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5319A - 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5319A
CN1875319A CNA2004800320061A CN200480032006A CN1875319A CN 1875319 A CN1875319 A CN 1875319A CN A2004800320061 A CNA2004800320061 A CN A2004800320061A CN 200480032006 A CN200480032006 A CN 200480032006A CN 1875319 A CN1875319 A CN 1875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ylindrical shell
screen device
engaging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320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5319B (zh
Inventor
宫川行生
阿部晃之
关和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ZUMI Ltd
Izumi Cosm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ZUM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454405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87531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ZUMI Ltd filed Critical IZUMI Ltd
Publication of CN1875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5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75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5319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58Projection screens collapsible, e.g. foldable; of variable are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6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 F16B5/0692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flexible sheets to other sheets or plates or to strips or b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7/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 F16B7/10Telescoping systems
    • F16B7/105Telescoping systems locking in discrete positions, e.g. in extreme extended position

Abstract

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具有:盒体,其在上面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部,且由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可分离的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来构成;弹簧辊,其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该盒体;投影屏,其在存放时卷回到弹簧辊上,而在使用时从开口部放卷;顶杆,其固定该投影屏的一端,且在存放时兼作封闭开口部的盖体;可伸缩的支柱,其一端可起伏地被轴支承于该盒体的侧面中央部,并在立起时将放卷后的投影屏保持在伸展状态。由此,可提供一种小型轻量、易于使用且构成简单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Description

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大投影由放映机等投影装置的显示图像的投影屏,尤其涉及易于搬运、且可设置于地板或桌面等任意场所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背景技术
来自放映机的图像,一般在反射型投影屏上放大投影来显示。在这种投影屏中,对安装在顶棚或墙壁上来使用的投影屏而言,一般将存放在存放盒内的投影屏,根据需要通过电动或手动拉下来使用。挂图式投影屏装置或三脚架式投影屏装置,在规定场所悬挂或者置于地板上来使用。
近年来,随着公司或事务所等中的会议的增加,日益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可易于与放映机一同搬运、且可设置于会议室内的地板、会议用办公桌或工作台上,并对来自放映机的图像进行投影。相对于此,还提出了一种将卷绕在弹簧辊上的投影屏存放在存放盒内的移动式投影屏。作为该移动式投影屏装置,提出有如下类型:将存放盒设置于任意场所中,比如通过缩放器利用弹簧等的弹性力来拉出投影屏的类型、以及在安装于存放盒内的支柱上卡止投影屏的类型(比如参照JP实开平6-36048号公报)。
另一方面,即使在家庭中,随着电视图像投影用的放映机的普及,对家庭用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需要也在增加。
然而,对家庭用移动式投影屏装置而言,为了也能让女性及儿童搬运,而要求更小型轻量。此外,还要求结构简单,从而使其可易于进行投影屏在存放盒内的存放及取出。
以往的盒体是一体结构,在安装时,有必要从盒体的侧面插入弹簧辊而进行安装。因此,有时难以使弹簧辊正确定位,而且在插入时还可能会损伤弹簧辊及盒体。为保持盒体的强度,必须增大其厚度,因而还存在着不能减轻盒体的重量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前述希望及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轻量、易于使用且结构简单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为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盒体,其在上面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部,且由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可分离的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来构成;弹簧辊,其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该盒体;投影屏,其在存放时卷回到前述弹簧辊上,而在使用时从前述开口部放卷;顶杆,其固定该投影屏的一端,且在存放时兼作封闭前述开口部的盖体;可伸缩的支柱,其一端由该盒体的侧面中央部支撑,并将放卷后的投影屏保持在伸展状态。
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中,支柱的一端可起伏地轴支承在盒体的侧面中央部,并在立起时将放卷后的投影屏保持在伸展状态。
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中,可采用如下盒体:其由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壳体部件与第二壳体部件构成,互相连接该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的宽度方向一端,且互相隔离配置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从而可形成开口部。
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中,可以在顶杆的中央部设置把手部,而在支柱的前端部设置挂钩部,且在该挂钩部上钩挂把手部。此外,将该挂钩部可水平转动地安装于支柱的前端部,在支柱倒伏时,转动挂钩部而使其与盒体贴紧。
