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5903B - 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便携式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便携式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5903B
CN1855903B CN2006100752672A CN200610075267A CN1855903B CN 1855903 B CN1855903 B CN 1855903B CN 2006100752672 A CN2006100752672 A CN 2006100752672A CN 200610075267 A CN200610075267 A CN 200610075267A CN 1855903 B CN1855903 B CN 18559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amplitude
loop
control loop
g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752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5903A (zh
Inventor
丰田研次
高野亮一
仓上典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55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5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55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59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1/00Details of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mplification
    • H03G1/04Modifications of control circuit to reduce distortion caused by control

Landscapes

  • Transmitters (AREA)
  • 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And Gain Control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射频IC),能够检测并校正传输电路的幅度回路频带中的偏差而无需使用外部测量设备,所述传输电路具有相位控制回路和幅度控制回路。在包括传输电路的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射频IC)中,提供有校准电路,用于检测幅度控制回路的回路增益中的偏差并校正回路频带,其中所述传输电路具有用于控制载波的相位的相位控制回路和用于控制传输输出信号的幅度的幅度控制回路。校准电路通过将反馈信号与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比较同时逐步地改变幅度控制回路上的任何电路的电气参数,来检测回路增益中的偏差,并且通过根据所检测出的偏差改变幅度控制回路上的任何电路的特性来校正回路频带。

Description

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便携式通信终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了2005年4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119162的优先权,在此将其全部内容引入本申请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地应用到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技术,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具有安装在诸如便携式电话之类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上的传输电路,对传输信号进行调制,向上转换该信号,并输出结果信号,在该便携式通信终端上安装有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校正具有相位控制回路和幅度控制回路的传输电路中的幅度控制回路的频带偏差并且执行相位控制回路中的相位调节和幅度控制回路中的幅度调制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迄今,有一种称作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方案作为诸如蜂窝电话之类的无线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的通信方案中的一种。GSM利用称作GMSK(Gaussian 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最小频移键控)的相位调制方案,以根据传输数据来转换载波的相位。
近年来,GSM等蜂窝电话不仅具有上述调制方案而且具有称作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MS Evolution,增强数据速率GMS演进)的通信方案,其具有3π/8旋转8-PSK(相移键控),并且实际上正在使用一种在改变调制方案的同时执行通信的系统。8-PSK调制是一种对载波的相位分量和幅度分量中的每一个进行调制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案。
