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1540B - 转向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1540B
CN1891540B CN2006101055153A CN200610105515A CN1891540B CN 1891540 B CN1891540 B CN 1891540B CN 2006101055153 A CN2006101055153 A CN 2006101055153A CN 200610105515 A CN200610105515 A CN 200610105515A CN 1891540 B CN1891540 B CN 18915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bolt
abnormal condition
lock
state
detector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055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91540A (zh
Inventor
福岛启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SH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SH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SH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SH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91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1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91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15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 B60R25/02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 B60R25/02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restraining movement of the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wheel hub, e.g. restraining means controlled by ignition switch
    • B60R25/021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restraining movement of the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wheel hub, e.g. restraining means controlled by ignition switch comprising a locking member radially and linearly moved towards the steering colum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50Special application
    • Y10T70/5611For control and machine elements
    • Y10T70/5646Rotary shaft
    • Y10T70/565Locked stationary
    • Y10T70/5655Housing-carried lock
    • Y10T70/5664Latching bolt

Abstract

一种转向锁定装置,包括:用于锁定或解锁转向机构的锁紧螺栓,所述可动式构件与所述转向机构的操作一起运转;用于检测所述锁紧螺栓的操作位置的第一和第二位置检测构件;位置确定构件,所述位置确定构件用于根据来自所述位置检测构件的检测信号来确定所述锁紧螺栓的操作状态,第一和第二位置检测构件被设置成,产生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检测构件检测到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的检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以及故障确定构件,所述故障确定构件用于根据实际检测的时间差以及预先设定的所述时间差的容许范围来确定故障的存在性。

Description

转向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锁定汽车及类似装置的转向机构的电气转向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供防盗目的用的用于锁定汽车及类似装置的转向机构的传统转向锁定装置具有形成于转向轴外周边上的接合凹槽部分,其中所述转向轴响应于转向操作而旋转。当驾驶员通过钥匙来执行使汽车的发动机停止的操作时,滑动式锁紧螺栓会进入接合凹槽部分内并与其相接合,从而调整转向轴的旋转并锁定转向机构。另外,当驾驶员通过所述钥匙来执行启动发动机的操作时,锁紧螺栓将从接合凹槽部分返回并解除接合,从而取消与转向轴的旋转相反的调整并解开转向机构。 
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第2004-299658A号(下文中被称作“专利文件”)中可以找到有关这种转向锁定装置的传统技术的信息。 
专利文件已经批露了具有位置检测装置的锁定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由一对开关组成,从而可以根据从这些开关输出的信号检测出锁紧螺栓位于锁定状态还是解锁状态。更明确地,如图14中所示,当此锁定装置中的锁紧螺栓处于锁定状态时,会从开关S1输出一低信号,而从开关S2输出一高信号。相反地,当锁紧螺栓处于解锁状态时,会从开关S1输出一高信号,而从开关S2输出一低信号。因此,微型计算机通过检测到输入连接到开关S1、S2的端口内的低信号或高信号可以检测到锁紧螺栓的操作状态。 
此外,在专利文件中的锁定装置中,可以根据通过开关输入的信号来确定开关S1、S2的故障的存在性。即,在开关S1在打开(切断)状态下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继续从开关S1输出高信号。因此,由于从开关S1、S2均输入高信号,所以微型计算机无法确定解锁状态下的异常情况,但可以 确定锁定状态下的异常情况。另外,在开关S1在短路状态下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继续从开关S1输出低信号。因此,由于从开关S1、S2均输入低信号,所以微型计算机无法确定锁定状态下的异常情况,但可以确定解锁状态下的异常情况。此外,在开关S2在打开(切断)状态下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继续从开关S2输出高信号。因此,由于从开关S1、S2均输入高信号,所以微型计算机无法确定锁定状态下的异常情况,但可以确定解锁状态下的异常情况。另外,在开关S2在短路状态下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继续从开关S2输出低信号。因此,由于从开关S1、S2均输入低信号,所以微型计算机无法确定解锁状态下的异常情况,但可以确定锁定状态下的异常情况。 
然而,在专利文件内的锁定装置中,当开关S1、S2中的任一个发生故障时,除非操作状态被转移到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否则将无法确定异常情况。因此,当开关中的任一个在锁定装置的操作期间发生故障时,有时将无法确定异常情况,直到完成锁定装置的下一个操作为止。 
举例而言,在开关S1在从锁定状态(S1=低,S2=高)至解锁状态(S1=高,S2=低)的移位操作期间的打开状态(高)下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将无法检测到开关S1在解锁状态下的故障。当执行下一个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并接着完成所述操作时,可以检测到开关S1的异常情况。可以看出,在两种情况下通过开关S1输出高信号:一种情况是,当锁紧螺栓处于锁定状态下时,开关S1在打开状态下发生故障;以及另一种情况是,当锁紧螺栓处于解锁状态下时,开关S2在短路状态下发生故障。因为微型计算机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开关(开关S1或开关S2)在锁紧螺栓的哪一个操作状态期间发生故障,所以锁紧螺栓在这种故障情况下将无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会解除转向机构的锁定状态,因此而造成的缺点为使汽车无法行驶,直到进行修理为止。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的传统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锁定装置,所述转向锁定装置能够迅速确定检测锁紧螺栓的操作位置的开关中的故障并且能够增强对故障的响应性。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具有: 
锁紧螺栓,用于在与和转向轴的操作一起运转的可动式构件接合或者在解除所述接合时锁定或解锁转向轴; 
用于检测所述锁紧螺栓的操作位置的第一和第二位置检测构件; 
位置确定构件,所述位置确定构件用于根据来自所述位置检测构件的检测信号来确定所述锁紧螺栓的操作状态, 
