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4177B - 嵌条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嵌条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4177B
CN1904177B CN2006101080598A CN200610108059A CN1904177B CN 1904177 B CN1904177 B CN 1904177B CN 2006101080598 A CN2006101080598 A CN 2006101080598A CN 200610108059 A CN200610108059 A CN 200610108059A CN 1904177 B CN1904177 B CN 19041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upporting member
workbench
sewing machine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080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4177A (zh
Inventor
小川达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04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4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04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4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嵌条缝纫机,在嵌条缝纫机(1)中,滚子堆料装置(7)具有:基座部(71),其被支撑于大压脚装置(4)上方;和马达基座(72),其上端部与基座部(71)连结,下端部可旋转地轴支滚子(74、74),并且在滚子上方的中间部保持马达(76),基座部(71)与马达基座(72)由沿送布方向(F)的旋转轴(73)连结,马达基座(72)由转动轴(73)轴支为,相对于基座部(71)从滚子处于滚子堆料装置(7)的前侧的下降位置转动至马达基座(72)、马达(76)及滚子(74、74)的重心处于横穿通过转动轴(73)的轴心的垂线的里侧的退避位置。由此,在进行角切刀的维修或针板上的清扫时,滚子堆料不会妨碍作业。

Description

嵌条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滚子堆料(roller stacker)装置的嵌条缝纫机。
背景技术
嵌条缝纫机是适用于例如在衣服的衣料上缝合嵌条布并且在衣料与嵌条布上形成规定的切缝,由此形成衣兜的缝纫机。
该嵌条缝纫机通常具有:缝纫机主体,其具有下端保持两根机针并上下移动的针杆;压条器,其将重叠配置在载置于缝纫机工作台上的衣料的上面的嵌条布保持为倒T字形并引导至所述机针的附近;大压脚装置,其具有按压保持所述衣料及嵌条布的大压脚并通过所述两根机针的上下移动而沿形成平行的两条线迹的送布方向在所述缝纫机工作台上输送所述衣料及所述嵌条布;中心切刀机构,其配置在所述针杆的附近并在缝制后的被缝制物由所述大压脚装置输送时,在所述两条线迹之间形成直线状的直线切缝;角切刀机构,其在所述直线切缝的长度方向两端形成向外侧连续的近似V字形的V字切缝。
即,在嵌条缝纫机的缝制中,在工作台上面,重叠配置衣料和嵌条布,在其上面载置由底板部和垂直地直立设于其上面的立板部构成的截面倒T字形的压条器。此外,使嵌条布的两端部分别从压条器的底板部的上面沿立板部的各平面那样保持为折叠状态,通过输送机构向规定方向边输送各布料,边在压条器的立板部的两侧由双机针进行缝制。并且,在所述缝制时,与机针的上下移动同步,使中心切刀上下动作,形成用于形成衣兜的开口部的直线状的中心切缝,之后,在工作台的下方,通过V字形地配置的角切刀的上下动作,在该中心切缝的两端部侧连续地形成叉形分支的近似V字形的角切缝,进行缝制。并且,缝制结束后,通过使嵌条布穿过中心切缝内并反向旋转,形成衣兜。
在这种嵌条缝纫机中,众所周知,形成各切缝并完成了缝制的衣料和嵌条布(以下,称为缝制物),由设在缝纫机主体的附近的堆垛装置,例如相对于缝制物的输送方向沿直角方向输送,并层叠到载置台上(专利文献1)。
存在有多种向堆垛装置上的载置台输送缝制物的输送方式,例如已知有:由工作台和滚子夹持工作台上的缝制物,通过旋转滚子来输送的滚子堆料器(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公开专利第2002-3699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第2900514号公报
可是,在嵌条缝纫机中,在变更角切刀的角度或更换切刀构件时,需要使角切刀从工作台上方突出,并从上方使用改锥等工具进行调整或拆卸的作业。另外,还需要在工作台上进行上述大压脚等进行送布的构件的维修或更换的作业。
但是,将如上述的滚子堆料器设置在嵌条缝纫机上而利用时,由于滚子堆料器位于作业者与工作台上之间,所以出现影响作业者的视线并妨碍作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进行角切刀等构件的维修或部件更换时、或进行工作台上的清扫时,能够使滚子堆料器不妨碍作业的嵌条缝纫机。
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嵌条缝纫机,具备:缝纫机主体,其具有在下端保持两根机针并上下运动的针杆;压条器,其将重叠配置在载置于缝纫机工作台上的衣料的上面的嵌条布保持为倒T字形并引导至所述机针的附近;大压脚装置,其具有按压保持所述衣料及嵌条布的大压脚,沿通过所述两根机针的上下运动而形成平行的两条线迹的送布方向,在所述缝纫机工作台上输送所述衣料及所述嵌条布;中心切刀机构,其配置在所述针杆的附近,在缝制后的被缝制物由所述大压脚装置输送时,在所述两条线迹之间形成直线状的直线切缝;和角切刀机构,其配置在工作台下方,在所述直线切缝的长度方向两端形成向外侧连续的近似V字形的V字切缝;
