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8013A - 分散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散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48013A CN1848013A CNA2006100737155A CN200610073715A CN1848013A CN 1848013 A CN1848013 A CN 1848013A CN A2006100737155 A CNA2006100737155 A CN A2006100737155A CN 200610073715 A CN200610073715 A CN 200610073715A CN 1848013 A CN1848013 A CN 18480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path
- plc
- diagnostic command
- unusual
- cm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04L12/40176—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 H04L12/4018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bus system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05B19/052—Linking several PLC'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4—Plc safety
- G05B2219/14047—Open circuit, broken line, cable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165—Token ring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Safety Devices In Control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异常发生时能够缩短修复时间的分散控制系统。在通过传输方向相反的现用传输路径(2)及备用传输路径(3)而将多个PLC(10a~10d)予以双重连接所构成的分散控制系统(1)中,PLC(10a~10d)具有:通过现用传输路径(2)及备用传输路径(3)当中的一方的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将诊断命令CMD送往诊断命令传输路径的下游侧PLC的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和当收到诊断命令CMD时通过现用传输路径(2)及备用传输路径(3)当中的与诊断命令传输路径的不同传输路径即确认响应传输路径、将对于诊断命令CMD的确认响应ACK回复至确认响应传输路径的下游侧PLC的确认响应回复手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连接多个PLC(Programable Controler,可编程控制器)所构成的分散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工厂自动化中为了控制多个地点的机械设备,广泛采用将控制各机械设备的PLC通过传输路径而彼此连接所构成的分散控制系统(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在这样构成的以往的分散控制系统中,电源接通后等情况下,作为起始动作,是将诊断命令通过传输路径而传输至各PLC,根据该传输结果来判定系统异常。此外,当判定系统中有异常时,会暂时停止系统,等待操作员进行修复作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581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在以往的分散控制系统中,由于仅是单纯地将诊断命令往单一传输路径的传输方向进行传输,因此虽然能够判定发生异常与否,但是却有无法确定出该异常发生地点的问题。因此,当判定为有异常时,操作员必须要毫无遗漏地检查整个系统,导致系统修复需要很长的时间。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异常发生时能够缩短修复时间的分散控制系统。
权利要求1~13所述的发明,是通过传输方向相反的现用传输路径及备用传输路径而将多个PLC予以双重连接所构成的分散控制系统。
若依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则PLC具有:通过现用传输路径及备用传输路径当中的一方的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将诊断命令送往诊断命令传输路径的下游侧PLC的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和当收到诊断命令时通过现用传输路径及备用传输路径当中的与诊断命令传输路径不同的传输路径即确认响应传输路径、将对于诊断命令的确认响应回复至确认响应传输路径的下游侧PLC的确认响应回复手段。因此当发送了诊断命令的PLC,无法接收来自确认响应传输路径的上游侧PLC的确认响应时,就可判定在和该下游侧PLC之间发生异常。因此,系统中的异常地点可不依靠操作员的检查作业就能加以确定,所以能够缩短系统修复所需时间。
诊断命令传输路径的上游侧PLC和下游侧PLC之间,当形成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及确认响应传输路径当中的至少一条传输路径信号线(以下将该信号线称为「传输路径形成信号线」)发生断线异常时,该上游侧PLC在诊断命令发送后,直到对断线异常采取措施前,都无法接收确认响应。又,对于一PLC,当用来连接诊断命令传输路径的上游侧PLC所需的传输路径形成信号线、和用来连接确认响应传输路径的下游侧PLC所需的传输路径形成信号线发生了彼此相反连接的反连接异常时,该下游侧PLC在诊断命令发送后,不是接收确认响应命令,而是改以接收诊断命令。
于是,若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则PLC具有: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发送了诊断命令的后、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来自确认响应传输路径的上游侧PLC的确认响应时就判定为传输路径形成信号线的断线异常的断线异常判定手段;和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发送了诊断命令的后、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来自确认响应传输路径的上游侧PLC的确认响应、而是收到前记诊断命令时就判定为传输路径形成信号线的反连接异常的反连接异常判定手段。如此一来,PLC就可根据断线异常判定手段的判定结果和反连接异常判定手段的判定结果,来判别异常的种类。因此,由于可根据异常的种类而在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措施,因此可进一步提高系统修复时间的缩短效果。