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中,可以设置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在存放时,将顶杆固定于盒体。该锁紧机构可由下列部分构成:卡合部,其配置于顶杆上;被卡合部,其配置于盒体且与该卡合部相卡合。进而,在该卡合部可设置在顶杆的宽度方向对置配置的一对卡合部件,在被卡合部可设置分别配置于盒体的对置开口边缘部且与卡合部件相卡合的一对被卡合部件。此外,将各卡合部件可转动地轴支承在卡合部,各卡合部件由下列部分构成:在一端与前述被卡合部相卡合的卡合端部;在另一端对卡合端部的卡合·释放进行操作的操作部,从而使对置配置的一对操作部向接近方向转动,而解除卡合端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并且使其一对操作部向背离方向转动,而使卡合端部与被卡合部相卡合。另外,也可以在卡合部中设置弹簧部件,并进行施力,从而将卡合端部压接到被卡合部上。
也可以在前述锁紧机构的卡合部中,设置转动锁紧机构,该机构在卡合时防止操作部接近。转动锁紧机构,可以由在锁紧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自由旋转地嵌合于卡合部的锁紧部件来构成,在锁紧位置,使锁紧部件头部的两端部分别与各操作部相抵接而防止操作部接近,而在释放位置,则解除两端部与各操作部的抵接而许可操作部接近。
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中,可采用如下支柱:其具有滑动锁紧机构,该滑动锁紧机构由构成为嵌套状且相互滑动而可滑动伸缩的多个筒体构成,下段筒体对滑动伸缩了的上段筒体的滑动进行锁紧,将支柱保持在规定高度。
也可以在滑动锁紧机构中,设置将其上段的第二筒体钩挂于最下段的第一筒体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该第一滑动锁紧机构具有:筒体卡合部,其具有卡合部件及支撑该卡合部件的基部,且被安装于下段筒体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筒体被卡合部,其由在上段筒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至少一个贯通孔来构成,且在伸长时与卡合部件相卡合而卡止上段筒体。此外,该卡合部件由下列部分构成:一端的与贯通孔卡合的突起部;另一端的对突起部与贯通孔的卡合·释放进行操作的操作部,将卡合部件可向筒体轴向转动地轴支承在基部,当向筒体方向按压操作部时,突起部与贯通孔的卡合被释放,而当解除操作部的按压时,突起部与贯通孔相卡合。进而,也可以设置第二滑动锁紧机构,其对比第二筒体更处于前端侧的筒体的滑动进行锁紧。第二滑动锁紧机构可以由下列部分构成:筒体卡合部,其配置于上段筒体后端部的内周面;筒体卡合接受部,其由在下段筒体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多个贯通孔来构成,且与筒体卡合部相卡合。也可以在筒体卡合部设置弹簧部件,其在卡合时对突起部施力,从而使其压接到贯通孔。
也可以在前述第一滑动锁紧机构中设置操作部锁紧机构,该操作部锁紧机构维持操作部的按压状态,并维持突起部与贯通孔的卡合解除状态。也可以将该操作部锁紧机构由配置于基部的卡合沟、及配置于卡合部件的卡合销来构成,当向筒体方向按压操作部时,卡合沟便与卡合销相卡合。此外,也可以在前端侧的筒体前端部设置突起部锁紧机构,该突起部锁紧机构与解除状态的突起部相卡合并对突起部进行导向,从而使其与贯通孔相卡合,而且维持突起部与贯通孔的卡合状态。也可以在支柱最下段的筒体配置滑动锁紧机构。
滑动锁紧机构也可以由下列部分构成:筒体卡合部,其配置于在前端侧的上段筒体后端部的内周面上安装的滑动部件凹部;筒体被卡合部,其由在下段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贯通孔构成,且在伸长时与前述卡合部相卡合而卡止上段筒体,此外,筒体卡合部也可以由下列部分构成:卡合部件,其在一端具有与贯通孔相卡合的突起部;弹簧部件,其通过使一端部与滑动部件的凹部相接合,而使另一端与卡合部件的另一端相接合,来对卡合部件的突起部向贯通孔一侧施力。
此外,滑动锁紧机构也可以由下列部分构成:筒体卡合部,其配置于在前端侧的上段筒体后端部的内周面上安装的滑动部件凹部;筒体被卡合部,其由在下段筒体内面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连续的一条循环沟来构成,在这里,循环沟由下列部分构成:去路沟,其具有多个卡止部,该卡止部在伸长时与筒体卡合部相卡合,并限制上段筒体向缩短方向移动;归路沟,其在缩短时解除与筒体卡合部的卡合,并许可上段筒体向缩短方向移动,此外,筒体卡合部也可以由下列部分构成:卡合部件,其具有一端部与滑动部件的凹部游动嵌合,而另一端部与卡止部相卡合的突起部,且可以以前述一端部为支点来摇动;弹簧部件,其通过使一端部与滑动部件的凹部相卡合,而另一端与卡合部件的前述一端部相卡合,来对卡合部件的突起部向卡止部一侧施力。
根据本发明,由于盒体由两个可分离的壳体部件来构成,因而可以使安装有弹簧辊的第一壳体部件上连接第二壳体部件,并组装成盒体。这样,在投影屏装置的组装时,可以不损伤弹簧辊及盒体,并可正确地进行弹簧辊定位。此外,通过连接两个壳体部件来形成一体,可以不降低盒体的强度并减小壳体部件的厚度,因而可进一步降低投影屏装置的重量,且更易于使用。此外,还可以容易地进行投影屏的更换等维护。另外,由于顶杆兼作盒体的盖体,因而无需盖体,可进一步降低投影屏装置的重量。
此外,也可以在使支柱与盒体成为一体的同时,来使支柱起伏。这样,在存放时使支柱倒伏,由此可进一步使投影屏装置小型化,从而易于搬运。也可以在使用时使支柱立起,并使支柱伸长到所希望的高度,而展开投影屏,而在存放时则使支柱缩短并倒伏,卷回投影屏并用顶杆来盖住开口部,因而可易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投影屏装置使用时的结构一例的模式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中,卷回投影屏状态下的结构的模式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存放时的结构的模式立体图。
图4是图3中锁紧机构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图3中沿着V-V线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6是图3中沿着VI-VI线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所用的滑动锁紧机构的结构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1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所用的挂钩部的结构的模式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卷回投影屏状态的结构的模式立体图。
图10A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所用的卡合部件结构的一例的模式侧视图。
图10B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所用的卡合部件结构的一例的模式主视图。
图11A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所用的基部结构的一例的模式俯视图。
图11B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所用的基部结构的一例的模式主视图。
图11C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所用的基部结构的一例的模式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支柱的伸缩动作的模式纵向剖视图(1)。
图13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支柱的伸缩动作的模式纵向剖视图(2)。
图14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支柱的伸缩动作的模式纵向剖视图(3)。
图15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支柱的伸缩动作的模式纵向剖视图(4)。
图16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支柱的伸缩动作的模式纵向剖视图(5)。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卷回投影屏的状态的结构的模式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图17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所用的第二滑动锁紧机构的结构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图1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所用的挂钩部的一变形例的结构的模式分解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图7的滑动锁紧机构的变形例1的结构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图7的滑动锁紧机构的变形例2的结构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22是表示图7的滑动锁紧机构变形例3的结构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图7的滑动锁紧机构变形例4的结构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24是表示图23的变形例4所用的循环沟结构的模式展开图。