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体,其相对于所述缝纫机主体处于所述送布方向前方,被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支撑构件,其上端部由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保持体上;滚子,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支撑构件下端,沿所述工作台上面,在与所述送布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输送所述被缝制物并从所述工作台排出所述被缝制物;马达,其设于所述支撑构件的中间部,并连结为使该滚子旋转;上下动作机构,其在所述滚子处于滚子堆料装置的前侧的所述下降位置与所述支撑构件、所述马达及所述滚子的重心处于比所述转动轴的轴心靠里侧的退避位置之间,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可转动地连结所述支撑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滚子堆料装置,在缝制处理中,通过上下动作机构使滚子下降,马达旋转驱动滚子,由此从工作台排出缝制处理后的被缝制物。另一方面,滚子堆料装置在缝制处理后,通过上下动作机构使滚子上升,停止马达,使滚子的旋转驱动停止。
在此,由于支撑构件由转动轴轴支为,相对于基座从滚子处于滚子堆料装置的前侧的下降位置转动至支撑构件、马达及滚子的重心处于横穿通过转动轴的轴心的垂线的里侧的退避位置,因此,若将支撑构件移动至退避位置,则开放支撑构件占有的空间,增大缝制后的维修等的作业空间。
因此,在进行角切刀或大压脚等的维修或工作台上的清扫时,能够使滚子堆料装置不妨碍作业。
本发明技术方案2是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1所述的嵌条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动作机构,使所述支撑构件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转动于下述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所述下降位置、和位于该两位置之间的所述滚子从工作台上面稍微向上方离开的待机位置。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2,能够在三位置间使滚子上升下降。
因此,以简单的构造即可进行滚子的上升下降。
本发明技术方案3是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1或本发明技术方案2所述的嵌条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体具备弹性保持构件,其保持转动至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支撑构件。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3,设在保持体上的弹性保持构件,能够以其弹性力保持转动至退避位置的支撑构件。
因此,即使因振动等外界因素支撑构件要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也能够通过弹性保持构件保持,所以能够将支撑构件预先保持到退避位置,用户能够集中于工作台附近的作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由于支撑构件由转动轴轴支为,相对于基座从滚子处于滚子堆料装置的前侧的下降位置转动至支撑构件、马达及滚子的重心处于横穿通过转动轴的轴心的垂线的里侧的退避位置,因此,若将支撑构件移动至退避位置,则开放支撑构件占有的空间,增大缝制后的维修等作业空间。
因此,在进行角切刀的维修或工作台上的清扫时,能够使滚子堆料装置不妨碍作业。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以简单的构造即可使滚子在三位置进行上升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即使因振动等外界因素支撑构件要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也能够通过弹性保持构件保持,所以能够将支撑构件预先保持到退避位置,用户能够集中于工作台附近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嵌条缝纫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缝纫机主体、压条器及大压脚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使支撑构件上升到退避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滚子堆料装置的排出位置(下降位置)的姿势的概略侧视图;
图5是表示滚子堆料装置的待机位置的姿势的概略侧视图;
图6是表示滚子堆料装置的退避位置的姿势的概略侧视图。
图中,1-缝纫机(嵌条缝纫机);2-缝纫机主体;3-压条器(binder);4-大压脚装置;5-中心切刀机构;6-角切刀机构;7-滚子堆料装置;21-机针;23-工作台;41-大压脚;70-锁定弹簧(弹性保持构件);71-保持体;72-支撑构件;73-支撑轴(旋转轴);74-滚子;77-驱动缸装置(驱动机构、上下动作机构);79-支撑轴(被驱动机构、上下动作机构);F-送布方向;G-布排出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嵌条缝纫机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嵌条缝纫机的结构>
