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0920A - 婴儿背带 - Google Patents

婴儿背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0920A
CN1870920A CNA2004800309170A CN200480030917A CN1870920A CN 1870920 A CN1870920 A CN 1870920A CN A2004800309170 A CNA2004800309170 A CN A2004800309170A CN 200480030917 A CN200480030917 A CN 200480030917A CN 1870920 A CN1870920 A CN 1870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aby carriers
seat
main body
secur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309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8277C (zh
Inventor
森口优子
白石佳子
吉江俊郎
浮津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mb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598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4123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598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1847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598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6352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598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2055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598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1847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598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1847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359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31277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i Corp filed Critical Comb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70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0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82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827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3/00Other nursery furniture
    • A47D13/02Baby-carriers; Carry-co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3/00Other nursery furniture
    • A47D13/02Baby-carriers; Carry-cots
    • A47D13/025Baby-carriers; Carry-cots for carrying children in seated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5/00Accessories for children's furniture, e.g. safety belts or baby-bottle hold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diatric Medicine (AREA)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201)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2)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200)而悬挂在婴儿背带主体(1)上的横抱用座位(3);在该婴儿背带中,上述横抱用座位(3)具有:座位主体(40),其设有头部支撑部(42a);和吊板(41),其在宽度方向上横穿头部支撑部(42a),通过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芯材(57)付与刚性;通过吊板(41),头部支撑部(42a)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悬挂支撑在婴儿背带主体(2)上。

Description

婴儿背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将婴儿背带主体和竖抱用座位、横抱用座位等配件组合在一起,以竖抱、背、横抱等所需姿势保持幼儿的婴儿背带、以及其所使用的连接结构、固定侧带扣。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婴儿背带是将使用者紧贴胸部或紧贴背部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构成袋状,通过将幼儿收容于该袋状部分内,以竖抱或背的状态来支撑该幼儿的(例如参照特开2000-245581号公报、特开2002-282097号公报)。这些文献中所记载的婴儿背带,从横抱用座位(婴儿用头部保持件)的头部支撑部两侧突出一对臂部,通过将该臂部挂到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的肩带部上而悬挂支撑横抱用座位。
此外,上述婴儿背带,在婴儿背带主体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幼儿背部及大腿部的背垫部及腿垫部。并在两部分之间设有调节拉链,通过合上或拉开该调节拉链,可改变婴儿背带主体的长度,这样即可根据幼儿的体格改变腿垫部的深度。
上述现有婴儿背带存在下列问题。
现有的婴儿背带,由于悬挂横抱用座位时的负荷经一对臂部作用于头部支撑部的两侧,因而头部支撑部的两侧被上抬得比中央高。因此,往往因幼儿头部周围的空间变窄而有损其舒适性。
现有的婴儿背带主体是缝制品,仅仅是在其内部填充了软垫材料之类的柔软材料。因此,即使将婴儿背带分别固定到使用者的肩部周围及腰部周围,婴儿背带主体也容易因使用时的负荷而变形,其结果是负荷集中于使用者的肩部,无法将负荷充分地分散到腰部周围。
现有的婴儿背带虽将婴儿背带主体本身形成袋状,但在此情况下,婴儿背带主体的形状复杂,往往不能灵活改变幼儿的支撑形态。于是研究出下述婴儿背带:在婴儿背带主体上安装作为另一部件而构成的竖抱用座位,从而在该婴儿背带主体和竖抱用座位之间形成用于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在此情况下,最好将袋状部分的底部深度设定为可以像现有婴儿背带那样进行调整。
一般而言,在使用同一个婴儿背带主体竖抱幼儿和背幼儿的情况下,将婴儿背带主体佩戴到使用者身上的佩戴方法因幼儿的支撑形态而有所不同。例如,在竖抱幼儿的情况下,婴儿背带紧贴使用者的胸部,肩带以所谓斜挂状态佩戴在肩部周围;而在背幼儿的情况下,婴儿背带紧贴使用者的背上,肩带以背负状态佩戴在肩部周围。如上所述,尽管婴儿背带主体的佩戴方法随着幼儿的朝向及姿势变化较大,但现有婴儿背带主体则并未考虑这些变化,在有些支撑形态下,往往很难以最佳状态佩戴婴儿背带主体。
现有的婴儿背带虽将婴儿背带主体本身形成袋状,但在此情况下,婴儿背带主体的形状复杂,往往不能灵活改变幼儿的支撑形态。于是研究出下述婴儿背带:通过在婴儿背带主体上选择性地安装作为另一部件的横抱用座位或竖抱用座位,以一个婴儿背带实现多种支撑形态。然而,在这种区分使用的情况下,往往有损使用者的使用方便性或幼儿的舒适性。
以往,安装在固定部上的固定侧带扣,通过将带扣固定带以环状卷绕在其后端的带通过部中,并将该带扣固定带缝到固定部上,来连接到固定部上。因此,在固定侧带扣的前端一侧、即与肩带等带状物品连接的一侧,固定侧带扣可自由活动。在此情况下,安装带状物品一侧的带扣时很难确定其方向,而且,带状物品作用于一对带扣的拉伸负荷集中于固定侧带扣后端一侧的固定位置,因而无法使负荷分散到相对于紧固件的更广范围内。例如,利用此种连接结构将婴儿背带的肩带连接到腰垫部上的情况下,无法通过使肩带张力分散到腰垫部上而在大范围内将腰垫部拉向使用者一侧,负荷只作用于使用者的局部。也有可能导致固定侧带扣以不自然的朝向与带状物品连接。
由于现有的婴儿背带在上方悬挂横抱用座位,因此横抱用座位很容易以该悬挂支撑点为中心发生摆动,有时需要使用者用手扶持横抱用座位,以抑制其摆动。而且,出于安装竖抱用座位等其它配件的需要,在婴儿背带主体上设置许多紧固件的情况下,在安装横抱用座位时,往往很难从中识别出恰当的紧固件。此外,现有的婴儿背带,虽然用护垫覆盖躺卧在横抱用座位中的幼儿腹部,但其胸部却暴露在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确保幼儿头部有足够空间的婴儿背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上述横抱用座位具有:座位主体,其具有头部支撑部;和吊板,其在宽度方向上横穿上述头部支撑部,并通过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芯材付与刚性;头部支撑部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经由上述吊板悬挂支撑在婴儿背带主体上。
若采用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婴儿背带,由于吊板介于座位主体的头部支撑部与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并利用该吊板的刚性限制头部支撑部的变形,因而在以横抱姿势悬挂幼儿时,可确保头部保持部具有足够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婴儿背带中,应付与吊板的刚性,只要能阻止头部支撑部变形,以确保头部支撑部周围具有实用的足够空间即可,吊板的芯材不必完全都是刚体。例如即使是具有弹性的树脂材料,只要其弹性变形量符合上述要求,即包含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的硬质材料的范畴之内。
在本明的第1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也可在上述座位主体内部设置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背板,上述吊板配置为与上述背板的下侧叠合。若采用此方式,由于经由吊板作用于座位主体的悬挂负荷的反作用力可通过背板分散到座位主体的大范围内,因此可更加有效地限制头部支撑部的变形并将其限制到很小。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上述吊板可以在上述座位主体上进行拆装。由于通过将吊板从座位主体上拆下,可单独更换或洗涤吊板,因而非常方便。此外,在携带座位主体出行的情况下,由于可消除因吊板引起的体积增大,因而可提高其携带性。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也可设定为:上述吊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将上述吊板悬挂到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吊带;上述吊带上设有吊带侧紧固件和可与该吊带侧紧固件卡合的钩扣;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上述吊带可穿过的主体侧紧固件;上述吊带的另一端设有上述吊带可穿过的吊板侧紧固件;钩扣依位次穿过上述主体侧紧固件以及上述吊板侧紧固件之后,与上述吊带侧紧固件卡合,从而可以将上述吊带的两端悬挂支撑在上述主体侧紧固件上。
若采用此种安装结构,由于只要在婴儿背带主体上设置钩扣可穿过的主体侧紧固件即可,因而有利于提高婴儿背带主体的通用性。
在吊带的使用方式中,还可设定为:上述吊板相对于上述座位主体的安装方向可在上述座位主体的宽度方向上改变。在此情况下,当改变横抱用座位相对于婴儿背带主体的安装方向时,不论横抱用座位朝向如何,均可通过使吊板的安装方向相应地反转而使吊板的两侧与婴儿背带主体的远近关系一致。这样一来,不论横抱用座位朝向如何,均能够以一定的感觉进行将吊板悬挂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操作。
此外,也可采用以下结构:将上述吊带的余长部从上述钩扣中朝折回方向拉出,在上述钩扣穿过上述吊板侧紧固件的状态下,通过将上述余长部挂到上述吊板侧紧固件上,使上述钩扣无法从上述吊板侧紧固件中脱出。若采用此方式,由于钩扣部分与吊板侧紧固件卡合在一起,即使吊带的钩扣从带侧紧固件中脱落,也可阻止吊带的钩扣解开,因而安全性高。
此外,也可设定为:上述吊板侧紧固件为环状,从侧向观察时,朝上述座位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地发生弯曲。在此情况下,可抑制吊板侧紧固件及挂在其上的吊带朝头部支撑部一侧突出,提高防止吊板侧紧固件等与幼儿头部接触的效果。
还有,也可在上述吊带上设置限制上述吊带在上述主体侧紧固件上上滑动的止动件。通过设置此种止动件可使悬挂在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的悬挂状态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使施加于婴儿背带主体上的负荷分散到使用者的各个部分来减轻使用者负担的婴儿背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2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也可通过将作为不同于该婴儿背带主体的部件而构成的竖抱用座位安装到紧贴使用者的胸部或背部而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上,利用上述竖抱用座位以竖抱或背的状态支撑幼儿的同时,利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支撑该竖抱用座位;其中,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以硬质材料形成的背板。
若采用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婴儿背带,通过使背板具有作为抑制婴儿背带主体变形的芯材的功能,可以防止由于使用时的负荷造成的婴儿背带主体变形。因此,当为了分散负荷而在使用者的肩部周围及腰部周围等多个位置将婴儿背带主体固定到使用者身上时,可以如预期的那样,将婴儿背带承受的负荷分散到各个固定位置上。这样即可防止负荷集中到使用者的某个局部,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婴儿背带中,背板只要比婴儿背带主体中使用的软垫材料及罩布硬,可以限制婴儿背带主体因负荷产生的变形即可。背板并不必是可完全阻止婴儿背带主体变形的刚体,背板具有可以一定程度地与使用者贴合的弹性即可。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也可设定为: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的上端安装佩戴到上述使用者肩部周围的肩带;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的下端安装佩戴到使用者腰部周围的腰垫部;上述背板从上述肩带的安装位置到上述腰垫部的范围内上下延伸。在此情况下,可通过背板将负荷从使用者的肩部分分散到腰部周围。
还有,也可在上述背板的下部设置可朝上方弯折的弯折部。例如已佩戴好婴儿背带主体的使用者,在幼儿坐入的状态下将竖抱用座位贴靠在幼儿身上之后,将其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上时,有可能出现因婴儿背带主体下部支撑在幼儿所坐的面上而无法取得理想姿势。在此情况下,若背板的下部可朝上方弯折,就不会妨碍婴儿背带主体,可将幼儿顺利地收容到婴儿背带中。而上述弯折部的弯折轴线也可以位于比上述腰垫部上端靠上的位置上。在此情况下,即使付与腰垫部一定程度的刚性,也不必担心因此限制弯折部的弯曲。
上述竖抱用座位上也可设置穿过上述幼儿腋下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连接的腋下带。由于通过设置腋下带可将幼儿从腋下拉向婴儿背带主体一侧,因而可提高幼儿与婴儿背带的贴合性。这样即可消除因幼儿头部及胸部离开婴儿背带主体而使负荷集中到竖抱用座位下部的担心。
