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0011A - 工件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件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0011A
CN1880011A CN 200610086507 CN200610086507A CN1880011A CN 1880011 A CN1880011 A CN 1880011A CN 200610086507 CN200610086507 CN 200610086507 CN 200610086507 A CN200610086507 A CN 200610086507A CN 1880011 A CN1880011 A CN 1880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transfer table
movable
work
hand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865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80011B (zh
Inventor
屉田星辉
中岛利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IRA FUYAMA CO Ltd
Nippei Toya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HIRA FUYAM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IRA FUYAMA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HIRA FUYAM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80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0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80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00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传送装置,其中组成传送工作台(49)的固定工作台(47)布置在机床中加工位置(P2)的前面。组成传送工作台(49)的活动工作台(48)布置在固定工作台(47)的前面。在固定工作台(47)的固定杆(54)之间设置间隔(G1)。在活动工作台(48)的活动杆(68)之间设置间隔(G2)。活动杆(68)配置为可前进到间隔(G1)中,以及,固定杆(54)配置为可前进到间隔(G2)中。工件支撑在固定工作台(47)和活动工作台(48)上,使活动工作台(48)移动到固定工作台(47)侧,以使传送工作台(49)从伸展状态改变为收缩状态,从而将工件运送到机床中的加工位置。

Description

工件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中的一种工件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机床中,安装有在床身上具有主轴装置的加工装置,而工件支撑工作台则布置在加工装置前面的加工位置处,用于支撑工件。工件传送装置安装在工件支撑工作台前面,用于将还未进行加工的未加工工件,从输送线上的工件进/出位置送进到工件支撑工作台上,输送线既送进未加工工件,也用于运出已加工工件。如果工人在工件传送装置与工件支撑工作台之间手动送进/取出工件,当工件传送装置为固定式时,工人将工件从输送线上工件进/出位置运送到工件支撑工作台上工件加工位置前面的位置。如果工人做上述工作,这项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工件传送装置比较宽,使得工人的手伸不到工件加工位置。所以,工人使用一种位置切换机构,以在移动传送工作台并使其比较靠近工件支撑工作台之前,支撑工件传送装置的传送工作台。然后,工人将工件运送到工件支撑工作台上,并用夹紧机构夹紧工件以使工件固定。
然而,常规工件传送装置要求使传送工作台从输送线上工件进/出位置前进到工件加工侧。所以,对机床而言,要求具有用于使工件支撑工作台前进的间隔,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机床尺寸的增大。
另外,工件支撑工作台自身尺寸设定得比工件的宽度大,而工人越过传送工作台接近工件支撑工作台的距离并没有这样改变。对工人来说,工件加工位置的可接近性较差,带来的问题是使工人不能容易地送进/取出工件。对于使工件支撑工作台前进到工件加工位置、以及使工件支撑工作台从工件加工位置后退,需要一定的时间,由此导致加工时间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件传送装置,使得在机床中用于送进/取出工件的间隔减小,以减小机床的尺寸,从而对工人来说,工件加工位置的可接近性得到改善,并且能够减少在用于工件送进/取出工作的时间和加工的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工件传送装置,其布置于机床中工件加工位置前面的工件进/出位置,包括:
传送工作台,适合于在送进/取出工件的工件送进/取出方向上伸展或收缩。
