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1838B - 电子循环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电子循环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1838B
CN101591838B CN 200810111320 CN200810111320A CN101591838B CN 101591838 B CN101591838 B CN 101591838B CN 200810111320 CN200810111320 CN 200810111320 CN 200810111320 A CN200810111320 A CN 200810111320A CN 101591838 B CN101591838 B CN 101591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pedestal part
holding frame
sewing machine
workb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113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91838A (zh
Inventor
富田洋平
森岛伸行
皆川忠义
立川修
植田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riority to CN 20081011132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918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91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1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91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1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循环缝纫机,其可以抑制缝制时产生振动。缝纫机具有:保持框(21),其保持被缝制物,可以在与缝针(11)的上下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移动机构(20),其经由支撑保持框的进给台(25),使保持框相对于缝针而移动;缝纫机架(50),其保持针上下移动机构及移动机构;以及缝制工作台(12),其为平板状,载置利用移动机构进行移动动作的保持框,缝制工作台上的缝纫机架的直立机体部侧的两端部以成为自由端的方式,从该直立机体部侧延伸出,在前述缝纫机中设置支承部(80),其从下侧支承从缝制工作台的直立机体部(52)侧延伸出的端部。

Description

电子循环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保持框进行被缝制物的移动动作的电子循环缝纫机。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现有的电子循环缝纫机中,如图7所示,缝纫机主体103具有:臂部103a,其可以上下移动地支撑缝针100;底座部103b,其在内部配置X-Y移动机构(未图示),该X-Y移动机构使支撑保持框101的进给台102在X-Y方向上移动;以及直立机体部103c,其使臂部103a与底座部103b结合。在前述底座部103b上形成未图示的开口部,以连结底座部103b内的X-Y移动机构和底座部103b上方的保持框101,并且使保持框101可以移动。
在前述底座部103b上设置平板状的缝制工作台104,其载置前述保持框101,使该保持框101可以利用X-Y移动机构在其上进行水平移动。
在这种现有的缝纫机中,对应于前述保持框101的移动范围,前述缝制工作台104的侧端部104a,以从底座部103b上升起的状态被支撑,以避免与前述进给台102的干涉。
专利文献1:特开平9-1314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因为前述端部104a以从底座部103b上升起的状态被支撑,所以,端部104a成为悬臂梁的自由端,由于缝制动作中的各种动作机构的动作,其容易经由缝纫机主体103而产生振动,其结果,振动也至传递保持框101上,无法使被缝制物的规定线迹形成位置适当地位于缝针100的上下移动位置,存在可能会降低缝制品质的问题。