还有,在将上述竖抱用座位的刚性设定得低于上述背板的情况下,最好通过使竖抱用座位与幼儿贴合,从而可以更均匀地拉向婴儿背带主体一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背带,其即使采用将作为另一部件构成的竖抱用座位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上而形成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的结构,也可调整其袋状部分的深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3方式的婴儿背带,将作为不同于该婴儿背带主体的其他部件构成的竖抱用座位安装到使用者所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上,在婴儿背带主体和竖抱用座位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其中,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上述竖抱用座位的座位固定部;在上述竖抱用座位的下部设有底部支撑部,其朝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的上述座位固定部折回而形成上述袋状部分的底部;在该底部支撑部的前端设有可与上述座位固定部连接的连接件,可在上述竖抱用座位的上下方向上对其进行位置调整。
若采用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婴儿背带,通过使连接件的位置在竖抱用座位的上下方向上改变,可以使竖抱用座位相对于座位固定部的连接位置在上下方向上改变。因此,通过改变由竖抱用座位的底部支撑部形成的底部深度,可以形成与幼儿体格一致的、具有最佳深度的袋状部分。
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也可设定为:在上述座位固定部上设有可彼此卡合的阴阳带扣中任意一方的带扣,另一方的带扣作为上述连接件,通过上述上下延伸的调节带而安装在上述竖抱用座位的上述底部支撑部上,上述另一方的带扣在上述调节带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若采用此方式,只要沿调节带改变带扣的安装位置,即可改变底部支撑部的深度。
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也可在上述座位固定部以及上述底部支撑部上分别设置多组上述带扣。由于设置多组带扣,即使一组带扣脱落,也可通过其余的带扣维持底部支撑部与婴儿背带的连接。因此安全性高。
还有,也可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的比上述座位固定部靠下的下方设置用于夹持上述底部支撑部的止摆束带。在通过将连接件朝底部支撑部的前端(下端)抽出,使底部支撑部的深度加大的情况下,从该底部支撑部的下端到连接件和座位固定部的距离增加,底部支撑部容易产生摆动。在此种情况下,若将底部支撑部夹持到止摆束带中之后,将连接件与座位固定部连接,利用连接件在连接件的下方将底部支撑部约束到婴儿背带主体上,其结果是底部支撑部变得不易摆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婴儿背带,将作为不同于该婴儿背带主体的另一部件构成的竖抱用座位安装到使用者所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上,在婴儿背带主体和竖抱用座位之间形成用于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其中,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在上下方向上错位地设置了用于固定上述竖抱用座位的多个座位固定部;在上述竖抱用座位的下部设置底部支撑部,其通过朝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的上述座位固定部折回而形成上述袋状部分的底部;该底部支撑部的前端设有连接件,其可选择地与上述多个座位固定部中的任意一个连接。
若采用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婴儿背带,通过改变用于连接连接件的座位固定部,可以改变底部支撑部与婴儿背带主体的连接位置,并由此改变底部支撑部的深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背带,其不论以何种形态支撑幼儿,均可将婴儿背带主体恰当地佩戴到使用者身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5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将作为不同于该婴儿背带主体的另一部件构成的竖抱用座位安装到选择性地紧贴使用者的胸部或背部而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上,根据上述竖抱用座位的朝向,以竖抱状态或背负状态支撑幼儿的同时,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支撑该竖抱用座位;其中,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紧贴上述使用者胸部或背部的基部;从该基部延伸,并佩戴在上述使用者的肩部周围的肩带;以及佩戴在上述使用者腰部周围的腰垫部;上述腰垫部可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上述基部相对地改变位置。
如上所述,主要是竖抱幼儿时,肩带以斜挂(たすき掛け)状态使用;背幼儿时,肩带以背负(リユツク掛け)状态使用。在这种区别使用的情况下,如果腰垫部的位置不变,则在背负状态下,腰垫部往往会逐渐推到使用者胸部附近,与之相反,幼儿则从使用者身上滑落,其背负位置往往比所需位置更偏下。若采用本发明,在产生此种问题的情况下,通过使腰垫部的位置移动到基部下方,可使腰垫部位置下降,从而恰当地佩戴到使用者身上。这样即可将幼儿保持在紧贴使用者身体的较高位置上。此外,竖抱时,只要将腰垫部上抬到比背负时高即可。如上所述,若采用本发明的第5方式,无论是竖抱还是背,均可将婴儿背带恰当地佩戴到使用者身上。而且,通过适当安装婴儿背带,还可以适当地支撑幼儿,其结果是可使负荷分散到使用者的肩部及腰部,从而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在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婴儿背带中,可以在上述基部上设置将上述腰垫部保持在预先规定的多个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上的装置。此外,也可在上述腰垫部上设置可收容上述基部下端的口袋,可在上述基部下端设置可折叠到该口袋内的折叠部,该折叠部的下端与上述腰垫部接合。采用此种结构,可以使基部和腰垫部连在一起,还可将腰垫部设置成可相对于基部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背带,其可改善将作为另一部件构成的横抱用座位及竖抱用座位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上时的使用方便性,或提高幼儿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6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用于悬挂上述横抱用座位的左右一对紧固件;上述横抱用座位上设有:头部侧悬挂件,其用于将该横抱用座位的头部一侧悬挂到上述一对紧固件中的任意一方的紧固件上;和臀部侧悬挂件,其用于将上述横抱用座位的臀部一侧悬挂到另一方的紧固件上;当把上述头部侧悬挂件以及上述臀部侧悬挂件分别安装到上述一方的紧固件以及上述另一方的紧固件上时,可设定各悬挂件的长度,以使上述横抱用座位的头部一侧保持在高于臀部一侧的位置上。
若采用第6方式的婴儿背带,可确保将头部支撑在高于臀部位置上的姿势,不必担心因使用者调整不充分而以幼儿头部低于臀部的不自然的姿势支撑幼儿。这样一来,不必担心有损幼儿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7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上述横抱用座位上设有用于将该横抱用座位的头部一侧及臀部一侧悬挂到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头部侧悬挂件以及臀部侧悬挂件;上述头部侧悬挂件被设置成,从上述横抱用座位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支撑该横抱用座位的头部一侧;上述臀部侧悬挂件被设置成从该横抱用座位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以及上述横抱用座位后端的宽度方向中央这三处支撑上述横抱用座位的臀部一侧。
若采用第7方式的婴儿背带,由于均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支撑横抱用座位的头部一侧以及臀部一侧,而且在臀部一侧的后端还在宽度方向中央加以支撑,因而可防止横抱用座位相对于横抱用座位的宽度方向中心线发生扭转,可以毫无扭转地沿着宽度方向中心线笔直地支撑幼儿。这样即可提高幼儿的舒适性。
在第7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也可设定为:上述臀部侧悬挂件具有:腹部带,其从上述横抱用座位的宽度方向两侧延伸;臀部带,其从上述横抱用座位后端的宽度方向中央延伸;腹部护垫,其配置在上述横抱用座位的后端,覆盖幼儿的腹部;经由上述腹部护垫将上述腹部带和上述臀部带彼此连接,从而可以将上述腹部带以及上述臀部带一体地悬挂支撑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
若采用此方式,可利用腹部护垫一体地悬挂腹部带和臀部带,并在上述三处牢固支撑横抱用座位的臀部一侧。
还有,也可在上述横抱用座位的后端设置用于支撑幼儿臀部的臀部支撑部和可相对于上述臀部支撑部弯折且支撑上述幼儿腿部的腿部支撑部;上述腹部带从上述臀部支撑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延伸的同时,上述臀部带从上述腿部后端的宽度方向中央延伸。
若采用此方式,当把横抱用座位从婴儿背带主体上拆下,放置到褥垫等上时,由于臀部支撑部和腿部支撑部笔直地延伸,因而可使幼儿的臀部到腿部保持水平。另外,将横抱用座位悬挂支撑到婴儿背带主体上时,由于臀部带抬高腿部支撑部,因而腿部支撑部朝臀部支撑部的斜上方弯折。这样即可实现腿部高于臀部的自然横抱姿势,提高幼儿的舒适性。
在上述方式中,也可设定为:上述横抱用座位中内置有作为支撑上述幼儿的芯材的背板,利用支撑幼儿时的负荷,使上述背板以宽度方向中心线为底部发生弯曲。
通过设置此种背板,可更加可靠地防止横抱用座位的扭转。并可通过背板的变形,使躺卧在横抱用座位中的幼儿靠近宽度方向中心线,从而使横抱姿势更加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8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上述横抱用座位上设有用于使幼儿躺卧的垫子和包围幼儿头部周围地配置的头部防护罩;上述垫子以及上述头部防护罩内均设有芯材,各芯材上均设有通气孔。
若采用第8方式的婴儿背带,由于可通过垫子以及头部防护罩的通气孔排放湿气,因而可改善横抱用座位的通气性,提高躺卧在横抱用座位中的幼儿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9方式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上述横抱用座位中内置有作为支撑上述幼儿的头部到臀部的芯材的背板和作为支撑上述幼儿腿部的芯材的座板;上述座板在宽度方向上宽于上述背板的臀部侧端部。
若采用第9方式的婴儿背带,即使在将横抱用座位悬挂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情况下,仍可通过装入了芯材的座板来确保幼儿腿部周围具有足够的空间。这样即可防止幼儿的腿部受到压迫,提高幼儿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0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通过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组合而在与该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的竖抱用座位;其中,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上述竖抱用座位的环状的紧固件;上述竖抱用座位上设有用于将上述幼儿拉向婴儿背带主体的座位主体和从该座位主体延伸并将上述竖抱用座位与上述紧固件连接的连接带;上述连接带上设有可彼此卡合的一对带扣中的任意一方的带扣,而在上述座位主体上则设有另一方的带扣;上述一方的带扣可穿过上述紧固件,从该一方的带扣中朝折回方向拉出上述连接带的余长部,在上述一方的带扣穿过上述紧固件的状态下,通过将上述余长部挂到上述紧固件上,使上述一方的带扣不能从上述紧固件中脱出。
若采用第10方式的婴儿背带,如预先将设置在竖抱用座位的连接带上的带扣穿过婴儿背带主体的紧固件,即便带扣之间的卡合脱落,一侧的带扣也不会脱离紧固件,不必担心连接带与紧固件完全解开。因此安全性高,而且,在使用者对连接带的安装不熟悉的情况下,由于不必将连接带一侧的带扣多次穿过紧固件,因而使用方便性优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1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通过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组合而在与该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的竖抱用座位;其中,上述竖抱用座位上设有覆盖幼儿头部的头部支架和从该头部支架两侧延伸并连接到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支架带;上述头部支架可朝上述竖抱用座位的外侧弯折;为了在将上述头部支架折回时消除上述支架带的扭转,上述支架带以半旋转状态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连接。
若采用第11方式的婴儿背带,由于不必将支架带从婴儿背带主体上拆下即可将头部支架朝外侧弯折,因而使用方便性优良。
为了实现了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2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通过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组合而在与该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的竖抱用座位;其中,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上述竖抱用座位的环状紧固件,上述紧固件从侧向观察时朝婴儿背带主体一侧突出地发生弯曲。
若采用第12方式的婴儿背带,通过抑制紧固件朝婴儿背带主体和竖抱用座位之间形成的袋状部分突出,可降低紧固件与幼儿接触的可能性。因而可提高幼儿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3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通过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组合而在与该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的竖抱用座位;其中:上述竖抱用座位中内置有带通气孔的内装材料,上述内装材料由立体网眼布覆盖。
若采用第13方式的婴儿背带,可通过改善覆盖在竖抱用座位上的袋状部分的通气性来提高幼儿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4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通过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组合而在与该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的竖抱用座位;能够以朝前及朝后中的任意一种朝向将幼儿放到上述袋状部分中;其中,上述竖抱用座位的下部宽度可调。
在以朝前状态抱持幼儿的情况下,竖抱用座位的下部具有朝婴儿背带主体一侧压住幼儿大腿部的功能,在使幼儿朝后、即与使用者相对地抱持的状态下,竖抱用座位的下部具有将幼儿的臀部拉向婴儿背带主体一侧的功能。由于这些功能的差异,竖抱用座位的下部所需的最佳宽度发生变化,在朝前抱持状态下,最好将竖抱用座位的宽度设定为比朝后抱持状态窄。若采用本发明的第14方式的婴儿背带,由于将竖抱用座位的下部宽度设定为可变,因而可根据要求将竖抱用座位调整到与幼儿的朝向相适应的最佳宽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5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通过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组合而在与该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的竖抱用座位;其中: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佩戴在上述使用者肩部周围且长度可调的肩带;上述肩带上设有用于折叠保持进行长度调整后的肩带的余长部的束带。
若采用第15方式的婴儿背带,由于不必以下垂状态放置多余的肩带,而是折叠保持在束带内,所以不论使用者的体格及婴儿背带主体的安装形态怎样,均可不受肩带妨碍地进行整理,使用方便性良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状物品的连接结构,其通过将带扣恰当地固定到固定部上,以消除上述缺陷;并提供一种利用该连接结构的婴儿背带以及可用于该连接结构的固定侧带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带状物品的连接结构,其在带状物品上安装可彼此卡合的一对阴阳带扣中的任意一方,将另一方的带扣安装到准备与上述带状物品连接的固定部上,从而可以对上述带状物品和上述固定部进行拆装;其中,安装在上述固定部上的带扣,在上述带状物品拆装方向上的该带扣前后,固定到上述固定部上。
