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8692A - 车辆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8692A
CN1878692A CN 200580000783 CN200580000783A CN1878692A CN 1878692 A CN1878692 A CN 1878692A CN 200580000783 CN200580000783 CN 200580000783 CN 200580000783 A CN200580000783 A CN 200580000783A CN 1878692 A CN1878692 A CN 1878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teering box
power unit
body structure
fron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007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53381C (zh
Inventor
山口朗
藤丸刚
田部昌彦
小林毅
若菜刚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78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8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33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338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安装在车辆前端的动力单元、设置在车辆中动力单元前面或后面的转向齿轮箱和支撑转向齿轮箱的悬架构件,转向齿轮箱位于悬架构件的底表面,使其由于正面碰撞车辆的前端变形时在动力单元的下面移动。

Description

车辆前部结构
                         相关申请
2004年10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4-311877、2005年2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5-42921和2005年7月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5-194815的包括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的公布内容通过全文引用而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正面碰撞的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车辆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一种提高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乘客的潜在附加安全性方面的车辆性能的方法是通过在碰撞过程中诸如前端车架和悬架构件的车辆前部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这样,乘客车厢的变形能够被限制。
减少车辆前部变形量的结构的实例是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发动机和传动装置,除了转向齿轮箱和前轮之外,还有诸如压缩机、发电机和油泵等辅助设备。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号H08-310444(见它的图1到4以及段落0009到0024等)中显示了一种如图37所示的在碰撞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车辆前部结构。在该车辆前部结构中,转向齿轮箱位于动力单元和仪表板之间,因此车辆前端的变形量被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安装在车辆前端的动力单元、设置在车辆动力单元前面或后面的转向齿轮箱以及支撑转向齿轮箱的悬架构件,其中转向齿轮箱设置在悬架构件的底表面处,使得如果由于碰撞车辆前端变形时转向齿轮箱在动力单元的下面移动。
因此,在车辆碰撞过程中,转向齿轮箱在动力单元的下面移动,从而防止转向齿轮箱在车辆前部变形的方向上处于动力单元和车辆的其它部件之间的位置。
通过这样做,因为转向齿轮箱而造成的车辆前部的变形量能够被最优化,从而有效地吸收能量。
通过防止在正面碰撞过程中车辆前端的变形量受到转向齿轮箱的影响,本车辆前部结构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全地理解本车辆前部结构及其优点,可以结合附图参考下文的叙述,其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前视图;
图3是图示在碰撞初期阶段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前视图;
图6是图示在碰撞初期阶段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图示在碰撞发展阶段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9是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11是图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12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13是图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14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15是图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16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17是图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18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19是图示第八实施例在变形中期阶段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20是图示当变形完成时本车辆前部结构的第八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1是根据第九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22是图示第九实施例在变形中期阶段