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7707A - 用于将细长丝状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上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细长丝状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上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67707A CN1867707A CNA2004800296679A CN200480029667A CN1867707A CN 1867707 A CN1867707 A CN 1867707A CN A2004800296679 A CNA2004800296679 A CN A2004800296679A CN 200480029667 A CN200480029667 A CN 200480029667A CN 1867707 A CN1867707 A CN 18677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wisting
- elongate
- threadlike
- coiling
-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64 ray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for imparting multiple twist, e.g. two-for-one twist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for imparting multiple twist, e.g. two-for-one twisting
- D01H1/101—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for imparting multiple twist, e.g. two-for-one twisting in which multiple twist is imparted at the take-up stations
- D01H1/103—Two-for-one twist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20—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 D01H1/24—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twisting or spinning arrangements, e.g. spindle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7/00—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 D01H7/02—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permanent twist
- D01H7/86—Multiple-twist arrangements, e.g. two-for-one twisting devices ; Threading of yarn; Devices in hollow spindles for imparting false twi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由至少一个细长的丝状线股构成的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上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具有至少如下构件的框架:用于所述细长丝状元件的进口,以及绕绕线轴被旋转驱动的绕线元件,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用于旋转驱动所述绕线元件的驱动装置。根据本发明,绕线装置特征在于,加捻装置被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在所述细长丝状元件被卷绕在所述绕线元件上之前,所述加捻装置向所述细长丝状元件传递每单位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捻回(在单股细长丝状元件的情况下是加捻,而在多股细长丝状元件的情况下是捻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由至少一个细长的丝状股线构成的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上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具有至少如下构件的框架:用于细长丝状元件的进口,以及绕绕线轴被旋转驱动的绕线元件,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用于旋转驱动所述绕线元件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纤维或纱线行业,纤维或纱线(或通常是细长丝状元件)被卷绕在绕线元件例如线轴上以进一步加工。细长丝状元件可由一个或多个股线构成。在特定的应用中,例如在通过挤出工艺生产单股人造纤维,其中所述纤维被用于构成运动场的人造草皮时,需要退绕所述纤维并绕其纵向轴线对所述纤维加捻。
在采用单股细长丝状元件的情况下,这一工艺被称为“加捻”。在所述“加捻”之后,单股纤维又被卷绕在绕线元件上。而多股细长丝状元件也可以绕其纵向轴线被加捻。这一工艺被称为“捻合”。
因此,应该指出,在本申请中披露的装置适用于处理单股以及多股(多于一股)细长丝状元件。
