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1796A - 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1796A
CN1921796A CN 200580005942 CN200580005942A CN1921796A CN 1921796 A CN1921796 A CN 1921796A CN 200580005942 CN200580005942 CN 200580005942 CN 200580005942 A CN200580005942 A CN 200580005942A CN 1921796 A CN1921796 A CN 1921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handle part
insertion section
unit
opera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0594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1439C (zh
Inventor
小野田文幸
内村澄洋
野口利昭
铃木克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21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1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14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143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所述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其插入被检体内;操作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把持部,其配设在所述操作部上,相对于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基准线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以及多个指示输入部,其相对于在所述把持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基准线配置为大致左右对称。

Description

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和具有该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该内窥镜被插入体腔内等,进行内窥镜检查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细长插入部的前端具有照明装置和观察装置的内窥镜,在医疗用领域和工业用领域中被广泛采用。
例如,公知有如下的内窥镜,其具有柔性的插入部,在该插入部的前端附近设置有弯曲部,以使其在弯曲及插入体内等后可观察期望的方向。此外,在这种内窥镜中,也公知有可用近身侧的操作部对弯曲部进行弯曲操作(角度操作)的内窥镜。
此外,也公知有在操作部中设置各种开关的内窥镜。例如,在具有对内设在前端部的摄像元件进行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装置的内窥镜中,公知有具有进行静止图像显示的指示的定格开关(frieze switch)等的内窥镜。并且,在这种内窥镜中,通常,做手术的人用把持操作部的把持部的手就可以进行各种操作。
此外,作为这种内窥镜的例子,例如存在日本特开2002-58629号公报的电子内窥镜,该内窥镜在形成做手术的人所把持的把持部的相邻的2个侧面部分,分别配置有弯曲操作旋钮以及吸引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
在这样的内窥镜中,例如在用左手把持把持部的情况下,在该左手的拇指够得着的侧面位置配置有弯曲操作旋钮,并且将吸引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配置成可以通过食指、中指分别进行吸引和送气送水。
从而,在做手术的人用左手把持该内窥镜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把持的左手拇指可以进行角度操作,通过食指、中指可以分别进行吸引和送气送水。
在上述公报所记载的内窥镜中,在做手术的人用右手把持把持部的情况下,操作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在该内窥镜中,对于用右手进行把持的做手术的人,如果不改变弯曲操作旋钮以及吸引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的配置位置,则存在着不能确保良好的操作性这一问题点。
这样,也存在具有如下问题点的内窥镜:因做手术的人把持把持部的左手或右手不同而使操作性降低。
此外,另一方面,在日本特开2002-58629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内窥镜,其在靠近插入部而形成的把持部的后方侧设有弯曲操作旋钮等指示输入部,此外,从比把持部更靠后方侧的位置延伸出通用电缆。
在该内窥镜出现之前,在这种内窥镜中,当进行预定的操作时,上述通用电缆成为障碍,有可能降低操作性。因此,在该公报所记载的电子内窥镜中,在比把持部更靠插入部侧的位置设置通用电缆。此外,在该电子内窥镜中,在把持部中的吸引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之间设置檐部,在进行把持的情况下,通过手指的感觉容易判别吸引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
另外,对于该公报中所记载的电子内窥镜,例如在用左手把持把持部的情况下,在该左手的拇指够得着的侧面位置配置有弯曲操作旋钮,并且配置有吸引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以便可以通过食指、中指分别进行吸引和送气送水。从而,做手术的人例如在用左手进行把持的情况下,通过把持的左手拇指可以进行角度操作,通过食指、中指可以分别进行吸引和送气送水。
可是,在上述公报所记载的电子内窥镜中,做手术的人在把持把持部的手疲劳的情况下,即使想要使把持该把持部的手成为释放状态,由于在把持部的侧面只设置有小的檐部,所以为了防止电子内窥镜的脱落,就不能成为充分释放的状态。
此外,在上述公报所记载的电子内窥镜中,在把持把持部并进行各种操作的情况下,如果不可靠地保持把持部,就不能防止脱落,此外,难以进行准确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即使在用左手或右手中的任何一只手进行把持的情况下,并且,即使没有可靠地把持把持部,也可以确保良好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其插入被检体内;操作部,其设置在上述插入部的基端侧;把持部,其配设在上述操作部上,相对于在长度方向延伸的基准线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以及多个指示输入部,其相对于在上述把持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基准线被配置为大致左右对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内的数据通信方式的各例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AWS单元周边部的具体外观形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AWS单元中安装和卸下装卸自由的AWS适配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AWS适配器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控制装置和AWS单元的内部结构和镜连接器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图。