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发明是,作为PLC,是具备一个主PLC及至少一个副PLC。因此主PLC,在设定时间内,没有从确认响应传输路径的上游侧的副PLC收到确认响应时,就可判定为传输路径形成信号线的断线异常,而接收确认响应前就收到诊断命令时,就可判定为传输路径形成信号线的反连接异常。因此,主PLC可正确地进行断线异常及反连接异常的判别。
若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则副PLC具有:当断线异常判定手段判定为有断线异常时、就将代表断线异常的异常信息通过确认响应传输路径而发送至主PLC的断线异常信息发送手段;和当反连接异常判定手段判定为有反连接异常时、就将代表反连接异常的异常信息通过确认响应传输路径而发送至主PLC的反连接异常信息发送手段。如此一来,由于主PLC在接收到断线异常信息时就可判定为传输路径形成信号线的断线异常,收到反连接异常信息时就可判定为反连接异常,因此能够正确进行这些异常的判别。又,当发送出反连接异常信息的副PLC和主PLC之间存在有其它副PLC时,也能和主PLC一样地进行判定。
若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则主PLC的诊断命令发送手段,是将诊断命令当作系统诊断的触发信号而发送至诊断命令传输路径的下游侧的副PLC;副PLC的诊断命令发送手段,是当接收到诊断命令时,将诊断命令发送至诊断命令传输路径的下游侧的副PLC或主PLC。因此,当将主PLC考虑成诊断命令传输路径的起始端时,根据诊断命令是否到达处于诊断命令传输路径终端的副PLC或主PLC,就可判定有无异常。而且此时各PLC间,通过对诊断命令有无回复确认响应,也可确定出异常地点。
若依据具备多个副PLC的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则每当从各个副PLC的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发送出诊断命令时,用来识别各个副PLC的识别信息累计附加至诊断命令中。如此一来,在诊断命令中累计附加能接收及发送诊断命令的副PLC的识别信息,但是没有附加不能接收及发送诊断命令的副PLC的识别信息。因此,通过分析诊断命令,就可正确确定出系统的正常地点。
若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则副PLC具有: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发送了诊断命令的后、在设定时间内未收到来自诊断命令传输路径的下游侧的副PLC或主PLC的确认响应时就判定为发生系统异常的异常判定手段;和当异常判定手段判定为有系统异常时、在从副PLC或主PLC所收到的诊断命令中附加异常信息而生成异常信息附加命令、并通过确认响应传输路径而将异常信息附加命令发送至主PLC的异常信息附加命令发送手段。这里在副PLC所接收的诊断命令中,由于累计附加能接收及发送过诊断命令的副PLC的识别信息,因此异常信息附加命令是附加该识别信息和异常信息而成的。因此,收到异常信息附加命令的主PLC中,可根据识别信息和异常信息,而正确地确定出系统的正常地点和异常地点。又,当发送出异常信息附加命令的副PLC和主PLC之间存在有其它副PLC时,也能和主PLC一样地正确确定出正常地点及异常地点。
若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则实施:选择现用传输路径以作为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同时还选择备用传输路径以作为确认响应传输路径的正方向系统诊断;和选择备用传输路径以作为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同时还选择现用传输路径以作为确认响应传输路径的反方向系统诊断。如此一来,通过将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和确认响应传输路径予以交替而实施系统诊断,就可判别现用传输路径及备用传输路径当中的哪一条路径发生异常。因此,可提高异常地点的确定精度。
此外,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明中,现用传输路径及备用传输路径的拓扑结构,例如可为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的环形,也可为适当的总线形或星形。
若依据现用传输路径及备用传输路径的拓扑结构为环形的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则PLC具有:通过传输方向为正方向的现用传输路径、将诊断命令发送至现用传输路径下游侧的PLC的正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和通过传输方向为上述正方向的反方向的备用传输路径、将诊断命令发送至备用传输路径下游侧的PLC的反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而且,多个PLC当中,负责系统诊断的1个主PLC的正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及反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将诊断命令当成系统诊断的触发信号而发送至对象的副PLC,主PLC以外的PLC的至少一个副PLC的正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及反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当接收到诊断命令时,便将诊断命令发送至对象的副PLC或主PLC。利用这样的构成,主PLC的正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若是发送出诊断命令,只要现用传输路径中没有异常,则诊断命令就会经由副PLC而送达主PLC。又,主PLC的反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若是发送出诊断命令,只要备用传输路径中没有异常,则诊断命令就会经由副PLC而送达主PLC。因此在主PLC中,在通过正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及反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发送出诊断命令后,利用是否有收到诊断命令,不仅可判定有无异常,还可判别在哪条传输路径上发生异常。因此,系统中的异常地点可不依靠操作员的检查作业就能加以确定,所以能够缩短系统修复所需时间。
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明,是具备当前述分散控制系统中发生异常时、报知该异常的报知装置。因此操作员可根据报知装置的报知,而确实地得知系统中发生异常。
若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明,则报知装置具有显示手段,将分散控制系统的异常地点以图形方式显示。因此操作员可通过显示手段的显示,而在瞬间以视觉确认系统的异常地点,因此可缩短开始对异常处置前的时间。
若依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明,则报知装置所报知的异常为,形成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及确认响应传输路径当中的至少一条传输路径的断线异常、和形成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及确认响应传输路径当中的至少一条传输路径的反连接异常。因此操作员可根据报知装置的报知,而确实地得知系统中发生的断线异常及反连接异常。