第一和第二位置检测构件适于在锁紧螺栓操作到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时,检测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 
第一和第二位置检测构件被设置成,产生所述第一位置检测构件检测到所述锁紧螺栓的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时的时间点与所述第二位置检测构件检测到所述锁紧螺栓的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时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以及 
故障确定构件,所述故障确定构件用于根据第一位置检测构件测得锁定位置的检测点与第二位置检测构件测得锁定位置的检测点的实际检测的时间差、或者第二位置检测构件测得解锁位置的检测点与第一位置检测构件测得解锁位置的检测点的实际检测的时间差,以及预先设定的时间差的容许范围,来确定所述第一或第二位置检测构件的故障的存在性。 
在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中,通过两个位置检测构件可以可靠地确定锁紧螺栓的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此外,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检测构件被设置成使它们的时间点互不相同以产生时间差。由于根据实际的时间差以及预先设定的时间差的容许范围可以进一步确定所述位置检测构件的故障状态,所以在锁紧螺栓的一个操作期间可以可靠地确定位置检测构件的故障的发生。结果,可以迅速地处理故障结果。 
更明确地,在所述位置检测构件在所述锁紧螺栓从锁定状态至解锁状态的移位操作期间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所述锁紧螺栓再次移动到锁定位置。结果,可以防止锁紧锁拴在锁定位置处变成无法工作的状态并防止使汽车无法行驶。 
在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中,理想地是,当通过所述故障确定构件确定第一或第二位置检测构件发生故障时,可以阻止锁紧螺栓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理想地是,当确定第一或第二位置检测构件在锁紧螺栓从锁定状态到解锁状态的移位操作期间发生故障时,可以防止在锁紧螺栓的解锁操作完成之后进行使锁紧螺栓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 
此外,理想地是,当确定第一或第二位置检测构件在锁紧螺栓从解锁状态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开始时发生故障时,阻止锁紧螺栓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此处,“开始时”表示通过所述故障确定构件所进行的转向锁定处理已开始并且锁紧螺栓从解锁状态至锁定状态的实际移位操作尚未开始时的时间。 
进一步而言,理想地是,当确定第一或第二位置检测构件在锁紧螺栓从解锁状态至锁定状态的实际移位操作开始之后发生故障时,一旦完成锁紧螺栓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并接着完成锁紧螺栓至解锁状态的移位操作,就会阻止锁紧螺栓至锁定状态的下一个移位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检测构件被设置成,产生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检测构件检测到锁紧螺栓的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时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由于是根据实际的时间差以及预先设定的时间差的容许范围来确定所述位置检测构件的故障状态,所以在所述锁紧螺栓的一个操作期间可以可靠地确定故障状态。结果,通过调查可以处理故障结果,并因此而可靠地防止锁紧螺栓在锁定位置处变成无法工作的状态并防止使汽车无法行驶。 
附图说明
将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其中相同的参考符号在几个示图中表示相同的部分,并且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处于锁定状态的转向锁定装置的侧横截面图; 
图2为图1的不具有罩盖的转向锁定装置的平面图; 
图3A为显示罩盖、旋转体以及转子之间关系的分解透视图,而图3B为转子和旋转体的装配状态的透视图; 
图4为显示锁紧螺栓的凸轮沟槽、旋转体、转子以及位置检测构件之间在解锁操作期间的关系的进度图; 
图5为显示锁紧螺栓的凸轮沟槽、旋转体、转子以及位置检测构件之间在锁定操作期间的关系的进度图; 
图6为处于解锁状态的轴向锁定装置的侧横截面图; 
图7为在锁定操作期间的处于停止状态的锁紧螺栓的侧横截面图; 
图8为通过微型计算机进行解锁处理的流程图; 
图9为紧接着图8的流程图; 
图10为通过微型计算机进行锁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1为紧接着图10的流程图; 
图12为显示解锁操作中通过位置检测构件所获得的故障检测模式的表格; 
图13为显示锁定操作中通过位置检测构件所获得的故障检测模式的表格;以及 
图14为传统转向锁定装置中的检测到/未检测到故障的样本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转向锁定装置(下文中缩写为“锁定装置”)。锁定装置被设置成环绕转向轴1,所述转向轴为随同未示出的转向机构的旋转操作一起旋转的可动式构件,并且所述锁定装置和用于使发动机及类似装置起动或停止的钥匙操作一起运转。要提及地是,如同传统实例,转向轴1具有形成于其上的接合凹槽部分2。 
本实施例中的锁定装置包括由一端开放的壳体10以及用于封闭壳体10的开口的罩盖16所组成的外壳。在所述外壳内安放有:可以接合接合凹槽部分2的锁紧螺栓23、用于驱动锁紧螺栓23向前和向后的旋转体33、作为供旋转体33用的驱动单元的电动机40、和旋转体33的旋转一起运转的转子42、作为一对位置检测构件的检测开关48A、48B以及控制板49。 
更明确地,如图1和图2中所示,壳体10具有固定框架11,用以将电动机40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内。此外,一般为圆形的向外凸出的凸出部分12被设置在转子42的置放位置处。用于定位旋转体33的一个端部的圆柱体状第一定位部分13以突出方式设置在凸出部分12的开口部的边缘上。沿轴向延伸以引导锁紧螺栓23的接合槽沟14被设置在凸出部分12的内圆周表面上。进一步而言,使安装在控制板49上的连接器50暴露出来的凹口部分15被设置在壳体10的一个端部处的一壁面上。 
罩盖16通过众所周知的接合结构固定到壳体10。如图1和图3A中所示,罩盖16具有形成于一般为罩盖16的一个端部的一半的区域内的凹槽部分17,以供放置控制板49。用于固定控制板49的凸起部(boss)18被设置 在凹槽部分17的矩形底面的三个转角处。罩盖16还具有一般为矩形的通孔19以及圆柱体状第二定位部分20,其中所述通孔被设置在凹槽部分17的相对侧面上的区域内,所述第二定位部分被设置成以突出方式环绕通孔19。进一步而言,类似于C形状中凹进部的凹陷的滑动槽沟21被设置成环绕第二定位部分20。未形成滑动槽构21的非凹陷部分构成锁定壁22。 
如图1中所示,放置在稍后会说明的可沿轴向移动的旋转体33内的锁紧螺栓23由置于旋转体33内的柱状部分24以及从柱状部分24延伸出并具有一般为矩形的横截面的棒状部分25组成。当稍后会说明的旋转体33在为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的锁定方向上旋转时,棒状部分25从罩盖16的通孔19向外伸出并与转向轴1的接合凹槽部分2相接合,从而使锁紧螺栓23锁住转向轴1并进而锁住转向机构。否则,当旋转体33在为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的解锁方向上旋转时,棒状部分25退回通孔19内并解除与转向轴1的接合凹槽部分2的接合,从而使锁紧螺栓23解开对转向轴1的锁定并依次解开对转向机构的锁定。 
在锁紧螺栓23中,由壳体10内的接合槽沟14引导至接合状态的一对接合突出部分26被设置在柱状部分24的后端(即,图1中的右侧端部)处的外圆周部分内。进一步而言,作为用于朝着转向轴1偏置的偏置构件的弹簧27被放置在锁紧螺栓23的后端与壳体1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凸轮沟槽28形成于柱状部分24的外圆周表面上的相对位置处,使得锁紧螺栓23不会相对于旋转体33旋转,而是在轴向上移动。一般假定这些凸轮沟槽28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并且稍后会说明的凸轮从动件38每一个均保持在装配到凸轮沟槽28与旋转体33的垂直槽沟37之间的状态。更明确地,如图4和图5的展开图中所示,凸轮沟槽28由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分29、以小倾斜角度从第一延伸部分29的端部延伸出的缓坡部分(gentle slope section)30、以大倾斜角度从缓坡部分30的端部延伸出的陡坡部分(steep slope section)31以及从陡坡部分31的端部沿圆周方向延伸出的第二延伸部分32。在图4和图5中要提及地是,上侧与为锁紧螺栓23的顶端的棒状部分25的侧面相对应,而下侧与为锁紧螺栓23的后端的棒状部分25的相对侧相对应。 