图7是透视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内窥镜的内部结构要素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内窥镜的具体外观形状等的图。
图9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内窥镜的透明度传感器的结构和动作的图。
图10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内窥镜的电气结构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观察监视器的监视器显示面的有代表性的显示例,以及菜单显示的具体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AWS单元中安装和卸下作为AWS适配器的变形例的电磁阀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AWS适配器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内窥镜和该内窥镜的第1变形例的具体外观形状等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内窥镜的第2变形例的操作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内窥镜的第3变形例的操作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内窥镜的第4变形例的操作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内窥镜的第5变形例的操作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具体结构之前,参照图1至图3对该内窥镜系统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数据通信方式的各例的方框图,图3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AWS单元周边部的具体外观形状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内窥镜系统1具有:柔性的内窥镜(也称为镜)3,其插入横卧在检查床2上的未图示的患者的体腔内,进行内窥镜检查;送气·送水·吸引单元(以下,简记为AWS单元)4,其连接该内窥镜3,并具有送气、送水和吸引功能;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其对内设在内窥镜3中的摄像元件进行信号处理,对设置在内窥镜3中的各种操作装置进行控制处理和影像处理等;以及基于液晶监视器等的观察监视器6,其显示由该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生成的影像信号。并且,在该观察监视器6中设置有触摸面板33。
此外,该内窥镜系统1还具有:图像记录单元7,其对由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生成的例如数字影像信号进行存档(filing)等;以及UPD线圈单元8,其连接到AWS单元4上,当在内窥镜3的插入部中内设有形状检测用线圈(以下,简记为UPD线圈)的情况下,该UPD线圈单元8通过该UPD线圈接收电磁场等,用于检测出各UPD线圈的位置并显示内窥镜3的插入部的形状。
在图1的情况下,UPD线圈单元8设置成埋入检查床2的上表面。并且,该UPD线圈单元8通过电缆8a与AWS单元4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查床2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及其下部的位置形成有容纳用凹部,可容纳托盘搬运用推车38。在该托盘搬运用推车38的上部载置有容纳内窥镜3的镜托盘39。
进而,通过托盘搬运用推车38,可以搬运容纳有灭菌或消毒后的内窥镜3的镜托盘39,并可以将其容纳在检查床2的容纳用凹部中。做手术的人可以从镜托盘39中拉出内窥镜3并在内窥镜检查中使用,并且,在内窥镜检查结束后,只要再次将其容纳到该镜托盘39中即可。然后,通过托盘搬运用推车38搬运容纳有使用后的内窥镜3的镜托盘39,从而也可以顺畅地进行灭菌或消毒。
此外,图1所示的AWS单元4和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无线进行信息的收发。并且,在图1中,内窥镜3用管单元19与AWS单元4进行连接,但也可以通过无线进行信息的收发(双向传送)。此外,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也可以通过无线与内窥镜3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
图2(A)~图2(C)表示进行内窥镜系统1中的单元、装置间,或者内窥镜3与单元或装置间的数据收发的收发单元(通信部)中的3种方式。在图2(A)中,作为具体例,对AWS单元4与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2(A)表示无线方式,通过内设在AWS单元4中的数据通信控制部11,发送用的数据经数据发送部12调制后,从天线部13通过无线发送到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
此外,AWS单元4利用天线部13接收从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侧通过无线发送的数据,通过数据接收部14进行解调后,将该数据发送到数据通信控制部11。在本发明中,在用无线方式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例如根据IEEE802.11g的标准形成最大数据通信速度为54Mbps的无线局域网。
图2(B)是有线方式,作为具体例,对在内窥镜3与AWS单元4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情况进行说明。通过内设在内窥镜3中的数据通信控制部11,从内窥镜3发送的数据经由数据发送部12′,从电连接器15用有线发送到AWS单元4。此外,从AWS单元4发送的数据经由电连接器15和数据接收部14′被发送到数据通信控制部11。
图2(C)表示光通信方式,作为具体例,对在AWS单元4与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情况进行说明。内设在AWS单元4中的数据通信控制部11经由用光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发送部12″和数据接收部14″,与设置在该AWS单元4中的光通信耦合器16连接,并经由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侧的光通信耦合器进行数据的收发。
此外,如图1所示,本第1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3具有:内窥镜主体18;以及装拆自由地连接到该内窥镜主体18上的一次性(disposabletype)的管单元19。
内窥镜主体18具有:细长且柔性的插入部21,其被插入体腔内;以及操作部22,其设置在该插入部21的后端,管单元19的基端装拆自由地连接在该操作部22上。