实现具有8-PSK调制模式的EDGE传输电路的方法包括直接向上转换法和相位/幅度分离调制法。直接向上转换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其直接将通过对载波执行相位调制和幅度调制所获得的信号转换成传输频率的信号。相位/幅度分离调制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其将经过相位调制和幅度调制的中间频率的信号分离成相位分量和幅度分量,然后反馈相位控制回路中的相位分量,反馈幅度控制回路中的幅度分量,在放大器中组合结果,并输出结果信号。
在那些回路的频带中,为了提高传输精确度并降低接收频带中的噪声,重要的是增益中的偏差要很小。迄今,已经提出了许多校正相位控制回路和幅度控制回路的频带的偏差的技术。例如,在日本未审专利公报No.2004-007445中描述了一种用于校正幅度控制回路的频带的偏差的技术。
在所提交的申请中的校正幅度控制回路的频带的偏差的方法中,在幅度控制回路中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上执行幅度调制,测量至少两个调制频率处的边带,并且根据衰减量计算回路频带。用于根据计算结果校正回路频带的数值预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在传输之前,读取该数值并且使用该数值校正幅度控制回路上的放大器的增益,从而校正回路频带中的偏差。
发明内容
所提交的发明中所述的校正幅度回路频带的偏差的方法需要用于测量边带的测量设备诸如频谱分析仪之类。因此,需要花费时间来设置测量设备并读取测量数据,从而增加了成本。由于测量设备是必需的,因而只能在无线通信设备发货时进行校正。也就是说,由于只根据不同于实际使用时的环境(诸如电源电压和温度)下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校正,因此存在缺陷以致无法充分地执行传输精确度的提高和接收频带中的噪音的降低。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射频IC),其能够检测并校正传输电路的幅度回路频带的偏差而无需使用外部的测量设备,所述传输电路具有相位控制回路和幅度控制回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射频IC),其能够降低校正具有相位控制回路和幅度控制回路的传输电路的幅度回路频带中的偏差所需的成本,并且充分地实现了传输精确度的提高和接收频带中的噪声的降低。
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和新颖性特征将变得明显。
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略述简要描述如下。
在包括传输电路的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射频IC)中,提供有校准电路,用于检测幅度控制回路的回路增益的偏差并校正回路频带,其中所述传输电路具有用于控制载波的相位的相位控制回路和用于控制传输输出信号的幅度的幅度控制回路。所述校准电路通过将反馈信号与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相比较,同时逐步地改变幅度控制回路上的任何电路的电气参数,来检测回路增益的偏差,并且通过根据所检测出的偏差改变幅度控制回路上的任何电路的特性,来校正回路频带。
更具体而言,在从作为幅度控制回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幅度检测电路延伸至功率放大器的正向路径上,提供了用于给出幅度控制回路的频带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和滤波器。另外,还提供有:电流电路,其在校准时将交流电流传递至滤波器并且其电流值能被逐步地转换;和比较器,用于将反馈信号的幅度与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的幅度相比较。当比较器的输出改变时,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只改变与交流电流的电流值相对应的量。
人们期望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保存校正值的寄存器,所述校正值用于改变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此外,当从外部提供预定命令时,执行校准电路对回路增益的偏差的检测。
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效果简要描述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射频IC),其能够检测并校正传输电路的幅度回路频带的偏差而无需使用外部测量设备,所述传输电路具有相位控制回路和幅度控制回路。另外,能够实现一种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射频IC),其能够降低校正传输电路的幅度回路频带的偏差所需的成本,并且能够充分完成传输精确度的提高和接收频带中的噪声的降低,所述传输电路具有相位控制回路和幅度控制回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射频IC和使用该射频IC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性配置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中的射频IC中的校准执行电路中的相位比较器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3a至3c是示出校准执行电路中的相位比较器的部件中的信号的波形的波形图;
图4A和4B示出了幅度控制回路的开环的频率特性;图4A是示出幅度控制回路的增益特性的图,图4B是示出幅度控制回路的相位特性的图;
图5是示出幅度控制回路的闭环的频率特性的图;
图6A至6C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对幅度控制回路中的增益偏差执行校准时的信号波形的波形图;