若采用此种连接结构,由于固定侧带扣(另一方的带扣)在其前后固定到固定部上,因而可抑制固定侧带扣的前端侧的间隙,由于带扣之间很容易对准位置,因而可使二者彼此卡合。此外,由于带状物品的张力对固定侧带扣产生拉伸负荷时,其拉伸负荷在固定侧带扣的前后被固定部承受。因此,若与仅将固定侧带扣的后端一侧固定到固定部上时相比,可使施加于固定侧带扣上的负荷分散到大范围内。并且,通过约束固定侧带扣的前后,可将固定侧带扣的方向预先设定为最佳状态,还可排除以不自然的朝向将固定侧带扣与带状物品连接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连接结构中,也可在安装于上述紧固件上的带扣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带通过部,通过使带扣固定带穿过这些带通过部之间,将该带扣固定带的两端固定到上述固定部上。若采用此种结构,使原先在带扣后端一侧卷成环状并折回的带扣固定带的一端一直延伸到带扣的前端,使之穿过带通过部,并将该带扣固定带的两端缝到固定部上等加以固定,从而可按照本发明将固定侧带扣安装到固定部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6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其具有婴儿背带主体,该婴儿背带主体设有佩戴在使用者肩部周围的肩带和佩戴在使用者腰部周围的腰垫部,通过将可彼此卡合的一对带扣中的任意一个带扣安装到上述肩带上,将另一个带扣安装到上述腰垫部上,可以对上述肩带和上述腰垫部进行拆装;其中,安装到上述腰垫部上的带扣,在该带扣处于上述肩带拆装方向上的前后固定到上述腰垫部上。
若采用第16方式的婴儿背带,除可获得上述连接结构的作用与效果之外,尤其由于可将肩带的张力分散作用于腰垫部的大范围内,因而可通过在大范围内将腰垫部拉向使用者一侧,抑制负荷集中于使用者的局部,并由此提高腰垫部的稳定性。
而在第16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也可在安装于上述腰垫部上的带扣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带通过部,通过使带扣固定带穿过这些带通过部之间,将该带扣固定带的两端固定到上述腰垫部上。
本发明的固定侧带扣,其安装在准备连接带状物品的固定部上,可以对安装在上述带状物品上的带扣进行拆装;其中,在上述带状物品的拆装方向上的前后端设有带通过部,用于将上述固定侧带扣固定到固定部上的带扣固定带可在上述各带通过部之间插通。若采用此种固定侧带扣,通过将带扣固定带在固定侧带扣的前后固定到固定部上,即可实现本发明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背带,其在将横抱用座位悬挂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情况下,可抑制该横抱用座位的摆动。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背带,当在婴儿背带主体上设置多个紧固件时,很容易识别出适当的紧固件,并可覆盖以横抱姿势保持的幼儿胸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7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作为用于安装上述横抱用座位的紧固件,设置了用于悬挂上述横抱用座位的上部紧固件和位于该上部紧固件下方的下部紧固件;上述横抱用座位上设有用于将该横抱用座位悬挂到上述上部紧固件上的悬挂件和设置在上述横抱用座位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边缘并可与上述下部紧固件连接的止摆用紧固件。
若采用第17方式的婴儿背带,通过将婴儿背带主体的下部紧固件和横抱用座位的止摆用紧固件彼此连接,可以在比上部紧固件和悬挂件的连接位置偏下的位置上将横抱用座位约束到婴儿背带主体上。这样,即可抑制以横抱用座位的悬挂支撑点为中心的摆动,从而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在第17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也可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置佩戴到使用者肩部周围的一对肩带和与上述肩带下端连续的佩戴在使用者腰部周围的腰部带;上述上部紧固件分别设在上述一对肩带的中部,上述下部紧固件设置在上述肩带的下端或上述腰部带上。若采用此方式,可通过使下部紧固件最大限度地远离上部紧固件的下方,来更加有效地发挥止摆用紧固件的止摆作用。而肩带的下端或腰部带中也包含二者的边界。
还有,上述下部紧固件以及上述止摆用紧固件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带分别安装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以及上述横抱用座位上,上述紧固件固定带在与上述下部紧固件以及上述止摆用紧固件各自相邻的位置上,缝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以及上述横抱用座位上。若采用此方式,通过抑制下部紧固件在婴儿背带主体上的上移以及止摆用紧固件本身在横抱用座位上的摆动,可更加有效地发挥止摆用紧固件的止摆作用。
在第17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也可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置左右一对上述上部紧固件,在上述横抱用座位上,作为上述悬挂件,设有用于将该横抱用座位的头部一侧悬挂到上述一对上部紧固件中的任意一个上部紧固件上的头部侧悬挂件和用于将上述横抱用座位的臀部一侧悬挂到另一个上部紧固件上的臀部侧悬挂件。若采用此方式,由于可使施加于横抱用座位的悬挂件上的负荷分散到使用者的双肩的同时,还可通过下部紧固件和止摆用紧固件抑制横抱用座位的摆动,因而可进一步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还有,在上述方式中,也可在上述横抱用座位的上述臀部支撑侧设置用于覆盖幼儿腹部的腹部护垫,在该腹部护垫的上端连续地设置用于覆盖幼儿胸部的胸部护垫,在上述横抱用座位上设置用于连接上述头部侧悬挂件和上述胸部护垫的胸部带。若采用此方式,可利用腹部护垫和胸部护垫覆盖幼儿的腹部到胸部的范围,以进行保护。通过将胸部护垫与头部侧悬挂件连接,可防止胸部下垂,抑制因附加胸部护垫而增加幼儿的不适感。
在第17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上述上部紧固件和上述下部紧固件也可在大小或连接结构方面至少有一点彼此不同。如果这样区分紧固件,当把横抱用座位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上时,不可能将悬挂件及止摆用紧固件连接到不恰当的紧固件上,可简单而又准确地判断出适当的紧固件。
在第17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也可在上述横抱用座位的上述臀部一侧设置覆盖幼儿腹部的腹部护垫,在该腹部护垫的上端连续地设置覆盖幼儿胸部的胸部护垫。由此,可以通过覆盖幼儿的腹部到胸部,以进行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8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保持幼儿而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连接的配件;其中,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改变位置地设置了用于连接上述配件的、用途各异的多种紧固件,上述多种紧固件分别在大小或连接结构方面至少有一点彼此不同。若采用此方式的婴儿背带,由于用途各异的多种紧固件的大小或连接结构彼此不同,因而很容易识别与用途相对应的适当紧固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9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在上述横抱用座位的上述臀部一侧设有用于覆盖幼儿腹部的腹部护垫,在该腹部护垫的上端连续地设置了覆盖幼儿胸部的胸部护垫。若采用此方式的婴儿背带,可利用腹部护垫及胸部护垫覆盖从腹部到胸部的范围,以进行保护。
而在本发明中,幼儿这一用语是当作包括新生儿和婴儿在内的概念来使用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的使用方式。
图2是婴儿背带主体的正面图。
图3是婴儿背带主体的背面图。
图4是安装于婴儿背带主体内的背板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幼儿背部主体的基部和腰垫部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6表示婴儿背带主体中使用的紧固件。
图7表示用束带整理婴儿背带主体的肩带中的余长部的状态。
图8是表示设置在婴儿背带主体的腰垫部上的阴扣的立体图。
图9表示设置在婴儿背带主体的腰垫部上的阴扣的安装状态。
图10是婴儿背带主体的腰垫部的立体图。
图11横抱用座位的平面图。
图12是内置于横抱用座位内的背板的平面图。
图13是内置于横抱用座位的头部防护罩内的芯材的平面图。
图14是设置在横抱用座位上的吊板的立体图。
图15是吊板的平面图。
图16是吊板的底面图。
图17内置于吊板内的芯材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将横抱用座位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表示从幼儿的头部一侧观察到的将横抱用座位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状态。
图20表示吊带的安装状态。
图21表示吊带的止动件和紧固件的关系。
图22表示从与使用者相向的方向观察到的安放到横抱用座位中的幼儿的状态。
图23表示从其上方观察到的安放到横抱用座位中的幼儿的状态。
图24表示从腿部一侧观察到的安放到横抱用座位中的幼儿的状态。
图25是竖抱用座位的正面图。
图26是竖抱用座位的背面图。
图27是竖抱用座位的又一正面图。
图28是表示将竖抱用座位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9表示将竖抱用座位的底部支撑部连接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顺序。
图30表示将竖抱用座位的底部支撑部连接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又一顺序。
图31表示与婴儿背带主体和竖抱用座位的连接结构有关的另一方式。
图32表示与婴儿背带主体和竖抱用座位的连接结构有关的另一方式。
图33是表示将安装在婴儿背带主体上的竖抱用座位的头部支架折回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4是本发明的第2方式涉及的婴儿背带的正面图。
图35是本发明的第2方式涉及的从婴儿背带的臀部一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36表示从背面一侧观察到的婴儿背带主体展开的状态。
图37表示将婴儿背带主体佩戴到使用者身上时的状态。
图38是下部阴扣的安装部分的放大图。
图39是横抱用座位的平面图。
图40是横抱用座位的展开图。
图41是吊板的立体图。
图42是横抱用座位的立体图。
图43是横抱用座位的臀部一侧的放大图。
图44是胸部护垫和吊板的连接部分的放大图。
图45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胸部护垫和吊板的连接部分的放大图。
图46是横抱用座位的止摆用阳扣和婴儿背带主体的下部阴扣的连接部分的放大图。
图47是婴儿背带中使用的竖抱用座位的正面图。
图48是竖抱用座位的背面图。
图49表示将竖抱用座位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对使用了本发明的婴儿背带的第1种优选方式加以说明。图1是该婴儿背带1的简图。该婴儿背带1可在下述各种状态下区分使用:横抱状态,以大体水平躺卧状态支撑幼儿(也包括婴儿)200(图1(a));以相对状态保持幼儿200的相对抱持状态(图1(b)~(d));以朝前状态抱持幼儿200的朝前抱持状态(图1(e)、(f));背负幼儿200的背负状态(图1(g)、(h))。此外,在相对抱持状态、朝前抱持状态以及背负状态中,通过分别改变头部支架64(参照图25)的折回位置,即能按照多种方式区分使用。
在使用上述4种使用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的情况下,使用者201均需佩戴婴儿背带主体2。并且在横抱状态下,将横抱用座位3与婴儿背带2组合后使用,在其余状态下,将竖抱用座位4与婴儿背带2组合后使用。下面依次说明这些部件的结构以及使用方法。
[婴儿背带主体]
首先说明婴儿背带主体2。图2表示从表面2a一侧观察婴儿背带主体2的状态,图3表示从背面2b一侧观察婴儿背带主体2的状态。婴儿背带主体2可以佩戴到使用者201的胸部侧及背部侧中的任意一侧,但无论是何种朝向,图3所示的背面2b均与使用者201相向。即,背面2b贴靠在使用者201的胸部或背部上。此外,图2及图3的上下方向与佩戴到使用者身上时的上下方向一致。如这些图中所示,婴儿背带主体2具有:基部10,其贴靠在使用者201的胸部或背部上;一对肩带11、11,其从基部10的上端延伸;腰垫部12,其设置在基部10的下部,佩戴在使用者201的腰部周围;以及一对腰部带13、13,其从腰垫部12的两侧延伸。
在基部10的内部设有图4所示的背板14。与肩带11等芯材所使用的聚氨酯等相比,背板14是足够硬的材料,例如,由聚丙烯树脂等硬质树脂材料构成的成型品。背板14的刚性被规定为,在将婴儿背带佩戴到使用者201身上时,可限制基部10的弹性变形,使基部10的形状基本维持恒定。背板14在使图4中的右侧部与基部10的上侧一致的状态下埋入基部10内。背板14在与肩带11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一端具有分支部15,另一端具有能以铰链轴16为中心旋转的弯折部17。分支部15上设有用于改善基部10的通气性的通气窗18。插入基部10内的背板14由罩布覆盖。罩布可使用各种布料、立体网眼布等各种材料。也可在背板14与罩布之间适当设置软垫材料。
如图5所示,在腰垫部12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通过从背面一侧缝合护罩21形成口袋19。护罩21中作为芯材也内置有由聚丙烯树脂等硬质材料制成的背板。基部10的下端10a插入口袋19中,其下端与腰垫部主体20以及护罩21缝合。背板14可一直配置到基部10的下端10a的缝合部10b,在该缝合部10b下方的位置上,设有省略了背板14的折叠部10c。通过折叠或伸展该折叠部10c,即可使与基部10对应的腰垫部12的位置产生图3中箭头A所示的变化。
在基部10的下端10a上设有按扣22b…22b,其分别在对折叠部10c进行折叠和伸展的各个位置上与腰垫部12的按扣22a(参照图3)卡合,以防止基部10和腰垫部12的错位。为了不损害背板14的弯折部17的弯曲性能,即使在对折叠部10c进行折叠的状态下,铰链轴16仍位于比口袋19略偏上方的位置上。因此,无论基部10和腰垫部12具有何种位置关系,婴儿背带2均能以铰链轴16的位置为界折成两部分。
返回到图2,在基部10的表面2a一侧的上部,设有用于固定横抱用座位3以及竖抱用座位4的左右一对紧固件25、25。如图6(a)所示,紧固件25呈环状,具有支撑轴25a、与该支撑轴25a中间空出一定间隔排列的卡定部25b以及分别连接支撑轴25a和卡定部25b两端的连接部25c、25c。由于卡定部25b以弧状延伸,使紧固件25的整体形状大致呈D字形,因此有时也将该紧固件25称为D环。
如图6(b)所示,紧固件25可通过卷绕在支撑轴25a上的连接带26固定到固定部102(基部10是其一例)上,其左右的连接部25c(图6中仅示出单侧)朝固定部102一侧弯曲。通过使连接部25c具有这种弯曲,可使紧固件25相对于负荷作用线LA朝固定部102一侧后退,其中所述负荷作用线LA是紧固件25的卡定部25b和紧固件25的支点X的连接线。因此,假如连接部25c是直线形,如图6(c)所示,则整个紧固件25位于作用线LA上。即,假如相对于固定部102的作用线LA的倾角θ相同,则采用将连接部25c弯折的结构可相对减少紧固件25从固定部102上移的情况。由于基部10的紧固件25用于悬挂横抱用座位3及竖抱用座位4,基部10的前方可收容幼儿200,因此在以图6(b)的方式构成紧固件25的情况下,可抑制紧固件25从基部10上移,由于这样可抑制紧固件25与幼儿200接触,因而可改善幼儿200的舒适性。
如图2所示,设有用于固定基部10的竖抱用座位4的下端的阴扣26b、26b(也可参照图29及图30)。各阴扣26b将各自的插入方向前端朝下固定在基部10的罩布上。而上述各紧固件25以及各阴扣26b分别被垂片27、28大致覆盖。与阴扣26b对应的垂片28的内表面一侧(与阴扣26b相向的一侧)安装了按扣29a。在垂片28下方的位置上横穿基部10地设置止摆束带30。之所以用垂片28覆盖阴扣26b是为了防止不使用时(例如横抱状态时)阴扣26b以及与其卡合的阳扣26a(参照图25)碰触到幼儿200。
在各肩带11的根部(与基部10连接的部分)附近,安装了辅助紧固件31、31。这些紧固件31与紧固件25相同,都是环状,但其大小比紧固件25小。此外,在各肩带11的前端侧安装了用于将肩带11固定到腰垫部12上的阳扣32a。另外,在腰垫部12上安装了与肩带11的阳扣32a卡合的阴扣32b。各阳扣32a可与左右任意一方的阴扣32b卡合。即,在下述任意一种姿势下均可佩戴于使用者201身上:斜挂姿势,婴儿背带主体2将左侧肩带11与腰垫部12的右侧阴扣32b连接,将右侧肩带11与腰垫部12的左侧阴扣32b连接;背负姿势,将左侧肩带11与腰垫部12的左侧阴扣32b连接,将右侧肩带11与腰垫部12的右侧阴扣32b连接,肩带不交叉。
阳扣32a的安装位置可在肩带11的长度方向上进行调整。而在斜挂姿势和背负姿势时,所需肩带11的长度有变化,可通过改变阳扣32a在肩带11上的安装位置来进行调整。很显然,也可根据使用者201的体格调整阳扣32a的位置。由于肩带11的长度设定为在斜挂姿势时仍留有足够的余长部(是指从阳扣32a拉出的肩带11的多余部分)11a,所以可以预料在背负姿势时,从阳扣32a中拉出的肩带11的余长部11a的长度相当长。此外,在使用者的体格较小的情况下,与肩带11的悬挂方式无关,余长部11a延长。因此,肩带11上设有用于保持如图7所示折叠后的余长部11a的束带11b。