此外,在插入部21的前端部24中,作为摄像元件,配置有在摄像元件内部采用使增益可变的电荷耦合器件(简记为CCD)25的摄像单元。
此外,在前端部24的后端设置有用较小力量就可弯曲的弯曲部27,通过操作设置在操作部22上的、作为操作装置(指示输入部)的跟踪球(track ball)69,可以使弯曲部27弯曲。该跟踪球69也可以用于角度操作(弯曲操作)以及进行其它镜开关功能的变更设定、例如角度灵敏度、送气量的设定等情况。
此外,在插入部21的多个部位形成有硬度可变部,该硬度可变部上设置有使硬度可变的硬度可变用调节器(actuator)54A、54B,从而可以更顺畅地进行插入操作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AWS单元4和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例如如图6所示,通过无线的收发单元77、101进行数据的收发。此外,观察监视器6通过监视器电缆连接到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的监视器用连接器35上。
如后所述,从AWS单元4侧将由CCD 25拍摄的图像数据和用UPD线圈单元8检测出的内窥镜3的插入部形状(UPD图像)的图像数据一起发送到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从而,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将与这些图像数据对应的影像信号发送到观察监视器6,在观察监视器6的显示面上也可以将内窥镜图像与UPD图像一起显示。
观察监视器6由高分辨率TV(HDTV)的监视器构成,以便能这样将多种图像同时显示在其显示面上。
此外,如图1所示,例如在AWS单元4上设置有镜连接器40。并且,在该镜连接器40上装拆自由地连接内窥镜3的镜连接器41。
在此情况下,图3和图4表示AWS单元4侧的镜连接器40的外观形状。此外,图5表示装拆自由地安装在AWS单元4的镜连接器40上的AWS适配器(adapter)42的结构,图6表示连接状态下的AWS单元4侧的镜连接器40和内窥镜3侧的镜连接器41的内部结构。
实际上,如图4(B)所示,在AWS单元4的前表面设置有凹部形状的AWS适配器安装部40a,在该AWS适配器安装部40a上安装图5所示的AWS适配器(管路连接适配器)42,由此形成镜连接器40,内窥镜3侧的镜连接器41连接在该镜连接器40上。
在AWS适配器安装部40a中设置有镜用电连接器43、送气连接器44以及夹紧阀(pinch valve)45,AWS适配器42的内侧端面装拆自由地安装在该AWS适配器安装部40a中,从AWS适配器42的外侧端面侧连接内窥镜3的镜连接器41。
图5详细表示该AWS适配器42。图5(A)表示AWS适配器42的正视图,图5(B)和图5(C)表示左和右侧视图,图5(D)和图5(E)表示图5(A)的A-A′和B-B′剖面图。
镜连接器41插入到该AWS适配器42的前面的凹部42a中,在此情况下,镜连接器41中的电连接器部分插入到设置于该凹部内的贯通孔42b中,连接到面对该贯通孔42b内的镜用电连接器43上。
此外,在该贯通孔42b的下侧设置有送气送水接头42c和吸引接头42d,它们分别与镜连接器41中的送气送水接头63和吸引接头64(参照图6和图7)相连接。并且,在AWS适配器42的基端面侧设置有凹部42f,该凹部42f容纳从AWS适配器安装部40a突出的夹紧阀45。
如图5(E)所示,对于设置在AWS适配器42中的送气送水接头42c,与其连通的内部管路被分支成为连接到AWS单元4的送气连接器44上的送气接头42e和向侧方突出的送水接头46。此外,对于吸引接头42d,与其连通的管路向侧方弯曲而成为在侧面突出的吸引接头47,同时,在途中例如成为向上方分支的溢流管路47a,该溢流管路47a在途中被夹紧阀45夹住后,其上端形成开口。
在将形成吸引装置的未图示的吸引泵始终设定为动作状态的情况下,该溢流管路47a通常通过夹紧阀45设定为释放状态,在进行吸引操作的情况下,夹紧阀45被驱动。进而,由该夹紧阀45关闭溢流管路47a,从而使释放停止,就可进行吸引动作。
如图3等所示,这些送水接头46和吸引接头47分别与送水箱48和(经由吸引管49a,在中途插入吸引箱49b的)吸引器连接。送水箱48连接到AWS单元4的送水箱用连接器50上。并且,在AWS单元4前表面的镜连接器40的上部侧设置有操作面板4a。
下面,参照图7和图8,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3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并且,图8(A)从侧方表示内窥镜3的操作部附近,图8(B)表示从图8(A)的右侧观察到的正视图,图8(C)表示从图8(A)的左侧观察到的后视图,图8(D)表示从图8(A)的上面观察到的俯视图,图8(E)表示接近最佳倾斜面的角度范围的例子。
如在图1中对其概略结构所说明过的那样,柔性的内窥镜3具有:内窥镜主体18,其具有细长且柔性的插入部21和在其后端设置的操作部22;以及一次性的管单元19,其基端的综合连接器部52装拆自由地连接到(管单元连接用)连接器部51上,该连接器部51设置在该内窥镜主体18中的操作部22的基端(前端)附近。
在该管单元19的末端设置有装拆自由地连接到AWS单元4上的上述的镜连接器41。
插入部21具有:硬质的前端部24,其设置在该插入部21的前端;弯曲自由的弯曲部27,其设置在该前端部24的后端;以及细长的柔性部(软管部)53,其从该弯曲部27的后端起到操作部22为止。在该柔性部53中的途中的多个部位,具体地在2个部位,设置有硬度可变用调节器54A、54B,该硬度可变用调节器54A、54B由通过施加电压可以伸缩也可使硬度变化的导电性高分子人工肌肉(简记为EPAM)等构成。
在设置于插入部21的前端部24的照明窗的内侧,作为照明装置,例如安装有发光二极管(简记为LED)56,该LED 56的照明光经由一体地安装在该LED 56上的照明透镜向前方射出,对患部等被摄体进行照明。并且,作为形成照明装置的发光元件,并不仅限于LED 56,也可以利用LD(激光二极管)等形成。
此外,在与该照明窗邻接设置的观察窗中安装有未图示的物镜,在其成像位置配置有内设了增益可变功能的CCD 25,形成有对被摄体进行拍摄的摄像装置。
信号线的一端分别连接到LED 56和CCD 25上,并贯穿插入部21内,该信号线设置在操作部22内部,并连接到进行集中控制处理(集约控制处理)的控制电路57上。
此外,在插入部21内,沿其长度方向按预定间隔配置有多个UPD线圈58,与各UPD线圈58连接的信号线经由设置在操作部22内的UPD线圈驱动单元59连接到控制电路57上。
此外,在弯曲部27中的外皮内侧的周方向的4个部位配置有在长度方向配置EPAM后形成的、作为角度元件(弯曲元件)的角度用调节器27a。此外,该角度用调节器27a以及硬度可变用调节器54A、54B也分别经由信号线连接到控制电路57上。控制电路57例如是将电子电路元件安装在开关基板57a和跟踪球基板57b上而构成的。
对于使用在角度用调节器27a和硬度可变用调节器54A、54B中的EPAM,例如将电极安装在板状的两面上,通过施加电压,可以使其在厚度方向上收缩,在长度方向上伸长。并且,该EPAM例如可以与施加的电压的大致平方成比例地使其形变量可变。
当作为角度用调节器27a使用时,通过形成缆线形状等,使一侧伸长,使相反侧收缩,就与通常的缆线所起的功能相同,可以使弯曲部27弯曲。此外,通过该伸长或收缩,就可以使其硬度可变,在硬度可变用调节器54A、54B中,利用该功能,就可使该部分硬度可变。
此外,在插入部21内贯穿有送气送水管路60a以及吸引管路61a,其后端成为在连接器部51中开口的管路连接器51a。进而,在该管路连接器部51上,装拆自由地连接位于管单元19基端的综合连接器部52中的管路连接器52a。
进而,送气送水管路60a连接到贯穿管单元19内的送气送水管路60b,吸引管路61a连接到贯穿管单元19内的吸引管路61b,同时,与插入口(也称为钳子口)62连通,该钳子口62在管路连接器52a内分支并向外部开口,可使钳子等处置器具插入。该钳子口62在不使用时用钳子塞62a堵塞。这些送气送水管路60b和吸引管路61b的后端在镜连接器41中就成为送气送水接头63和吸引接头64。