图25是表示图3的具有锁紧机构变形例1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结构的模式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图3的具有锁紧机构变形例2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结构的模式立体图。
图27是表示图3的具有锁紧机构变形例3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结构的模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表示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使用时的状态的一例。移动式投影屏装置P1具有:盒体1;安装于盒体内的弹簧辊(不图示);从开口部1c放卷、且在顶杆5与弹簧辊之间展开的投影屏4;在盒体1的大致中央竖立设置、且将投影屏4保持在规定高度的支柱6。支柱6由安装于盒体1的大致中央的支柱安装部件25来支承、且可滑动伸缩的两段筒体6a、6b构成,并由滑动锁紧机构30来保持在规定高度上。支柱6在其前端具有可水平转动的挂钩部7A,并将配置于顶杆5的大致中央的、用作钩挂部件的搬运用把手24与挂钩部7A相钩挂,而悬挂投影屏4。此外,9是构成将顶杆5固定到盒体1中的锁紧机构的卡合部,在存放时,与配置于盒体1中的被卡合部(不图示)相卡合。投影屏装置P1,由从盒体1的底部拉出的一对脚部3、3来直立支撑。
图2表示为了存放而卷回投影屏4的状态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P1的结构一例。解除了与挂钩部7A的钩挂的投影屏4被卷回并存放于盒体1。顶杆5作为盖而封闭盒体1的开口部。图3表示存放时的移动式投影屏P的结构一例。支柱6以被支柱安装部件25轴支承的下端为中心转动而倒伏。由此,支柱6以支柱整体与盒体1平行的状态被存放。26是后述的盒体用保护部件。
图4是存放时投影屏装置P1的中央部的模式部分放大图。锁紧机构具有:安装于顶杆5的上面的卡合部9;以及配设于盒体1侧、且与卡合部9相卡合的被卡合部(不图示)。卡合部9具有:支撑部14;一对卡合部件11、12,其在支撑部14上可在顶杆5的周向相互接近·离开移动地对置配置,此外,设有在该一对卡合部件之间卡合时防止卡合部件彼此接近的操作部锁紧机构13。
图5是沿着图4中V-V线的纵向剖视图。如图5所示,盒体1由在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壳体部件1a、及第二壳体部件1b来构成。这两个壳体部件长度方向的一端,由单侧铰链机构可开闭地连接,而另一端则互相隔离,而形成用于放卷投影屏的空间部1c。这里,放映机侧前面的第一壳体部件1a是向放映机一侧探出的弯曲结构,而后面的第二壳体部件1b则形成为L字形截面。这样,可在盒体1中存放卷回投影屏4的弹簧辊2,并且减小了开口部1c的宽度,从而可以实现盒体1的小型化。壳体部件可采用铝挤压材料。
在盒体1的后面,安装有对支柱6进行轴支承的支柱安装部件25。而在盒体1的前面,安装有与盒体1紧贴并延伸到盒体1的底部的保护部件26。这里,保护部件26的一端,在盒体1的底部由铆钉28、29来拴紧,而另一端由铆钉27来拴紧固定。支柱安装部件25与保护部件26互相嵌合固定。保护部件26,具有防止第一壳体部件1a因顶杆负荷而进一步向放映机一侧弯曲变形的效果。作为保护部件,优选采用高弹性且轻量树脂制盖。
锁紧机构8由卡合部9及被卡合部10来构成。此外,卡合部9由第一卡合部11及第二卡合部12这一对卡合部来构成。分别构成第一卡合部11及第二卡合部12的第一卡合部件11a及第二卡合部件12a,在顶杆5的宽度方向上对置配置,且在相对顶杆长度方向的垂直部内可转动地由基部14来轴支承。此外,卡合部件11a、12a在各自的一端具有与被卡合部10卡合的卡合端部111a、112a;而在另一端具有对卡合端部111a、112a的卡合·释放进行操作的操作部112a、122a。图5中表示如下例:在卡合端部111a、121a中采用卡合爪,而在操作部112a、122a中采用凸状把手部。
另一方面,被卡合部10由一对被卡合部件15、16来构成。被卡合部件15、16,分别配置于壳体部件1b与壳体部件1a的开口边缘部上,并与前述卡合爪相卡合。
第一卡合部11及第二卡合部12的各卡合部具有:一端与基部固定、另一端与卡合部件接合的第一弹簧部件11b及第二弹簧部件12b。该弹簧部件,将卡合部件一端的操作部112a、122a向互相离开的方向持续施力,而将另一端的卡合端部向顶杆方向按压。
图5中,表示被卡合部件15、16,分别与支柱安装部件25及保护部件26成一体的场合,但被卡合部件15、16也可以分别独立于支柱安装部件25及保护部件26。
如图5所示,在锁紧机构卡合时,卡合端部111a、121a,分别与被卡合部件15、16相卡合。在解除卡合端部与被卡合部件的卡合时,克服弹簧部件的弹簧力,将操作部112a与操作部122a向互相接近的方向按压。由此,卡合部件11a、12a向卡合端部111a、121a与被卡合部件15、16相离开的方向转动,从而解除卡合端部与被卡合部件的卡合。而在将卡合端部与被卡合部件相卡合时,当用顶杆来封闭盒体的开口部时,向下方按压卡合部,而使被卡合部件与卡合端部相卡合。利用弹簧部件的作用力,卡合端部以被压接到被卡合部件上的状态来卡合。
在基部14的上面,配置有构成操作部锁紧机构的锁紧部件13。操作部锁紧机构是防止锁紧机构的误动作的机构。比如,在移动所存放的投影屏装置的场合下,有时在握住把手时,可能会误将操作部向互相接近的方向按压,而造成顶杆从盒体内跳出。通过设置操作部锁紧机构,在锁紧机构处于卡合状态时,可以防止操作部移动而解除卡合状态。
锁紧部件13可在锁紧位置及释放位置之间自由旋转地嵌入在基部14中,在锁紧机构卡合时,处于图5所示的锁紧位置。在该锁紧位置,将锁紧部件13的头部两端部分别与各操作部112a、122a相抵接,而防止操作部接近。而在释放位置,则使锁紧部件转动,从而解除两端部与各操作部的抵接,进而使操作部彼此之间的接近成为可能。这样,在释放位置,可解除锁紧机构,并解除顶杆相对盒体的固定,而拉出投影屏。
图6是图4中沿VI-VI线的纵向剖视图,表示定位机构17的构成,该机构用于正确进行锁紧机构的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位置对准。定位机构17由以下部分构成:导向部18,其在盒体的开口边缘部形成为与被卡合部成为一条直线;被导向部19,其形成于锁紧机构的基部14、且可与导向部18相互游动嵌合。导向部18由配置于盒体的对置的开口边缘部的一对突缘部20、21来构成。各突缘部可由至少一个突出部来构成,但优选在被卡合部件的两侧设置两个以上的突出部。另一方面,被导向部19由在基部14的前面及后面形成的导向沟22、23来构成。
在用顶杆来封闭盒体的开口部时,将被导向部游动嵌合于导向部,并将顶杆在开口部定位固定。这样,由于锁紧机构的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不会偏移,因而可容易地锁紧顶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是在被导向部中采用导向沟,且在导向部中采用突缘部的例子,但也可以在被导向部中采用突缘部,而在导向部中采用导向沟。
如图7所示,第一滑动锁紧机构30包括:筒体卡合部31,其安装于下段第一筒体6a前端部的外周面、且具有筒体用卡合部件32;筒体被卡合部61b,其由在上段第二筒体6b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贯通孔来构成,且在伸长时与筒体用卡合部件32相卡合而固定第二筒体。筒体卡合部31具有:基部33,其安装于第一筒体6a前端部的外周面;筒体用卡合部件32,其在第一筒体6a外周面的垂直部内可转动地由基部33轴支承,且可与贯通孔61b相卡合;弹簧部件34,其进行施力,从而使该筒体用卡合部件32与贯通孔相卡合。此外,在前端侧第二筒体6b后端部的内周面,安装有滑动部件35。在该滑动部件35的轴向对称形成的一对凹部35a中配置有卡止部131,该卡止部包括:一对卡止部件133;一对弹簧部件132,其持续施力,从而使该卡止部件133与第一筒体6a的内周面抵接。
筒体用卡合部件32在其一端具有与贯通孔61b卡合的突起部32a,在另一端具有对突起部32a与贯通孔61b的卡合·释放进行操作的操作部32b。弹簧部件34的一端与基部33相接合,而另一端则与操作部32b相接合,且将操作部32b向与基部33相离开的方向持续施力,而将突起部32a向筒体的外周面按压。因此,当为了伸长支柱而从第一筒体6a中拉出第二筒体6b时,在筒体外周面上被按压保持的突起部32a与贯通孔61b相卡合,且突起部32a被压接到贯通孔61b内。这样,可以锁紧第二筒体6b,而将支柱6保持在规定高度。而在缩短支柱的场合下,当克服弹簧部件34的作用力来按压操作部32b时,突起部32a向与筒体的外周面相脱离的方向转动,而解除与贯通孔61b的卡合。当突起部32a与通孔61b的卡合被解除时,第二筒体6b便由其自重而欲向下落,但被弹簧部件132施力的一对卡止部件133,与第一筒体6a的内周面相抵接,而抑制或停止其下降。在该状态下,将第二筒体6b压入于第一筒体6a,而缩短支柱。这样,即使解除滑动锁紧机构,第二筒体6b也不会突然下降,因而可安全地缩短支柱。图7中,示出采用了一对卡止部131的例子,但即使只在单侧凹部35a设置卡止部131,也可以具有同样效果。