此外,在设置于腰垫部12上的阴扣32b具有不同于普通阴扣的特征。如图8及图9所示,在阴扣32b的后端及前端分别设有带通过部32c、32d。将设有收容阳扣32a的开口32e的一侧称为阴扣32b的前端。插入阴扣32b后端侧的带通过部32c中的带扣固定带33穿过阴扣32b内表面侧后,从前端侧的带通过部32d中朝阴扣32b的前方拉出。通过将该带扣固定带33的两端33a、33b缝到腰垫部12上,可以在阳扣32a的插拔方向上的前后,将阴扣32b固定到作为固定部的腰垫部12上。
普通的阴扣仅在其后端侧设置带通过部,前端侧则不固定。与之相反,在图8及图9所示的阴扣32b中,其前后两端均受腰垫部12的约束。因此,如图10所示,当通过使阳扣32a与阴扣32b卡合而对肩带11施加箭头B方向的张力时,可通过阴扣32b使施加于腰垫部12上的负荷分散到阴扣32b的前后。这样即可防止负荷集中于腰垫部12的局部,利用肩带11的张力将腰垫部12全部拉向使用者201一侧,使腰垫部12与使用者201的腰部周围充分贴合。此外,通过将阴扣32b前后固定到腰垫部12上,还具有可以利用带扣固定带33在适当的安装方向上固定阴扣32b的优点。当安装阳扣32a时,不必担心阴扣32b会以后端侧的带通过部32c为中心退避地转动,具有阳扣32a的安装简单的优点。
再次返回到图2,在从腰垫部12延伸的一侧的腰部带13上安装了阳扣34a,在另一侧的腰部带13上安装了阴扣34b。阳扣34a的安装位置可在腰部带13的长度方向上进行调整。在使腰垫部12贴靠在使用者201腰部周围的状态下,通过将这些腰部带13卷绕到腰部周围,使阳扣34a与阴扣34b卡合,从而可以将腰垫部12安装到使用者201的腰部。
[横抱用座位]
下面对横抱用座位3加以说明。横抱用座位3具有图11所示的座位主体40和图14所示的吊板41。座位主体40具有:垫子42,其用于以躺卧状态放置幼儿200;头部防护罩43,其包围头部支撑部42a周围;腹部护垫44,其覆盖垫子42的臀部支撑部42b;腹部带45,其从臀部支撑部42b的两侧延伸,可与腹部护垫44组合在一起;以及臀部带4b,其从垫子42的腿部支撑部42c延伸。
在垫子42的内部具有图12所示的背板47。背板47具有用于保持垫子42形状的作为芯材的功能,与设置在婴儿背带主体2的基部10上的背板14相同,均为由聚丙烯树脂等硬质树脂材料构成的成型品。背板14的刚性被设定为,在悬挂支撑横抱用座位3时,可以限制垫子42的弹性变形,以使该垫子42的形状基本维持恒定。在背板47上,为了提高其刚性也可适当设置加强筋等加固部。
如图1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在头部支撑部42a中,以沿其宽度方向横穿垫子42内部的方式安装吊板41,与背板47的上下关系为,吊板41配置在背板47下方(参照图19)。因此,在与吊板41叠合的部分上最好设置在垫子4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加强筋47a。
为了提高垫子42的通气性,在背板47上设置了多个通气孔47b…47b。背板47被罩布所覆盖。罩布可使用各种布料、立体网眼布等各种材料。在背板47和罩布之间也可适当设置软垫材料。此外,在头部防护罩43的内部设有图13所示的芯材48。芯材48是采用比背板47柔软得多的材料构成的成型品,例如泡沫聚乙烯树脂等。为了改善头部防护罩43的通气性,芯材48上也形成多个(图中为三个)通气孔48a…48a。考虑到通气性,覆盖芯材48的头部防护罩43的罩布采用立体网眼布。
如图11中的虚线所示,背板47从头部防护罩43的安装位置一直设置到臀部支撑部42b和腿部支撑部42c的边界附近。腿部支撑部42c的内部设有作为不同于背板47的另一部件而构成的座板49。座板49也采用与背板47相同的硬质树脂形成,并被罩布覆盖。垫子42可在这些背板47和座板49之间,换言之,可在臀部支撑部42b和腿部支撑部42c之间弯折。为了能在垫子42的宽度方向(图11中的上下方向)上的足够大的范围内支撑幼儿200的腿部,座板49比臀部支撑部42b上的背板47更向垫子42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突出,而且座板49形成越靠近幼儿200的腿部末端方向宽度越宽的末端扩展形状。
腹部护垫44具有兜腿部44a和从该兜腿部44a上端朝垫子42的宽度方向扩展的兜肚部44b。通过将兜腿部44a的下端(图11的左端)缝到垫子42上,可以将腹部护垫44安装到垫子42上,其能够以兜腿部为臂部进行开闭。在兜腿部44a的上端设有向垫子42的宽度方向两侧开口的袋部44c。一个腹部带45从该袋部44c一端插入,从另一端拉出。通过使设置在该一个腹部带45上的阳扣50a与设置在另一个腹部带45上的阴扣50b卡合,可将腹部带45彼此连接。阴扣50b在腹部带45上的安装位置可在腹部带45的长度方向上进行调整。
臀部带46沿腹部护垫44的兜腿部44a配置,其端部与兜腿部44a一起缝在垫子42上。臀部带46配置在垫子4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在腹部带45贯穿的袋部44c的表面上设有环状的带通过件51。臀部带46穿过该带通过件51之后朝头部防护罩43一侧拉出,其端部安装了钩扣52。使用钩扣52将臀部支撑部42b一侧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2,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图14是吊板41的立体图,图15是平面图,图16是底面图。如这些附图所示,吊板41具有从带状的垫子支撑部41a的两端朝上突出的一对臂部41b、41b。在一个臂部41b的上端安装了紧固件55,在另一个臂部41b的上端安装了吊带56。此外,在吊板41的内部设置了图16所示的芯材57。芯材57与背板14等相同,采用尼龙、聚丙烯等硬质树脂形成,其与吊板41的外观大致为相似形。芯材57被罩布覆盖,该罩布由布料、立体网眼布等各种材料构成。
下面返回图14及图15,在吊带56的前端安装钩扣58,在吊带56的中部安装了可与该钩扣58卡合的紧固件59。因钩扣58的位置调整而产生的吊带56的余长部56a,从钩扣58折回后原来的吊带56配置。紧固件55具有可使钩扣58穿过的大小。该紧固件55与安装在图2中的婴儿背带主体2上的紧固件25相同,从侧面观察时呈弯曲形状。其弯曲方向被设定为在吊板41的垫子支撑部41a的长度方向上朝外侧弯曲(参照图19)。
吊板41可在座位主体40上进行拆装。若使吊板41与座位主体40分离,则可在其破损时单独进行更换,脏污时可单独进行洗涤。此外,还具有外出携带时座位主体40体积不大的优点。如图16所示,吊板41的底面侧设有一对按扣60。这些按扣60具有下述功能:在将吊板41安装到垫子42上时,通过与垫子42一侧的按扣(未图示)卡合,可以防止吊板41和垫子42之间发生错位。虽然在垫子42的侧方设有用于插拔吊板41的开口(未图示),但在垫子42的宽度方向上,吊板41的朝向可以左右反转。即,吊板41,在其紧固件55位于图11上侧时的朝向和位于图11下侧时的朝向下均可安装到垫子42上。
下面,说明横抱用座位3的使用方法。图18示出将横抱用座位3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2上的状态,图19示出将安装于座位主体40上的吊板41安装到紧固件25上的状态。吊板41以吊带56位于靠近婴儿背带主体2一侧的朝向安装于座位主体40上。因此,在头部支撑部朝图18中的左侧的情况下,吊板41在其长度方向上反向安装到座位主体40上。
如图18及图19中的箭头a、b、c所示,当把吊板41安装到紧固件25上时,首先将吊带56的钩扣58从内侧穿过紧固件25,继而将钩扣58从下方穿过吊板41的紧固件59,将向紧固件59的上方拉出的钩扣58与吊带56自身的紧固件59卡合。这样一来,如图19所示,吊板41的垫子支撑部41a以及臂部41b、41b和吊带56连接成环状,吊板41被悬挂到紧固件25上,通过该吊板41的垫子支撑部41a支撑背板47。如图19所示,垫子42的头部支撑部42a被硬质树脂制成的背板47以及内置有硬质树脂制成的芯材57的吊板41包围,因而悬挂负荷引起的变形受限,可确保幼儿的头部200a周围有足够的空间,舒适性提高。由于紧固件55朝外侧弯曲,因而可通过抑制紧固件55及吊带56朝头部200a一侧的突出,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如图20(a)所示,在使吊带56的钩扣58与紧固件59卡合的状态下,从钩扣58中拉出的吊带56的余长部56a被折回到紧固件55一侧。因此,即便钩扣58从紧固件59中脱落,如图20(b)所示,由于余长部56a仍挂在紧固件55上,因而钩扣58也不会从紧固件55中脱出。这样一来,即使在钩扣58脱落的情况下,也不必担心因吊带56从紧固件55中脱落而使吊板41单侧开放,可确保安全性。
此外,如图14、图19及图21(a)所示,通过将吊带56折回后缝到吊带56的中部,形成一对止动部56b、56b。当把吊带56穿过婴儿背带主体2的紧固件25中时,如图21(b)所示,通过在紧固件25的前后配置止动部56b、56b,可限制吊带56在紧固件25上的滑动。这样即可限制以紧固件25为基准的吊板41的各臂部41b、41b的相对位置变化,使紧固件25上的座位主体40的悬挂姿势基本维持恒定。
返回到图18,横抱用座位3的臀部支撑部42b一侧,使穿过带通过件51的臀部带46前端的钩扣52与婴儿背带主体2的相反侧的紧固件25卡合,从而悬挂支撑在紧固件25上。在该悬挂状态下,腹部护垫44的兜腿部44a被弯折之后,垫子42的腿部支撑部42c从臀部支撑部42b朝斜上方抬高。因此,如图22所示,幼儿200的腿部200c抬得比臀部200c高。此外,可将各带56、46的长度设定为,吊带56对头部支撑部42a的支撑位置比受臀部带46支撑的臀部支撑部42b偏上。因此,躺卧在横抱用座位3中的幼儿200的姿势如图22中的假设线LB所示,成为从头部200a到臀部200b逐渐向下,从臀部200b到腿部200c抬高的姿势,可获得自然的抱持姿势。在将横抱用座位3从婴儿背带主体2上拆下之后,放到地板等水平面上的情况下,臀部带46对腿部支撑部42c的抬高作用消失,从头部支撑部42a到腿部支撑部42c保持水平。因此,不会出现使幼儿200以只是腿部200c被抬高的不自然姿势躺卧的情况。
在上述横抱状态下,头部支撑部42a通过吊带56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散支撑。此外,臀部支撑部42b以及腿部支撑部42c通过臀部带46在腿部支撑部42c的宽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撑的同时,还通过腹部带45在臀部支撑部42b的宽度方向两侧进行支撑。因此不必担心垫子42在其中心线LC的周围发生扭转,可沿中心线LC笔直地支撑躺卧在垫子42上的幼儿200。由于幼儿200的体重,背板47以中心线LC为底部适度弯曲,所以可以将幼儿拉向中心线LC,使横抱姿势更为稳定。此外,至于腿部200c,通过配置宽度较大的座板49,如图24所示,可确保腿部200c周围有足够的空间,防止腿部200受到压迫。
[竖抱用座位]
下面说明竖抱用座位4。图25示出从外表面4a一侧观察竖抱用座位4时的状态,图26示出从内表面4b一侧观察竖抱用座位4时的状态。此外,图27示出竖抱用座位4的表面4a一侧的不同状态。图25及图26中的上下方向与使用时的上下方向一致。在使内表面4b与婴儿背带主体2的外表面2a相向的状态下,将竖抱用座位4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2上,从而形成竖向收容幼儿200的袋状部分。如这些图中所示,竖抱用座位4具有座位主体62、在该座位主体62的下部连续地设置的底部支撑部63以及在座位主体62的上部连续地设置的头部支架64。
座位主体62是将幼儿200拉向并保持在婴儿背带主体2上的部分,从其两侧延伸出腋下带65、65。腋下带65上设有阳扣66a,座位主体62的外表面4a一侧分别设有可与阳扣66a卡合的阴扣66b。通过使左右阳扣66a分别与阴扣66b卡合,如图27所示,可在座位主体62的左右形成由腋下带65构成的环状。阳扣66a可在腋下带65的长度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从阳扣66a拉出的腋下带65的余长部65a与吊带56的余长部65a等相同,可从阳扣66a朝腋下带65的根部(与座位主体62的连接部)一侧折回。此外,从座位主体62的一侧延伸出可佩戴到幼儿200躯干部周围的躯干部带67。躯干部带67的前端部也设有位置可调的阳扣68a,该阳扣68a可与设置在座位主体62的相反侧的阴扣68b卡合。
在座位主体62和头部支架64之间形成用于使幼儿200的手臂通过的手臂伸出部69。此外,座位主体62的宽度朝底部支撑部63逐渐变窄。竖抱用座位4并未配置婴儿背带主体2的背板14、横抱用座位3的背板47以及座板49之类的刚性较高的芯材,在其内部根据需要配置由泡沫尿烷之类软质材料构成的芯材。为了改善竖抱用座位4的通气性,图26中影线表示的区域70a由立体网眼布构成。影线区域70a外侧的区域70b,采用由适当罩布覆盖上述芯材的结构。在外表面4a与内表面4b上既可采用不同的罩布,也可采用相同的罩布。而在区域70a内也可适当设置芯材及软垫材料等内装材料,但在此情况下最好如图27中的虚线所示,在内装材料上设置适当的通气孔72…72。而在从座位主体62的下部到底部支撑部63之间的区域70a上不设置芯材及软垫材料之类的内装材料,竖抱用座位4可从图示的状态在宽度方向上收缩。在座位主体62的外表面一侧覆盖立体网眼罩布,在宽度方向上空出一定距离地设置了一对按扣73a、73b。通过使这些按扣73a、73b卡合,可保持将座位主体62的下部宽度收窄的状态。在朝前抱持幼儿的情况下,通过这样收窄宽度,可充分放开幼儿的大腿部分,提高其舒适性。
底部支撑部63是为了通过与婴儿背带主体2组合而形成保持幼儿的袋状部分的底部而设置的。如图25及图27所示,底部支撑部63上设有左右一对调节带75、75。各调节带75的端部均安装了阳扣26a。各阳扣26a可与婴儿背带主体2的阴扣26b卡合。阳扣26a调节带75上的安装位置可在调节带75的长度方向上进行调整。
还有,底部支撑部63上设有用于遮掩阳扣26a的垂片76,该垂片76上设有按扣29b。按扣29b可与婴儿背带主体2的按扣29a(参照图2)卡合。此外,垂片76上还设有用于使调节带75通过的环状带78。阳扣26a穿过该环状带78后,可朝竖抱用座位4的下端一侧拉出。
头部支架64是为了保护幼儿200的头部200a而设置的。如图25所示,从头部支架64的两侧延伸出支架带80,在这些支架带80的前端侧安装了钩扣81。钩扣81可与婴儿背带主体2的辅助紧固件31卡合。钩扣81安装在支架带80的内表面4b一侧。即,钩扣81相对于支架带80表里相反地进行安装,当把钩扣81挂到辅助紧固件31上时,需扭转支架带80。其理由如下。如图26及图27所示,支架带80上安装了覆盖钩扣81的头部钩扣罩82。在图25中,省略了头部钩扣罩82的图示。之所以设置头部钩扣罩,是为了防止钩扣81碰到幼儿200的脸部等处。为了便于洗涤,头部钩扣罩82可从支架带80上拆下。
还有,头部支架64被上下方向上设有一定间隔的三条缝合线83分割。通过在这些缝合线83中的每条缝合线上分割芯材等,可以使头部支架64以任意一条缝合线83为界朝外侧(表面4a一侧)弯折。
下面对竖抱用座位4的使用方法加以说明。图28示出把竖抱用座位4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2上的状态。如该图所示,把竖抱用座位4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2上时,如箭头d所示,以向内折叠竖抱用座位4的状态将底部支撑部63的各阳扣26a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2的阴扣26b上,通过使按扣29a、29b彼此卡合而连接婴儿背带主体2和竖抱用座位4的底部支撑部63。连接后,通过将竖抱用座位4朝上折回而形成以底部支撑部63从下方支撑幼儿200的环状。此外,关于腋下带65,如箭头e所示,将阳扣66a从内侧穿过阴扣25,将腋下带65拉出到阴扣25的外侧。并且如箭头f所示,将阳扣66a安装到固定在竖抱用座位4上的阴扣66b上之后,形成腋下带65构成的环。此外,将从头部支架64延伸的支架带80的钩扣81,如箭头g所示,从外侧挂到辅助阴扣31上。按照以上顺序,如图28所示,可将竖抱用座位4固定到婴儿背带2上,并在其间形成收容幼儿200的口袋。由于从阳扣66a将腋下带65的余长部65a折回,因而即便有时阳扣66a从阴扣66b中脱落,由于余长部65a仍挂在紧固件25上,因而阳扣66a不会从紧固件中脱出。这样即可提高安全性。这一点与吊带56和紧固件25的关系相同。
在图28的状态下,幼儿的臀部被放置在由底部支撑部63形成的环状底部上,幼儿的腿部从在底部支撑部63侧方形成的腿部伸出用的开口85伸出到竖抱用座位4外部。此外,幼儿的手臂从在手臂伸出部69的部分形成的开口伸到竖抱用座位4的外部,腋下带65则通过该幼儿的腋下。
上述安装方法是使用竖抱用座位4的相对抱持状态、朝前抱持状态以及背负状态中共同使用的基本方法,但在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背带1中,可通过利用竖抱用座位4的各部分的调整功能实现多种使用方法。下面对此加以说明。
[关于竖抱用座位的深度调整]
在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背带1中,通过改变阳扣26a在调节带75上的安装位置,可改变竖抱用座位4的底部支撑部63的深度,换言之,可在上下方向上改变底部支撑部63对幼儿臀部的支撑位置。也就是说,若缩短调节带75,则可使底部支撑部63的深度减小;若加长调节带75,则可使底部支撑部63的深度增大。图29示出缩短调节带75的情况下底部支撑部63和幼儿带主体之间的连接顺序。
也就是说,要想使底部支撑部63变浅时,如图29(a)所示,在将调节带75穿过环状带78的状态下,通过使阳扣26a的安装位置朝调节带75的安装根部(缝在底部支撑部63上的位置)一侧变化,即可缩短调节带75,使底部支撑部63局部重叠。在该状态下,如图29(b)所示,将阳扣26a插入婴儿背带主体2的阴扣26b中,将阳扣26a与阴扣26b卡合。
另一方面,要使底部支撑部63变深时,如图30(a)所示,在使调节带75通过环状带78的状态下,使阳扣26a的安装位置朝使底部支撑部63的前端侧变化,从而加长调节带75,使底部支撑带63笔直延伸。在该状态下,如图30(b)所示,使包括阳扣26a在内的底部支撑部63的下端部分穿过婴儿背带主体2的止摆束带30(参照图2),然后如图30(c)所示,将阳扣26a插入婴儿背带主体2的阴扣26b中,使按扣29a、29b卡合。如果这样调整底部支撑部63的深度,即可在使用竖抱用座位4的抱持状态和背负状态下,根据幼儿的体格以最佳深度将底部支撑部63形成环状。尤其是在深度增大的情况下,具有可通过使底部支撑部63穿过止摆束带30,来抑制底部支撑部63摆动的优点。也就是说,在使底部支撑部63的深度增大的情况下,由于由底部支撑部63形成的环状底部距离带扣26a、26b的连接位置的下方较远,因此即使在带扣26a、26b的连接位置上约束底部支撑部63,仍无法充分抑制支撑在底部支撑部63上的幼儿臀部发生前后左右的摆动。与之相反,若在阴扣26b下方的位置上利用止摆束带30从前后左右约束底部支撑部63,则可抑制支撑在底部支撑部63上的幼儿臀部的摆动。