再次参看图1-3,由具有形成于蜗轮的外圆周表面部分上的多个齿34 的蜗轮构成的旋转体33的内部以可动方式套在锁紧螺栓23的外部,并且通过电动机40所驱动的旋转在轴向上移动锁紧螺栓23。旋转体33的内部空间具有略微大于锁紧螺栓23的柱状部分24直径的直径,并且要装配到壳体10的第一定位部分13内的第一装配部分35被设置在旋转体33的一个端部处的开口边缘上,而要装配到罩盖16的第二定位部分20内的第二装配部分36被设置在旋转体33的另一端部处的开口边缘上。由此,旋转体33被置于壳体10的第一定位部分13与罩盖16的第二定位部分20之间,并因此使旋转体33旋转地保持在圆周方向上而不会在轴向上移动。要提及地是,第一装配部分35的顶端面具有形成用以装配第一定位部分13的阶梯状部分。 
在旋转体33的内圆周部分中,沿着轴向从第一装配部分35延伸出的一对垂直槽沟37被设置在相对的位置处。一般假定为半圆形的这些垂直槽沟37被构造成使由球状构件制成的一对凸轮从动件38保持在形成有锁紧螺栓23的凸轮沟槽28的一般为圆形的固持部分内。接合件39也以突出方式设置在旋转体33的表面上,所述旋转体的表面是在联锁状态(interlockedstate)下使稍后要说明的转子42旋转的第二装配部分36的侧面上。 
具有焊接到控制板49的末端以电连接至该处的电动机40可以在正向和反向两个方向上旋转。电动机40的输出轴配备具有与旋转体33的齿34相适合的齿的蜗杆41。 
如图1至图3A中所示,转子42为要装配到罩盖16的第二定位部分20之外的圆柱体状转子,并且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逐步凸出的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被设置在转子42的外圆周部分上。如图3B中所示,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具有足够的伸出量,使得旋转体33的接合件39与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的圆周方向上的两个端面相接触。因此,当旋转体33旋转时,回转力通过接合件39传送到转子42。假定为具有一个封闭端的圆柱体形状的壳套部分44被设置在与罩盖16的滑动槽沟21相对应的转子42上的位置处。作为偏置构件的弹簧45以及具有半球形头部的滑销46被容纳于壳套部分44内。要提及地是,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在所述角度范围内凸出,并且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和壳套部分44的形成位置是根据它们与稍后会说明的检测开关48A、48B的相互关系来设定。此外,滑销46的头部处的半球形部分47的半径被设定成大于罩盖16上的滑动槽沟21的深度(即,锁定壁22 的高度)。 
第一和第二检测开关48A、48B为通过按压检测杆来启动的微动开关(micro switch),并且由转子42内的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的外圆周表面来执行所述压按操作。更明确地,在图2中所示的锁定状态下,位于右侧的第一检测开关48A处于接通状态,而位于左侧的第二检测开关48B处于断开状态。此外,在解锁状态下,第一检测开关48A处于断开状态,而第二检测开关48B处于接通状态。这些检测开关48A、48B分别在接通状态时输出低信号而在断开状态时输出高信号。因此,检测开关48A、48B在锁定状态下分别输出低信号和高信号,而在解锁状态下分别输出高信号和低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开关48A、48B的位置以及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的圆周尺寸被设定成使由转子42内的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来接通/断开的检测开关48A、48B的检测时间点(操作时间点)之间产生时间差。 
电动机40、用于输入电力和控制信号的连接器50以及作为控制构件的微型计算机51安装在控制板49上。根据作为组装在微型计算机51内的存储构件的ROM内所储存的程序来控制电动机40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本实施例中的微型计算机51还具有的功能是,作为用于根据输入连接到检测开关48A、48B的端口的输入信号来确定锁紧螺栓23的操作状态的位置确定构件。微型计算机51还具有的功能是,作为用于根据检测开关48A、48B之间实际检测到的时间差以及预先设定的时间差的容许范围来确定第一检测开关48A或是第二检测开关48B存在故障的故障确定构件。 
此外,当微型计算机51确定第一检测开关48A或第二检测开关48B具有故障时,微型计算机51会阻止锁紧螺栓23至锁定状态的后续移位操作。更明确地说,当确定第一检测开关48A或第二检测开关48B在锁紧螺栓23从锁定状态到解锁状态的移位操作期间具有故障时,微型计算机51会阻止完成解锁操作之后进行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此外,当确定第一检测开关48A或第二检测开关48B在锁紧螺栓从解锁状态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开始时具有故障时,微型计算机51会阻止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此处,“开始时”表示由微型计算机51所进行的转向锁定处理已经开始并且锁紧螺栓从解锁状态至锁定状态的实际移位操作尚未开始时的时刻。进一步而言,当确定第一检测开关48A或第二检测开关48B在锁紧螺栓从解锁状态 至锁定状态的实际移位操作开始之后具有故障时,一旦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完成并且接着完成至解锁状态的移位操作,微型计算机51就会阻止至锁定状态的下一个移位操作。 
现在将给出对锁定装置的锁定操作以及解锁操作的说明。 
为了使锁紧螺栓23从锁定状态转换到解锁状态,可以在图1中所示锁定状态的正向上驱动电动机40。因此,如图4中所示,旋转体33通过蜗杆41逆时针旋转,并且位于电动机停止位置A附近的凸轮从动件38移动并同时在凸轮沟槽28内滑动或旋转。然而,由于凸轮从动件38位于旋转体33内的垂直槽沟37内,并因此而既无法向前移动(即,转向轴1的一侧),也无法在圆周方向上移动,所以锁紧螺栓23通过旋转体33的旋转开始向后移动(即,转向轴1的相对侧)。 
要提及地是,当凸轮从动件38沿着凸轮沟槽28的缓坡部分30移动时,锁紧螺栓23相对较慢地从锁定位置退回。由此,可以增加锁紧螺栓23的顶端被从转向轴1的接合凹槽部分2中拉出时所产生的牵引负载。因此,即使转矩被施加到转向轴1上,并且接合凹槽部分2的内表面与锁紧螺栓23的顶端形成压力接触,也可以确保将锁紧螺栓23拉出而使其远离接合凹槽部分2。此外,可以除去用于增加牵引负载的减速齿轮及类似装置,还可以减小电动机40的尺寸。结果,可以获得整个锁定装置的小型化。 
接着,当凸轮从动件38随着旋转体33的旋转穿过凸轮沟槽28的陡坡部分31而继续移动到电动机停止位置B时,锁紧螺栓23会相对较快地退回。因此,在所述顶端被拉出而远离转向轴1的接合凹槽部分2之后使锁紧螺栓23的操作速度增加可以缩短电动机40的操作时间。进一步而言,还可以缩短转向锁被解开后起动发动机所需的时间,从而可以提高使用者的方便性。 
因此,如图6中所示,锁紧螺栓23从锁定位置至解锁位置的移动会解除锁紧螺栓23与转向轴1的接合凹槽部分2的接合,从而消除转向轴1的旋转调节(rotation regulation),由此使转向机构进入解锁状态。 
相反地,为了使锁紧螺栓23从解锁状态转换到锁定状态,电动机40在图6中所示的解锁状态下在反向上受到驱动。因此,如图5中所示,旋转体33通过蜗杆41顺时针旋转,并且位于电动机停止位置B附近的凸轮随动 件38通过凸轮沟槽28移动到电动机停止位置A。由此,锁紧螺栓23通过弹簧27的偏置力可以从解锁位置朝着图1中所示的锁定位置前进。结果,锁紧螺栓23进入转向轴1的接合凹槽部分2内并与其相接合,并且转向轴1受到旋转调节,由此使转向机构进入锁定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中所示,转向轴1的接合凹槽部分2通常未与锁紧螺栓23相对准。在这种情况下,锁紧螺栓23无法进入接合凹槽部分2内,从而无法获得图1中所示的锁定状态。然而,当转向轴1在此状态下旋转并因此使锁紧螺栓23对准接合凹槽部分2时,锁紧螺栓23通过弹簧27的偏置力可以进入接合凹槽部分2内,从而可以获得图1中所示的锁定状态。 
更明确地,在接合凹槽部分2与锁紧锁拴23未对准的状态下执行锁定操作的情况下,由旋转体33的旋转所推进的锁紧螺栓23在与转向轴1的外圆周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会停止。当旋转体33在这种状态下进一步旋转时,凸轮从动件38可以沿着旋转体33上的垂直槽沟37向后移动,并因此使旋转体33旋转到正常的锁定位置,而不会妨碍旋转体33和电动机40的旋转。接着,一旦接合凹槽部分2与锁紧螺栓23相对准,锁紧螺栓23就会通过弹簧27的偏置力进入接合凹槽部分2内,从而获得锁定状态。 
要提及地是,在通过旋转体33的旋转所进行的锁定操作和解锁操作中,即使当凸轮从动件38刚到达电动机停止位置A、B时就停止驱动电动机40,电动机40和旋转体33有时也会由于惯性而旋转,从而无法立即停止。然而,在此实施例中,延伸部分29、32被设置在倾斜部分30、31的两端上,因此使进入延伸部分29、32内的凸轮从动件38可以防止电动机40紧急停止。结果,可以防止过量负载施加到电动机40上,并且可以将电动机停止位置设定在包括误差容限(error margin)的适度的限定范围内。此处,自然要提及地是,由于延伸部分29、32是在柱状部分24的圆周方向上延伸,所以当凸轮从动件38移动时,锁紧螺栓23无法移动。 
在如此构造的锁定装置中,由于锁紧螺栓23被放置在所述锁定装置内,并且锁紧螺栓23由绕着在锁紧螺栓23的移动方向上延伸的轴旋转的旋转体33来操作,所以可以获得整体的小型化。此外,由于凸轮沟槽28形成于锁紧螺栓23的外圆周表面上,所以容易形成凸轮沟槽28。进一步而言,由于设有两组凸轮沟槽28和凸轮从动件38,所以锁紧螺栓23与仅设有一组 凸轮沟槽和凸轮从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较少振荡进行运转。此外,锁紧螺栓23通过由球状构件制成的凸轮从动件38进行运转,而这可以防止凸轮沟槽28的磨损以及异常噪声的产生,以降低凸轮从动件38在凸轮沟槽28内移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现在将说明伴有锁定操作和解锁操作的旋转体33和转子42的联锁操作,以及通过转子42所进行的检测开关48A、48B的接通/断开操作。 