这种生产加捻或捻合的细长丝状元件的方法是耗费劳力的,这不仅是由于所需的额外的操作,而且由于在卷绕步骤之后需要有用于加捻/捻合的额外的生产时间。另外,在许多绕组中人造纤维卷绕于其上的绕线元件必须手动地从卷绕装置被移除并放置在单独的加捻或捻合装置内。后一操作是耗时的,并且由于需要额外的手动操作,因此出于经济原因和人机工程学的原因都不能符合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如在前序中所谈及的装置,该装置不具有上述缺陷。根据本发明,所述卷绕装置特征在于加捻装置被安装在框架上,在细长丝状元件被卷绕在绕线元件之前,加捻装置向所述细长丝状元件传递每单位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捻回。
为了正确理解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应该再次指出术语“捻回”意思是“加捻”(在单股细长丝状元件的情况下)或“捻合”(在多股细长丝状元件的情况下)。
通过在卷绕之前对细长丝状元件(例如纤维或纱线)进行加捻或捻合操作,可跳过多个额外的操作步骤。这样不仅缩短了纤维或纱线的生产过程,而且降低了加工成本。由于不需要实施各种额外的更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手动操作,因此进一步改善了上述后一方面。
而且,通过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可以获得更加紧凑的结构,因为不再需要单独的加捻或捻合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紧凑但功能非常强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因为加捻装置包括由驱动装置旋转驱动的加捻轴,其中加捻轴以如下方式被安装在框架中的轴承内,即加捻轴的第一端位于框架内并且加捻轴的另一端即第二端位于框架的外部。驱动装置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框架的外部并旋转驱动加捻轴的第二端。后一方面确保了卷绕装置易于操作(理解为:驱动)。例如为了维护的目的,加捻装置在框架上很容易被拆装,同时构成固定结构例如驱动装置一部分的部件不会妨碍加捻装置的最佳加捻或捻合操作。
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绕线元件可被安装在绕线轴上的轴承内,并且绕线轴通过轴承被连接到加捻轴的第一端。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绕线轴与加捻轴成一直线。以上特征确保了一方面是绕线元件和绕线轴之间并且另一方面是绕线轴和加捻轴之间的机械式空转或分离。这样确保绕线轴在框架上自由滑转,起到了半固定结构的作用,后一方面一方面形成了紧凑的结构,而另一方面这种传动布置又使得采用同一个传动单元驱动所述轴成为可能。
在极特定的实施方式中,每单位长度的任何数量的捻回(加捻或捻合)以非常有效的方式被传递到细长丝状元件,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特征在于,加捻装置还包括被安装在加捻轴的第一端上的至少一个沿径向延伸的加捻臂,该加捻臂具有用于细长丝状元件的引线通道,该引线通道从加捻臂的自由端延伸到加捻轴。加捻臂在其自由端可具有导线眼,该导线眼与引线通道相连。
更具体地说,引线通道是一个在加捻臂的表面上形成的槽或孔,另外,导线眼和/或引线通道具有硬度增强的材料。更具体地说,导线眼和/或引线通道具有陶瓷导向表面。一方面这些特征防止了在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移动部件上产生磨损,而另一方面它们有助于实现对细长丝状元件纱线张力的控制上的改进,这是为了防止纱线断头。
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加捻臂绕加捻轴旋转过程中提高加捻臂的稳定性,从加捻臂的纵向上看,加捻臂在加捻轴的另一端具有配重。
根据另一方面,通过加捻装置可将额外的每单位长度的捻回(加捻或捻合)传递到细长丝状元件,其特征在于,加捻轴具有纵向孔,该孔一方面与在加捻臂上形成的引线通道相连,另一方面与在绕线轴上形成的绕线孔相连。
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孔可在与加捻臂上形成的引线通道相连接的附近成直角,在这种情况下绕线孔也是直角的。这些方面确保了细长丝状元件在绕线轴和绕线轴上的加捻轴的方向上穿过加捻轴上的孔从加捻臂平稳地输送,而不会出现纱线张力有不容许的提高的危险,这种纱线张力的提高有可能导致纱线断头。
根据本发明,为了进一步减少由磨损导致的纱线断头的发生,加捻轴上的孔具有摩擦减小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在所述孔上的一个或多个陶瓷导向表面。
一种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了紧凑轻质但尤其是功能非常强的设计,其特征在于,绕线轴具有支承件,在该支承件上放置用于绕线元件的驱动装置。所述支承件可包括被连接到绕线轴上的第一支承轴,以及被枢转连接到第一支承轴上的第二支承轴。
在用于绕线元件的驱动装置的一种非常简单但可靠的设计中,驱动装置包括被旋转安装在第二支承臂上并可被放置成与绕线元件邻接的传动辊。如在前已经描述的那样,为了卷绕被加捻或捻合的细长的细致单元,这种驱动绕线元件的方式可提供一种不仅紧凑而且经济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可以确保的是细长丝状元件准确地卷绕在绕线元件上,因为传动辊被放置成在动力装置施加的可调的、恒定力的作用下与绕线元件邻接,所述动力装置可包括气压弹簧或拉簧。
根据本发明,为了确保充分地将细长丝状元件的绕组分布在绕线元件的整个长度上,与传动辊平行延伸的旋转驱动的导线辊被安装在第二支承臂上,该导线辊具有在其圆周表面上延伸的绕线槽以将细长丝状元件输送到绕线元件。
更具体地说,可在第二支承臂上设置与导线辊平行延伸的导向元件,细长丝状元件可在导线辊的方向上被输送越过所述导向元件。这样可以防止细长丝状元件穿过卷绕装置时有可能产生的堵塞或其它输送问题。所述导线辊确保了绕组非常均匀地分布在绕线元件上。