送气送水接头63和吸引接头64分别连接到图4和图5等所示的AWS适配器42的送气送水接头42c和吸引接头42d上。进而,如图5所示,在该AWS适配器42的内部,送气送水接头42c分支为送气管路和送水管路,送气管路通过介入的电磁阀B1连接到AWS单元4内部的送气用泵65上,送水管路连接到送水箱48上。此外,该送水箱48也在中途经由电磁阀B2连接到送气用泵65上。
送气用泵65、电磁阀B1、B2通过控制线(驱动线)与AWS控制单元66连接,由该AWS控制单元66控制开闭,从而可进行送气和送水。并且,AWS控制单元66通过控制夹紧阀45的开闭,也进行吸引的动作控制。
此外,在内窥镜主体18的操作部22上设置有做手术的人把持的把持部68。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A)~图8(D)所示,该把持部68由操作部22(成为插入部21侧的相反侧)的后端(基端)附近的、例如圆筒体形状的侧面部分形成。
在该把持部68上,在包含该把持部68的周边部分,沿把持部68的长度方向的轴线例如设置有进行释放、定格等远程控制操作(简记为遥控操作)的3个镜开关SW1、SW2、SW3,它们分别连接到控制电路57上(参照图7)。
另外,设置在把持部68(或操作部22)后端(基端)的基端面(如图8所示,通常基端侧被设定在上面,用于内窥镜检查,因此,也称为上端面)形成为倾斜面Sa,在该倾斜面Sa中的靠近设置有镜开关SW1、SW2、SW3的位置的相反侧附近,设置有形成防水结构的跟踪球69,该跟踪球69用于进行角度操作(弯曲操作),或从角度操作切换而进行其它遥控操作的设定等。并且,该情况下的防水结构实际上为如下结构:将跟踪球69保持成可自由旋转且用防水膜覆盖检测其旋转量的编码器侧,将跟踪球69旋转自由地保持在编码器的外侧。
此外,设置有大致U字形状的钩部70,该钩部70连接设置在该操作部22的后端附近的把持部68中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附近,如图8(B)所示,做手术的人为了用右手(或左手)把持,将手指放入钩部70的内侧,因此即使在没有牢固地把持把持部68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内窥镜3因其重量而落下。
即,即使内窥镜3因其重量而要落下,钩部70挂在其下侧的手上,从而可以防止内窥镜3的落下。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做手术的人没有牢固地把持(保持)把持部68,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内窥镜3因其重量而向下方落下。从而,在做手术的人把持把持部68进行各种操作那样的情况下,在把持的手或手指因该操作而产生疲劳时,即使停止把持(保持)把持部68,只要在钩部70内放入手的一部分,就可以防止内窥镜3的脱落等,可以使操作性提高。
此外,如图8(A)~图8(C)所示,在该倾斜面Sa中的跟踪球69的两侧,左右对称地配置有送气送水开关SW4以及吸引开关SW5。
该跟踪球69以及镜开关SW4、SW5也连接到控制电路57上。若根据图8(A)~图8(D)进一步说明的话,在图8(B)所示的正视图中,操作部22或把持部68相对于沿操作部22或把持部68的长度方向延伸(作为基准线的)的中心线O为左右对称的形状,在倾斜面Sa的位于该中心线O上的位置配置跟踪球69。进而,在该跟踪球69的两侧,在左右对称的位置分别配置有送气送水开关SW4以及吸引开关SW5。
此外,该正视图的相反侧的后视图为图8(C),在该后视图中,相对于该中心线O也是左右对称的形状,沿着该中心线O,在把持部68的外表面上配置有3个镜开关SW1、SW2、SW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A)所示,倾斜面Sa以角度φ形成,该角度φ是倾斜面Sa与平行于把持部68的中心线O或侧面的线形成的大于90°角度的钝角。换言之,倾斜面Sa形成为与垂直于把持部68的中心线O的面形成θ角度的斜面状,在该倾斜面Sa的低部侧的位置,左右对称地设置有跟踪球69以及送气送水开关SW4、吸引开关SW5。进而,如图8(B)所示,通过进行把持的手的拇指,可以容易地对跟踪球69等进行操作。
如上所述,只要倾斜面Sa相对于中心线O形成钝角的角度φ,即在从90°到180°的角度内,就可以良好地进行操作,更具体地,如图8(E)所示,当倾斜面Sa在从角度φ1的120°到角度φ2的150°的角度以内时,可以进一步确保良好的操作性。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之一是,将设置在操作部22上的跟踪球69等的操作装置(指示输入部)配置成相对于把持部68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O为左右对称,在做手术的人用右手或左手中的任何一只手进行把持的情况下,都可以良好地进行操作。
此外,在把持部68上设置钩部70,该钩部70大致呈U字形状将该把持部68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两端连接起来,即使在做手术的人没有充分地把持把持部68的状态下,由于食指等插入到钩部70的内侧,因此,即使在内窥镜3因其重量要落到下方的情况下,钩部70受到食指等的限制,从而具有可有效地防止内窥镜3落下的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把持部68形成在操作部22的后端附近,在比该把持部68的位置更靠近插入部21的位置上设置与管单元19连接的连接部,所以,可以降低把持把持部68时的重心位置从中心轴的位置的偏心。
即,当将管单元19从比现有示例的把持部的位置更靠后方侧(上部侧)的位置向侧方延伸出来时,该情况下的重心位置因管单元的重量而变得容易偏心,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管单元19从比把持部68更靠插入部21侧,即从下方侧的位置向侧方延伸出来,因此,可以减小重心位置的偏心量,从而可以提高操作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中,当做手术的人等操作者(使用者)用左手或右手把持把持部68时,由于成为钩部70的内面侧轻轻接触其食指的侧部附近那样的状态,所以,即使产生使重心位置偏心、使中心轴倾斜(即,操作部22的长度方向倾斜)的作用,钩部70也可以挂在手上而限制该倾斜,从而可以确保良好的操作性。
如图7所示,从控制电路57延伸出的电源线71a和信号线71b经由在连接器部51和综合连接器部52中形成的电磁耦合连接部72a、72b,通过电磁耦合与贯穿管单元19内部的电源线73a和信号线73b连接。这些电源线73a和信号线73b连接到在镜连接器41中形成的电连接器74的电源及信号端子。
进而,使用者通过将该镜连接器41连接到AWS单元4上,如图6所示,电源线73a便经由AWS单元4的镜用电连接器43连接到电源单元75上,信号线73b(经由电源单元75)连接到UPD单元76、收发单元77和AWS控制单元66上。并且,收发单元77与通过无线进行电波收发的天线部77a连接。
并且,电磁耦合连接部72a、72b是分别使一对线圈接近而形成电磁耦合的变压器的结构。即,电源线71a的端部连接到形成电磁耦合连接部72a的线圈上,并且,另一方的电源线73a的端部也连接到电磁耦合连接部72a中的与上述线圈接近的线圈上。
进而,由电源线73a传送的交流电在电磁耦合连接部72a中,经电磁耦合的线圈将电力向电源线71a侧传递。
此外,信号线71b的端部连接到形成电磁耦合连接部72b的线圈上,并且,另一方的信号线73b的端部也连接到电磁耦合连接部72b中的与上述线圈接近的线圈上。
电磁耦合形成变压器,从而经成为一对的线圈从信号线71b侧向信号线73b侧传递信号,同时,也向反方向传递信号。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3的特征还在于,形成将内窥镜主体18装卸自由地与管单元19连接的结构,即使反复进行清洗和灭菌等,也可以防止所谓金属电极之间连接时产生的腐蚀等的影响。
