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在介绍中所述的此种电梯设备中实施维护和检查操作的方法,所述方法不具有在陈述现有技术时引用的装备的所述缺点。特别地,应该从而创造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在避免维护人员花费很多时间和使用很多技巧也还会将电梯轿厢停在与正常楼层不对应的高度处的情况下,在维护人员不必冒着跌落的风险的情况下以及在维护人员不必将具有维护人员所产生的额外载荷的厢顶向下、特别是向上移动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方法使维护人员到达厢顶上面。
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在独立权利要求1中指出的特征的方法,所述目的被实现。
本发明因此以通过一种维护方法消除前述问题的概念为基础,
—在所述维护方法中,在电梯轿厢布置在正常楼层水平的同时,能够到达厢顶,优选地,经由电梯控制器通过正常楼层呼叫受控到达所述正常楼层水平,其中,所述电梯门自动打开,以及
—在所述维护方法中,在维护人员已经到厢顶上之前或在维护人员已经又离开厢顶以后,厢顶在电梯轿厢内向上移动和向下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维护方法的有利改进和发展从从属权利要求中显而易见,且在以下被描述:
依照根据本发明的维护方法的特别优选的改进,基于楼层呼叫,通过电梯控制器,所述电梯轿厢自动定位在选择的楼层,在此之后,厢门和竖井门自动打开。
在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提升装置在手动或通过电动机能够启动的驱动装置的帮助下被驱动,通过所述提升装置可降低的厢顶被降低和提升。
所述方法的改进是节省空间和较经济,其中在所述改进中,维护人员在手动曲柄或电动操作的移动扭矩电动机的帮助下启动所述驱动装置。
以特别便于操作的方式执行所述方法,所述执行在下面的情况下被实现:所述驱动装置布置在厢门的门楣的区域内、且所述驱动装置由站在厢门和竖井门的门开口的区域内的、并在各个相关楼层上的维护人员手动启动。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改进,为维护人员提供了显著的移动自由度并降低了事故风险,其中在所述改进中,通过其所述可降低的厢顶被下降和提升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几个鲍登拉绳(Bowden pulls),其中用于提升和保持厢顶所需的力通过Bowden拉绳的牵引从驱动装置通过在电梯轿厢上的支撑点传递到厢顶。
由于将由维护人员施加的力的消耗的减少而使操作友好性提高的改进是通过下面的改进方法实现的:通过以弹簧驱动的缆绳卷筒的形式存在的卸荷装置,为可降低的厢顶的重力提供至少部分的补偿。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改进,安装在可降低的厢顶上的攀梯用作攀登装备。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方法的改进已经被证明是特别方便的并且在操作上是可靠的,其中,攀梯在其一端枢转地安装到接头的、在厢门侧布置在厢顶的前边缘的区域内的水平轴上,且在维护人员登上降低的厢顶之前,经过大约270°的角度,攀梯被此维护人员枢转离开其在厢顶上的水平位置到达在厢门的区域内的几乎竖直的攀登位置内。
根据所述方法的、节省空间和在电梯轿厢的所有结构中能够使用的变型,所述攀梯包括多个可伸缩延伸的部分,其中在推挤在一起的状态中的所述攀梯绕在厢门的门楣下的所述水平轴枢转到达进入其竖直攀登位置内、并随后被拉出到完全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改进,所述枢转向下的攀梯的脚部被支持在电梯轿厢的地板上的厢门槛的区域内,其中所述攀梯定位成在电梯轿厢移动到维护位置之前厢门和竖井门能够被关闭。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解释与根据本发明的维护方法有关的实施例的示例,其中:
图1显示了具有可降低的厢顶的电梯轿厢的图解视图,所述电梯轿厢适于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图2显示了用于降低和升高厢顶的驱动装置的第一变型;
图3显示了通过根据图2的驱动装置的III-III截面;
图4显示了用于降低和升高厢顶的驱动装置的第二变型;
图5显示了通过根据图4的驱动装置的V-V截面;
图6显示了用于降低和升高厢顶的驱动装置的详细视图,所述驱动装置具有防止未经授权的启动和无意识降低厢顶的安全装置;
图7显示了根据图6的零件的下方视图(截面A-A);
图8显示了防备下落以防止非故意地降低电梯轿厢的锁定装置的详细视图;
图9显示了具有降低的厢顶和向下枢转的、可伸缩延伸的攀梯的电梯轿厢的图解说明图;
图10显示了当从电梯轿厢的侧面看时,攀梯的枢转和延伸功能的详细说明图;
图11显示了当从竖井门向电梯轿厢看时,攀梯的说明图;以及
图12显示了通过具有梯柱锁定装置的攀梯的截面图,所述锁定装置用于锁住攀梯的可伸缩延伸的矩形管(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示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可降低的厢顶2的电梯轿厢1,所述厢顶2在图示的降低位置能够作为用于维护或维修布置在电梯竖井内的电梯构件的维修平台。所述电梯轿厢的主要构件包括:轿厢地板3;顶部框架4,所述顶部框架4通过立柱5与轿厢地板3连接;以及厢顶2,所述厢顶2通过4个Bowden拉绳6悬挂在牵引装置7上,在Bowden拉绳6的帮助下厢顶2可以下降,且所述厢顶2在正常的操作中固定在厢顶框架4内或厢顶框架4下面。为清晰起见,厢壁和厢门没有在图1中图解示出。
Bowden拉绳6连接驱动装置10和可降低的厢顶2,所述Bowden拉绳6中的每一根包括可弯曲的套管8,所述套管8是连续的或由几部分形成且牵引装置7被引导在其内,所述驱动装置10在厢门侧被固定在厢顶框架4的一部分下面,即在厢门的门楣的区域内。在下面的部分中详细描述的驱动装置10具有诱导通向厢顶2的所有牵引装置7同步纵向移动的任务,所述纵向移动产生厢顶2的平行下降或升高。在此情况下,牵引装置7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在可弯曲的套管8中被引导至在厢顶框架4处的支撑点9,所述支撑点9垂直地位于牵引装置7的、在可降低的厢顶2处的固定点上方。每一个Bowden拉绳的套管8优选地没有中断地从驱动装置10延伸到在厢顶框架4处的支撑点9上,在所述支撑点9处,所述每一个拉绳的套管8被固定。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把套管8分割成在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或更多的部分8.1是有利的。在中断的套管8.1的情况下,优选地通过在厢顶框架4处的保持元件12,套管的与中断相联系的端部不能移动地固定到电梯轿厢上。关联的牵引装置7总是没有中断地从驱动装置10延伸通过连续的或中断的套管8、8.1、经在厢顶框架处的所述支撑点9到达垂直设置在支撑点9下面的、在厢顶上的所述固定点,其中,所述牵引装置7能够总是在套管8.1的、与中断相联系的端部之间仅直线地延伸。
在为了绕过障碍的目的、为了美感原因或从而不形成站在厢顶上的维护人员的障碍的情形下,Bowden拉绳6中的每一根能够被布置成无数的变型并在任何能预期的方向上弯曲。在特殊情形下,例如对于具有强制性的小偏转半径的偏转而言,如通过偏转轮13所图示的,借助于套管使用转向轮代替牵引装置的偏转是有利的。
为了保证厢顶2在其下降和上升运动期间不接触通常易产生刮痕的厢壁或不接触控制区域的键盘,以及具有作为维护平台的足够的水平稳定性,如图1中可看出的,厢顶2另外通过交叉机构15与厢顶框架4连接。能够使用交叉机构的实施例的形式,其中,在每一个实例中,每一个交叉臂15.1通过其端部中的一端和经水平上可位移的臂接头通过各自的另一端与厢顶或厢顶框架枢转地、不可位移地连接。