根据基于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优选的是,传送工作台包括:
固定工作台,布置在进/出位置处;
活动工作台,可移动方式布置;以及
引导机构,在活动工作台同固定工作台交错的收缩位置,与活动工作台同固定工作台分开的伸展位置之间,引导活动工作台。
根据基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优选的是,固定工作台包括多个以预定间隔布置的固定杆,该固定杆定向在工件送进/取出方向;以及
活动工作台包括多个以预定间隔布置的活动杆,该活动杆定向在工件送进/取出方向,
其中,当活动工作台移动时,活动杆前进到固定杆的间隔中。
根据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的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优选的是,传送工作台包括多个杆,使杆的间隔适合于通过动臂机构在工件送进/取出方向上伸展或收缩。
根据基于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优选的是,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位置限制件,限制工件的位置,并且设置在传送工作台的外侧端缘上,
其中,使传送工作台的外侧端缘位于工件进/出位置的相对侧。
根据基于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出的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优选的是,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防护罩,用于保护机床;以及
切屑收集盘,安装在传送工作台下面,用于收集从工件落下的切屑和切削液,并将其传送到防护罩内侧,
其中,切屑收集盘适合于在传送工作台伸展或收缩时随传送工作台一起移动。
基于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优选的是,切屑收集盘包括:
固定盘,倾斜方式布置在传送工作台下面;
第一活动盘,倾斜方式连接在传送工作台上,使第一活动盘可以根据传送工作台的伸展或收缩随传送工作台一起移动;以及
第二活动盘,倾斜方式连接在第一活动盘的下端,通过铰链机构,使第二活动盘在垂直方向可以往复运动,
其中,第二活动盘的下端缘由固定盘的上端缘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这样配置传送工作台,使其在送进/取出工件的工件送进/取出方向上可以伸展或收缩。由于通过收缩传送工作台可以送进工件,所以,当工件运到工件加工位置时,不需要使传送工作台前进到机床中的工件加工位置。因此可以减小机床中工件送进/取出的间隔,从而可以使机床的尺寸做得更小。工人也可以越过这样收缩的传送工作台而更容易地接近工件支撑工作台。对工人来说,工件加工位置的可接近性得到改善,并且使工人能更加容易地送进/取出工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通过引导机构,使活动工作台相对于固定工作台从加工位置移动到收缩位置,在该收缩位置处,使活动工作台与固定工作台相互交错。可以使由固定工作台和活动工作台支撑的工件接近于机床中的工件加工位置。因此,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相同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活动工作台的多个活动杆前进到单个固定杆之间的位置处。所以,这能在活动工作台与固定工作台之间设置相同尺寸的交错排布。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传送工作台包括多个通过动臂机构使其伸展或收缩的杆。因此,可以设定较大的伸展或收缩尺寸,并且对工人来说,工件加工位置的可接近性得到改善。所以,工人可以容易地送进/取出工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使用位于传送工作台外侧端缘的位置限制件对工件的位置进行限制,以将传送工作台从伸展状态移动到收缩状态,从而,可以保证使工件在送进工件的方向移动。当运出工件时,通过在运出工件的方向移动工件,也可以使传送工作台移动到伸展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使切屑收集盘的移动与传送工作台的伸展或收缩联动。对工人来说,工件加工位置的可接近性得到改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可以使第一活动盘和第二活动盘与传送工作台的伸展或收缩同步伸展或收缩。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工件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工件传送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工件传送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图示工件传送装置操作的俯视图;
图5是图示工件传送装置操作的左视图;
图6是机床的工件送进/取出装置的正视图;
图7是机床的左视图;