图8是表示挂钩部7A的构成一例的模式分解立体图。挂钩部7A包括:中空的挂钩部件71,其在侧部具有钩挂把手部的钩挂部71a;支撑部72,其同心嵌插于该挂钩部件71、且可水平转动地支撑挂钩部件。支撑部72具有:与挂钩部件71的顶部71e抵接的圆形支撑台72e;支撑该支撑台72e的一对支撑脚72a,在一个支撑脚中,具有一对卡合突部72d。在第二筒体6b的前端部,形成有一对卡合孔611b,将支撑部72与第二筒体6b的前端部外嵌合,而将一对卡合突部72d与一对卡合孔611b相卡合。这样,支撑部72被固定到第二筒体6b的前端部。支撑部72在支撑台72e上,具有相对于该支撑台的中心点成点对称的形式来配置的一对滑动突部72b。在挂钩部件71的顶部,以相对于与支撑台72e的中心点同心的中心点成点对称的形式,形成有一对防旋转用的滑动沟71b。按照在各滑动沟71b内收容滑动突部72b的形式来进行对位,而将支撑部72嵌插于挂钩部件71。一对滑动突部72b,分别被收容于滑动沟71b内,而构成两对防旋转部。即,当使挂钩部件71在使用位置与存放位置之间转动时,滑动沟也同方向转动,但通过使该端面与滑动突部72b相抵接,便可以阻止挂钩部件71的进一步转动。
具体而言,挂钩部件71在内周面具有卡合凹部71c、71d,并且在使用位置与存放位置上,该卡合凹部与支撑部72的卡合突部72c相卡合。卡合凹部71c及71d既可以用作使用位置,也可以用作存放位置。比如,在将卡合凹部71c用作使用位置的场合下,钩挂部71a的朝向相对顶杆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这里,如果从使用位置转动挂钩部件71a而使其与顶杆平行,则卡合凹部71c与卡合突部72c的卡合被解除,滑动沟71b也与挂钩部件71a向同方向转动。在存放位置,卡合凹部71d与卡合突部72c相卡合,挂钩部件71被固定在支撑部72上,而滑动沟71b的端面则与滑动突部72b相抵接,而抑制挂钩部件71的进一步转动。在该状态下使支柱倒伏,支柱整体大致与盒体平行地存放。这样,由于钩挂部71a不会向周围突出,因而易于存放及搬运。此外,在挂钩部件承受过大的转动负荷的场合下,防旋转部可抑制挂钩部件的过度转动,而防止挂钩部件从使用位置或存放位置移动。因此,可易于进行使用位置与存放位置的切换。尤其是,设置两对防旋转部,且在点对称的抵接位置上使滑动突部与滑动沟端面相抵接,因而可更可靠地抑制挂钩部件的过度转动。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动作。如图3所示,在非使用时支柱倒伏,与盒体大致平行地被存放。顶杆作为盒体盖被固定到盒体上,因而极易于存放及搬运。支柱前端的挂钩部由支柱可转动地支撑。
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使支柱立起,然后解除第一滑动锁紧机构,而使支柱伸长。接下来,使第一滑动锁紧机构动作,而将支柱保持在规定高度。接下来,解除锁紧机构的操作部锁紧机构,将操作部向互相接近的方向按压,由此解除顶杆相对盒体的固定。接下来,将顶杆向上拉出,克服安装于弹簧辊上的弹簧的弹力及重力,将投影屏从弹簧辊上放卷。接着,将顶杆上所配置的把手与支柱的挂钩部相钩挂,由此将投影屏保持在展开状态。
在存放的场合下,将把手从挂钩部卸下,在保持把手的状态下,使顶杆按原样下落到开口部之上。此时,定位机构的导向部最初与被导向部接触,并使顶杆原样下落后,与被导向部游动嵌合。在该状态下,使锁紧机构的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位置对准。接下来,当将顶杆向下按压时,锁紧机构动作,而将顶杆固定于盒体。此外,解除支柱的滑动锁紧机构,缩短支柱,然后转动挂钩部从而使挂钩部不向周围突出。接下来,转动并放倒支柱,而使其与盒体平行地存放。
根据本实施方式,顶杆兼作盒体的盖体,而且盒体包括由单侧铰链机构连接的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从而可减小壳体部件的厚度,而不会降低盒体的强度,因而可使投影屏装置进一步实现轻量化。
由于使支柱与盒体成一体,同时可使支柱起伏,因而通过在存放时使支柱倒伏,可以进一步实现投影屏装置的小型化。
通过按压锁紧机构的操作部这一简单操作,可将顶杆简易地固定在盒体上。
在按压弹簧锁紧机构的操作部而解除了第二筒体的锁紧状态的状态下,通过按下支柱,可简单地缩短支柱。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屏装置中,取代实施方式1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所用的滑动锁紧机构,而采用了其它的滑动锁紧机构。
图9是表示卷回投影屏的状态的投影屏装置P6的结构的立体图。支柱6A由下段第一筒体6a及上段第二筒体6b构成,在第一筒体6a的前端部,设有构成第一滑动锁紧机构的筒体卡合部101,进而,在挂钩部7C的下部,设有解除第一滑动锁紧机构的解除状态的突起部锁紧机构110,除此之外,可用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方法来构成。
本实施方式所用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由下列部分构成:筒体卡合部,其配置于第一筒体6a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筒体卡合接受部,其由在第二筒体6b的长度方向上形成的多个贯通孔构成,且与筒体卡合部相卡合。
图10A~10B及图11A~11C,是表示构成筒体卡合部101的卡合部件102及基部103的结构的模式图,图10A及10B分别是卡合部件102的侧视图及主视图,图11A、11B、11C分别是基部103的俯视图、主视图及侧视图。
卡合部件102的中央由基部103来轴支承,在一端具有与设置于筒体的贯通孔相卡合的突起部102a,在另一端具有对突起部102a与贯通孔的卡合·解除进行操作的操作部102b,进而在操作部102b的两侧面,设有一对卡合销102c、102c。
另一方面,对卡合部件102轴支承的基部103具有:凹沟103a,其在该外周面的轴向延伸、且存放卡合部件102;一对轴孔103b、103b,其对卡合部件102轴支承;一对卡合沟103c、103c,其与卡合销相卡合。卡合沟103c从外周面向筒体侧形成,在筒体侧的前端部具有外突部1032c,该外突部1032c经由缩颈部1033c来与滑动沟部1031c相连续。
以下,利用图12至图16的模式纵向剖视图,来说明该滑动锁紧机构的动作。
图12表示支柱6B开始伸长时的状态。第一滑动锁紧机构100,由安装于第一筒体6a的前端部的贯通孔62b、以及卡合部101来构成,突起部102a与贯通孔62b相卡合。而在挂钩部7C的下部,设有由挂钩部7C及卡合突部构成的突起部锁紧机构110。在本实施方式中,挂钩部7C与卡合突部110相独立,挂钩部7C可水平转动,而且卡合突部110固定成在轴向与操作部102位于同一直线。此外,卡合突部110与卡合部件102,被配置于投影屏被钩挂的支柱的前面侧。
图13表示支柱伸长且处于最长的状态。在从图12的状态来伸展支柱的场合下,在按压操作部102b的状态下,向上拉出挂钩部7C。此时,第一滑动锁紧机构被解除,第二筒体6b处于解除状态,因而可容易地将第二筒体6b从第一筒体6a拉出。接下来,在最长状态下,如果中止操作部102b的按压,则操作部102b便因弹簧部件104的作用力而与基部103脱离,由杠杆动作而使突起部102a与贯通孔62b卡合并被固定,因而筒体6b被锁紧到筒体6a上。在该状态下,在挂钩部7C钩挂投影屏来使用投影屏装置。
图14表示为了存放而开始收缩支柱时的状态。首先,将投影屏从挂钩部7C卸下,降下顶杆并卷回投影屏。接下来,操作第一滑动锁紧机构。即,在基部103的方向上强力按压操作部102b时,由杠杆作用而释放突起部102a与贯通孔62b的卡合,而卡合销102c则在卡合沟103c内向基部103方向滑动,并通过缩颈部1033c到达突出部1032c,并卡合固定。这里,由于缩颈部1033c的宽度小于突出部1032c,因而可抑制固定销102c向缩颈部1033c移动,而使固定销102c固定到突出部1032c上。这样,可维持操作部102b的按压状态,可按下支柱。
图15表示从图14的状态按下支柱的状态。通过按下第二筒体6b,便可容易地解除第二滑动锁紧机构,第二筒体6b被按下,其前端部接近于第二滑动锁紧机构。即,卡合突部110在其前端部具有:抵接部110a,其由倾斜面构成,且可与构成突起部102a的基部的角部102d相抵接;固定部110b,其由与其倾斜面连续的垂直面来构成,且可与角部卡合,当按下支柱时,卡合突部110的抵接部110a,与角部102d相抵接。进一步按下支柱时,角部102d向筒体方向被按压,同时由杠杆作用而使固定销102c从突出部1032c向滑动沟1031c移动,而解除操作部102b的锁紧。此外,当按下支柱而使支柱长度达到最短时,如图16所示,角部102d便由抵接部110a来导向,并到达固定部110b,而与固定部110b相卡合。同时,突起部前端与贯通孔62b相卡合。在该状态下,突起部102a被卡合突部110固定,而成为锁紧状态。接着,使挂钩部7C转动,从而在存放时不向周围突出,接下来,使支柱转动并倒伏,从而使其与盒体平行地来存放。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实施方式1中得到的效果之外,还可得到以下效果。
