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3595A - 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3595A
CN1903595A CNA2006100946413A CN200610094641A CN1903595A CN 1903595 A CN1903595 A CN 1903595A CN A2006100946413 A CNA2006100946413 A CN A2006100946413A CN 200610094641 A CN200610094641 A CN 200610094641A CN 1903595 A CN1903595 A CN 1903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evolution
bicycle wheel
prevents
fixed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46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浦部宏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903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3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02Dead axles, i.e. not transmitting torque
    • B60B35/04Dead axles, i.e. not transmitting torque stra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005Hubs with ball bea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047Hub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othe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047Hub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other elements
    • B60B27/0052Hub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other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brake dis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2Hubs adapted to be rotatably arranged on axle
    • B60B27/023Hubs adapted to be rotatably arranged on axle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2Hubs adapted to be rotatably arranged on axle
    • B60B27/04Hubs adapted to be rotatably arranged on axle housing driving means, e.g. sprock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004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ax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7/00Wheel cover discs, rings, or the like, for ornamenting, protecting, venting, or obscuring, wholly or in part, the wheel body, rim, hub, or tyre sidewall, e.g. wheel cover discs, wheel cover discs with cooling fins
    • B60B7/0013Hub c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7/00Wheel cover discs, rings, or the like, for ornamenting, protecting, venting, or obscuring, wholly or in part, the wheel body, rim, hub, or tyre sidewall, e.g. wheel cover discs, wheel cover discs with cooling fins
    • B60B7/06Fasten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60B7/061Fasten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art of the wheels to which the discs, rings or the like are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 B62M11/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11/1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 B62M11/1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built in, or adjacent to, the ground-wheel hu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容易连结的连结机构实现自行车用轮毂向车架的固定作业的作业性的改善。内装变速轮毂(30)的固定机构(43)具备螺母部件(57)、回转防止部件(58)、连结部(59)。螺母部件(57)是具有第一抵接面(57a)、能够与内装变速轮毂(30)的轮毂轴(42)螺纹接合的部件。回转防止部件(58)是能够安装在轮毂轴(42)上的部件,其具有:具有能够与第一抵接面(57a)抵接的第二抵接面(58a)的筒状的主体部(58b)、限制与自行车的车架(12)的相对回转的第一限制部(58c)以及限制与轮毂轴(42)的相对回转的第二限制部(58d)。连结部(59)具有安装在螺母部件(57)上的防脱部件(68),回转自如地连结螺母部件(57)和回转防止部件(58)。

