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2685B -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2685B
CN1922685B CN2005800056345A CN200580005634A CN1922685B CN 1922685 B CN1922685 B CN 1922685B CN 2005800056345 A CN2005800056345 A CN 2005800056345A CN 200580005634 A CN200580005634 A CN 200580005634A CN 1922685 B CN1922685 B CN 19226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ize
jump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cording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056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2685A (zh
Inventor
高岛芳和
加藤元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399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0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922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2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2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2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53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62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 G11B2020/10675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aspects of buffer control
    • G11B2020/10722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aspects of buffer control wherein the size of the buffer is variable, e.g. by adding additional memory cells for coping with input streams that have high bit rat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62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 G11B2020/1075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the usage of the buffer being restricted to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0759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the usage of the buffer being restricted to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content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935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wherein a time constraint must be met
    • G11B2020/10944Real-tim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for ensuring seamless playback of AV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发生跳跃时也能产生保证无缝再现的记录数据的装置和方法。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多层盘中,确定在信息记录介质的再现处理中执行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范围,并且按照所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来计算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所需要的时间,按照所计算的需要跳跃时间来确定诸如要在信息记录介质中存储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的数据结构条件。由此,即使在不仅发生层内跳跃而且发生层间跳跃时,也有可能进行无缝再现。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在重放例如具有双层数据记录结构的盘型记录介质中存储的内容时,在发生包括层内跳跃(在一层内的跳跃)、层间跳跃(在层之间的跳跃)等的跳跃处理的情况下,用于防止在重放期间中断以使得例如能够进行无缝内容重放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有可能在记录介质中将各种软件数据(以下称为“内容”)存储为数字数据,所述软件数据诸如音乐等的音频数据、电影等的图像数据、游戏程序和各种应用程序等,所述记录介质诸如被施加蓝色激光的蓝光盘或DVD(数字通用盘)、MD(微型盘)、CD(致密盘)。特别地,使用蓝色激光的蓝光盘是能够进行高密度记录的盘,其中,可以将大容量视频内容等记录为高清晰度数据。
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记录介质)包括具有用于存储较高容量数据的多层结构的介质。例如,有具有由在单盘中的两层即上层和下层组成的记录数据存储区域的一种记录介质,按照拾取器件的聚焦控制来选择性地重放任何一层的数据和进行数据记录。
在重放在盘型信息记录介质中存储的内容时,有一种情况,其中在向远离盘的某个数据重放位置的位置的跳跃处理后进行重放。
读取和重放在盘中存储的内容的处理按照规程步骤:
从盘获取信息;
暂时存储(缓冲)所获取的信息;
解码缓冲数据;以及
输出解码的数据。
缓冲数据的解码包括例如如果内容是MPEG数据的形式则解码MPEG数据,或如果给出加密的数据则解码加密的数据。
如果在单层盘或多层盘中发生跳跃处理,则需要时间来执行向与某个数据重放位置远离的位置的跳跃处理以及从下一个读取位置读取和重放数据。如果所述时间长,则发生重放中断。
在作为盘型记录介质的DVD(数字通用盘)中,定义了一种数据记录配置,用于即使在单个记录层中发生跳跃的情况下也能进行重放处理而不发生中断。
但是,当前DVD标准仅仅定义了用于即使在具有多层记录结构的情况下也保证在单层内的层内跳跃处理发生的情况下的无缝重放的内容分配,并不考虑在层之间跳跃发生的情况下的重放中断。
在多个层上的内容被存储在这样的多层类型盘上的情况下,执行内容重放和记录,以便在从第一层和第二层转换的点上分配整个屏幕为黑色并且没有声音的场景,以避免在不能无缝重放的部分上给用户带来不自然的印象。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虽然定义了对于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盘型记录介质中的层间跳跃使得能够进行无缝重放的内容分配,但是未被配置成支持层间跳跃。因此,存在可能发生在层间跳跃期间的内容重放中的中断的问题。本发明考虑到这些问题而被做出,并且其目的是提供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它们使得即使当重放具有多个记录层的盘型记录介质时发生层间跳跃以及层内跳跃的情况下也能够无缝重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确定记录数据分配,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容许跳跃范围确定步骤,用于确定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执行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范围;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步骤,用于根据在所述容许跳跃范围确定步骤中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计算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所需要时间;以及,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步骤,用于根据在所述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步骤中计算的所需要跳跃时间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其中,所述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步骤是这样的步骤,所述步骤包括: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步骤,其用于将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为对应于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的重放时间,并且根据所述容许最小重放时间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所述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步骤是这样的步骤: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跳跃时间[TJUMP]、在驱动器中从盘的数据读出速率[Rud]和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记录速率[RTS]来计算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t=TJUMP×Rud/(Rud-RTS),其中Rud>RTS;以及所述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步骤是这样的步骤: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由上述公式计算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Usize=t×RTS,其中,基于所述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得到缓冲器的最小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确定记录数据分配,所述装置特征在于,具有:容许跳跃范围确定部件,用于确定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执行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范围;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部件,用于根据在所述容许跳跃范围确定部件中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计算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所需要时间;以及,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用于根据在所述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部件计算的所需要跳跃时间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部件,其用于将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为对应于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的重放时间,以及所述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容许最小重放时间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所述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部件被配置成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跳跃时间[TJUMP]、在驱动器中从盘的数据读出速率[Rud]和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记录速率[RTS]来计算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t=TJUMP×Rud/(Rud-RTS),其中Rud>RTS;以及所述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被配置成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由所述公式计算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Usize=t×RTS,其中,基于所述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得到缓冲器的最小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确定记录数据分配,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大小确定步骤,用于根据被确定为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的跳跃处理的容许范围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确定作为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最小大小的数据大小;以及数据分配确定步骤,用于确定数据记录配置,其中,具有所述数据大小的数据块在所述容许跳跃范围内的跳跃处理中被分配为使得能够播放,其中,所述数据大小确定步骤是这样的步骤,其用于根据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记录速率[RTS]和要存储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来确定数据大小,所述关系表达式是由下面的公式中示出的表达式: S EXTENT [ byte ] ≥ T JUMP [ ms ] × R UD [ bps ] 1000 × 8 × TS _ recording _ rate [ bps ] × 192 R UD [ bps ] × 188 - TS _ recording _ rate [ bps ] × 192 ,设置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是SEXTENT,总的跳跃时间是TJUMP,从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读出速率是Rud,以及所述数据记录速率[RTS]是TSrecording_rate,其中,RUD[bps]×188>TS_recording_rate[bps]×192,其中,基于所述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得到缓冲器的最小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用于确定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数据分配,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数据大小确定装置,它根据被确定为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的跳跃处理的容许范围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确定作为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最小大小的数据大小;以及数据分配确定装置,它确定数据记录结构,其中,具有所述数据大小的数据块被分配成为使得可以在所述容许跳跃范围内的跳跃处理中播放,所述数据大小确定装置被配置成根据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记录速率[RTS]和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来确定数据大小,所述关系表达式是在下面的公式中示出的表达式:
S EXTENT [ byte ] ≥ T JUMP [ ms ] × R UD [ bps ] 1000 × 8 × TS _ recording _ rate [ bps ] × 192 R UD [ bps ] × 188 - TS _ recording _ rate [ bps ] × 192 ,