特别地,对于伴随搭载大型的保持框而必须搭载大型缝制工作台的缝纫机,这是很显著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简单的结构,在搭载大型保持框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缝制工作台的振动的影响,同时,顺利地进行罩等的移动。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电子循环缝纫机,其具有:缝纫机架,其具有底座部、在上方与前述底座部相对的臂部、以及将前述底座部与臂部之间连结的直立机体部;进给台,其在前述底座部外部支撑保持框,配置为可以沿前述底座部上表面移动;移动机构,其配置在前述底座部内部,与前述进给台连结,以使得前述保持框相对于缝针移动;以及平板状的缝制工作台,其配置在前述底座部上,在该缝制工作台上载置保持框,可以由前述移动机构使该保持框进行移动动作,在前述底座部的上表面具有开口部,以可以利用前述移动机构使前述保持框移动,前述缝制工作台的端部以成为自由端的方式,向直立机体部侧延伸出,相对于前述底座部在上方与前述底座部分离,其特征在于,前述缝纫机设有:一对支撑板(61、61),其固定在前述底座部上,从底座部向外侧伸出;板状罩(63、63),其与前述进给台一起可滑移地由前述支撑板支撑;支承部(80),其直立地支撑在前述支撑板上,以可以与前述缝制工作台的向直立机体部侧延伸出的端部的下表面卡合;以及切槽部(63c、63b),其沿前述滑移方向形成在前述板状罩上,以可以避免与前述支承部间的干涉。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具有与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同时,其特征在于,前述切槽部是可以使前述支承部通过的直线上的槽。
发明的效果
因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构造为,以缝制工作台的直立机体部侧的端部成为自由端的方式延伸,但支承部从下侧支承该端部,所以其不易产生振动,对保持框的振动影响也得以消除,可以进行良好的被缝制物的移动动作,提高缝制品质。
另外,特别地,即使在缝制工作台大型化,延伸端部增长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抑制振动的产生。
而且,因为在板状罩上沿着滑移方向形成用于避免与支承部干涉的切槽,所以,当板状罩与进给台一起移动时,因为支承部进入切槽内,不会妨碍板状罩的移动,所以可以进行良好的被缝制物的移动动作,进一步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另外,因为可以避免板状罩与支承部的干涉,所以可以大致消除缝制工作台相对于直立机体部侧端部的支承部的配置的限制,更加适当地配置支承部,进一步实现振动的抑制。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通过使前述切槽部为可以使前述支承部通过的直线上的槽,可以使支承部经由切槽部引导板状罩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子循环缝纫机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布料移动机构的进给机构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缝制工作台上的支承部周围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缝制工作台上的支承部周围的构造的侧视图。
图5是沿着图1的W-W线的底座部罩机构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形成在第1及第2辅助罩上的切槽的斜视图。
图7是表示现有的电子循环缝纫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
根据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循环缝纫机10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电子循环缝纫机10的缝针11的上下移动方向为Z轴方向(高度方向),以在水平面上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为X轴方向(左右方向)和Y轴方向(前后方向)。
电子循环缝纫机10具有:缝针11,其利用未图示的针上下移动机构进行上下移动;布料保持框(保持框)21,其可以保持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布料移动机构20,其具有支撑布料保持框21的进给台22,经由该进给台22,使布料保持框21向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合成方向移动;缝纫机架(缝纫机主体)50,其保持针上下移动机构及布料移动机构20;底座部罩机构60,其用于覆盖后述的底座部51的上表面;以及平板状的缝制工作台12,其可移动地载置布料保持框21。
下面,详细说明各部分。
(缝纫机架)