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加捻轴的第一端具有圆周齿以通过传动辊驱动绕线元件,所述圆周齿通过在加捻轴的旋转作用下的一个或多个齿轮传动装置驱动传动辊和导线辊。这一特定的传动结构使卷绕装置的卷绕和加捻装置被安装在与固定结构和驱动装置完全分离的框架上,这样使卷绕装置能够更有效地操作。
另外,仅采用一个驱动装置的这些方面形成了一种紧凑的结构,如以上已经指出的那样,所述驱动装置被设置在框架外部并通过适当的皮带或链传动装置驱动加捻轴的第二端,并且由于采用了特定的孔结构,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通过加捻轴和齿轮传动装置加捻纱线。这样也形成了稳固的和免维护的结构。
为了确保在所述装置内从加捻轴向绕线元件平稳地输送纱线或纤维,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支承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导向轮以通过导向元件和导线辊将细长丝状元件从绕线孔引导到绕线元件。
根据本发明,为了防止由细长丝状元件导入框架内而产生的所述装置的堵塞并由此防止纱线堵塞或断头,在支承件上设置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在径向上延伸超过绕线轴的自由端,以在绕线元件上将来自进口的细长丝状元件向加捻臂输送。
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有效地简化了例如人造纱线的生产过程。所述装置可以直接结合在生产线上(直接处于制纱装置例如挤出机后面),因此可以直接进行纱线的加捻和卷绕。通过在入口侧的加捻臂和制动装置很容易控制纱线张力,例如在纱线断头的情况下。这样也可以使卷绕装置小型化。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详细视图;
图3a-3f表示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各种视图;
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特定部件;
图5a-5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所述实施方式进一步的剖面图;
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另一方面;
图7a-7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又一方面;以及
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描述中,相同的部件用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总图。装置1由框架10构成,框架10由几个垂直和水平的构件构成。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所有的特定部件都环绕轴7布置,轴7以如下方式被安装在框架10的支承梁10a中的轴承内,即轴7的第一端7a(未示出)延伸进框架10的内部,同时轴7的另一端即第二端7b延伸到框架外部,如图1所示。轴7的第二端7b被构造为一皮带轮,环形承载件例如V形带越过所述皮带轮,环形承载件越过驱动装置2的驱动轴。驱动轴2例如可以是电机,其被连接在框架10外部的固定结构上并在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操作过程中向轴7传递旋转运动。
另外,绕线轴6被固定在框架10上,绕线元件5可以被安装在绕线轴6上。细长丝状元件(例如纱线或人造纤维)将被卷绕在很多绕组8内的绕线元件5上。
细长丝状元件(纤维或纱线)通过进口3导入装置1。进口3形成在支承梁4a-4b上,该支承梁枢转安装在框架10上。这使得为了维护或维修或者为了更换卷绕细长丝状元件8的绕线元件5而将具有进口3的支承梁4a摆动到旁边以更方便地接近框架10的内部以及设置在其中的部件成为可能。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以及其相关部件的详细视图。在图3a-3f中,从几个不同角度示出了卷绕装置的结构。已知的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一部分实质上是绕线轴6(图3a-3f),绕线元件5被安装在绕线轴6上的轴承内。因此,绕线元件5可绕绕线轴6自由旋转。
为了确保绕线元件5可靠地安装/保持在绕线轴6上,绕线轴6的自由端6b通过螺母或钩环销固定,这样防止绕线元件5从轴上脱落。
本发明的主要元素是在细长丝状元件8被卷绕在绕线元件5上之前向细长丝状元件传递每单位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捻回(加捻或捻合)的可能性。根据本发明,卷绕装置具有在细长丝状元件8被卷绕在绕线元件5上之前向细长丝状元件8传递一个或多个捻回(在单股细长丝状元件的情况下是“加捻”,在多股细长丝状元件的情况下是“捻合”)的加捻装置。
加捻装置的主要因素是已经在图1和2中示出的加捻轴7,该轴的自由端7b由驱动装置例如电机通过皮带或皮带轮传动而旋转。自由轮连接件7c可布置在加捻轴7和皮带轮7b之间。
加捻轴7以如下方式被安装在框架10的梁10a中的轴承内(参见图1),即加捻轴7的末端7a延伸进框架10内。加捻臂11被安装在加捻轴7的第一端7a上,其中加捻臂从加捻轴7沿径向延伸。加捻臂11包括自由端11a和作为配重的板件11b。
因为加捻轴7被安装在框架10中的轴承内,因此当由驱动装置2驱动时加捻轴7将旋转,沿径向延伸的加捻臂11也将一起旋转。在操作过程中,加捻臂11随着加捻轴7绕其中心作圆周运动,加捻臂11的自由端11a作圆周运动的半径至少等于,但优选是大于细长丝状元件的绕组8被卷绕在绕线元件5上所达到的最大半径。