Description

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机构,特别是涉及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用内装变速轮毂(自行车用轮毂的一个例子),其具备如下部件:可以固定在自行车的车架上的轮毂轴、安装在轮毂轴上可以自如回转的大致筒状的驱动体、配置在轮毂轴的外周侧的大致筒状的轮毂壳、具有多条动力传递线路且由上述多条动力传递线路中的任意一条将驱动体的回转传递给轮毂壳的变速机构。在这种内装变速轮毂中,在轮毂轴的外周面上回转自如地安装有用于进行变速动作的套筒状的变速操作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变速操作体与以夹持球推单元(玉押し)的方式配置的钢丝绳卡止体一体地回转。该变速操作体在各相位上控制多个离合器的接合及分离,需要配置在周向的规定位置上。因而,在这样的将变速操作体安装在轮毂轴外周面上的内装变速轮毂中,需要在自行车的车架中的一定的周向位置处防止轮毂轴回转。
将内装变速轮毂固定在车架上的现有轮毂固定机构,具有螺母及回转防止垫圈(回转防止部件的一个例子)。在轮毂轴上形成有防止回转用的被平行相向配置的一对倒角部,回转防止垫圈具有以不可回转的方式与倒角部卡合的长孔。由此,回转防止垫圈防止轮毂轴回转。另外,回转防止垫圈具有与车架的轮毂安装槽卡合的突起部,由此,回转防止垫圈防止相对于车架回转。结果,经由回转防止垫圈,防止了轮毂轴在车架的一定的周向位置处回转。在该状态下,由配置在回转防止垫圈的轴向外侧的螺母将回转防止垫圈朝向车架推压,在一定的周向位置将轮毂轴固定在车架上。
另一方面,现已知的是垫圈回转自如地与同轮毂轴螺纹接合的螺母相连结的轮毂固定装置(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在现有的轮毂固定装置中,在螺母的轴向内侧端面上形成薄壁筒状的铆接固定部,在安装垫圈之后,在径向外方将铆接固定部铆接成锥状,从而将垫圈回转自如地与螺母连结在一起。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84230号说明书
【非专利文献1】2005BICYCLE COMPONENTS TRADESALES&SUPPORT MANUAL 2004年7月株式会社SHIMANO发行第152页
在前者的现有轮毂固定机构中,在向车架上安装自行车用轮毂的情况下,需要将垫圈安装在轮毂轴上,将轮毂轴不可回转地与车架连结,之后,将螺母紧固在轮毂轴上,从而将轮毂固定在车架上。因而,将轮毂固定在车架上的作业就变得很烦杂。另外,还存在发生忘记安装垫圈而只用螺母固定轮毂的作业错误的危险。如果产生这样的作业错误,则需要进行如下作业,即将螺母从轮毂轴上拆下,然后把垫圈安装在轮毂轴上,再次紧固螺母,这样作业会变得更加烦杂,有可能给作业性造成相当大的不良影响。
因此,考虑应用后者的现有轮毂固定机构,将回转防止垫圈与螺母相连结。但是,如果在回转防止垫圈上设置与车架卡合的突起部的话,则在将回转防止垫圈与螺母铆接连结时,突出部就会变成阻碍,不易利用铆接方式来连结回转防止垫圈与螺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容易连结的连结结构来改善向车架固定自行车用轮毂的作业的作业性。
发明1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具有螺母部件、回转防止部件、连结部。螺母部件是具有第一抵接面、能够与自行车用轮毂的轮毂轴螺纹接合的部件。回转防止部件是能够安装在轮毂轴上的部件,其具有:设有能够与第一抵接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的筒状的主体部,限制与自行车的车架的相对回转的第一限制部,和限制与轮毂轴的相对回转的第二限制部。连结部,具有安装在螺母和回转防止部件中任何一方上的回转防止部件,回转自如地连结螺母部件与回转防止部件。
在该固定机构中,在将自行车用轮毂安装在车架上的情况下,将利用具有防脱部件的连结部与螺母部件连结的回转防止部件朝向车架,在该状态下,旋转回转防止部件,使第二限制部与轮毂轴对准,将螺母紧固在轮毂轴上。并且,进一步旋转回转防止部件,使第一限制部与车架对准。在该状态下,进一步紧固螺母部件,以螺母部件将轮毂轴固定在车架上。这样,将轮毂轴经由回转防止部件安装在车架上的规定的周向位置。这里,螺母部件与回转防止部件能够由具有防脱部件的连结部回转自如地连结在一起,所以,可以防止忘记安装回转防止部件。另外,通过将螺母部件紧固到轮毂轴,同时,分别将第一及第二限制部与车架及轮毂轴对准,从而可以在规定的周向位置将轮毂固定在车架上。因此,可以大幅地改善自行车用轮毂向车架的固定作业的作业性。另外,由于利用防脱部件将两个部件连结起来,所以,可与限制部的结构无关,将两个部件容易地连结起来。
发明2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在发明1所述的固定机构中,螺母部件,在外周面上具有将紧固用的第一工具卡止的第一工具卡止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螺母部件的外周面利用例如像扳手那样比较容易施力的工具来旋转螺母部件。因此,能够施力紧固螺母部件。
发明3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1或2所述的固定机构中,螺母部件,在第一抵接面的相反侧的端面上具有将紧固用的第二工具卡止的第二工具卡止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螺母部件的端面通过例如六角匙(ア一レンキ一)等连续旋转的工具来旋转螺母部件。因而,能够迅速地紧固螺母部件。
发明4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中,螺母部件,在内周面上具有与轮毂轴螺纹接合的内螺纹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内螺纹部将轮毂简单地固定在车架上。
发明5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中,轮毂轴在外周面上具有回转防止部,回转防止部件的第二限制部设在主体部的内周部并与回转防止部不可回转地卡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回转防止部件能够通过轮毂轴的外周面防止轮毂轴回转,所以,回转防止结构变得简单。
发明6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5所述的固定机构中,回转防止部具有被互相平行地倒角了的倒角部,第二限制部具有形成在主体部的内周部上并不可回转地与倒角部卡合在一起的长孔部。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倒角部和与其相卡合的长孔能够通过简单的加工防止轮毂轴回转。
