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7673A - 排入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排入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7673A
CN1907673A CN 200510089304 CN200510089304A CN1907673A CN 1907673 A CN1907673 A CN 1907673A CN 200510089304 CN200510089304 CN 200510089304 CN 200510089304 A CN200510089304 A CN 200510089304A CN 1907673 A CN1907673 A CN 1907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ischarge
charge structure
main shaft
channel
shaft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893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2535C (zh
Inventor
徐阿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B2005100893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22535C/zh
Publication of CN1907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7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253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253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排入气结构,其适用于一模具组,该模具组具有一塑模空间及一信道,该塑模空间用以形成一塑件,且该塑模空间与该信道相连通。该排入气结构包括:一端头部,其容置于该信道中并紧邻该塑模空间,该端头部的一截面中心点至该截面的边缘具有一第一长度;以及一主轴部,其一端与该端头部相连接并部份容置于该信道中,该主轴部的一截面中心点至该截面的边缘具有一第二长度,且该第二长度实质上大于该第一长度,用以使该端头部与该信道的壁面间形成一第一气流空间,而该主轴部还具有多个削切面,所述多个削切面与该信道的壁面间形成多个第二气流空间,因此该塑模空间中的气体与外界的气体可以通过该第一气流空间与该多个第二气流空间排出或导入。

Description

排入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入气结构,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射出成型机的模具组的排入气结构。
背景技术
射出成型机因具备产率快及产量大的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地使用于大量生产塑料加工制品,其主要原理为将软化的塑料在压力下射入由一模具组所形成的塑模空间中,待塑料于塑模空间中硬化成型后再进行脱模,即形成塑件。然而,当软化的塑料在压力下射入由模具组所形成的塑模空间中时,原存在于塑模空间内的气体需以适当的排入气结构将气体排出或导入塑模空间中调节,才不会对塑件的品质造成影响。
请参阅图1A,其为配合模具组使用的已知排入气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模具组10具有第一模具11、第二模具12、塑模空间13与信道14,其中信道14可设置于模具组10的第二模具12上且贯穿第二模具12,或是设置于第一模具11上且贯穿第一模具11,信道14可与塑模空间13相连通。传统的排入气结构15部分地容置于信道14中,以提供双向的气体排出或导入的功能。
通常,排入气结构15也具备辅助脱模的功能。如图1A所示,排入气结构15具|延伸部151,该延伸部151固定于一顶出板152中,当软化的塑料填满于塑模空间13中,并待其硬化成为塑件16且开模后,仅须朝第二模具12的方向对顶出板152施予一作用力,便可使排入气结构15于信道14中移动,进而将塑件16顶出于塑模空间13。
请参阅图1B,其为图1A于A’-A’截面的剖面图,如图1B所示,传统的排入气结构15为一截面半径均相同的圆柱体,其直径小于信道14的管径,而排入气结构15与信道14的内壁间具有一环状的间隙17,一般而言,间隙17的宽度会控制于约0.04mm以下,其一方面可便于将气体排出或导入,另一方面则可避免软化的塑料因射入塑模空间13中时自该间隙17中溢出。当软化的塑料经射出成型机(未标出)射入于塑模空间13中时,该塑模空间13会渐渐被塑料填满,而塑模空间13中的气体与外界的气体便会沿间隙17进行排气。另外,为了使排入气结构15可以顺畅地于信道14中移动,一般会填入少量润滑油于排入气结构15与信道14之间,而将间隙17的宽度控制于约0.04mm以下,也可避免填入于排入气结构15与信道14间的润滑油流入塑模空间13中,进而造成塑料的污染,影响塑件16的品质。