图1显示了与不可位移臂接头15.2一起起作用的交叉机构的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然而,此解决方法需要所有从中心交叉接头15.3处伸出去的四个交叉臂15.1必须可伸缩地延伸。交叉臂的延伸长度受一体的邻接限制,从而交叉机构15形成了厢顶下降的深度的限制,并且在最大下降的情况下在所有水平方向上稳定厢顶。有利地,电梯轿厢配备有两个或多个这样的交叉机构。
交叉臂也能用来引导电缆,所述电缆保证电能从电梯轿厢供给到可降低的厢顶、从而供给例如装灯饰的厢顶的照明体。这种电缆能被固定在例如交叉臂的每一部分上,其中,在两个彼此可位移的部分之间的过渡区域内,所述电缆形成悬挂式回路、从而跨接交叉臂的相互位移。
降低的厢顶2的补充的水平稳定通过一对拉伸支杆17实现,所述拉伸支杆17被布置成在与厢壁平行的一个平面内十字交叉,拉伸支杆易弯曲,但是纵向刚硬,所述拉伸支杆17连接厢顶2和厢顶框架4。在厢顶降到最低的情况下,所述拉伸支杆17被拉紧,藉此,与Bowden拉绳中的牵引装置7合作支持厢顶的所述拉伸支杆抑制厢顶2的指向平行于所述厢壁的水平运动。
图1还揭示了基于偏压弹簧的作用的卸荷装置18,所述卸荷装置18支撑厢顶2的部分重量。这种卸荷装置18具有降低升高电梯轿厢顶2所需的冲程力的优点,藉此,负载和从而支持厢顶2的Bowden拉绳6的磨损以及必须由维护人员施加的、对应驱动装置10的启动力都较小。
所述图示的卸荷装置18包括缆绳卷筒18.2,所述缆绳卷筒18.2安装在延长轴18.1上,且在所述缆绳卷筒18.2上,与厢顶2连接的卸荷缆绳18.3能以线的方式被卷起或展开。螺旋形弹簧18.4在延长轴上被引导,所述螺旋形弹簧18.4通过其一端与电缆卷筒18.2联接并通过其另一端与固定部分18.5联接。螺旋形弹簧18.4被偏压为扭簧,其中,螺旋形弹簧18.4施加扭矩到缆绳卷筒18.2上,从而这导致卸荷缆绳18.3产生向上指的、与厢顶2的重力相抵制的拉力。有利地,各个这样的卸荷装置18安装在电梯轿厢1的两个相对侧中的每一侧上。
图2显示了在图1中用10标示的、用于降低和提升在此并没有图示的厢顶的驱动装置的第一个变型10.1。图3用图示了在下面描述的可直线位移的驱动部分10.1.6的区域内通过驱动装置10.1的横截面。厢顶框架4能够被识别,所述厢顶框架4优选地由具有一体的连接凹槽和固定凹槽的拉制铝外框架制成。在厢门侧驱动装置10.1被如此紧固在其厢顶框架元件4.1上,以至于当厢门被安装时,所述驱动装置被布置在厢门的门楣和客厢之间。
驱动装置10.1大体上包括以下部分:
驱动轴10.1.1;
第一支撑器10.1.2,所述第一支撑器10.1.2具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10.1.1的、一体的伞齿轮10.1.3;
第二支撑器10.1.4,所述第二支撑器10.1.4具有用于驱动轴的支承点和用于通向可降低厢顶的几个Bowden拉绳6的套管8的连接点10.1.5;
驱动部分10.1.6,所述驱动部分10.1.6在驱动轴10.1.1的帮助下可线性位移、并且在厢顶框架元件4.1上被引导,且驱动部分10.1.6具有牵引装置转向轮,所述转向轮用于移动通向厢顶的Bowden拉绳6的牵引装置。
根据图2和图3的驱动装置的任务是将同步的纵向运动传递到Bowden拉绳6的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支持或降低和升高电梯轿厢顶。所述牵引装置7通过在驱动侧的它们的端部固定在第二支撑器10.1.4的固定点10.1.4.1上,从固定点10.1.4.1延伸到可直线位移驱动部分10.1.6的、分别相关联的牵引装置转向轮10.1.7上,围绕这些形成环形并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回到第二支撑器10.1.4,在第二支撑器10.1.4的位置,牵引装置7进入各自的相关联的Bowden拉绳6的、被固定在第二支撑器上的、可弯曲的套管8中,所述Bowden拉绳6引导牵引装置到厢顶4上的支撑点9(在图1中解释)上。