发明7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5所述的固定机构中,回转防止部,具有在外周面上向径向内部凹入而形成的凹部,第二限制部具有形成在主体部的内周部上且不可回转地与凹部卡合的突出部。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在轮毂轴上安装球推单元等其他部件,回转防止部也不会防碍其他部件的安装。
发明8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中,第一限制部,具有在主体部上形成的突出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突起部与车架接触,可以获得较大的接触面积,限制轮毂轴与车架的相对回转的力变大。
发明9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8所述的固定机构中,突起部,比主体部的第二抵接面的相反侧的端面突出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突起部从端面突出,使突起部接触车架就变得容易。
发明10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8或9所述的固定机构中,第一限制部,还具有形成在主体部的第二抵接面的相反侧的端面上的滚花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限制部除了突起部外也可利用滚花部来防止回转。因此,回转防止的限制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发明11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中,第一限制部,具有形成在主体部的第二抵接面的相反侧的端面上的滚花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通过滚花部与车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回转,所以,变得无需在车架一侧加工切槽或孔等。
发明12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中,连结部,具有形成在回转防止部件且底部成为第二抵接面的环状凹部,和形成在螺母部件并能够容纳在环装凹部且在前端面上具有第一抵接面的环状凸部,防脱部件安装在环状凹部和环状凸部中的一方上。在这种情况下,螺母部件的环状凸部被容纳在回转防止部件的环状凹部,防脱部件被安装在任何一方上,所以,不但可以保持固定机构整体的紧凑性,还能够将螺母部件的轴向长度设定得较长。因此,螺母部件与轮毂轴以高刚性连结在一起。
发明13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中,连结部,具有形成在螺母部件上且底部成为第一抵接面的环状凹部,和形成在回转防止部件上并能够容纳在环装凹部且在前端面上具有第二抵接面的环状凸部,防脱部件安装在环状凹部和环状凸部中的一方上。在这种情况下,回转防止部件的环状凸部被容纳在螺母部件的环状凹部,防脱部件被安装在任何一方上,所以,不但可以保持固定机构整体的紧凑性,还能够将回转防止部件的轴向长度设定得较长。因此,回转防止部件与轮毂轴以高刚性连结在一起。
发明14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12或13所述的固定机构中,环状凸部,具有形成在外周面上并能够安装防脱部件的环状槽,环状凹部,具有在内周面上向径向内方突出而形成的环状突出部。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环状突出部加强防脱部件的防脱性能,连结力得到加强。
发明15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12或13所述的固定机构中,环状凹部,具有形成在内周面上并能够安装上述防脱部件的环状槽,环状凸部,具有在外周面上向径向外方突出而形成的环状突出部。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环状突出部加强了防脱部件的防脱性能,连结力得到加强。
发明16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中,防脱部件是弹性卡止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弹性使弹性卡止部件变形,将其组装在螺母部件或回转防止部件中,所以,容易将防脱部件组装在螺母部件或回转防止部件中。
发明17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16所述的轮毂固定机构中,弹性卡止部件是C字形止动环。在这种情况下,在确保了连结力的同时使得组装变得容易。
发明18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17所述的固定机构中,C形止动环是将弹性线材弯曲成C字形而形成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形成C形止动环。
发明19的自行车用轮毂固定机构,在发明17所述的固定机构中,防脱部件是将弹性线材弯曲成多边形而形成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多边形的角部和边部距中心的距离上的不同,可以防止螺母部件与回转防止部件脱离,所以,在防脱部分中在径向上产生空间,容易装拆防脱部件。
发明20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在发明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中,上述自行车用轮毂是内装变速轮毂,回转防止部件防止内装变速轮毂的轮毂轴回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轮毂轴相对于车架定位在规定的周向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螺母部件与回转防止部件借助具有防脱部件的连结部而回转自如地连结,所以,可以防止忘记安装回转防止部件。另外,通过将螺母部件紧固于轮毂轴,同时,分别将第一及第二限制部与车架及轮毂轴对准,从而能够在规定的周向位置将轮毂固定于车架。因而,可大幅改善自行车轮毂向车架的固定作业的作业性。另外,由于利用防脱部件将两个部件连结起来,所以,与限制部的结构无关地容易连结两个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侧视图。