缝纫机架50由以下部分构成:箱状的底座部51;直立机体部52,其从底座部51的一端部直立设置;以及臂部53,其从直立机体部52的上端,与底座部51的上方相对配置。为了将大型布料保持框21可移动地载置在底座部51上方,前述底座部51和臂部53的Y方向长度约为通常的2倍。这是为了可以得到从直立机体部52至缝针11的上下移动位置的长度,以使得布料保持框21的Y方向前部附近可以移动至缝针11的上下移动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使底座部及臂部的长度为通常的约2倍,但也可以适用于长于标准的缝纫机的情况。
(针上下移动机构)
未图示的针上下移动机构配置在臂部53内,具有与缝纫机电动机(未图示)联动而使缝针11上下移动的公知结构。
(布料移动机构)
布料移动机构20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前述布料保持框21;下板22,其与布料保持框21一起保持布料;保持体23,其保持布料保持框21的两侧部;进给臂24,其可升降地支撑保持体23;进给台25,其载置进给臂24;以及进给机构30,其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对进给台25进行移动定位。
配置在底座部5上表面的布料保持框21为长方形的框体,以在框的内侧区域内进行落针。并且,布料保持框21的X轴方向的两端部,由平面观察大致为コ字状的保持体23支撑。
进给臂24,其后端部固定支撑在进给台25的后侧端部的上表面,前端部以悬臂梁的状态向前侧延伸出。并且,进给臂24在其前端部,可升降地支撑保持体23。在进给臂24上安装:未图示的螺旋弹簧,其经由保持体23将布料保持框21向下方预紧;以及未图示的气缸,其抵抗该螺旋弹簧而使布料保持框21上升,该进给臂24经由保持体23,进行布料保持框21的升降动作。
下板22的前端部为与布料保持框21相同形状的平板,后端部固定支撑在进给台25的后部上表面。并且,该下板22,其前端部与下降的布料保持框21大致重合,以由布料保持框21和下板22夹持布料的状态保持布料。
另外,下板22,其下表面的高度调节为,刚好置于后述的缝制工作台12的上表面上,当与布料保持框21一起进行布料移动时,其在缝制工作台12的上表面上滑动。
进给台25为在前后方向(Y轴方向)稍长的长方形的平板体,通过在其后部侧配置向前方延伸出的进给臂24,取得前后产生的载荷的平衡。
进给机构30具有:一对支撑轴36、37,其在X轴方向上平行配置,固定在机架上;沿Y轴方向的一对同步带35、35,其搭设到固定在两个支撑轴36、37的两端的滑轮上;一对Y轴滑轨34、34,其沿着前述同步带35、35固定配置;滑块33A、33B,其被支撑为,可以相对于各Y轴滑轨34、34,在Y轴方向上滑动;一对X轴滑轨32、32,其在X轴方向上平行配置,固定在前述滑块33A、33B上;花键轴44,其沿着一侧的同步带35平行配置;第一滑轮支撑体43,其被支撑为,可以相对于前述花键轴44,在其轴线方向上移动;第二滑轮支撑体42,其被固定在与前述花键轴44相反一侧的滑轨34上的滑块33A上;沿X轴方向的同步带41,其搭设在由第一及第二滑轮支撑体42、43支撑的旋转滑轮上;两对滑块31、31,其固定在前述同步带上,被支撑为可以在前述滑轨32、32上沿着X轴方向滑动;Y轴电动机40,其经由齿轮构造与支撑轴37连结,进行旋转驱动;X轴电动机47,其经由齿轮构造与花键轴44连结,进行旋转驱动;以及X轴电动机47的原点检测机构48,其与花键轴44并列设置。并且,在前述两对滑块31、31上固定进给台25的四角。X轴电动机47及Y轴电动机40可以使用步进电动机。
此外,设置在第二滑轮支撑体43上并搭设同步带41的带滑轮,利用花键构造从花键轴44传递旋转驱动力,利用X轴电动机47的驱动,可以传输同步带41。
进给台25利用X轴滑轨32、32而可以向X轴方向自由移动,该X轴滑轨32、32经由滑块33、33,利用Y轴滑轨34、34而可以向Y轴方向自由移动。由此,进给台25可以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合成方向上自由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分别驱动控制X轴电动机47及Y轴电动机40,可以将进给台25、布料保持框21及下板22定位在X-Y平面的任意位置。
(缝制工作台)
缝制工作台12如图1所示,为长方形的平板,其大小设定为,在布料保持框21及下板22移动至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极限移动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其收容在平板面内。在该缝制工作台12的缝针11的正下方的位置设置针孔,在针孔位置的下侧配置未图示的公知的釜机构,其使下线与穿过缝针的上线缠绕。
缝制工作台12如图3及图4所示,配置为高出底座部51的上表面一些,缝制工作台12的前端部,相对于底座部51的前端部,较大地向前方延伸出。为此,缝制工作台12利用设置于底座部51的前端部的支承托架13支承其下表面侧,同时固定在底座部51上。此外,缝制工作台12的后端部侧配置为,俯视观察与底座部51的前端部侧局部重合,在缝制工作台12的下表面和底座部21的前端部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是前述进给台25移动至最前进位置时,为了避免与缝制工作台12的后端部碰撞所必需的结构。此外,在图4中,在该间隙内图示底座部罩机构60,而进给台25相对于该底座部罩机构60进入更内侧。