若依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明,则报知装置具有显示手段,是将分散控制系统的异常地点以图形方式显示的显示手段,且使得对于断线异常的显示形态和对于反连接异常的显示形态为不同的形态。因此操作员不只可通过显示手段的显示而在瞬间以视觉确认系统的异常地点,还可瞬间掌握该异常是断线异常及反连接异常当中的哪一种异常,因此可缩短开始对异常处置前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的动作例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3是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的动作流程图。
图4是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5是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的动作例的示意图。
图6是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的动作例的示意图。
图7是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9是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的显示动作例的示意图。
图10是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的显示动作例的示意图。
图11是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的显示动作例的示意图。
图12是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的显示动作例的示意图。
图13是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的动作例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分散控制系统
2:现用传输路径(诊断命令传输路径、确认响应传输路径)
2a,2b,2c,2d:信号线
3:备用传输路径(确认响应传输路径、诊断命令传输路径)
3a,3b,3c,3d:信号线
10a:主PLC
10b,10c,10d:副PLC
20:CPU模块
30:通信模块(诊断命令发送手段、确认响应回复手段、断线异常判定手段、反连接异常判定手段、正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反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
31:第一接口
32:第二接口
50:通信模块(诊断命令发送手段、确认响应回复手段、断线异常判定手段、反连接异常判定手段、断线异常信息发送手段、反连接异常信息发送手段、异常判定手段、异常信息附加命令发送手段、正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反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
51:第一接口
52:第二接口
70:面板计算机(报知装置、显示手段)
74:彩色监视器(报知装置、显示手段)
T2:第二设定时间(设定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示于图2。分散控制系统1是通过传输方向相反且拓扑结构为环形的传输路径2和3、而将多个PLC予以双重连接所成的系统。分散控制系统1中的PLC的最大连接数虽然是规定为24,但本实施形态中是连接了4台PLC10a~10d。PLC10a~10d中,预先分配用来识别各台PLC的台号作为识别信息。利用这些PLC10a~10d的共同作用,分散控制系统1可根据来自多个输入设备5的输入信息,而对多个输出设备6进行分散控制,确保安全。
分散控制系统1起动前,操作员选择传输路径2、3当中的一条路径作为现用传输路径,选择另一条路径作为备用传输路径。于是在以下,设选择传输路径2作为现用传输路径,选择传输路径3作为备用传输路径,来进行说明。
连接各PLC10a~10d之间并形成现用传输路径2的信号线2a~2d,和连接各PLC10a~10d间并形成备用传输路径3的信号线3a~3d当中标号末尾相同的组合起来,而构成了一条缆线。此外,本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信号线虽然是光纤线,但亦可将电线当成信号线使用。
PLC10a是负责整个系统控制的具有作为主机功能的主PLC,剩下的PLC10b~10d则是具有作为副机功能的副PLC。
主PLC10a具备有:CPU模块20、通信模块30及输入输出模块40。
CPU模块20是以微电脑为主体而构成。CPU模块20的存储器21中,存储着以梯形图语言(Ladder language)所编写而成的顺序程序(sequenceprogram)。CPU模块20是以CPU22来执行该顺序程序,以管理整个分散控制系统1的通信,同时还将分散控制系统1的诊断结果等信息从通信模块30加以接收,而存储在存储器21中。
通信模块30是以微电脑为主体而构成。通信模块30具有:连接信号线2a、3a的第一接口31、和连接信号线2d、3d的第二接口32。因此在通信模块30中,当信号线2a、3a连接至第二接口32,信号线2d、3d连接至第一接口31时,就成为反连接异常。以下将所述的反连接异常,称为「对主PLC10a的反连接异常」。然后,在通信模块30的存储器33中,存储着以梯形图语言所编写的通信程序。通信模块30是以CPU34来执行该通信程序,从而控制通过接口31、32的数据的收发,同时还根据该收发的结果,实施系统诊断。此外,本实施形态的通信模块30从CPU模块20接收预先从外部输入并存储在存储器21中的各PLC10a~10d的识别信息,用于系统诊断。
紧急按钮及安全传感器等输入设备5、和电动机及机器人等输出设备6,分别通过信号线7、8与输入输出模块40连接。输入输出模块40对来自通信模块30的命令进行响应,执行将输入设备5的信息输入至CPU34、接通或断开输出设备6的电源等动作。
各副PLC10b~10d虽然具备通信模块50及输入输出模块60,但不具备CPU模块。通信模块50除了第一及第二接口51、52所连接的信号线不同这点,以及存储器53中所存储的CPU54所执行的通信程序的内容不同这点以外,和通信模块30的构成相同。这里,副PLC10b的通信模块50中,信号线2b、3b与第一接口51连接,信号线2a、3a与第二接口52连接。副PLC10c的通信模块50中,信号线2c、3c与第一接口51连接,信号线2b、3b与第二接口52连接。副PLC10d的通信模块50中,信号线2d、3d与第一接口51连接,信号线2c、3c与第二接口52连接。因此各副PLC10b~10d的通信模块50中,当第一接口51所应连接的信号线与第二接口52连接、第二接口52所应连接的信号线与第一接口51连接时,就成为反连接异常。以下将所述的反连接异常,称为「对副PLC(10b,10c,10d)的反连接异常」。
输入输出模块60是和主PLC10a的输入输出模块40同样构成。
本实施形态的分散控制系统1中,更有面板计算机70通过信号线71而连接至主PLC10a的CPU模块20。面板计算机70和彩色显示图形、文字等的彩色监视器74成形一体。面板计算机70接收CPU模块20的存储器21中所存储的分散控制系统1的诊断结果,并以彩色监视器74实现与该接收诊断结果相对应显示。
其次,详细说明作为分散控制系统1的起始动作而进行系统诊断时各模块20、30、50及面板计算机70所执行的动作A~M。此外,以下的说明中,将系统诊断时通信模块30、50所收发的诊断命令简称为「CMD」,系统诊断时通信模块30、50所收发的确认响应简称为「ACK」。