如图1或图2所示,嵌条缝纫机1(以下,称为缝纫机1)具有:缝纫机主体2,其具有保持于上下运动的针杆下端的两根机针21、21;压条器3,其将重叠配置在载置于成为缝制的作业台的工作台23上的衣料的上面的嵌条布保持为倒T字形并引导至机针的附近;大压脚装置4,其具有按压保持衣料及嵌条布的大压脚41、41,从所述机针21、21前面向送布方向F后方在工作台23上输送衣料及嵌条布;中心切刀机构5,其配置在针杆的附近,在缝制后的被缝制物由大压脚装置4输送时,在两条线迹之间形成直线状的直线切缝;角切刀机构6,其比机针21、21靠送布方向后方,且配置在工作台23下方,在直线切缝的长度方向外侧形成与直线切缝连续的近似V字形的V字切缝;滚子堆料装置7,其将缝制结束后的衣料及嵌条布向布排出方向G输送。
(工作台及缝纫机)
如图2所示,工作台23,其上表面与X-Y平面平行,在水平的状态下使用。该工作台23的上表面形成为沿送布方向F(X轴方向)较长的长方形状。在该工作台23上配置有压条器3和大压脚装置4,在工作台23的下侧配置有角切刀机构6。另外,设有由工作台23或缝纫机主体2支撑并覆盖所述大压脚装置4的上方的罩8。
另外,在工作台23上的两个机针21、21的下方设有针板24。在该针板24上形成有分别对应于机针21、21的针孔,在各针孔的下侧分别设有未图示的水平旋梭。即,分别插通各机针21、21的机线,分别由针板24的下侧对应的各水平旋梭捕捉,缠绕从水平旋梭抽出的底线进行缝制。
此外,在针板24的两个针孔的大致中间,在送布方向F的下游侧,形成有插入中心切刀51的缝隙,还配置有通过与中心切刀51的协同动作切断布料的未图示的固定切刀。
缝纫机主体2包括:床身部26,其配置在工作台23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的紧旁边;纵体部27,其从床身部26直立设置;和机头部28,其从纵体部27的上端部沿Y轴方向延伸设置,在机头部28内收纳有机针21、21的上下驱动机构与中心切刀机构5的主要结构。另外,由机头部28的前端侧的下端部垂下支撑机针21、21与中心切刀51。
(压条器)
如图2所示,压条器3具有:底板部31,其为长条状平板;立板部32,其沿底板部31的长度方向垂直地直立设置;引导构件33,其在立板部32的送布方向F的下游侧端部,避开中心切刀51并引导嵌条布。
另外,压条器3,由具有气缸的未图示的支撑机构支撑,在非使用时如图1所示,远离机针21、21的针下的位置处于回避状态。在使用时,通过气缸的驱动被调整到针板位置。
底板部31被形成为长方形状,在使用时被支撑为其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且其底面正对工作台23的上表面载置。
立板部32,除引导构件33的附近的部分以外,其整体为长方形状的平板,在底板部31的上面,在该底板部3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中间位置,以与底板部31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垂直地直立设置。即,在压条器3中,底板部31与立板部32,从其长度方向观察成为倒立的T字形地一体成形。
并且,若嵌条布在针板24上重叠配置在衣料的上侧,则从上方载置压条器3,折叠嵌条布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底板部3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上方立起,进而,使嵌条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沿立板部32的两侧的侧面,由后述的大压脚41、41保持。即,形成使嵌条布从立板部32的一方的侧面经由底板部31沿至立板部32的另一方的侧面的状态。于是,在配置为由压条器3卷曲嵌条布的状态下,边输送嵌条布及衣料,边在立板部32的两侧由机针21、21进行缝制。
另外,在压条器3的沿X方向的送布方向F的紧下游侧,在立板部32的延长线上配置有中心切刀51。由于嵌条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沿立板部32向送布方向F的下游侧移动,因此,为了不被中心切刀51割裂,设有引导构件33。引导构件33形成为,一体地形成在该立板部32的送布方向F的下游侧端部,并且朝向送布方向F叉形地分支成俯视的形状被形成为近似V字形。并且,引导构件33,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嵌条布以防止中心切刀51,被配置为尽量接近中心切刀51并从两侧覆盖该中心切刀51。根据所述形状,送布时嵌条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被引导向从立板部32分离的方向,并被向避开中心切刀51的方向引导。
(大压脚装置)
如图2所示,大压脚装置4具有:大压脚41、41,其从上方分别按压配置到压条器3上的嵌条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支撑体42,其支撑这两个大压脚41、41;未图示的气缸,其经由支撑体42使大压脚41、41上下移动;未图示的压脚马达,其经由支撑体42使由大压脚41、41按压的嵌条布及衣料向送布方向F移动。
各大压脚41、41分别是长方形状的平板,分别以使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的状态由支撑体42支撑。另外,各大压脚41、41被支撑为其平板面与X-Y平面平行。并且,通过气缸的驱动可切换上下的两位置,在上位置时离开工作台23的上面,在下位置达到工作台23的上面高度。另外,两个大压脚41、41被以其之间至少能够使压条器3的立板部32穿过的方式以分离的状态支撑。
支撑体42被支撑为可沿X轴方向在工作台23上移动,支撑的两个大压脚41、41配置为通过机针21、21的上下移动路径的两侧。另外,支撑体42经由未图示的滚珠丝杠机构由压脚马达驱动。
(中心切刀机构)