图7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校准幅度控制回路中的增益偏差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射频IC和使用该射频IC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性配置。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射频IC 100,其能够在GSM模式下执行GMSK调制和在EDGE模式下执行8-PSK调制;和射频功率放大器(在下文中,简称为功率放大器)200,用于放大从射频IC 100输出的传输信号并将放大的传输信号输出到天线(未示出)。
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基带电路300,用于根据传输数据来生成I和Q信号并且生成射频IC 100的控制信号;带通滤波器,用于除去不必要的波;和发送/接收开关。尽管未作限制,但是基带电路300是作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而在不同于其上形成了射频IC的半导体芯片的半导体芯片上形成的。
射频IC 100具有:接收电路150,用于解调和向下转换天线所接收到的信号;传输电路,用于调制和向上转换传输信号;和控制电路160,用于控制整个芯片。图1示出了传输电路的具体配置。图1中所示的射频IC 100中除了接收电路150和控制电路160之外的电路块,都是构成传输电路的电路块。本实施例的传输电路具有两个控制回路;一个用于相位控制的回路(在下文中,称为相位控制回路),和一个用于幅度控制的回路(在下文中,称为幅度控制回路)。
从基带电路300向控制电路160提供了用于同步的时钟信号CLK、数据信号SDATA和作为控制信号的负载使能信号LEN。当负载使能信号LEN声明为有效电平时,控制电路160与时钟信号CLK同步地顺序地锁存从基带电路300发送来的数据信号SDATA,将数据信号SDATA设置到内部控制寄存器,并且根据所设置的数据为IC中的电路生成控制信号。
功率放大器200包括:耦合器,用于检测传输功率;晶体管,用于放大;和操作电压生成电路,用于根据从射频IC 100提供的电源控制信号Vapc来生成例如用于放大的晶体管的操作电压。通过在诸如单个陶瓷衬底之类的绝缘衬底上安装诸如IC和电容器之类的分立电子零件,来将功率放大器200构成为模块。
本实施例的射频IC 100是通过在单个半导体芯片上形成图1中所示的虚线所包围的部分中的电路作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而获得的。或者,虚线范围内的用于传输的振荡器TxVCO和环路滤波器也可以作为外部零件而安装在单个绝缘衬底上,从而构成模块。
本实施例的射频IC 100的传输电路具有:调制器111,用于通过将从基带LSI 300提供的I和Q信号与诸如80MHz的中频信号ФIF混频在一起,来执行正交调制,这些信号的相位彼此相差90度。在调制器111的后一级上,提供有:幅度检测器112,用于检测调制器111所调制的信号与来自于幅度控制回路的反馈路径的信号之间的幅度差;和相位比较器113,用于检测调制器111所调制的信号与来自于相位控制回路的反馈路径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利用幅度检测器112和相位比较器113,传输信号中的幅度分量和相位分量彼此分离。
在相位比较器113的后一级上,提供有:环路滤波器114,用于根据所检测出的相位差来生成电压。传输用振荡器TxVCO在根据环路滤波器114的输出电压的频率处进行振荡。在幅度检测器112的后一级上,提供有:环路滤波器115,用于根据所检测出的幅度差来生成电压。在环路滤波器115的后一级上,提供有: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电压电流转换器117、电平转换用放大器118和滤波器119。将通过滤波器119的电压作为功率控制电压Vapc施加到功率放大器200上。滤波器是由电平转换用放大器118和反馈电容器C1构成的。
在幅度控制回路的反馈路径中,提供有:衰减器121,用于衰减耦合器从功率放大器200的输出端提取出的信号;混频器122,用于向下转换衰减后的信号;和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123,用于放大向下转换后的信号。将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123的输出反馈到幅度检测器112和相位比较器113的输入。
另一方面,在相位控制回路中,尽管未作限制,但是利用混频器124向下转换从传输用振荡器TxVCO的输出所提取出的信号并将其反馈到相位比较器113。混频器122将RFVCO(局部振荡器)130所生成的高频的振荡信号ФRF与由衰减器121衰减后的信号进行混频,混频器124将RFVCO的振荡信号ФRF与从TxVCO的输出所提取出的信号进行混频,从而将每个信号向下转换成诸如80MHz频率的信号。
所述幅度控制回路是由功率放大器200、衰减器121、混频器122、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123、幅度检测器112、环路滤波器115、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电压电流转换器117、电平转换用放大器118和功率放大器200构成的。所述相位控制回路是由传输用振荡器TxVCO、混频器124、相位比较器113、环路滤波器114和传输用振荡器TxVCO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转换开关将混频器124连接到相位比较器113。幅度控制回路的反馈路径可以被用作两个控制回路所共用的反馈路径。在这种情况下,转换开关将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123连接到相位比较器113。
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123和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的增益都是由增益控制器125根据来自于基带LSI 300的输出电平指令信号Vramp来设置的。所述增益控制器125在升高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的增益Gi时降低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123的增益Gm,而在降低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的增益Gi时升高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123的增益Gm。也就是说,控制放大器的增益以使得两个放大器的增益的总和(Gm+Gi)变为几乎是恒定的。通过所述控制,即使当信号Vramp变化时,也能防止幅度控制回路的闭环增益波动。
