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3857B - 旋转式作业工具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作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3857B
CN1853857B CN2006100019291A CN200610001929A CN1853857B CN 1853857 B CN1853857 B CN 1853857B CN 2006100019291 A CN2006100019291 A CN 2006100019291A CN 200610001929 A CN200610001929 A CN 200610001929A CN 1853857 B CN1853857 B CN 18538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ool
main body
handle
tool main
describe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019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3857A (zh
Inventor
冲贞治
杉浦伸
平林伸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53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3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538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38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6Vibration damp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Saw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旋转式作业工具。本发明的旋转式作业工具(101)具有作业工具主体(103)、前端工具(115)、和手柄(109),前端工具(115)被配置在作业工具主体(103)上,并通过进行旋转运动对被加工材料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手柄(109)被卡合在作业工具主体(115)中的规定的初始位置上,并且沿作业工具主体(115)的长轴方向延伸。手柄(109)相对于作业工具主体(103)而言可以以其与作业工具主体(103)的结合区域(121)为转动支点、向其与作业工具主体(103)的长轴方向相交叉的任意方向进行相对转动,在作业工具主体(103)和手柄(109)之间,夹设着对该手柄(109)相对于作业工具主体(103)的相对转动作用弹力以使手柄(109)返回到初始位置的弹性体(129)。

Description

旋转式作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前端工具旋转以便对被加工材料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的旋转式作业工具。
背景技术
在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248866号说明书(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披露了一种电动盘式研磨机,其中,在构成作业工具主体的壳体的长轴方向的一个端部(前端部)配置了作为前端工具的研磨用砂轮,在长轴方向的另一端部(后端部)配置了手柄。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手柄被做成了借助于防振橡胶而连接在壳体后端部上的防振结构。而且,防振橡胶被构成为组合了刚性材料制成的多块板和橡胶板的多重结构的单元,并且防振橡胶被夹设在壳体的后端面和手柄的前端面之间。采用这种结构,在驱动电动盘式研磨机时,可以通过防振橡胶来吸收在壳体中产生的三维振动,减小向手柄传递的振动。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动盘式研磨机中,由于不仅防振橡胶为多重结构,而且还需要固定用的螺钉,所以部件数量较多,生产成本较高,在这些方面存在需要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旋转式作业工具而言在使防振结构简化方面有效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技术方案1)
技术方案1所述的旋转式作业工具的结构为:所述旋转式作业工具具有作业工具主体、前端工具、和手柄,所述前端工具被配置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上并通过进行旋转运动对被加工材料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所述手柄被结合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中的规定的初始位置上,并且沿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延伸。本发明中的“旋转式作业工具”适用于通过使砂轮转动来进行被加工材料的磨削作业或切断作业的研磨机、或通过使底座转动来进行被加工材料的磨削作业的抛光机等。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沿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延伸的手柄”,广泛包括手柄沿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延伸成大致直线状的形式、和手柄沿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延伸成弯曲状的形式、和手柄沿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以一定程度倾斜延伸成直线状的形式等。
在本发明的旋转式作业工具中,手柄相对于作业工具主体而言,前者可以以其与作业工具主体的结合区域为转动支点、向其与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相交叉的任意方向进行相对转动,在作业工具主体和手柄之间,夹设着对手柄相对于作业工具主体的相对转动作用弹力以使手柄返回到初始位置的弹性体。此处,所述的“任意方向”是指,从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观察,上下左右的任意方向,亦称为全方位。另外,所述的“初始位置”是指,在不对手柄作用外力的状态下,该手柄被置于静止状态的位置,弹性体的弹力作为使手柄转动的力而未作用的位置相当于该位置。另外,作为“弹性体”,适于采用橡胶或弹簧。