如图2所示,中心切刀机构5具有:收容于机头部28内的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和中心切刀51,该中心切刀51,通过该驱动机构而上下动作并在工作台23上的布中切入直线状的切缝。
驱动机构由成为驱动源的切刀驱动马达或多个连接构件构成,通过切刀驱动马达的驱动,经由连接构件,使中心切刀51上下动作。中心切刀51设在机针21、21的送布方向F的下游侧,通过其上下动作能够在布上切入直线状的切缝。
(角切刀机构)
如图2所示,角切刀机构6具有:角切刀61、61,其以一定的间隔被配置在送布方向F上;朝向上方驱动角切刀61、61的未图示的驱动机构。
角切刀61、61由一对三角形状的切刀构成,其排列为从其前端侧观察的形状成为近似V字形状,以使该前端部朝向上方的状态支撑。
对于角切刀机构6,在将形成有两条线迹和中心切缝的布,由大压脚装置4输送到成为该角切刀机构6的正上方的位置时,通过使两个角切刀61、61在中心切缝的两端部或角切刀用切缝的外侧的端部上下动作,可在布上形成两个V字形的角切缝。
(滚子堆料装置)
如图1所示,在比缝纫机主体2靠送布方向F后方的位置,在工作台23上直立设有支撑柱S。该支撑柱S,用来支撑用于输送缝制物的装置(未图示)。
在该支撑柱S上,以覆盖大压脚装置4上方的方式固定有使所述布排出方向G侧的上端面近似圆弧状地向下方弯曲的形状的罩8,并且,比所述罩8位于上方地配置有滚子堆料装置7,成为滚子堆料装置7的基座的保持体71由螺栓等固定。
所述保持体71与所述送布方向垂直,即,被形成为在沿Y轴方向的布排出方向G上延伸,在其前端通过支撑轴(转动轴)73可旋转地连结有支撑构件72的基端。
支撑构件72,其下端面沿罩8从上方朝向下方弯曲形成为圆弧状,在支撑构件72上,与缝制物结合进行输出的滚子74、74设于前端,并且,驱动滚子74、74的马达76设于其上方的中间部。
支撑构件72,通过所述支撑轴73,可相对于保持体71转动地轴支于下述位置:所述滚子74、74与工作台23的布排出方向G前端侧的上端缘附近结合的下降位置(图4);使包括马达76及滚子74、74的支撑构件72整体的重心为比支撑轴73靠里侧(布排出方向G前侧)的退避位置(图6);比所述下降位置稍靠上方的待机位置(图5)。
再有,所述支撑轴73,在所述布排出方向G上配置为位于工作台23的里侧且靠近罩8的前端的位置。由此,滚子74、74能够对缝制物施加垂直方向的载荷,并且,相比于在所述支撑轴73的位置被配置在罩8的里侧时,可较小地设定保持体71或支撑构件72的强度或重量。
另外,在保持体71的下面侧设有由该保持体71支撑的作为驱动机构的驱动缸装置77,驱动缸装置77内的活塞78出入于支撑构件72侧,即,沿缝制结束后的布排出方向G出入。并且,在支撑构件72的上端部附近,固定有在活塞78的出入路径上突出并且沿送布方向F延伸的作为被驱动构件的支撑轴79。
即,通过活塞78沿布排出方向G前出,处于其移动路径上的支撑轴79被活塞78顶推而沿布排出方向G移动,从而支撑构件72以支撑轴73为中心转动。根据该动作,安装在支撑构件72上的滚子74、74能够相对于工作台23上升。另一方面,在使滚子74、74下降时,通过使活塞78后退,使支撑构件72等因自重而转动。因此,由驱动缸装置77与支撑轴79构成了上下动作机构。
另外,在保持体71的上面侧安装有锁定弹簧70,其作为弹性保持构件,在使支撑构件72以支撑轴73为中心转动到退避位置(参照图3)时,由自身的弹性力保持支撑轴79,并阻止支撑构件72的转动。
<滚子堆料装置的动作>
下面,对滚子堆料装置7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排出缝制结束后的布时,如图4所示,使驱动缸装置77的活塞78后退。若活塞78后退,则由于支撑支撑轴79的物体消失,所以支撑构件72因自重以支撑轴73为中心朝向下方(图4中为逆时针旋转方向)转动,滚子74、74成为能够在工作台23的上方夹持布的状态。将该位置作为滚子堆料装置7的下降位置。
在缝制及布的排出结束后,如图5所示,使驱动缸装置77的活塞78前出。若活塞78前出,则支撑轴79被活塞78顶推,支撑构件72以支撑轴73为中心朝向上方(图4中为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不久,若活塞78只前出规定的量,则滚子74、74从工作台23的上方脱离,在工作台23上形成空间。将该位置作为滚子堆料装置7的待机位置。
在缝制及布的排出结束,进行角切刀61等的维修时,如图6所示,用户将支撑构件72扳到上方,从下降位置转动至支撑构件72、马达76及滚子74、74的整体的重心成为横穿通过支撑轴73的轴心的垂线L的里侧(图6中为虚线L的右侧)的退避位置。
若支撑构件72转动至退避位置,则支撑轴79与锁定弹簧70卡合,由锁定弹簧70的弹性力保持。由此,通过使滚子堆料装置7转动至退避位置,在工作台23的上面能够形成比滚子堆料装置7位于待机位置时更大的作业空间。
<作用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滚子堆料装置7在缝制处理中,开放驱动缸装置77并使滚子74、74下降,通过马达76旋转驱动滚子74、74从工作台23上排出缝制处理后的被缝制物。另一方面,滚子堆料装置7在缝制处理后,通过驱动驱动缸装置77使滚子74、74上升并上升到待机位置,通过停止马达76使滚子74、74的旋转驱动停止。
在此,由于支撑构件72由支撑轴73轴支为相对于保持体71从滚子74、74成为滚子堆料装置7的前面侧的下降位置转动至支撑构件72、马达76及滚子74、74的整体的重心成为横穿通过支撑轴73的轴心的垂线的里侧的退避位置,因此,若将支撑构件72移动至退避位置,则开放支撑构件72占有的空间,增大缝制后的维修等的作业空间。
因此,进行角切刀61的维修或工作台23上的清扫时,能够使滚子堆料装置7不妨碍作业。
另外,通过驱动驱动缸装置77,活塞78与支撑轴79卡合,从而能够使支撑构件72以支撑轴73为中心转动。并且,通过支撑构件72以支撑轴73为中心转动,能够使滚子74、74上升下降。
因此,由只驱动驱动缸装置77的简单的构造,即可进行滚子74、74的上升下降。
另外,设在保持体71上的锁定弹簧70,能够由其弹性力保持固定在转动至退避位置的支撑构件72上的支撑轴79。