为了向细长丝状元件传递捻回(加捻或捻合),丝状元件通过进口3被导入框架10(参见图1)并在加捻臂11的自由端11a的方向上被输送。在图4中更详细地示出,自由端11a具有导线眼12。另外,加捻臂11具有引线通道13,该引线通道13在纵向上从导线眼12向加捻臂11在加捻轴7的第一端7a上的安装位置延伸。
通过进口导入的细长丝状元件穿过框架10被输送并处于绕线轴6/绕线元件5上,穿过导线眼12,并进而通过引线通道13处于加捻轴7的方向。在操作过程中,加捻臂11历经圆周运动,该运动使细长丝状元件穿过进口和导线眼12被输送以环绕绕线轴6被抛送。
为了防止细长丝状元件由此形成的气圈缠在各种部件后面,随之产生纱线断头的危险,在框架10上提供导向装置38a-38b。这样,导向装置38(38b,参见图3f)被布置在进口3和绕线轴6之间,在径向上延伸超出绕线轴6的自由端6b。在该实施方式中,导向装置38a-38b被构造成是圆形管,其半径比具有绕组8的绕线元件5所能达到的最大半径更大。更具体地说,在径向上看,导向环38a-38b的外径至少等于加捻臂11的长度。
在加捻臂11与加捻轴7一起经历旋转运动的过程中,细长丝状元件通过导向环38a被牵引,从而防止所述装置的堵塞和有可能产生的纱线断头。
图3f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采用两个导向环38a-38b代替一个导向环38a,通过所述导向环避免了在细长丝状元件内形成气圈以及装置的堵塞和有可能产生的纱线的断头。
如图5a-5b所示,通过导线眼12穿过加捻臂11的引线通道13被输送的丝状元件穿过在加捻轴7上形成的孔32而被输送。为了便于形成从垂直定位的引线通道13(在加捻臂11上)到加捻轴7的第一端7a中的水平延伸孔32的通道,孔32通过直角部分32a与引线通道13相连。
在图5a和5b中清楚地示出,第一端7a通过轴承29自由旋转地连接到半固定结构上,该半固定结构由绕线元件6的凸缘35和包括支承臂18a和18b的支承件18(将在以后说明)表示。
由于具有这种结构,绕线轴6相对于加捻轴7在框架10内自由旋转。
在图5a中清楚地示出,绕线轴6的凸缘35也具有孔32,其在由32b表示的位置处连接到孔32上。在绕线轴6上的孔32也具有直角,使得孔33通向出口34,该出口34形成在绕线轴6的凸缘35的外表面上。由于绕线轴6、凸缘35以及支承件18,18a-18b相对于旋转的加捻轴7固定(半固定结构),因此可以向通过孔32被输送的细长丝状元件传递额外的捻回(加捻或捻合)。此时从出口34排出的丝状元件包括每单位长度的多个捻回(加捻或捻合)并且一定被卷绕在几个绕组内的绕线元件5上。
参照图3a、3c、3d并详细参照图3f,为了使细长丝状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5上,在其被容纳在导线辊16的绕线槽内之前,细长丝状元件通过多个导向轮19被输送到导向元件17。
细长丝状元件因此在被弯成螺旋形的眼19’的方向上越过纱线松弛装置的导向盘39a从最后的导向轮19上送出。导向盘39a具有用于容纳细长丝状元件的槽(例如平槽或V形槽)并由旋转轴(未示出)通过磁耦合件(未示出)驱动。所述磁耦合件根据涡流原理操作。所述轴穿过纱线松弛装置39被输送并由加捻轴7通过齿轮传动装置24、25、26和第一齿轮传动装置21、22、23驱动。
导向盘39a在细长丝状元件的输送方向旋转。由于采用了具有适当选定传动比的上述齿轮传动装置和磁耦合件,旋转导向盘39a的速度高于细长丝状元件穿过所述装置被输送的速度。这使得纱线松弛装置39能够降低在细长丝状元件中存在的任何拉伸。出于这一原因,线轴的硬度保持在恒定水平。在卷绕过程中极高的纱线张力形成了较硬的线轴。
导线辊16(参见图3b和3f)具有在其外表面上延伸的螺旋形的绕线槽,该槽的作用是确保细长丝状元件均匀地卷绕在绕线元件5的整个长度上。
驱动装置包括传动辊15,其可被放置成与绕线元件5邻接以将细长丝状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5上。例如通过气压弹簧(air spring)或拉簧20可对传动辊15压靠绕线元件和绕组8(参见图2、3b、3c、3e)的力进行调节。
传动辊15、导线辊16以及导向元件17被安装在第二支承臂18b上,该支承臂18b枢转地连接在第一支承臂18a上。以上已经指出,支承臂18a被安装在加捻轴7的第一端7a上的轴承29上。
由支承件18(第一支承18a和第二支承18b)与传动辊15、导线辊16以及导向元件17一起构成的结构以自由浮动的方式被安装在框架10上。绕线轴6通过凸缘35被安装在第一支承轴18上,作为一个半固定结构。为此,第一支承轴18a具有多个固定开口37,其作用是容纳固定销36以将绕线轴6与第一支承臂18a相连。如图5a和5b清楚地示出,绕线元件5被安装在绕线轴6上的轴承30上。
为了将细长丝状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5上,传动辊15和导线辊16以如下方式进行传动。加捻轴7的第一端7a在加捻臂11附近具有圆周齿21(参见图3b、3d、3f、5a和5b),齿轮带23越过圆周齿21以驱动安装在第一支承臂18a上的第一齿轮22。
齿轮带通过几个齿轮传动装置(参见图3e)被驱动,该齿轮带28驱动传动辊齿轮15a和导线辊齿轮16a(参见图3b、3c、3e)以分别使传动辊15和导线辊16旋转。由于具有可调的压紧力(由气压弹簧20施加),传动辊15因此被压靠在绕线元件5(以及已经在绕线元件上存在的绕组8)上以使轴承30上的绕线元件旋转(参见图5a和5b)。
传动辊15通过所述装置牵引细长丝状元件。细长丝状元件通过进口3被导入框架10并在加捻臂11的方向上被输送,该加捻臂在框架10内的圆周运动由旋转加捻轴7传递,沿着细长丝状元件在导向环38a(38b)上输送。加捻臂11的所述圆周运动为向细长丝状元件传递每单位长度的多个捻回(加捻或捻合)起到第一作用。
丝状元件穿过导线眼12,之后其穿过孔32由引线通道13和直角孔部分32a输送。细长丝状元件通过直角的绕线轴孔33和出口34从孔32中排出。由于出口34构成了半固定结构(由具有凸缘35的绕线轴6、第一支承臂18a以及第二支承臂18b构成)的一部分,因此出口34不随之旋转,旋转加捻轴7又向孔32内的细长丝状元件传递捻回(加捻或捻合)。
在加捻的细长丝状元件从出口34中排出后,在由传动辊15通过导向元件17和导线辊16的导向槽16b卷绕在绕线元件5上之前,该加捻的细长丝状元件在多个导向轮19上被输送。