通过手动曲柄10.1.8或通过电力操作的扭矩电动机(例如通过钻头),伞齿轮10.1.3被驱动,从而驱动轴10.1.1开始旋转以用于降低厢顶。由驱动轴旋转产生的结果是例如驱动部分10.1.6线性位移到右边,从而作为作用在其上的厢顶的重力的作用结果,围绕牵引装置转向轮的牵引装置7的下行程(lower run)移动到右边,并且(由套管引导)允许厢顶下降。为升高电梯轿厢顶,驱动轴10.1.1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上旋转,从而围绕牵引装置转向轮的牵引装置7的下行程移动到左边。
容易认识到,在图2和3中所图示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下,牵引装置7的位移导致与两倍的线性位移驱动部分10.1.6的位移行程一致的结果。由于此原理,通过一个驱动装置能够实现可降低厢顶的足够的冲程高度,所述驱动装置也能够装入与厢门的门楣平行的窄的电梯轿厢内。四倍的牵引装置的位移行程也能够通过用于牵引装置7的额外的不可位移和可位移牵引装置(在此没有示出)转向轮实现。
图4显示了在图1中用10指明的驱动装置的第二变型10.2。图3图示了在下面描述的可线性位移驱动部分10.2.6的区域内通过此驱动装置10.2的横截面。能够再次认识到,具有在厢门侧处的厢顶框架元件4.1的厢顶框架4,其中驱动装置10.2固定到所述厢顶框架元件4.1上,从而当厢门被安装时,驱动装置10.2布置在厢门的门楣与客厢之间。
所述驱动装置10.2大体上包括以下构件:
—齿轮皮带传动装置10.2.1,所述齿轮皮带传动装置10.2.1包括驱动齿轮皮带轮10.2.1.1,转向齿轮皮带轮10.2.1.2和齿轮皮带10.2.1.3;
—第一支撑器10.2.2,所述第一支撑器10.2.2具有一体的蜗轮10.2.3和用于驱动齿轮皮带传动装置10.2.1的驱动输入轴10.2.3.1;
—第二支撑器10.2.4,所述第二支撑器10.2.4具有用于转向齿轮皮带轮10.2.1.2的支撑点以及用于通向可降低厢顶的几个Bowden拉绳6的套筒8的连接点10.2.5;
—驱动部分10.2.6,所述驱动部分10.2.6在齿轮皮带传动装置10.2.1的帮助下可线性位移,且所述驱动部分10.2.6在厢顶框架元件4.1上被引导,且具有用于移动通向厢顶的Bowden拉绳6的牵引装置7的牵引装置转向轮10.2.7。
根据图4和5的驱动装置的任务与根据图2和3的驱动装置的任务相同,即将同步的纵向运动传递到Bowden拉绳6的牵引装置,其中所述牵引装置支持或降低和升高电梯轿厢顶。所述牵引装置7通过在驱动侧的端部固定在第二支撑器10.2.4的固定点10.2.4.1上,从固定点10.2.4.1延伸到可直线位移驱动部分10.2.6的、分别相关联的牵引装置转向轮10.2.7上,围绕这些形成环形并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回到第二支撑器10.2.4,在第二支撑器10.2.4的位置,牵引装置7进入各自的相关联的Bowden拉绳6的、被固定在第二支撑器上的、可弯曲的套管8中,所述Bowden拉绳6引导牵引装置到厢顶框架4上的支撑点9(在图1中解释)上。通过手动曲柄10.2.8或通过电力操作的扭矩电动机(例如通过钻头),蜗轮10.2.3通过输入驱动轴10.2.3.1被驱动从而齿轮皮带传动装置10.2.1开始运动以用于降低厢顶。齿轮皮带传动装置10.2.1的移动导致与齿轮皮带传动装置的下行程联接的驱动部分10.2.6线性位移到例如右边,从而作为作用在其上的厢顶的重力的作用结果,围绕牵引装置转向轮10.2.7的牵引装置7的下行程移动到右边,并且(由套管引导)允许厢顶下降。为升高电梯轿厢顶,齿轮皮带传动装置10.2.1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上移动,从而围绕牵引装置转向轮10.2.7的牵引装置7的下行程移动到左边。牵引装置7的位移从而厢顶的与两倍的可直线位移驱动部分10.2.6的位移移动相对应的冲程移动也是驱动装置的此种变型的结果。