然而,已知的排入气结构15于信道14中移动时极易发生偏心的现象,因此排入气结构15与信道14间的环形间隙17会产生宽度不一的情形,甚至造成间隙17的局部宽度超过0.04mm以上,如图1C所示。一旦排入气结构15于信道14中发生了偏心的现象,将会使得间隙17宽度较窄处排气不易,无法排出的气体会分布于射出成型的塑件16内部,或聚集于排入气结构15与信道14内壁的间隙17宽度较窄处,由于该处排气较不顺畅,所以易于塑模空间13中产生一回冲压力,进而造成塑模空间13中的塑件16变形,使塑件16的品质降低。再者,排入气结构15于信道14内的偏心现象会使该排入气结构15与信道14内壁大面积摩擦,将减损排入气结构15的使用寿命。此外,一旦排入气结构15发生偏心的现象,塑料极易自塑模空间13溢入间隙17宽度较宽处,造成制成的塑件16发生毛边现象,且填入于排入气结构15与信道14间的润滑油也可能自间隙17宽度较宽处流入塑模空间13中,造成污染。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以配合射出成型机的模具组使用的排入气结构,以避免传统排入气结构偏移、塑料外溢、油污污染等缺点,并提供辅助脱模的功能,实为相关技术领域者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排入气结构,该排入气结构适用于一模具组中,以提供辅助气体排出与导入的功能,并可以避免气体分布于塑件中,或聚集于塑模空间内而造成一回冲压力,进而使塑件变形,降低塑件品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排入气结构,其一方面可以辅助气体排出或导入,另一方面可以辅助脱模,而且可以避免排入气结构在辅助脱模时,在信道中发生偏心的情形,减低塑件的毛边问题,并防止油污进入塑模空间,造成塑料污染。此外,也可减少排入气结构与信道内壁的摩擦,延长排入气结构的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排入气结构,其适用于模具组,该模具组具有塑模空间及信道,该塑模空间用以形成塑件,且该塑模空间与该信道相连通。该排入气结构包括:端头部,其容置于信道中并紧邻塑模空间,该端头部的一截面中心点至截面的边缘具有第一长度;以及主轴部,其一端与端头部相连接并部份容置于信道中,该主轴部的一截面中心点至截面的边缘具有第二长度,且第二长度实质上大于第一长度,用以使端头部与信道的壁面间形成一第一气流空间,而该主轴部更具有多个削切面,所述多个削切面与信道的壁面间形成多个第二气流空间。因此该塑模空间中的气体与外界的气体可以通过该第一气流空间与所述多个第二气流空间而排出或导入。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排入气结构还包括延伸部,其与主轴部相连接,并固定于顶出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端头部、主轴部及延伸部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顶出板受一作用力的驱动而带动排入气结构于信道中移动,以辅助塑件脱离模具组。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第二长度与第一长度的长度差值实质上不大于0.04mm。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端头部及主轴部间还包括一凹槽,用以使塑模空间中的气体与外界的气体得由第一气流空间、凹槽以及多个第二气流空间而排出或导入。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主轴部还包括多个集污沟,用以收集填入于主轴部与信道间的润滑油。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模具组包括一第一模具及一第二模具,而该信道位于第一模具或第二模具上。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主轴部的第二长度与信道的半径实质上相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双重排入气装置,其适用于模具组,该模具组具有塑膜空间及信道,该塑膜空间用以形成具有筒孔的塑件,且该塑模空间与信道相连通。该双重排入气装置包括:第一排入气结构,其部分容置于信道中且一端紧邻塑模空间,该第一排入气结构具有容置空间及多个削切面,该多个削切面与信道间形成多个第一气流空间;以及一第二排入气结构,其部份贯穿第一排入气结构的容置空间中。该第二排入气结构包含:端头部,设置于塑模空间中,用以形成塑件的筒孔,该端头部的一截面中心点至截面的边缘具有第一长度;以及主轴部,其一端与端头部相连接并部份容置于容置空间中,该主轴部的一截面中心点至该截面的边缘具有第二长度,且第二长度实质上大于第一长度,而主轴部还具有多个削切面,所述多个削切面与容置空间的壁面间形成多个第二气流空间。因此该塑模空间中的气体与外界的气体可以通过多个第一气流空间排出与导入,而塑件的筒孔内的气体可由多个第二气流空间排出与导入。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第一排入气结构为套筒,用以容置第二排入气结构,且使塑模空间中的气体通过多个第一气流空间排出与导入。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第一排入气结构还延伸第一延伸部,并固定于顶出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顶出板受一作用力的驱动而带动第一排入气结构于信道中移动,以辅助塑件脱离模具组。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第一排入气结构还包括多个集污沟,用以收集填入第一排入气结构与信道间的润滑油。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第一排入气结构的削切面与信道的壁面具一第三长度,该第三长度实质上不大于0.04mm。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第一排入气结构的未削切面与信道的壁面实质上密合。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第二排入气结构还包括第二延伸部,其与主轴部相连接,并固定于固定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端头部、主轴部及第二延伸部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第二长度与第一长度的长度差实质上不大于0.04mm。