A.CPU模块20的初始化
如图3所示,与分散控制系统1的主电源接通或复位进行响应,CPU模块20将通信模块30初始化(步骤S1、S2)。又,各副PLC10b~10d的通信模块50也被初始化。
B.通信模块30的CMD输出
如图3所示,通信模块30一旦被CPU模块20进行初始化,则往现用传输路径2的传输方向也就是正方向开始进行系统诊断(步骤S3)。具体而言,通信模块30将附加有代表正方向的方向信息的CMD,从第一接口31输出。系统正常时,从第一接口31输出的CMD是例如图1(a)所示,通过信号线2a而被传送至现用传输路径2下游侧所相邻的副PLC10b。
如图3所示,通信模块30在输出了附加代表正方向的方向信息的CMD的输出之后,若经过了未图示的第一设定时间T1以上,便往备用传输路径3的传输方向也就是反方向开始进行系统诊断(步骤S4)。具体而言,通信模块30是将附加有代表反方向的方向信息的CMD,从第二接口32输出。系统正常时,从第二接口32输出的CMD例如图1(b)所示,通过信号线3d而被传送至备用传输路径3下游侧所相邻的副PLC10d。
C.通信模块30的ACK输出
附加代表正方向的方向信息的CMD被输入至第一或第二接口31、32时,通信模块30将ACK从第二接口32输出。系统正常时,从第二接口32输出的ACK例如图1(a)所示,通过信号线3d而被传送至备用传输路径3下游侧所相邻的副PLC10d。
附加代表反方向的方向信息的CMD被输入至第一或第二接口31、32时,通信模块30将ACK从第一接口31输出。系统正常时,从第一接口31输出的ACK例如图1(b)所示,通过信号线2a而被传送至现用传输路径2下游侧所相邻的副PLC10b。
此外,通过后述的动作G、H而附加了异常信息的CMD被输入至通信模块30时,本动作C就不会实施。
D.通信模块50的ACK输出
附加代表正方向的方向信息的CMD被输入至第一或第二接口51、52时,通信模块50将ACK从第二接口52输出。系统正常时,从第二接口52输出的ACK例如图1(a)所示,通过信号线3a~3c当中与第二接口52连接的信号线,而被传送至备用传输路径3下游侧所相邻的PLC。
附加代表反方向的方向信息的CMD被输入至第一或第二接口51、52时,通信模块50将ACK从第一接口51输出。系统正常时,从第一接口51输出的ACK例如图1(b)所示,通过信号线2b~2d当中与第一接口51连接的信号线,而被传送至现用传输路径2下游侧所相邻的PLC。
此外,附加异常信息的CMD,被输入至通信模块50时,本动作D就不会实施。
E.通信模块50的CMD输出
附加代表正方向的方向信息的CMD被输入至第一或第二接口51、52时,通信模块50将本身的识别信息附加至该输入CMD。然后,通信模块50将附加该识别信息的CMD从第一接口51输出。系统正常时,从第一接口51输出的CMD例如图1(a)所示,通过信号线2b~2d当中第一接口51连接的信号线,而被传送至现用传输路径2下游侧所相邻的PLC。
附加代表反方向的方向信息的CMD被输入至第一或第二接口51、52时,通信模块50将本身的识别信息附加至该输入CMD。然后,通信模块50将附加该识别信息的CMD从第二接口52输出。系统正常时,从第二接口52输出的CMD例如图1(b)所示,通过信号线3a~3c当中与第二接口52连接的信号线,而被传送至备用传输路径3下游侧所相邻的PLC。
此外,本实施形态中,识别信息在每当CMD从各副PLC10b~10d输出时,就累计附加在该CMD中,当CMD返回至主PLC10a时,则识别信息会被删除。又,附加异常信息的CMD被输入至通信模块50时,该输入CMD不附加识别信息,而直接被输出。再有,关于本动作E的CMD输出,虽然如后述动作例所示,是在上述动作D的ACK输出后才实施,但亦可在该ACK输出前就实施。
F.通信模块50的待机判定
如图4所示,当下述条件F1、F2的中任一条件成立时,通信模块50便会准备下个数据的收发,而进行待机。此外,该判定的成立条件F1、F2中的第二设定时间T2,是被设定成短于第一设定时间T1的时间。又,通信模块50在通过后述的动作G、H而将附加异常信息的CMD输出后,不管条件F1、F2的成立与否,都进行待机。
(F1)来自第一接口51的CMD输出后,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往第一接口51的CMD的非输入状况下,有ACK被输入至第一接口51。
(F2)来自第二接口52的CMD输出后,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往第二接口52的CMD的非输入状况下,有ACK被输入至第二接口52。
G.通信模块50的断线异常判定
如图4所示,通信模块50当下述条件G1成立时,便判断为与现用传输路径2的下游侧所相邻的主PLC或副PLC之间的信号线发生断线异常,并在上述动作E的附加识别信息的CMD中,又再附加上代表断线异常的异常信息及代表反方向的方向信息。然后,通信模块50将附加这些信息的CMD从第二接口52输出。从该第二接口52输出的CMD例如图5(a)所示,通过备用传输路径3而被传送至主PLC10a。
(G1)来自第一接口51的CMD输出后,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ACK及CMD两者都未被输入至第一接口51。
如图4所示,通信模块50当下述条件G2成立时,便判断为与备用传输路径3的下游侧所相邻的主PLC或副PLC之间的信号线发生断线异常,并在上述动作E的附加识别信息的CMD中,又再附加上代表断线异常的异常信息及代表正方向的方向信息。然后,通信模块50将附加这些信息的CMD从第一接口51输出。从该第一接口51输出的CMD例如图5(b)所示,通过现用传输路径2而被传送至主PLC10a。
(G2)来自第二接口52的CMD输出后,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ACK及CMD两者都未被输入至第二接口52。
H.通信模块50的反连接异常判定
如图4所示,通信模块50当下述条件H1成立时,便判断为对现用传输路径2的下游侧所相邻的副PLC的反连接异常,并在因该条件H1成立而被输入至第一接口51的CMD中,附加上代表反连接异常的异常信息及代表反方向的方向信息。然后,通信模块50将附加这些信息的CMD从第二接口52输出。从该第二接口52输出的CMD例如图6(a)所示,通过备用传输路径3而被传送至主PLC10a。
(H1)来自第一接口51的CMD输出后,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往第一接口51的ACK的非输入状况下,有CMD被输入至第一接口51。
如图4所示,通信模块50当下述条件H2成立时,便判断为对备用传输路径3的下游侧所相邻的副PLC的反连接异常,并在因该条件H2成立而被输入至第二接口52的CMD中,附加上代表反连接异常的异常信息及代表正方向的方向信息。然后,通信模块50将附加这些信息的CMD从第一接口51输出。从该第一接口51输出的CMD例如图6(b)所,通过现用传输路径2而被传送至主PLC10a。
(H2)来自第二接口52的CMD输出后,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往第二接口52的ACK的非输入状况下,有CMD被输入至第二接口52。
I.通信模块30的正常判定
如图7所示,通信模块30当下述条件I1~I6成立时,判定为没有系统异常。此外,该判定的成立条件I3~I6中的第三设定时间T3,是被设定成长于第二设定时间T2且短于第一设定时间T1的时间。
(I1)来自第一接口31的CMD输出后,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往第一接口31的CMD的非输入状况下,有ACK被输入至第一接口31。
(I2)来自第二接口32的CMD输出后,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往第二接口32的CMD的非输入状况下,有ACK被输入至第二接口32。