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23是图示当变形完成时本车辆前部结构的第九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4是根据第十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25是图示第十实施例在变形中期阶段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26是图示当变形完成时本车辆前部结构的第十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7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28是图示第十一实施例在变形中期阶段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29是图示当变形完成时本车辆前部结构的第十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0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31是图示第十二实施例在变形中期阶段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32是图示当变形完成时本车辆前部结构的第十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3是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本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34是图示第十三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35是电缆没有额外长度的对比例的说明图;和
图35是电缆有额外长度的对比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的说明参照本车辆前部结构的实施例。虽然权利要求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但是通过对其各种实例的讨论能最佳地得到对于本结构的各方面的评价。
下文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本车辆前部结构的最优模式。
与上述先有技术一致或等同的部分将用相同的参考符号图示和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由设置在车辆两侧并向车辆的前部延伸的前端车架1(在附图中仅显示从后方看的左侧)、平行于前端车架1设置在车辆两侧的前端车架上部2、连接车辆两侧的前端车架1的前边缘的前横向构件3以及从前端车架1延伸到车辆前面的悬架构件4组成。发动机5和传动装置6在其中整合的动力单元7安装在车辆两侧的前端车架1之间和悬架构件4之上。
悬架构件4设置在车辆的两侧并且包括向车辆的前部延伸的悬架侧构件4a、连接车辆两侧的悬架侧构件4a的前边缘的悬架横向构件4b和向车辆的前部向上倾斜并在其各自的底表面配备倾斜元件4i的导向部分4c,悬架横向构件4b安装在导向部分4c的前端。
在悬架构件4的底表面的下面,被导向部分4c和悬架横向构件4b包围的凹部4d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形成,并且在凹部4d中转向齿轮箱12通过安装托架13和螺栓14固定在悬架横向构件4b的底表面上。
前端车架1和悬架横向构件4b被悬架构件支撑8相互连接。冷却风扇9、散热器10和下横向构件11设置在动力单元7的前面,仪表板15设置在动力单元7的后面。
当由于正面碰撞负荷从车辆的前部作用到转向齿轮箱12上时,如图3所示,安装托架13被撞碎,转向齿轮箱12从车辆分离并且向车辆的后侧移动。同时,转向齿轮箱与悬架构件4的导向部分4c(倾斜元件4i)相互作用并在动力单元7的下面移动。
如上所述,转向齿轮箱12移到不处于动力单元7和车辆其它部件之间的位置,使动力单元7前面的空间变形,结果可实现车辆前部的变形量增加。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转向齿轮箱12被固定到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形成并被导向部分4c和悬架横向构件4b包围的凹部4d。
这样做使转向齿轮箱12的离地高度增加,从而减少由于来自道路表面的碎片等造成的损坏。
对于根据下面说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一致或等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来图示和说明。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如图4和5所示,在转向齿轮箱12前面以整合的方式形成的突出部16设置在安装托架13的前端。
只要负荷的能量在碰撞的初期阶段传递到转向齿轮箱12并且撞碎安装托架13,突出部16的材料和形状就不被特别限制。当突出部16包括与转向齿轮箱12整合的诸如用于动力转向的电动执行器或液动执行器的装置时,车辆空间能够被有效地利用。
在碰撞的初期阶段,如图6所示,由于与物体B的正面碰撞,来自车辆前端的负荷经过突出部16作用到转向齿轮箱12,从而撞碎安装托架13。然后转向齿轮箱12向车辆的后侧移动,与悬架构件4的导向部分4c相互作用并向下移动。结果,转向齿轮箱12能够避免处于动力单元7和碰撞物B之间的位置。
当车辆前端的变形进一步加大时,如图7所示,完全从车辆分离的转向齿轮箱12在动力单元7的下面移动,不会处于动力单元7和碰撞物B之间的位置。另外,因为安装托架13的破损,悬架横向构件4b由于它的强度减弱被变形,使得动力单元7前面的大空间能够变形。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碰撞的初期阶段转向齿轮箱12从悬架构件4分开,因此,可以保证转向齿轮箱12在动力单元7的下面移动。
对其它结构和操作的说明因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而被省略。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如图8所示,车辆两侧的悬架侧构件4a的前边缘与下横向构件11连接来形成悬架构件4,并且转向齿轮箱12和突出部16被设置在以V形设置在悬架侧构件4a的底侧的凹部10d中。
悬架构件4的前边缘延伸到车辆的前端,使得在碰撞的初期阶段负荷从车辆的前端作用时,悬架侧构件4a弯曲并变形,如图9所示,从而形成导向部分4c。
因此,转向齿轮箱12与悬架侧构件4a的导向构件4c相互作用并且在动力单元7的下面移动。
对其它结构和操作的说明因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而被省略。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如图10所示,在其顶表面具有倾斜元件4i的各个导向构件4e沿着悬架横向构件4b形成,并且转向齿轮箱12用安装托架13和螺栓14固定在导向构件4c的前边缘部。