如图4中所示,在状态1-1的锁定状态中,第一检测开关48A处于接通状态,而第二检测开关48B处于断开状态。当微型计算机51执行解锁操作时,即,在正向上驱动电动机40以使旋转体33逆时针旋转,转子42通过旋转体33与转子42之间的磨擦会和旋转体33的旋转一起逆时针旋转。如状态1-2中所示,转子42的旋转会在滑销46沿着滑动槽沟21移动并在滑动槽沟21的一个端部处与锁定壁22相接触的时间点处停止。要提及地是,在状态1-2中,将维持第一检测开关48A的接通状态以及第二检测开关48B的断开状态。 
如状态1-3中所示,当转子42通过摩擦所进行的共同旋转停止后,仅有旋转体33旋转,并且旋转体33的接合件39到达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的一个末端。在这个状态中,转子42无法旋转,并因此使第一检测开关48A维持接通状态,而使第二检测开关48B维持断开状态。 
接着,如状态1-4中所示,当旋转体33旋转时,接合件39压向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因此。滑销46会逆着弹簧45的偏置力退回壳套部分44内并越过锁定壁22。在这种情况下,首先,第二检测开关48B到达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的区域内的位置,从而进入接通状态。然后,第一检测开关48A会离开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的区域,从而进入断开状态。此后,当电动机40和旋转体33由于惯性而旋转时,可获得状态1-5中所示的状态。要提及地是,在此状态中,将维持第一检测开关48A的断开状态以及第二检测开关48B的接通状态。 
如图5中所示,与上述相反,在状态2-1中的解锁状态中,如前所述,第一检测开关48A处于断开状态,而第二检测开关48B处于接通状态。当微型计算机51执行锁定操作时,即,在反向上驱动电动机40以使旋转体33顺时针旋转,转子42通过旋转体33与转子42之间的磨擦会和旋转体33的旋 转一起顺时针旋转。如状态2-2中所示,转子42的旋转在滑销46在滑动槽沟21端部处与锁定壁22相接触的时间点处停止。要提及地是,在状态2-2中,将维持第一检测开关48A的断开状态以及第二检测开关48B的接通状态。 
如状态2-3中所示,当转子42通过摩擦所进行的共同旋转停止后,仅有旋转体33旋转,并且旋转体33的接合件39到达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的端部。在这个状态中,转子42无法旋转,从而使第一检测开关48A维持断开状态,而使第二检测开关48B维持接通状态。 
接着,如状态2-4中所示,当旋转体33旋转时,接合件39压向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因此。滑销46会越过锁定壁22并旋转。结果,首先,第一检测开关48A到达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的区域内的位置,从而进入接通状态。然后,第二检测开关48B会离开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的区域,从而进入断开状态。此后,当电动机40和旋转体33由于惯性而旋转时,可获得状态2-5中所示的状态。要提及地是,在此状态中,将维持第一检测开关48A的接通状态以及第二检测开关48B的断开状态。 
因此,在本发明中,检测开关48A、48B的位置以及开关操作阶梯状部分43的圆周尺寸被设定成使第一和第二检测开关48A、48B所检测到的检测时间点之间产生时间差T。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时间差T被设定成约为10毫秒。因此,考虑到操作误差而预先设定时间差的容许范围(约为±5毫秒),并且如果实际的时间差在此范围之外,则微型计算机51会确定检测开关48A或48B在操作期间发生故障。即,如果基于检测开关48A、48B中之一者的接通/断开操作的信号变化被检测到,并继而在小于或超出时间差范围的容许范围的时间点处检测到另一检测开关48A或48B的信号变化,则接着可以确定检测开关48A还是48B发生故障。 
接着,将具体说明微型计算机51的控制操作。要提及地是,在下述的流程图中,标记Fa标示在解锁处理的操作开始时是否检测到异常情况,标记Fb标示在解锁处理的操作期间是否检测到异常情况,标记Fc标示在解锁处理的操作结束时是否检测到异常情况,标记Fd标示在开始操作锁定处理时是否检测到异常情况,标记Fe标示在锁定处理的操作开始时是否检测到异常情况,标记Ff标示在锁定处理的操作结束时是否检测到异常情况。在 标记Fa至Ff中,数值“1”表示检测到异常情况,而数值“0”表示未检测到异常情况。在检测开关48A、48B两者均具有故障而无信号变化(在未检测到异常情况的状态下)的情况下,第一设定时间被应用于安全计时器中,在检测到检测开关48A亦或48B的信号变化并接着在未检测到异常情况的状态下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第二设定时间被应用于安全计时器内。 
一旦通过连接器50接收到解锁操作指令或锁定操作指令,微型计算机51就会执行图8及图9中所示的解锁处理或者图10及图11中所示的锁定处理。可供选择地,一旦通过连接器50接收到操作指令,微型计算机51就会检查目前的操作状态,并在锁定状态下执行解锁处理,或者在解锁状态下执行锁定处理。 
如图8中所示,在转向解锁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1中,微型计算机51确定Fe和Ff两者是否均为“0”,以检测在之前的锁定处理开始之后是否已检测到检测开关48A亦或48B的故障。如果标记Fe和Ff均为“0”,即,如果检测开关48A、48B的故障未被检测到,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2。如果标记Fe和Ff中的任一者不为“0”,即,如果检测到检测开关48A亦或48B的故障,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5。 
在步骤S2中,执行第一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在第一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中,读取连接到检测开关48A、48B的端口,并通过端口内的信号是否为从正常锁定状态下的检测开关48A、48B输入的输入信号(低,高)来确定异常情况的存在性。 
在步骤S3中,如果在第一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中确定异常情况,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4,其中标记Fa被设定成数值“1”,以记录在解锁处理的操作开始时已检测到异常情况,并且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5。如果第一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中未确定异常情况,则所述过程不经过任何处理就进行到步骤S5。 
在步骤S5中,电动机40的正向驱动开始,接着在步骤S6中,重置并启动停止状态下的测量计时器。接着,在步骤S7中,确定由断开第二检测开关48B所造成的信号变化的存在性。如果未检测到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8,反之,如果检测到信号变化,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11。 
在步骤S8中,确定由断开第一检测开关48A所造成的信号变化的存在性。如果未检测到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9。如果检测到信号变化,即,首先不管第二检测开关48B应该首先具有信号变化的结构,如果检测到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则确定检测开关48A亦或48B中已出现异常情况,并且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15,其中标记Fb被设定成数值“1”,以记录在解锁处理的操作期间已检测到异常情况,并且所述过程进行到图9中所示的步骤S16。要提及地是,用于确保完成解锁操作的延时器被设置在步骤S8与步骤S15之间。 
在步骤S9中,根据测量计时器所测量的时间来确定用于确保完成解锁操作的第一设定时间是否已过去。如果第一设定时间还未过去,则所述过程进行到S10,反之,如果第一设定时间已过去,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15,其中标记Fb被设定成数值“1”,并且所述过程进行到图9中所示的步骤S16。 
在步骤S10中,确定标记Fe和Ff是否均为“0”,标记Fe和Ff标示在之前的锁定处理开始之后是否检测到异常情况。如果两个标记均为“0”,则所述过程返回到步骤S7,反之,如果标记Fe和Ff中的任一者不为“0”,则所述过程返回到步骤S9,并且在第一设定时间结束时,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15。 
如果步骤S7中检测到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则在步骤S11中确定标记Fa被设定成数值“0”,以检测第一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中是否已确定异常情况。如果标记Fa为“0”(即,未确定异常情况),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12,反之,如果标记Fa为“1”(即,确定异常情况),则所述过程进行到图9中所示的步骤S16。要提及地是,用于确保完成解锁操作的延时器可以被设置在步骤S11与步骤S16之间。 