设置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是SEXTENT,总的跳跃时间是TJUMP,从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读出速率是Rud,并且所述数据记录速率[RTS]是TSrecording rate,其中,RUD[bps]×188>TS_recording_rate[bps]×192,其中,基于所述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得到缓冲器的最小大小。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确定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数据分配,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容许跳跃范围确定步骤,用于确定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执行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范围;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步骤,用于根据在上述的容许跳跃范围确定步骤中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计算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所需要时间;以及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步骤,用于根据在上述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步骤中计算的所需要跳跃时间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而且,在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步骤的特征在于步骤:对于层内跳跃,计算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和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和;并且对于层间跳跃,计算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在层间寻找中涉及的拾取器件调整时间和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和。
而且,在本发明的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步骤的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包括: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步骤,其用于将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为对应于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的重放时间,并且根据上述容许最小重放时间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步骤的特征在于步骤: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跳跃时间[TJUMP]、在驱动器中从盘的数据读出速率[Rud]和数据记录速率[RTS]来计算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
t=TJUMP×Rud/(Rud-RTS);
并且,上述的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步骤的特征在于步骤: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由上述公式计算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Usize=t×RTS。
而且,在本发明的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设置处理步骤,用于识别可以在信息记录介质存储数据的重放处理中产生的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并且根据所述识别信息来在上述容许跳跃范围确定步骤中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内设置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数据设置处理步骤执行处理:通过作为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存储目标数据的数据单位而设置的剪辑数据的交错(interleave)处理来在上述容许跳跃范围内设置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记录步骤,用于以大于或等于在上述的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步骤中确定的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的数据单位来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执行数据记录。
而且,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用于确定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数据分配,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容许跳跃范围确定部件,用于确定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执行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范围;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部件,用于根据在上述的容许跳跃范围确定部件中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计算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所需要时间;以及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用于根据在上述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部件中计算的所需要跳跃时间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而且,在本发明的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部件的特征在于被配置成:对于层内跳跃,计算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和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和;并且对于层间跳跃,计算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在层间寻找中涉及的拾取器件调整时间和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和。
而且,在本发明的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部件,用于将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为对应于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的重放时间,并且上述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的特征在于被构成为根据上述容许最小重放时间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部件的特征在于被配置成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跳跃时间[TJUMP]、在驱动器中从盘的数据读出速率[Rud]和数据记录速率[RTS]来计算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
t=TJUMP×Rud/(Rud-RTS);
并且,上述的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的特征在于被配置成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由上述公式计算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Usize=t×RTS。
而且,在本发明的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设置处理部件,用于识别可以在信息记录介质存储数据的重放处理中产生的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并且根据所述识别信息来在上述容许跳跃范围确定部件中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内设置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数据设置处理部件执行处理:通过作为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存储目标数据的数据单位而设置的剪辑数据的交错处理来在上述容许跳跃范围内设置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记录部件,用于以大于或等于在上述的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中确定的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的数据单位来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执行数据记录。
而且,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种结构,其中存储了大于或等于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的数据,所述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是根据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执行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所需要跳跃时间而被确定的。
而且,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所需要跳跃时间的特征在于:对于层内跳跃,为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和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和;并且对于层间跳跃,为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在层间寻找中涉及的拾取器件调整时间和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和。
而且,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的特征在于具有根据作为对应于要存储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的重放数据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而确定的大小。
而且,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分配,其中,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存储数据的重放处理内能够产生的跳跃处理中,将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设置在容许跳跃范围内。
而且,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还具有数据分配,其中,通过作为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存储目标数据的数据单位而设置的剪辑数据的交错处理来在上述容许跳跃范围内设置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
而且,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数据处理,所述数据处理用于确定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数据分配,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特征在于包括:容许跳跃范围确定步骤,用于确定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执行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范围;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步骤,用于根据在上述的容许跳跃范围确定步骤中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计算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所需要时间;以及,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步骤,用于根据在上述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步骤中计算的所需要跳跃时间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而且,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确定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数据分配,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大小确定步骤,用于根据被确定为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的跳跃处理的容许范围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确定作为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最小大小的数据大小;以及数据分配确定步骤,用于确定数据记录配置,其中,具有上述数据大小的数据块进行能够在上述容许跳跃范围内的跳跃处理中被重放的数据分配。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数据大小确定步骤的特征在于是这样的步骤,其用于根据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确定作为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最小大小的数据大小。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数据大小确定步骤的特征在于是这样的步骤,其用于根据其中对应于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而建立数据记录速率[RTS]的表格来确定数据大小。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数据大小确定步骤的特征在于是这样的步骤,用于根据在数据记录速率[RTS]和要存储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来确定数据大小。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关系表达式的特征在于在下面的公式中示出的表达式:
S EXTENT [ byte ] ≥ T JUMP [ ms ] × R UD [ bps ] 1000 × 8 × TS _ recording _ rate [ bps ] × 192 R UD [ bps ] × 188 - TS _ recording _ rate [ bps ] × 192
设置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是SEXTENT,总的跳跃时间是TJUMP,从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读出速率是Rud,并且数据记录速率[RTS]是TSrecording rate