另一方面,当将输出电平指令信号Vrarnp设置为高时,正向路径上的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的增益Gi升高,输出控制电压Vapc升高,并且功率放大器200的放大系数增大。当将信号Vramp设置为低时,正向路径上的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的增益Gi降低,输出控制电压Vapc降低,并且功率放大器200的放大系数减小。也就是说,功率放大器200的输出功率是根据输出电平指令信号Vramp来控制的。
所述实施例的传输电路具有:校准执行电路140,用于校正幅度控制回路中的增益偏差。所述校准执行电路140包括:电流电路141、幅度比较器142、校准控制器143、用于设置校正值AO的寄存器144、用于将寄存器的设置值转换成模拟信号的DA转换器145以及用于将所转换的信号与增益控制器124的输出相加的加法器146。由于电流电路141在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的后一级将电流传递到环路滤波器115,并且将预定电流增加到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的输出电流上或从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的输出电流中减去预定电流,因而可以将其看作为改变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的电气参数的电路。
在指示增益的信号是作为数字值(控制码)从增益控制器125提供到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并且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根据所述代码来改变电流值的情况下,DA转换器145是不必要的。也就是说,能够向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提供通过将数字校正值AO增加到控制码上而获得的信号,其中所述控制码指示从增益控制器124提供到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的增益。
此外,还提供有转换开关147,在校准时它向调制器111提供直流电压VDC而不是I和Q信号。所述电流电路141和转换开关147是由来自于校准控制器143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的。此外,还能够与整个芯片的控制电路160集成地或者作为控制电路160的一部分来构成校准控制器143。在实际传输时,根据传输频率来转换作为调制器111的另一个输入的中间频率的振荡信号ФIF的频率。在校准时,振荡信号ФIF是作为诸如80MHz的预定频率的信号的输入。
所述幅度比较器142检测调制器111的输出信号的幅度与来自于反馈路径的反馈信号(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的输出信号)的幅度之间的差。所述校准控制器143是作为序列发生器构造的,其在从基带电路300接收到指示开始校准的命令码时开始校准,并且根据来自于幅度比较器142的检测信号来确定校正值。将所确定的校正值一次输出到芯片外部的基带LSI 300并且存储在基带LSI 300中的存储器中。代替提供转换开关147,可以在校准时从基带LSI 300提供直流电压VDC而不是I和Q信号。
图2示出了幅度比较器142的具体电路示例。所述幅度比较器142包括:检测器421,其接收调制器111的输出V2;检测器422,其接收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123的输出V1;比较器423,用于将检测器421和422的输出电压进行比较;和D型触发器424。
所述检测器421对调制器111的输出V2执行全波整流并输出与如图3A所示的包络相对应的电压V3。所述检测器422对MVGA 123的输出V1执行全波整流并输出与如图3B所示的包络相对应的电压V4。所述比较器423将检测器421和422的输出电压V3和V4进行比较。当电压V4变得高于电压V3时,比较器423的输出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当触发器424响应于比较器423的输出执行锁存操作并且比较器423的输出变为高电平时,即使所述输出稍后变回低电平,触发器424的输出也保持高电平。检测器421和422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差动放大器AMP、并联连接且根据放大器AMP的差动输出而导通/截止的晶体管Q1和Q2、连接在晶体管Q1和Q2的共发射极与接地点之间的恒流源CC0、二极管D0、输出稳定电容器C0和复位用电阻器R0。
在图1的实施例中,从电流电路141流到环路滤波器115的电流是恒定的补偿电流Ioff和具有预定幅度的交流电流+/-Iin。补偿电流Ioff例如是-4μA,而交流电流+/-Iin是例如在-3.5μA到3.5μA的范围内以诸如4.33MHz之类的频率fin波动的交流电流。在所述实施例中,使电流Ioff与+/-Iin彼此相加并将结果传至环路滤波器115。因此,在校准时传至环路滤波器115的电流在-0.5到7.5μA的范围内波动。
当将交流电流+/-Iin传至环路滤波器115时,对功率放大器200的输出进行幅度调制,并且包络以频率fin波动。包络在频率被混频器122转换到中间频带之后类似地波动,并且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123的输出的包络也以频率fin波动。当将频率fin设置得足够高时,包络的波动量随着幅度控制回路的回路频带变高而趋于升高。
在所述实施例中,对幅度控制回路的回路频带进行设计以使开环增益在1.8MHz处变为0dB,原因是它对于尽可能地升高传输调制精确度和抑制接收频带中出现的传输噪声的影响而言是最佳的。频带越高,调制精确度就越高。然而,当频带过高时,传输噪声增加。另一方面,当频带过低时,能够降低传输噪声但是调制精确度变差。当频带过高或过低时,回路的相位裕度变窄,并且回路变得不稳定。