在步骤S12中,测量计时器在测量期间被重置并启动,接着在步骤S13中,确定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的存在性。如果检测到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则所述过程进行到图9中所示的步骤S16,反之,如果未检测到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根据测量计时器所测量的时间来确定用于确保完成解锁操作的第二设定时间在检测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之后是否已过 去。如果第二设定时间还未过去,则所述过程返回到步骤S13,反之,如果第二设定时间已过去,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15,其中标记Fb被设定成数值“1”,并且所述过程进行到图9中所示的步骤S16。 
可以看出,除步骤S10、S11之外的步骤S7至步骤S15的过程的功能为第二异常情况确定处理,用以根据检测开关48A、48B的信号变化顺序以及解锁处理中信号变化的存在性来确定检测开关48A、48B中异常情况的存在性。 
当通过上述控制可靠地完成解锁操作时,测量期间的测量计时器在步骤S16中被停止,而电动机40在图9中所示的步骤S17中被停止。 
接着,在步骤S18中,确定标记Fa和Fb是否均为“0”,以确定此解锁操作期间是否检测到异常情况。如果所述标记均为“0”,即,如果此解锁期间未检测到检测开关48A、48B的异常情况,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19。如果标记Fa和Fb中的任一者不为“0”,即,如果检测到检测开关48A亦或48B的异常情况,则转向解锁处理结束而不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在步骤S19中,执行第三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如同第一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在第三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中,读取连接到检测开关48A、48B的端口,并通过端口内的信号是否为从正常解锁状态下的检测开关48A、48B输入的输入信号(高,低)来确定异常情况的存在性。进一步而言,根据从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至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的实际检测的时间差(步骤S12至S16)以及预先设定的时间差的容许范围来确定第一检测开关48A亦或第二检测开关48B中存在故障。更明确地,当第一检测开关48A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实际检测的时间差通常短于或长于正常时间差T。因此,由于操作误差而造成的时间差的容许范围与实际检测的时间差进行比较,如果实际检测的时间差在时间差的容许范围之外,则确定已出现异常情况,反之,如果实际测量的时间差在时间差的容许范围之内,则确定未出现异常情况。 
随后,在步骤S20中,如果第三异常情况确定处理确定异常情况,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21,其中标记Fc被设定成数值“1”,以记录在解锁处理的操作结束时已检测到异常情况,并结束转向解锁处理。如果第三异常情况确定处理没有确定异常情况,则结束转向解锁处理而不再做进一步 的处理。 
接着,在转向锁定处理中,如图10中所示,首先,在步骤S30中,微型计算机51确定标记Fa至Ff是否均为“0”,以检测在执行之前的锁定处理及解锁处理之后是否已检测到检测开关48A亦或48B的故障。如果所有标记均为“0”,即,如果检测开关48A、48B的故障未被检测到,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31。如果标记Fa至Ff中的任一者均不为“0”,即,如果检测到检测开关48A亦或48B的故障,则结束锁定处理而不再做任何处理。 
在步骤S31中,执行第四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如同第一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在第四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中,读取连接到检测开关48A、48B的端口,并通过端口内的信号是否为从正常解锁状态下的检测开关48A、48B输入的输入信号(高,低)来确定异常情况的存在性。 
随后,在步骤S32中,如果第四异常情况确定处理确定异常情况,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33,其中标记Fd被设定成数值“1”,以记录在锁定处理的操作开始时已检测到异常情况,并且结束锁定处理而不再做进一步的处理。如果第四异常情况确定处理未确定异常情况,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34。 
在步骤S34中,开始电动机40的反向驱动,接着在步骤S35中,重置并启动停止状态下的测量计时器。接着,在步骤S36中,确定由接通第一检测开关48A所造成的信号变化的存在性。如果未检测到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37,反之,如果检测到信号变化,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39。 
在步骤S37中,确定由断开第二检测开关48B所造成的信号变化的存在性。如果未检测到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38。如果检测到信号变化,即,首先不管第一检测开关48A应该首先具有信号变化的结构,如果首先检测到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则确定检测开关48A亦或48B中已出现异常情况,并且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42,其中标记被设定成数值“1”,以记录在锁定处理的操作期间已检测到异常情况,并且所述过程进行到图11中所示的步骤S43。要提及地是,用于确保完成锁定操作的延时器可以设置在步骤S37与步骤S42之间。 
在步骤S38中,根据测量计时器所测量的时间来确定用于确保完成锁 定操作的第一设定时间是否已过去。如果第一设定时间还未过去,则所述过程返回到S36,反之,如果第一设定时间已过去,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42,其中标记Fe被设定成数值“1”,并且所述过程进行到图11中所示的步骤S43。 
与前述相反,如果步骤S36中检测到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则测量期间的测量计时器在步骤S39中被重置并启动,并且接着在步骤S40中,确定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的存在性。如果检测到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则所述过程进行到图11中所示的步骤S43,反之,如果未检测到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41。 
在步骤S41中,根据测量计时器所测量的时间来确定用于确保完成锁定操作的第二设定时间在检测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之后是否已过去。如果第二设定时间还未过去,则所述过程返回到步骤S40,反之,如果第二设定时间已过去,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42,其中标记Fe被设定成数值“1”,并且所述过程进行到图11中所示的步骤S43。 
可以看出,从步骤S36至步骤S42的过程的功能如第五异常情况确定处理,用以根据检测开关48A、48B的信号变化顺序以及锁定处理中信号变化的存在性来确定检测开关48A、48B中异常情况的存在性。 
当通过上述控制可靠地完成锁定操作时,测量期间的测量计时器在步骤S43中被停止,而电动机40在图11中所示的步骤S44中被停止。 
接着,在步骤S45中,确定标记Fe是否为“0”,以确定此锁定操作期间是否检测到异常情况。如果标记Fe为“0”,即,如果此锁定期间未检测到检测开关48A、48B的异常情况,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46。如果标记Fe不为“0”,即,如果检测到检测开关48A亦或48B的异常情况,则转向解锁处理结束而不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在步骤S46中,执行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如同第三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在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中,读取连接到检测开关48A、48B的端口,并通过端口内的信号是否为从正常锁定状态下的检测开关48A、48B输入的输入信号(低,高)来确定异常情况的存在性。进一步而言,根据从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至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的实际检测的时间差(步骤S39至S43)以及预先设定的时间差的容许范围来确定第 一检测开关48A亦或第二检测开关48B中存在异常情况。 