图2是其内装变速轮毂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螺母部件的正视图。
图5是螺母部件的半剖视图。
图6是回转防止部件的正视图。
图7是回转防止部件的剖视图。
图8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9是图8的IX-IX线剖视图。
图10是又一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6的图。
图11是其相当于图7的图。
图12是又一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13是又一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采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10,具备如下部件:具有车架体20、悬架22以及后摆臂24的车架12,被固定在悬架22上的车把手14,由安装有链条26、脚踏PD以及一个前链轮28a的齿轮曲柄28与内装变速轮毂30等构成的驱动部16,安装在悬架22及后摆臂24上的前轮18及后轮19。悬架22安装在车架体20的前部,绕倾斜纵轴自由回转。后摆臂24具有后悬浮件32,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车架体20的后部。在后摆臂24的后端部,形成有具有用于安装后轮19的切槽的反爪型的后爪部24a,同时,在后爪部24a的下方,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安装耳部24b。
如图1所示,在前轮18及后轮19上,安装有前及后盘式制动装置34、36。另外,在后轮19上安装有内装变速轮毂30。在后摆臂24的安装耳部24b上安装有给予链条26张力的链条张紧装置40。
内装变速轮毂30,如图2所示,具有如下装置:可以固定在后摆臂24的后爪部24a上的后轮19的轮毂轴42、自由回转地安装在轮毂轴42上的大致筒状的驱动体44、配置在轮毂轴42外周侧的大致筒状的轮毂壳46、具有将驱动体44在行进方向上的回转通过多条动力传递路径传递给轮毂壳46的行星齿轮机构的变速机构48、按择一方式切换动力传递路径的切换机构50、以及安装在轮毂壳46的端部上的罩部件51。作为后变速装置的内装变速轮毂30,例如为具有8条动力传递路径的8级变速装置,可以将齿轮曲柄28(图1)的回转按8级进行变速地传递给轮毂壳46。在轮毂壳46的一端(图2左端)安装有后盘式制动装置36的盘形转子54。在罩部件51的外周面上,安装有轮毂盖56。
轮毂轴42,利用在两端螺纹接合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机构43在规定的周向位置不可回转地被固定于后爪部24a。在轮毂轴42的两端,形成有固定机构43所螺纹接合的外螺纹部42a。在图2右侧的一端侧的外螺纹部42a,除固定机构43外,螺纹接合有用于推压后述的轴承65的球推单元74的推压螺母45。另外在轮毂轴42的一端(图2右端)一侧的外螺纹部42a的轴向内侧,形成比外螺纹部42a大的直径,由此,形成回转防止槽42b。另外,在轮毂轴42的外螺纹部42a形成部分,由用于回转防止的相互平行的倒角部42d构成而形成回转防止部42c。
驱动体44,在一端(图2右端)具有小直径的轴套部44a,利用安装在轴套部44a上的轴承65回转自由地支承于轮毂轴42。在驱动体44上不可回转地安装有后链轮52。轮毂壳46,具有配有左右一对的轮毂凸缘60a、60b的壳主体60,和以不可回转的方式连结在壳主体60的一端(图2右端)的内周面上的筒状部件62。壳主体60,是在另一端(图2左端)具有小直径的轴套部60c的筒状部件,在轴套部60c以轴承63回转自由地支承轮毂轴42。另外,盘形转子54不可回转地固定在轴套部60c上。
在筒状部件62的内周面上,如图2所示,形成有将轮毂壳46的一端回转自如地支承于驱动体44的轴承64的球轴承面64a。另外,在筒状部件6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部62、在外螺纹部62a的轴向内侧并排配置的环状突起62b以及锯齿62c。将罩部件51拧入固定在外螺纹部62a。在环状突起62b,壳主体60的一端抵接而被定位。在锯齿62c,壳主体60的一端内周面被铆接固定。
切换机构50,相对于变速机构48的行星齿轮机构的、例如4个太阳齿轮80~83的轮毂轴42,开关控制成不可回转状态(开)或自如回转状态(关)。切换机构50,卡止未图示的变速钢丝绳,其具有自如回转地安装在轮毂轴42上的钢丝绳卡止体70,和作为用于与钢丝绳卡止体70连动并围绕轮毂轴42回转而进行变速动作的变速操作体的凸轮套筒71。凸轮套筒71被回转自如地安装在轮毂轴42的外周面上,具有从卡止于钢丝绳卡止体70的位置起至与太阳齿轮83相对的位置的长度。凸轮套筒71,例如以每次15度按8级进行回转。因此,为了将凸轮套筒71相对于4个太阳齿轮80~83配置在规定的周向位置上,需要相对于车架12的摇臂24将轮毂轴42定位在规定的周向位置上。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机构43,具有:可以和轮毂轴42的外螺纹部42a螺纹接合的螺母部件57,与螺母部件57抵接的回转防止部件58,回转自如地连结螺母部件57与回转防止部件58的连结部59。
螺母部件57,如图3到图5所示,在轴向的内侧端面上,具有与回转防止部件58抵接的第一抵接面57a。另外,在内周面上,具有与轮毂轴42的外螺纹部42a螺纹接合的内螺纹部57b。另外,在外周面上,具有可以卡止紧固用的扳手等第一工具、例如外形为六边形的第一工具卡止部57c。第一工具卡止部57c,在轴向的中间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由此,轴向外侧的外周面,成为朝向轴向外侧端面直径渐渐缩小的锥形面。螺母部件57,在轴向外侧端面上具有由可以卡止紧固用的六角匙等的第二工具的六角孔构成的第二工具卡止部57d。因此,螺母部件57,能够借助扳手等第一工具利用第一工具卡止部57c从外周面进行紧固。同时,也可以借助六角匙等第二工具利用第二工具卡止部57d从轴向外侧端面进行紧固。