若采用上述连接结构,由于用两组带扣26a、26b将底部支撑部63与婴儿背带主体2连接,因此即便有一组带扣26a、26b脱落,仍可维持底部支撑部63与婴儿背带主体2的连接状态,安全性高。此外,由于在高于由底部支撑部63形成的环状的位置上设置带扣26a、26b,因而还可通过将软垫材料等填充到底部支撑部63的环状部分中,来改善就座时的感觉。
另外,对底部支撑部63的支撑位置的调整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也可通过其它结构来实现。图31(a)~(d)示出其一例。在该例中,在婴儿背带主体2上安装了上下两层环状束带86(图31(a)),在竖抱用座位4的底部支撑部63上安装了阳扣26a及阴扣26b(图31(b))。在将底部支撑部63连接到婴儿背带主体2上时,选择上下任一环状束带86,将阳扣26a穿过所选择的环状束带86之后,与阴扣26b连接(图31(c)),然后将底部支撑部63以环状折回(图31(d)),这样即可在上下两端改变底部支撑部63的连接位置。
此外,图32(a)~(b)示出其它用例。在该例中,在婴儿背带主体2上安装了上下两段拉链87a(图32(a)),在竖抱用座位4的底部支撑部63上安装了可与该拉链87a拉合的拉链87b(图32(b))。当把底部支撑部63连接到婴儿背带主体2上时,选择婴儿背带主体2一侧的上下任意一条拉链87a,将所选择的拉链87a和底部支撑部63的拉链87b对齐之后,拉动夹头87c将二者拉合(图32(c))。然后将底部支撑部63以环状折回,利用按扣88将夹头87c的拉手87d固定到婴儿背带主体2的内表面一侧(图32(d))。采用这种结构,同样可在上下两端改变底部支撑部63的连接位置。
[头部支架的折回]
如图1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背带1中,在利用竖抱用座位4时,通过沿三条缝合线83(参照图25、27、28)中的任意一条朝外侧折回头部支架64,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使用。图33示出折回状态的一例。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里颠倒地安装支架带80的钩扣81,使支架带80半旋转内而使其内表面反过来,将钩扣81安装到辅助紧固件31上。因此,如果预先使支架带80朝头部支架64折回时,预先使支架带80向与支架带80产生扭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半旋转之后,再将钩扣81安装到紧固件31上,由此可以消除折回头部支架64时支架带80的扭转,在将钩扣81安装到紧固件31上的状态下,顺利地折回头部支架64。
从图1(d)以及图1(f)可知,当最大限度地折回头部支架64时,因幼儿200的手臂位置不同,支架带80有时会造成妨碍,在此情况下,可将钩扣81穿过幼儿200的腋下,并穿过支架带80之后,安装到紧固件31上。
[幼儿带主体的优点]
下面,对婴儿背带2的其它优点加以说明。首先,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婴儿背带主体2中内置有由硬质树脂构成的背板14,因而可将作用于婴儿背带主体2上的负荷分散到肩带11以及腰垫部12上。因此,可减轻使用者身上的负担。在省略该背板14,只在婴儿背带主体2内部安装软垫材料的情况下,由于幼儿的自重,婴儿背带2发生严重变形,负荷集中于使用者的肩部或腰部。
此外,本实施方式还具有下述优点:由于通过在背板14的下部设置弯折部17,可使腰垫部12相对于基部10弯曲变形,因此在从坐在沙发等处的状态下背负幼儿的情况下,即使该座面与婴儿背带主体2的下部接触,仍可通过腰垫部12的适度退避而不受背板14的妨碍。
另外,关于竖抱用座位4,由于其内部设有背板14之类的刚体,因而保持在竖抱用座位4中的幼儿可通过腋下带65从腋下向上拉起。因此,竖抱用座位4很容易适应幼儿的体格,可提高使用者和幼儿之间的贴合性。由此,可以更加有效地将负荷分散到使用者的肩部及腰部,从而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如上所述,虽然婴儿背带主体2的肩带11在斜挂状态以及背负状态下均可使用,但斜挂状态主要在抱持幼儿时使用,而背负状态则主要在背负幼儿时使用。在这样区别使用的情况下,假如腰垫部12的位置不变,在背负状态下腰垫部12会被逐渐推到使用者的胸部,其结果是往往因幼儿与使用者分离而使其背负位置过度下降,因而无法将幼儿的体重适当分散到使用者的腰部周围。与之相反,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背带主体2可使腰垫部12的位置相对于基部10上下变化。因此,在背负幼儿时降低腰垫部12,抱持幼儿时抬高腰垫部12,无论是背负还是抱持,均可将婴儿背带主体2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调整到最佳。由此,可以防止上述的背负幼儿位置过低,无论处于何种位置,均可通过使负荷分散到使用者的肩部及腰部,来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紧固件25相当于主体侧紧固件,紧固件55相当于板侧紧固件,紧固件59相当于带侧紧固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例如,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座位主体40内不必非设置背板47。吊板41和婴儿背带主体2的连接并不局限于图示的用例,也可用各种方法进行。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不必非采用竖抱用座位4。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婴儿背带主体2也可将与横抱用座位3的组合为前提而构成。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吊板只要配置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芯材即可,该芯材未必一定被罩布覆盖。例如,也可将吊带及紧固件直接安装到硬质树脂制的芯材两端。总而言之,芯材只要作为付与刚性的芯体进行定位即可,并不需要内置于某个物品之内。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婴儿背带主体在使用者身上的固定位置并不局限于肩部周围以及腰部周围,也可固定在其它部位。背板的弯折部未必设定为以铰链轴之类的轴件为中心发生弯折,也可通过局部减少树脂成型品的壁厚而形成弯曲轴线。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并不一定非要采用横抱用座位并,仅采用竖抱用座位的婴儿背带同样也可适用本发明的第2方式。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图29以及图30中所示的连接结构与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婴儿背带对应,其阴扣26b与座位固定部对应,阳扣26a与连接件对应。此外,图31以及图32中所示的连接结构与本发明的第4方式对应,在图31中,环状带86相当于座位固定部,带扣26a、26b相当于连接件,在图32中,拉链87a相当于座位固定部,拉链87b相当于连接件。在这些方式中,座位固定部以及连接件并不局限于使用了带扣及拉链的用例,只要具有可支撑幼儿的强度,使用各种手段均可。
在本发明的第5方式中,基部与腰垫部的连接部分并不局限于二者可相对移动的结构,也可通过在基部内设置长度可调的部分,使基部的肩带侧和腰垫部的距离改变。在本发明的第5方式中,并非必须采用横抱用座位,仅采用竖抱用座位的婴儿背带同样也可适用于本发明的第5方式。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吊板41(含紧固件56及吊带56)相当于头部侧悬挂件,腹部护垫44(含带通过件51)、腹部带45以及臀部带46相当于臀部侧悬挂件。有关本发明的横抱用座位的特征,同样适用于不具有竖抱用座位的、横抱专用的婴儿背带。与之相反,有关竖抱用座位的特征同样适用于不具有横抱用座位的、竖抱专用的婴儿背带。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肩带11相当于带状物品,腰垫部12相当于固定部,安装在肩带11上的阳扣32a相当于一个带扣,安装在腰垫部12上的阴扣32b相当于另一个带扣或固定侧带扣。另外,也可在腰垫部上安装阳扣。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并不局限于婴儿背带的肩带和腰垫部的连接部分,可适用于使用阴阳带扣的各种连接结构。
(实施方式2)
下面对使用了本发明的最佳的实施方式2加以说明。图34及图3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婴儿背带。婴儿背带101具有使用者(例如父母)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102和安装在该婴儿背带主体102上的横抱用座位103。下面依次进行说明。在婴儿背带主体102上,也可不安装横抱用座位103,而代之以图47及图48所示的竖抱用座位,下文对此进行说明。
[婴儿背带主体]
图36示出从背面侧展开婴儿背带主体102的状态,图37示出将婴儿背带主体102佩戴到使用者身上时的状态(图示中省略了使用者)。如这些图中所示,婴儿背带102具有佩戴在使用者肩部周围的一对肩带111和佩戴在使用者腰部周围的腰部带112。腰部带112具有贴靠在使用者腰部背面侧的护垫113和经由长度调整用梯状件114与该护垫113的两侧连接的一对侧带115。肩带111的前端(相当于下端)111a与侧带115的前端相连。而各肩带111和各侧带115由一条连续的带材构成,该带材在肩带111的端部111a处折成90°,形成肩带111和侧带115。肩带111的后端111b缝合在护垫113上。为了防止肩带111松开,肩带111在背面侧通过连接带116相互连接。此外,在一侧的肩带111的前表面侧还设有可通过一对阳扣117a及阴扣117b彼此连接或分离的连接带117。另外,在本发明的婴儿背带中并非必须采用连接带117。
在肩带111上,作为用于安装横抱用座位103等的配件的紧固件,分别安装了上部阴扣118b、环状件119以及下部阴扣120b。在肩带111的中间缝合了紧固件固定带121、122,在这些带121、122的端部分别安装了上部阴扣118b以及环状件119。还有,上部阴扣118b被筒状的罩体123(图37中用假想线表示)覆盖,外罩123的上端与紧固件固定带121一起缝合在肩带111上。外罩123的下端开口,可将阳扣118a(参照图39)从该开口插入上部阴扣118中。
如图38所详示的那样,肩带111的前端111a、即构成肩带111以及侧带115的边界的折回部分24上,也缝合了紧固件固定带125,在该紧固件固定带125的前端安装了下部阴扣120b。为了将下部阴扣120b在肩带111等上的抬升抑制到最小限度,紧固件固定带125在与下部阴扣120b的基部(此处为带通过部120c)相邻的位置上缝合在肩带111的折回部分124上。也就是说,紧固件固定带125的前端侧的针脚线126与下部阴扣120b相邻设置。而缝制紧固件固定带125时,同时缝合肩带111的前端111a和侧带125之间的折回部分24,从而一体缝到肩带111的内表面侧。
为了便于识别把配件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102上时的紧固件,婴儿背带主体102的紧固件设定为彼此的大小或与连接结构方面不同。也就是说,为了区别上部阴扣118b以及下部阴扣120b,中间的紧固件设定为环状件119。此外,上部阴扣118b和下部阴扣120b的大小彼此各不相同,下部阴扣120b比上部阴扣118b小。此外,上部阴扣118b和下部阴扣120b和作为对应部件的阳扣118a、120a的连接结构也彼此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下部阴扣120b具有用于解除与阳扣120a(参照图46)的连接的一对操作部120d,与之相反,上部阴扣118b却没有此种操作部。用于解除上部阴扣118b和阳扣118a的连接的操作部设置在阳扣118a上。连接带117的阴扣117b虽然也是设有此种操作部的类型,但通过使用比上部阴扣118b小的阴扣117b,即可有效识别出阴扣117b和上部阴扣118b。而且由于一对上部阴扣118b用途相同,因而也可采用相同的部件。关于一对环状件119、一对阴扣120b也一样。
[横抱用座位]
下面详细说明横抱用座位103。图39是横抱用座位103的平面图,图40是横抱用座位103的展开图。如这些图中所示,横抱用座位103具有座位主体131以及可在该座位主体131上拆装的吊板132(参照图41)。座位主体131具有:用于使幼儿躺卧的垫子133、围绕在该垫子133的头部支撑部133a周围的头部防护罩134、为覆盖垫子133的臀部支撑部133b而设置的腹部护垫135、从臀部支撑部133b的两侧延伸并与腹部护垫135组合在一起的腹部带136以及从臀部支撑部133b的两侧延伸的臀部带137。而臀部带137主要用于支撑施加于垫子133上的幼儿臀部侧的负荷,但由于其穿过幼儿的大腿间,因此又称为腿部带。
垫子133的内部设有用于维持垫子133的形状的树脂制的芯材(未图示)。该芯材在从头部支撑部133a到臀部支撑部133b的范围、以及腿部支撑部133c上分开设置,这样一来,腿部支撑部133c即可在边界线138(参照图40)的位置上相对于臀部支撑部133b进行弯折。
如图41所示,吊板132具有带状的垫子支撑部132a和从该垫子支撑部132a的两端朝同一方向突出的一对臂部132b、132c。如图40中的虚线所示,垫子支撑部132a从芯材下侧穿过垫子133的内部,具有从下方支撑施加于芯材上的负荷的功能。臂部132b、132c分别从垫子133的两侧朝上突出。如图41中详细所示,在一侧的臂部132b的前端安装了吊带140的根部140a。在该吊带140的中部安装了阳扣118a。阳扣118a是用于与婴儿背带主体102的上部阴扣118b连接的部件,其一对爪部118c上设有用于解除连接的操作部118d(参照图39)。从根部140a到阳扣118a的长度可调。
在相反侧的臂部132c的前端,利用连接带141安装了钩扣142。钩扣142可与上述环状件119连接。而连接带141的长度不可调。还有,从图41中可知,臂部132b、132c各自的端部安装了连接带143a、143b。这些连接带143a、143b上分别安装了阳扣144a以及阴扣144b。如图39所示,通过将吊板132安装到垫子133上,将带扣144a、144b彼此连接,即可在垫子133的上方构成在宽度方向上横穿横抱用座位103的一条胸部带143。从臂部132c的端部到阳扣144a的长度可调。
如图40所示,腹部护垫135具有其根部146a与腿部支撑部133c的后端中央连接的兜腿部146以及与该兜腿部相连,朝横抱用座位103的宽度方向两侧扩展的兜肚部147。兜肚部147的端部还具有与之连续地设置的胸部护垫150。这些腹部护垫135以及胸部护垫150能以兜腿部146的根部146a和腿部支撑部133c的连接位置为轴而一体地弯折。两个垫135、150可从重叠在垫子133上的重叠状态最大折成大致180°。此外,如图42所示,胸部护垫150可相对于腹部护垫135弯折。
如图43中所详示,腹部护垫135的外表面侧设有用于使腹部带136通过的带通过部152以及环状件153。如图39以及图40所示,在垫子133的臀部支撑部133b的两侧安装了一对连接带136a、136b、这些连接带136a、136b上分别安装了阳扣154a、阴扣154b,通过将这些带扣154a、154b相互连接,形成一条腹部带136。一侧的连接带136a设定为比腹部护垫135的整个宽度还要长许多。使用横抱用座位103时,如图43所示,将阳扣154a置于前头,将连接带136a穿过带通过部152之后,再穿过连接该阳扣154a和阴扣154b,使腹部护垫135的兜肚部147和腹部带136彼此连接。连接带136a和垫子133的连接位置到阳扣154a的长度可调。
如图39所示,臀部带137沿腹部护垫135的兜腿部146的表面配置,其根部137a与兜腿部146相同,与垫子133的腿部支撑部133c的后端中央连接。臀部带137穿过环状件153,在该环状件153更靠端部的位置上安装了阳扣118a。阳扣118a与上述吊板132上设置的阳扣118a相同,是与肩带111一侧的上部阴扣118b连接的部件。如图43所示,环状件153通过环状件固定带155,固定在腹部护垫135和兜肚部147的外表面上。环状件固定带155配置在被带通过部152覆盖的位置上,从带通过部152的一端插入带通过部152内的连接带136a穿过该环状件固定带155的上方之后朝带通过部152的相反一侧拉出。因此,将臀部带137悬挂到婴儿背带主体102的上部带扣118b上时,腹部带136也被一起抬高。其结果是作用于臀部带137上的悬挂反作用力被分散到腹部带136与臀部支撑部136的连接位置以及臀部带137和腿部支撑部133c的连接位置这三个点上。这样一来,即可用所谓三点悬挂支撑垫子133的臀部一侧,获得很好的稳定性。
如图39所示,当把胸部护垫150朝垫子133一侧折回时,设置为可达到吊板132的安装位置。如图44及图45所详示的那样,胸部护垫150的前端部150a的两侧设有分别用于穿过胸部带143的连接带143a、143b的带通过部150b、150c。将连接带143a、143b穿过这些带通过部150b、150c之后,连接带扣144a、144b,从而可用胸部带143悬挂支撑胸部护垫150的前端部150a,以防止胸部护垫150朝垫子133下垂,并确保其间具有适度的空间。
如图46所示,在垫子133的宽度方向一侧的侧边(图39中为上侧的侧边)上通过紧固件固定带156设有一对阳扣120a。这些阳扣120a是用于与设置在婴儿背带主体102上的下部阴扣120b连接的部件。紧固件固定带156在几乎整个长度上缝合在垫子133的背面侧,其前端部安装了阳扣120a。为了将垫子133上的阳扣120a的摆动抑制在最小限度内,固定固定带156也缝合在紧靠阳扣120a的位置上。
[横抱用座位的使用方法]