如图11所示,由于正面碰撞,来自车辆前端的负荷使悬架横向构件4b和悬架侧构件4a变形,并且导向构件4e与动力单元7相互作用。因此转向齿轮箱12在动力单元7的下面移动。
对其它结构和操作的说明因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而被省略。
在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如图12所示,在其顶表面具有倾斜元件4i的各个导向构件4f以转向齿轮箱12的纵向方向朝向车辆的后端安装。转向齿轮箱12用安装托架13和螺栓14固定到悬架横向构件4b上,并且突出部16设置在转向齿轮箱12的前面。
如图13所示,当由于正面碰撞负荷经过突出部16从车辆的前端作用到转向齿轮箱12时,安装托架13被撞碎,并且在转向齿轮箱12在车辆的后端的方向上与导向构件4f一起移动后,转向齿轮箱12与动力单元7相互作用,从而向下移动。
对其它结构和操作的说明因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而被省略。
在根据第六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如图14所示,具有面向斜下方的倾斜元件4i的导向构件4g设置在动力单元7的前面。转向齿轮箱12用安装托架13固定在悬架横向构件4b上,并且突出部16设置在转向齿轮箱12的前面。
如图15所示,当由于正面碰撞负荷从车辆的前端作用到转向齿轮箱12上时,安装托架13被撞碎并且转向齿轮箱12移动到车辆的后侧,从而与安装在动力单元7上的导向构件4g相互作用并且向下移动。
对其它结构和操作的说明因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而被省略。
在根据第七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如图16所示,凹部4h设置在动力单元7后面的悬架构件4的底部,并且转向齿轮箱12被固定在凹部4h上。
如图17所示,当动力单元7在正面碰撞的过程中后退时,转向齿轮箱12被推向车辆的后端。这时,转向齿轮箱12沿着位于上侧的悬架构件4的凹部4h向下移动,从而防止转向齿轮箱12处于动力单元7和仪表板15之间的位置。
对其它结构和操作的说明因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而被省略。
在根据第八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如图18所示,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被固定到各个悬架构件4的底部,并且在悬架构件4的底表面和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的顶表面之间设置一个空间。转向齿轮箱12设置在该空间中并被安装在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的顶部。
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与悬架侧构件4a一起在纵向方向上延伸。位于车辆前端的边缘19a被固定到悬架横向构件4b上,并且位置朝向车辆后端的边缘19b被固定到悬架侧构件4a上。用于固定的力被调整到使得当超过预定值的能量负荷从车辆的前面作用时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能够从悬架构件4上分离。
安装构件侧倾斜元件20a形成在车辆后侧的边缘19b上,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朝向车辆的后端。与安装构件侧倾斜元件20a相接合的悬架侧倾斜元件20b面向车辆的前端形成在悬架构件4上。当超过预定值的冲击负荷从车辆的前端作用时,安装构件侧倾斜元件20a和悬架侧倾斜元件20b的接合使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从悬架构件4稳定地分离。
转向齿轮箱12设置在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上车辆后侧的边缘19b附近,因此在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被固定到悬架横向构件4b处的边缘19a与转向齿轮箱12之间有一定的空间或距离。
正因为如此,当超过预定值的能量负荷从车辆的前端作用时,如图19所示,在位于转向齿轮箱12前面的车辆部件与转向齿轮箱12接触前,安装构件侧倾斜元件20a和悬架侧倾斜元件20b的接合发生,并且转向齿轮箱12与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一起移向车辆的后端。
当车辆前端的变形进一步加大时,如图20所示,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完全从悬架构件4分离,使得转向齿轮箱12不会移动到动力单元7和车辆的其它部件之间的位置,从而动力单元7前面的空间被挤压以及最终能实现车辆前部大的受挤压部分。
对其它结构和操作的说明因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而被省略。
在根据第九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如图21所示,转向齿轮箱12设置在被固定到悬架构件4底部的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上,用于使转向齿轮箱12在动力单元7下面移动的面向车辆前端的导向部分21设置在悬架侧构件4a上。
转向齿轮箱12设置在朝向车辆后端的边缘19b附近。
使转向齿轮箱12在动力单元7下面移动的导向部分21面向车辆的前端,并且在超过预定值的能量负荷从车辆的前端作用时,如图22中所示,在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后侧的边缘19b从悬架构件4分离,并且转向齿轮箱12与导向部分21和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一起向车辆的后端移动。
当车辆前端的变形进一步加大时,如图23所示,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完全从悬架构件4上分离,使得转向齿轮箱12移动后不会夹到动力单元7和车辆的其它部件之间,从而动力单元7前面的空间变形,因此能实现车辆前部变形量增加。
对其它结构和操作的说明因为与第八实施例相同而被省略。
在根据第十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如图24所示,转向齿轮箱12设置在被固定在悬架构件4底部的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上,用于使转向齿轮箱12在动力单元7下面移动的导向构件22设置在转向齿轮箱12的侧面。
导向构件侧倾斜元件22a朝向前辆的后端形成在导向构件22上,与导向构件侧倾斜元件22a相接合的悬架侧倾斜元件20b面向车辆的前端形成在悬架构件4上。通过导向构件侧倾斜元件22a和悬架侧倾斜元件20b的接合,转向齿轮箱12稳定地从悬架构件4分离。