根据上述旋转式作业工具的结构,相对于作业工具主体而言,可以使操作者握持的手柄以结合区域为转动支点、沿其与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相交叉的任意方向进行相对转动,并且使得由弹性体产生的弹力对手柄的相对转动动作进行作用,以便使手柄返回到初始位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产生于作业工具主体的振动方向不定的旋转式作业工具中,能够通过弹性体有效降低从作业工具主体传递至手柄的振动。另外,在本发明中,以仅使弹性体夹设在作业工具主体与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结合在所述作业工具上的手柄之间的简单结构,就做成了手柄的防振结构。即,以较少的部件数量即可构成手柄的防振结构,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简化防振结构的目的。另外,本发明的防振结构为手柄沿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是不运动的结构。因此,例如,在操作者一边握持手柄并使手柄沿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运动、一边进行加工作业那样的时候,相对于手柄的运动而言是其与作业工具以一体的方式在运动,因而操作者的使用感觉良好。
另外,在作业工具主体内配置了驱动前端工具的马达。结合区域由被配置在作业工具主体和手柄这两者之一上的球面部、和被配置在上述两者之另一者上并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卡合在球面部上的球面状的凹面部构成,与所述手柄一起旋转的所述弹性体配置在与所述球面部相连的圆筒部的外周,并且,将用于冷却马达的空气导入到作业工具主体内的通风用贯通孔,沿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被形成为贯通状。此处,作为“结合区域”的形式,包含下述形式中的任意一种,即,在作业工具主体侧形成球面部、在手柄侧形成与球面部相卡合的球面状的凹面部的形式,和在手柄侧形成球面部、在作业工具主体侧形成与球面部相卡合的球面状的凹面部的形式。另外,作为球面部和凹面部之间的相对转动形式,包含由滑动形成的相对转动形式、和由转动形成的相对转动形式这两者中的任意一种。另外,结合区域的球面形状,包含以球面形成结合区域的整个区域的形式、和以球面形成一部分区域的形式这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由于在构成结合区域的球面部上形成了沿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贯通的用于导入冷却空气的贯通孔,所以能够合理地构筑被容纳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内的马达的冷却通道。
(技术方案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为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旋转式作业工具,其中,手柄具有止转部件,止转部件允许手柄相对于作业工具主体而言以结合区域为转动支点进行的相对转动,同时又对手柄绕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沿周向的转动进行限定。在采用了手柄相对于作业工具主体而言以结合区域为转动支点而进行相对转动的结构时,手柄可以绕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进行转动。因此,例如,对于以前端工具的旋转轴线与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相交叉的方式来配置前端工具的所谓倾斜型旋转式作业工具而言,在手柄绕结合区域的轴线自由地进行了转动时,手柄的方向(握持方向)与前端工具的方向(旋转轴线的方向)会相对地变化,这样,作业工具的使用方便性就变差了。然而,根据本发明,通过采用以止转部件来固定手柄以使其不绕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进行转动的结构,在维持手柄的防振效果的同时,可以将手柄和前端工具通常保持为确定的位置关系。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使用方便的旋转式作业工具。
(技术方案3)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为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旋转式作业工具,其中,前端工具在结构上包括砂轮,砂轮以前端工具的旋转轴线与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相交叉的方式配置。手柄可以绕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沿周向被进行转动操作。在手柄或作业工具主体上设有止转部件,止转部件在使手柄向操作者的握持方向与砂轮的旋转轴线相平行的第1位置、或向握持方向与砂轮的旋转轴线相交叉的第2位置进行了转动操作时,在该第1位置或第2位置,允许手柄相对于作业工具主体而言以结合区域为转动支点进行相对转动,同时,又可对手柄绕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的转动进行限定或解除该限定。另外,所述的“作业者握持的方向”是指,在作业者握持手柄时其握力作用的方向。
对于前端工具由砂轮来构成的旋转式作业工具、即研磨机而言,除了主要使用砂轮的平面区域来磨削被加工材料的表面的磨削作业以外,有时还用于使用砂轮的周面区域来切断被加工材料的切断作业。这样,在改变作业形式时,相对于被加工材料的砂轮旋转轴线的方向将被大致改变90度。根据本发明,由于做成了手柄的方向能够相对地被改变成操作者的握持方向与砂轮的旋转轴线相平行的方向、和与其相交叉的方向的结构,所以,不用改变手柄的握持方向,就能将砂轮相对于被加工材料的方向切换至适于磨削作业的位置(例如第1位置)和适于切断作业的位置(例如第2位置)。由于允许处于已被固定在第1位置或第2位置的状态下的手柄以结合区域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动作,因此,是能够得到该手柄的防振效果的。