所述实施例中的幅度控制回路中的增益偏差和校正增益偏差的必要性将在下文中描述。图4A和4B示出了幅度控制回路的开环的频率特性。图4A示出了幅度控制回路的增益特性,而图4B示出了幅度控制回路的相位特性。在所述实施例中,设计以使开环增益在1.8MHz处变为0dB。当开环增益波动时,增益特性如图4A中的虚线所示波动。
从图4B中可知,在开环增益在1.8MHz处变为0dB的情况下,相位裕度变为局部最大。当增益特性波动时,相位裕度降低。相位裕度的下降使幅度控制回路的稳定性变差,所以必须避免。因此,当幅度控制回路的开环增益由于制造工艺偏差而偏离作为目标值的1.8MHz时,就必须校正偏差。
图5示出了幅度控制回路的闭环的频率特性。在图5中,实线A示出了没有增益偏差的情形的特性,并且从中可知增益峰值处于1.8MHz处。在图1的实施例中,在由电流电路141传至环路滤波器115的具有预定幅度的交流电流+/-Iin的频率fin被设置为高于1.8MHz的情况下,闭环增益当开环增益变为上侧时转变到上侧,如虚线B所示,而当开环增益变为下侧时转变到下侧,如点线C所示。
也就是说,增益波动量与回路频带的频率波动量几乎成比例。幅度控制回路的反馈路径上的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123的输出的幅度也与闭环增益中的偏差成比例地变化。从这一现象来看,人们发现幅度控制回路的回路频带能够从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123的输出的包络的波动量来进行测量。因此,在所述实施例中,改变将要传至幅度控制回路的滤波器115的交流电流+/-Iin,检测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123的输出的幅度,测量幅度控制回路的回路频带,并且校正增益偏差。
图6A至6C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在对幅度控制回路的增益偏差执行校准时的信号波形。
图6A示出了从反馈路径提供到幅度检测器112的可变增益放大器(MVGA)123的输出V1的波形。在输出波形中,如图6B所示,幅度根据控制码AO的转换而变化,所述控制码AO改变正向路径上的可变增益放大器(IVGA)116的增益。在图6A中,V1c表示MVGA的输出V1的中心电位,V1_avg表示MVGA的输出的幅度,即包络的平均电平,而V2_avg表示在校准时从调制器111提供到幅度比较器142的参考信号(80MHz的正弦波)的幅度,即包络的平均电平。
在图1的实施例中,通过由电流电路141改变要传至环路滤波器115的补偿电流Ioff,来调节MVGA的输出的中心电位V1c。通过改变交流电流+/-Iin的电流值和IVGA的增益Gi,能够调节MVGA的输出的包络的平均电平V1_avg。补偿电流Ioff可以是负值或来自于环路滤波器115的电流led。
具体而言,Ioff=-4μA,而+/-Iin=-3.5至+3.5μA,并将+/-Iin的频率fin设置为差不多4MHz。利用控制码AO使IVGA的增益Gi升高0.5dB/μs。此外,当在幅度控制回路中没有增益偏差的状态下将控制码AO设置为中间控制码AOc(=0)时,确定控制码AO的范围以使回路频带变为1.8MHz。首先,选择用于设置IVGA的增益Gi的控制码AO_0以使回路频带在幅度控制回路的增益偏差的上限(最大允许值)处变为1.8MHz。所述控制码AO_0可以是指示增益小于AOc时的增益的数值。所述控制码AO是例如六比特的二进制码,并且能够按64级调节IVGA的增益Gi。V2_avg与V1_avg之间的差是由Ioff和+/-Iin的幅度所确定的数值。
假定控制码AO从AO_0、AO_1、AO_2、...升至AO_N,并且幅度比较器142的输出变为高电平。如果AO_N大于AOc(=0),则回路频带变为下侧。当AO_N小于AOc(=0)时,回路频带变为上侧。因此,在实际传输时,通过设置通过将与控制码AO_N相对应的增益增加到与来自于IVGA中的基带的输出电平指令信号Vramp相对应的增益上而得到的增益,能够在校正回路频带的偏差的状态下执行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图7的流程图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校准幅度控制回路中的增益偏差的过程。当从外部装置(包括基带电路)向控制电路160提供指示执行校准的预定命令码时校准开始。
当发出校准执行命令时,控制电路160启动校准控制器143。首先,校准控制器143设置用于将IVGA的增益Gi设置成AO_0的控制码CO并将结果提供到IVGA(步骤S1)。在所述实施例中,例如,在开始校准之前,从外部装置向增益控制器125提供用于最大化功率放大器200的输出的输出电平指令信号Vramp。将IVGA的增益Gi设置为通过将与AO_0相对应的增益增加到与Vramp相对应的增益上而得到的增益。
接下来,校准控制电路143确定幅度比较器142的输出是否为局电平(步骤S2)。当确定幅度比较器142的输出不是高电平,即为低电平时,在后续的步骤S3中使控制码AO升高一级(+1),并且校准控制器143返回步骤S2再次进行确定。
通过使控制码AO升高一级,IVGA的增益Gi只升高0.5dB,并且提供给幅度比较器142的MVGA的输出V1的幅度增加。当在步骤S2中确定幅度比较器142的输出为高电平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4,在步骤S4向外部输出控制码AO_N作为校正幅度控制回路的增益偏差的数值,并且结束校准。
接收控制码AO_N的外部装置把所述代码存储到基带电路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所述基带电路在通电时或者在传输开始前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校正值,并将其提供给校准控制器143。所述控制电路160使校正值AO_N保存在寄存器144中并且设置通过将与校正值AO_N相对应的增益增加到与从基带电路300提供到IVGA中的增益控制器125的输出电平指令信号Vramp相对应的增益上而得到的增益。
如上所述,在所述实施例中,假设幅度控制回路中的增益偏差是在发货前在制造生产线的最后过程中测量的,则向外部装置输出通过校准而获得的控制码AO_N作为幅度控制回路的增益偏差校正值。当在制造生产线中测量幅度控制回路的频带的偏差时,从测试器等给出校准执行命令。