回转防止部件58,如图3、图6及图7所示,是可以安装在轮毂轴42上的部件。回转防止部件58用于相对于车架12的摇臂24在规定的周向位置上对轮毂轴42进行定位。回转防止部件58,设置有具有可以与第一抵接面57a抵接的第二抵接面58a的筒状的主体部58b。主体部58b的轴向外侧的外周面,成为朝向螺母部件57直径渐渐缩小的锥形面。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回转防止部件58的主体部58b的外径比螺母部件57的最大外径还大的情况下,由于该锥形面的存在,连结回转防止部件58与螺母部件57时成为整体性外观,设计性得到提高。另外,回转防止部件58具有设置在主体部58b的轴向内侧端面上并限制与摇臂24相对回转的第一限制部58c,和设置在主体部58b的内周面上并限制与轮毂轴42相对回转的第二限制部58d。第一限制部58c,优选具有从主体部58b的第二抵接面58a的相反侧的轴向内侧端面突出的突起部58e,和形成在主体部58b的轴向内侧端面的外周侧的滚花部58f。突起部58e,以与摇臂24的后爪部24a的切槽相卡合的方式沿着朝向切槽离开螺母部件57的方向突出。滚花部58f,具有在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并形成为山形的多个凹凸。第二限制部58d,具有与相互平行的倒角部42d相卡合的长孔58g。该回转防止部件58,通过第一限制部58c防止与车架12的摇臂24发生回转,通过第二限制部58d防止轮毂轴42发生回转。由此,轮毂轴42在车架12的摇臂24中在规定的周向位置被定位的状态下得到固定。
连结部59,如图3、图5及图7所示,具有如下部件:形成在回转防止部件58的主体部58b上且底部成为第二抵接面58a的环状凹部66,形成在螺母部件57上并可以容纳在环状凹部66中且在前端面上具有第一抵接面57a的环状凸部67,被安装在设于螺母部件57的环状凸部67上的防脱部件68。
环状凹部66,在轴向外侧端面侧的内周面上具有向径向内方突出形成的环状突出部66a。另外,优选在轴向外侧端面与环状突出部66a之间形成有锥形面66b。该锥形面66b,用于在将螺母部件57与回转防止部件58相连结的时候缩小防脱部件68的直径。环状凸部67,在外周面上具有安装有防脱部件68的环状安装槽67a。环状安装槽67a,在将环状凸部67与环状凹部66抵接时,形成在环状突出部66a的轴向内侧的配置位置。防脱部件68是弹性卡止环状凹部66的弹性卡止部件,具体来说,是将截面为矩形的金属制的弹性线材弯曲为C字形而形成的C形止动环。优选的是,防脱部件、也就是C形止动环68,在自由状态下,具有比环状安装槽67a的槽径大的内径,具有与环状突出部66a的内侧部分66c的内径相等或比其大的外径。另外,缩小直径而内周面与环状安装槽67a的槽底67b相接触时的C形止动环68的外径,优选比环状突出部66a的内径小。优选的是,在内侧部分66c与第二抵接面58a之间设置小直径部66d。由此,在装配时可以使防脱部件58自动调整中心。
利用具有如此构成的固定机构43,在将内装变速轮毂30安装在摇臂24的后爪部24a时,从后爪部24a的切槽开口端起将轮毂轴42的两端插入到内侧。并且,分别将两个固定机构43手动旋转到形成于轮毂轴42两端的外螺纹部42a上而将其拧入。此时,配置第二限制部58d的长孔58g,以便旋转回转防止部件58使其与轮毂轴42的回转防止部42c相卡合。在该状态下,旋转螺母部件57直到第一限制部58c的突起部58e的前端与摇臂24的后端部接触。并且,再次旋转回转防止部件58,以便当突起部58e与摇臂24接触时使突起部58e与后爪部24a的切槽相卡合。此时,轮毂轴42也随之回转。在该状态下,进一步回转螺母部件57,最后利用第一工具或第二工具紧固螺母部件57。由此,完成内装变速轮毂30向车架12的安装。
这里,螺母部件57和回转防止部件58可借助具有防脱部件68的连结部59回转自如地连结在一起,所以,可以防止忘记安装回转防止部件58。另外,通过将螺母部件57紧固于轮毂轴42,同时,分别将第一及第二限制部58c、58d与车架12及轮毂轴42对准,从而可以在车架12中将内装变速轮毂30定位在规定的周向位置并将其固定。因而,内装变速轮毂30向车架12的固定作业的作业性被大幅地改善。而且,由于利用防脱部件68连结两个部件57、58,所以,与限制部58c、58d的结构无关,容易连结两个部件57、58。
另外,由于在螺母部件57上形成环状凸部67,所以,固定机构43整体上保持了紧凑性,同时,可以将螺母部件57的轴向长度设定得较长。因而,螺母部件57与轮毂轴42以高刚性被连结。
其他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防脱部件的弹性卡止部件,使用的是将金属制的弹性线材弯曲为C字形而形成的C形止动环,但是,防脱部件并不限定于C形止动环。例如,如图8及图9所示,也可以是把金属制的弹性线材弯折成多边形(比如六边形)的弹性卡止部件168。在图8中,固定结构143具有螺母部件157、回转防止部件158及连结部159。它们各自的功能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连结部159具有如下部件:形成在螺母部件157的第一抵接面157a一侧的外周面上并比第一工具卡止部157c的直径大的凸缘形状的环状凸部167,形成在回转防止部件158的第二抵接面158a一侧的端面上的环状凹部166,以及弹性卡止部件168。在环状凹部166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弹性卡止部件168的环状安装槽166a。
弹性卡止部件168具有6个角部168a以及连结角部168a的6个边部168b。但是,由于是弯折弹性线材而形成的,作为6个边部168b的内线材的端部的一个边部被分割两部分。该角部168a接合于环状安装槽166a,弹性卡止部件168被固定在环状凹部166上。另外,边部168b被环状凸部167防止脱离。由此,螺母部件157与回转防止部件157回转自如地连结在一起。并且,由于固定结构143的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故省略其说明,而对相当的部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的基础上加上100地在图8及图9中表示出来。
当利用具有如此构成的弹性卡止部件168时,能够以使螺母部件157紧密接合于回转防止部件158的状态,从环状凹部166与螺母部件157的外周面(具体的是第一工具卡止部157c)之间的间隙安装弹性卡止部件168。因而,容易连结两个部件157、158。另外,在解除两个部件157、158的连结时,可以从环状凹部166与螺母部件157的外周面的间隙将弹性卡止部件168被分割的边部168b捏住,进行拆卸。因而,容易解除两个部件157、158的连结。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回转防止部件58的第二限制部58d由长孔58g构成,但也可如图10及图11所示,由从回转防止部件258的主体部258b的内周面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突出部258g构成第二限制部258d。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轮毂轴242上设置例如由1对的凹槽242d构成的回转防止部242c即可。并且,由于回转防止部件258的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故省略其说明,而对相当的部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的基础上加上200地在图10及图11中表示出来。