而且,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数据处理装置,它确定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数据分配,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数据大小确定装置,它根据被确定为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的跳跃处理的容许范围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确定作为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最小大小的数据大小;以及,数据分配确定装置,它确定一种数据记录配置,其中,分配具有上述数据大小的数据块以便可以在上述容许跳跃范围内的跳跃处理中播放。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数据大小确定装置的特征在于被配置成根据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确定作为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最小大小的数据大小。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大小确定装置的特征在于被配置成根据表格来确定数据大小,在所述表格中,对应于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来建立数据记录速率[RTS]。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大小确定装置的特征在于被配置成根据在数据记录速率[RTS]和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来确定数据大小。
而且,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关系表达式的特征在于在下面的公式中示出的表达式:
S EXTENT [ byte ] ≥ T JUMP [ ms ] × R UD [ bps ] 1000 × 8 × TS _ recording _ rate [ bps ] × 192 R UD [ bps ] × 188 - TS _ recording _ rate [ bps ] × 192
设置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是SEXTENT,总的跳跃时间是TJUMP,从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读出速率是Rud,并且数据记录速率[RTS]是TSrecording rate
而且,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是用于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数据分配确定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特征在于具有:数据大小确定步骤,用于根据被确定为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的跳跃处理的容许范围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确定作为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最小大小的数据大小;以及,数据分配确定步骤,用于确定一种数据记录配置,其中,分配具有上述数据大小的数据块以便可以在上述容许跳跃范围内的跳跃处理中播放。
可以注意,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获得作为能够被存储介质提供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存储介质向允许各种程序代码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提供以计算机可读形式的各种程序和代码,或者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获得作为能够经由通信介质而提供的计算机程序,具体地,所述通信介质是诸如CD、硬盘和磁光盘等的记录介质,或者所述通信介质诸如网络等。可以通过以计算机可读形式提供上述程序来在计算机系统上实现适合于所述程序的处理。
通过参见本发明的下面的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清楚。顺便提及,应当明白,在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系统是以多个单元的逻辑集合的形式,并且在所述集合中包含的单元不总是被并入同一外壳中。
按照本发明的配置,例如,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诸如蓝光盘、DVD盘等之类的多层盘中,确定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执行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范围,并且根据所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计算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所需要的时间,以便根据所计算的所需要跳跃时间来确定数据配置条件,诸如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因此,使得有可能即使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盘型记录介质的重放时在不仅层内跳跃而且层间跳跃发生的情况下也进行保证无缝重放的记录数据的产生、数据记录和重放。
而且,可以获得支持定义各种容许跳跃条件的跳跃模型的数据分配条件,并且按照支持每个容许跳跃条件的数据分配条件来执行数据记录使得能够进行保证在重放期间可能发生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时无数据中断的重放处理的记录数据产生、数据记录和重放。
而且,按照本发明,有可能清楚地计算由于因为容许跳跃时间(距离)的提高和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的大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读出缓冲器大小所导致的编辑灵活性的降低等级,以便通过执行适合于每级的处理来使得有可能确定最佳缓冲器大小和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因此,根据所确定的信息来执行内容记录使得能够能够进行保证无数据中断的重放处理的记录数据的产生、数据记录和重放。
而且,按照本发明的配置,分析由于连续剪辑数量增加和连续剪辑数据长度的差而导致的在跳跃时不能进行连续重放的数据配置,以设置具有例如在连续剪辑的最大数量或要用于多故事的剪辑的长度和作为限制值的数据大小之间的关系的参数,并且根据其中设置了所述参数的创作软件来产生内容。因此,使得能够进行在重放期间可能发生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时间上保证无数据中断的重放处理的记录数据的产生、数据记录和重放。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用于定义在盘重放时间的跳跃处理和在跳跃开始点的重放终止和在跳跃目的地的重放开始之间的时段的驱动标准的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蓝光盘中存储的内容的存储格式的视图。
图3示出了用于说明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盘中发生层间跳跃的情况下用于实现无缝重放的条件的视图。
图4示出了用于详细说明在跳跃处理期间发生的由ECC块处理引起的开销时间(overhead time)的视图。
图5示出了用于说明在发生跳跃的情况下缓冲器数据大小的降低的视图。
图6示出了用于说明对于层间跳跃用于保证没有数据中断之重放的多个跳跃模型(A1)-(A3)的设置例子的视图。
图7是说明用于确定对于跳跃时间适合于数据记录速率值的连续数据分配条件的方法的视图。
图8是表示与参见图6所述的多个跳跃模型(A1)-(A3)的每个所需要的缓冲器大小(SRB)和数据记录速率(RTS)的每个值相对应的数据分配条件的视图。
图9示出了在参见图6所述的每个跳跃模型(A1)-(A3)中用于无缝连接多个剪辑(Clip)的情况下用来图解数据分配方法的视图。
图10示出了用于说明在剪辑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发生的问题和用于处理所述问题的内容产生方法的视图。
图11表示用于说明在将要存储于盘中的内容是多故事(multi-story)内容的情况下发生的问题和用于处理所述问题的内容产生方法的视图,所述多故事内容将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剪辑作为其结构数据。图12是用于说明用于产生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数据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例子的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用于产生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数据的数据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对于跳跃用于保证无数据中断的重放的跳跃模型的视图。
图15是表示关于播放项目的结构数据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记录示例的视图。
图16是表示表格例子的视图,在所述表格中,数据记录速率[RTS]和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尺寸相对应。
图17是用于说明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用于执行数据记录处理或从其上进行重放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例子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见附图来说明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的细节。
为了在包含内容的盘型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过程中发生跳跃处理的情况下切实地执行无缝重放处理,必须定义内容存储位置,并且将最大跳跃距离设置为允许发生跳跃的距离,由此与所述距离的设置一致地执行内容的存储。
在被指定为盘型记录介质的DVD(数字通用盘)中,执行盘重放的驱动器的标准包含这样的驱动器标准:它们被建立使得在跳跃开始点的重放终止和跳跃目的地的重放开始之间的时段限于规定的时段或更短,以便在各个记录层内的跳跃发生的情况下执行无缝重放。
将参见图1来说明这个驱动标准。在图1中,在主轴电机100上安装的盘101旋转,并且未示出的拾取器件重放和记录数据。在盘中存储的内容被包含在对应于指定数据大小的扇区单元中。
在图1所示的曲线中,水平轴示出了由扇区编号指示的跳跃距离,垂直轴示出了访问时间[ms]。如图1的曲线所示,DVD中的驱动标准规定了在对应于指定扇区号的跳跃发生时的容许最大存取时间。
如果给出能够获得访问——其包含在图1所示的容许最大访问时间或以下的跳跃处理——的驱动装置,则内容将存储在符合所述标准的DVD中以便保证无缝重放,即使在重放内容时在同一层内发生跳跃。即,假定在下述条件下执行内容的记录:分配在盘中存储的内容,使得在超过图1曲线所示的容许最大访问时间之外的位置上不引起跳跃处理。
但是,如上所述,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盘例如具有两个记录层的盘中,没有处理层间跳跃发生的用于使得能够无缝重放的内容存储定义。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容分配,用于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盘中,即使在内容重放期间发生层间跳跃的情况下,也能使得进行无缝重放。
注意,下面的实施例给出了关于将蓝光盘当作盘型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个实例的假设的考虑,所述蓝光盘被指定为在被施加蓝色激光的情况下可用于记录和重放的盘。参见图2来描述在蓝光盘中存储的内容的存储格式。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如图2中所示包含移动图像内容的AV流,所述移动图像内容诸如被指定为高清晰度移动图像数据的HD(高清晰度)电影内容。
如图2中所示,按照蓝光盘ROM标准格式存储的内容具有按照蓝光盘ROM标准格式的分层配置。即:(A)标题210,(B)重放节目(电影对象),(C)重放时段指定文件(播放列表)230,(D)剪辑(内容数据文件)240。
(A)标题210是用户可以指定的索引数据,在内容重放时执行用于指定标题211-213的任何一个的重放处理。被设置为(B)重放节目220的重放节目221-224的任何一个与标题211-213的每个相关联,以便按照标题指定,开始按照与其相关联的重放节目的重放处理。
(C)重放时段指定文件(播放列表)230具有多个重放时段指定文件(播放列表)231、232、233。重放时段指定文件(播放列表)231、232、233的每个被配置成具有多个PlayItem(播放项目),所述播放项目选择在剪辑(内容数据文件)240中包含的多个AV流数据文件的任何一个,并且将所选择数据文件的特定数据部分指定为重放开始点和重放结束点,并且一个重放时段指定文件(播放列表)的选择通过按照在所选择重放时段指定文件(播放列表)中包含的播放项目而确定重放次序来进行重放。
(D)剪辑(内容数据文件)240具有剪辑241、242、243,其中每个是被分段的内容数据文件,并且每个剪辑241具有AV(视听)流文件261和剪辑信息文件251。
剪辑信息文件251是包含与AV(视听)流文件261相关联的属性信息的数据文件。AV(视听)流文件261可被用作例如MPEG-TS(移动画面专家组-传送流)数据,并且假定具有通过将诸如图像(视频)、语音(音频)和字幕数据等的每个信息段复用在一起而获得的数据结构。而且,存在这样的实例,其中,还复用用于在重放时控制重放装置所需要的命令信息。
当通过例如选择重放时段指定文件(播放列表)231而执行的内容的重放使得对应于所述重放时段指定文件(播放列表)231而建立播放项目234以提供在剪辑241中的重放开始点a和重放结束点b,并且使得重放项目235提供重放开始点c和重放结束点d,以便假定重放被指定为在剪辑241中包含的内容的AV流文件261的指定数据区域a-b和c-d。
另外,当通过选择重放时段指定文件(播放列表)232而重放内容时,对应于重放时段指定文件(播放列表)232的播放项目具有在剪辑241中的重放开始点c和重放结束点d,并且播放项目237具有在剪辑242中的重放开始点e和重放结束点f,以便重放作为在剪辑241中包含的内容的AV流文件261的指定数据区域c-d和作为在剪辑242中包含的内容的AV流文件262的指定数据区域e-f。
在以每个AV流261、262、263为单位存储在盘中存储的内容的情况下,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其中,单个AV流例如被存储在连续扇区区域中,另一个AV流不被存储在所述连续扇区区域中,而是被存储在相隔预定扇区的位置。在这样的数据存储配置中,当选择上述重放时段指定文件(播放列表)232以执行内容重放时,在剪辑241中包含的AV流文件261的指定数据区域c-d和在剪辑242中包含的AV流文件的指定数据区域e-f中需要两个不同的AV文件来重放,以便在AV文件的转换点发生跳跃处理。本发明要在这样的跳跃处理发生时使得能够在重放内容中无中断地进行数据记录和重放。
接着,参见图3,将描述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盘中发生层间跳跃的情况下用于实现无缝重放的要求。
图3(a)示出了双层结构的盘配置。所述数据被以被指定为内容数据记录单位的扇区单位记录在第一层301和第二层302中。
在包含内容的盘的重放时发生适合于内容重放模式的跳跃处理。可能有执行不同AV流的重放处理的情况,如上述参见图2所述的。
注意,可以以两种模式来获得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结构的盘的重放中涉及的跳跃处理,也就是在同一层中的记录区域之间的一个跳跃处理和在不同层中的记录区域之间的另一个跳跃处理。本发明要实现在发生层间跳跃时使得能够无缝重放的配置,并且执行在层间跳跃时要求的总的时间的计算。
图3(1)是表示在具有一个层——其记录容量是23.3G字节——的盘结构中适合于跳跃距离的层内跳跃时间[TACC]的一个例子的表格。所述表格从顶部列出了[跳跃距离(扇区或行程(stroke))]、[对应于跳跃距离的数据大小(MB)]和[跳跃时间(ms)]。所述[跳跃时间(ms)]等同于执行蓝光盘的重放的驱动装置的拾取器件的寻找所需要的时间,即寻找时间。
在图3(1)的表格中,[跳跃距离(扇区或行程)]被设置为在扇区表示中提供40000个扇区或以下的跳跃距离,并且在行程表示中提供1/10行程或以上的跳跃距离。全行程等同于在从最内侧到最外侧的盘范围中的行程,如图3(a)中所示。
注意,在所述40000个扇区的跳跃距离和1/10行程的跳跃距离之间存在40000个扇区<1/10行程的关系,即,对于在表格中的从左向右的输入项,跳跃距离增加。为什么在所述扇区表示中给出大跳跃距离的输入项的原因是在盘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在扇区编号上有大的差,因此大跳跃距离的扇区表示的使用使得扇区编号的范围提高得太多。
而且,对于1/10行程、1/3行程和半行程的跳跃距离,在下限表示中给出数据大小。这是因为即使在1/10行程的同一情况下,也在盘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在对应的数据大小上有差别,因此使用在其中数据大小被最小化的内侧获得的计算值来给出所述下限表示。注意,假定对应于特定跳跃距离的数据大小的下限——如果被给出——足够大而能够确定如下所述的数据分配条件,则导致在对应数据大小的上限上没有说明。
所述全行程的跳跃距离对应于例如从最内侧到最外侧盘范围中的行程,并且在全行程时的跳跃数据大小达到23.3G字节。层内全行程跳跃所需要的时间即层内跳跃时间[TACC]是1220ms。
在0到5000扇区范围内的跳跃距离的情况下,所述跳跃数据大小在0到10×220字节的范围中,并且层内跳跃所需要的时间即层内跳跃时间[TACC]是179ms。
图3(2)示出了在确定驱动装置中的层间跳跃时间[TIL]的测量值。即,层间跳跃时间[TIL]=360ms。这个值对应于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所述调整是例如在执行蓝光盘重放的驱动装置中在重放位置向图13(a)中的第一层301和第二层302的不同层改变的情况下拾取器件的聚焦控制。