(I3)来自第一接口31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CMD被输入至第二接口32。亦即,作为正方向系统诊断的触发信号而从通信模块30所输出的CMD,通过现用传输路径2而被传送至通信模块30。
(I4)来自第二接口32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CMD被输入至第一接口31。亦即,作为反方向系统诊断的触发信号而从通信模块30所输出的CMD,通过备用传输路径3而被传送至通信模块30。
(I5)来自第一接口31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附加异常信息的CMD没有被输入至第一接口31。
(I6)来自第二接口32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附加异常信息的CMD没有被输入至第二接口32。
J.通信模块30的断线异常判定
如图7所示,通信模块30当下述条件J1~J5成立时,则判定为信号线2a、3a有断线异常,当下述条件J1,J2,J4~J6成立时,则判定为信号线2a有断线异常,当下述条件J1,J3~J5,J7成立时,则判定为信号线3a有断线异常。
(J1)来自第一接口31的CMD输出后,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ACK及CMD两者都未被输入至第一接口31。
(J2)来自第一接口31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CMD未被输入至第二接口32。
(J3)来自第二接口32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CMD未被输入至第一接口31。
(J4)来自第二接口32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附加有代表断线异常的异常信息、以及所累计的识别信息当中作为最新识别信息(以下将该信息称为「最新识别信息」)而附加有代表副PLC10b的识别信息的CMD,输入至第二接口32。
(J5)和上述动作I的条件I2为同一内容。
(J6)和上述动作I的条件I4为同一内容。
(J7)和上述动作I的条件I3为同一内容。
如图7所示,通信模块30当上述条件J2,J3及下述条件J8~J10成立时,则判定为信号线2d,3d有断线异常,当上述条件J2,J6及下述条件J8~J10成立时,则判定为信号线2d有断线异常,当上述条件J3,J7及下述条件J8~J10成立时,则判定为信号线3d有断线异常。
(J8)来自第二接口32的CMD输出后,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ACK及CMD两者都未被输入至第二接口32。
(J9)来自第一接口31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附加有代表断线异常的异常信息、以及作为最新识别信息而附加有代表副PLC10d的识别信息的CMD,输入至第一接口31。
(J10)和上述动作I的条件I1为同一内容。
如图8所示,通信模块30当上述条件J2,J3,J5,J10及下述条件J11,J12成立时,则判定为在确定的2个副PLC间的双重信号线的双方有断线异常。又,当上述条件J2,J5,J6,J10及下述条件J11,J12成立时,通信模块30则判定为,在确定的2个副PLC间的双重信号线当中,形成现用传输路径2的信号线有断线异常。再有,当上述条件J3,J5,J7,J10及下述条件J11,J12成立时,通信模块30则判定为,在确定的2个副PLC间的双重信号线当中,形成备用传输路径3的信号线有断线异常。此外,这些判定当中,所谓「确定的2个副PLC」,是指因为条件J11的成立而输入至第一接口31的CMD的最新识别信息所代表的副PLC、和因为条件J12的成立而输入至第二接口32的CMD的最新识别信息所代表的副PLC。
(J11)来自第一接口31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附加代表断线异常的异常信息的CMD,被输入至第一接口31。
(J12)来自第二接口32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附加代表断线异常的异常信息的CMD,被输入至第二接口32。
K.通信模块30的反连接异常判定
如图8所示,通信模块30当下述条件K1~K4成立时,则判定为有对主PLC10a的反连接异常,当上述条件K1,K3,K4及下述条件K5,K6成立时,则判定为有对副PLC10b的反连接异常,当上述条件K2~K4及下述条件K7,K8成立时,则判定为有对副PLC10d的反连接异常。
(K1)来自第一接口31的CMD输出后,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往第一接口31的ACK的非输入状况下,有CMD被输入至第一接口31。
(K2)来自第二接口32的CMD输出后,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往第二接口32的ACK的非输入状况下,有CMD被输入至第二接口32。
(K3)和上述动作J的条件J2为同一内容。
(K4)和上述动作J的条件J3为同一内容。
(K5)和上述动作I的条件I2为同一内容。
(K6)来自第二接口32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附加有代表反连接异常的异常信息、以及作为最新识别信息而附加有代表副PLC10b的识别信息的CMD,输入至第二接口32。
(K7)和上述动作I的条件I1为同一内容。
(K8)来自第一接口31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附加有代表反连接异常的异常信息、以及作为最新识别信息而附加有代表副PLC10d的识别信息的CMD,输入至第一接口31。
如图8所示,通信模块30当上述条件K3~K5,K7及下述条件K9,K10成立时则判定为,有对确定的副PLC的反连接异常。此外,此判定当中,所谓「确定的副PLC」,是指因为条件K9的成立而输入至第一接口31的CMD的最新识别信息和因为条件K10的成立而输入至第二接口32的CMD的最新识别信息所代表的副PLC,在本实施形态中则相于副PLC10c。
(K9)来自第一接口31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附加代表反连接异常的异常信息的CMD,被输入至第一接口31。
(K10)来自第二接口32的CMD输出后,在第三设定时间T3内,附加代表反连接异常的异常信息的CMD,被输入至第二接口32。
L.通信模块30及CPU模块20的诊断后处理
如图3所示,通信模块30在上述动作I~K的判定后,结束系统诊断,并根据该判定结果而实施相应的处理。具体而言,当判定为没有系统异常或是在传输路径2、3当中只有形成备用传输路径3的信号线有断线异常时,亦即现用传输路径2中没有异常时,通信模块30便开始使用现用传输路径的通常动作,同时将判定结果当成诊断结果而输出至CPU模块20(步骤S5、S6)。另一方面,当判定为有反连接异常或至少现用传输路径2的形成信号线中有断线异常时,亦即现用传输路径2中有异常时,通信模块30便禁止通常动作,同时将判定结果当成诊断结果而输出至CPU模块20(步骤S5、S7)。
此外,对正方向系统诊断和反方向系统诊断各实施一次后,在诊断后处理之前的所定时间,亦可将正方向系统诊断和反方向系统诊断再次交替重复实施一次,来提高判定(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M.面板计算机70的异常报知