由于使设置于挂钩部7C下部的突起部锁紧机构与第一滑动锁紧机构的突起部相抵接·卡合,并将第一滑动锁紧机构的解除状态转换为锁紧状态,因而通过按下支柱这一简单操作,可以一次性进行支柱的短缩及筒体的滑动锁紧。此外,由于将卡合部件设在支柱前面,因而可在投影屏装置的前面操作卡合部件,而缩短支柱。因此,与在支柱的背面设置卡合部件的场合相比,可以更容易地缩短支柱。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屏装置表示实施方式2的支柱采用三段筒体的例子。图17是表示在卷回投影屏的状态的投影屏装置P5的结构的立体图。除了支柱由下段第一筒体6a、中段第二筒体6b及上段第三筒体6k来构成之外,可以由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方法来构成。
图18表示第二滑动锁紧机构的构成。在第三筒体6k后端部的内周面,安装有滑动部件36,在该滑动部件36的凹部36a中配置有筒体卡合部37,该筒体卡合部37由卡合部件38以及弹簧部件39来构成,其中,弹簧部件39的一端与凹部36a接合,另一端与卡合部件38接合,并对卡合部件38施力。而与此相对,在第二筒体6b的前端部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贯通孔,这些多个贯通孔构成与前述筒体卡合部37相卡合的筒体卡合接受部62b。卡合部件38的前端具有球状突部38a,被弹簧部件39按压,球状突部38a与贯通孔62b相卡合,而固定第三筒体6k。在解除卡合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克服弹簧部件39的弹簧力而直接按压球状突部38a,或者按下第三筒体6k,而间接地将球状突部38a压入到凹部36a。这里,球状突部38a可以采用金属性或树脂制,但优选采用树脂制的。此外,在贯通孔的边缘部设置圆边,或者设置向第三筒体6k侧扩张的锥面。这样,可减小贯通孔与卡合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即使不直接按压球状突部38a,也可以将第三筒体6k从第二筒体6b拉出或压入,从而可容易地解除卡合。
以下,说明该滑动锁紧机构的动作。用图12至图16,来说明第一滑动锁紧机构的动作。
在支柱长度最短的状态下,当按压操作部102b时,第一滑动锁紧机构被解除,第二筒体6b处于解除状态,从而可容易地将第二筒体6b从第一筒体6a拉出(图12)。通过将第三筒体6k从第二筒体6b强力拉出,第二滑动锁紧机构便不动作,即球状突部38a不与贯通孔62b相卡合,可拉出第三筒体6k。因此,只需向上拉出挂钩部7C,便可将第二筒体6b及第三筒体6k从第一筒体6a拉出,而使支柱长度处于最长状态。
接下来,在长度最长的状态下,如果轻度按压操作部102b,则操作部102b因弹簧部件的作用力而从基部103脱离,且因杠杆作用而使突起部102a与贯通孔62b卡合并固定,因而筒体6b被锁紧到筒体6a上(图13)。在该状态下,在挂钩部7C上钩挂投影屏,而使用投影屏装置。
接下来,在为了存放而开始收缩支柱的场合下,首先,将投影屏从挂钩部7C卸下,降下顶杆并卷回投影屏。接下来,操作第一滑动锁紧机构。即,在向基部103的方向强力按压操作部102b时,由杠杆作用而释放突起部102a与贯通孔62b的卡合,而卡合销102c在卡合沟103c内向基部103方向滑动,并经过缩颈部1033c而到达突出部1032c,并被卡合固定(图14)。这里,由于缩颈部1033c的宽度小于突出部1032c,因而可抑制固定销102c向缩颈部1033c移动,从而可使固定销102c固定到突出部1032c上。这样,可维持操作部102b的按压状态,且可按下支柱。
接下来,当按下支柱时,第二滑动锁紧机构因按下第三筒体6k而容易地解除,第二筒体6b被按下,且其前端部接近第二滑动锁紧机构。即,当按下支柱时,卡合突部110的抵接部110a,与角部102d相抵接(图15)。进而,当按下支柱时,角部102d向筒体方向被按压,同时因杠杆作用而使固定销102c从突出部1032c向滑动沟1031c移动,而解除操作部102b的锁紧。此外,当按下支柱而使支柱长度达到最短时,如图16所示,角部102d被抵接部110a导向,并到达固定部110b,与固定部110b相卡合。同时,突起部前端与贯通孔62b相卡合。在该状态下,突起部102a被卡合突部110固定,而成为锁紧状态。接着,使挂钩部7C转动,从而在存放时不向周围突出,接下来,使支柱转动并倒伏,从而使其与盒体平行地存放。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实施方式2中得到的效果之外,还可得到以下效果。
首先,通过由三段筒体来构成支柱,可以进一步增大支柱的高度,并展开更大型的投影屏。此外,设置由第三筒体的拉出或压入而容易进行解除卡合的第二滑动锁紧机构,而使设于第三筒体的前端部上的突起部锁紧机构与第一滑动锁紧机构的突起部相抵接·卡合,并将第一滑动锁紧机构的解除状态切换成锁紧状态,因此,通过按下支柱这一简单操作,可以一次性将支柱从最长状态按压至最短状态,极易于进行支柱的缩短操作。
本发明的投影屏装置,不限于实施方式1至3,还包括包含以下所示的构成部件的各种变形例的投影屏装置。
图19表示图8所示的挂钩部的变形例。挂钩部7B具有:支撑部74;转动部73,其在相对顶杆的长度方向的垂直平面内可转动地由支撑部74轴支承、且具有钩挂把手的钩挂部73a。支撑部74,在构成支柱的第二筒体6b的前端部被嵌合固定。在使用时,将转动部73向顶杆的垂直方向压倒,并与把手相钩挂。由此,可将投影屏保持在展开状态。而在存放时,则向上拉出转动部73,并在与支柱大致成一条直线而立起的状态下,放倒支柱,以支柱大致与盒体平行的形式来存放。这样,由于转动部73不向周围突出,因而易于存放及搬运。
图20表示实施方式1所用的滑动锁紧机构的变形例1。
在本变形例的滑动锁紧机构中,在前端侧的第二筒体6d后端部的内周面,安装有滑动部件36,在该滑动部件36的凹部配置有筒体嵌合部37,该筒体卡合部37由卡合部件38以及对该卡合部件38施力的弹簧部件39来构成。与此相对,在第一筒体6c的前端部,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贯通孔,这些多个贯通孔构成与前述筒体卡合部37相卡合的筒体卡合接受部61c。将第二筒体6d从第一筒体6c拉出,且使卡合部件38的前端突部38b与多个贯通孔中所希望位置的贯通孔相卡合,而卡止第二筒体6d,并将支柱保持在所希望的高度。通过按压前端突部38b,可以解除第二筒体6d的卡止。
根据本变形例,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来阶段性地调整投影屏高度。
图21表示实施方式1至3所用的滑动锁紧机构的另一种变形例2。
本变形例的滑动锁紧机构具有:滑动部件40,其安装于第二筒体6f后端部的内周面;筒体卡合部41,其配置于该滑动部件40的凹部40a;筒体卡合接受部61f,其由设置于第一筒体6e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个贯通孔构成,且在伸长时与前述卡合部41相卡合,而卡止第二筒体6f。此外,筒体卡合部41具有:卡合部件42,其由滑动部件40来轴支承;弹簧部件43,其一端与卡合部件42相接合,另一端与滑动部件40相接合,而对卡合部件42施力。此外,卡合部件42在其一端具有与贯通孔卡合的突部42a,在另一端具有连接部42b,该连接部42b连接使突部42a相对贯通孔进行进退运动的运动传递部。运动传递部具有:线材45,其由设于第二筒体6f前端的挂钩部7C的卡合解除部来支撑;被升降体44,其由该线材45来悬挂。被升降体44与连接部42b相卡合,通过被升降体44的升降运动,来使卡合部件42向支柱的轴向转动,由此使突部42a相对贯通孔进行进退运动。
卡合解除部具有:操作部件46,其在支柱轴向可转动地被挂钩部7C轴支承;弹簧部件47,其一端与操作部件46接合,而另一端与挂钩部7C接合。此外,操作部件46具有支撑线材45的支撑部46a以及操作部46b,弹簧部件47对操作部46b施力,从而使其与挂钩部7C相脱离。
在未对操作部46b施加外力的状态下,由弹簧部件43的施力,而使卡合部件42的突部42a与贯通孔相卡合。与此相对,当克服弹簧部件47的作用力来按压操作部46b时,被升降体44上升,且卡合部件42的突部42a克服弹簧部件43的作用力,向脱离贯通孔的方向后退,而可以解除与贯通孔的卡合。
根据本变形例,在将把手钩挂于挂钩部而拉出投影屏的状态下,可容易地使支柱伸缩。即,在支柱伸缩的场合下,在按压了设于支柱前端的卡合解除部的操作部的状态下,可以将上段筒体压入下段筒体中,或者将上段筒体从下段筒体拉出。在按压操作部的状态下,卡合部件的突部不与贯通孔相卡合。由此,可以通过一次拉出或压入操作,来使支柱伸缩。此外,由于在挂钩部中设有卡合解除部,因而可以通过手持挂钩部的单手操作,来使支柱伸缩。
图22表示实施方式1至3中所用的滑动锁紧机构的另一种变形例3。本变形例的滑动锁紧机构的不同点在于,取代图21所示的滑动锁紧机构的筒体卡合部及筒体卡合接受部,而采用无阶段的卡合机构。