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第二排入气结构的端头部及主轴部之间更包括凹槽,用以使塑件的筒孔内的气体与外界的气体得经凹槽与多个第二气流空间排出与导入。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第二排入气结构的主轴部还包括多个集污沟,用以收集填入于第一排入气结构的容置空间以及主轴部间的润滑油。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模具组包括一第一模具及一第二模具,而该信道位于第一模具或第二模具上。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第二排入气结构的主轴部的第二长度与第一排入气结构的容置空间的半径实质上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排入气结构的端头部小于主轴部、以及主轴部上多个削切面的设计,或双重排入气装置中第一排入气结构及第二排入气结构主轴部上的多个削切面的设计,不仅能够促进模具组在塑模时平顺地排气,避免气体无法顺利排出而聚集于塑件中,也可避免气体无法平均排出造成一回冲压力使塑件变形等缺点。此外,排入气结构未削切的部分与模具组的信道几乎密合,而双重排入气装置中第一排入气结构及第二排入气结构未削切的部分分别与模具组的信道及第一排入气结构的容置空间内壁几乎密合,故可避免排入气结构或双重排入气装置的第一排入气结构在模具组的信道中移动时产生偏心的问题,以避免塑料外露或油污流入塑模空间造成塑料污染等问题。通过本发明的设计也可减少排入气结构相对于信道的摩擦,或排入气结构间彼此的摩擦,以延长排入气结构的寿命,此均为已知技术所无法达成。此外,本发明的排入气结构可固定于一顶出板上,而该双重排入气装置的第一排入气结构也可固定于一顶出板,使该排入气结构或双重排入气装置提供辅助塑件脱模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A:其为配合模具组使用的已知排入气结构示意图。
图1B:其为图1A于A’-A’截面的剖面图。
图1C:其为图1A于A’-A’截面发生偏心情况的剖面图。
图2A:其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排入气结构的示意图。
图2B:其为图2A所示排入气结构的立体图。
图2C:其为图2A于A’-A’截面的剖面图。
图2D:其为图2A的B’-B’截面的剖面图。
图2E:其为图2A所示信道以及排入气结构的端头部与主轴部的相对关图。
图3A:其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双重排入气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B:其为图3A所示的第一排入气结构及第二排入气结构的示意图。
图3C:其为图3A所示的第一排入气结构主视图。
图3D:其为图3B所示第二排入气结构的主视图。
图3E:其为图3A的A’-A’截面主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模具组                    10,20,30
第一模具                  11,21,31
第二模具                  12,22,32
塑模空间                  13,23,33
信道                      14,24,34
排入气结构                15,25
延伸部                    151,253
顶出板                    152,254,413
塑件                      16,26,35
间隙                      17
端头部                    251,421
主轴部                    252,422
削切面                    255,414,425
凹槽                      256,426
集污沟                    257,415,427
第一气流空间              27,43
第二气流空间              28,44
筒孔                      351
双重排入气装置            40
第一排入气结构            41
容置空间                  411
第一延伸部                412
第二排入气结构            42
第二延伸部                423
固定板                    424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状态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均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标在本质上应当作为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2A,其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排入气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本发明排入气结构25适用于一模具组20,例如配合一射出成型机(未示出)使用的模具组20。该模具组20具有第一模具21、第二模具22、由该第一模具21及第二模具22组合后所形成的塑模空间23以及信道24,其中该信道24可设置于第二模具22上,并贯穿该第二模具22而与塑模空间23相连通,当然该信道24也可设置于第一模具21上,并贯穿该第一模具21而与该塑模空间23相连通。该模具组20可以将软化的塑料经射出成型机(未示出)射入于塑模空间23中,并于塑料硬化成型之后,形成一塑件26于该塑模空间23中。于本实施例中,排入气结构25部份地容置于信道24中,且可于信道24中移动,其一方面可于塑料射入于塑模空间23时提供双向的气体排出与导入调节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于塑件26成型后提供辅助脱模的功能。