图3(3)示出了当在确定驱动装置中读取ECC块边界时引起的开销时间[TOH]的测量值。即[TOH]=20ms。
对于在蓝光盘中存储的内容的读取,提供了预定数据读取单位的设置。所述数据读取单位被称为ECC块。所述ECC块是块的形式,所述块由用户数据、包含各种控制数据的用户控制数据(UCD)和用于纠错的奇偶校验数据等构成,所述用户数据由AV流数据形成,例如,其被确定为实际的内容数据。
当被执行时,内容的重放要求应当以ECC块单位来读取数据,以便以ECC块单位来执行数据处理,例如为基于奇偶校验的纠错。
在数据重放过程中的跳跃的执行带来了对于两个不同ECC块的处理的需要,所述两个不同的ECC块就是在跳跃源的一个ECC块和在跳跃目的地的另一个ECC块。假定在ECC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是当读取在图3(3)中所示的ECC块边界时引起的开销时间[TOH]。
如上所述,层间跳跃的执行引起在图3(1)中所示的层内跳跃时间[TACC]、在图3(2)中所示的层间跳跃时间[TIL]和在图3(3)中所示的ECC块读取开销时间[TOH],作为结果,将总的层间跳跃时间[TJUMP]——它被指定为在层间跳跃的执行中引起从盘读取数据的中断的时间——计算如下:
TJUMP=TACC+TIL+TOH。
将参见图4来说明在跳跃处理中发生的ECC块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细节。
如图4(a)中所示,从盘读取和重放数据的处理首先允许以ECC块单位将数据从盘321读取到缓冲器322。而且,在解码单元323中向从缓冲器输出的数据应用解码。注意,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在解码之前,执行诸如纠错的处理。解码单元323在按照ECC块内的AV流数据中包含的传送流(TS)内所设置的时间标记信息完成了重放顺序和重放时间的调整的条件下执行解码,并且解码数据被输出为重放内容。
解码单元323能够连续地执行重放,只要在缓冲器322中存储的ECC块存在。图4下部的曲线示出了重放时间的过去和在缓冲器322中存储的数据大小的转换。
从在垂直轴标度的缓冲器数据大小可以明白,在发生跳跃时从盘读取数据的停止导致在数据大小上降低的开始,并且由于跳跃终止引起的从盘读取数据的重新开始导致在缓冲器数据大小上增加的开始。如果在缓冲器数据大小达到0的情况下从解码单元323的数据输出完成,则重放暂停。因此,变成必须设置防止缓冲器数据大小达到0所需要的缓冲器大小。
在图4中所示的示例中,当从盘读取的数据331中所包含的ECC块[SECC1]332的处理在进行的过程中发生层间跳跃时,停止从盘获取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在被指定为跳跃目的地数据的读取数据334的读取开始位置的ECC块[SECC2]333的ECC块位置上进行寻找,然后进行拾取器件控制,之后,获取ECC块[SECC2]333,这导致通过在缓冲器中存储和解码的处理来执行数据重放。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执行被指定为跳跃源数据的最后ECC块[SECC1]332的纠错和解码以及被指定为跳跃目的地数据的第一ECC块[SECC2]333的纠错和解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这些处理而产生的所有数据不总是被输出为重放数据。
在最差的情况下,引起无效数据处理时间,在这个时间中,不能将这两个ECC块的大多数处理数据获得为重放数据。无效数据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被定义为在图3(3)中所示的ECC块读取开销时间[TOH]。
在所述最差情况下——在这里,由被指定为跳跃源数据的ECC块数据和被指定为跳跃目的地数据的ECC块数据构成的大多数所存储数据对于重放是不可获得的——的开销时间[TOH]被表达如下:
TOH=(2×ECC_size)/RUD
在上面的表达式中,ECC_size表示各个ECC块的数据大小,RUD表示读取速率,它对应于从缓冲器332输出的数据向解码单元323的传送率。
假定例如ECC块大小是64KB,并且数据传送率RUD是54Mbps,则所述开销时间[TOH]被计算如下:
TOH≤(2×64×1024×8)/54/106=20ms。
即,将ECC块读取开销时间[TOH]的最大值确定为20ms。
缓冲器数据大小的降低速度依赖于数据记录速率[RTS]。所述数据记录速率[RTS]被应用到对应于在解码单元323中的数据处理中涉及的数据消耗的速率。
在各个ECC块中包含的重放数据的大小因为在压缩速率上的差别而不固定,因此重放数据的大小即重放数据时间对于每个ECC块不同。
因此,在层间跳跃发生情况下的缓冲器数据大小的降低速度不总是达到固定速度。现在参见图5来说明在层间跳跃发生情况下的缓冲器数据大小的降低。
像在图4中所示的曲线那样,图5(A)是表示重放时间的过去和在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大小的变换的曲线。
从在垂直轴上标度的缓冲器数据大小可以明白,在发生跳跃时从盘读取数据的停止导致在数据大小上降低的开始,并且由于跳跃终止引起的从盘读取数据的重新开始导致在缓冲器数据大小上提高的开始。如果在缓冲器数据大小达到0的情况下从解码单元的数据的输出完成,则重放可以暂停。因此,变成必须设置防止缓冲器数据大小达到0所需要的缓冲器大小。
为了定义最大缓冲器大小[SRB],变成必须假定在跳跃周期中的缓冲器数据大小的重放速度。但是,缓冲器数据大小的降低速度不总是达到固定速度,如上所述。
因此,如果建立了某个假设来估计在跳跃周期中的缓冲器数据大小的降低速度,则在所述假设下确定缓冲器大小[SRB]。
在图5(A)中所示曲线中的线[1]假定是通过下述方式而获得的线:根据用于读取和重放在盘中包含的连续记录数据区的平均速率来设置在跳跃周期中的缓冲器数据大小的降低速度。在曲线中的线[2]假定是通过下述方式而获得的线:根据平均速率来设置在跳跃周期中的缓冲器数据大小的降低速度,所述平均速率是在提取实际涉及跳跃的数据——而不是在盘中包含的连续记录数据——后通过根据所提取数据的重放速率的计算被获得的。在曲线中的线[3]假定是通过下述方式而获得的线:根据被设置为对应于被记录在盘上的内容的属性信息的记录数据的最大记录率而设置所述线。
图5(B)是示出了在图5(A)中示出的每条线[1]、[2]和[3]上的假定速率值的曲线。垂直轴示出了在重放时的数据输出比特率,水平轴示出了重放时间。
如图12B中所示,所述输出比特率具有关系式[1]<[2]<[3],并且在重放在盘中的连续记录数据区域时,以大致上与线[1]对齐的输出比特率来进行重放,而在发生跳跃时,以基本上与线[2]对齐的输出比特率来执行重放。
线[1]的应用,即在盘中包含的连续记录区域对在跳跃周期中的缓冲器数据大小的降低速度的平均重放速率使得缓冲器数据大小以大于或等于通过应用线[1]而获得的假定比特率的速度降低,如图5(B)中所示,并且在最差的情况下,引起丢失缓冲器数据,导致有可能重放中断。线[2]的应用,即通过根据在跳跃周期中的重放速率的计算而获得的平均速率提供了在所应用的假定比特速率和缓冲器数据的实际降低速度之间的精确重合。因此,线[2]可以被考虑为理论上最佳的假设比特率,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实际上指定对应于跳跃周期的开始和结束点的数据位置,导致难于计算用于线[2]的假设比特率。
相反,按照基于图5(A)中所示的线[3]的假设,即基于被设置为对应于在盘中记录的内容的属性信息的最大记录率的假设,保证在盘中的记录数据的重放比特率不超过在图5(B)中所示的线[3]的比特率,并且即使在跳跃发生时,也不发生在超过线[3]比特率的比特率上的重放处理。而且,线[3]的比特率假定是作为在建立内容时的属性信息而获得的设置值,因此可以容易地参见所述属性信息而实现比特率值的获得。
因此,如果在执行在对应于线[3]的最大记录率的比特率的重放的假设下在跳跃时发生在缓冲器数据大小上的降低,则在上述的假设下计算最大缓冲器大小[SRB].
蓝光盘标准规定:数据被记录在盘中作为通过向188字节传送流(TS)信息包(TS信息包记录率被表示为TS_recording_rate)附加4字节的报头而获得的192字节的信息包。当所述数据假定是192字节信息包时,最大记录率[RTS]被表达如下:
RTS=(TS_recording_rate)×192/188。
在完成按照蓝光盘标准的数据记录的盘的重放中,假定执行以小于或等于根据上述TS信息包大小而计算的最大记录速率[RTS]的速率下的重放。因此,用于在当执行涉及层间跳跃的重放时的跳跃过程中防止缓冲器数据达到0所需要的缓冲器大小[SRB]被计算如下:
SRB=RTS×Tjump。
接着,将参见图6来说明保证不引起层间跳跃的数据中断的重放的一个设置示例。当建立向盘的数据记录的规定时,变得必须确定可允许的层间跳跃模式,即在防止发生数据中断上有效的跳跃范围,由此在允许仅仅在所确定范围中发生跳跃的模式中执行内容记录。
图6示出了允许层间跳跃的设置的例子和在层间跳跃处理中的总跳跃时间[TJUMP]的一个计算示例。如上所述,总的跳跃时间被获得为下述项目的和:
对应于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的时间[TACC],
拾取器件的调整时间[TIL],以及
由于ECC块处理而导致的开销时间[TOH],
即TJUMP=TACC+TIL+TOH。
图6(A1)示出了允许在从第一层的最内侧到第二层的最外侧的范围中的全行程层间跳跃的情况的一个示例,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的总的跳跃时间[TJUMP]被给定如下:
TJUMP=1220(TACC)+330(TIL)+20(TOH)=1600ms。
注意,对应于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的时间[TACC]、拾取器件的调整时间[TIL]和由于ECC块处理而导致的开销时间[TOH]的每个假定是基于参见图3已经所述的实施例。
基于这种情况的向盘的记录数据的分配条件的确定使得有可能保证数据的连续提供,即使跳跃发生在记录介质内的任意地址之间。但是,相反,假定跳跃时间被设置为比后述的(A2)、(A3)更大,导致提高了保证参见图7所述的数据的连续提供所需要的缓冲器大小。
图6(A2)示出了将半行程层内跳跃和1/10行程层间跳跃建立为容许最大跳跃距离的情况的一个示例,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的总的跳跃时间[TJUMP]被给出如下:
(1)半行程层内跳跃
TJUMP=990(TACC)+0(TIL)+20(TOH)=1010ms,并且
(2)1/10行程层间跳跃
TJUMP=650(TACC)+360(TIL)+20(TOH)=1030ms。
最大跳跃时间被确定为1030ms。
如果跳跃距离对于层内跳跃被限制到大约[8.2×230/2048]个扇区的范围,并且对于层间跳跃被限制到大约[3×230/2048]个扇区的范围,则这种模型需要确定数据分配条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保证连续提供数据所需要的缓冲器大小小于(A1)的模型的,如参见图7所述。
图6(A3)示出了将1/10行程层内跳跃和40000扇区层间跳跃建立为容许的最大跳跃距离的情况的一个示例,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的总的跳跃时间[TJUMP]被给出如下:
(1)1/10行程层内跳跃
TJUMP=650(TACC)+0(TIL)+20(TOH)=670ms,并且
(2)40000扇区层间跳跃
TJUMP=330(TACC)+360(TIL)+20(TOH)=710ms。
最大跳跃时间被确定为710ms。
如果跳跃距离对于层内跳跃被限制到大约[1.2×230/2048]个扇区的范围,并且对于层间跳跃被限制到大约40000个扇区的范围,则这种模型需要确定数据分配条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保证连续提供数据所需要的缓冲器大小小于(A1)、(A2)的模型的,如参见图7所述。
图7是用于说明用于确定适合于数据记录率相对于跳跃时间的值的连续数据分配条件的方法的视图。根据总的跳跃时间[TJUMP]、从在驱动器中的盘读取数据的速率[Rud]和数据记录速率[RTS]来计算对应于要在盘中连续分配的最小数据单元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通过将数据读取速率[Rud]乘以要连续分配的数据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而计算的值被获得作为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即:
Usize=Rud×t。
将说明用于计算所述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的处理的细节。
在图7中,水平轴示出了重放时间,垂直轴表示从盘读取的数据的大小和重放数据的大小。实线指示随着重放时间的过去从盘读出数据大小401的转换,虚线指示随着重放时间的过去的重放数据大小402的转换。
在读出数据大小401和重放数据大小402之间的差对应于缓冲器数据大小403。重放数据大小402被假定允许随着重放时间的过去而重放固定大小的数据,具体地,重放数据大小402与在图中所示的时间成正比地提高。
相反,对于读出数据大小401,当跳跃发生时,停止从盘读取数据,因此停止读出数据大小401的提高,而对于读取不涉及跳跃的连续数据存储区域的处理,以固定的读出速率速率、即以例如54Mbps的速率来执行数据的读取。
在读出数据大小401和图7中所示的重放数据大小402之间的差假定是缓冲器数据大小403,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提供了保证即使在发生跳跃处理的情况下缓冲器数据大小403也不降低到0或以下的设置,则在跳跃重放中不引起任何重放中断的情况下使得能够无缝重放。
在读出数据大小401和重放数据大小402是固定的情况下,可以仅仅通过提高在图7中所示的[Usize]的值来提高被指定为在读出数据大小401和重放数据大小402之间的差的缓冲器数据大小403。
在图7中所示的[Usize]对应于被应用到不涉及跳跃处理的在盘中连续读取的数据的大小。这个数据大小被称为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
按照下面的公式,基于总的跳跃时间[TJUMP]、从在驱动器中的盘读取数据的速率[Rud]和数据记录速率[RTS]来计算在盘中的连续分配数据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即:
t=Tjump×Rud/(Rud-RTS)。
如果数据已经被记录在盘上来作为大于或等于连续数据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的数据块,则在发生跳跃时缓冲器数据大小不是0或更低,因此保证了连续的重放。
通过将数据记录速率[RTS]乘以已经按照上述表达式而计算的连续数据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而计算的值被获得作为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即:
Usize=RTS×t。
如果所述数据已经被记录在盘中来作为大于或等于所述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的数据块,则缓冲器数据在发生跳跃时将不达到0或更低,因此保证了连续重放。
具体说明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的计算的一个实施例。假定总的跳跃时间[TJUMP]、从在驱动器中的盘读取数据的速率[Rud]和数据记录速率[RTS]取下面的值:
TJUMP[毫秒]:层内访问时间TACC+层间跳跃时间TIL+由于ECC块边界而导致的开销TOH
Rud[×106bps]:读取速率=54Mbps
RTS[×106bps]:最大记录速率(TS_recording_rate×192/188)
然后,进行计算被指定为连续数据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的t[毫秒]和被指定为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的Usize[×220字节]。
将连续数据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和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计算如下:
t(毫秒)=TJUMP×Rud/(Rud-RTS),
Usize(字节)=t/1000×RTS/8。
通过向图6(A2)中所示的模型代入上述的表达式而进行的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的计算、即TJUMP=1030毫秒的情况产生如下结果:
如果RTS=(TS_recording_rate×192/188)=40Mbps,则
Usize(字节)=20.6M字节。
即,在图6(A2)中所示模型的情况下,即当将TJUMP=1030毫秒确定为最大跳跃时间时,向盘记录数据需要满足下面的条件:
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20.6M字节。
即,需要通过设置20.6M字节或更大的连续数据分配区域而进行数据记录。
如上所述,将连续数据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和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计算如下:
t(毫秒)=TJUMP×Rud/(Rud-RTS),和
Usize(字节)=t/1000×RTS/8。
因此,当将最大跳跃时间[TJUMP]设置为大时,需要将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和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设置为大,因此需要将缓冲器大小设置为大。
图8是对于已经参见图6所述的跳跃模型(A1)到(A3)的每个列出数据分配条件(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的最小值)的表格,所述数据分配条件对应于保证使用已经参见图7所述的计算方法来进行数据的连续提供所需要的数据记录速率(RTS)和缓冲器大小(SRB)的值。