根据本发明,对于旋转式作业工具的手柄而言,提供了对简化防振结构有效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局部剖面侧视图,其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动盘式研磨机的整体结构。
图2为表示上述电动盘式研磨机的整体结构的局部剖面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A部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部的放大图。
图5为表示主手柄防振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C部的放大图。
图7为沿图1中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为沿图1中的IIX-IIX线的剖视图。
图9为表示由锁定杆限定主手柄转动的剖视图。
图10为表示马达壳体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马达壳体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1中的D部放大图。
图13为表示防振橡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利用作为旋转式作业工具的一个例子的盘式研磨机来说明的。在图1以及图2中表示具有防振结构的主手柄的电动盘式研磨机的整体结构。另外,图3~图9分别以剖视图的形式表示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图10和图11表示马达壳体的整体。图12是将图11中的D部放大后进行表示的,另外,在图13中以剖视图形式表示防振橡胶。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盘式研磨机101(以下称为研磨机)是以长轴方向为前后方向(图示左右方向)的,并由马达壳体105和齿轮箱107构成主体部103、由上述主体部103构成外部轮廓。主体部103对应于本发明中的“作业工具主体”。马达壳体105被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参见图10),在该马达壳体105内容纳着驱动马达111。驱动马达111对应于本发明中的“马达”。驱动马达111以使其旋转轴线方向为研磨机101的长轴方向、即为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的方式设置。
在被连接在马达壳体105的前端部的齿轮箱107内,容纳着将驱动马达111的转动输出传递至砂轮115的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砂轮115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前端工具”。通过动力传递机构,将驱动马达111的转动输出作为周向旋转运动传递给砂轮115。砂轮115以其旋转轴线相对于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驱动马达111的旋转轴线)相正交的方式被配置在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的一端(前侧)。另外,在马达壳体105的另一端侧(后侧)连接着主手柄109。主手柄109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手柄”。主手柄109以其长轴方向为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的方式设置。即,主手柄109在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上被延伸成大致直线状。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是,对于大型研磨机101而言,除了主手柄109以外,在齿轮箱107的侧面或上表面上设有可拆卸的辅助手柄,该辅助手柄以其长轴方向与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式安装。操作者通过用手握住所述主手柄109和辅助手柄,并转动驱动砂轮115即可进行被加工材料的磨削作业或切断作业。
下面,参照图3~图8对主手柄109的防振结构进行说明。主手柄109为被形成为空心状的筒状部件,通过球面部123和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卡合在该球面部123上的球面状的凹面部125,主手柄109的前端部被结合在作为主体部103的构成部件的马达壳体105的后端部上。由所述球面部123和凹面部125,构成主体部103与主手柄109之间的结合区域121。构成结合区域121的球面部123和凹面部125,为由滑动接触形成的结合结构,其轴向与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一致。
球面部123以一体的形式被形成在马达壳体105上。即,在马达壳体105的后端侧,以规定的长度一体形成向后方延伸的空心状的圆筒部127,并且以与该圆筒部127的后端侧相连的形式形成了球面部123(参见图10)。另外,在球面部123外周以半径R形成的球面部123a的中心P,被设定在该球面部123的轴线上。此外,圆筒部127的外径被形成得比马达壳体105的外径小。由此,在马达壳体105和圆筒部127之间的边界部,形成了与该马达壳体105的轴线正交的垂直端面105a。
另一方面,凹面部125以一体的方式被形成在主手柄109上。即,主手柄109的前侧部分从操作者手握的握持部109a向前被扩展成大致喇叭状,在扩展部109b的内周部,以与其一体的形式形成了凹面部125。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凹面部125由从扩展部109b的内周面向内侧以规定长度延伸(突出)的前后两条环状肋125a构成。环状肋125a的内周面被形成为与球面部123的球面123a相对应的球面形状,并且环状肋125a以可滑动的方式卡合在该球面部123的球面123a上。两条环状肋125a沿球面部123的轴向(前后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并列设置,并且,在所述环状肋125a彼此之间形成了凹穴125b。
如图7以及图8所示,主手柄109采用了沿通过该主手柄109轴线的垂直面的两分的半体结构,并且,在以凹面部125被球面部123罩住的方式使半体部件109A、109B相互抵接后,通过在规定的多个部位用贯穿螺栓141(参见图8)进行紧固,将主手柄119安装在马达壳体105上。处于安装状态下的主手柄109,通过结合区域121被连接在马达壳体105上,并且从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看,上述主手柄109可以以球面部123的球面中心P为转动中心(支点),沿上下左右任意方向(以下称为全方位)进行相对转动。如图6所示,在球面部123的球面123a上,以位于环状肋125a之间的凹穴125b的方式,设置用于规定主手柄109的相对转动范围的凸部123b,通过所述凸部123b和环状肋125a相抵接来限定主手柄109的相对转动动作。