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回转防止部件58上设置环状凹部66,在螺母部件57上设置了环状凸部,但也可与之相反地进行设置。在图12中,连结部359具有如下部件:形成在螺母部件357上且底部成为第一抵接面357a的环状凹部366、形成在回转防止部件358上并可以容纳在环状凹部366中且在前端面上具有第二抵接面358a的环状凸部367、被安装在设于螺母部件357的环状凹部366上的防脱部件368。在环状凹部366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安装防脱部件、也就是C形止动环368的环状安装槽366a。另外,在环状凸部367的第二抵接面358a一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向径向外方突出的环状突出部367a。另外,在第二抵接面358a与环状突出部367a之间,优选的是形成锥形面367b。该锥形面367b用于在将回转防止部件358连结在螺母部件357上时扩大防脱部件368的直径。
环状安装槽366a形成在环状凸部367与环状凹部366抵接时配置在环状突出部367a的轴向内侧的位置上。防脱部件368是将环状凸部367弹性卡止的弹性卡止部件,具体来说,是将截面为矩形的金属制的弹性线材弯曲为C字形而形成的C形止动环。防脱部件、也就是C形止动环368,在自由状态下,具有比环状安装槽366a的槽径小的外径,具有与环状突出部367a的内侧部分367c的内径相等或比其小的内径。另外,在进行扩径而使外周部与环状安装槽366a的槽底366b相接触时的C形止动环368的内径,优选比环状突出部367a的外径大。
这样,当在回转防止部件358上形成环状凸部367时,固定机构343整体保持了紧凑性,同时,可以将回转防止部件358的轴向长度设定得较长。因而,回转防止部件358与轮毂轴42以高刚性连结。
并且,虽然是在环状凸部367上形成了环状安装槽367a,但也可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形成于环状凹部。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环状凸部上形成环状安装槽。
另外,由于固定结构343的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故省略其说明,而对相当的部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的基础上加上300地在图12中表示出来。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防脱部件由弹性卡止部件构成,但是,只要是具有连结部的防脱功能,防脱部件就不限定于弹性卡止部件。在图13中,固定结构443的连结部459的防脱部件468,由朝向环状凹部466从回转防止部件458的外周面安装的螺钉部件构成。螺钉部件、也就是防脱部件468,被旋入到在回转防止部件458的主体部458b的外周面上隔开周向间隔地形成为放射状的多个螺纹孔458i中。螺纹孔458i形成在能够与环状防脱槽467a相对的位置上。螺钉部件、也就是防脱部件468具有这样的长度,即,在被旋入时前端配置在环状防脱槽467a内。也可以是这样构成的防脱部件。
并且,由于固定结构443的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故省略其说明,而对相当的部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的基础上加上400地在图13中表示出来。
(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自行车用轮毂例示出了内装变速轮毂,但自行车用轮毂并不限定于内装变速轮毂,可以适用于所有需要在规定的周向位置上定位轮毂轴的轮毂。
(f)在上述实施状态中,第一限制部58c由突起部58e与滚花部58f构成,但是,也可以仅由突起部58e和滚花部58f中任一方构成第二限制部。
并且,作为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弹性”,是指因外力而在其大小或形状上产生变化的物质在该外力撤除后趋于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或形状的性质。因此,在本说明书中,连同没有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或形状的情况在内的在外力撤除时趋于向原来的状态恢复的特性,全都包含在“弹性”的范畴内。
附图标记说明
30内装变速轮毂
42,242轮毂轴
42c,242c回转防止部
43,143,243,343,443固定机构
57,157,257,357,457螺母部件
57a,157a,357a,457a第一抵接面
57b,157b,357b,457b内螺纹部
57c,157c,357c,457c第一工具卡止部
57d,157d,357d,457d第二工具卡止部
58,158,258,358,458回转防止部件
58a,158a,258a,358a,458a第二抵接面
58b,158b,258b,358b,458b主体部
58c,158c,258c,358c,458c第一限制部
58d,158d,258d,358d,458d第二限制部
59,159,259,359,459连结部
66,166,266,366,466环状凹部
67,267,367,467环状凸部
68,268,368防脱部件(C形止动环)
68,168,268,368防脱部件(弹性卡止部件)
468防脱部件(螺钉部件)

Claims (20)

1.一种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螺母部件,该螺母部件具有第一抵接面,能够与所述自行车用轮毂的轮毂轴螺纹接合;
回转防止部件,该回转防止部件能够安装在所述轮毂轴上,设置有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的筒状的主体部、限制与自行车架的相对回转的第一限制部以及限制与所述轮毂轴的相对回转的第二限制部;以及
连结部,该连结部具有安装在所述螺母部件和所述回转防止部件中任一方上的防脱部件,该连结部回转自如地连结所述螺母部件与所述回转防止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部件在外周面上具有将紧固用的第一工具卡止的第一工具卡止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部件在所述第一抵接面的相反侧的端面上具有将紧固用的第二工具卡止的第二工具卡止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部件在内周面上具有与所述轮毂轴螺纹接合的内螺纹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轴在外周面上具有回转防止部,