此外,如图7所示,在送气送水管路60a和吸引管路61a的中途分别设置有透明度传感器143,使光透过由透明管分别形成的送气送水管路60a和吸引管路61a的各管路,可以检测管路的内壁的污浊状况和通过管路内部的流体的透明度。
透明度传感器143通过信号线连接到控制电路57上。图9表示利用透明度传感器143进行的洗净度检测的作用的说明图。
如图9(A)所示,在由透明管形成的送气送水管路60a(吸引管路61a也同样)的外周,以对置的方式配置光反射器144和反射板145,形成透明度传感器143。
进而,如图9(B)所示,由构成光反射器144的发光元件产生的光向反射板145侧射出,被反射板145反射后的反射光由构成光反射器144的受光元件接受。
在此情况下,实际上在光反射器144和反射板145之间配置有由透明管形成的送气送水管路60a等的透过率检测体146,因此,在使透明的清洗液流入送气送水管路60a的内侧、清洗送气送水管路60a的内壁侧的情况下,当内壁面成为清洁的状态时,由光反射器144的受光元件接受的光量增大,可以检测出清洗的状况。从而,通过该功能,就可以定量地检测送气送水管路60a的内壁面和吸引管路61a的内壁面的洗净度。
并且,在该情况的说明中,对用清洗液进行清洗的情况中的作用进行了说明,但在内窥镜检查中等,通过参照透明度传感器143的检测输出,也可以知道送气送水管路60a的内壁面和吸引管路61a的内壁面的污浊状况。
图10表示配置在内窥镜主体18的操作部22内的控制电路57等,以及配置在插入部21的各部中的主要结构要素的电气系统的结构。
在图10中的左侧的下部所示的插入部21的前端部24中配置有CCD25和LED 56,图面中在其上部记载的弯曲部27中配置有角度用调节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为EPAM)27a和编码器27c,图面中在其上部记载的柔性部53中分别配置有硬度可变用调节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为EPAM)54和编码器54c。此外,在该柔性部53中配置有透明度传感器143和UPD线圈58。
并且,在插入部21的柔性部53的上部记载的操作部22的表面,配置跟踪球69、送气送水SW(SW4)、吸引SW(SW5)、镜SW(SW1~SW3)。另外,如后所述,通过跟踪球69的操作,分配角度操作和其它功能的选择设定的功能。
如图10的左侧所示,它们经由信号线与在其右侧表示的、包含操作部22内部的大部分的控制电路57(但除去UPD线圈驱动部件59等)连接,控制电路57进行这些功能的驱动控制和信号处理等。
控制电路57具有状态管理部81,该状态管理部81由对控制状态进行管理的CPU等构成,该状态管理部81与保持(存储)各部状态的状态保持存储器82连接,同时,和(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有线与AWS单元4进行通信的有线方式的收发单元83连接。
此外,该状态管理部81经由控制照明的照明控制部84控制由该照明控制部84控制的LED驱动部85。该LED驱动部85将使作为照明装置的LED 56发光的LED驱动信号施加到LED 56上。
通过该LED 56的发光,被照明的患部等被摄体通过安装在观察窗中的未图示的物镜被成像在配置于其成像位置的CCD 25的摄像面上,利用该CCD 25进行光电转换。
CCD驱动部86被状态管理部81控制,通过施加来自CCD驱动部86的驱动信号,该CCD 25将进行光电转换并累积后的信号电荷作为摄像信号输出。该摄像信号通过A/D转换器(简记为ADC)87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被输入到状态管理部81,同时,数字信号(图像数据)被存储到图像存储器88中。该图像存储器88的图像数据被传送到收发单元83的数据发送部12′中。
进而,从电连接器15经管单元19内的信号线73b传递到AWS单元4侧。另外,从AWS单元4通过无线传送到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
如图6所示,被传送到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由收发单元101接收,由图像处理单元116进行图像处理,生成影像信号。该影像信号经控制内窥镜系统1整体的系统控制单元117从监视器用连接器35输出到观察监视器6,在观察监视器6的显示面上显示内窥镜图像。并且,在图6中,电源单元100将动作用的电力供给到收发单元101、图像处理单元116以及系统控制单元117中。
如图10所示,上述ADC 87的输出信号被传送到亮度检测部89,由亮度检测部89检测出的图像的亮度信息被传送到状态管理部81。状态管理部81根据该信息,通过照明控制部84进行调光控制,以便使由LED56产生的照明光量成为适当的亮度。
此外,状态管理部81经由角度控制部91控制调节器驱动部92,通过该调节器驱动部92进行驱动角度用调节器(EPAM)27a的控制。并且,该角度用调节器(EPAM)27a的驱动量由编码器27c检测,驱动量被控制成与对应于指示值的值相一致。
此外,状态管理部81经由硬度可变控制部93来控制调节器驱动部94,通过该调节器驱动部94,控制对硬度可变用调节器(EPAM)54(此处,代表54A、54B,用1个表示)的驱动。并且,该硬度可变用调节器(EPAM)54的驱动量由编码器54c检测,该驱动量被控制成与指示值对应的值。
此外,由设置在柔性部53内的透明度传感器143检测出的检测信号通过透明度检测部148转换为与透明度对应的信号数据后,被输入到状态管理部81,状态管理部81将其与预先存储在状态保持存储器82等的透明度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当达到该基准值时,将该信息从收发单元83经AWS单元4发送到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侧,在观察监视器6上显示已达到基准值。
此外,经由跟踪球变位检测部95向该状态管理部81输入,该跟踪球变位检测部95与来自设置在操作部22中的跟踪球69等的操作量对应。另外,通过送气送水SW、吸引SW、镜SW产生的接通等的开关按压操作通过开关按压检测部96来检测,该检测出的信息被输入到状态管理部81中。
此外,控制电路57具有电源传送接收部97以及电源产生部98。具体地,电源传送接收部97在操作部22中就是传送单元51b,在管单元19的末端就是电连接器74。进而,由电源产生部98传送的电力在电源产生部98中被转换为直流电源。由电源产生部98生成的电源对控制电路57内部的各部分供给其动作所需要的电力。
在本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1中,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例如图11(A)所示,各种图像被显示在观察监视器6上。在此情况下,除显示患者信息等的信息显示区域Rj、内窥镜图像的显示区域Ri、UPD图像的显示区域Ru、定格图像的显示区域Rf以及角度形状的显示区域Ra之外,还设置有菜单显示区域Rm,在该菜单显示区域Rm中显示菜单。
作为在菜单显示区域Rm中显示的菜单,显示图11(B)所示的主菜单。在该主菜单中,显示镜开关、角度灵敏度、插入部硬度、变焦、图像强调、送气量,同时,显示返回到前一菜单画面的操作指示的“返回”和进行菜单结束的操作指示的“结束”项目。
进而,当使用者通过跟踪球69等的操作将选择框选择到镜开关的项目时,该镜开关的项目的框被加粗显示,成为表示已被选择的显示,进而,通过按压跟踪球69进行确定操作,从而如图11(C)所示,可以选择设定从镜开关SW1到SW5所分配的5个功能。
下面,对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内窥镜系统1的作用进行说明。
作为实施内窥镜检查之前的准备,首先,将一次性的管单元19的综合连接器部52连接到内窥镜主体18的操作部22的连接器部51上。在此情况下,电磁耦合连接部72a、72b间就以相互绝缘且防水的状态连接起来。通过该连接,便完成内窥镜3的准备。