随后,在步骤S47中,如果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确定异常情况,则所述过程进行到步骤S48,其中标记Ff被设定成数值“1”,以记录在锁定处理的操作结束时已检测到异常情况,并结束转向锁定处理。如果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没有确定异常情况,则结束转向锁定处理而不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因此,在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中,两个检测开关48A、48B可以可靠地确定锁紧螺栓23的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此外,第一和第二检测开关48A、48B被设置成使它们的检测时间点互不相同,以产生检测时间差。因为是根据实际的时间差以及预先设定的时间差的容许范围来确定检测开关48A、48B的故障的存在性,所以在一个操作期间可以可靠地确定开关故障的发生。结果,通过调查可以处理故障结果。 
更明确地,如图12中所示,在第一检测开关48A(图12和图13中的“S1”所示)在解锁操作开始时的打开(切断)状态中已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在操作开始时执行第一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以及在操作开始之后执行第二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此外,在第一检测开关48A在操作开始之后的打开状态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二检测开关48B(图12和图13中的“S2”所示)的信号变化之前,则通过第二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或者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之后,则通过在操作结束时执行第三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当然可以明白,通常可以通过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以及第二设定时间的过去来确认解锁操作的完成。 
在第一检测开关48A在解锁操作开始时的短路状态中已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在操作开始时执行第一异常情况确定处理无法检测到异常情况。然而,当操作开始之后,通过第二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和第三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此外,在第一检测开关48A在操作开始之后的短路状态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之前,则通过第二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以及第三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或者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之后,则通过第二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以及第三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 到异常情况。自然应该明白,通常可以通过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以及第二设定时间的过去来确认解锁操作的完成。 
进一步而言,在第二检测开关48B在解锁操作开始时的打开状态中已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在操作开始时执行第一异常情况确定处理无法检测到异常情况。然而,当操作开始之后,通过第二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和第三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此外,在第二检测开关48B在操作开始之后的打开状态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异常情况确定处理,或者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之前,则通过在操作结束时执行第三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或者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之后,则通过第三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当然可以明白,通常可以通过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来确认解锁操作的完成。 
此外,在第二检测开关48B在解锁操作开始时的短路状态中已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以及第二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另外,在第二检测开关48B在操作开始之后的短路状态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之前,则通过第二异常情况确定处理或者第三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可供选择地,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之后,则所述故障为在第二检测开关48B及第一检测开关48A通常依此顺序进行操作并且正常完成解锁操作之后发生的故障。因此,解锁操作中无法检测到所述故障,但在稍后会说明的锁定操作中仍可以检测到所述故障。当然可以明白,通常可以通过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来确认解锁操作的完成。 
如图13中所示,在第一检测开关48A在锁定操作开始时的打开状态中已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在操作开始时执行第四异常情况确定处理无法检测到异常情况。然而,当操作开始之后,通过第五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以及在操作结束时执行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此外,在第一检测开关48A在操作开始之后的打开状态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之前,则通过第五异常情况确定处理或者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或者如果故障 发生在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之后,则通过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当然可以明白,通常可以通过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来确认锁定操作的完成。 
此外,在第一检测开关48A在锁定操作开始时的短路状态中已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第四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以及第五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另外,在第一检测开关48A在操作开始之后的短路状态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之前,则通过第五异常情况确定处理或者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可供选择地,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之后,则所述故障为在第一检测开关48A以及第二检测开关48B正常地依此顺序进行操作以及正常完成锁定操作之后发生的故障。因此,锁定操作中无法检测到所述故障,但在前述的解锁操作中仍可以检测到所述故障。自然应该明白,通常可以通过第二检测开关48B的信号变化来确认锁定操作的完成。 
进一步而言,在第二检测开关48B在锁定操作开始时的打开状态中已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第四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以及第五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此外,在第二检测开关48B在操作开始之后的打开状态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之前,则通过第五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或者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之后,则通过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当然可以明白,通常可以通过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以及第二设定时间的过去来确认解锁操作的完成。 