因此,即使因振动等外界因素支撑构件72要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也能够通过锁定弹簧70保持支撑轴79,所以能够将支撑构件72预先保持到退避位置,用户能够集中于工作台23附近的作业。
<其他>
再有,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支撑构件并不限于通过驱动缸装置上下移动,也可通过马达进行。除此之外,也可在发明的范围内自由地置换、变更等。

Claims (3)

1.一种嵌条缝纫机,具备:
缝纫机主体,其具有在下端保持两根机针并上下运动的针杆;
压条器,其将重叠配置在载置于缝纫机工作台上的衣料的上面的嵌条布保持为倒T字形并引导至所述机针的附近;
大压脚装置,其具有按压保持所述衣料及嵌条布的大压脚,沿通过所述两根机针的上下运动而形成平行的两条线迹的送布方向,在所述缝纫机工作台上输送所述衣料及所述嵌条布;
中心切刀机构,其配置在所述针杆的附近,在缝制后的被缝制物由所述大压脚装置输送时,在所述两条线迹之间形成直线状的直线切缝;和
角切刀机构,其配置在工作台下方,在所述直线切缝的长度方向两端形成向外侧连续的近似V字形的V字切缝;
滚子堆料装置,其将缝制结束后的所述衣料及所述嵌条布向布排出方向输送,
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堆料装置具备:
保持体,其相对于所述缝纫机主体处于所述送布方向前方,被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
支撑构件,其上端部由转动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保持体上;
滚子,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支撑构件下端,沿所述工作台上面,在与所述送布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输送所述被缝制物并从所述工作台排出所述被缝制物;
马达,其设于所述支撑构件的中间部,并连结为使该滚子旋转;
上下动作机构,其在所述滚子处于所述滚子堆料装置的前侧的下降位置与所述支撑构件、所述马达及所述滚子的重心处于比所述转动轴的轴心靠里侧的退避位置之间,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可转动地连结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下降位置,所述滚子成为能够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保持布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条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动作机构,使所述支撑构件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转动于下述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所述下降位置、和位于该两位置之间的所述滚子从工作台上面稍微向上方离开的待机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条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体具备弹性保持构件,其保持转动至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支撑构件。
CN2006101080598A 2005-07-29 2006-07-27 嵌条缝纫机 Active CN19041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20832 2005-07-29
JP2005220832A JP4726567B2 (ja) 2005-07-29 2005-07-29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2005220832 2005-07-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4177A CN1904177A (zh) 2007-01-31
CN1904177B true CN1904177B (zh) 2011-08-10

Family

ID=37673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80598A Active CN1904177B (zh) 2005-07-29 2006-07-27 嵌条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26567B2 (zh)
CN (1) CN19041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1838B (zh) * 2008-05-26 2013-03-27 Juki株式会社 电子循环缝纫机
JP6735017B2 (ja) * 2016-04-05 2020-08-05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用補助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ミシン
CN108505220B (zh) * 2017-10-23 2019-03-22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收料机构、缝纫机、及收料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1409A (en) * 1961-02-13 1963-11-13 Union Special Machine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sewing apparatus