如上参见图6所述,(A1)示出了允许在从第一层的最内侧向第二层的最外侧的范围中的全行程层间跳跃的情况,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的总的跳跃时间[TJUMP]被给出如下:
TJUMP=1220(TACC)+360(TIL)+20(TOH)=1600毫秒。
在这种情况下,假定所需要的缓冲器大小[SRB]是9.36M字节,并且对应于数据记录速率[RTS]的每个值的数据分配条件(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的最小值)被给出如下:
RTS=5×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1.1M字节
RTS=10×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2.4M字节
RTS=20×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6.3M字节
RTS=30×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13.6M字节
RTS=40×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32.0M字节
RTS=48×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101.5M字节
(A2)的例子示出了将半行程层内跳跃和1/10行程层间跳跃建立为容许最大跳跃距离的情况,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的总的跳跃时间[TJUMP]被给出如下:
(1)半行程层内跳跃
TJUMP=990(TACC)+0(TIL)+20(TOH)=1010毫秒,
(2)1/10行程层间跳跃
TJUMP=650(TACC)+360(TIL)+20(TOH)=1030毫秒,并且最大跳跃时间被确定为1030毫秒。
在这种情况下,假定所需要的缓冲器大小[SRB]是6.02M字节,并且对应于数据记录速率[RTS]的每个值的数据分配条件(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的最小值)被给出如下:
RTS=5×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0.7M字节
RTS=10×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1.6M字节
RTS=20×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4.1M字节
RTS=30×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8.7M字节
RTS=40×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20.6M字节
RTS=48×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65.3M字节
(A3)的例子示出了将1/10行程层内跳跃和40000扇区层间跳跃建立为容许最大跳跃距离的情况,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的总的跳跃时间[TJUMP]被给出如下:
(1)1/10行程层内跳跃
TJUMP=650(TACC)+0(TIL)+20(TOH)=670毫秒,
(2)40000扇区层间跳跃
TJUMP=330(TACC)+330(TIL)+20(TOH)=710毫秒,并且最大跳跃时间被确定为710毫秒。
在这种情况下,假定所需要的缓冲器大小[SRB]是4.15M字节,并且对应于数据记录速率[RTS]的每个值的数据分配条件(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的最小值)被给出如下:
RTS=5×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0.5M字节
RTS=10×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1.1M字节
RTS=20×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2.8M字节
RTS=30×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6.0M字节
RTS=40×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14.2M字节
RTS=48×188/192M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45.1M字节
如上所述,当跳跃时间以(A1)->(A2)->(A3)的顺序降低时,缓冲器大小和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的最小值可能降低。降低缓冲器大小的益处导致重放装置的成本的降低的效果。降低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的最小值的益处使得即使当给出同一速率的AV流时也能够有以小分配单位和小重放单位的无缝连接,因此产生提高了编辑灵活程度的效果。
图9示出了用于图解在下述情况下的数据分配方法的视图:在参见图6所述的跳跃模型(A1)-(A3)的每个中无缝地连接多个剪辑(Clip)。
剪辑(Clip)对应于与上面参见图2所述的内容数据文件的剪辑信息的AV流数据。换句话说,执行对应于通过播放列表而指定的剪辑的内容的重放。
如上参见图2所述,蓝光盘的内容具有四个分层配置:标题、重放节目、播放列表和剪辑。通过由用户指定的标题来选择所述重放节目,并且按照要再现的剪辑信息来选择通过所述重放节目而选择的播放列表中分配的重放内容。
在剪辑之间的移动期间发生跳跃处理。在图9(a)中所示的多个剪辑(Clip)的重放模式是表示在存在四个剪辑#1-#4的情况下在按照各个播放列表#1-#4的重放处理中在剪辑之间的传送处理例子的视图。
播放列表#1-#4具有例如图9(b)中所示的节目配置,并且被配置成将剪辑的指定序列设置为重放目标。在根据例如图9(b)中所示的播放列表#1来进行重放的情况下,假定剪辑#2的重放跟随剪辑#1的内容重放。在这种情况下,当在剪辑#1到剪辑#2的范围中的剪辑不被包含在盘的连续区域中时,发生跳跃处理。
虽然最好将同一剪辑的数据记录为连续区域,但是在执行如图9(a)中所示的各种跳跃处理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将每个剪辑数据分段来执行数据记录,以便跳跃距离限于小于容许的最大跳跃距离。
在已经参见图6所述的跳跃模型(A1)-(A3)的每个中,如图9(c)所示来设置在图9(a)中所示的多个剪辑(Clip)之间发生跳跃的情况下保证无缝重放的数据分配。
跳跃模型(A1)允许全行程的跳跃。因此,在跳跃模型(A1)中,因为允许在记录介质上的任意地址之间的跳跃,因此剪辑#1-#4的每一个必须仅仅满足连续分配在大小上大于在上面参见图7、图8所述的数据的连续分配大小的最小值即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的数据的要求。如果以大于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的大小来执行数据重放,则即使在剪辑之间发生跳跃的情况下,也使得没有数据中断的无缝重放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对于跳跃模型(A2)、(A3)的每个情况,在层内/在层之间的最大跳跃距离有限。在跳跃模型(A2)中,最大跳跃时间是1030毫秒,在跳跃模型(A3)中,最大跳跃时间是710毫秒。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不仅满足连续分配在大小上大于在上面参见图7、图8所述的数据的连续分配大小的最小值即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的数据的要求,而且执行使得可在上述最大跳跃时间内执行在图9(a)中所示的剪辑之间的跳跃的数据分配。
因此,必须通过下述方式来执行数据记录:通过分割构成每个剪辑的数据、在每个剪辑的中间进行交错和记录,如剪辑#1和#3以及剪辑#2和#4中那样;以及通过将成为剪辑之间连接点的所述跳跃距离设置为在跳跃模型(A2)的最大跳跃时间1030毫秒和跳跃模型(A3)的最大跳跃时间710毫秒之内,如图9(c)所示。
图10示出了用于说明在图9中提高剪辑数量的情况下发生的问题和处理所述问题的内容产生方法的视图。
图10(a)示出了从三个剪辑#1-#3到随后的另外三个剪辑#4-#6要求无缝连接的内容存储配置的例子。
以这种方式,在要连接的剪辑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即使有参见上面的图9所述的这种交错,也可能产生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所述两个条件即是“连续分配在大小上大于数据的连续分配大小的最小值即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的数据”的条件和“将在无缝连接时的跳跃距离设置在所述限制内”。
例如,在连接剪辑的数量是N个剪辑->N个剪辑的情况下,在图10(a)中所示的例子中,N=3(3个剪辑->3个剪辑),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2N-2=4个连续分配块即
剪辑#3的终点(END),
剪辑#5的终点(END),
剪辑#2的起点(START)和
剪辑#3的起点(START)
相互分配在它们能够在每个跳跃模型中设置的最大跳跃时间内跳跃的跳跃距离内。即,必须满足:
(2N-2)×(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最大跳跃距离。
但是,关于上述表达式,如果连接剪辑的数量(N)增加,则不能满足所述要求。
因此,在定义之后执行内容产生,该定义是:“连续布置在大小上大于数据的连续分配大小的最小值即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的数据”的条件、“将在无缝连接时的跳跃距离设置在所述限制内”的条件和“计算用于全部这两个条件的连接剪辑的数量的最大值Nmax,并且设置要存储在盘中的内容的剪辑配置以具有最大值Nmax或更低的连接剪辑的数量”的条件。
如图10(b)中所示,假定连接剪辑的数量是N个剪辑->N个剪辑,则可以相对于参见图6所述的跳跃模型(A2)和(A3)的每一个中的TS_recording_rate的值获得连接剪辑的数量的最大值Nmax。
例如,在TS_recording_rate=48Mbps的情况下,跳跃模型(A2)是将
(1)半行程层内跳跃
TJUMP=990(TACC)+0(TIL)+20(TOH)=1010ms,以及
(2)1/10行程层间跳跃
TJUMP=650(TACC)+360(TIL)+20(TOH)=1030ms
分别设置作为最大容许跳跃时间的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连接剪辑的数量的最大值Nmax设置为具有:
Nmax=对于层内跳跃的64,以及
Nmax=对于层间跳跃的24。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盘上执行数据记录,即,产生具有最大值Nmax或更小的数量的连接剪辑的内容、连续分配在大小上大于数据的连续分配大小的最小值即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的数据以及将在无缝连接时的跳跃距离设置在所述限制内,这样使得即使在剪辑之间执行跳跃的情况下也能够无重放中断地执行无缝内容重放处理。
另外,在TS_recording_rate=48Mbps的情况下,跳跃模型(A3)是将
(1)1/10行程层内跳跃
TJUMP=650(TACC)+0(TIL)+20(TOH)=670ms,以及
(2)40000扇区层间跳跃
TJUMP=330(TACC)+360(TIL)+20(TOH)=710ms
设置作为最大容许跳跃时间的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连接剪辑的数量的最大值Nmax设置为具有:
Nmax=对于层内跳跃的14,并且
Nmax=对于层间跳跃的1。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盘上执行数据记录,即,产生具有最大值Nmax或更小的数量的连接剪辑的内容、连续分配在大小上大于数据的连续分配大小的最小值即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的数据以及将在无缝连接时的跳跃距离设置在所述限制内,这样使得即使在剪辑之间执行跳跃的情况下也能够无重放中断地执行无缝内容重放处理。
在按照作为内容产生程序的创作软件来产生内容数据和确定在记录介质上的数据分配的情况下,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保证在剪辑之间的跳跃时间的无缝重放的内容产生、在盘上的数据记录和从盘的内容重放:通过实现禁止其中根据上述的最大值N不可能进行数据分配的情况,具体而言,产生其中将连接剪辑的最大值Nmax设置为参数的创作软件程序以及产生所述创作软件程序被应用其上的内容。
图11示出了用于说明在要存储在盘中的内容是具有作为其结构数据的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剪辑的多故事内容的情况下发生的问题和处理所述问题的内容产生方法的视图。
如图11(a)中所示,假定在重放剪辑#1之后多故事内容选择具有相当不同长度的剪辑#2和剪辑#3的任何一个。
在产生这样的内容的情况下,不能执行参见上面的图9所述的剪辑的交错,并且作为结果,有可能产生超过与剪辑#4相关联的跳跃距离上的限制的情况。
即,如图11(b)中所示,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
(A)要求在一个距离中分配剪辑#1的终点(END),在所述距离中,在容许跳跃时间中可能进行向剪辑#2的起点(START)和剪辑#3的起点(START)的跳跃,并且
(B)在一个距离内分配剪辑#2的终点(END)和剪辑#3的终点(END)两者,在所述距离中,有可能在容许跳跃时间内进行向剪辑#4的起点(START)的跳跃。
但是,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其中,如果满足条件(A)但是不能满足条件(B),并且作为结果,从剪辑#2到剪辑#4的连接距离或从剪辑#3到剪辑#4的连接距离变得大于其中有可能进行在容许跳跃时间内的跳跃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保证无缝重放。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在按照作为内容产生程序的创作软件而产生内容数据和确定在记录介质上的数据分配的情况下,设定将在多故事内容中使用的剪辑长度和数据大小之间的关系作为限制值的参数,执行基于所述参数的内容产生,以便不会具有其中不可能进行分配的情况。
按照设置限制参数的创作软件的内容产生使得有可能将在剪辑之间的可能连接距离设置为其中在每个跳跃模型中设置的容许跳跃时间内有可能进行跳跃的距离,以便即使在执行在剪辑之间的跳跃的情况下也可以无重放中断地进行无缝内容重放处理。
现在参见图12来说明执行上述数据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的配置。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是确定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数据的分配的数据处理装置,并且如图12所示具有容许跳跃范围确定部件501、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部件502、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部件503、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504、数据设置处理部件505和数据记录部件506,并且在信息记录介质507上记录具有所确定数据配置的数据。
容许跳跃范围确定部件501执行用于确定在对于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执行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每一个的容许范围的处理。例如,它执行用于设置参见图6所述的跳跃模型之一的处理。
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部件502根据由容许跳跃范围确定部件501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计算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每一个所需要的时间。
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部件502计算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和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和作为层内跳跃的所需要跳跃时间,并且计算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在层间寻找中涉及的拾取器件调整时间和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和作为层间跳跃的所需要跳跃时间。
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部件503具有用于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跳跃时间[TJUMP]、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读出速率[Rud]和数据记录速率[RTS]而计算容许的最小重放时间[t]的结构:
t=TJUMP×Rud/(Rud-RTS)