请再参阅图2A并配合图2B,其中图2B为图2A所示排入气结构的立体图。该排入气结构25包括一端头部251、一主轴部252以及一延伸部253,其中该排入气结构25的端头部251、主轴部252及延伸部253为一体成型,且排入气结构25的各部分可以机械加工的方式制作而成,但不以此为限。该端头部251的一侧与主轴部252的一端相连接,且随主轴部252容置于信道24中,端头部251的另一侧则与该信道24的一开口边缘对齐,故该端头部251紧邻于第一模具21及第二模具22所形成的塑模空间23。排入气结构25的主轴部252比信道24较长,所以主轴部252会部分地容置于信道24中。另外,主轴部252的一端与端头部251相连接,而另一端则连接一延伸部253。由于延伸部253固定于一顶出板254上,故当填充于塑模空间23内的塑料硬化成为塑件26且开模后,仅需朝第二模具22的方向对顶出板254施予一作用力,便可带动该排入气结构25于信道24中移动,且排入气结构25的端头部251会凸出于信道24的开口而抵顶于塑模空间23中的塑件26,进而帮助塑件26脱离第二模具22,完成脱模的动作。
请参阅图2C,其为图2A于A’-A’截面的剖面图,如图2C所示,端头部251的一截面中心点至该截面边缘具一第一长度r1,故端头部251与信道24的壁面间可构成一等宽环状的第一气流空间27(也如图2A所示)。
请参阅图2D,其为图2A于B’-B’截面的剖面图,如图2D所示,该主轴部252的一截面中心点至该截面边缘具有一第二长度r2,且该主轴部252还包括多个削切面255,所述多个削切面255通过削切主轴部252的边缘而形成,故所述多个削切面255会与信道24的壁面间形成多个第二气流空间28(如图2A所示)。由于主轴部252具有多个削切面255,故主轴部252与信道24壁面的接触面积可以大幅减少,因此该排入气结构25与信道24壁面的摩擦得以减少,故可延长该排入气结构25的寿命。此外,由于主轴部252未削切的部分与信道24的壁面几乎密合,也即主轴部252的第二长度r2与信道24半径相当,因此主轴部252可不偏移地于该信道24中移动,避免排入气结构25发生偏心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于射出成型时因排入气结构25偏心所造成的塑料外溢或造成塑件26产生毛边的现象。
请再参阅图2A并配合图2E,其中图2E为图2A所示信道以及排入气结构的端头部与主轴部的相对关系图。由于主轴部252的第二长度r2实质上大于端头部251的第一长度r1,故主轴部252的截面积实质上大于端头部251的截面积,且第二长度r2与第一长度r1两者之间的长度差值实质上不大于0.04mm,但不以此为限,故当塑料通过射出成型机(未示出)射入塑模空间23时,塑模空间23中的气体会随塑料的填充而往第一气流空间27流动,并聚集于第一气流空间27中。此外,该排入气结构25的端头部251与该主轴部252间还可选择性地包括一凹槽256(如图2A所示),以利于引导气流。所以,塑模空间23中的气体以及外界的气体可以利用第一气流空间27、凹槽256与第二气流空间28排出或导入调节,故可避免气体蓄积在塑模空间23中无法排出而分布于塑件26内部的问题,以及排气不平均造成的回冲压力使塑件26变形的问题,并进而提升塑件26的生产品质。此外,也可于脱模时适当地导入气体,以利脱模的进行。
请再参阅图2A并配合图2B,为了使该排入气结构25可以顺利地于信道24中移动,可于主轴部252与信道24间填入润滑油,然而为了不让润滑油因排入气结构25的移动而流入塑模空间23污染塑料,还可选择性地于主轴部252上形成多个集污沟257,以收集润滑油。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集污沟257的深度以约0.2mm为佳,且两集污沟257的间距以约10mm为较佳,但不以此为限。此外,集污沟257的数目可随排入气结构25的主轴部252的长度而任意调整,例如主轴部252的长度越长,所需要的集污沟257的数目便越多。因此,当排入气结构25于信道24中活动时,润滑油便可收集于该集污沟257中,故油污不会流入塑模空间23中污染塑料而降低塑件26的品质。
请参阅图3A,其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双重排入气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本发明的双重排入气装置40适用于一模具组30,例如配合一射出成型机(未示出)使用的模具组30,该模具组30包括第一模具31、第二模具32、由该第一模具31及该第二模具32组合后所形成的塑模空间33以及信道34。该塑模空间33可用以形成一具有筒孔(bore)351的塑件35。另外,该信道34可设置于第二模具32上,并贯穿该第二模具32而与塑模空间33相连通,当然该信道34也可设置于该第一模具31上,并贯穿该第一模具31而与该塑模空间33相连通。于本实施例中,双重排入气装置40可包括第一排入气结构41及第二排入气结构42,其中第一排入气结构41部份地容置于信道34中,且其一端与信道34的一开口边缘对齐,故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一端紧邻于第一模具31及第二模具32所形成的塑模空间33。