当超过预定值的能量负荷从车辆的前端作用时,如图25中所示,导向构件侧倾斜元件22a和悬架侧倾斜元件20b的接合发生,并且转向齿轮箱12与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一起向下朝向车辆的后部移动。同时,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后侧的边缘19b与悬架构件4分离。
当车辆前端的变形进一步加大时,如图26所示,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完全从悬架构件4上分离,使得转向齿轮箱12不会移动到处于动力单元7和车辆的其它部件之间的位置,从而使动力单元7前面的空间变形,以及最终能实现车辆前部的大的变形量。
对其它结构和操作的说明因为与第九实施例相同而被省略。
在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如图27所示,转向齿轮箱12设置在被固定在悬架构件4底部的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上,用于使转向齿轮箱12在动力单元7下面移动的导向构件23设置在动力单元7的前面。
倾斜元件23a朝向车辆的前端形成在导向构件23上,使得转向齿轮箱12能够沿着倾斜元件23a在动力单元7的下面移动。
当超过预定值的能量负荷从车辆的前面作用时,如图28所示,转向齿轮箱12沿着导向构件23的倾斜元件23a向下朝向车辆的后面移动,同时,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后侧的边缘19b从悬架构件4分离。
当车辆前端的变形进一步加大时,如图29所示,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完全从悬架构件4分离,使得转向齿轮箱12不会移动到动力单元7和车辆的其它部件之间的位置,从而使动力单元7前面的空间变形,并且最终能实现车辆前部大的挤压量。
对其它结构和操作的说明因为与第8实施例相同而被省略。
在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如图30所示,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被固定到动力单元7后面的悬架构件4的底部,并且转向齿轮箱12设置在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上。
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沿着悬架侧构件4a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在车辆前端的边缘19a被固定在悬架构件4上,而其朝向车辆后端的边缘19b被固定到悬架侧构件4a后侧的边缘4j上。
倾斜元件20c面向车辆的后端形成在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侧面的边缘19b上,并且与倾斜元件20c相接合的倾斜元件20d面向车辆的前端形成在悬架侧构件4a后侧的边缘4j上。
当超过预定值的能量负荷从车辆的前面作用时,通过倾斜元件20c和倾斜元件20d的接合,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稳定地从悬架构件4分离。
当超过预定值的能量负荷从车辆的前面作用时,如图31所示,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的倾斜元件20c和悬架侧构件4a的倾斜元件20d之间的接合发生,并且转向齿轮箱12与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一起向下朝向车辆的后侧移动。同时,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后侧的边缘19b从悬架侧构件4a分离。
当车辆前端的变形进一步加大时,如图32所示,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19完全从悬架侧构件4a分离,使得转向齿轮箱12不会移动到动力单元7和车辆的其它部件之间的位置,从而使动力单元7前面的空间变形,并且最终能实现车辆前部大的变形量。
对其它结构和操作的说明因为与第8实施例相同而被省略。
在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如图33所示,转向齿轮箱12通过电缆17连接到方向盘(图中没有显示),并且方向盘旋转的操作通过电缆17传递到转向齿轮箱12。
电缆17由设置在前横向构件3上的作为车辆的一个部件的电缆支撑部18支撑。
因此,等于转向齿轮箱12在避开诸如动力单元7的其它部件的同时而能够移动的距离的长度被作为额外长度增加到电缆17上。
如图34所示,在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电缆支撑部18朝向车辆的后侧移动,或者由于前横向构件3等的向后运动使电缆支撑部18自身断裂。
通过这样做,当转向齿轮箱12向下运动时,由于电缆17被周围部件卡住或电缆17上的张紧力,电缆中产生挠曲,从而使其发生移动。
因此,在车辆碰撞过程中,电缆的额外长度允许转向齿轮箱12在动力单元7下面移动,从而避免动力单元7和转向齿轮箱12之间的冲突,并且最终车辆的变形空间显著增加以及能量能够被有效地吸收。
为了比较,这里是电缆没有额外长度的情形。
图35显示转向齿轮箱12和方向盘(图中没有显示)用尽可能短的电缆长度连接的结构。
利用这种结构,在正面碰撞中,如图36所示,转向齿轮箱12的运动由于电缆17被周围部件卡住或电缆17上的张紧力而被限制。
因此,如图所示,转向齿轮箱12可能处于动力单元7和其它部件之间的位置,在这种情形下,车辆前端的变形量被减少并且冲击吸收效果可能被减弱。
对第十三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和操作的说明因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而被省略。
实际结构不限于实施例的图示和说明,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车辆前部结构的范围中可以实现各种设计变化。
例如,第四实施例显示悬架横向构件4b和导向构件4e由单独的构件形成的情形,但是,悬架横向构件和导向构件可以设置成同一构件。
此外,第十三实施例显示电缆支撑部18设置在前横向构件3上的情形;但是,它也可以设置在前端车架1、悬架构件4或车体的其它结构上。

Claims (21)

1.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
安装在车辆前端的动力单元;
与所述动力单元相邻的转向齿轮箱;和
支撑所述转向齿轮箱的悬架构件,所述转向齿轮箱位于所述悬架构件的底表面,使得在正面碰撞导致车辆的前端变形时所述转向齿轮箱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下面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底表面形成有凹部,并且所述转向齿轮箱位于所述凹部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