另外,缝制工作台12的X轴方向宽度,设定为宽于底座部51的X轴方向宽度一些,相对于底座部51的两侧部向外侧延伸出。
(底座部罩机构)
底座部51可以进行进给机构30及进给台25或进给臂24的进给动作,利用未图示的开口部而向上方较大地敞开,在这种状态下,进给机构30露出而布屑等会进入,从而在进给机构30的动作中产生故障。因此,利用底座部罩机构60覆盖进给台25的周围。而且,如前所述,进给台25因为任意地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移动,所以底座部罩机构60成为容许该进给台25的移动,并且覆盖其周围的构造。
底座部罩机构60具有:一对支撑板61、61,其固定在底座部51的上表面上,从底座部51相对于X轴方向而向外侧伸出;作为板状罩的第一辅助罩62、62及第二辅助罩63、63,其分别设置在X轴方向两侧,以用于被覆遮蔽进给台25与支撑板61、61之间的开口部;以及滑轨64、64,其固定在前述支撑板61、61的上表面上,支撑第一及第二辅助罩62、62、63、63,使其可以沿着X轴方向滑动。
各支撑板61、61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以使进给机构30的上方敞开的方式相互分离配置。各支撑板61、61的X轴方向外侧端部,如图3所示,设定为相对于缝制工作台12位于外侧。
各滑轨64、64架设在两个支撑板61、61之间,固定安装在它们的上表面上。而且,各滑轨64、64的长度设计为,与从一侧的支撑板61的前端部到另一侧的支撑板61的前端部的距离相等,配置在各支撑板61的前端部侧和后端部侧。
此外,各滑轨64、64,沿着其长度方向而上下形成两条滑槽。这些滑轨64、64的滑槽彼此相对,各滑轨64、64的上侧的滑槽支撑第一辅助罩62、62的两端部,使其可以沿着X轴方向滑动,各滑轨64、64下侧的滑槽支撑第二辅助罩63、63的两端部,使其可以沿着X轴方向滑动。
第一及第二辅助罩62、62、63、63均为长方形的大致平板状,这些罩与支撑板61、61,利用各滑轨64、64,在上下方向上形成若干间隙。
如图5所示,在进给台25的X轴方向两侧边缘部形成向上的凸条部25a(仅图示一侧)。
与其相对,在第一辅助罩62、62上,在进给台25侧的侧边缘部上,在Y轴方向全长范围内,形成与凸条部25a嵌合的嵌合槽部62a。因此,第一辅助罩62、62可以容许进给台25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当进给台25在X轴方向上移动时,其可以与进给台25一起在X轴方向上进行移动。此外,也可以在进给台25侧设置槽,在第一辅助罩62侧设置凸状部。
另外,在第一辅助罩62、62的第二辅助罩63、63侧的侧边缘部的下表面,在Y轴方向的全长范围内,形成向下侧凸出的凸状部62b、62b。
而且,与其相对,在第二辅助罩63、63的第一辅助罩62、62侧的侧边缘部的上表面,在Y轴方向的全长范围内,形成向上侧凸出的凸状部63a、63a。并且,该各凸状部63a、63a,相对于各凸状部62b、62b位于内侧,由此,当进给台25向内侧较大移动时,凸状部62b与凸状部63a卡合,第二辅助罩63与第一辅助罩62一起,在X轴方向上进行滑移,当进给台25移动至外侧时,凸状部63a与凸状部62b不卡合,仅第一辅助罩62以重叠在第二辅助罩63上的方式,在X轴方向上进行滑移。而且,在支撑板61、61的X轴方向的前端位置,设置止动器65、65,以限制第一辅助罩62、62及第二辅助罩63、63相对于该止动器65、65再向外侧的移动。利用该第一辅助罩62、62及第二辅助罩63、63,即使在进给台25移动至X轴方向的两侧的边界位置的情况下,对于该X轴方向的两侧来说,也总是被覆盖。
此外,在进给台25的后侧设置蛇腹构造的卷帘门66,随着进给台25的前后移动,卷帘门66总是覆盖进给台25的上方。而且,因为进给台25的前侧总是被前述下板22覆盖,所以不设置遮蔽构造。
(支承部)
如前所述,缝制工作台12,其后端部相对于底座部51的前端部向后方延伸出,而且,在与底座部5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由此,因为缝制工作台12在该状态下成为后端部为自由端的悬臂梁构造,容易产生振动,所以为了抑制该振动而设置支承部80。
在缝制工作台12的后端部、X轴方向的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支承部80,从下侧支承各部分。也就是所说,支承部80如图4所示,由以下部分构成:螺栓81,其使缝制工作台12后端部的X轴方向的端部的角部,与位于其下方的支撑板61连结;以及衬垫82,其使该螺栓81插入,并将缝制工作台12和支撑板61维持为规定的间隔。
此外,各支承部80的配置可以设置在更内侧,但优选设置在角部(后方中、X轴方向的两个外侧),以使得在缝制工作台12的端缘部的任意部位均不形成自由端。