如图3~图5所示,主手柄109和马达壳体105之间,夹设着对该主手柄109相对于马达壳体105的全方位相对转动运动进行弹力作用的防振橡胶129。防振橡胶129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弹性体”。防振橡胶129被形成为大致环状(参见图13),并且以可沿周向相对转动的方式被嵌合在马达壳体105的圆筒部127的外周上。如图6所示,防振橡胶129沿轴向的一端(前端部)抵接马达壳体105后侧的端面105a,而轴向的另一端(后端部)抵接主手柄109的前侧的端面109c。另外,防振橡胶129采用的结构为:轴向一端(前端部)的凸缘129a卡合在圆筒部127的环状槽127a上,轴向另一端(后端部)的凸缘129b卡合在主手柄109的环状槽109d上。这样,防振橡胶129就沿轴向牢固地被固定在马达壳体105和主手柄109上。
防振橡胶129相对于马达壳体105的安装,是在主手柄109相对于该马达壳体105的组装作业之前进行的,而且在将主手柄109向马达壳体105上进行组装之际,将后侧的凸缘129b卡合在主手柄109的环状槽109d上。另外,在防振橡胶129的内周,沿整个圆周设置了用于调整所述防振橡胶129的弹性系数的环状槽129c。通过采用由设置在圆筒部127外周上的凸起127b卡合在所述环状槽129c上,来抑制防振橡胶129向主手柄109一侧的移动。
球面部123被形成为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23c的空心状,并采用通过此贯通孔123c将马达壳体105的内部空间和主手柄109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结构(参见图3~图5)。而且,在主手柄109的扩展部109b上形成了用于外部气体进入的通风窗109e。这样,在驱动马达111g进行驱动时,由冷却风扇(图示省略)从通风窗109e引入(吸引)的外部气体,经过贯通孔123c后被导入到马达壳体105内,并且在对该马达壳体105内的驱动马达111进行了冷却之后,从齿轮箱107向外部排出。即,球面部123的贯通孔123c作为通气用的通道而发挥作用,通过上述贯穿孔123c将冷却用空气导入到位于马达壳体105内的马达容纳空间内。另外,如图1以及图3所示,为了使驱动马达111进行驱动或停止,在主手柄109内配置了通过触发器117进行操作的电源开关119。上述电源开关119通过穿插过贯通孔123c而布置的电线(图示省略)与驱动马达111相连。即,贯通孔123c还具有作为电线的布线用通道的功能,被配置在马达壳体105内的电气元件和被配置在主手柄109内的电气元件由上述电线连接。
主手柄109由球面部123和凹面部125连接在马达壳体105上,相对于该马达壳体105而言,上述主手柄109可绕所述球面部123的轴线沿周向进行相对转动。然而,在主手柄109绕球面部123的轴线、即绕主体部103的长轴进行了自由转动时,主手柄109的方向(握持方向)和砂轮115的方向(旋转轴线的方向)会相对变化,其使用方便性变差了。因此,为了限定沿所述周向的转动,如图3以及图9所示,在主手柄109中设有锁定杆131。锁定杆103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止转部件”。在主体部103处于其长轴方向为水平方向的姿势的状态下,在操作者握住了主手柄109时,锁定杆131被配置在成为下侧的区域的扩展部109b上,同时,锁定杆131是通过沿与所述主手柄109轴线方向交叉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承轴135、以在上下方向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被安装的。锁定杆131在一个端部(前端侧)具有向内突出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卡合部133,通过所述卡合部133卡合在形成于前述球面部123的外周后端部上的卡合槽137上,使主手柄109以不能绕球面部123的轴线进行转动的方式固定。这样,主手柄109的方向和砂轮115的方向就得以保持一定。
卡合槽137的形状是如下那样进行设定的,即,在通过卡合部133卡合在卡合槽137上来限定主手柄109沿周向转动的状态(图3所示的状态)下,使卡合部133能够分别以大致点接触的形式抵接所述卡合槽137的周向上的两侧壁面137a和底面137b。即,如图12所示,卡合槽137以规定的长度沿球面部123的轴向延伸,并且,由相对于与球面部123的轴线正交的直线X具有规定倾斜角度θ的倾斜面来形成两侧壁面137a,使卡合槽137的延伸方向的中间部分成为最小宽度,而在其两端部则成为最大宽度。另外,倾斜面的倾斜角度θ最好为1度~5度。卡合槽137的底面137b由以球面部123的球面中心P为中心的球面形成。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卡合部133将分别以大致点接触的状态抵接卡合槽137的沿周向的两侧壁面137a和底面137b,以此方式,允许上述主手柄109在通过锁定杆131对主手柄109绕球面部123轴线的转动进行了限定的状态下,以球面部123的球面中心P为转动中心相对于马达壳体105全方位地进行相对转动。
研磨机101除了用于被加工材料的磨削作业以外,有时还用于切断作业。在这种情况下,被加工材料的磨削作业主要是使用砂轮115的平面区域进行的,被加工材料的切断作业则是使用砂轮115的周面区域进行的。因此,被加工材料的磨削作业,以砂轮115的旋转轴线相对于被加工材料的加工面交叉的形式进行,而被加工材料的切断作业则以砂轮115的旋转轴线相对于被加工材料的加工面平行的形式进行。即,在磨削作业时和切断作业时,虽然将砂轮115的方向改变大约90度,但是,此时也要将操作者握持主手柄109的方向改变90度,故使用方便性较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作业状态需要,为了在磨削位置与切断位置之间改变(切换)主手柄109的方向,做成了使该主手柄109可以进行转动的结构,其中,磨削位置为操作者握持主手柄109的方向(握持力的作用方向)与砂轮115的旋转轴线相互平行的位置,切断位置为操作者握持主手柄109的方向与砂轮115的旋转轴线相互正交、即从磨削位置分别向右或向左分别转动了90度的位置。上述的磨削位置对应于本发明中的“第1位置”,切断位置对应于本发明中的“第2位置”。为了实现这样的主手柄109的方向改变,如图7以及图10所示,沿球面部123的周向分别隔开90度的间隔而设置3个卡合槽137、137A、137B,同时,前述锁定杆131可相对于各个卡合槽137卡合和解除卡合。而且,在3个卡合槽137之中,在使主体部103处于水平的状态下,分别将位于下侧(位于中央)的1个卡合槽137设置为用于磨削作业,将其它2个卡合槽137A、137B设置为用于切断作业。至于切断作业用的卡合槽137A、137B的侧面以及底面形状,则采用了与磨削作业用的卡合槽137相同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结构为,在对主手柄109进行了转动操作时,防振橡胶129与该主手柄109同时转动。即,防振橡胶129中的前侧凸缘129a与圆筒部127的环状槽127c之间的卡合力,被设定得比后侧凸缘129b与主手柄109的环状槽109d的卡合力小,因此,防振橡胶129被做成了能够相对于马达壳体105侧进行相对转动的结构。另外,卡合部133相对于卡合槽137的卡合操作,是通过推压转动锁定杆131的一个端部(前端侧)来进行的,而卡合解除操作是通过推压转动锁定杆131的另一个端部(后端侧)来进行的。卡合部133与卡合槽137之间的卡合状态如图3所示,卡合解除状态如图9所示。