形成在车辆前端将车辆前端的变形传递到所述转向齿轮箱的突出。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
形成在所述悬架构件上、构造成在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使所述转向齿轮箱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下面移动的导向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向部分是通过由于车辆碰撞使所述悬架构件变形而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向部分由沿所述悬架构件安装的导向构件形成。
7.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转向齿轮箱的动力单元一侧、构造成在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使所述转向齿轮箱在动力单元的下面移动的导向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动力单元前面、构造成在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使转向齿轮箱在动力单元的下面移动的导向构件。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转向齿轮箱在所述悬架构件的底部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安装在所述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的顶部,所述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被固定到所述悬架构件,使得所述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在施加有来自车辆前部的能量负荷超过预定值时可被分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
形成在所述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上并面朝向车辆后部的安装构件侧倾斜元件,和
形成在所述悬架构件上并面朝向车辆前面的悬架侧倾斜元件,所述转向齿轮箱安装构件通过所述安装构件侧倾斜元件和所述悬架侧倾斜元件的接合而被固定到所述悬架构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
形成在所述悬架构件上并面朝向车辆前面的导向部分,该导向部分被构造成在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使所述转向齿轮箱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下面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
形成在所述悬架构件上并面朝向车辆前面的导向部分,该导向部分被构造成在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使所述转向齿轮箱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下面移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
在所述动力单元一侧、构造成在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使所述转向齿轮箱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下面移动的导向构件。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
在所述动力单元一侧、构造成在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使所述转向齿轮箱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下面移动的导向构件。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在所述动力单元前面的导向构件,该导向构件被构造成在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使所述转向齿轮箱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下面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在所述动力单元前面的导向构件,该导向构件被构造成在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使所述转向齿轮箱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下面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
连接到所述转向齿轮箱的电缆,该电缆将车辆方向盘的转动操作传递到所述转向齿轮箱,所述电缆具有与在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所述转向齿轮箱在动力单元下面移动的距离相等的额外长度。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缆被设置成在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能经过设置在车体结构上的电缆支撑部转向。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车体结构为前横向构件。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车体结构为前端车架。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车体结构为悬架构件。
CNB2005800007832A 2004-10-27 2005-10-26 车辆前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338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11877 2004-10-27
JP311877U/2004 2004-10-27
JP042921U/2005 2005-02-18
JP194815U/2005 2005-07-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8692A true CN1878692A (zh) 2006-12-13