请配合参阅图3B,其为图3A所示的第一排入气结构及第二排入气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B所示,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包括一容置空间411以及一第一延伸部412,其中第一排入气结构41与第一延伸部412以一体成型为佳。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第一延伸部412固定于一顶出板413上,而容置空间411则贯穿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以及该顶出板413。在此实施例中,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以套筒为佳,且可容收第二排入气结构42于容置空间411。另外,请再配合参阅图3C,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还包括多个削切面414,其可通过削切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边缘而形成。
请再参阅图3B,第二排入气结构42包括一端头部421、一主轴部422以及一第二延伸部423,其中端头部421与主轴部422的一端相连接,而主轴部422的另一端则与第二延伸部423相连接。于此实施例中,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端头部421、主轴部422及延伸部423以一体成型为佳,且该第二延伸部423固定于一固定板424上。请参阅图3D,其为图3B所示第二排入气结构的主视图,如图3B所示,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端头部421的一截面中心点至该截面的边缘具有一第一长度r1,且该主轴部422的一截面中心点至该截面的边缘具有一第二长度r2,该第二长度r2大于该第一长度r1,故主轴部422的截面积实质上大于端头部421的截面积,且第二长度r2与第一长度r1两者的间的长度差实质上不大于0.04mm,但不以此为限。另外,第二排入气结构42还具有多个削切面425,其通过削切主轴部422的边缘而形成。
请再参阅图3A,该第二排入气结构42部份地贯穿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并容置于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容置空间411中。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端头部421凸出于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容置空间411开口而设置于塑模空间33中,故当软化的塑料经射出成型机(未示出)射入塑模空间33中时,塑料会填满该塑模空间33,并因凸出的端头部421的存在而在该塑模空间33中形成具筒孔351的塑件35。此外,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主轴部422也贯穿并部分地插置于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容置空间411中,而固定板424则用以固定第二排入气结构42与模具组30的相对位置,由于该第二排入气结构42相对于模具组30固定不动,故对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顶出板413施力,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便得以相对于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主轴部422滑动于模具组30的信道34中。故当填于塑模空间33内的塑料硬化成塑件35且开模后,只需朝第二模具32的方向对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顶出板413施予一作用力,便可带动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相对于第二排入气结构42于模具组30的信道34中移动,使第一排入气结构41凸出于信道34开口而抵顶塑模空间33中的塑件35,特别是相对于筒孔351凸壁的位置,以帮助该具筒孔351的塑件35脱离第二模具32而完成脱模的动作。
请参阅图3E,其为图3A的A’-A’截面主视图,如图所示,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多个削切面414会与该信道34的壁面产生一第三长度r3,第三长度r3实质不大于0.04mm,但不以此为限,故可与模具组30的信道34构成多个第一气流空间43,可同时进行塑模空间33的排入气,并避免射出成形机(未示出)所射出的软化塑料自塑模空间33溢出。而该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主轴部422的多个削切部425会与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容置空间411的壁面构成多个第二气流空间44。且因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多个削切面414及该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多个削切面425的形成,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与该信道34的接触面积及该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主轴部422与该容置空间411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因此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相对于该信道34以及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主轴部422的摩擦得以减少,因此可以延长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以及该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寿命。