所述回转防止部件的第二限制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内周部上,不可回转地卡合于所述回转防止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防止部具有相互平行地被倒角的倒角部,
所述第二限制部,具有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内周部且不可回转地与所述倒角部卡合的长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防止部在外周面上具有向径向内方凹陷而形成的凹部,
所述第二限制部具有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内周部且不可回转地与所述凹部卡合的突出部。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部具有形成在所述主体部上的突起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比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抵接面的相反侧的端面突出地形成着。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部还具有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抵接面的相反侧的端面上的滚花部。
11.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部具有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抵接面的相反侧的端面上的滚花部。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具有:
环状凹部,该环状凹部形成在所述回转防止部件上,底部成为所述第二抵接面,以及
环状凸部,该环状凸部形成在所述螺母部件上,可以容纳在所述环状凹部中,在前端面上具有所述第一抵接面;
所述防脱部件安装在所述环状凹部和所述环状凸部中的一方上。
13.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具有:
环状凹部,该环状凹部形成在所述螺母部件上,底部成为所述第一抵接面,以及
环状凸部,该环状凸部形成在所述回转防止部件上,可以容纳在所述环状凹部中,在前端面上具有所述第二抵接面;
所述防脱部件安装在所述环状凹部和所述环状凸部中的一方上。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部具有形成在外周面上且能够安装所述防脱部件的环状槽,
所述环状凹部在内周面上具有向径向内方突出而形成的环状突出部。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凹部具有形成在内周面上且能够安装所述防脱部件的环状槽,
所述环状凸部在外周面上具有向径向外方突出而形成的环状突出部。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件是弹性卡止部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止部件是C字形止动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字形止动环是将弹性线材弯曲成C字形而形成的部件。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件是将弹性线材弯曲成多边形而形成的部件。
20.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用轮毂是内装变速轮毂,
所述回转防止部件防止所述内装变速轮毂的所述轮毂轴回转。
CNA2006100946413A 2005-07-29 2006-06-20 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 Pending CN19035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20736 2005-07-29
JP2005220736A JP4164083B2 (ja) 2005-07-29 2005-07-29 自転車用ハブの固定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3595A true CN1903595A (zh) 2007-01-31

Family

ID=37499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946413A Pending CN1903595A (zh) 2005-07-29 2006-06-20 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24106A1 (zh)
EP (1) EP1747912B1 (zh)
JP (1) JP4164083B2 (zh)
CN (1) CN1903595A (zh)
DE (1) DE602006006115D1 (zh)
TW (1) TWI3011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0872A1 (zh) * 2015-08-06 2017-02-09 杨东佐 一种连接轴装置及自行车
CN108025790A (zh) * 2015-09-30 2018-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轴的轴承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17790A (ja) * 2014-05-16 2015-12-07 介▲隆▼興齒輪股▲ふん▼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
US9493034B1 (en) * 2015-06-09 2016-11-15 Shimano Inc. Wheel securing assembly and bicycle wheel assembly
JP6920743B2 (ja) * 2018-07-18 2021-08-18 株式会社梅田製作所 打錠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打錠機並びに打錠方法