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504具有用于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由上述的公式计算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的结构:
Usize=t×RTS。
数据设置处理部件505识别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所存储数据的重放处理中可以产生的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并且根据所述识别信息来将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设置在在容许跳跃范围确定部件501中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内。数据设置处理部件505还执行通过被设置为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存储目标数据的数据单位的剪辑数据的交错处理而将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设置在上述容许跳跃范围内的处理。
数据记录部件506以大于或等于在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504中确定的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的数据单位来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执行数据记录。
接着,参见图13来描述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序列。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是用于确定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确定记录数据分配的数据处理。
首先,在步骤S101,确定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执行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范围。例如,执行用于设置已经参见图6所述的跳跃模型的处理。
然后,在步骤S102,计算所需要跳跃时间。根据在步骤S101中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计算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每一个所需要的时间。
具体地,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和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和被计算作为层内跳跃的所需要跳跃时间,并且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在层间寻找中涉及的拾取器件调整时间和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和被计算作为层间跳跃的所需要跳跃时间。
在步骤S103,计算容许最小重放时间。具体地,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跳跃时间[TJUMP]、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读出速率[Rud]和数据记录速率[RTS]来计算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
t=TJUMP×Rud/(Rud-RTS)。
接着,在步骤S104中,确定连续数据分配大小。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在步骤S103中确定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来计算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Usize=t×RTS。
接着,在步骤S105,执行数据设置处理。在这个步骤中,执行数据设置处理,其用于识别可以在信息记录介质的所存储数据的重放处理中产生的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并且根据所述识别信息来将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设置在容许跳跃范围内。而且,执行通过作为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存储目标数据的数据单位而设置的剪辑数据的交错处理来将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设置在上述容许跳跃范围内的处理。
最后,在步骤S106中,执行数据记录处理。根据通过步骤S101-S105的相应处理而确定的信息,以大于或等于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的数据单位来执行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记录。
按照上述处理步骤,通过上述处理而在信息记录介质中存储的内容在重放期间的跳跃处理时间上能够在没有数据中断的情况下被无缝和连续地重放。
接着,将说明用于实现无缝重放的具体处理示例。如上在上面的图6等所述,根据容许最大跳跃距离的设置模式和数据记录速率[RTS]的设置模式来确定要记录在盘上的最小数据大小即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
在此,作为示例,说明将1/10行程层内跳跃和40000扇区层间跳跃设置为容许最大跳跃距离的情况。这个设置对应于如上所述的图6(A3)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的总的跳跃时间[TJUMP]是:
(1)1/10行程层内跳跃
TJUMP=650(TACC)+0(TIL)+20(TOH)=670毫秒,并且
(2)40000扇区层间跳跃
TJUMP=330(TACC)+360(TIL)+20(TOH)=710毫秒,并且将最大跳跃时间确定为710毫秒。
在将跳跃距离限制为对于层内跳跃的大约[1.2×230/2048]个扇区和对于层间跳跃的40000个扇区的范围的同时,需要这个模型来确定数据分配条件。
实际数据重放序列具有各种设置。在图15中示出了一个示例。在图15中所示的示例是其中记录被指定为由PlayItem(播放项目)1引用的重放目标数据的剪辑1和被要在PlayItem1之后重放的PlayItem 2引用的剪辑2的情况,其中,以分散的方式来在盘上记录每个剪辑的记录数据。所述附图的示例示出了其中剪辑1的最后两个数据块被分散和记录在盘上来作为记录数据611和621、以及剪辑2的前两个数据块被分散和记录在盘上来作为记录数据621和622的情况。
按照ATC(到达时间时钟)序列来定义PlayItem的重放顺序。根据ATC来确定每个PlayItem的重放定时。为了保证无缝重放,在盘上记录的记录数据必须符合下面的规则:
<规则>
a)包含与作为前一个重放周期的PlayItem 1相对应的属于ATC序列的数据的记录数据块必须大于或等于要记录在盘上的上述最小数据大小即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但是,在包含ATC序列的第一个数据的数据块的情况下,不必须满足所述条件。
b)包含与作为后一个重放周期的PlayItem 2相对应的属于ATC序列的数据的记录数据块必须大于或等于要记录在盘上的上述最小数据大小即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但是,在包含ATC序列的最后数据的数据块的情况下,不必须满足所述条件。
如上参见图7所述,根据总的跳跃时间[TJUMP]、从在驱动器中的盘的读出速率[Rud]和数据记录速率[RTS]来计算对应于要在盘中连续地分配的最小数据单位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并且将通过将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乘以数据读出速率[Rud]而获得的乘积被计算为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即:
Usize=Rud×t
如上参见图7所述,如果发生跳跃,则停止从盘读取数据。如果提供了即使在发生跳跃处理的情况下也保证缓冲器数据大小不达到0或更小的设置,则使得在不引起在跳跃重放中的任何重放中断的情况下有可能进行无缝重放。在图7中所示的[Usize]对应于在不涉及跳跃处理的情况下被应用到在盘中的连续读取的数据的大小。这个数据大小是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
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总的跳跃时间[TJUMP]、从在驱动器中的盘读取数据的速率[Rud]和数据记录速率[RTS]来计算在盘中的连续分配数据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即:
t=Tjump×Rud/(Rud-RTS)。
如果数据已经被记录在盘上来作为大于或等于连续数据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的数据块,则缓冲器数据在发生跳跃时将不是0或更低,因此保证连续重放。通过将数据记录速率[RTS]乘以已经按照上面的表达式计算的连续数据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而计算的值被获得作为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即:
Usize=RTS×t。
假定总的跳跃时间[TJUMP],从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的读出速率[Rud],以及数据记录速率[RTS]。它们例如被假定如下:
TJUMP[毫秒]:层内访问时间TACC+层间跳跃时间TIL+由于ECC块边界而导致的开销TOH,
Rud[×106bps]:读取速率=54Mbps,以及
RTS[×106bps]:最大记录速率(TS_recording_rate×192/188)。
此时,将连续数据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和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计算如下:
t(毫秒)=TJUMP×Rud/(Rud-RTS),并且
Usize(字节)=t/1000×RTS/8。
即,根据下面的公式来计算要记录在盘上的最小数据大小即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
根据上面的公式,要记录在盘上的最小数据大小即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被设置为根据数据记录速率[RTS]而不同的大小,并且如图16中所示被设置。即:
RTS=5×106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0.5×220字节
RTS=5×106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0.5×220字节
RTS=10×106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1.1×220字节
RTS=20×106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2.8×220字节
RTS=30×106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6.0×220字节
RTS=40×106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14.2×220字节
RTS=48×106bps→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45.1×220字节。
在盘上的具有这些数据大小的数据的记录使得即使在允许在预定范围内跳跃的情况下也在不产生数据中断的情况下可能进行无缝重放处理。
通过下述步骤来执行用于确定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数据分配的数据处理:第一步骤,执行数据大小确定处理,用于根据作为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的跳跃处理的容许范围而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确定作为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最小大小的数据大小;第二步骤,数据分配确定处理,用于确定数据记录配置,其中,分配具有预定数据大小的数据块以使得可以在容许跳跃范围内的跳跃处理中重放。执行这些处理的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即具有数据大小确定处理部件和数据分配确定处理部件的数据处理装置确定数据分配,并且执行数据记录。
注意,在所述数据大小确定处理中,根据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跳跃范围来确定作为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最小大小的数据大小。在所述大小确定处理中,根据在图16中所示的表格或根据上述数据记录速率[RTS]和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的关系表达式来确定数据大小,在所述表格中,使得数据记录速率[RTS]对应于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
接着,将参见图17来说明执行上述数据处理并且进一步安装信息记录介质以及执行数据记录和重放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的配置的一个实施例。以用于图解本发明的功能的方框图的形式而示出了图12的数据处理装置,并且以用于图解执行图12中所示的功能的特定硬件配置的视图的形式来示出了图17的数据处理装置。
数据处理装置800具有:驱动器890,它驱动信息记录介质891以执行数据记录重放信号的输入和输出;CPU 870,它按照各种程序来执行数据处理;ROM 860,它可以被获得作为程序和参数等的存储区域;存储器880;输入/输出接口810,它执行数字信号的输入和输出;输入/输出接口840,它执行模拟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并且具有模数和数模转换器841;MPEG编码解码器830,其执行MPEG数据的编码和解码;TS/PS处理部件820,它执行TS(传送流)/PS(程序流)处理;以及加密处理部件850,它执行各种加密处理,并且,每个部件连接到总线801。
首先说明在数据记录时的操作。对于要记录的数据,假定两种情况,即数字信号输入的情况和模拟信号输入的情况。
在数字信号的情况下,通过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810来提供所述数字信号,并且在必要时通过使用加密处理部件850的适当加密处理而获得的数据被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891中。或者,当通过改变所提供的数字信号的数据格式而存储数据时,将所述数据在使用MPEG编码解码器830、CPU 870和TS/PS处理部件820改变为存储数据格式后通过使用加密处理部件850的适当加密处理来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891中。
在模拟信号的情况下,使用模数转换器841将被提供到输入/输出接口840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且使用MPEG编码解码器830将其进一步改变为在记录时可以获得的编码解码信号。然后,使用TS/PS处理部件820来执行向可用为记录数据的格式的AV复用数据的改变,并且在必要时将通过使用加密处理部件850的适当加密处理而获得的数据存储在记录介质891中。
在记录由例如使用MPEG-TS数据而形成的AV流数据构成的内容的情况下,在将内容分段为内容管理单元(内容保护系统(CPS)单元)后使用单元密钥来利用加密处理部件850加密内容,并且通过驱动器890将其记录在记录介质891中。
现在说明被应用到从信息记录介质的数据重放的情况的处理。当执行由例如被指定为内容的MPEG-TS数据组成的AV流数据的重放时,通过驱动器890向从信息记录介质891读取的数据施加内容管理单元的识别。然后,执行获取对应于所识别内容管理单元的单元密钥的处理,导致通过由加密处理部件850基于所获取单元密钥的解密而使用TS(传送流)/PS(程序流)处理部件820来将数据划分到视频、音频和字幕等中。
使用MPEG解码器830解码的数字数据通过使用在输入/输出接口840中的数模转换器841转换为模拟信号而被输出。或者,在数字输出的情况下,使用加密处理部件850解码的MPEG-TS数据通过输入/输出接口810而被输出为数字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的输出被提供用于诸如IEEE 1394、以太网电缆和无线局域网之类的数字接口。注意,在支持网络连接功能的情况下,输入/输出接口810提供了网络连接的功能。而且,在通过将数据改变为在重放装置内的输出目的地装置可以接收的格式而输出的情况下,在MPEG编码解码器830中向通过TS/PS处理部件820的分离而获得的视频、音频和字幕等应用一次速率转换和编码解码转换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由TS/PS处理部件820与MPEG-TS和MPEG-PS等再次复用而获得的数据通过输入/输出接口810而被输出。或者,CPU 870可以用于在转换为除了MPEG数据之外的编码解码和复用的文件后通过输入/输出接口810而输出数据。
请注意,实现重放和记录处理的程序被存储在ROM 860中,并且在运行程序的过程中,存储器880用于存储参数和数据,并且在必要时也作为工作区域。注意,虽然图17已经描述了能够执行数据记录和重放的装置配置,但是,假定也可以配置仅仅提供重放功能的装置和仅仅提供记录功能的装置,并且本发明也可以被应用到这些装置。