GB1151713A (en) * 1965-06-29 1969-05-14 Herbert Jacobs Improved Automatic Sewing Apparatus
EP0621363A1 (en) * 1993-04-21 1994-10-26 Pegasus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Automatic apparatus for hemming a tubular work piece
JP2900514B2 (ja) * 1990-05-18 1999-06-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加工布搬送積載装置
CN2543969Y (zh) * 2002-03-19 2003-04-09 吕学忠 缝纫机械带状料馈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9569B2 (ja) * 1992-10-20 2001-03-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加工物積載装置
JP2001327778A (ja) * 2000-05-23 2001-11-27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生産カウン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1409A (en) * 1961-02-13 1963-11-13 Union Special Machine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sewing apparatus
GB1151713A (en) * 1965-06-29 1969-05-14 Herbert Jacobs Improved Automatic Sewing Apparatus
JP2900514B2 (ja) * 1990-05-18 1999-06-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加工布搬送積載装置
EP0621363A1 (en) * 1993-04-21 1994-10-26 Pegasus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Automatic apparatus for hemming a tubular work piece
CN2543969Y (zh) * 2002-03-19 2003-04-09 吕学忠 缝纫机械带状料馈送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许2900514B2 1999.06.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4177A (zh) 2007-01-31
JP2007029629A (ja) 2007-02-08
JP4726567B2 (ja) 201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1873B (zh) 钮扣孔缝纫机
CN108754894B (zh) 一种全自动贴袋机
CN1904177B (zh) 嵌条缝纫机
CN110774668B (zh) 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线
CN108377645A (zh) 穿孔装置以及具有该穿孔装置的刺绣缝纫机
CN101935922B (zh) 缝纫机的压紧装置
CN101845716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1358412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904178B (zh) 嵌条缝纫机
CN101469490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的嵌条布压脚机构
CN1800476B (zh) 嵌条缝纫机
CN1944752B (zh) 缝纫机的堆积装置
WO2019237699A1 (zh) 自动衬衫袖叉机
US5611468A (en) Folding device for an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US4041818A (en) Apparatus for cutting carpet samples
EP0682135A1 (en) Device for rotating a mattress on the working table of a hemming machine
CN1904176B (zh) 嵌条缝纫机
CN101245532A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1387049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1302686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US4869185A (en) Folding device for an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CN107187926B (zh) 陶瓷纤维毯折毯机
CN101586290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205242040U (zh) 平缝机用的开袋口装置
CN113276207B (zh) 一种拖鞋生产用原材料自动切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