即,本变形例的滑动锁紧机构具有:滑动部件48,其安装于第二筒体6h后端部的内周面;滚珠51,其与形成于滑动部件48的下端部50的外周面的倾斜部50a相抵接,由此将第二筒体6h保持在规定高度;滚珠导向部49,其按照使该滚珠51与倾斜部50a相抵接的形式来进行导向。滚珠卡合部49具有:导向部件52,其被滑动部件48的下端部50轴支承;弹簧部件53,其一端与卡合部件48的凹部48a相接合,另一端与卡合部件52的一端相接合。导向部件52在其一端具有与弹簧部件53相接合的接合部52b,另一端具有解除部52a,该解除部通过按压该滚珠51来解除滚珠51的相对倾斜部50a的抵接。弹簧部件53经由接合部52b,并通过杠杆作用来向解除部52a与滚珠51脱离的方向施力。
运动传递部具有:线材45,其由设于第二筒体6f前端的挂钩部7C的卡合解除部来支撑;被升降体44,其由该线材45来悬挂。被升降体44与兼作连接部的接合部52b相卡合,由被升降体44的升降运动,而使卡合部件52向支柱的轴向转动,而将解除部52a按压到滚珠51上,或者将解除部52a保持在与滚珠51相脱离或者单纯的接触状态。此外,线材45,在滚珠导向部49的弹簧部件53的长度方向贯通,并与接合部52b相卡合。
在此,卡合解除部具有:操作部件46,其可向支柱的轴向转动地被挂钩部7C轴支承;弹簧部件47,其一端与操作部件46接合,而另一端与挂钩部7C接合。此外,操作部件46具有支撑线材45的支撑部46a以及操作部46b,弹簧部件47对操作部46b施力,从而使其与挂钩部7C相脱离。
在未对操作部46b施加外力的状态下,由于由弹簧部件53的作用力,解除部52a处于与滚珠51相脱离或者单纯接触状态,因而滚珠51与倾斜部50a相抵接,而使第二筒体6h固定。当对操作部46b施加外力而使被升降体44上升时,便克服弹簧部件53的作用力,来使解除部52a按压滚珠51,而解除与倾斜部50a的抵接。这样,支柱便可自由伸缩。
根据本变形例,与滑动锁紧机构的变形例2的场合同样,在将把手钩挂于挂钩部上来拉出投影屏的状态下,可容易地伸缩支柱,此外,由于在挂钩部中设有卡合解除部,因而可以通过手持挂钩部的单手操作,来伸缩支柱。
由于采用使滚珠与倾斜部抵接的卡合机构,因而不必阶段性地调整支柱高度,从而可调整到任意高度。
此外,无需用于在支柱中开启嵌合用贯通孔的孔加工,从而可提供成本更低的投影屏装置。
图23及24表示实施方式1至3所用的滑动锁紧机构的另一种变形例4。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滑动锁紧机构由以下部分来构成:筒体卡合部55,其配置于在前端侧的第二筒体6j后端部的内周面上所安装的滑动部件54的凹部54a;筒体被卡合部,其由在下段第一筒体6i内面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连续的一条循环沟来构成,且具有卡止部61i、62i、63i、64i。筒体卡合部55由以下部分构成:卡合部件56,其在一端具有在滑动部件54的凹部54a内游动嵌合的支撑部56b,在另一端具有与卡止部卡合的突起部56a,并且可以以支撑部56b为支点来摇动;弹簧部件57,其一端与滑动部件54的凹部54a相接合,而另一端与卡合部件56的支撑部56b相接合,并进行施力,从而将卡合部件56的突起部56a压接到卡止部上。
图24是表示筒体被卡合部58的结构的展开图。构成筒体被卡合部58的循环沟由以下部分构成:去路沟60,其具有由凹部构成的多个卡止部,该凹部在支柱伸长时与突起部56a相卡合而限制第二筒体6j向缩短方向的移动;归路沟59,其在缩短时,解除与突起部56a的卡合,而许可第二筒体6j向缩短方向的移动。卡止部从第一筒体6i的后端向前端方向,具有始点卡止部64i、中间卡止部63i、62i、以及终点卡止部61i。始点卡止部及中间卡止部在第一筒体6i的后端侧具有:卡止突起部56a的垂直部641i、631i、621i,而在前端侧具有:倾斜并许可突起部56a向前端侧的移动的倾斜部642i、632i、622i。另一方面,最前端的终点卡止部,在后端侧具有卡止突起部56a的垂直部611i,在前端部具有由垂直部612i构成的外突部,垂直部611i及垂直部612i由向垂直部612i侧倾斜的倾斜部613i来连接。
在非使用时,突起部56a与始点卡止部64i的垂直部641i相抵接,而第二筒体6j则被固定。在这一状态下,当将第二筒体6j从第一筒体6i拉出时,突起部56a便通过倾斜部642i在去路沟60中边滑动边上升。当在任意的卡止部中突起部56a卡合的状态下停止拉出时,突起部56a便与卡止部,比如中间卡止部62i的垂直部621i相抵接,而固定第二筒体6j。另一方面,在为了存放而缩短支柱的场合下,如果按照第二筒体6j达到最长的形式拉出而使突起部56a移动到终点卡止部61i,则突起部56a便与外突部612i相抵接,摇动倾斜部613i,而向归路沟59移动。在这一状态下,当将第二筒体6j向第一筒体6i按压时,突起部56a便在归路沟59内自动降下,而返回到始点卡止部64i。这样,便可缩短支柱。
根据本实施例,可在将把手钩挂于挂钩部上而拉出了投影屏的状态下,容易伸缩支柱。尤其是,由于当将支柱伸长到最长状态时,支柱便可自动下降,因而可容易地缩短支柱。
图25至图27,表示实施方式1至3所用的锁紧机构的变形例。
图25是锁紧机构的变形例1所具有的投影屏装置P2的模式立体图。本变形例中有一种带状部件,其一端固定于盒体的一个侧面并跨越顶杆,而另一端则自由离合地固定于盒体的另一侧面。如图25所示,在顶杆5的大致中央固定有把手,带状部件84的自由端跨越顶杆,并通过固定于盒体侧面的固定部件被自由离合地固定。
根据本变形例,由于可简化锁紧机构的构成,因而可提供成本更低的投影屏装置。
图26表示实施方式1至3所用的锁紧机构的另一变形例2。本变形例中,表示在锁紧机构中采用了一对带状部件的例子。本变形例具有一对带状部件86、87,该带状部件的一端固定于盒体1的一个侧面,并跨越顶杆5,而另一端则自由离合地固定于盒体1的另一侧面。带状部件86、87的自由端,可自由离合地固定于在盒体1的另一侧面固定的固定部件88、89上。把手81处于盒体1的大致中央,且固定于固定部件88、89之间,并在顶杆5的中央固定有钩挂用的钩合部件83。
根据本变形例,可简化锁紧机构的构成,而且通过采用一对带状部件,可以更可靠地将顶杆固定到盒体上。
图27表示实施方式1至3所用的锁紧机构的另一变形例3。本变形例中,表示在锁紧机构中采用了与把手成一体的一对带状部件的例子。本变形例具有一对带状部件90、91,该带状部件的一端固定于盒体1的一个侧面,并跨越顶杆5,而另一端则可自由离合地固定于盒体1的另一侧面。带状部件90、91的自由端,可自由离合地固定于在盒体1的另一侧面固定的固定部件92、93上。把手82由一对带状部件90、91两端可转动地被轴支承。在顶杆5的中央,固定有钩挂用的钩合部件83。
根据本变形例,可简化锁紧机构的构成,而且通过采用一对带状部件,可以更可靠地将顶杆固定到盒体上。
实施方式1至3中表示采用了由二段及三段筒体来构成的支柱的例子,但筒体的段数不限于此。比如,在实施方式1或2的投影屏装置中,在由三段或其以上的多段筒体来构成支柱的场合下,相比二段,在前端侧的筒体中,也可以将图18或图20所示的滑动锁紧机构作为第二滑动锁紧机构来使用。同样,在实施方式3的投影屏装置中,在由四段或其以上的多段筒体来构成支柱的场合下,相比三段,在前端侧的筒体中,也可以将图18或图20所示的滑动锁紧机构作为第二滑动锁紧机构来使用。也可以通过在所有的滑动锁紧机构中采用图18或图20所示的滑动锁紧机构,来构成由多段筒体而成的支柱。

Claims (19)

1.一种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盒体,其在上面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部,且由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可分离的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来构成;
弹簧辊,其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该盒体;
投影屏,其在存放时卷回到前述弹簧辊上,而在使用时从前述开口部放卷;
顶杆,其固定该投影屏的一端,且在存放时兼作封闭前述开口部的盖体;
可伸缩的支柱,其一端由该盒体的侧面中央部支撑,并将放卷后的投影屏保持在伸展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柱的一端可起伏地轴支承在该盒体的侧面中央部,并在立起时将放卷后的投影屏保持在伸展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盒体中,连接第一及第二壳体部件宽度方向的一端,且互相隔离配置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从而可形成前述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顶杆的中央部设置把手部,而在前述支柱的前端部设置挂钩部,且在该挂钩部上钩挂前述把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前述挂钩部可水平转动地安装于前述支柱的前端部,在前述支柱倒伏时,转动挂钩部而使其与前述盒体贴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锁紧机构,其在存放时将前述顶杆固定于前述盒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锁紧机构具有:卡合部,其配置于前述顶杆;被卡合部,其配置于前述盒体且与该卡合部相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合部具有在前述顶杆的宽度方向上对置配置的一对卡合部件,前述被卡合部具有分别配置于前述盒体的对置开口边缘部、且与前述卡合部件相卡合的一对被卡合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各卡合部件由卡合部可转动地轴支承,在一端具有与前述被卡合部相卡合的卡合端部,在另一端具有对卡合端部的卡合·释放进行操作的操作部,使对置配置的一对操作部向接近方向转动,而解除卡合端部的与被卡合部的卡合,而且使该一对操作部向背离方向转动,以使卡合端部与被卡合部相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合部具有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在卡合时施力,从而将前述卡合端部压接到前述被卡合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合部具有转动锁紧机构,该转动锁紧机构在卡合时防止前述操作部的接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转动锁紧机构由在锁紧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自由转动的嵌合于卡合部的锁紧部件来构成,在锁紧位置,使锁紧部件头部的两端部分别与各操作部相抵接而防止操作部的接近,且在释放位置,解除两端部与各操作部的抵接而许可操作部的接近。