在上面,已经参见具体实施例而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明白,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有可能修改和改变所述实施例。即,应当明白,本发明的公开是以说明而不是以限定的形式给出。为了判断本发明的主旨,应当考虑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
注意,可以使用硬件、软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执行在说明书中已经所述的一系列处理。在使用软件来处理的情况下,允许通过向在专用硬件中并入的计算机中的存储器中安装程序或向能够执行各种处理的通用计算机中安装程序来运行包含所述处理序列的所述程序。
可以在诸如硬盘和ROM(只读存储器)之类的记录介质中预先包含所述程序。或者,可以在诸如软盘、致密盘只读存储器(CD-ROM)、磁光(MO)盘、数字通用盘(DVD)、磁盘和半导体存储器之类的可移动记录介质中暂时或永久地写入所述程序。如上所述的可移动记录介质可以被提供作为所谓的软件包。
注意,除了从上述可移动记录介质安装到计算机中之外,程序可以被无线地从下载站点传递到计算机上,或者通过诸如LAN(局域网络)和因特网的网络被有线传递到计算机,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可以接收按照上述而传递的程序以安装到诸如硬盘等的结合记录介质上。
注意,不仅可以按照说明书的顺序而且可以根据执行所述处理的装置的处理能力来并行或独立地或者在必要时执行在说明书中所述的各种处理。而且,在说明书中所述的系统是以由多个单元组成的逻辑组合的形式,并且在所述逻辑组合中包含的单元不总是被包含在同一外壳中。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结构,因为例如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诸如蓝光盘、DVD盘等的多层盘中,确定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执行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范围,并且根据所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计算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所需要的时间,以便根据所计算的所需要的跳跃时间来确定诸如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之类的数据配置条件,因此使得有可能进行即使在重放具有多个记录层的盘型记录介质时发生层间跳跃以及层内跳跃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无缝重放的记录数据的产生、数据记录和重放。
按照本发明,可以获得支持定义各种容许跳跃条件的跳跃模型的数据分配条件,并且执行按照支持每个容许跳跃条件的数据分配条件的数据记录使得在重放期间可能发生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时能够进行保证无数据中断的重放处理的记录数据的产生、数据记录和重放。
而且,按照本发明,有可能清楚地计算由于提高的读出缓冲器大小——由容许跳跃时间(距离)的提高引起——和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的提高大小而引起的编辑灵活性的变差水平,以便通过执行适合于每个水平的处理而能够确定最佳缓冲器大小和连续数据分配大小[Usize]。因此,根据所确定的信息来执行内容记录使得能够保证无数据中断的重放处理的记录数据的产生、数据记录和重放。
而且,按照本发明的配置,分析由于连续剪辑的数量增加和在连续剪辑的数据长度上的差而导致不能在跳跃时进行连续重放的数据配置,以将具有例如在连续剪辑的最大数量或要用于多故事的剪辑长度和数据大小之间关系的参数设置作为限制值,并且根据其中设置了所述参数的创作软件来产生内容。因此,使得有可能在重放期间可能发生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时间上保证无数据中断地进行重放处理的记录数据的产生、数据记录和重放。

Claims (16)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确定记录数据分配,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
容许跳跃范围确定步骤,用于确定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执行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范围;
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步骤,用于根据在所述容许跳跃范围确定步骤中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计算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所需要时间;以及,
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步骤,用于根据在所述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步骤中计算的所需要跳跃时间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其中,所述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步骤是这样的步骤,所述步骤包括: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步骤,其用于将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为对应于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的重放时间,并且根据所述容许最小重放时间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所述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步骤是这样的步骤: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跳跃时间TJUMP、在驱动器中从盘的数据读出速率Rud和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记录速率RTS来计算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
t=TJUMP×Rud/(Rud-RTS),其中Rud>RTS;以及
所述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步骤是这样的步骤: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由上述公式计算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Usize=t×RTS,
其中,基于所述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得到缓冲器的最小大小。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步骤是这样的步骤:对于层内跳跃,计算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和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和;以及
对于层间跳跃,计算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在层间寻找中涉及的拾取器件调整时间和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 间的和。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设置处理步骤,用于识别能够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存储数据的重放处理中产生的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并且根据所识别的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将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设置在上述容许跳跃范围确定步骤所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内。
4.按照权利要求3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设置处理步骤执行下述处理:通过在信息记录介质上作为存储目标数据的数据单位被设置的剪辑数据的交错处理来将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设置在上述容许跳跃范围内。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记录步骤,用于以大于或等于在所述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步骤中确定的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的数据单位来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执行数据记录。
6.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确定记录数据分配,所述装置特征在于,具有:
容许跳跃范围确定部件,用于确定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执行的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范围;
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部件,用于根据在所述容许跳跃范围确定部件中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计算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所需要时间;以及,
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用于根据在所述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部件计算的所需要跳跃时间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部件,其用于将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为对应于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的重放时间,以及
所述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容许最小重放时间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所述容许最小重放时间确定部件被配置成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跳跃时间TJUMP、在驱动器中从盘的数据读出速率Rud和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记录速率RTS来计算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
t=TJUMP×Rud/(Rud-RTS),其中Rud>RTS;以及 
所述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被配置成按照下面的公式根据由所述公式计算的容许最小重放时间t来确定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
Usize=t×RTS,
其中,基于所述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得到缓冲器的最小大小。
7.按照权利要求6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所需要跳跃时间计算部件:
对于层内跳跃,计算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和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和;以及
对于层间跳跃,计算拾取器件的寻找时间、在层间寻找中涉及的拾取器件调整时间和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读取数据单元块的处理中涉及的开销时间的和。
8.按照权利要求6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数据设置处理部件,其用于识别能够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存储数据的重放处理中产生的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并且根据所识别的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来在所述容许跳跃范围确定部件中确定的容许跳跃范围内设置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
9.按照权利要求8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设置处理部件被构成为执行下述处理:通过作为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存储目标数据的数据单位而设置的剪辑数据的交错处理来在所述容许跳跃范围内设置在跳跃原始数据和跳跃目的地数据之间的距离。
10.按照权利要求6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数据记录部件,其用于以大于或等于在所述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确定部件中确定的连续数据分配大小的数据单位来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执行数据记录。
1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确定记录数据分配,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大小确定步骤,用于根据被确定为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的跳跃处理的容许范围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确定作为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最小大小的数据大小;以及 
数据分配确定步骤,用于确定数据记录配置,其中,具有所述数据大小的数据块在所述容许跳跃范围内的跳跃处理中被分配为使得能够播放,
其中,所述数据大小确定步骤是这样的步骤,其用于根据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记录速率RTS和要存储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来确定数据大小,
所述关系表达式是由下面的公式中示出的表达式:
设置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是SEXTENT,总的跳跃时间是TJUMP,从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读出速率是Rud,以及所述数据记录速率RTS是TS_recording_ rat,其中,Rud[bps]×188>TS_recording_rate[bps]×192,
其中,基于所述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得到缓冲器的最小大小。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大小确定步骤是这样的步骤:用于根据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确定作为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最小大小的数据大小。
13.按照权利要求11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大小确定步骤是这样的步骤:用于根据其中对应于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而建立数据记录速率RTS的表格来确定数据大小。
14.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用于确定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数据分配,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数据大小确定装置,它根据被确定为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处理中的跳跃处理的容许范围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确定作为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最小大小的数据大小;以及