CN100453381C CN100453381C (zh) 2009-01-21

Family

ID=3751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078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3381C (zh) 2004-10-27 2005-10-26 车辆前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53381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2032A (zh) * 2009-12-25 2011-11-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结构
CN104029734A (zh) * 2013-03-04 2014-09-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结构
CN108082266A (zh) * 2017-12-18 2018-05-29 贵阳锐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方向盘转向结构
CN110155182A (zh) * 2018-02-15 2019-08-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89159U (ja) * 1992-05-09 1993-12-0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クロスメンバー構造
JP3460311B2 (ja) * 1994-06-13 2003-10-2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3188946B2 (ja) * 1994-12-02 2001-07-16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ギヤ支持構造
JP3324467B2 (ja) * 1997-10-08 2002-09-17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JP3526004B2 (ja) * 1998-02-02 2004-05-10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引込み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433522B2 (ja) * 1999-08-30 2010-03-1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構造
JP2001163248A (ja) * 1999-12-08 2001-06-19 Toyota Motor Corp ステアリングギヤボックスの取付構造
JP4519249B2 (ja) * 2000-03-16 2010-08-04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フレーム
JP3992507B2 (ja) * 2002-02-07 2007-10-17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における衝撃力緩和構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2032A (zh) * 2009-12-25 2011-11-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结构
CN104029734A (zh) * 2013-03-04 2014-09-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结构
CN108082266A (zh) * 2017-12-18 2018-05-29 贵阳锐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方向盘转向结构
CN110155182A (zh) * 2018-02-15 2019-08-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CN110155182B (zh) * 2018-02-15 2021-08-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53381C (zh) 2009-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83C (zh) 车体前部构造以及由车体前部构造吸收冲击的方法
CN1605522A (zh) 汽车的前部车身构造
CN100344490C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185131C (zh) 汽车侧底框梁的加固结构
CN1265988C (zh) 汽车的保险杠横杆
CN1810562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2740502Y (zh) 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
CN1733541A (zh) 塔连接杆结构
CN1204016C (zh) 由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制成的汽车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319782C (zh) 保险杠梁
EP1809530B1 (en) Front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supporting a steering gear
CN1765643A (zh) 车辆中电子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608926A (zh) 车身构造
CN1724293A (zh) 车辆用保险杠梁安装结构及车辆用保险杠梁
CN1517259A (zh) 汽车车身前部结构
CN1810534A (zh) 车辆用动力单元的支撑结构
CN1689884A (zh) 转向装置
CN1590187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860057A (zh) 车辆的车架结构
CN101037118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878692A (zh) 车辆前部结构
CN1395528A (zh) 采用双路顶部安装的撑杆式悬架系统
CN1769124A (zh) 车身框架结构
CN1273331C (zh) 车辆用机器的安装构造
CN1843826A (zh) 副车架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