其次,将管单元19的镜连接器41连接到AWS单元4的镜连接器40上。该部分通过一次操作(one touch)连接,将各种管路、电源线、信号线、光连接用一次的连接动作完成。不必像现有的内窥镜系统那样,每次都要分别进行各种管路的连接和电连接器的连接等。
并且,使用者将UPD线圈单元8连接到AWS单元4上,将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连接到观察监视器6上。此外,根据需要,通过将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与图像记录单元7等连接,便完成内窥镜系统1的装配。
接着,接通AWS单元4和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的电源。于是,AWS单元4内的各部分变为动作状态,电源单元75经由电源线成为可将电力向内窥镜3侧供给的状态。
在此情况下,AWS单元4最初使电力的供给断开,启动定时器,当在一定时间内确认到从内窥镜3侧正确地返回信号后,继续供给电力。
进而,做手术的人将该内窥镜3的插入部21插入到患者的体腔内,从而利用设置在插入部21的前端部24中的CCD 25对体腔内的患部等的被摄体进行拍摄。拍摄后的图像数据经AWS单元4通过无线发送到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中,进行图像处理,生成影像信号,将被摄体的图像作为内窥镜图像显示在观察监视器6的显示面上。从而,做手术的人通过观察该内窥镜图像进行对患部等的诊断,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处置器具进行用于治疗的处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中,如图8所示,相对于把持部68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O,左右对称地设置有:具有角度用指示输入部的功能的跟踪球69;进行定格指示操作等的各种操作指示的镜开关SW1~SW3;送气送水开关(SW4);以及吸引开关(SW5)。
从而,例如如图8(B)所示,在做手术的人用右手把持操作部22的把持部68的情况下,跟踪球69位于用拇指容易操作的位置,对左右对称地配置在其两侧的送气送水开关(SW4)和吸引开关(SW5)也可以简单地进行操作。
此外,镜开关SW1、SW2分别位于用把持情况下的食指、中指分别把持的位置的附近,另外,镜开关SW3位于用小指把持的位置的附近。从而,做手术的人通过进行把持的右手在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各种操作。
此外,在用左手把持的做手术的人的情况下,把持把持部68的外周面的把持位置就成为与用右手进行把持的侧部对置的侧部侧,各手指的位置相对于指示输入部,与用左手把持的情况相同。即,在做手术的人用左手把持操作部22的把持部68的情况下,跟踪球69位于用拇指容易操作的位置,对左右对称地配置在其两侧的送气送水开关(SW4)和吸引开关(SW5)也可以进行操作。
此外,各镜开关SW1和SW2分别位于把持情况下的食指、中指分别把持的位置附近,另外,镜开关SW3位于用小指把持的位置附近。从而,做手术的人通过进行把持的左手在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各种操作。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有钩部70,该钩部70连接把持部68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使进行把持的手能贯穿其内侧,因此,即使没有牢固地保持把持部68,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内窥镜3因其重量而落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也可以对镜开关SW1~SW5的功能分配进行变更设定。从而,各个做手术的人为了最容易操作,也可以对镜开关SW1~SW5的功能分配进行变更设定,来进行内窥镜检查。
并且,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对将夹紧阀45设置在AWS单元4侧而连接AWS适配器4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如图12所示,也可以将(作为AWS适配器的变形例的)电磁阀单元42′装卸自由地安装在AWS单元4的凹部40a中。进而,在安装了该电磁阀单元42′的状态下,将内窥镜3的镜连接器41装卸自由地安装在AWS单元4上。
并且,图13(A)表示电磁阀单元42′的正视图,图13(B)和图13(C)表示左和右侧视图,图13(D)和图13(E)表示图13(A)的A-A′和B-B′的剖面图。
在图5的AWS适配器42中设置有凹部42f,该凹部42f将(从AWS单元4的前面突出的)夹紧阀45容纳在其背面(基端)侧,但在图13所示的电磁阀单元42′中,形成为在其内部设置夹紧阀45、在该夹紧阀45的内侧穿过溢流管路47a的结构。
此外,在该电磁阀单元42′中,在其背面侧安装有夹紧阀用连接器42g,该夹紧阀用连接器42g装卸自由地连接到AWS单元4的电磁阀单元42′上,传递驱动夹紧阀45的信号。其它结构与图5的情况相同。
图12和图13所示的采用AWS单元4和电磁阀单元42′的情况下的作用和效果,与图4和图5的情况基本相同。
下面,对作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内窥镜的具体外观形状等的图。
并且,图14(A)表示将操作部附近从侧方剖开一部分后的状态,图14(B)表示从图14(A)的右侧观察的正视图,图14(C)表示从图14(A)的上方观察的俯视图,图14(D)表示变形例的内窥镜3F的一部分。
本第2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3B为:在第1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3中没有设置信号传送用信号线73b,而是在操作部22中内设了收发用的天线部121。
进而,由CCD 25拍摄的图像数据和对作为操作装置的跟踪球69等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数据等的信息经由该天线部121发送到AWS单元4侧。其它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B中,在管单元19内贯穿有送气送水管路60b、吸引管路61b以及电源线73a。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不需要贯穿管单元19内部的信号线73b,所以,可以成为更加适合一次性使用的结构。其它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左撇子和右撇子等用左右的任何一只手把持内窥镜3B的把持部68的情况下,都能以良好的操作性进行操作。
图14(D)表示第1变形例的内窥镜3F。在图14(A)~图14(C)的内窥镜3B中,钩部70将用手把持的把持部68中(长度方向)的上下两端连接为环状,但在该内窥镜3F中,钩部70′构成为:从把持部68的上端侧形成为L字状,钩部70′的下端并不连接在把持部68上,而在钩部70′的下端形成开口。
在该变形例的情况下,操作部22或把持部68相对于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O也成为左右对称,并且,左右对称地形成有指示输入部,因此,可以确保与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情况相同的操作性。