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柱具有滑动锁紧机构,该滑动锁紧机构由构成为嵌套状且相互滑动而可滑动伸缩的多个筒体构成,并对滑动伸缩了的上段筒体的滑动进行锁紧,将支柱保持在规定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滑动锁紧机构具有在最下段第一筒体上卡止其上段第二筒体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该第一滑动锁紧机构具有:筒体卡合部,其具有卡合部件及支撑该卡合部件的基部,且被安装于第一筒体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筒体被卡合部,其由在第二筒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至少一个贯通孔来构成,且在伸长时与前述卡合部件相卡合而卡止第二筒体,
该卡合部件包括:一端的与前述贯通孔卡合的突起部;另一端的对突起部与贯通孔的卡合·释放进行操作的操作部,将卡合部件可向筒体轴向转动地轴支承在前述基部,当向筒体方向按压操作部时,突起部与贯通孔的卡合被释放,而当解除操作部的按压时,突起部与贯通孔相卡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操作部锁紧机构,其维持前述操作部的按压状态,并维持突起部与贯通孔的卡合解除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操作部锁紧机构由设置于基部的卡合沟、及设置于卡合部件的卡合销构成,当向筒体方向按压操作部时,卡合沟与卡合销相卡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滑动锁紧机构具有锁紧比第二筒体更处于前端侧的筒体的滑动的第二滑动锁紧机构,该第二滑动锁紧机构由下列部分构成:筒体卡合部,其配置于上段筒体的后端部的内周面;筒体卡合接受部,其由在下段筒体的长度方向上形成的多个贯通孔构成,且与前述筒体卡合部相卡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前端侧的筒体前端部设有突起部锁紧机构,该突起部锁紧机构与解除状态的突起部相抵接来对突起部进行导向,从而使其与贯通孔相卡合,而且维持突起部与贯通孔的卡合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筒体卡合部具有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在卡合时对突起部施力,从而将突起部压接到贯通孔。
CN2004800320061A 2003-10-31 2004-04-22 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5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72909 2003-10-31
JP372909/2003 2003-10-31
PCT/JP2004/005765 WO2005043235A1 (ja) 2003-10-31 2004-04-22 可搬式スクリーン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8397XA Division CN101446752B (zh) 2003-10-31 2004-04-22 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5319A true CN1875319A (zh) 2006-12-06
CN1875319B CN1875319B (zh) 2011-05-11

Family

ID=3454405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3200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5319B (zh) 2003-10-31 2004-04-22 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CN20081016839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6752B (zh) 2003-10-31 2004-04-22 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CNU20042004245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29763Y (zh) 2003-10-31 2004-04-29 可搬式屏幕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839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6752B (zh) 2003-10-31 2004-04-22 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CNU20042004245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29763Y (zh) 2003-10-31 2004-04-29 可搬式屏幕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7440187B2 (zh)
EP (1) EP1684114A4 (zh)
JP (1) JP4002583B2 (zh)
KR (1) KR20060110283A (zh)
CN (3) CN1875319B (zh)
CA (1) CA2543683A1 (zh)
TW (1) TWI318328B (zh)
WO (1) WO200504323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6715B (zh) * 2008-05-02 2012-10-10 泉株式会社 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及其所用伸缩支柱和操作工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29407C2 (sv) 2005-12-08 2007-08-07 Expand Int Ab Ett displayorgan
JP2008006625A (ja) * 2006-06-27 2008-01-17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426077B2 (en) * 2006-10-24 2008-09-16 Izumi-Cosmo Company, Limited Portable screen device
CN101521005B (zh) * 2008-02-29 2011-08-10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电子乐谱播放装置
GB2474582B (en) * 2009-10-15 2014-09-24 Iconet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roller banners
US20110219654A1 (en) * 2010-03-15 2011-09-15 Expand International Ab Display means
TWI436144B (zh) * 2011-12-23 2014-05-01 Asia Optical Co Inc Lens cover device
US8526109B1 (en) 2012-06-29 2013-09-03 Elite Screens Taiwan Co., Ltd. Portable projection screen device