如图3d清楚地示出,导向环38a被安装在第一支承臂18a上。为了防止由加捻臂11形成的细长丝状元件的气圈又被缠住,可采用第二导向环38b,在细长丝状元件通过导线眼12和引线通道13在加捻轴7的方向上被输送之前,细长丝状元件可越过第二导向环38b。采用第二导向环38b显著地改善了所述装置的操作,因为当在气圈内发生短暂的不稳定时防止了细长丝状元件缠在传动结构(旋转部件)上。
为了防止丝状元件磨损,导线眼12和/或引线通道13可具有硬度增强的材料。更具体地说,导线眼12和引线通道13可具有陶瓷接触表面。引线通道13在图4中被构造成是一个槽,但其也可以被构造成是加捻臂11上的一个通孔。
图7a和7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方面。此时,所述装置在进口3附近具有制动装置40,其作用是以一定量的内拉伸张力通过进口3向卷绕/加捻单元输送细长丝状元件。
制动装置40被布置在支承板46上,支承板46被安装在支承梁4a上。制动装置40包括由三个制动轮41、42、43构成的第一制动单元。制动轮41和43绕固定销旋转连接在支承板46上,并且第三制动轮42可移动地被设置在支承板46上形成的槽46a内。制动轮42在槽46a内的位置是可调的,使得当细长丝状元件越过导向轮41、42和43时一定的内纱线张力被传递给该细长丝状元件。
细长丝状元件的张力对最终加捻和卷绕的细长丝状元件的质量以及对卷绕/加捻装置的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由制动轮41、42、43在移动通过的细长丝状元件上提供的制动作用几乎是恒定的。
制动装置40还包括由相互上下设置的两个可旋转的卷筒元件44-45构成的第二制动单元,每个卷筒元件44-45具有在圆周表面上形成的槽44’-45’。还参照图7b。
细长丝状元件在穿过进口3被导入所述装置之前从第一制动单元41-42-43被引导到几个绕组上两个卷筒元件44-45的平行槽44’-45’内。优选地是,卷筒元件之一,更具体说是卷筒元件44在被安装到支承板46上的轴44a上自由旋转,同时另一个卷筒元件45也可在轴45a上旋转,但在这种情况下卷筒元件45的旋转由磁制动器51制动。
这与可绕其轴44a自由旋转的卷筒元件44相反。当细长丝状元件在进口3的方向上脱离卷筒元件45时,根据涡流原理操作的磁制动器51使槽45’-44’内绕组中存在的所述细长丝状元件减速,这样可调节内纱线张力。
制动器也可以被构造成是一个与速度相关的磁滞制动器,也就是制动作用取决于所述装置的转数。转数越高,制动器51对移动通过的细长丝状元件的制动作用越大。这样可以在所述装置的整个速度范围内获得更稳定的气圈。制动作用的偏差和量值是可调的。
图8表示加捻轴7a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图中,穿过加捻轴7a的孔32具有在该实施方式中以陶瓷环61a-61b形式的摩擦减小装置,其用作移动通过的细长丝状元件的导向表面。另外,陶瓷导向环60a-60b一方面被布置在加捻臂11上的引线通道13和孔32之间的转弯32a附近,另一方面被布置在孔7a和卷绕孔34之间的转弯32b附近。这样防止了细长丝状元件的磨损和有可能发生的断头。
将会认识到,通过采用这一结构可以获得一种高级的卷绕装置,并且由于结合了加捻装置和卷绕装置可以获得一种能够进行加捻(或捻合)以及卷绕的简单并紧凑的装置。
在细长丝状元件上的每单位长度的捻回数(加捻或捻合)不仅取决于加捻臂11和加捻轴7的转速,而且取决于由传动辊15传递的卷绕速度。大体上,加捻臂11和加捻轴7的转速直接由加捻轴7的转速决定,加捻轴7的转速由驱动装置2传递。细长丝状元件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被输送的速度由传动辊15的转速决定,传动辊15的转速通过选择准确的用于齿轮带的传动比来确定。根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使得向细长丝状元件传递每延米35+/-2 S-或Z-捻回(加捻或捻合)成为可能。
但是,当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时,卷绕过程中在细长丝状元件上的S-或Z-捻回数(加捻或捻合)是任意可调的。
加捻/捻合和卷绕结合在一个装置中使得显著提高加捻或捻合纱线或人造纤维的生产率成为可能,这样不仅在生产力和生产量上有了明显改善,而且成本回收期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捻回数(S-或Z-加捻或捻合)和进行卷绕时的速度不是互相关联的。
Claims (38)
1.一种用于将由至少一个细长的丝状线股构成的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上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具有至少如下构件的框架:
用于所述细长丝状元件的进口,以及
绕绕线轴被旋转驱动的绕线元件,
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用于旋转驱动所述绕线元件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捻装置被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在所述细长丝状元件被卷绕在所述绕线元件上之前,所述加捻装置向所述细长丝状元件传递每单位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捻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装置包括由所述驱动装置旋转驱动的加捻轴,所述加捻轴以如下方式被安装在所述框架中的轴承内,即加捻轴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框架内并且加捻轴的另一端即第二端位于所述框架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框架外部并可旋转驱动所述加捻轴的第二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元件可被安装在所述绕线轴上的轴承内,并且所述绕线轴通过轴承被连接在所述加捻轴的第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与所述加捻轴成一直线。