也能够使用链条传动装置代替齿轮皮带传动装置10.2.1。
图6显示了驱动装置10.1、特别是防备驱动装置的未经授权的启动和防备非故意的厢顶的下降的安全装置的详细视图。图7图示了通过具有安全装置的驱动装置的所述部分的、从下面看的A-A截面图,其中,盖子10.1.9视为不存在。
在图6中能够认出由图2和3描述的、用于手动启动驱动装置的驱动轴10.1.1的驱动、以便降低和升高电梯轿厢顶的伞齿轮10.1.3。伞齿轮的驱动优选地在手动曲柄10.1.8的帮助下发生,所述手动曲柄与伞齿轮10.1.3的输入驱动轴10.1.3.1通过联接装置联接。作为选择,能够使用手动引导的、电力操作的扭矩电动机。在降低或升高电梯轿厢顶期间,手动曲柄或扭矩电动机由站在楼层上的维护人员操纵,其中竖井门和厢门都打开。
布置在厢门的门楣区域内的驱动装置10.1由盖子10.1.9隐藏,所述盖子具有第一开口10.1.9.1,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手动曲柄10.1.8能够与驱动输入轴10.1.3.1联接。为了阻止未经授权的驱动装置的启动,驱动装置10.1配备有转盘10.1.10,所述转盘布置在盖子10.1.9与驱动输入轴10.1.3.1之间,且所述转盘通过旋转轴10.1.10.1可枢转地固定到U形运载件部分10.1.13上。在其自定心的基本配置中,转盘通过其阻塞叶片10.1.10.2阻塞手动曲柄10.1.8的联接元件放入。为了让维护人员能够将手动曲柄与驱动输入轴10.1.3.1联接,该维护人员必须将螺丝起子状的工具竖直放入狭槽形的第二开口10.1.9.2内并进入竖直布置在所述开口上的万向接头头部的镗孔内。通过所述工具在由狭槽形第二开口预定的方向上枢转,工具10.1.11的柄部对抗在转盘10.1.10上的启动转体(runner)10.1.10.3,藉此,转盘绕其旋转轴10.1.10.1枢转且其阻塞叶片10.1.10.2使通向驱动输出轴10.1.3.1的操作自由。所述转盘的配置在图7中通过虚线图示出来。进入驱动输出轴的联接元件内的手动曲柄现在防止转盘能够枢转回到其自定心的基本配置中。
转盘10.1.10的、被产生用于联接手动曲柄10.1.8的运动被用来通过解锁Bowden拉绳10.1.12启动防止非故意的厢顶下降的至少两个锁定装置的锁定爪。这样的锁定装置在图8中图示出来并在下面的部分中描述。在图6和7中,在那里解锁Bowden拉绳10.1.12的牵引装置10.1.12.1的第一端部联接到转盘10.1.10上的点由10.1.12.3标记,并且在那里解锁Bowden拉绳10.1.12的相关联的可弯曲的套管10.1.12.2的第一端部固定到驱动装置上的那些点由10.1.12.4标记。
明显地,前述安全装置也可以用于具有齿轮皮带传动装置或链条传动装置的驱动装置。
图8显示了锁定装置20中的一个,所述锁定装置防止非故意的厢顶2降落,这在前面解释过。图中图示了通过厢顶框架4的厢顶框架元件10.2和具有厢顶框架外架(profile)2.1、顶板2.2和照明外盖2.3的厢顶2的相邻边缘区域的横截面。锁定装置20固定在厢顶框架元件4.2上,所述锁定装置20包括棘爪支撑器20.1、枢转地安装到棘爪支撑器上的锁定爪20.2和与棘爪支撑器连接的保持器20.3,所述保持器20.3用于棘爪复位弹簧20.4以及用于固定在图6和7中描述的解锁Bowden拉绳10.1.12的套管10.1.12.2。棘爪邻接件20.5固定在厢顶框架外架元件(roof frameprofile member)2.1上,其中锁定爪20.2接合在其弹簧定心的安置配置(rest setting)内,藉此防止任何非故意的厢顶2的下降。
如连同在图6和7内图示的安全装置所已经解释的,在驱动装置10.1处,在启动驱动装置之前转盘10.1.10被移位,其中转盘的移动用于启动至少两个锁定Bowden拉绳10.1.12。这些锁定Bowden拉绳从驱动装置10.1通向前述种类的至少两个锁定装置20,其中锁定Bowden拉绳10.1.12的牵引装置10.1.12.1逆着棘爪复位弹簧20.4的力将锁定爪20.2从棘爪邻接件20.5的区域内抽出,从而通过支持这些的Bowden拉绳,驱动装置10.1能够降低厢顶2。在被作为维护平台使用后厢顶2被提升回到其正常位置内且手动曲柄10.1.8使在驱动装置10.1中的转盘10.1.10自由,同时锁定爪通过棘爪复位弹簧20.4的力在棘爪邻接件内再次制动并再次保证厢顶2防止下降。