另外,在球面部123的轴向端部上,分别在切断作业用的卡合槽137a、137b附近设置由凸部构成的转动止动件139(参见图10)。在对主手柄109进行沿周向的转动操作时,所述转动止动件139通过接触锁定杆131,能够限定该主手柄109的转动范围不超过360度(在实施方式中,将其抑制在大致290度左右)。
本实施方式中的研磨机101采用了上述那样的结构。下面,对其作用以及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在由研磨机101进行的被加工材料的加工作业中,在主体部103上会产生方向不定的振动。产生于主体部103上的振动,在被传送到主手柄109时,通过借助于球面部123和凹面部125可以使该主手柄109相对于马达壳体105全方位地进行相对转动、和使防振橡胶129相对于上述的相对转动动作而言进行弹性变形而被吸收。因此,可以减弱从主体部103传递至主手柄109的振动,提高该主手柄109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绕支承轴135转动操作锁定杆131、使卡合部133与任意一个卡合槽173、173A、173B脱离而解除了主手柄109的转动限定的状态下,可以使主手柄109绕球面部123的轴线沿周向进行转动。因此,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将主手柄109改变到握持主手柄109的方向(握持力的作用方向)与砂轮115的旋转轴线相平行的磨削位置、和握持主手柄109的方向与砂轮115的旋转轴线相正交的切断位置,在位置改变之后,使锁定杆131的卡合部133卡合在与位置改变后的卡合槽173、173A、173B相对应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将主手柄109固定在该位置上。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砂轮115而言,操作者可以根据磨削作业和切断作业来改变主手柄109的方向,使主手柄109的方向维持在操作者易于握持的方向上,从而可以在上述那样的使用方便的状态下进行磨削作业或切断作业。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通过球面部123和凹面部125、以可全方位进行相对转动的方式将主手柄109连接在马达壳体105上,同时,利用使防振橡胶129夹设在马达壳体105和主手柄109之间的简单结构,不仅能够获得主手柄109的防振功能,而且通过将锁定杆131有选择性地卡合在卡合槽137上,还能够获得主手柄109的方向相对于砂轮115方向的调整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由一体设置在马达壳体105上的球面部123、和一体设置在主手柄109上的凹面部125构成了结合区域121,所以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
通过借助于球面部123和凹面部125将本实施方式的主手柄109连接在马达壳体105上,使主手柄109不会相对于主体部103而言沿该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即前后方向相对地运动。因此,例如,在操作者一边使主手柄109沿前后方向运动,一边进行加工作业那样的情况下,相对于主手柄109的前后方向的运动而言,主体部103以作为一体的方式运动,由此操作者能够获得良好的使用感。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了允许以球面部123的球面中心P为转动中心的主手柄109向全方位进行相对转动、且通过锁定杆131限定该主手柄109的周向转动的结构,所以可以使主手柄109的方向和砂轮105的方向保持为确定的位置关系。其结果是,可以获得防振效果而不会损坏主手柄109的使用方便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球面部123形成为空心状,能够合理地确保驱动马达111的冷却用的通风通道以及布线用的通道。另外,通过将防振橡胶129配置在与球面部123连接的圆筒部127的外周,可以较大地得到球面部123的中心P至防振橡胶129的距离。即,由于将防振橡胶129配置在因振动而产生的使主手柄109的振幅增大的位置,所以能够有效地吸收振动。例如,若将防振橡胶129配置在接近球面部123的轴线的位置且远离球面中心P的位置(振动的振幅极力变大的位置),则触发器117或电源开关119等就会成为障碍物,因而必须使主手柄109沿轴向增长。其结果,研磨机101的整个长度变长了,但是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则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多个环状肋125a来构成凹面部125,不仅能够确保其相对于球面部123的必要最小限度的接触面积,而且能够减小主手柄109的壁厚,同时,还能够获得主手柄109相对于马达壳体105的相对转动动作的稳定性。另外,在粉尘侵入到了球面部123和凹面部125之间的接触面间隙时,可以较窄地设定了凹面部125相对于所述球面部123的接触面的轴向宽度,所以这些粉尘易于从接触面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振橡胶129为通过凸缘129a、129b与环状槽109d、127a之间的相互卡合而相对于主手柄109和马达壳体105进行固定的结构。因此,例如,与将作为固定用的树脂部件粘接在防振橡胶上、并将所述树脂部件固定在主手柄和马达壳体上的结构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结构部件较少,生产工时也较少,因而能够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可以通过环状槽129c任意地调整防振橡胶129的弹性系数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将所述环状槽129c设置在内周侧来增加在被对防振橡胶129的外周面实施的设计的自由度。