此外,由于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未削切的部份与信道34的壁面几乎密合,又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主轴部422未削切的部份与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容置空间411壁面几乎密合,故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可平均不偏移地相对于该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主轴部422在信道34中移动,避免发生第一排入气结构41及/或第二排入气结构42偏心的现象,以防止于射出成型时塑料的外溢或造成塑件35发生毛边的现象。
请再参阅图3A,当软化的塑料藉射出成型机(未示出)以高压射入塑模空间33时,该塑料会渐渐填满该塑模空间33中,而塑模空间33中的气体与外界的气体会利用第一排入气结构41与信道34所构成的多个第一气流空间43排出或导入调节,而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端头部421与该主轴部422间更可包括一凹槽426,该凹槽426用以引导气体,因此塑料35的筒孔351中的气体可经凹槽426引导而进入主轴部422的削切面425与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容置空间411所构成的多个第二气流空间44,进而排出模具组30,也或利用凹槽426与多个第二气流空间44而将外界的气体导入调节。因此可有效地避免气体蓄积在塑模空间33中无法排出而分布于塑件35内部的问题,以及气体排气不平均造成的回冲压力使塑件35变形的问题。
当然,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端头部421也可一部份凸出于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容置空间411而置于塑模空间33中,而一部分容置于该容置空间411中。该端头部421凸出于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部份可与塑模空间33形成塑件35的筒孔351,而容置于该容置空间411中的部份则与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容置空间411形成一空隙,故塑件35的筒孔351中的气体得以先聚集于该空隙中,再经由凹槽426引导气体进入第二气流空间44,进而排出模具组30外。
请再参阅图3B并配合图3A,为了使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更顺利地相对第二排入气结构42在信道34中移动,可于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与信道34间及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与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主轴部422间填入润滑油,然而为了不让润滑油因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移动而流入塑模空间33污染塑料,因此于第一排入气结构41上设置了多个集污沟415,而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主轴部422也可设置多个集污沟427。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集污沟415及427的深度以约0.2mm为佳,且第一排入气结构41或第二排入气结构42的主轴部422上任意两集污沟的间距以10mm为佳,但不以此为限,也即集污沟415及427的深度及间距均可依实际需求任意调整,而集污沟415及427的数目也可分别随第一排入气结构41及第二排入气结构42主轴部422的长度而调整,例如第一排入气结构41或第二排入气结构42主轴部422的长度愈长,所需要的集污沟415或427数目便越多。因此,当第一排入气结构41相对于信道34及第二排入气结构42活动时,信道34与第一排入气结构41中多余的润滑油便可收集于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多个集污沟415中,而该第一排入气结构41的容置空间411与该第二排入气结构42主轴部422中多余的润滑油则可收集于第二排入气结构42主轴部422上的多个集污沟427中,故不会因油污流入塑模空间33中污染塑料而降低塑件35的品质。
由此可知,通过本发明排入气结构的端头部小于主轴部、以及主轴部上多个削切面的设计,或双重排入气装置中第一排入气结构及第二排入气结构主轴部上的多个削切面的设计,不仅能够促进模具组在塑模时平顺地排气,避免气体无法顺利排出而聚集于塑件中,也可避免气体无法平均排出造成一回冲压力使塑件变形等缺点。此外,排入气结构未削切的部分与模具组的信道几乎密合,而双重排入气装置中第一排入气结构及第二排入气结构未削切的部分分别与模具组的信道及第一排入气结构的容置空间内壁几乎密合,故可避免排入气结构或双重排入气装置的第一排入气结构在模具组的信道中移动时产生偏心的问题,以避免塑料外露或油污流入塑模空间造成塑料污染等问题。而且通过本发明的设计也可减少排入气结构相对于信道的摩擦,或排入气结构间彼此的摩擦,以延长排入气结构的寿命,此均为已知技术所无法达成。此外,本发明的排入气结构可固定于一顶出板上,而该双重排入气装置的第一排入气结构也可固定于一顶出板,使该排入气结构或双重排入气装置提供辅助塑件脱模的功能。即使本发明已由上述的实施例详细叙述而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的各种等同修饰,均不脱如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排入气结构,其适用于一模具组,该模具组具有一塑模空间及一信道,该塑模空间用以形成一塑件,且该塑模空间与该信道相连通,该排入气结构包括:
一端头部,其容置于该信道中并紧邻该塑模空间,该端头部的一截面中心点至该截面的边缘具有一第一长度;以及
一主轴部,其一端与该端头部相连接并部份容置于该信道中,该主轴部的一截面中心点至该截面的边缘具有一第二长度,且该第二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用以使该端头部与该信道的壁面间形成一第一气流空间,而该主轴部更具有多个削切面,所述多个削切面与该信道的壁面间形成多个第二气流空间;
因此该塑模空间中的气体与外界的气体可以通过该第一气流空间与该多个第二气流空间排出或导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入气结构,其中该排入气结构还包括一延伸部,其与该主轴部相连接,并固定于一顶出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入气结构,其中该端头部、该主轴部及该延伸部为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入气结构,其中该顶出板受一作用力的驱动而带动该排入气结构在该信道中移动,以辅助该塑件脱离该模具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入气结构,其中该第二长度与该第一长度的长度差值不大于0.04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入气结构,其中该端头部及该主轴部间还包括一凹槽,用以使该塑模空间中的气体与外界的气体通过该第一气流空间、该凹槽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气流空间而排出或导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入气结构,其中该主轴部还包括多个集污沟,用以收集填入于该主轴部与该信道间的润滑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入气结构,其中该模具组包括一第一模具及一第二模具,而该信道位于该第一模具或该第二模具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入气结构,其中该主轴部的第二长度与该信道的半径相等。
10.一种双重排入气装置,其适用于一模具组,该模具组具有一塑膜空间及一信道,该塑膜空间用以形成具有一筒孔的一塑件,且该塑模空间与该信道相连通,该双重排入气装置包括:
一第一排入气结构,其部分容置于该信道中且一端紧邻该塑模空间,该第一排入气结构具有一容置空间及多个削切面,所述多个削切面与该信道间形成多个第一气流空间;以及
一第二排入气结构,其部份贯穿该第一排入气结构的该容置空间中,且包含:
一端头部,设置于该塑模空间中,用以形成该塑件的该筒孔,该端头部的一截面中心点至该截面的边缘具有一第一长度;以及
一主轴部,其一端与该端头部相连接并部份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该主轴部的一截面中心点至该截面的边缘具有一第二长度,且该第二长度实质上大于该第一长度,而该主轴部还具有多个削切面,所述多个削切面与该容置空间的壁面间形成多个第二气流空间;
因此该塑模空间中的气体与外界的气体得通过所述多个第一气流空间排出或导入,而该塑件的该筒孔内的气体与该外界的气体可由所述多个第二气流空间排出或导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重排入气装置,其中该第一排入气结构为一套筒,用以容置该第二排入气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重排入气装置,其中该第一排入气结构还延伸一第一延伸部,并固定于一顶出板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重排入气装置,其中该顶出板受一作用力的驱动而带动该第一排入气结构于该信道中移动,以辅助该塑件脱离该模具组。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重排入气装置,其中该第一排入气结构还包括多个集污沟,用以收集填入该第一排入气结构与该信道间的润滑油。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重排入气装置,其中该第一排入气结构的该削切面与该信道的壁面具一第三长度,该第三长度不大于0.04mm。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重排入气装置,其中该第一排入气结构的未削切面与该信道的壁面密合。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重排入气装置,其中该第二排入气结构还包括一第二延伸部,其与该主轴部相连接,并固定于一固定板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双重排入气装置,其中该端头部、该主轴部及该第二延伸部一体成型。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重排入气装置,其中该第二长度与该第一长度的长度差值不大于0.04mm。
20.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重排入气装置,其中该第二排入气结构的该端头部及该主轴部之间还包括一凹槽,用以使该塑件的该筒孔内的气体与外界的气体经由该凹槽与所述多个第二气流空间排出或导入。
2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重排入气装置,其中该第二排入气结构的该主轴部还包括多个集污沟,用以收集填入于该第一排入气结构的容置空间以及该主轴部间的润滑油。
