、从布料C的折痕L的前端部到落针位置的距离M1,由作为设定机构的操作面板83设定,并能够储存于作为存储机构的外部存储器87中。
另外,在对上述布料C进行落空时的、从布料C的折痕L的前端部到落针位置的距离M2,也由操作面板83设定,并能够储存于外部存储器87中。
即,CPU81参照设定的距离M1、M2,配合机针11的上下运动周期,以交替重复地进行比托板40的抵接部43的前面位置(布料C的折痕L的抵接位置)更向距离M1后方的移动和比前面位置更向距离M2前方的移动的方式,进行布料Y轴马达的动作控制。
对上述缝纫机马达21、钮扣X轴马达31、钮扣Y轴马达32、钮扣Z轴马达33、摆针马达35、布料Y轴马达34的动作控制,通过重复进行对钮扣缝合设定的针数来结束钮扣缝合。
另外,当钮扣B是四孔时,进行对左右的穿线孔分别设定的针数的落针的缝合。
另外,在缝合后,CPU81驱动第一压布驱动缸63,使压布板62上升解除布料C的保持状态。
由此,若从布面C1折叠后的状态扩展到原来的状态,则成为布面C1和衬里C2再次相接的状态,由于缝合有钮扣B的缝纫线T只贯通布面C1,所以不会在衬里C2的表面显现出缝纫线T。
另外,如图7(C)所示,钮扣缝合后的布面C1的缝纫线T的通过宽度H,可以是上述距离M1的大约两倍的宽度(若将布料的厚度设为d,则为2×M1-d<H<2×M1)。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上述的钉扣缝纫机100中,托板40具备抵接部43、43,其对缝合了由布面C1和衬里C2构成的双层布料的布料C,定位将布面C1从衬里C2分离并折叠的布面C1的折痕L的前端部,并且具有以布面C1的折叠状态保持的第一压布机构60。
因此,能够在折叠后的布面C1与布面C1之间避免夹持衬里C2而只折边布面C1来进行保持。
因此,与在由舌片15的前端部使布面C1和衬里C2重叠的状态下折边而只提起布面C1的使用舌片的暗缝的情况不同,在进行使用托板的暗缝时,能够将从布面C1的折痕L的前端到落针位置的距离M1设定为大于布料的厚度d。
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扩大布面C1的缝纫线T的通过宽度H(参照图7(C)),从而能够减少缝合后的钮扣B的晃动,进行稳定的缝合。
另外,由于能够扩大布面C1的缝纫线T的通过宽度H,且至少只贯通布面C1来进行缝制,所以能够将钮扣B牢固地缝合在被缝制物上。
(其它)
另外,托板40的各抵接部43、43是在Y轴方向上对布面C1的折痕L的前端部进行定位的构造。
这是因为在暗缝之际以沿X轴方向的状态安置布面C1的折痕L(参照图5),沿与其垂直的Y轴方向交替地前后移动布料C来进行缝制。
即,由于需要相对于暗缝中的机针11和布料C的相对的交替移动方向(Y轴方向),定位布料C的折痕L的前端部,所以抵接部43、43只不过在Y轴方向上对布料C的折痕L的前端部进行了定位。
因此,在暗缝中的机针11和布料C的相对的交替移动方向与Y轴方向不同的缝纫机的情况下,基于各抵接部43、43的进行布料C的折痕L的前端部的定位的方向并不局限于Y轴方向,希望是在暗缝中的机针11和布料C的相对的交替移动方向上进行定位的构造。
例如,为了进行暗缝,对布料C相对地进行的机针11的摆针方向在Y轴方向以外,例如在沿X轴方向进行时,形成于托板40上的抵接部43,希望是以布料C的折痕L的前端部沿与摆针垂直的Y轴方向的方式抵接,并且对该前端部在X轴方向上进行定位的构造。
或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相对于托板40的抵接部43从前方朝向后方使布料C的折痕L抵接的结构,但自然也可以是从后方朝向前方使布料C的折痕L抵接的结构。
另外,此时,希望将缝纫机底板103配置于更前方。
另外,例示了用托板40进行暗缝的情况,但自然托板40也可以使用于密缝、钉对置钮扣缝制。
此时,不折叠布料C,从各抵接部43的上方覆盖地将布料C载置于托板40的上面来进行缝制。
Claims (4)
1.一种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具有:钮扣保持机构,其在上下运动的机针的下方保持钮扣;托板,其具有能够在所述钮扣的下方载置被缝制物的平面;移动机构,其沿所述托板的平面相对地移动所述钮扣、所述被缝制物和机针;和控制机构,其一边相对移动所述机针、钮扣和被缝制物,一边在被缝制物上缝合钮扣地进行动作,该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
抵接部,其夹持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在两侧突出地设于所述托板的平面上,在将由布面和衬里构成的被缝制物的所述布面从所述衬里分离并对折而载置于所述托板的平面上时,能够抵接所述布面的折痕;和
压布机构,其能够将折痕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的布面按压到所述托板的平面上,
所述控制机构参照设定的从所述布面的折痕的前端部到落针位置的距离,配合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周期,以使从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所述布面的折痕的前端部到落针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布面的厚度而在所述折痕的前后交替地落针的方式进行动作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布机构由板构成,所述板从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被缝制物的相反侧延伸,并通过前端部按压所述被缝制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板形成有贯通机针的切口部,所述抵接部夹持所述切口部立起地设于两侧。
4.一种钉扣方法,使用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进行如下钉扣动作:对于由布面和衬里构成的被缝制物的该布面,在将沿缝合钮扣的位置对折的该折痕的前端部与托板的抵接部抵接,且将所述布面载置于托板的状态下,通过压布机构将所述布面按压保持到托板上,在布面上折痕深的位置进行落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300308 | 2005-10-14 | ||
JP2005300308A JP5160030B2 (ja) | 2005-10-14 | 2005-10-14 |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及びボタン付け方法 |
JP2005-300308 | 2005-10-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8584A CN1948584A (zh) | 2007-04-18 |
CN1948584B true CN1948584B (zh) | 2012-11-21 |
Family
ID=38018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361799A Active CN1948584B (zh) | 2005-10-14 | 2006-10-13 | 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160030B2 (zh) |
CN (1) | CN194858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19116B2 (ja) * | 2008-04-09 | 2014-06-11 | Juki株式会社 |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のボタン判別装置およびボタン自動供給装置 |