同样,在将应用本实施例的校准电路的射频IC组装到实际的系统中的状态下,能够执行校准。在这种情况下,给出来自基带电路300的校准执行命令就足够了。在校准之后,幅度控制回路的增益偏差校正值AO_N可以自动地在内部寄存器144中设置而不必输出到外部。尽管幅度控制回路的校准是在从外部装置接收到预定命令时执行的,但是也可以在通电等时自动地执行校准。
尽管已经根据实施例具体地描述了发明人在此所实现的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将幅度控制回路所生成的电压Vapc提供给功率放大器以控制输出功率。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如下配置结构:其中在传输用振荡器TxVCO的后一级上提供可变增益放大器,并且利用幅度控制回路所生成的电压Vapc来控制放大器的增益。
在校准时,作为用于设置IVGA的增益Gi的控制码AO_0,可以首先选择一个与实施例中的不同的数值。具体地说,在上述实施例中,选择控制码AO_0以使在幅度控制回路中的增益偏差的上限(最大允许值)处回路频带变为1.8MHz。可选的是,可以将指定与下限相对应的增益或者高于所述增益的增益的控制码选择为AO_0,其中在所述下限处幅度控制回路不振荡。
此外,在所述实施例中,在不考虑MVGA的输出V1与调制电路的输出V2之间的相位差的情况下执行校准。在实际的射频IC中,由于MVGA的输出V1与调制电路的输出V2之间的相位差而使得在幅度比较器142的输出中可能出现误差。因此,考虑到由于MVGA的输出V1与调制电路的输出V2之间的相位差而造成的误差,可以将通过将误差量增加到所检测的校正值AO_N上或从所检测的校正值AO_N中减去误差量而获得的数值设置为最终校正值。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回路频带是通过根据所检测的幅度控制回路的增益偏差而调节正向路径上的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来进行校正的,但是可以通过调节幅度控制回路中的另一电路的特性来校正回路频带。例如,通过提供多个电容元件以及与该多个电容元件串联的多个开关元件而改变与所述如图1所示的用于电平转换的放大器118协作构成滤波器的所述电容C1的电容值,可校正该回路频带。可以改变滤波器119中的电容器C7的值或者可以改变幅度检测器112的增益Ga。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用于校正幅度回路的频带的偏差的校准电路。希望能够单独地提供用于校正相位回路的频带的偏差的校准电路并且进行校正。由于相位回路的频带的偏差能够独立于幅度回路的频带中的偏差的校正来进行校正,不再给出描述。尽管已经描述了应用于适于执行相位调制和幅度调制两者的EDGE模式的射频IC的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而是还能够应用于其中传输电路具有相位控制回路和幅度控制回路的射频IC。通过本发明,产生了类似的效果。
尽管在上面已经描述了将发明人在此所实现的本发明应用到用于诸如蜂窝电话之类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射频IC作为如发明背景所述的使用领域,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而是通常还能够用于无线LAN射频IC的射频IC以及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

Claims (9)

1.一种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其包括具有用于控制载波的相位的相位控制回路和用于控制传输输出信号的幅度的幅度控制回路的传输电路,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包含:
校准电路,其将反馈信号与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比较,同时逐步地改变所述幅度控制回路上的任何电路的电气参数,检测回路增益中的偏差,并且通过根据所检测出的偏差改变所述幅度控制回路上的任何电路的特性来校正回路频带,
其中在从作为所述幅度控制回路的组成部分的幅度检测电路到功率放大器的正向路径上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和用于给定所述幅度控制回路的频带的滤波器,并且包括:电流电路,其在校准时将预定频率的交流电流传至所述滤波器并且其电流值能够逐步地转换;以及比较器,用于将反馈信号的幅度与所述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的幅度进行比较,
其中根据所述比较器的输出来检测回路增益中的偏差。
2.一种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其包括具有用于控制载波的相位的相位控制回路和用于控制传输输出信号的幅度的幅度控制回路的传输电路,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包含:
增益偏差检测电路,其通过将反馈信号与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比较同时逐步地改变所述幅度控制回路上的任何电路的电气参数来检测回路增益中的偏差,并且输出检测结果,
其中在从作为所述幅度控制回路的组成部分的幅度检测电路到功率放大器的正向路径上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和用于给定所述幅度控制回路的频带的滤波器,并且包括:电流电路,其在校准时将预定频率的交流电流传至所述滤波器并且其电流值能够逐步地转换;以及比较器,用于将反馈信号的幅度与所述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的幅度进行比较,
其中根据所述比较器的输出来检测回路增益中的偏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所述幅度控制回路上的任何电路的特性是根据从所述增益偏差检测电路输出的所述检测结果所生成的校正值而改变的,从而校正回路频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还包括:寄存器,用于保存所述校正值,所述校正值用于改变所述幅度控制回路上的任何电路的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所述幅度控制回路上的任何电路,其特性由所述校正值而改变,是可变增益放大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在传输操作之前将预定校正值存储在所述寄存器中,并且根据所述校正值来校正所述幅度控制回路的回路频带。