另外,为了改变主手柄109的方向,采用了在进行绕球面部123的轴线转动操作所述主手柄109时,防振橡胶129与该主手柄109同时转动的结构。所以,能够增加从防振橡胶129与马达壳体105之间的轴向上的抵接面至球面部123与凹面部125之间的滑动接触面的距离,其结果,即使在粉尘从该接触面的缝隙已经侵入的情况下,上述粉尘也难以到达滑动接触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具有滑动接触面的球面滑动结构的情况说明了构成结合区域121的球面部123和凹面部125之间的卡合形式,但是,也可以变为由转动接触面构成的球面转动结构。另外,虽然就结合区域121而言,在马达壳体105上设置了球面部123,在主手柄109上设置了凹面部125,但是,也可以在马达壳体105上设置凹面部125,而在主手柄109上设置球面部123。另外,也可以将结合区域121与马达壳体105以及主手柄109分别设定为独立的部件。
本实施方式虽然是作为旋转式作业工具的一个例子而利用研磨机101来进行了说明的,但是不应局限于研磨机101,例如,像进行研磨作业的抛光机那样,只要是在前端工具进行转动运动的状态下来进行被加工材料的加工作业的旋转式作业工具,即可适用本实施方式。

Claims (3)

1.旋转式作业工具,其具有:
作业工具主体;
前端工具,其被配置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上并通过进行旋转运动对被加工材料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
手柄,其被结合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中的规定的初始位置上,并且沿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延伸,
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作业工具主体而言,可以以其与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结合区域为转动支点,向其与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相交叉的任意方向进行相对转动,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和所述手柄之间,夹设着对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相对转动作用弹力以使手柄返回到所述初始位置的弹性体,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内配置了驱动所述前端工具的马达,
所述结合区域由被配置在所述作业工具主体和手柄这两者之一上的球面部、和被配置在上述两者之另一者上并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卡合在所述球面部上的球面状的凹面部构成,与所述手柄一起旋转的所述弹性体配置在与所述球面部相连的圆筒部的外周,并且,将用于冷却马达的空气导入到所述作业工具主体内的通风用贯通孔,沿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被形成为贯通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具有止转部件,所述止转部件允许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作业工具主体而言以所述结合区域为转动支点进行的相对转动,同时又对所述手柄绕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沿周向的转动进行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工具在结构上包括砂轮,所述砂轮以所述前端工具的旋转轴线与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相交叉的方式配置,
所述手柄可以绕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沿周向转动,
在所述手柄或所述作业工具主体上设有止转部件,所述止转部件在使所述手柄向操作者的握持方向与所述砂轮的旋转轴线相平行的第1位置、或向握持方向与砂轮的旋转轴线相交叉的第2位置进行了转动操作时,在该第1位置或第2位置,允许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作业工具主体而言以所述结合区域为转动支点进行相对转动,同时,又可对所述手柄绕所述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的转动进行限定或解除该限定。
CN2006100019291A 2005-04-20 2006-01-19 旋转式作业工具 Active CN18538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22320A JP4575223B2 (ja) 2005-04-20 2005-04-20 回転工具
JP122320/2005 2005-04-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3857A CN1853857A (zh) 2006-11-01
CN1853857B true CN1853857B (zh) 2010-08-25

Family

ID=36572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019291A Active CN1853857B (zh) 2005-04-20 2006-01-19 旋转式作业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17178B2 (zh)
EP (2) EP1714748B1 (zh)
JP (1) JP4575223B2 (zh)
CN (1) CN1853857B (zh)
DE (1) DE602006018823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05195B2 (ja) 2003-08-01 2010-01-27 株式会社マキタ 往復動式電動工具
JP4857542B2 (ja) * 2004-10-29 2012-01-18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動力工具
US8496073B2 (en) * 2005-10-29 2013-07-30 Aeg Electric Tools Gmbh Portable power tool