图8是工件送进/取出装置的俯视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工件传送装置的另一实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工件传送装置。
如图7所示,支撑基座12垂直安装于床身11的上表面。如图8所示,通过左右一对轴承13、13,工件支撑工作台14以可通过伺服电机15分度回转的方式安装于支撑基座12的上表面。在工件支撑工作台14的上表面上,在多个位置处设置用于夹紧工件W的夹紧机构16。如图7所示,支撑基座12的前侧壁(图7中为右侧壁),通过安装支柱17水平地支撑引导板18,用于在将工件送进工件支撑工作台14侧/将工件从该侧运出时引导工件W。加工装置(未示出)安装在床身11上,用于加工支撑在工件支撑工作台14上表面上的工件W。防护罩19安装在床身11上,用于隔离机床的加工装置、工件支撑工作台14、安装支柱17、以及引导板18,以免在工件W加工期间切屑和冷却液飞溅。在防护罩19的前表面上形成开口20。可以通过开/闭门21来开启开口20。如图2所示,开/闭门21具有门扇26和27,门扇26和27具有在水平方向彼此平行铺设于开口20下方的导轨22和23,以及沿导轨22和23引导并移动的滚轮24和25。手动或者自动方式开启/关闭该开/闭门21。
下面描述输送线31,其安装在机床前面,用于运送工件W。
如图6至图8所示,用于运送工件W的输送线31,示意性地具有上游侧辊筒输送装置32、工件传送装置33、以及下游侧辊筒输送装置34。上游侧辊筒输送装置32,将在前道工序中经机床经加工的工件W运送到用于工件W的进/出位置P1,该位置与开口20对应。工件传送装置33将未经加工的工件W移动到进/出位置P1,从进/出位置P1运送到工件支撑工作台14上的加工位置P2,然后将经加工的工件W从工件支撑工作台14侧运出。下游侧辊筒输送装置34设置在工件传送装置33的下游侧,并且将经加工的工件W运出到下道工序的机床侧。下面,顺序描述辊筒输送装置32、辊筒输送装置34以及工件传送装置33。
如图6和图7所示,安装支柱35和36安装在床身11的前表面(图7中右侧表面)上。如图6所示,水平支撑板37和38安装在安装支柱35和36的上端。辊筒输送装置32和辊筒输送装置34安装在水平支撑板37和38上。由于这些辊筒输送装置32与34配置彼此构造相似,下面只描述辊筒输送装置32。框架39水平地支撑在水平支撑板37的上表面上。多个辊筒40由框架39可旋转方式支撑。
下面描述工件传送装置33的配置。如图6所示,靠近安装支柱35和36上端,支架41和42在相对侧以水平方式被支撑。安装板43和44安装在这些支架的末端。安装台座45和46水平方式支撑在这些安装板43和44的上端。如图2所示,固定工作台47和活动工作台48安装在安装台座45和46的上表面。两个工作台47和48一起构成传送工作台49,传送工作台49在方向Z(即送进/取出工件W方向)上(在进/出位置P1与加工位置P2之间)可以伸展或收缩。下面描述两个工作台。
固定工作台47具有支撑板51和52以及多个安装台座53。如图1和图2所示,相对于安装台座45和46的上表面,在与输送线31用于运送工件的直线方向X相同的方向上,彼此平行地支撑着支撑板51和52。在与工件W送进/取出方向Z相同的方向上,构造并且固定多个安装台座53,而且从俯视图中观察时安装台座53形成为长四边形。在与安装台座53相同的方向上,通过安装台座53的上表面支撑单个的固定杆54,并且用螺栓55进行固定。如图1所示,在单个的固定杆54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隔G1。下文所述的活动工作台48的活动杆68可以前进到这些间隔中。
现在描述活动工作台48。如图1所示,活动工作台48具有导轨61和62、滑块63和64、一对支撑板65和66、以及多个安装台座67。在与工件W送进/取出方向Z相同的方向上,在安装台座45和46的上表面上互相平行地铺设导轨61和62,从而构成引导机构。在送进/取出方向Z上,通过导轨61和62引导滑块63和64并使其移动。在与工件W的进/出方向X相同的方向上,于这些滑块63和64上,相互平行地设置并固定一对支撑板65和66。在与用于工件W送进/取出方向Z相同的方向上,在两个支撑板65和66的上表面上,相互平行地构造并固定多个安装台座67,而且在俯视图上观察时,安装台座67形成为长四边形。在与安装台座67相同的方向上,多个活动杆68支撑于单个安装台座67上表面,并且通过螺栓69进行固定。如图1所示,在单个的活动杆68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隔G2。将活动杆68配置成使其在活动工作台47移动时前进到各间隔G1中。
图1表示一种状态,其中,在传送工作台49布置于伸展位置的情况下,活动工作台48与固定工作台47分开。当工人M从上述状态开始在送进方向Z移动活动工作台48时,如图4所示,使活动杆68前进到在固定杆54之间形成的间隔G1中,而传送工作台49成为收缩状态,在此状态下传送工作台49与固定工作台47交错。如图4所示,在工件送进/取出方向Z上传送工作台49的全长看作为L,而活动工作台48在收缩方向上移动的最大距离看作为E。将传送工作台49的收缩尺寸(L-E)配置成至少为全长L的一半。
下面描述切屑收集装置,切屑收集装置与辊筒输送装置32、工件传送装置33和辊筒输送装置34对应设置,用于收集异物诸如从工件W上落下的切屑,并且将异物移送到其位于防护罩19中的底部。
如图6所示,固定的上游侧切屑收集盘71和下游侧切屑收集盘72安装在安装支柱35和36以及框架39上,用于收集从辊筒输送装置32和34上落下的切屑。在两个切屑收集盘71和72的下端形成开口,以使其与图2中所示的形成于防护罩19前侧壁中的开口19a连通。