7.一种便携式通信终端,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在其中形成基带电路的第二半导体集成电路,
其中所述第二半导体集成电路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电路,并且在所述存储器电路中存储根据从所述增益偏差检测电路所输出的检测结果而生成的校正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中从所述存储器电路读取所述校正值,将其提供给所述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并且在传输开始之前或在通电时将其设置在寄存器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还包括: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传输信号,所述传输信号的相位由所述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进行调制,
其中将来自于所述幅度控制回路的正向路径的信号提供给所述功率放大器,控制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并且将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提取的信号作为所述反馈信号来进行反馈。
CN2006100752672A 2005-04-18 2006-04-17 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便携式通信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559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19162A JP4623507B2 (ja) 2005-04-18 2005-04-18 通信用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携帯通信端末
JP119162/2005 2005-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5903A CN1855903A (zh) 2006-11-01
CN1855903B true CN1855903B (zh) 2011-09-14

Family

ID=37109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526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55903B (zh) 2005-04-18 2006-04-17 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便携式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34661A1 (zh)
JP (1) JP4623507B2 (zh)
CN (1) CN18559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12512B (en) * 2002-05-31 2005-11-16 Renesas Tech Corp A communicatio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a loop gain calibration method
US7729671B2 (en) * 2006-12-06 2010-06-0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ing efficiency by modulating power amplifier gain
US7697903B2 (en) * 2006-12-06 2010-04-1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evel detector calibration for accurate transmit power control
JP2008199529A (ja) * 2007-02-15 2008-08-28 Kenwood Corp 無線機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US8432768B2 (en) 2009-01-12 2013-04-30 Rambus Inc. Mesochronous signal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power modes
CN102223331B (zh) * 2011-06-02 2013-10-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正弦型调频键控调制通信方法
JP6497640B2 (ja) * 2014-04-09 2019-04-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
CN104038464B (zh) * 2014-06-05 2017-08-0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多载波正弦型调频键控调制方法
US9979188B2 (en) * 2016-03-22 2018-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ow power high speed interfa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3485A (zh) * 1997-03-04 1998-12-3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来控制滤波器频率特性的装置和方法