此外,在第二检测开关48B在锁定操作开始时的短路状态中已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在操作开始时执行第四异常情况确定处理无法检测到异常情况。然而,当操作开始之后,通过第五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和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另外,在第二检测开关48B在操作开始之后的短路状态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之前,则通过第五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以及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以检测到异常情况,或者如果故障发生在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之后,则通过第五异常情况确定处理或者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可 以检测到异常情况。当然可以明白,通常可以通过第一检测开关48A的信号变化以及第二设定时间的过去来确认解锁操作的完成。 
因此,在本发明中,执行用于根据解锁操作以及锁定操作开始时的输入信号来确定异常情况存在性的第一和第四异常情况确定处理、用于根据检测开关48A、48B的信号变化顺序以及第二设定时间来确定异常情况存在性的第二和第五异常情况确定处理、用于根据操作结束时的输入信号来确定异常情况存在性的第三和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另外,在第三和第六异常情况确定处理中,根据两个检测开关48A、48B之间的实际检测的时间差以及预先设定的时间差的容许范围来进一步确定异常情况的存在性。因此,在一个操作期间可以可靠地确定检测开关48A、48B中的故障的存在性。结果,可以迅速处理故障结果。 
更明确地,在从锁定状态至解锁状态的移位操作期间均检测到检测开关48A、48B的故障的情况下,会防止锁紧螺栓23再次移动到锁定位置处。此外,在从解锁状态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开始时检测到检测开关48A、48B的故障的情况下,可以立即取消锁定操作。进一步而言,在从解锁状态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开始之后检测到检测开关48A、48B的故障的情况下,一旦锁定操作完成并执行下一个解锁操作,则不会执行后续的锁定操作。结果,可以防止锁紧螺栓23在锁定位置处变成无法工作的状态并防止汽车无法行驶。 
要提及地是,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批露的结构,而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举例而言,在所批露的实施例中,在解锁操作期间检测到检测开关48A、48B的异常情况的情况下,不再执行后续的锁定操作,并且在锁定操作开始时检测到检测开关48A、48B的异常情况的情况下,不再执行后续的锁定操作,包括当前的锁定操作。然而,也可以执行这些后续锁定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另一检测开关48A或48B有可能会具有异常情况,所以优选地,应该根据第一设定时间来进行后续的锁定操作和解锁操作。 
进一步而言,尽管在以上所批露的实施例中,锁定装置的锁定或解锁操作与用于启动或停止发动机的钥匙操作一起执行,然而还可以和门锁装置的钥匙操作一起执行。自然应该明白,在汽车通过遥控器来控制门锁装 置的打开/关闭的情况下,转向锁定装置的锁定或解锁操作可以和门的打开/关闭控制一起执行。进一步而言,在汽车包含采用电子钥匙配合(electrickey matching)的停车装置(immobilizer)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钥匙配合的鉴别来执行转向锁定装置的解锁操作,反之,在未鉴别状态下可以执行转向锁定装置的锁定操作。 
此外,尽管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应用的转向轴1为与未示出的转向机构的旋转操作一起旋转的可动式构件,然而转向轴1也可以被替换成其它联锁构件。 
尽管通过参照附图的实例已充分说明了本发明,然而要提及地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将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改。因此,除非这些变更和修改偏离于本发明的本质和范围,否则它们都应该被理解为包括在其中。 

Claims (5)

1.一种转向锁定装置,包括:
锁紧螺栓,用于在与和转向轴的操作一起运转的可动式构件接合或者在解除所述接合时锁定或解锁转向轴;
用于检测所述锁紧螺栓的操作位置的第一和第二位置检测构件;
位置确定构件,所述位置确定构件用于根据来自所述位置检测构件的检测信号来确定所述锁紧螺栓的操作状态,
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检测构件适于在所述锁紧螺栓操作到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时,检测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
第一和第二位置检测构件被设置成,产生所述第一位置检测构件检测到所述锁紧螺栓的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时的时间点与所述第二位置检测构件检测到所述锁紧螺栓的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时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以及
故障确定构件,所述故障确定构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检测构件测得锁定位置的检测点与所述第二位置检测构件测得锁定位置的检测点的实际检测的时间差、或者所述第二位置检测构件测得解锁位置的检测点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构件测得解锁位置的检测点的实际检测的时间差,以及预先设定的所述时间差的容许范围,来确定所述第一或第二位置检测构件的故障的存在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中当通过所述故障确定构件确定第一或第二位置检测构件发生故障时,阻止所述锁紧螺栓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中当确定第一或第二位置检测构件在所述锁紧螺栓从锁定状态到解锁状态的移位操作期间发生故障时,阻止在解锁操作完成之后进行使所述锁紧螺栓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中当确定第一或第二位置检测构件在所述锁紧螺栓从解锁状态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开始时发生故障时,阻止所述锁紧螺栓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中当确定第一或第二位置检测构件在所述锁紧螺栓从解锁状态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开始之后发生故障时,一旦完成所述锁紧螺栓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并接着完成所述锁紧螺栓至解锁状态的移位操作,阻止下一个至锁定状态的移位操作。
CN2006101055153A 2005-07-07 2006-07-07 转向锁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15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99072 2005-07-07
JP2005199072A JP4671789B2 (ja) 2005-07-07 2005-07-07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05-199072 2005-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1540A CN1891540A (zh) 2007-01-10
CN1891540B true CN1891540B (zh) 2010-12-01

Family

ID=37562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551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1540B (zh) 2005-07-07 2006-07-07 转向锁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06620A1 (zh)
JP (1) JP4671789B2 (zh)
CN (1) CN1891540B (zh)
DE (1) DE102006030387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62110B2 (en) * 2006-10-06 2010-07-27 U-Shin, Ltd. Steering lock unit
US7870768B2 (en) * 2006-10-27 2011-01-18 U-Shin Ltd. Power steering lock unit