CN102493130A (zh) * | 2011-12-22 | 2012-06-13 | 天津应大股份有限公司 | 皮衣暗扣的缝制方法 |
JP5477727B2 (ja) * | 2012-06-14 | 2014-04-23 |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 根巻き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
CN108723243B (zh) * | 2018-05-29 | 2019-09-03 | 江苏中威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折弯成型机构及折弯成型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244A (zh) * | 1989-06-23 | 1991-01-02 | 上海缝纫机四厂 | 工业缝纫机自动定针停车机构 |
CN1317606A (zh) * | 2000-04-12 | 2001-10-17 | 重机公司 | 单线链式钉扣缝纫机 |
JP2001353385A (ja) * | 2000-04-12 | 2001-12-25 | Juki Corp | サイクルミシン |
CN1149310C (zh) * | 1999-05-06 | 2004-05-12 | 重机公司 | 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 |
CN1542190A (zh) * | 2003-05-02 | 2004-11-03 | 重机公司 | 钉扣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和钉扣缝纫机的钉扣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8210077U1 (de) * | 1982-04-08 | 1982-08-05 | Pfaff Industriemaschinen Gmbh, 6750 Kaiserslautern | Naehmaschine mit einem naehgutanschlag |
JP3866964B2 (ja) * | 2001-11-21 | 2007-01-10 | Juki株式会社 | サイクル縫いミシン |
JP4301857B2 (ja) * | 2003-05-02 | 2009-07-22 | Juki株式会社 | 根巻き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
JP2005278839A (ja) * | 2004-03-29 | 2005-10-13 | Juki Corp |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
-
2005
- 2005-10-14 JP JP2005300308A patent/JP5160030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10-13 CN CN2006101361799A patent/CN19485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244A (zh) * | 1989-06-23 | 1991-01-02 | 上海缝纫机四厂 | 工业缝纫机自动定针停车机构 |
CN1149310C (zh) * | 1999-05-06 | 2004-05-12 | 重机公司 | 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 |
CN1317606A (zh) * | 2000-04-12 | 2001-10-17 | 重机公司 | 单线链式钉扣缝纫机 |
JP2001353385A (ja) * | 2000-04-12 | 2001-12-25 | Juki Corp | サイクルミシン |
CN1542190A (zh) * | 2003-05-02 | 2004-11-03 | 重机公司 | 钉扣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和钉扣缝纫机的钉扣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8584A (zh) | 2007-04-18 |
JP5160030B2 (ja) | 2013-03-13 |
JP2007105296A (ja) | 2007-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14894B (zh) | 旋转式多针缝纫机 | |
CN103710905B (zh) |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 |
EP0245214B1 (en) | Improved automatic machine for sewing different kinds of articles, especially articles made of leather | |
JPS61272086A (ja) | 管状縫製物をポケツト状縫製物と縫い合わせる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自動ミシン | |
CN1948584B (zh) | 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 |
CN108442050A (zh) | 缝纫机的面料握持装置 | |
JP4660017B2 (ja) | 根巻き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 |
CN107938184B (zh) | 一种多机头贴袋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0404745C (zh) | 钉扣缝纫机 | |
CN104420083B (zh) | 缝纫机 | |
JPS631079B2 (zh) | ||
CN1861885B (zh) | 钉扣缝纫机的布保持器具 | |
CN1831230B (zh) | 绕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 |
US5609115A (en) | Buttonhole closing device for lockstitch bar tacking sewing machine | |
CN102121176B (zh) | 缝纫机 | |
JPH02239887A (ja) | 模様縫い可能な多本針ミシン | |
JPH0664Y2 (ja) |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の糸寄せ装置 | |
JPH088773Y2 (ja) | ボタン縫製用ミシン装置 | |
CN106048906B (zh) |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 |
JPS6237561Y2 (zh) | ||
US414203A (en) | Feeding mechanism for sewi ng-mach in es | |
JP4707354B2 (ja) |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 |
WO1997032070A1 (en) |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for various articles, in particular leather articles | |
JPH0343919B2 (zh) | ||
JPS5921638B2 (ja) | 自動縫製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