如图2和图3所示,切屑收集盘73安装在工件传送装置33的下面,用于收集运送工件时从工件W上落下的切屑和切削液。当将上述活动工作台48移动到固定工作台47侧,并且使传送工作台49成为如图4所示的收缩状态时,切屑收集盘也类似地移动以收缩。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盘74以倾斜方式安装在上游侧切屑收集盘71和下游侧切屑收集盘72的相对侧板71a与72a之间,使得固定盘74位于固定工作台47的下面。通过安装支柱75,第一活动盘76也以倾斜方式安装在活动工作台48的支撑板65上。通过铰链机构78,第二活动盘77以垂直可倾斜方式安装在第一活动盘76的端部(底端)。第二活动盘77的端部(下端)由固定盘74的上端缘支撑。将固定盘74以及第一活动盘76和第二活动盘77的水平相对端向下弯折成侧板74a、76a、77a,以及,第一活动盘76和第二活动盘77布置在上游侧切屑收集盘71和下游侧切屑收集盘72的内侧。
作为位置限制件的挡块82,通过垫片81安装在支撑板66的外表面上。支撑板66的外表面,是与活动工作台48送进/取出工件侧相反的外侧缘。挡块82的上端从活动杆68凸出。挡块82限制工件W的位置,以防止由活动杆68的上表面支撑的工件移动到活动杆68的外部(亦即,工人M侧)。
如图1所示,止动螺栓84由安装台座45和46的上表面通过支架83进行支撑,使得螺栓可以在Z轴方向进行调节。在滑块63和64的上表面上安装位置限制凸出85。位置限制凸出85与止动螺栓84接触,从而使活动工作台48在伸展位置处停下。止动螺栓86也由活动工作台48的支撑板65支撑,使得螺栓可以在Z轴方向进行调节。止动螺栓86的端部与固定工作台47的支撑板52接触(参见图5),从而,使活动工作台48在限制位置处停下。
下面描述如上所述配置的机床的操作。
下面首先描述机床用于送进工件W、并将其装到工件支撑工作台14上的操作。在图6中,工人M手动将在前道工序中经加工的工件W从上游侧辊筒输送装置32移到工件传送装置33的上表面。
手动或者自动方式将开/闭门21打开,并且将由工件传送装置33上表面支撑的工件W移动到固定工作台47侧,从而位于固定工作台47的固定杆54上的工件W随活动工作台48一起滑动,并且使工件W移动到加工位置P2。如图4和图5所示,当将工件W的一部分移动到引导板18的上表面时,活动工作台48的活动杆68已经前进到在固定工作台47上固定杆54的间隔G1中。同时,通过第一活动盘76的铰链机构78,使切屑收集盘73的第二活动盘77的端部沿固定盘74翘起,并且整个切屑收集盘成为收缩状态,因此,使得工人M可位于靠近工件支撑工作台14侧的位置。在上述状态下,将整个工件推出引导板18的上表面,并且使其移动到工件支撑工作台14的上表面。在移动到工件支撑工作台14上之后,在开/闭门21关闭的情况下,用夹紧机构16将工件W夹紧,并且用安装在加工装置(未示出)主轴装置上的工具进行加工。
在加工完工件W之后,再次打开开/闭门21,并且松开在工件支撑工作台14上的工件W。手动引导工件W,并将其在运出方向Z移动到引导板18的上表面,并且,将工件运出到处于图4中所示收缩状态的工件传送装置33的上表面。
接着,使活动工作台48与固定工作台47分开,这样使得传送工作台49伸展。然后,通过固定工作台47和活动工作台48的上表面支撑工件W。在上述状态下,在工件移动到下道加工工序之前,将工件从工件传送装置33的上表面运送到下游侧辊筒输送装置34。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工件传送装置中,可以获得下列效果:
(1)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工件传送装置33的传送工作台49具有固定工作台47和活动工作台48。将活动工作台48移动到固定工作台47侧,使得固定工作台47与活动工作台48互相交错。通过引导板18,将工件传送装置33上的工件W进位到工件支撑工作台14侧。这样在将工件送进加工位置P2时,就不再需要使工件传送装置33的固定工作台47和活动工作台48前进到机床中用于工件W的加工位置P2。所以,可以缩短加工时间,而且,可以减小机床中用于工件送进/取出的间隔,从而减小机床的尺寸。另外,对于工人M而言,容易越过工作台47和48接近工件支撑工作台14侧。所以,对工人M来说,工件加工位置的可接近性得到改善,这样能容易送进/取出工件W。
(2)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切屑收集盘具有固定盘74、第一活动盘76、以及第二活动盘77,使得切屑收容范围可以缩小或扩大。所以,即使安装有切屑收集盘73,也能实现工件传送装置33的功能。
(3)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活动工作台48的支撑板66上安装了挡块82。在送进工件W的过程中,当使活动工作台48移到固定工作台47侧时,工件W因此可以与挡块82接触,并且容易送进。即使运出工件W时,通过在运出工件W的方向上移动工件W,可以将活动工作台48容易地从收缩位置移动到加工位置。
应当注意到,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
○如图9所示,以相互平行并且相对导轨61和62在送进/取出方向Z上往返运动的方式,支撑多个悬挂的杆91,用于在送进/取出方向Z上引导工件。可以通过动臂机构92使单个杆彼此连接,以伸展或收缩各杆91的单个间隔,使得传送工作台93可以从伸展状态变换到收缩状态。杆91设置在工件送进/取出侧的相对侧,也可将其形成为很大程度的活动范围,使得可以在其外侧缘设置挡块82作为位置限制件。
○尽管没有示出,但传送工作台可以具有多个传送板,通过引导机构,传送板可伸展或收缩方式配置在工件W送进/取出方向上。