ITMO20070031A1 (it) * 2007-01-30 2008-07-31 Zadi S P A Dispositivo commutatore bloccasterzo per veicoli a motore.
JP5073414B2 (ja) * 2007-08-23 2012-11-14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DE102008013487A1 (de) * 2008-03-10 2009-09-17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erfahren sowie Vorrichtung zur Ansteuerung eines Sperrgliedes
DE102008016820A1 (de) * 2008-04-01 2009-10-0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Ansteuerung einer Sperreinheit
FR2952006B1 (fr) * 2009-11-05 2012-01-06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Dispositif antivol pour colonne de direction de vehicule muni d'un actionnneur de pene a course morte
DE102010039161A1 (de) * 2010-08-10 2012-02-16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Verlagerung eines bewegbaren Sperrelementes
JP5796735B2 (ja) * 2011-06-20 2015-10-2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後輪操舵装置
JP5815620B2 (ja) * 2013-09-10 2015-11-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装置
JP6396914B2 (ja) * 2013-10-04 2018-10-03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EP2974912A1 (en) * 2014-07-16 2016-01-20 U-Shin France Antitheft device for a steering column of a vehicle provided with a bolt lifting with a low key torque
EP2974913B1 (en) * 2014-07-18 2017-08-09 U-Shin France An antitheft device for a steering column of a vehicle
ES2566776B1 (es) * 2014-09-15 2017-01-24 Ojmar, S.A. Cerradura electrónic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18476A (ja) * 1984-09-10 1986-09-27 Aisin Seiki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ルの姿勢設定装置
DE19637088A1 (de) * 1996-09-12 1998-03-19 Mannesmann Vdo Ag Steuersystem,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3592941B2 (ja) * 1998-11-24 2004-11-2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DE19929435C2 (de) * 1999-06-26 2002-05-23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Vorrichtung zur Positionserkennung eines beweglichen Glieds in einem bei Fahrzeugen anwendbaren Verschluss
DE10016487A1 (de) * 2000-04-01 2001-10-25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Elektromechanische Lenkungsverriegelung und Verfahren zur Ansteuerung derselben
US6571587B2 (en) * 2001-01-09 2003-06-03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lock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2283963A (ja) * 2001-03-28 2002-10-03 Honda Lock Mfg Co Ltd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制御装置
DE10129095C1 (de) * 2001-06-16 2003-03-20 Siemens Ag Elektrische Lenkungsverriegelung
DE10136221C2 (de) * 2001-07-25 2003-07-17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JP3798294B2 (ja) * 2001-10-31 2006-07-19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04231123A (ja) * 2003-01-31 2004-08-19 Tokai Rika Co Ltd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4199602B2 (ja) * 2003-06-11 2008-12-1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電動式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7140213B2 (en) * 2004-02-21 2006-11-28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lock apparatus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71789B2 (ja) 2011-04-20
DE102006030387B4 (de) 2015-03-19
DE102006030387A1 (de) 2007-01-11
US20070006620A1 (en) 2007-01-11
CN1891540A (zh) 2007-01-10
JP2007015554A (ja) 200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1540B (zh) 转向锁定装置
JP7241031B2 (ja) オートリターンおよびカムロック機構を備えたロータリーシフター
US7870768B2 (en) Power steering lock unit
US7190138B2 (en) Failure monitor for motor drive control system
EP1955913B1 (en) Electric steering lock device
JP4763573B2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5680783A (en) Door lock device with anti-theft mechanism
JP4857045B2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20040007030A1 (en) Lock, particularly for locking the steering spindle of a motor vehicle
GB2284232A (en) Actuator with an anti-theft mechanism for vehicle door locks
WO2000016275A1 (en) Electronic lock system
KR20110038618A (ko) 탭절환 변압기의 탭절환기의 작동을 위한 수동 구동장치
JP2001341542A (ja) シフト装置
JP5647531B2 (ja) シフト切替装置
US5379871A (en) Shift lever apparatus
US20070131004A1 (en) Key interlock device for steering column lock device
JP2008114786A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4870520B2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721622B2 (ja) 安全用スイッチ装置
JP4568524B2 (ja) ドアオートクローザ装置
CN212295970U (zh) 一种旋转方向传感装置和锁具
KR101522303B1 (ko) 푸쉬-풀 도어락용 모티스의 중립구간 작동방법
CN111719958A (zh) 一种旋转方向传感装置和锁具
US3553987A (en) Steering column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lock
JP4571557B2 (ja) 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