此外,对于在没有牢靠地把持的情况下防止可能发生内窥镜3B落下的功能,由钩部70′中的上端侧部分承担,因此,可以维持与钩部70的情况基本相同的功能。即,在该内窥镜3B中也将钩部70′形成为,具有从把持部68的后端侧向与把持部68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因此,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内窥镜3B的落下。此外,由于向与把持部68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后进一步向插入部21侧弯曲而形成为L字状,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内窥镜3B的落下。
此外,由于钩部70′的下端侧开口,因此,也可以用于将该部分挂在内窥镜用挂钩等上来保持内窥镜3F的情况。这样,本变形例具有与第2实施方式几乎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内窥镜的第2变形例的操作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图。
图15(A)~图15(C)表示第2变形例的内窥镜3C。该内窥镜3C为,在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B中,采用操作键盘(pad)161来代替作为操作装置的跟踪球69。
并且,图15(A)是从内窥镜3C的侧面侧观察的侧视图,图15(B)是从图15(A)的右侧观察的正视图,图15(C)是从图15(A)的上方观察的俯视图,图15(D)是从与图15(A)中的倾斜面Sa垂直的方向观察,进而,表示沿着与倾斜面Sa平行的中心线的配置状态下的操作键盘161,图15(E)表示在与变形例中的图15(D)同样的配置状态下的操作键盘161′。
该内窥镜3C为,在图14所示的内窥镜3B中,采用圆板形状的操作键盘161来代替跟踪球69。即,在倾斜面Sa上安装有操作键盘161。在该操作键盘161上,在分别与上下、左右的4个方向对应的4个位置,设置有向上下、左右的4个方向进行操作指示的开关162a、162b、162c、162d。
其它结构与图14所示的内窥镜3B相同。
此外,作为该第2变形例的操作键盘161A的变形例,如图15(E)所示,也可以采用十字形状的操作键盘161′。在该操作键盘161′上,也分别在与上下、左右的4个方向对应的4个位置,设置有向上下、左右4个方向进行操作指示的开关162a、162b、162c、162d。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内窥镜的第3变形例的操作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图。
图16表示第3变形例的内窥镜3D。该内窥镜3D为,在图14所示的内窥镜3B的倾斜面Sa中的跟踪球69的位置,如图16(C)所示,在与内窥镜3C的中心轴线O垂直的方向上,平行地设置有2个操作键盘163A、163B。
在操作键盘163A上设置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开关162a、162b,在操作键盘163B上设置相对于左右方向的开关162c、162d。其它结构与图14所示的内窥镜3B相同。
在图16的内窥镜3D中,在与内窥镜3D的中心轴线O基本垂直的方向上平行地设置有2个操作键盘163A、163B,但也可以如图17所示的第4变形例的内窥镜7E那样,在与内窥镜7E的中心轴线C平行的方向上平行地设置2个操作键盘163C、163D。
并且,例如也可以像图18所示的内窥镜3G那样,将钩部70转动自由地设置在把持部68上。该内窥镜3G设置有环部70a、70b,其使例如图8所示的内窥镜3中的U字形状的钩部70的上端和下端在把持部68的上端和下端的凹部中可自由转动。
通过这样的结构,根据需要可以使钩部70转动来使用。例如,当做手术的人用手把持把持部68的情况下,将钩部70从图8(A)所示的状态向覆盖把持把持部68部分的手的外侧一侧(在图8(A)中,向纸面的里侧转动)转动。这样,即使在把持把持部68的手处于没有进行把持的释放状态下,也可以保持内窥镜3G,可以进一步提高操作性。并且,在图14(D)那样的钩部70′的情况下,只要使该钩部70′中的上端侧可自由转动即可。
并且,将上述各实施方式等部分地组合起来而构成的实施方式等也属于本发明。

Claims (9)

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有:
插入部,其插入被检体内;
操作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
把持部,其配设在所述操作部上,相对于在该把持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基准线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以及
多个指示输入部,其相对于在所述把持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基准线配设为大致左右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指示输入部中的至少一个指示输入部是设置在所述操作部的基端面上的、进行弯曲指示的输入的弯曲指示输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端面是相对于所述把持部的轴向成为钝角的倾斜面,所述弯曲指示输入部被设置在所述倾斜面中的、靠近把持所述把持部的手的拇指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把持部的轴向,在从120°到150°的角度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指示输入部沿所述基准线设置。
6.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有:
细长的插入部,其设置有可自由弯曲的弯曲部;
操作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
弯曲指示输入部,其配设在所述操作部上;
把持部,其配设在所述操作部的基端侧;以及
突出部,其在所述把持部中的基端侧,在与该把持部的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突出配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具有从与所述把持部的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进一步向所述插入部侧延伸的大致L字形状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内贯穿有使流体通过的管路,该管路的基端侧贯穿从比所述把持部更靠近插入部的位置延伸出来的管单元内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相对于沿该把持部的长度方向的基准线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
所述内窥镜还具有多个指示输入部,该多个指示输入部相对于沿该把持部的长度方向的基准线配设为大致左右对称,并包含所述弯曲指示输入部。
CNB2005800059428A 2004-02-27 2005-02-28 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14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4676/2004 2004-02-27
JP2004054675A JP2005237817A (ja) 2004-02-27 2004-02-27 内視鏡