下面说明横抱用座位103的使用方法。使用横抱用座位103的情况下,首先如图40所示,在垫子133上安装吊板132的同时,打开腹部护垫135以及胸部护垫150。在该状态下将幼儿放置到垫子133上,通过使腹部护垫135返回垫子133一侧,用垫子135、150覆盖幼儿。接着,通过将连接带136a、136b穿过带通过部152,使带扣154a、154b彼此连接,将腹部带136和腹部护垫135彼此组合到一起。这时,通过调整阳扣154a的位置,即可使腹部带136的长度与幼儿下腹部周围的大小一致,此外,通过将连接带143a、143b穿过胸部护垫150的带通过部150b、150c,将带扣144a、144b彼此连接,使胸部带143和胸部护垫150彼此组合到一起。这时,通过调整阳扣144a的位置,即可使胸部带143的长度与幼儿胸部周围的大小一致。
按照上述顺序,用腹部护垫135以及胸部护垫150覆盖躺卧在垫子133上的幼儿之后,按照下述方法将横抱用座位103与婴儿背带主体102连接。也就是说,如图35所示,将安装在吊板132上的阳扣118a与婴儿背带主体102的左肩一侧(图37中为右侧)的肩带111的上部阴扣118b连接,将钩扣142与同侧的环状件119连接。此外,将安装在臀部带137上的阳扣118a与相反一侧即右侧用的肩带111的上部阴扣118b连接。还有,如图46中所示,将阳扣120a分别与下部阴扣120b连接。这样即可如图34以及图35所示,将横抱用座位103安装到婴儿背带102上,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
如上述,若采用本方式的婴儿背带101,即使采用的是在上部阴扣118b和阳扣118a的连接位置以及环状件119和钩扣142的连接位置上悬挂横抱用座位103的结构,仍可通过连接设置在婴儿背带主体102下部的下部阴扣120b和配置在横抱用座位103的侧边上的阳扣120a,来抑制横抱用座位103以上部阴扣118b和环状件119构成的悬挂支点为中心产生摆动。因此,即使使用者进行弯腰或朝左右扭转身体的动作,横抱用座位103也不会与婴儿背带102分离,使用者不必为了阻止横抱用座位103的摆动而用手扶持。因此可减轻使用者的负担,并且由于使用者的两手自由,因而可提高婴儿背带101的使用方便性。
此外,由于作为设置在婴儿背带主体102上的配件用紧固件的阴扣118b、环状件119、以及下部阴扣120b的大小或与连接有关的结构彼此各不相同,因此在安装横抱用座位103时很容易识别出适当的紧固件。还有,由于设定为用胸部护垫150覆盖幼儿的胸部,因而可更加有效地保护支撑在横抱用座位103中的幼儿。
[竖抱用座位]
下面,举例说明以竖抱姿势保持幼儿时使用的竖抱用座位。图47是婴儿背带101上使用的竖抱用座位的正面图,图48是该竖抱用座位的背面图。如这些图中所示,竖抱用座位160具有:穿过幼儿大腿部的底部162、在该底部162的上方连续形成的躯干覆盖部163、在该躯干覆盖部163的上方连续形成的中间支撑部164、在该中间支撑部164的上方连续形成的头部保持部165。
底部162是放置幼儿臀部的部分,其两侧设有用于使幼儿的腿部伸出的腿部伸出口166。躯干覆盖部163呈围绕幼儿的躯干部进行对折的形态,通过彼此连接设置在其两端的钩扣163a、163b,组合成筒形。钩扣163a、163b上下各设一对,但在图48中仅示出上侧的钩扣163a和下侧的钩扣163b。躯干覆盖部163的周围设有躯干部带167。通过彼此连接该躯干部带167端部的阳扣168a以及阴扣168b(参照图49),即可将躯干部带167连成环状,环绕躯干覆盖部163。
此外,躯干覆盖部163上安装了上下方向延伸的臀部带169。该臀部带169的两端,经由底部162在躯干覆盖部163的内外表面上缝合在躯干覆盖部163上。在竖抱用座位160的背面一侧,臀部带169在与躯干部带167的交叉部170上与躯干部带167一起整体缝合在躯干覆盖部163上。另外,在竖抱用座位160的外表面一侧,臀部带169缝合在躯干部带167上,但其缝合位置因被口袋171遮掩而看不到。在臀部带169的中间,设有用于调整长度的梯状件172。通过用梯状件172调整臀部带169的长度,即可根据幼儿的体格改变底部162的深度。
还有,底部162的背面一侧(图48)通过紧固件固定带173安装了可与下部阴扣120b连接的一对阳扣120a。此外,躯干部带167上,通过紧固件固定带173安装了可与婴儿背带主体102的环状件119连接的一对钩扣142。头部保持部165中插穿了支架带174。支架带174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带175安装了可与婴儿背带主体102的上部阴扣118b连接的阳扣118a。
上述竖抱用座位160可按照下述方法使用。首先,将幼儿以朝后或朝前状态放置到底部162上,使两腿从腿部伸出口166中伸出,用躯干覆盖部163包裹该幼儿的躯干部周围之后,将钩扣163a、163b彼此连接。接着,通过将带扣168a、168b彼此连接,将躯干部带167结合,适度约束躯干覆盖部163中的幼儿。这时,结合幼儿的体格调整躯干部带167的阳扣168a的位置。当以朝后(幼儿与使用者面对面的朝向)放置幼儿的情况下,中间支撑部164具有作为幼儿背垫的功能,当以朝前放置幼儿的情况下,中间支撑部164具有作为幼儿胸部护垫的功能。
按以上顺序将幼儿放置到竖抱用座位160中之后,采用下述方法连接到婴儿背带主体102上。即,将安装在吊板132上的阳扣118a与婴儿背带主体102的各肩带111的上部阴扣118b连接,将钩扣142连接到肩带111的环状件119上。此外,底部162的阳扣120a与婴儿背带主体102的下部阴扣120b连接。这样即可如图49所示,将竖抱用座位160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102上,以竖抱姿势保持幼儿。也可在将幼儿纳入竖抱用座位160之前,将阳扣120a与婴儿背带主体102的下部阴扣120b连接。
如上所述,在将竖抱用座位安装到婴儿背带主体.102上的情况下,由于设置在婴儿背带主体102上的作为配件用紧固件的上部阴扣118b、环状件119、以及下部阴扣120b的大小及结构各不相同,因而很容易识别出适当的紧固件。而上述所示的竖抱用座位仅是一个用例,竖抱用座位也可使用各种结构。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上部阴扣118b以及环状件119相当于上部紧固件,下部阴扣120b相当于下部紧固件。此外,吊板132(也包括作为其附件的吊带140、阳扣118a、连接带141以及钩扣142)相当于头部侧悬挂件;腹部护垫135(也包括其附属品的带通过部152、环状件153以及环状件固定带155)、腹部带136(包括带扣154a、154b)、以及臀部带137(包括阳扣118a)相当于臀部侧悬挂件;二者的组合相当于悬挂件。
在本发明中,带扣118a、118b的阴阳关系,以及带扣120a、120b的阴阳关系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反。即,也可在婴儿背带主体102上安装阳扣118a、120a,在横抱用座位103、竖抱用座位160上设置阴扣118b、120b。下部阴扣120b以及与之卡合的阳扣120a也可只设一组。也可在横抱用座位的两侧设置止摆用紧固件。也可采用将婴儿背带作为横抱专用的结构。
关于将婴儿背带主体的紧固件的大小及结构设定为各不相同的技术思想,并不局限于设置下部紧固件和止摆用紧固件的婴儿背带,可同样适用于使用者身上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横抱用座位、竖抱用座位之类组合配件后使用的各种婴儿背带。此外,关于设置与腹部护垫连续形成的胸部护垫的技术思想,也并不局限于设置下部紧固件和止摆用紧固件的婴儿背带,可同样适用于使用者身上佩戴的将婴儿背带主体和横抱用座位组合后使用的各种婴儿背带。

Claims (49)

1.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
上述横抱用座位具有:座位主体,其具有头部支撑部;和吊板,其在宽度方向上横穿头部支撑部地配置,通过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芯材付与刚性;
通过所述吊板将头部支撑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两侧悬挂支撑在所述婴儿背带主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座位主体内部设有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背板,上述吊板与上述背板的下侧叠合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背带,上述吊板可在上述座位主体上进行拆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背带,上述吊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将上述吊板悬挂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吊带,上述吊带上设有带侧紧固件和可与该带侧紧固件卡合的钩扣,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可使上述吊带通过的主体侧紧固件,上述吊带的另一端设有可使上述吊带通过的板侧紧固件;使依次通过上述主体侧紧固件以及上述吊板侧紧固件的钩扣与上述吊带侧紧固件卡合,从而将上述吊带的两端悬挂支撑在上述主体侧紧固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背带,上述吊板在上述座位主体上的安装方向可在上述座位主体的宽度方向上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背带,其采用以下结构:从上述钩扣将上述吊带的余长部朝折回方向拉出,在上述钩扣通过上述吊板侧紧固件的状态下,将上述余长部挂到上述板侧紧固件上,从而使上述钩扣无法从上述吊板侧紧固件中脱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背带,上述板侧紧固件为环状,从侧方观察时,朝上述座位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地发生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背带,上述吊带上设有用于限制上述吊带在上述主体侧紧固件上滑动的止动件。
9.一种婴儿背带,将作为不同于该婴儿背带主体的另一部件而构成的竖抱用座位安装到贴靠使用者的胸部或背部中的任意一方进行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上,用上述竖抱用座位以竖抱或背负状态支撑幼儿,并且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支撑该竖抱用座位,其中,
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由硬质材料形成的背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的上端部安装佩戴到上述使用者肩部周围的肩带,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的下端部安装佩戴到上述使用者腰部周围的腰垫部,上述背板从上述肩带的安装位置沿上下方向一直延伸到上述腰垫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背板的下部设有可朝上方弯折的弯折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背带,上述弯折部的弯曲轴线位于比上述腰垫部上端靠上的位置上。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竖抱用座位上,设有通过上述幼儿腋下并连接到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腋下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婴儿背带,上述竖抱用座位的刚性被设定为低于上述背板。
15.一种婴儿背带,将作为不同于该婴儿背带主体的另一部件而构成的竖抱用座位安装到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上,在所述婴儿背带主体和竖抱用座位之间形成用于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其中,
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上述竖抱用座位的座位固定部;在上述竖抱用座位的下部设有底部支撑部,该底部支撑部朝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的上述座位固定部折回,形成上述袋状部分的底部;在该底部支撑部的前端设有可与上述座位固定部连接的连接件,可在上述竖抱用座位的上下方向上调整该连接件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座位固定部上设有可彼此卡合的阴阳带扣中的任意一个带扣,另一个带扣作为上述连接件,经由在上述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调节带而安装到上述竖抱用座位的上述底部支撑部上;可以调整上述另一个带扣在上述调节带上的安装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座位固定部以及上述底部支撑部上分别设有多组上述带扣。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的比上述座位固定部靠下的位置上,设有夹持上述底部支撑部的止摆束带。
19.一种婴儿背带,将作为不同于该婴儿背带主体的另一部件而构成的竖抱用座位安装到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上,在所述婴儿背带主体和竖抱用座位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其中,
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在上下方上错位设置用于固定上述竖抱用座位的多个座位固定部;在上述竖抱用座位的下部设有底部支撑部,该底部支撑部朝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的上述座位固定部折回而形成上述袋状部分的底部;在该底部支撑部的前端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以选择性地与上述多个座位固定部中的任意一个连接。
20.一种婴儿背带,将作为不同于该婴儿背带主体的另一部件而构成的竖抱用座位安装到选择性地贴靠使用者的胸部或背部中的任意一方进行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上,根据上述竖抱用座位的朝向,以竖抱姿势或背姿势支撑幼儿,并且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支撑该竖抱用座位,其中,
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贴靠在上述使用者胸部或背部上的基部、从该基部延伸并佩戴在上述使用者的肩部周围的肩带以及佩戴在上述使用者腰部周围的腰垫部,上述腰垫部可相对于上述基部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基部上设有用于将上述腰垫部保持在预先规定的多个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上的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腰垫部上设有可收容上述基部下端部的口袋,在上述基部的下端部上设有可折叠到该口袋内的折叠部,该折叠部的下端与上述腰垫部接合。
23.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
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用于悬挂上述横抱用座位的左右一对紧固件;
在上述横抱用座位上设有:头部侧悬挂件,其用于将该横抱用座位的头部一侧悬挂到上述一对紧固件中的任意一个紧固件上;和臀部侧悬挂件,其用于将上述横抱用座位的臀部一侧悬挂到另一个紧固件上;
当将上述头部侧悬挂件以及上述臀部侧悬挂件分别安装到上述一个紧固件以及上述另一个紧固件上时,可设定各悬挂件的长度,以便将上述横抱用座位的头部一侧保持在高于臀部一侧的位置上。
24.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
在上述横抱用座位上设有用于将该横抱用座位的头部一侧及臀部一侧悬挂到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头部侧悬挂件以及臀部侧悬挂件;
上述头部侧悬挂件被设置成在该横抱用座位的宽度方向两侧支撑上述横抱用座位的头部一侧;
上述臀部侧悬挂件被设置成从该横抱用座位的宽度方向两侧以及上述横抱用座位后端的宽度方向中央这三处支撑上述横抱用座位的臀部一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婴儿背带,上述臀部侧悬挂件具有:腹部带,其从上述横抱用座位的宽度方向两侧延伸;臀部带,其从上述横抱用座位后端的宽度方向中央延伸;以及腹部护垫,其配置在上述横抱用座位的后端部,并覆盖幼儿的腹部;经由上述腹部护垫将上述腹部带和上述臀部带彼此连接,从而可将上述腹部带以及上述臀部带一体地悬挂支撑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横抱用座位的后端部设有用于支撑幼儿臀部的臀部支撑部和可相对于上述臀部支撑部弯折并支撑上述幼儿腿部的腿部支撑部;上述腹部带从上述臀部支撑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延伸,并且上述臀部带从上述腿部后端的宽度方向中央延伸。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横抱用座位中内置有作为支撑上述幼儿的芯材的背板,因支撑幼儿时的负荷使上述背板以宽度方向中心线为底部产生弯曲。
28.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
上述横抱用座位上设有用于使幼儿躺卧的垫子和包围幼儿头部周围地配置的头部防护罩;在上述垫子和上述头部防护罩上分别设有芯材,在各芯材上设有通气孔。
29.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
上述横抱用座位中内置有作为支撑上述幼儿的从头部到臀部的芯材的背板和作为支撑上述幼儿腿部的芯材的座板;上述座板在宽度方向上宽于上述背板的臀部侧端部。