○尽管没有示出,切屑收集盘73可以由板材整体方式形成,并布置成倾斜状态。可以使切屑收集盘73的端部配置为随着活动工作台48在工件送进方向的移动,一起前进到防护罩19的内侧,同时,使切屑收集盘73的端部向下倾斜。
尽管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对其进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因此,所有这种变化与更改都落入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工件传送装置,布置于机床中工件加工位置前面的工件进/出位置,包括:
传送工作台,适合于在送进/取出所述工件的工件送进/取出方向上伸展或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传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工作台包括:
固定工作台,布置在所述进/出位置;
活动工作台,可移动方式布置;以及
引导机构,在所述活动工作台同所述固定工作台交错的收缩位置,所述活动工作台同所述固定工作台分开的伸展位置,于之间引导所述活动工作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工作台包括多个以预定间隔布置的固定杆,该固定杆定向在所述工件送进/取出方向;以及
所述活动工作台包括多个以预定间隔布置的活动杆,该活动杆定向在所述工件送进/取出方向,
其中,当所述活动工作台移动时,所述活动杆前进到所述固定杆的所述间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传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工作台包括多个杆,该杆的间隔适合于通过动臂机构在所述工件送进/取出方向伸展或收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工件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位置限制件,限制所述工件的位置,并且设置在所述传送工作台的外侧端缘上,
其中,使所述传送工作台的所述外侧端缘位于所述工件进/出位置的相对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工件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防护罩,用于保护所述机床;以及
切屑收集盘,安装在所述传送工作台的下面,用于收集从所述工件落下的切屑和切削液,并将其传送到所述防护罩内侧,
其中,使所述切屑收集盘适合于在所述传送工作台伸展或收缩时随所述传送工作台一起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传送装置,其中所述切屑收集盘包括:
固定盘,倾斜方式布置在所述传送工作台下面;
第一活动盘,倾斜方式连接在所述传送工作台上,使所述第一活动盘可以根据所述传送工作台的伸展或收缩随所述传送工作台一起移动;以及
第二活动盘,倾斜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盘的下端,通过铰链机构,使所述第二活动盘在垂直方向可以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第二活动盘的下端缘由所述固定盘的上端缘支撑。
CN2006100865079A 2005-06-16 2006-06-16 工件传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800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76837 2005-06-16
JP2005176837 2005-06-16
JP2005176837 2005-06-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0011A true CN1880011A (zh) 2006-12-20
CN1880011B CN1880011B (zh) 2011-06-15

Family

ID=37518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8650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80011B (zh) 2005-06-16 2006-06-16 工件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8001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6525A (zh) * 2011-03-28 2013-12-25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工件回收装置
CN103998180A (zh) * 2011-11-03 2014-08-20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基准传送
CN104827337A (zh) * 2014-02-07 2015-08-12 光洋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机床的工件传送设备