JP054675/2004 2004-02-2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02236A Division CN101261361B (zh) 2004-02-27 2005-02-28 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1796A true CN1921796A (zh) 2007-02-28
CN100471439C CN100471439C (zh) 2009-03-25

Family

ID=350201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594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1439C (zh) 2004-02-27 2005-02-28 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
CN20081009022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1361B (zh) 2004-02-27 2005-02-28 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022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1361B (zh) 2004-02-27 2005-02-28 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237817A (zh)
CN (2) CN100471439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8874A (zh) * 2013-06-18 2016-02-17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导入装置、内窥镜装置
CN107072484A (zh) * 2015-03-31 2017-08-1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带弯曲的硬性内窥镜
CN110267577A (zh) * 2017-02-22 2019-09-2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操作部和具有它的内窥镜
CN111479493A (zh) * 2017-12-28 2020-07-3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47070B2 (ja) * 2006-10-13 2011-08-10 テルモ株式会社 マニピュレータ
EP2656779A4 (en) * 2012-01-31 2014-04-09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ENDOSCOPE
WO2015174139A1 (ja) * 2014-05-16 2015-11-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CN105286773B (zh) * 2015-10-09 2017-08-1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结肠镜单手操作手柄
WO2020123588A1 (en) * 2018-12-13 2020-06-18 C.R. Bard, Inc. Ureteroscope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ross-reference to related appl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6671B2 (ja) * 1991-12-12 2001-06-18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湾曲式内視鏡装置
US6569084B1 (en) * 1999-03-31 2003-05-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holder and endoscope device
JP4864211B2 (ja) * 2001-01-05 2012-02-01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操作装置
JP2002282199A (ja) * 2001-03-28 2002-10-02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操作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8874A (zh) * 2013-06-18 2016-02-17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导入装置、内窥镜装置
CN107072484A (zh) * 2015-03-31 2017-08-1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带弯曲的硬性内窥镜
CN110267577A (zh) * 2017-02-22 2019-09-2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操作部和具有它的内窥镜
CN111479493A (zh) * 2017-12-28 2020-07-3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1361B (zh) 2010-06-16
JP2005237817A (ja) 2005-09-08
CN100471439C (zh) 2009-03-25
CN101261361A (zh) 2008-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1796A (zh) 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
CN1942133A (zh) 内窥镜
CN1946331A (zh) 内窥镜
CN1946362A (zh) 医疗用床
CN1925783A (zh) 内窥镜
CN101272726B (zh) 用于口腔内摄影的数码相机
CN1946333A (zh) 内窥镜
CN101267764A (zh) 内窥镜装置
CN1976620A (zh) 内窥镜
US20040054254A1 (en) Endoscope apparatus
CN1676092A (zh) 保持装置、内窥镜装置、以及内窥镜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01073492A (zh) 内窥镜
US9658445B2 (en) Endoscope apparatus
WO2005094664A1 (ja) 内視鏡
WO2005082227A1 (ja) 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WO2005099560A1 (ja) 内視鏡装置
JP2005279253A (ja) 内視鏡
WO2005082228A1 (ja) 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899212A (zh) 内窥镜
CN1826079A (zh) 内窥镜系统
CN1925779A (zh) 内窥镜
CN100453027C (zh) 内窥镜
CN106572785B (zh) 内窥镜
CN1925780A (zh) 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
JP2005131161A (ja) 内視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