CN1223759A (zh) * 1996-06-28 1999-07-2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发射机中的设备及方法
US20030224740A1 (en) * 2002-05-31 2003-12-04 Ryoichi Takano Transmitter a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for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41135A (ja) * 1989-03-14 1990-09-25 Fujitsu Ltd 電圧モニタ回路
JP3429162B2 (ja) * 1997-06-27 2003-07-2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の特性の調整方法及び調整装置
JP2002016462A (ja) * 2000-06-30 2002-01-18 Toshiba Corp 受信回路及び受信利得制御方法
GB2416254B (en) * 2002-05-31 2006-06-28 Renesas Tech Corp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for communication, radio-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starting method
GB2412512B (en) * 2002-05-31 2005-11-16 Renesas Tech Corp A communicatio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a loop gain calibration method
US7103337B2 (en) * 2002-05-31 2006-09-05 Hitachi, Ltd. PLL circuit having a multi-band oscillator and compensating oscillation frequency
WO2004002098A1 (ja) * 2002-06-19 2003-12-31 Hitachi, Ltd. 無線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759A (zh) * 1996-06-28 1999-07-2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发射机中的设备及方法
CN1203485A (zh) * 1997-03-04 1998-12-3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来控制滤波器频率特性的装置和方法
US20030224740A1 (en) * 2002-05-31 2003-12-04 Ryoichi Takano Transmitter a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for commun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5903A (zh) 2006-11-01
US20060234661A1 (en) 2006-10-19
JP4623507B2 (ja) 2011-02-02
JP2006303660A (ja) 2006-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5903B (zh) 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便携式通信终端
US7082290B2 (en) Communicatio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a loop gain calibration method
CN1774860B (zh) 无线电频率输出功率控制系统
US6750719B2 (en) Communicatio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433550C (zh) 射频发射机功率控制系统、射频发射机和蜂窝电话手机
US8165540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ual closed loop modulation controller for nonlinear RF amplifier
JP4676383B2 (ja) 送信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移動体通信用送信機
US9231714B2 (en) Methods for calibrating a transmitter, and radio transmitter
JP2003179508A (ja) 送信出力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4652379B2 (ja) 回路構造、およびアナログ出力信号の設定方法
US7734263B2 (en) Transmission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532869B2 (en) Automatic power level control circuit for a transceiver device
US9407227B2 (en) Regulation of an amplification apparatus
JP3601024B2 (ja) 無線通信機の送信出力制御回路
US7994855B2 (en) Amplifier arrangement
EP1120907A1 (en) Apparatus for amplifying signals
JP2002344267A (ja) 送信機の電力を制御する調整装置
JP2000252846A (ja) 自動電力制御回路
CN1989752A (zh) 发送器和操作发送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