面板计算机70一旦从CPU模块20收到有异常的诊断结果,便如图3所示,将异常报知给操作员(步骤S8)。这里本实施形态的面板计算机70,例如图9~11所示,将异常种类和异常地点以图形方式显示于彩色监视器74,以报知异常。此外,图9~11及后述的图12中,因为无法呈现显示色彩的变化,因此是假设以显示浓度的变化来对应于显示色彩的变化。又,图9~12中,在代表PLC的图形100的附近,将该PLC的识别信息的台号附在「PLC」文字的后,以这样的状态来表示。
具体而言,当面板计算机70表示诊断结果为在2个PLC间的单侧信号线的断线异常时,例如进行如图9所示的监视器显示。亦即面板计算机70将表示包含断线异常信号线的缆线的线状图形110变成和表示正常缆线的图形111不同的颜色,来加以显示。同时,面板计算机70将表示断线异常的信号线形成的传输路径的传输方向的箭头、和表示该传输路径的种类的文字(在图9的例子中,是代表备用传输路径的文字「BACKUP」),显示在图形110的附近。
另一方面,当表示诊断结果为在2个PLC间的两侧信号线的断线异常时,面板计算机70进行例如图10所示的监视器显示。亦即面板计算机70将表示包含断线异常信号线的缆线的线状图形110的一部份以虚线形态、且变成和表示正常缆线的图形111不同的颜色,来加以显示。
又另一方面,当表示诊断结果为反连接异常时,面板计算机70进行例如图11所示的监视器显示。亦即面板计算机70将表示包含反连接状态的信号线的两条缆线的线状图形112及113、和表示PLC的图形100的连接形态,以例如与图12所示正常时的连接形态不同的形态来加以显示。同时,面板计算机70将图形112、113的颜色变成与正常时不同的颜色来加以显示。
其次,对于系统诊断的顺序动作例来加以说明。
α.系统正常时
根据图1说明系统正常动作时的顺序动作例。此外图1的圆圈数字与以下带括号数字所说明的各动作步骤的该括号数字相对应。(1)随着电源接通或复位,主PLC10a从第一接口31输出CMD,而开始正方向系统诊断。该输出CMD是通过信号线2a而被送往副PLC10b。(2)接收到CMD的副PLC10b将ACK从第二接口52输出。该输出ACK是通过信号线3a而被送往主PLC10a。(3)ACK输出后,副PLC10b将已附加了自身识别信息的CMD从第一接口51输出。该输出CMD是通过信号线2b而被送往副PLC10c。(4)~(7)根据上述(2)的来自第二接口52的ACK输出和根据上述(3)的来自第一接口51的CMD输出,利用副PLC10c、10d依次进行。(8)接收到副PLC10d的输出CMD的主PLC10a将ACK从第二接口32输出。该输出ACK是通过信号线3d而被送往副PLC10d。
(9)ACK输出后的经过第一设定时间T1后,主PLC10a从第二接口32输出CMD,而开始反方向系统诊断。该输出CMD是通过信号线3d而被送往副PLC10d。(10)接收到CMD的副PLC10d将ACK从第一接口51输出。该输出ACK是通过信号线2d而被送往主PLC10a。(11)ACK输出后,副PLC10d将已附加了自身识别信息的CMD从第二接口52输出。该输出CMD是通过信号线3c而被送往副PLC10c。(12)~(15)根据上述(10)的来自第一接口51的ACK输出和根据上述(11)的来自第二接口52的CMD输出,利用副PLC10c、10b依次进行。(16)接收到副PLC10b的输出CMD的主PLC10a将ACK从第一接口31输出。该输出ACK是通过信号线2a而被送往副PLC10b。(17)如上所述,因为上述条件I1~I6成立,所以主PLC10a最终判定为没有系统异常,而开始通常动作。
β.单侧断线异常时
根据图5说明信号线3b断线异常时的顺序动作例。此外,图5的圆圈数字与以下带括号数字所说明的各动作步骤的该括号数字相对应。(1)~
(3)是和上述动作例α的步骤(1)~(3)相同的内容。(4)接收到CMD的副PLC10c将ACK从第二接口52输出。该输出ACK因为信号线3b的断线异常而无法被送往副PLC10b。(5)~(8)是和上述动作例α的步骤(5)~
(8)相同的内容。因此,由于CMD返回至主PLC10a,所以该时刻主PLC10a可以知道现用传输路径2中没有异常。(9)无法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接收来自副PLC10c的输出ACK的副PLC10b,判定为有断线异常,并生成附加有代表该断线异常的异常信息的CMD,而从第二接口52输出。该输出CMD是通过信号线3a而被送往主PLC10a。该时刻主PLC10a可以知道在备用传输路径3中发生了断线异常。
(10)附加异常信息的CMD接收后的经过第一设定时间T1后,主PLC10a便从第二接口32输出CMD,而开始反方向系统诊断。该输出CMD是通过信号线3d而被送往副PLC10d。(11)~(13)是和上述动作例α的步骤(10)~
(12)相同的内容。(14)ACK输出后,副PLC10c将已附加了自身识别信息的CMD从第二接口52输出。该输出CMD因为信号线3b的断线异常而无法被送达副PLC10b,因此从副PLC10b的第一接口51不会输出ACK。(15)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无法接收来自副PLC10b的ACK的副PLC10c,生成附加有代表断线异常的异常信息的CMD,而从第一接口51输出。该输出CMD是通过信号线2c而被送往副PLC10d。(16)接收到附加异常信息的CMD的副PLC10d,将该接收CMD直接从第一接口51输出。该输出CMD是通过信号线2d而被送往主PLC10a。(17)如以上所述,因为上述条件J3,J5,J7,J10~J12成立,所以主PLC10a下达在信号线3b中有断线异常的最终判定,而例如禁止顺序程序的一部份动作等,来禁止通常动作。(18)面板计算机70便将断线异常地点、例如图9所示进行监视器显示,而进行报知。
γ.两侧断线异常时
根据图13说明信号线2a,3a断线异常时的顺序动作例。此外,图13的圆圈数字与以下带括号数字所说明的各动作步骤的该括号数字相对应。
(1)随着电源接通或复位,主PLC10a从第一接口31输出CMD,而开始正方向系统诊断。该输出CMD因为信号线2a的断线异常而无法被送达副PLC10b,因此从副PLC10b的第二接口52不会输出ACK。因此,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无法接收ACK的主PLC10a,在该时刻就可知道在PLC10a,10b间发生了断线异常。
(2)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无法接收来自副PLC10b的ACK的副PLC10c,在第一设定时间T1后便从第二接口32输出CMD,而开始反方向系统诊断。该输出CMD是通过信号线3d而被送往副PLC10d。(3)~(7)是和上述动作例α的步骤(10)~(14)相同的内容。(8)ACK输出后,副PLC10b将已附加了自身识别信息的CMD从第二接口52输出。该输出CMD因为信号线3a的断线异常而无法被送达主PLC10a,因此从主PLC10a的第一接口51不会输出ACK。(9)在第二设定时间T2内,无法从主PLC10a接收ACK的副PLC10b判定为有断线异常,并生成附加有代表该断线异常的异常信息的CMD,而从第一接口51输出。该输出CMD是通过信号线2b而被送往副PLC10c。(10),(11)根据上述动作例β的步骤(16),附加异常信息的CMD的输出是利用副PLC10c,10d依次进行。如此一来,从副PLC10b输出的附加异常信息的CMD送达至主PLC10a。(12)如以上所述,因为上述条件J1~J5成立,所以主PLC10a下达在信号线2a、3a中有断线异常的最终判定,禁止通常动作。(13)面板计算机70便将断线异常信息、例如图10所示进行监视器显示,而进行报知。
δ.反连接异常时
根据图6说明对副PLC10c反连接异常时的顺序动作例。此外图6的圆圈数字与以下带括号数字所说明的各动作步骤的该括号数字相对应。