US7458882B2 (en) * 2006-03-10 2008-12-02 Assan Izmailov Adjustable handheld tool
JP4962896B2 (ja) * 2006-03-10 2012-06-27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動力工具
US8006778B2 (en) * 2006-06-16 2011-08-30 Robert Bosch Gmbh Handheld power tool
DE102006027784A1 (de) * 2006-06-16 2007-12-20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06027774A1 (de) * 2006-06-16 2007-12-20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WO2008110546A1 (de) * 2007-03-15 2008-09-18 Robert Bosch Gmbh Handgriff mit einem dämpfungselement mit einer gelenkeinheit
DE102007017243A1 (de) * 2007-04-12 2008-10-16 Robert Bosch Gmbh 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08001252A1 (de) * 2008-04-18 2009-10-22 Robert Bosch Gmbh 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08001266A1 (de) 2008-04-18 2009-10-22 Robert Bosch Gmbh Adapterteil für eine Werkzeugmaschine
DE102008001254A1 (de) * 2008-04-18 2009-10-22 Robert Bosch Gmbh Verbindungseinrichtung-Gehäuse-Kombination für eine 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für eine Handwerkzeugmaschine
JP5255959B2 (ja) * 2008-09-03 2013-08-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SE532712C2 (sv) * 2008-12-22 2010-03-23 Atlas Copco Tools Ab Handhållet verktyg för slipning och liknande åtgärder
US8156656B2 (en) * 2009-05-07 2012-04-17 Black & Decker Inc. Hedgetrimmer with rotatable rear handle
US20110039482A1 (en) * 2009-07-29 2011-02-17 Terry Timmons Grinder
JP5836621B2 (ja) * 2011-03-31 2015-12-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動力工具
EP2809470B1 (en) 2012-02-03 2020-01-15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Rotary hammer
US9849577B2 (en) 2012-02-03 2017-12-26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Rotary hammer
US8872049B2 (en) 2012-04-18 2014-10-28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Trigger lock-on lock-off mechanism
US20150367495A1 (en) * 2013-02-28 2015-12-24 Hitachi Koki Co., Ltd. Power tool
DE102014201436A1 (de) * 2014-01-27 2015-07-30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CN106164426B (zh) 2014-03-25 2018-10-09 汉斯延森注油器公司 为汽缸配给润滑油的方法及系统
JP2017007001A (ja) * 2015-06-18 2017-01-12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手持ち式電動工具
JP2017071010A (ja) * 2015-10-06 2017-04-13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US10661426B2 (en) * 2016-02-19 2020-05-26 Makita Corporation Work tool with vibration dampers
JP6696572B2 (ja) * 2016-06-30 2020-05-20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DE102016215660A1 (de) * 2016-08-22 2018-02-22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Dämpfung einer Handwerkzeugmaschine
CN107838878A (zh) * 2016-09-20 2018-03-2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工具
DE102017001002B4 (de) * 2017-02-03 2020-07-23 Gerd Eisenblätter Gmbh Elektrohandwerkzeug mit staubschutz-abdeckung
US11007632B2 (en) * 2017-12-01 2021-05-18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US12021437B2 (en) 2019-06-12 2024-06-25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Rotary power tool