在这里,因为支承部80是连结缝制工作台12与支撑板61的构造,所以会产生与第一辅助罩62及第二辅助罩63间的干涉。因此,如图6所示,在第一辅助罩62及第二辅助罩63上,在沿着滑移方向(X轴方向)的直线上,形成用于避免与支承部80干涉的切槽62c、62b。前述支承部80引导该切槽62c、63b的移动,辅助前述两个辅助罩62、63的顺利滑移。
(电子循环缝纫机的动作说明)
在由上述结构构成的电子循环缝纫机10中,利用气缸的驱动而使布料保持框21下降,在其与下板22之间进行布料的保持。
并且,按照存储的缝制数据,控制单元在由针上下移动机构进行的针上下移动的每一针时,驱动进给机构30的X轴电动机47及Y轴电动机40,将布料保持框21定位在由缝制数据确定的任意位置。
此时,进给台25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按照缝制数据进行移动,但对于Y轴方向的移动来说,仅进给台25相对于两侧的第一辅助罩62、62进行滑移,后方的卷帘门66进行伸缩。另外,对于X轴方向的移动来说,两侧的第一辅助罩62、62追随进给台25而进行滑移,第二辅助罩63、63仅在被第一辅助罩62拉动的情况下才追随其进行滑移。并且,各辅助罩62、62、63、63进行滑移时,利用切槽62c、63b,与支承部80无干涉而顺利地进行滑移。
(电子循环缝纫机的效果)
在上述电子循环缝纫机10中,缝制工作台12的后端部延伸出而成为自由端,但因为是支承部80从下侧支承该端部的构造,所以不易产生振动,对布料保持框21的振动的影响也被消除,可以进行良好的布料移动动作,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另外,特别地,在缝制工作台12大型化的情况下,延伸出的后端部容易变得更长,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振动的产生。
另外,因为在底座部罩机构60的第一及第二辅助罩62、62、63、63上,沿着滑移方向形成用于避免与各个支承部80的干涉的切槽62c、62c、63b、63b,所以不会妨碍各个辅助罩62、62、63、63与进给台25一起的移动,可以进行良好的被缝制物的移动动作,进一步提高缝制品质。
另外,因为可以避免辅助罩62、62、63、63与各支承部80的干涉,所以可以大致消除与缝制工作台12的后端部相对的各支承部80的配置的限制,更加适当地配置各支承部80,进一步实现振动的抑制。
(其它)
此外,支承部80只要是可以从下部支承缝制工作台12的后端部的构造即可,也可以采用其它的任意的构造,例如,不限于将缝制工作台12与支撑板16连结的情况,也可以是直接与底座部51连结的构造。另外,不限于螺栓固定,也可以是柱状或立板状构造等。
另外,第一及第二辅助罩62、63不限于沿着X轴方向进行滑移的情况,也可以被保持为可以沿着Y轴方向滑移。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切槽62c、63b必须沿与滑移相同的方向即Y轴方向形成。

Claims (2)

1.一种电子循环缝纫机,其具有:
缝纫机架,其具有底座部、在上方与前述底座部相对的臂部、以及将前述底座部与臂部之间连结的直立机体部;
进给台,其在前述底座部外部支撑保持框,配置为可以沿前述底座部上表面移动;
移动机构,其配置在前述底座部内部,与前述进给台连结,以使得前述保持框相对于缝针移动;以及
平板状的缝制工作台,其配置在前述底座部上,在该缝制工作台上载置保持框,可以由前述移动机构使该保持框进行移动动作,
在前述底座部的上表面具有开口部,以可以利用前述移动机构使前述保持框移动,
前述缝制工作台的端部以成为自由端的方式,向直立机体部侧延伸出,相对于前述底座部在上方与前述底座部分离,
其特征在于,前述缝纫机设有:
一对支撑板,其固定在前述底座部上,从底座部向外侧伸出;
板状罩,其由前述支撑板支撑,可与前述进给台一同滑移;
支承部,其直立地支撑在前述支撑板上,以可以与前述缝制工作台的向直立机体部侧延伸出的端部的下表面卡合;以及
切槽部,其沿前述滑移方向形成在前述板状罩上,以可以避免前述板状罩与前述支承部间的干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循环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切槽部是可以使前述支承部通过的直线上的槽。
CN 200810111320 2008-05-26 2008-05-26 电子循环缝纫机 Active CN101591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11320 CN101591838B (zh) 2008-05-26 2008-05-26 电子循环缝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11320 CN101591838B (zh) 2008-05-26 2008-05-26 电子循环缝纫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1838A CN101591838A (zh) 2009-12-02