(1)~(3)是和上述动作例α的步骤(1)~(3)相同的内容。(4)接收到副PLC10b的输出CMD的副PLC10c将ACK从第二接口52输出。该输出ACK因为对副PLC10c的反连接异常而通过信号线2c被送往副PLC10d,因此不会被送往副PLC10b。(5)ACK输出后,副PLC10c将已附加了自身识别信息的CMD从第一接口51输出。该输出CMD因为反连接异常而通过信号线3b而被送往副PLC10b。(6)CMD输出后,未收到ACK反而收到CMD的副PLC10b将ACK从第一接口51输出。该输出ACK因为反连接异常而通过信号线2b而被送往副PLC10c。(7)ACK输出后,副PLC10b便判定为有反连接异常,生成附加有代表该反连接异常的异常信息的CMD,从第二接口52输出。该输出CMD是通过信号线3a而被送往主PLC10a。因此,在该时刻,主PLC10a可知道发生了反连接异常。
(8)~(10)是和上述动作例β的步骤(10)~(12)相同的内容。(11)接收到副PLC10d的输出CMD的副PLC10c将ACK从第一接口51输出。该输出ACK因为对副PLC10c的反连接异常而通过信号线3b被送往副PLC10b,因此不会被送往副PLC10d。(12)ACK输出后,副PLC10c将已附加了自身识别信息的CMD从第二接口52输出。该输出CMD因为反连接异常而通过信号线2c而被送往副PLC10d。(13)CMD输出后,未收到ACK反而收到CMD的副PLC10d将ACK从第二接口52输出。该输出ACK因为反连接异常而通过信号线3c而被送往副PLC10c。(14)ACK输出后,副PLC10d便判定为有反连接异常,生成附加有代表该反连接异常的异常信息的CMD,从第一接口51输出。该输出CMD是通过信号线2d而被送往主PLC10a。(15)如以上所述,因为上述条件K3~K5,K7,K9,K10成立,所以主PLC10a下达有对副PLC10c反连接异常的最终判定,而禁止通常动作。(16)面板计算机70便将反连接异常地点、例如图11所示进行监视器显示,而进行报知。
若依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形态,则在正常时,作为正方向系统诊断的触发信号而从主PLC10a输出的CMD,是会经由现用传输路径2而返回至主PLC10a。又,在正常时,作为反方向系统诊断的触发信号而从主PLC10a输出的CMD,是会经由备用传输路径3而返回至主PLC10a。因此主PLC10a便可根据监视CMD的返回状况来判定有无异常,而且可根据该监视来正确地确定出发生异常的传输路径。
再有,若依据本实施形态,则正常时的各PLC10a~10d间,附加代表正方向的方向信息的CMD是通过现用传输路径2发送,对该CMD的ACK是通过备用传输路径3回复。又,正常时的各PLC10a~10d之间,附加代表反方向的方向信息的CMD是通过备用传输路径3发送,对该CMD的ACK是通过现用传输路径2回复。因此各PLC10a~10d在CMD的输出后,监视ACK及CMD的接收状况,就可判别在相邻PLC之间的断线异常或对相邻PLC的反连接异常。而且在主PLC10a的情况下,还可通过监视ACK及CMD的接收状况来判别对自身的反连接异常。
又,若依据本实施形态,则副PLC10b~10d间的断线异常或对副PLC10b~10d的反连接异常这类副机有关的异常发生时,代表该异常种类的异常信息是和CMD一并给予主PLC10a。因此主PLC10a可通过监视CMD的返回状况或ACK及CMD的接收状况,来正确地判别很难判断的副机有关的异常。而且,副机有关异常发生时给予主PLC10a的CMD中,与异常信息一起附加在诊断方向上可接收及发送CMD的副PLC的识别信息。因此主PLC10a可通过监视CMD的返回状况或ACK及CMD的接收状况,来正确地确定出很难确定的副机有关的异常的发生地点。
另外,若依据本实施形态,则为了将异常向操作员报知,而将分散控制系统1中的异常种类及异常地点在面板计算机70的彩色监视器74上以图形显示。因此操作员可以瞬间知道异常种类和异常地点。
如此一来,若依据本实施形态,则分散控制系统1中的异常种类及异常地点可不须依靠操作员的检查作业,就能自动地加以确定并报知。如此一来,操作员可在短时间内采取与异常相对应的措施,所以分散控制系统1的修复所需时间可以缩短。
以上本实施形态当中,通信模块30、50是相当于权利要求范围中所述的「诊断命令发送手段」、「确认响应回复手段」、「断线异常判定手段」、「反连接异常判定手段」、「正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及「反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又,本实施形态当中,通信模块50是相当于权利要求范围中所述的「断线异常信息发送手段」、「反连接异常信息发送手段」、「异常判定手段」及「异常信息附加命令发送手段」。再有,本实施形态当中,第二设定时间T2是相当于权利要求范围中所述的「设定时间」。然后在本实施形态当中,正方向系统诊断时,现用传输路径2是相当于权利要求范围中所述的「诊断命令传输路径」,且备用传输路径3是相当于权利要求范围中所述的「确认响应传输路径」;反方向系统诊断时,备用传输路径3是相当于权利要求范围中所述的「诊断命令传输路径」,且现用传输路径2是相当于权利要求范围中所述的「确认响应传输路径」。另外,在本实施形态当中,与彩色监视器74一体化的面板计算机70是相当于权利要求范围中所述的「报知装置」及「显示手段」。
至此为止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非受限于所述实施形态来进行解释。
例如副PLC是只要至少有一台即可,可随着分散控制系统的规格、使用状况等而使用合适数量的副PLC。又,分散控制系统的现用传输路径及备用传输路径的拓扑结构,除了上述实施形态中所说明的环形以外,也可采用适当的总线形或星形。
又,经由系统诊断所获得的异常信息或诊断结果等,也可通过与副PLC所连接的装置来参考,此时,也可以用所述装置来实现上述实施形态的面板计算机70的功能。再有,作为利用面板计算机70进行的异常种类和异常地点的显示形态,除了上述实施形态中所说明过的形态以外,还可在彩色监视器74上所显示的全部PLC的台号当中,对于夹住断线地点的PLC或处于反连接状态的PLC的台号,使其显示文字的颜色或文字周围的颜色有所变化。另外,作为以显示来报知异常的报知装置,除了面板计算机70以外,还可采用具备信息显示功能的各种装置中追加了按照本发明的功能的装置。再有,作为报知装置,除了以显示来报知异常的装置以外,还可以采用例如使用声音、或显示和声音组合来报知异常的装置。此外,以声音来报知的时候,也可随着异常种类或异常地点,使该报知声音相应发生变化。
Claims (13)
1.一种分散控制系统,是通过传输方向相反的现用传输路径及备用传输路径而将多个PLC予以双重连接所构成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为,
所述PLC具有:
通过所述现用传输路径及所述备用传输路径当中的一方的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将诊断命令送往所述诊断命令传输路径的下游侧的所述PLC的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和
当收到所述诊断命令时,通过所述现用传输路径及所述备用传输路径当中的与所述诊断命令传输路径不同的传输路径即确认响应传输路径、将对于所述诊断命令的确认响应回复至所述确认响应传输路径的下游侧的所述PLC的确认响应回复手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为,
所述PLC具有:
所述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发送了所述诊断命令的后、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确认响应传输路径上游侧的所述PLC的所述确认响应时就判定为形成所述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及所述确认响应传输路径当中的至少一条传输路径的信号线发生断线异常的断线异常判定手段;和