US11919138B2 (en) * 2021-10-19 2024-03-05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DE102022134161A1 (de) * 2021-12-22 2023-06-22 Festool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in Winkelpositionen montierbarem Handgriffgehäusetei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6394A (en) * 1988-04-30 1990-06-26 Hitachi Koko Company, Limited Vibroisolating handle joint structure for power tool
CN1593854A (zh) * 2003-09-10 2005-03-16 株式会社牧田 隔振手柄
CN1765591A (zh) * 2004-10-29 2006-05-03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动力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5418U (ja) * 1983-10-13 1985-05-09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ピボツト機構
DE9018178U1 (de) * 1989-09-08 1998-04-09 Fa. Andreas Stihl, 71336 Waiblingen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DE19546328B4 (de) * 1995-12-12 2007-12-13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drehbaren Handgriff
GB2326190A (en) * 1997-06-14 1998-12-16 Ford Motor Co A ball joint
ATE287320T1 (de) * 1998-12-31 2005-02-15 Fein C & E Gmbh Elektrowerkzeug, insbesondere winkelschleifer
DE10248866B4 (de) * 2002-10-18 2016-03-17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JP4228720B2 (ja) * 2003-02-21 2009-02-25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防振ハンドル
US7052382B2 (en) * 2003-08-26 2006-05-30 Cred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ccessory attachment for rotary hand tool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6394A (en) * 1988-04-30 1990-06-26 Hitachi Koko Company, Limited Vibroisolating handle joint structure for power tool
CN1593854A (zh) * 2003-09-10 2005-03-16 株式会社牧田 隔振手柄
CN1765591A (zh) * 2004-10-29 2006-05-03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动力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14748A3 (en) 2008-07-23
DE602006018823D1 (de) 2011-01-27
CN1853857A (zh) 2006-11-01
EP1714748A2 (en) 2006-10-25
EP2295208A1 (en) 2011-03-16
EP2295208B1 (en) 2015-08-26
EP1714748B1 (en) 2010-12-15
US20060258274A1 (en) 2006-11-16
JP4575223B2 (ja) 2010-11-04
JP2006297536A (ja) 2006-11-02
US7217178B2 (en) 2007-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3857B (zh) 旋转式作业工具
US7721818B2 (en) Power tool having a vibration isolating handle
WO2013084655A1 (ja) 電動工具
WO2015186715A1 (ja) 作業工具
US10058926B2 (en) Power tool
JPH10193285A (ja) 平行変位単一軸振動絶縁装置
JP2013533123A (ja) 手持ち式動力工具用のハンドルシステム
EP0457740B1 (en) A vibrator damped hand held rotary grinding machine
US20080190631A1 (en) Vibration Reduction in Electric Tools
JP2006289562A (ja) ハンドル
EP2455197B1 (en) Power tool
WO2019197012A1 (en) Stop element for a robot having a chassis and a free rear axle housing with two axes of rot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chassis
JP4934717B2 (ja) 回転工具
WO2023243359A1 (ja) 作業機
JP4338469B2 (ja) 携帯型作業機
JP7458162B2 (ja) グラインダ
CN115533835A (zh) 一种多功能减振工具
EP0908134B1 (en) Head assembly for a surface maintenance machine and machine comprising such
JPH10147152A (ja) 電気自動車における補機部品の配設構造
JP7365834B2 (ja) 電動工具
JPS58203736A (ja) 自走式電気掃除機
CN214560604U (zh) 多用途快夹
JP7450465B2 (ja) 遠隔操縦装置
KR20170084862A (ko) 배터리 클램핑 장치
CN117656007A (zh) 动力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