CN101591838B true CN101591838B (zh) 2013-03-27

Family

ID=4140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11320 Active CN101591838B (zh) 2008-05-26 2008-05-26 电子循环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918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8771B1 (ja) * 2014-01-27 2015-01-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縫製物移動装置及びそのミシン
JP6239217B1 (ja) * 2017-03-28 2017-1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縫製機器
CN107313186B (zh) * 2017-07-17 2023-02-24 上海安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矿棉缝纫机的夹线切割装置
CN109610099A (zh) * 2018-11-29 2019-04-12 颍上县艺豪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缝纫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76A (zh) * 1993-09-21 1995-12-06 Jam有限公司 机头下设有支撑运送双压板的台车的十字形平板的工业缝纫机
CN1904177A (zh) * 2005-07-29 2007-01-31 重机公司 嵌条缝纫机
CN101046035A (zh) * 2006-03-27 2007-10-03 Juki株式会社 嵌条缝制缝纫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76A (zh) * 1993-09-21 1995-12-06 Jam有限公司 机头下设有支撑运送双压板的台车的十字形平板的工业缝纫机
CN1904177A (zh) * 2005-07-29 2007-01-31 重机公司 嵌条缝纫机
CN101046035A (zh) * 2006-03-27 2007-10-03 Juki株式会社 嵌条缝制缝纫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9-131479A 1997.05.2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1838A (zh) 2009-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1838B (zh) 电子循环缝纫机
US9187853B2 (en) Sew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the same
CN103987489A (zh) 机床
CN103132253A (zh) 缝纫机
CN102139815A (zh) 一种全自动纸堆翻转机
KR20120064009A (ko) 재봉기 및 그의 구동 제어방법
CN201835093U (zh) 一种数控单针绗缝机的机头移动机构
KR20120064010A (ko) 재봉기 및 그의 구동 제어방법
CN203683871U (zh) 一种电子花样缝纫机
CN203096368U (zh) 一种缝纫机的x向送料结构
US6868765B2 (en) Contour-cutting machine having a light-weight knife carrier
CN101173431B (zh) 齿条-小齿轮式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用于驱动绣花机的绣花架的设备
CN214060885U (zh) 一种安全气囊缝制设备
CN214060877U (zh) 一种缝纫装置
CN203096371U (zh) 一种缝纫机的送料结构
CN106536805A (zh) 缝纫机的下轴支撑装置
CN205996391U (zh) 激光裁床
CN112481850B (zh) 稳定型立体褶皱绣成型机构
CN202595457U (zh)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JPH09299639A (ja) 縫製装置の布送り装置
CN202298131U (zh) 一种开袋机中的角刀
CN201574272U (zh) 自动贴袋机的y向传动机构
CN110370369A (zh) 一种双孔分歧机
CN220846541U (zh) 一种座椅外套纹路绗缝机
CN205711260U (zh) 套结机的送料机构及套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