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装置还包括被安装在所述加捻轴的第一端上的至少一个沿径向延伸的加捻臂,所述加捻臂具有用于所述细长丝状元件的引线通道,所述引线通道从所述加捻臂的自由端延伸到所述加捻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臂在其自由端可具有导线眼,所述导线眼与所述引线通道相连。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通道是在所述加捻臂的表面上形成的一个槽。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通道是在所述加捻臂的表面上形成的一个孔。
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眼和/或引线通道具有硬度增强的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眼和/或引线通道具有陶瓷导向表面。
12.如权利要求6-11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捻臂的纵向上看,所述加捻臂在加捻轴的另一端具有配重。
13.如权利要求2-12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轴具有纵向孔,所述纵向孔一方面与在所述加捻臂上形成的引线通道相连,另一方面与在所述绕线轴上形成的绕线孔相连。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在与所述加捻臂上形成的引线通道相连接的附近成直角。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孔是直角的。
16.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捻轴上的孔具有摩擦减小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减小装置包括在所述孔上的一个或多个陶瓷导向表面。
18.如在前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具有支承件,用于所述绕线元件的所述驱动装置放置在所述支承件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包括被连接到所述绕线轴上的第一支承轴和被枢转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承轴上的第二支承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被旋转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承臂上并可被放置成与所述绕线元件邻接的传动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可被放置成在动力装置施加的可调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绕线元件邻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气压弹簧或拉簧。
23.如权利要求19-22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行于所述传动辊延伸的旋转驱动的导线辊被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承臂上,所述导线辊具有在其圆周面上延伸的绕线槽以将所述细长丝状元件输送到所述绕线元件。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承臂上设置与所述导线辊平行延伸的导向元件,所述细长丝状元件在所述导线辊的方向上被输送越过所述导向元件。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轴的第一端具有圆周齿以通过所述传动辊驱动所述绕线元件,所述圆周齿通过在所述加捻轴旋转作用下的一个或多个齿轮传动装置旋转驱动所述传动辊和导线辊。
26.如权利要求20-25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导向轮以通过所述导向元件和导线辊将所述细长丝状元件从所述绕线孔引导到所述绕线元件。
27.如权利要求2-26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件上设置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在径向上延伸超过所述绕线轴的自由端,以在所述绕线元件上将来自所述进口的细长丝状元件向所述加捻臂输送。
28.如在前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口附近设置用于所述细长丝状元件的制动装置。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包括由至少三个制动轮构成的第一制动单元,所述细长丝状元件越过所述制动轮,至少一个制动轮相对于其它制动轮是可移动的。
30.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由两个间隔开的可旋转的制动元件构成的第二制动单元,每个制动元件具有在其圆周表面上形成的多个绕线槽以接收所述细长丝状元件的多个绕组。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制动元件可在所述装置中自由旋转。
32.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另一个制动元件通过摩擦制动器例如磁制动器被旋转安装在所述装置中。