CN103792773A (zh) * 2014-02-13 2014-05-14 江苏红叶视听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投影支架的锁扣装置
CN105974725B (zh) * 2016-07-04 2017-10-13 张家港宝视特影视器材有限公司 投影幕f型可调节支架
US10403184B2 (en) 2016-12-22 2019-09-03 Waldemar Veazie, IV Freestanding exhibit display
USD875815S1 (en) * 2017-08-29 2020-02-18 Corsair Memory, Inc. Projection screen
USD978226S1 (en) * 2020-11-10 2023-02-14 Emart International Inc Collapsible screen
USD939616S1 (en) * 2020-11-29 2021-12-28 Wuxi Donghui Video Equipment Co. Ltd. Projection screen
USD942528S1 (en) * 2021-01-08 2022-02-01 Caipeng Zou Backdrop holder
USD947929S1 (en) * 2021-01-14 2022-04-05 Shaoxing Shangyu Yixiang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Collapsible chroma key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97273A (en) 1930-09-15 1933-02-14 Robert Forgie Hunter Projection screen
US1917369A (en) * 1931-02-21 1933-07-11 Da Lite Screen Co Portable picture screen stand
US2534552A (en) 1947-10-25 1950-12-19 Dalite Screen Company Inc Portable projection picture screen support
CH634156A5 (fr) 1980-05-20 1983-01-14 Mekania Verken Ab Ensemble comprenant un ecran pour la projection d'images.
JP3078058B2 (ja) 1991-09-30 2000-08-21 富士電気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電池
JPH0594837U (ja) * 1992-05-18 1993-12-24 株式会社キクチ科学研究所 投影スクリーン装置
JPH0626048A (ja) 1992-06-19 1994-02-01 Zeon Kasei Co Ltd 法面形成方法
JPH0636048A (ja) 1992-07-13 1994-02-10 Toshiba Corp ボリュームデータクリッピング方式
US5274499A (en) * 1992-09-04 1993-12-28 Draper Shade & Screen Co., Inc. Battery operated projection screen with spring assisted roller and replaceable fascia
JPH0781581B2 (ja) 1993-03-17 1995-08-30 株式会社フジキカイ ロールホルダへのロールフィルムの装着方法および着脱方法
JP3002103B2 (ja) * 1994-06-20 2000-01-2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可搬式スクリーン
FR2734387B1 (fr) * 1995-05-17 1997-07-18 Doat Guy Dispositif de presentation d'informations notamment au moyen d'une nappe de materiau enroulee sur un tambour
DE19707516A1 (de) * 1997-02-25 1998-09-03 Michael Meiler Graphikwand mit einer rollbaren Leinwand
JP3091164B2 (ja) * 1997-06-13 2000-09-25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スクリーン装置
JP3385207B2 (ja) * 1997-09-05 2003-03-10 泉株式会社 可搬式スクリーン
TW433472U (en) * 1999-11-18 2001-05-01 Peace Ship Internat Entpr Co L Movable projection screen hanger with steadfast clips
US7426077B2 (en) * 2006-10-24 2008-09-16 Izumi-Cosmo Company, Limited Portable screen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6715B (zh) * 2008-05-02 2012-10-10 泉株式会社 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及其所用伸缩支柱和操作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6752B (zh) 2010-10-13
EP1684114A1 (en) 2006-07-26
CN2729763Y (zh) 2005-09-28
TW200515087A (en) 2005-05-01
TWI318328B (en) 2009-12-11
US20070002440A1 (en) 2007-01-04
CA2543683A1 (en) 2005-05-12
US20080239481A1 (en) 2008-10-02
WO2005043235A1 (ja) 2005-05-12
EP1684114A4 (en) 2008-12-17
CN1875319B (zh) 2011-05-11
JPWO2005043235A1 (ja) 2007-05-10
US20080247041A1 (en) 2008-10-09
KR20060110283A (ko) 2006-10-24
US7440187B2 (en) 2008-10-21
US7636194B2 (en) 2009-12-22
JP4002583B2 (ja) 2007-11-07
CN101446752A (zh) 2009-06-03
US7773298B2 (en) 2010-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5319A (zh) 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US11015773B2 (en) Stand light
US11946625B2 (en) Site light
US20230408072A1 (en) Site light
CN1661272A (zh) 全向工作灯
CN1579282A (zh) 箱包及其移动方法
CN102016715A (zh) 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及其所用伸缩支柱和操作工具
JP2000206893A (ja) 液晶表示器の高さ調整装置
CN218153932U (zh) 底座组件和照明装置
US20070223234A1 (en) Worklight Power Cord and Power Cord Storage Means
CN101043584A (zh) 摆动盖结构以及电子装置
KR102510124B1 (ko) 클로즈-팩, 고종횡비 카메라 삼각대
US20070223237A1 (en) Extendable Worklight Stand With Securing Means
JP4068133B2 (ja) 可搬式スクリーン装置
JP4166267B2 (ja) 可搬式スクリーン装置
CN108158499B (zh) 吸尘器及用于支撑电池包的电池座装置
JP4157908B2 (ja) 可搬式スクリーン装置
CN220061092U (zh) 联锁组件和支撑装置
CN214896152U (zh) 一种紫外线拍照用探照灯组
CN218095517U (zh) 灯具
JP2005037474A (ja) 画像表示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2016128850A (ja) 内蔵ストロボのバウンス機構
CN1768181A (zh) 废物收集设备
JP2007279286A (ja) 照明装置
JP2009007848A (ja) 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