30.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通过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组合而在与该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的竖抱用座位,其中,
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上述竖抱用座位的环状的紧固件;在上述竖抱用座位上设有用于将上述幼儿拉向婴儿背带主体的座位主体和从该座位主体延伸并用于连接上述竖抱用座位与上述紧固件的连接带;在上述连接带上设有可彼此卡合的一对带扣中的任意一个带扣,在上述座位主体上设有另一个带扣;上述一个带扣可通过上述紧固件,从该一个带扣中朝折回方向拉出上述连接带的余长部,在上述一个带扣通过上述紧固件的状态下,通过将上述余长部挂到上述紧固件上使上述一个带扣不能从上述紧固件中脱出。
31.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通过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组合而在与该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的竖抱用座位,其中,
在上述竖抱用座位上设有覆盖幼儿头部的头部支架和从该头部支架两侧延伸并用于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连接的支架带,上述头部支架可朝上述竖抱用座位的外侧弯折,为了在折回上述头部支架时消除上述支架带的扭转,上述支架带能够以半旋转状态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连接。
32.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通过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组合而在与该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的竖抱用座位,其中,
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上述竖抱用座位的环状紧固件,从侧方观察时,上述紧固件朝婴儿背带主体一侧突出地发生弯曲。
33.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通过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组合而在与该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的竖抱用座位,其中,
在上述竖抱用座位中内置有带通气孔的内装材料,上述内装材料被立体网眼布覆盖。
34.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通过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组合而在与该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的竖抱用座位,能够以朝前及朝后的任意朝向将上述幼儿安放到上述袋状部分中,其中,
可以调整上述竖抱用座位的下部宽度。
35.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通过与上述婴儿背带主体组合而在与该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形成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的竖抱用座位,其中,
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佩戴在上述使用者肩部周围、长度可调的肩带;在上述肩带上设有用于折叠保持进行长度调整后的肩带余长部的束带。
36.一种带状物品的连接结构,将可彼此卡合的一对带扣中的任意一个带扣安装到带状物品上,将另一个带扣安装到准备与上述带状物品连接的固定部上,上述带状物品和上述固定部可拆装,其中,
安装到上述固定部上的带扣,可在上述带状物品拆装方向上的该带扣的前后,固定到上述固定部上。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带状物品的连接结构,在安装到上述固定部上的带扣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带通过部,通过使带扣固定带通过这些带通过部之间而将该带扣固定带的两端固定到上述固定部上。
38.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婴儿背带主体,该婴儿背带主体设有佩戴在使用者肩部周围的肩带和佩戴在使用者腰部周围的腰垫部,将可彼此卡合的一对带扣中的任意一个带扣安装到上述肩带上,将另一个带扣安装到上述腰垫部上,上述肩带和上述腰垫部可拆装,其中,
安装到上述腰垫部上的带扣,可在上述肩带拆装方向上的该带扣的前后,固定到上述腰垫部上。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婴儿背带,在安装到上述腰垫部上的带扣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带通过部,通过使带扣固定带通过这些带通过部之间而将该带扣固定带的两端固定到上述腰垫部上。
40.一种固定侧带扣,其安装在准备连接带状物品的固定部上,安装在上述带状物品上的带扣可拆装,其中,
在上述带状物品拆装方向上的前后端设有带通过部,用于将上述固定侧带扣固定到上述固定部上的带扣固定带可在上述各带通过部之间插通。
41.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以及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
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作为用于安装上述横抱用座位的紧固件,设置了用于悬挂上述横抱用座位的上部紧固件和位于该上部紧固件下方的下部紧固件;
在上述横抱用座位上设有:悬挂件,用于将该横抱用座位悬挂到上部紧固件上;和止摆用紧固件,设置在上述横抱用座位宽度方向一端的侧边上,可与上述下部紧固件连接。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佩戴在使用者肩部周围的一对肩带和在上述肩带下端连续地设置的佩戴在使用者腰部周围的腰部带,上述上部紧固件分别设置在上述一对肩带的中部,上述下部紧固件设置在上述肩带的下端或上述腰部带上。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婴儿背带,上述下部紧固件以及上述止摆用紧固件利用紧固件固定带分别安装到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以及上述横抱用座位上,上述紧固件固定带在与上述下部紧固件及上述止摆用紧固件分别相邻的位置上缝合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及上述横抱用座位上。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左右一对上述上部紧固件,在上述横抱用座位上,作为上述悬挂件,设有用于将该横抱用座位的头部一侧悬挂到上述一对上部紧固件中的任意一个上部紧固件上的头部侧悬挂件和用于将上述横抱用座位的臀部一侧悬挂到另一个上部紧固件上的臀部侧悬挂件。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婴儿背带,在上述横抱用座位的上述臀部支撑部上设有用于覆盖幼儿腹部的腹部护垫,在该腹部护垫的上端连续地设置用于覆盖幼儿胸部的胸部护垫,在上述横抱用座位上设有用于连接上述头部侧悬挂件和上述胸部护垫的胸部带。
46.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婴儿背带,上述上部紧固件和上述下部紧固件在大小与连接结构方面至少有一处彼此不同。
47.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婴儿背带,上述横抱用座位的上述臀部一侧设有覆盖幼儿腹部的腹部护垫,在该腹部护垫的上端连续地设置用于覆盖幼儿胸部的胸部护垫。
48.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保持幼儿而连接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配件,其中,
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置了用于连接上述配件的、用途各异的多种紧固件,上述多种紧固件各自在大小或连接结构方面至少有一处彼此不同。
49.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
在上述横抱用座位的上述臀部一侧设有用于覆盖幼儿腹部的腹部护垫,在该腹部护垫的上端连续地设置用于覆盖幼儿胸部的胸部护垫。
CNB2004800309170A 2003-10-20 2004-10-20 婴儿背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827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9852A JP2005118471A (ja) 2003-10-20 2003-10-20 子守帯
JP359878/2003 2003-10-20
JP359867/2003 2003-10-20
JP359880/2003 2003-10-20
JP2003359878A JP4463523B2 (ja) 2003-10-20 2003-10-20 帯状物品の連結構造、これを用いた子守帯、及び固定側バックル
JP359852/2003 2003-10-20
JP2003359867A JP2005120551A (ja) 2003-10-20 2003-10-20 子守帯
JP2003359880A JP2005118475A (ja) 2003-10-20 2003-10-20 子守帯
JP359882/2003 2003-10-20
JP2003359863A JP2005118472A (ja) 2003-10-20 2003-10-20 子守帯
JP2003359882A JP4441231B2 (ja) 2003-10-20 2003-10-20 子守帯
JP359863/2003 2003-10-20
JP2004135910A JP2005312772A (ja) 2004-04-30 2004-04-30 子守帯
JP135910/2004 2004-04-3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94898A Division CN101433414B (zh) 2003-10-20 2004-10-20 婴儿背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0920A true CN1870920A (zh) 2006-11-29
CN100558277C CN100558277C (zh) 2009-11-11

Family

ID=3446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948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3414B (zh) 2003-10-20 2004-10-20 婴儿背带
CNB20048003091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8277C (zh) 2003-10-20 2004-10-20 婴儿背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948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3414B (zh) 2003-10-20 2004-10-20 婴儿背带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29356A1 (zh)
EP (1) EP1680989A1 (zh)
KR (1) KR20070011232A (zh)
CN (2) CN101433414B (zh)
HK (1) HK1096563A1 (zh)
TW (1) TWI344830B (zh)
WO (1) WO2005037026A1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700A (zh) * 2008-09-09 2011-08-03 梦幻圆点公司 婴儿携带装置
CN102281779A (zh) * 2009-01-14 2011-12-14 金世荣 哺乳垫
CN101836806B (zh) * 2009-03-20 2012-01-04 宝钜儿童用品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承载装置用的安全扣具及其方法
CN102548453A (zh) * 2009-08-13 2012-07-04 康贝株式会社 婴儿背带
CN103096743A (zh) * 2010-08-25 2013-05-08 哥伦比亚运动休闲北美公司 集成式腰部悬挂系统
CN103099470A (zh) * 2013-01-14 2013-05-15 杨胜勇 一种换向式婴儿背带及其换向方法
CN103239062A (zh) * 2012-02-13 2013-08-14 爱普力卡幼儿产品株式会社 婴幼儿抱持具
CN104622112A (zh) * 2015-01-20 2015-05-20 王怀锋 一种用于安全怀抱婴幼儿的安全抱兜
CN107847057A (zh) * 2015-07-17 2018-03-27 龙祖仁 婴儿背带
CN108577409A (zh) * 2018-06-13 2018-09-28 方泽然 一种用于抱婴、背婴和移婴的装置
CN109757929A (zh) * 2017-11-10 2019-05-17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抱婴带
CN110267570A (zh) * 2017-02-10 2019-09-20 波比有限责任公司 幼儿载具系统和方法
CN110384365A (zh) * 2018-04-19 2019-10-29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抱婴带
CN111374482A (zh) * 2018-12-28 2020-07-07 波比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系带的幼儿载具
CN112806777A (zh) * 2020-12-29 2021-05-18 王楠楠 一种托抱婴幼儿辅助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2498B2 (en) 2003-09-10 2008-01-29 The Ergo Baby Carrier, Inc. Baby carrier
JP4772498B2 (ja) * 2005-09-21 2011-09-14 アップリカ・チルドレンズ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スリング式子守帯
JP5026720B2 (ja) * 2006-03-31 2012-09-19 コンビ株式会社 子守帯
US20070278264A1 (en) 2006-06-02 2007-12-06 Baby K'tan, Llc Wearable carrier and method of carrying a child or animal
WO2008058299A2 (en) * 2006-11-07 2008-05-15 Michael Adriaan Slabbert Horizontal cradle contrivance
SE531939C2 (sv) * 2007-02-09 2009-09-15 Joeran Lundh Bärsele
DE202007006204U1 (de) 2007-04-27 2008-09-04 Schachtner, Petra Tragevorrichtung
US20080283561A1 (en) * 2007-05-15 2008-11-20 Parness Michael A Side seating infant carrier
US20080283559A1 (en) * 2007-05-15 2008-11-20 Parness Michael A Reversible infant carrier
US9144323B2 (en) 2007-09-13 2015-09-29 Babyidea Oy Arrangement for adjusting the length of a carrying section of a child carrier
FI20075641L (fi) * 2007-09-13 2009-03-14 Babyidea Oy Järjestely kantovälineen korkeuden säätämiseksi
GB0800948D0 (en) * 2008-01-18 2008-02-27 Univ Durham Infant sleep sling
US20100051658A1 (en) * 2008-08-26 2010-03-04 Parness Michael A Infant sling
US20100072236A1 (en) * 2008-09-19 2010-03-25 Michael A Parness Multifunctional child carrier
US20100170927A1 (en) * 2008-11-12 2010-07-08 Angelique Nicole Warner This secure environment provides multi-task ability for the mother while enjoying a truly hands free nursing experience in the home or on-the-go!