33.如在前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中设置松弛装置以释放所述细长丝状元件上的张力。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弛装置包括用于所述细长丝状元件的旋转驱动的导向盘。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盘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细长丝状元件的输送方向朝向相同。
36.如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盘可通过磁耦合件被驱动。
37.如权利要求33-36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盘具有槽。
38.如权利要求33-37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弛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承件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NL1024504 | 2003-10-10 | ||
NL1024504A NL1024504C2 (nl) | 2003-10-10 | 2003-10-10 | Inrichting voor het opwikkelen van een langgerekt, draadvormig lichaam op een wikkellichaam.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67707A true CN1867707A (zh) | 2006-11-22 |
Family
ID=34432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800296679A Pending CN1867707A (zh) | 2003-10-10 | 2004-10-08 | 用于将细长丝状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上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017197A1 (zh) |
EP (1) | EP1670978A1 (zh) |
JP (1) | JP2007508466A (zh) |
KR (1) | KR20070019951A (zh) |
CN (1) | CN1867707A (zh) |
AU (1) | AU2004280204B2 (zh) |
NL (1) | NL1024504C2 (zh) |
WO (1) | WO200503584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61695B (zh) * | 2013-07-22 | 2016-12-11 | Murata Machinery Ltd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908149S1 (en) | 2018-10-23 | 2021-01-19 | Dustless Depot Llc | Angle grinder dust shroud with variable position slots for mounting brackets |
US11123839B2 (en) | 2018-10-23 | 2021-09-21 | Dustless Depot Llc | Grinder dust shroud with input shaft gasket and adjustable mounting mechanism |
US11273505B2 (en) | 2019-03-27 | 2022-03-15 | Dustless Depot, Llc | Circular saw dust collection shroud |
GB2610470A (en) * | 2021-06-25 | 2023-03-08 | Univ Jiangsu | Continuous automatic twisting and wi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lymer fibre artificial muscl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692027A (en) * | 1949-09-06 | 1953-05-27 | Howe Twister Corp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wisting yarn |
DE1225083B (de) * | 1954-03-22 | 1966-09-15 | Deering Milliken Res Corp | Doppeldraht-Zwirnspindel |
CH427593A (de) * | 1964-12-18 | 1966-12-31 | Sulzer Ag | Spinnmaschine |
DE3150610A1 (de) * | 1981-12-21 | 1983-06-30 | Stuttgarter Spindelfabrik Novibra Gmbh, 7000 Stuttgart | Doppeldraht-spindel |
FR2663048B1 (fr) * | 1990-06-06 | 1992-09-18 | Ishikawa Seisakusho Kk | Appareil a broche a double torsion. |
CA2201849A1 (en) * | 1997-04-04 | 1998-10-04 | Michel Brazeau | Apparatus for making twisted wire |