图9图解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轿厢1,所述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21内可移动且所述电梯轿厢定位在具有竖井门24的楼层处。厢门26和竖井门24都打开。凭借Bowden拉绳6的牵引装置7的降低的、并用作维护平台的厢顶2能够在电梯轿厢1内认出。另外,图中图示了帮助维护人员从楼层23登上降低的厢顶2的攀梯22。攀梯22可伸缩延伸且在正常的电梯操作期间以推叠在一起的方式、大体上水平地被收藏在厢顶2上,其中,在厢门侧通过接头结合件22.8,攀梯22与厢顶框架外架元件2.4连接。当厢门2降低时,经过大约270°的角度,攀梯22能够被站在楼层上的维护人员从其在厢顶上的水平位置枢转到在打开的竖井门24的区域内的近乎竖直的攀登位置内,从而维护人员能够舒适地登上降低的、作为维护平台的厢顶2。此情况下,攀梯22的脚部在被支撑在轿厢地板上的位置内,所述位置使攀梯能够靠近电梯门24、26,且可能以检查速度将电梯轿厢1移动到电梯竖井内的检查位置。
图10详细显示了攀梯22的枢转过程。由于包括两个接头的接头结合件22.8和攀梯的实施例的可折叠形式,当厢顶2降低时,攀梯22能够枢转到打开的厢门26的门楣25下面,并达到几乎竖直的攀登位置。攀梯22的、形成三个部分的矩形管22.1、22.2、22.3随后被拉出并彼此锁定,从而下矩形管22.3的横档22.6到达厢门门槛27或竖井门门槛28,并能够被支撑在两个门槛中的一个上。
保证电能从电梯轿厢1供给到可降低厢顶2、从而供给例如厢顶的照明体2.3的所谓的螺旋电缆在图9中用标号30表示。此形式的电流供给是经济的、节省空间的、并可易于安装的,可以是被引导通过根据图1的交叉机构的电缆,或可以是可分的插头连接。
图9另外允许认出在轿厢门26的门楣25区域内的前述驱动装置10的位置,其中,仅表示了驱动装置的横截面简图。
图11显示了图10中图示的可延伸攀梯22的A视图,即从竖井门侧到位于攀登位置内的伸展的攀梯上的视图。能够看到:攀梯22具有一个中心梯柱,所述梯柱包括由三个矩形管22.1、22.2、22.3形成的三个部分,其中,较低部分的较低矩形管22.3插入中间部分的中间矩形管22.2内并在中间部分的中间矩形管22.2内被可移动地引导,且中间部分的中间矩形管22.2插入较上部分的上部矩形管22.1内并在较上部分的上部矩形管22.1内被可移动地引导。用作攀梯的梯级横档的各个横档22.4、22.5、22.6刚性固定到每一个矩形管的各自的下端。攀梯22构造成可延伸,从而当厢顶2降低时、攀梯22能够枢转通过到厢门的门楣25(图10)下面。所述攀梯明显也能够包括不同的数目的部分。
图12显示了通过根据图11的攀梯22的截面图XII-XII。图中显示了较上部分的、具有固定在其上的横档22.4的、外上部矩形管22.1,引导在所述矩形管内并属于中间部分的中间矩形管22.2,和在限定的延伸状态下手动锁定两个矩形管22.1、22.2的梯柱锁定装置22.7。梯柱锁定装置22.7包括可位移地安装在相关联的梯子横档22.4内的锁定元件22.7.1,且锁定销22.7.2固定在锁定元件22.7.1内,在两个配合的矩形管内的延伸状态中,通过接合弹簧22.7.3的力,所述锁定销22.7.2在分别对应的两个矩形管的镗孔内制动并彼此锁定这些矩形管。为将属于此锁定装置的两个矩形管22.1、22.2推进在一起,具有锁定销22.7.2的锁定元件22.7.1能够通过解锁头22.7.4、逆着接合弹簧22.7.3的力能够被缩回、从而锁定销从内矩形管的镗孔中出来,藉此,两个矩形管再次彼此之间可位移。同样的梯柱锁定装置也存在于在攀梯22的中间矩形管22.2与较低矩形管22.3之间的连接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