KR100934156B1 (ko) * 2009-04-17 2009-12-29 유지호 아기 포대기
FR2946237B1 (fr) * 2009-06-05 2012-02-03 Salomon Sas Sac a dos tel qu'un sac a dos d'hydratation
US8464919B1 (en) * 2009-06-22 2013-06-18 Lee M. Goozdich Infant carrier
US9220352B2 (en) 2009-08-19 2015-12-29 The Ergo Baby Carrier, Inc. Infant carrier
US8899455B2 (en) * 2009-08-24 2014-12-02 Tumi, Inc. Articulable shoulder strap
KR200459848Y1 (ko) * 2009-09-03 2012-04-19 채병식 다기능 아기 포대기
US20110062195A1 (en) * 2009-09-11 2011-03-17 Petunia Pickle Bottom Corporation Child carrier with removable liner
US8561861B2 (en) * 2009-10-06 2013-10-22 Vivian Muehlen Combination nursing device and baby carrier
US20110101051A1 (en) * 2009-11-02 2011-05-05 Parness Michael A Infant carrier with leg straps
WO2011071441A1 (en) * 2009-12-07 2011-06-16 Baby Viking Ab Child carrying device
KR101042825B1 (ko) * 2010-11-18 2011-06-20 주식회사 오버클래스 케이블코스터용 익스트림형 하네스
US8579168B2 (en) 2011-03-23 2013-11-12 Infantino, Llc. Multifunction infant carrier with lumbar belt
KR101134560B1 (ko) * 2011-05-25 2012-04-13 (주)동인기연 영유아 겸용 캐리어
AU343916S (en) * 2012-01-31 2012-08-16 Stokke As Harness with rear seat
US9439516B2 (en) 2012-02-04 2016-09-13 Krystal Workman Ergonomic twin baby carrier
USD825915S1 (en) * 2012-02-04 2018-08-21 Krystal Workman Ergonomic twin baby carrier
USD774297S1 (en) * 2013-02-04 2016-12-20 Krystal Workman Ergonomic twin baby carrier
FI125154B (en) * 2012-06-29 2015-06-15 Mia Kuusela Arrangements that can be converted into baby care items
US8418897B1 (en) 2012-08-27 2013-04-16 Anthony Young Body worn child carrier
US8523028B1 (en) 2012-08-27 2013-09-03 Anthony Young Body worn child carrier
CN105377085B (zh) 2013-03-13 2018-06-19 爱歌宝宝背带有限公司 儿童载具
SE538604C2 (sv) 2013-10-07 2016-09-27 BabyBjörn AB Barnbärsele
US9144322B2 (en) * 2013-12-11 2015-09-29 Infant Guard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fant stabilization
US9848713B2 (en) * 2014-01-10 2017-12-26 Gold, Inc. Convertible infant carrier
WO2015127514A1 (en) * 2014-02-27 2015-09-03 Lj Mila Pty Ltd Breastfeeding aid
USD807025S1 (en) * 2015-03-24 2018-01-09 BabyBjörn AB Baby carrier
WO2016161111A1 (en) 2015-03-31 2016-10-06 The Ergo Baby Carrier, Inc. Hip seat device and system
USD803549S1 (en) * 2015-09-09 2017-11-28 BabyBjörn AB Baby carrier
CN108697246B (zh) 2015-10-30 2021-11-23 爱歌宝宝背带有限公司 可调节的儿童背袋
US10271663B2 (en) 2015-11-30 2019-04-30 Blue Box Opco Llc Infant carrier with cinchable sleeve seat adjustment
US9986775B2 (en) 2016-01-09 2018-06-05 Momme Top Llc Convertible garment for carrying and feeding infants
GB2563350B (en) * 2016-03-22 2019-06-1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Portable, wearable radio comprising a modular harness
SE539922C2 (en) * 2016-05-20 2018-01-16 Najell Ab Baby seat carrier
US20180055244A1 (en) * 2016-08-26 2018-03-01 Steven ZIELINSKI Variabl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infant carrier and safety system
US11440444B2 (en) * 2016-08-26 2022-09-13 Bean Ventures LLC Baby carrier
WO2018039659A1 (en) * 2016-08-26 2018-03-01 Shahbandar Lena Car seat insert and infant carrier
JP7017567B2 (ja) 2016-10-28 2022-02-08 ザ エルゴ ベビー キャリア,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複数の搬送配向を有する調節可能チャイルドキャリア
US10300327B2 (en) 2016-11-06 2019-05-28 Fit Family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ercising with a child attached to the legs
US10532242B2 (en) 2016-11-06 2020-01-14 Fit Family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ercising with a child attached to the legs
US10300325B2 (en) 2016-11-06 2019-05-28 Fit Family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ercising with a child attached to the legs
US11058229B2 (en) 2016-12-29 2021-07-13 Blue Box Toy Factory Limited Expandable seat infant carrier
US11389011B2 (en) 2017-02-10 2022-07-19 The Boppy Company, Llc Newborn carrier
US10555620B2 (en) 2017-02-10 2020-02-11 The Boppy Company, Llc Baby carrier with ties
US10264895B2 (en) 2017-02-22 2019-04-23 Kolcraft Enterprises, Inc. Adjustable child carriers
CN109419221A (zh) * 2017-08-29 2019-03-05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
US10441091B2 (en) 2017-09-11 2019-10-15 Blue Box Toy Factory Limited Ergonomic outfacing carrier
USD866955S1 (en) * 2017-09-13 2019-11-19 Cybez GmbH Baby carrier
US11272791B2 (en) 2018-10-15 2022-03-15 Angelique N. Warner Multiple position baby carrier
US10660454B2 (en) 2018-01-03 2020-05-26 Lalabu LLC Child carrying garment
CN108903078B (zh) * 2018-09-06 2020-05-22 倪其棍 一种可辅助裹抱婴儿的衣服
US10709262B2 (en) 2018-10-03 2020-07-14 Lalabu LLC Child carrying system
EP3886653A4 (en) 2018-11-26 2022-08-03 The Ergo Baby Carrier, Inc. ADJUSTABLE CHILD CARRIER WITH INCREASED FREEDOM OF MOVEMENT
USD882244S1 (en) 2018-12-28 2020-04-28 The Boppy Company, Llc Baby carrier with ties
US11134794B2 (en) * 2019-05-20 2021-10-05 Cuk Llc Child carrier pack
CN112046353B (zh) * 2019-06-07 2024-04-26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儿童载具、儿童支撑装置及其相关系统
USD910309S1 (en) 2019-07-24 2021-02-16 The Boppy Company, Llc Component for baby carrier
EP4292479A1 (en) 2020-06-19 2023-12-20 The Ergo Baby Carrier, Inc. Adjustable child carrier with multiple carry orientations
USD1024541S1 (en) 2020-06-19 2024-04-30 The Ergo Baby Carrier, Inc. Child carrier
WO2022081914A1 (en) 2020-10-16 2022-04-21 Lalabu LLC Child carrying system with adaptable head support
USD970208S1 (en) 2020-10-16 2022-11-22 Lalabu LLC Child carrier with head support
USD1010305S1 (en) 2020-12-18 2024-01-09 The Ergo Baby Carrier, Inc. Child carrier
US11963593B2 (en) * 2021-02-08 2024-04-23 Norian Innovations, Inc. Strap attachable accessory teth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KR102619594B1 (ko) * 2023-06-28 2023-12-29 주식회사 꿈비 폴딩 휴대용 아기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38982B2 (ja) * 1998-01-28 2008-08-27 グラコ・チルドレンズ・プロダクツ・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ベビーキャリアおよびベビーキャリア用ヘッドサポート
JP2002282097A (ja) * 2001-03-26 2002-10-02 Combi Corp 乳児用ヘッドキープ、乳児用ヘッドキープ付き子守帯および横抱き子守帯
JP3990876B2 (ja) * 2001-06-18 2007-10-17 ラッキー工業株式会社 敷材および敷材付ベビーキャリア
JP2003111647A (ja) * 2001-10-02 2003-04-15 Aprica Kassai Inc 子守帯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700A (zh) * 2008-09-09 2011-08-03 梦幻圆点公司 婴儿携带装置
CN102281779A (zh) * 2009-01-14 2011-12-14 金世荣 哺乳垫
CN102281779B (zh) * 2009-01-14 2014-05-07 金世荣 哺乳垫
CN101836806B (zh) * 2009-03-20 2012-01-04 宝钜儿童用品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承载装置用的安全扣具及其方法
CN102548453B (zh) * 2009-08-13 2015-04-15 康贝株式会社 婴儿背带
CN102548453A (zh) * 2009-08-13 2012-07-04 康贝株式会社 婴儿背带
CN103096743A (zh) * 2010-08-25 2013-05-08 哥伦比亚运动休闲北美公司 集成式腰部悬挂系统
CN103239062A (zh) * 2012-02-13 2013-08-14 爱普力卡幼儿产品株式会社 婴幼儿抱持具
CN103099470B (zh) * 2013-01-14 2015-08-19 杨胜勇 一种换向式婴儿背带及其换向方法
CN103099470A (zh) * 2013-01-14 2013-05-15 杨胜勇 一种换向式婴儿背带及其换向方法
CN104622112A (zh) * 2015-01-20 2015-05-20 王怀锋 一种用于安全怀抱婴幼儿的安全抱兜
CN107847057A (zh) * 2015-07-17 2018-03-27 龙祖仁 婴儿背带
CN107847057B (zh) * 2015-07-17 2023-09-22 龙祖仁 婴儿背带
CN110267570A (zh) * 2017-02-10 2019-09-20 波比有限责任公司 幼儿载具系统和方法
CN109757929A (zh) * 2017-11-10 2019-05-17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抱婴带
CN110384365A (zh) * 2018-04-19 2019-10-29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抱婴带
CN108577409A (zh) * 2018-06-13 2018-09-28 方泽然 一种用于抱婴、背婴和移婴的装置
CN111374482A (zh) * 2018-12-28 2020-07-07 波比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系带的幼儿载具
CN112806777A (zh) * 2020-12-29 2021-05-18 王楠楠 一种托抱婴幼儿辅助装置
CN112806777B (zh) * 2020-12-29 2024-02-02 王楠楠 一种托抱婴幼儿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3414A (zh) 2009-05-20
WO2005037026A1 (ja) 2005-04-28
KR20070011232A (ko) 2007-01-24
CN101433414B (zh) 2011-12-28
TWI344830B (en) 2011-07-11
US20070029356A1 (en) 2007-02-08
CN100558277C (zh) 2009-11-11
HK1096563A1 (en) 2007-06-08
TW200522899A (en) 2005-07-16
EP1680989A1 (en) 2006-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0920A (zh) 婴儿背带
CN101044945A (zh) 幼儿背负装置
CN1678219A (zh) 座椅
CN1268241C (zh) 衣服
CN1263834A (zh) 汽车用幼少者安全座位、保护装置、育儿器具的保护装置、育儿器具和婴儿用床
CN1253115C (zh) 具有股部的下肢部支撑用衣物
TWI491364B (zh) 設有罩杯部之衣服
CN1297421C (zh) 车辆的头靠装置
US7871305B2 (en) Push up bra
CN1592587A (zh) 大人服、小孩服及父母小孩服
CN1301091C (zh) 内裤型尿布和内裤型吸收性物品
CN2707224Y (zh) 站着容易穿戴的尿布
CN1128116A (zh) 婴儿兜
CN1235525C (zh) 具有体形修整功能的衣服
CN109310208A (zh) 椅子用负载支撑结构体、椅子用负载支撑体、以及椅子
JP2005118472A (ja) 子守帯
CN1281164C (zh) 人体支撑和矫正用的衣服
JP2005120552A (ja) 子守帯
CN100551305C (zh) 婴儿带
JP6557400B1 (ja) ボトムス
JP2005118475A (ja) 子守帯
JP4463523B2 (ja) 帯状物品の連結構造、これを用いた子守帯、及び固定側バックル
JP2005118471A (ja) 子守帯
CN101658371A (zh) 婴儿带
CN216627043U (zh) 一种多功能宠物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656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9656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1

Termination date: 201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