数据分配确定装置,它确定数据记录结构,其中,具有所述数据大小的数据块被分配成为使得可以在所述容许跳跃范围内的跳跃处理中播放,
所述数据大小确定装置被配置成根据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记录速率RTS和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来确定数据大小, 
所述关系表达式是在下面的公式中示出的表达式:
设置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是SEXTENT,总的跳跃时间是TJUMP,从在驱动器中的盘的数据读出速率是Rud,并且所述数据记录速率RTS是TS_recording_rate,其中,Rud[bps]×188>TS_recording_rate[bps]×192,
其中,基于所述容许最小连续数据大小得到缓冲器的最小大小。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大小确定装置被配置成根据层内跳跃和层间跳跃的容许跳跃范围信息来确定作为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最小大小的数据大小。
16.按照权利要求14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大小确定装置被配置成根据表格来确定数据大小,在所述表格中,对应于要存储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容许最小数据大小来建立数据记录速率RTS。 
CN2005800056345A 2004-02-23 2005-02-16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Active CN1922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9937.6A CN101630523B (zh) 2004-02-23 2005-02-16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5757/2004 2004-02-23
JP2004045757 2004-02-23
PCT/JP2005/002322 WO2005081248A1 (ja) 2004-02-23 2005-02-16 データ処理方法、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9937.6A Division CN101630523B (zh) 2004-02-23 2005-02-16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
CN201210088825.4A Division CN102623031B (zh) 2004-02-23 2005-02-16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2685A CN1922685A (zh) 2007-02-28
CN1922685B true CN1922685B (zh) 2012-07-04

Family

ID=3487941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56345A Active CN1922685B (zh) 2004-02-23 2005-02-16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CN20091013993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0523B (zh) 2004-02-23 2005-02-16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
CN20121008882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3031B (zh) 2004-02-23 2005-02-16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993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0523B (zh) 2004-02-23 2005-02-16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
CN20121008882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3031B (zh) 2004-02-23 2005-02-16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85110B2 (zh)
JP (2) JP4779967B2 (zh)
KR (2) KR20110128954A (zh)
CN (3) CN1922685B (zh)
WO (1) WO20050812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9340B2 (ja) * 2004-03-29 2011-09-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方法、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1939875A4 (en) * 2005-09-27 2010-06-02 Pioneer Corp RECOR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A MULTILAYER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4964906B2 (ja) * 2009-01-27 2012-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光ディスク再生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576631B2 (ja) * 2009-09-09 2014-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705946B2 (en) 2010-11-19 2014-04-22 Sony Corporation 3D authoring tool ensuring no buffer underrun upon jumps
WO2016009606A1 (ja) * 2014-07-18 2016-01-2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6591202B2 (ja) * 2014-07-18 2019-10-1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6665809B2 (ja) * 2017-02-24 2020-03-13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マルチ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装置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23A (zh) * 1990-08-23 1992-03-04 索尼公司 盘形记录介质及其录放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4757A1 (en) * 1995-08-04 2002-04-18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carrier, device for reading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the information carrier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picture information
JP3717585B2 (ja) * 1996-03-19 2005-11-1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情報記録装置
JPH11289541A (ja) * 1998-02-06 1999-10-19 Sony Corp 動画像符号化方法、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WO1999053694A1 (en) * 1998-04-08 1999-10-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c, optical disc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c reprodu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3376295B2 (ja) * 1998-09-30 2003-02-10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憶媒体に対する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及び再生方法
EP1120787A4 (en) * 1998-09-18 2008-08-27 Toshiba Kk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CARRIER
JP3170499B1 (ja) 1999-09-30 2001-05-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方法と再生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制御部とその情報記録装置と情報再生装置
JP4462799B2 (ja) 2001-02-28 2010-05-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記録媒体、プログラム格納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409792B2 (ja) 2001-06-22 2010-02-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3022621A (ja) 2001-07-09 2003-01-24 Sharp Corp データ記録方法、データ変更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7369745B2 (en) 2002-04-10 2008-05-06 Sony Corporation Data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JP2003179876A (ja) 2002-09-24 2003-06-27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JP4189304B2 (ja) 2002-11-28 2008-12-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
US7889608B2 (en) * 2002-11-29 2011-02-15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Information-sign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related method,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JP4779340B2 (ja) * 2004-03-29 2011-09-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方法、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23A (zh) * 1990-08-23 1992-03-04 索尼公司 盘形记录介质及其录放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26265A1 (en) 2008-09-18
CN101630523B (zh) 2015-07-22
JP5293678B2 (ja) 2013-09-18
CN1922685A (zh) 2007-02-28
CN102623031B (zh) 2014-09-03
JP2010211918A (ja) 2010-09-24
KR101104527B1 (ko) 2012-01-11
CN102623031A (zh) 2012-08-01
CN101630523A (zh) 2010-01-20
JPWO2005081248A1 (ja) 2007-10-25
KR20110128954A (ko) 2011-11-30
US8285110B2 (en) 2012-10-09
JP4779967B2 (ja) 2011-09-28
KR20070005600A (ko) 2007-01-10
WO2005081248A1 (ja) 2005-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2685B (zh)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US7305170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data thereof
US7324416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JP5032733B2 (ja) 音声/映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00042515A1 (fr) Dispositif de gestion des acces et procede de gestion des acces a un support d&#39;enregistrement
US20050013583A1 (en) Audio/video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in which information is recorded by using the audio/video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811796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cross references to related applications
JP2006509319A (ja) 記録担体上のリアルタイム情報の編集
TWI278834B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storing multi angle data, and recording method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thereof
KR100872003B1 (ko) 정보 기록 매체, 동시 기록 방법, 동시 재생 방법, 정보기록 장치 및 정보 재생 장치
JP3986973B2 (ja) Avデータ記録方法、avデータ記録装置、データ記録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088302B2 (ja) リアルタイム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CN1589475B (zh) 声音/视频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和方法
JP4427916B2 (ja)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記録媒体のフォーマット、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格納媒体
CN101057296B (zh) 记录介质以及从该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JP4312783B2 (ja) Avデータ再生方法、avデータ再生装置、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4169577B2 (ja) 音声/映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5293764A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媒体に情報を記録/再生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MXPA99010566A (en) Recording/reproduction and/or editing of real time information on/from a disc likerecord carrier
JPWO2006112471A1 (ja) 2層記録ディスクのための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008135142A (ja) 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8

Assignee: Shanghai Epic Music Entertainment Co., Ltd.

Assignor: Blue light United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69900005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1228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