JPH11315431A (ja) * | 1998-04-18 | 1999-11-16 | Volkmann Gmbh & Co | スピンドル |
US6318062B1 (en) * | 1998-11-13 | 2001-11-20 | Watson Machinery International, Inc. | Random lay wire twisting machine |
EP1045053A1 (en) * | 1999-04-05 | 2000-10-18 |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 Flyer device and flyer drive method |
-
2003
- 2003-10-10 NL NL1024504A patent/NL1024504C2/nl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
- 2004-10-08 EP EP04775008A patent/EP1670978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10-08 AU AU2004280204A patent/AU200428020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0-08 JP JP2006532149A patent/JP2007508466A/ja active Pending
- 2004-10-08 WO PCT/NL2004/000713 patent/WO200503584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10-08 US US10/575,242 patent/US2007001719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10-08 CN CNA2004800296679A patent/CN1867707A/zh active Pending
- 2004-10-08 KR KR1020067006825A patent/KR2007001995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61695B (zh) * | 2013-07-22 | 2016-12-11 | Murata Machinery Lt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5035844A1 (en) | 2005-04-21 |
JP2007508466A (ja) | 2007-04-05 |
KR20070019951A (ko) | 2007-02-16 |
EP1670978A1 (en) | 2006-06-21 |
AU2004280204A1 (en) | 2005-04-21 |
US20070017197A1 (en) | 2007-01-25 |
AU2004280204B2 (en) | 2010-01-28 |
NL1024504C2 (nl) | 2005-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88223B (zh) | 复合倍捻的捻线机 | |
CN1817620A (zh) | 用双层圆筒形成的帘线增强的橡胶板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 |
JP4611790B2 (ja) | 撚り線機および撚り線の被覆方法 | |
CN1867707A (zh) | 用于将细长丝状元件卷绕在绕线元件上的装置 | |
CN1042575C (zh) | 反转绳缆绞捻机 | |
CN1201037C (zh) | 丝线捻线设备 | |
JP4375283B2 (ja) | 極細撚線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
CN202023103U (zh) | 一线式钢帘线捻股机 | |
CN107476100B (zh) | 环形钢丝绳的制造装置 | |
CN204779991U (zh) | 单元单控一步法化纤捻线机 | |
JPH10244339A (ja) | 撚線製造装置 | |
CN216156239U (zh) | 一种生产高伸长钢帘线的双捻机组合牵引装置 | |
US4437297A (en) |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etallic cords in layers | |
CN211237825U (zh) | 一种高速绞线机 | |
KR100318186B1 (ko) | 와이어 연선기의 피치 조절장치 | |
CN204369285U (zh) | 一种防断纱的络筒机 | |
CN104963035A (zh) | 单元单控一步法化纤捻线机 | |
EP0094335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king metallic cord | |
CN1211682C (zh) | 光导纤维缆和其制造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 |
KR200272454Y1 (ko) | 와이어권취기 | |
JP2009023141A (ja) | タイヤ構成部材の巻付け方法及び装置 | |
CN218174229U (zh) | 一种改进的锅式扎纱机走纱机构 | |
CN105947797A (zh) | 一种纱管传输装置 | |
CN220115901U (zh) | 一种柔性纤维丝线暂时缓存的设备 | |
US20040221566A1 (en) | Compact universal concentric strander with take-off sheaves mounted on strander shaf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6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