2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重排入气装置,其中该模具组包括一第一模具及一第二模具,而该信道位于该第一模具或该第二模具上。
2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重排入气装置,其中该第二排入气结构的该主轴部的第二长度与该第一排入气结构的容置空间的半径相等。
CNB2005100893040A 2005-08-03 2005-08-03 排入气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253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893040A CN100522535C (zh) 2005-08-03 2005-08-03 排入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893040A CN100522535C (zh) 2005-08-03 2005-08-03 排入气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7673A true CN1907673A (zh) 2007-02-07
CN100522535C CN100522535C (zh) 2009-08-05

Family

ID=37698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930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2535C (zh) 2005-08-03 2005-08-03 排入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22535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9409A (zh) * 2010-05-28 2011-1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模仁入子及采用该模仁入子的注塑模具
CN104890176A (zh) * 2015-06-08 2015-09-09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声学部件发泡模具排气机构
CN109895421A (zh) * 2017-12-08 2019-06-18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碳纤板模具中间定位吸气入子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9409A (zh) * 2010-05-28 2011-1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模仁入子及采用该模仁入子的注塑模具
CN102259409B (zh) * 2010-05-28 2014-11-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模仁入子及采用该模仁入子的注塑模具
CN104890176A (zh) * 2015-06-08 2015-09-09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声学部件发泡模具排气机构
CN109895421A (zh) * 2017-12-08 2019-06-18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碳纤板模具中间定位吸气入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22535C (zh) 2009-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55914A (zh) 用于轮胎模具的块件、制造该块件的方法、拼块型轮胎模具以及制造该拼块型轮胎模具的方法
CN1113465A (zh) 无浇口盘模及其模制盘的方法
CN1907673A (zh) 排入气结构
CN101057352A (zh) 铅酸蓄电池的端子的制造方法和设备及用其制造的端子
CN1857851A (zh) 不锈钢薄壁装饰圈的加工方法
CN1750368A (zh) 直线电机
CN203239931U (zh) 密封装置和密封装置用的成形体
CN1051729C (zh) 挤压模具
CN111872347A (zh) 一种模内切剪浇口的内齿轮的注塑成型装置及注塑成型方法
JPH1190609A (ja) 射出成形装置
CN1393327A (zh) 用于挤出设备的成型装置
CN103128118A (zh) 双动正反向挤压机用新型模具快换装置及其快换方法
CN1593881A (zh) 吸尘器滚刷轴的注塑模具及制造使用方法
CN104511962A (zh) 混凝土水槽拼接模块自动成型机
CN2878029Y (zh) 一种具有节能降耗浇注系统的塑胶注射模具
CN101676088A (zh) 射出成型机的锁模装置
CN113681095A (zh) 一种用于螺栓成型可提高精度模具及脱模结构
CN101045329A (zh) 光学透镜注塑成形用模具
CN1803363A (zh) 放电加工用的线电极的导引定位装置
CN100369688C (zh) 用冷挤压工艺加工轴承固定套的方法及装置
CN1712203A (zh) 用于注塑装置的闭合单元
CN207223104U (zh) 微型元件加工用倒角装置
CN213082181U (zh) 一种新型汽车盖板注塑模具
CN212495759U (zh) 一种可避免偏移的电梯操纵箱生产用开槽机
CN1104563A (zh) 用于多次受料轧制工件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