CN110062679A (zh) * 2016-12-14 2019-07-26 宝钢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借助于至少两个可被彼此独立地控制的传送装置以在接合之前调整工件的头端之间和/或尾端之间的偏移来接合工件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76386Y (zh) * 2001-04-28 2002-02-13 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物件加工机械工作台
CN2702809Y (zh) * 2004-05-12 2005-06-01 墩丰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锯机的收合式翼盘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6525A (zh) * 2011-03-28 2013-12-25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工件回收装置
CN103476525B (zh) * 2011-03-28 2015-10-21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工件回收装置
US9289871B2 (en) 2011-03-28 2016-03-22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Workpiece recovery unit
CN103998180A (zh) * 2011-11-03 2014-08-20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基准传送
CN103998180B (zh) * 2011-11-03 2017-10-13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基准传送
CN104827337A (zh) * 2014-02-07 2015-08-12 光洋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机床的工件传送设备
CN104827337B (zh) * 2014-02-07 2019-05-14 光洋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机床的工件传送设备
CN110062679A (zh) * 2016-12-14 2019-07-26 宝钢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借助于至少两个可被彼此独立地控制的传送装置以在接合之前调整工件的头端之间和/或尾端之间的偏移来接合工件的方法及设备
CN110062679B (zh) * 2016-12-14 2021-10-29 宝钢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借助于至少两个可被彼此独立地控制的传送装置以在接合之前调整工件的头端之间和/或尾端之间的偏移来接合工件的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0011B (zh) 201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5379B1 (ko) 공작물이 자동으로 터닝 가공되는 더블 스테이션 갠트리 복합 가공 시스템
CN1426342A (zh) 铸件机械粗加工和/或精加工设备
US20110272869A1 (en) Vibration stopper for material feeder
CN1701915A (zh) 加工木材、塑料等工件的机械用的进给装置及这种工件的加工方法
CN1880011A (zh) 工件传送装置
KR20150137354A (ko) 레이저 가공장치
JP2005506209A (ja) 被加工物品の分断方法
CN210147130U (zh) 一种型材锯切设备
KR100781237B1 (ko) 냉매관 절단장치
CN111958516A (zh) 一种大数据自动化钻床的半自动夹具及夹紧方法
CN1938121A (zh) 用于加工固定在两个转动轴承之间的长工件的设备和方法
KR20080016331A (ko) 압연날을 구비한 냉매관 절단장치
CN113386197B (zh) 一种电路板切割装置及方法
JPH01133625A (ja) パンチプレス
CN114161665A (zh) 一种笔记本外壳料头切除机
TWM606902U (zh) 全自動彎管與鋸切複合系統
CN112317870A (zh) 输送装置及锯床
KR101504843B1 (ko) 금속판재 이송 장치
KR102423470B1 (ko) 연료전지분리판 유로가공시스템
CN210147132U (zh) 一种型材上料装置以及锯切设备
CN210147131U (zh) 一种型材锯切机构
CN219151314U (zh) 一种钢管冲孔翻边装置
CN220461886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冲压机
CN210147126U (zh) 一种型材推料装置以及锯切设备
CN215433198U (zh) 一种磨床用工件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