JP6927584B2 (ja) * 2018-07-27 2021-09-01 株式会社梅田製作所 打錠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打錠機、並びに打錠時の余剰粉体除去方法
JP7094556B2 (ja) * 2018-12-07 2022-07-04 株式会社トーカイデザイン 車輌にハブカバーを取付ける構造
US11260691B2 (en) * 2019-02-11 2022-03-01 Two Point Zero Usa, Inc. Interchangeable hub system for bicycle
TW202225032A (zh) * 2020-12-25 2022-07-0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人力車輛之輪轂總成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0914162A (en) * 1909-06-16 1910-03-03 Walter Clay Peters Improvements in or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s of the Wheels of Motor and other Road Vehicles, and of Revolving Parts or Members Generally.
GB814162A (en) 1956-12-05 1959-05-27 Piaggio & C Soc P Azioni Handle-bars for motorcycles with rotatable hand grip controls
DE3230509A1 (de) * 1982-08-17 1984-02-23 Fichtel & Sachs Ag, 8720 Schweinfurt Nabenhuelse fuer fahrraeder oder dergleichen
DE3340407A1 (de) * 1983-11-09 1985-06-27 Sanitätshaus Heinrich Oesterreich GmbH, 2800 Bremen Krankenfahrstuhl
US4964287A (en) * 1988-12-09 1990-10-23 Gaul Richard K Quick-release bicycle axle assembly
KR100436697B1 (ko) * 1999-12-15 2004-06-22 오종수 자전거의 속도변환장치
US6641500B2 (en) * 2001-12-27 2003-11-04 Shimano, Inc. Bicycle hub transmission with a power control mechanism for a shift assist mechanism
US6886894B2 (en) * 2003-02-27 2005-05-03 Shimano, Inc. Bicycle hub axle
EP1452438B1 (en) * 2003-02-28 2013-02-27 Shimano Inc. An internal hub transmission for a bicycl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0872A1 (zh) * 2015-08-06 2017-02-09 杨东佐 一种连接轴装置及自行车
CN108025790A (zh) * 2015-09-30 2018-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轴的轴承结构
US10641338B2 (en) 2015-09-30 2020-05-05 Honda Motor Co., Ltd. Bearing structure for shaf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24106A1 (en) 2007-02-01
EP1747912B1 (en) 2009-04-08
JP4164083B2 (ja) 2008-10-08
JP2007030821A (ja) 2007-02-08
TW200706445A (en) 2007-02-16
DE602006006115D1 (de) 2009-05-20
EP1747912A2 (en) 2007-01-31
EP1747912A3 (en) 2007-10-03
TWI301109B (en) 2008-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3595A (zh) 自行车用轮毂的固定机构
CN1073522C (zh) 自行车用曲柄轴
CN1185114C (zh) 带有紧密连接棘轮和可拆分飞轮的自行车轮毂
CN1927649A (zh) 自行车用曲柄组装体
CN1498782A (zh) 自行车毂轴组件
EP1495879B1 (en) Bicycle hub outer and bicycle hub
CN1205083C (zh) 拉线盘式制动器
EP1780111B2 (en) Bicycle bottom bracket assembly
CN1795122A (zh) 自行车
CN1781806A (zh) 自行车用曲柄的固定结构
CN1830722A (zh) 自行车用链轮
CN1903593A (zh) 自行车用内装变速轮毂的罩部件
CN1689899A (zh) 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器转子组装体
CN1222438C (zh) 拉线盘式制动器
US20110319209A1 (en) Integrated bicycle chainring assembly
US20060112780A1 (en) Bicycle crank axle bearing assembly
CN1579874A (zh) 自行车用链轮
CN1783658A (zh) 电动机装置
CN1872616A (zh) 自行车控制装置
CN1247407C (zh) 自行车盘式制动器毂
US9944347B2 (en) Pivoting chainring assembly
CN1153874A (zh) 自行车用飞轮
CN1518866A (zh) 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
CN1467128A (zh) 自行车用轮毂制动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772557A (zh) 自行车换档操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