所述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发送了所述诊断命令的后、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确认响应传输路径上游侧的所述PLC的所述确认响应、而是收到所述诊断命令时就判定为、形成所述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及所述确认响应传输路径当中的至少一条传输路径的信号线发生反连接异常的反连接异常判定手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为,
作为所述PLC,是具备一个主PLC及至少一个副PLC,
所述副PLC具有:
当所述断线异常判定手段判定为有断线异常时、就将代表断线异常的异常信息通过所述确认响应传输路径而发送至所述主PLC的断线常信息发送手段;和
当所述反连接异常判定手段判定为有反连接异常时、就将代表反连接异常的异常信息,通过所述确认响应传输路径而发送至所述主PLC的反连接异常信息发送手段。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为,
作为所述PLC,是具备一个主PLC及至少一个副PLC,
所述主PLC的所述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将所述诊断命令当作系统诊断的触发信号,而发送至所述诊断命令传输路径下游侧的所述副PLC,
所述副PLC的所述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当接收到所述诊断命令时,将所述诊断命令发送至所述诊断命令传输路径下游侧的所述副PLC或所述主PLC。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为,
所述副PLC具备有多个,
每当从各个所述副PLC的所述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发送出所述诊断命令时,用来识别各个所述副PLC的识别信息累计附加至所述诊断命令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为,
所述副PLC具有:
所述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发送了所述诊断命令的后、在设定时间内未收到来自所述诊断命令传输路径下游侧的所述副PLC或所述主PLC的所述确认响应时就判定为发生系统异常的异常判定手段;和
当所述异常判定手段判定为有系统异常时在从所述副PLC或所述主PLC所收到的所述诊断命令中附加异常信息而生成异常信息附加命令、并通过所述确认响应传输路径而将所述异常信息附加命令发送至所述主PLC的异常信息附加命令发送手段。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为,实施:
选择所述现用传输路径以作为所述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同时还选择所述备用传输路径以作为所述确认响应传输路径的正方向系统诊断;和
选择所述备用传输路径以作为所述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同时还选择所述现用传输路径以作为所述确认响应传输路径的反方向系统诊断。
8.如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现用传输路径及备用传输路径的拓扑结构是环形。
9.一种分散控制系统,是通过传输方向相反且拓扑结构为环形的现用传输路径及备用传输路径而将多个PLC予以双重连接所构成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为,
所述PLC具有:
通过传输方向为正方向的所述现用传输路径、将诊断命令发送至所述现用传输路径下游侧的所述PLC的正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和
通过传输方向为上述所述正方向的反方向的所述备用传输路径、将诊断命令发送至所述备用传输路径下游侧的所述PLC的反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
多个所述PLC当中,负责系统诊断的1个主PLC的所述正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及所述反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将所述诊断命令当成系统诊断的触发信号而发送至对象的所述副PLC,
所述主PLC以外的所述PLC的至少一个副PLC的所述正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及所述反方向诊断命令发送手段,当接收到所述诊断命令时,便将所述诊断命令发送至对象的所述副PLC或所述主PLC。
10.如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为,具备当所述分散控制系统中发生异常时、报知该异常的报知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报知装置具有将所述分散控制系统的异常地点以图形方式显示的显示手段。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报知装置所报知的异常为,形成所述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及所述确认响应传输路径当中的至少一条传输路径的断线异常、和形成所述诊断命令传输路径及所述确认响应传输路径当中的至少一条传输路径的反连接异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报知装置具有显示手段,是将所述分散控制系统的异常地点以图形方式显示的显示手段,且使得对于所述断线异常的显示形态和对于所述反连接异常的显示形态为不同的形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108914 | 2005-04-05 | ||
JP2005108914A JP4461485B2 (ja) | 2005-04-05 | 2005-04-05 | 分散制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48013A true CN1848013A (zh) | 2006-10-18 |
CN100568132C CN100568132C (zh) | 2009-12-09 |
Family
ID=36928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737155A Active CN100568132C (zh) | 2005-04-05 | 2006-04-05 | 分散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55680B2 (zh) |
EP (1) | EP1710642B1 (zh) |
JP (1) | JP4461485B2 (zh) |
CN (1) | CN100568132C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7813A (zh) * | 2009-07-30 | 2012-01-11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安全传感器及安全传感器的异常检测方法 |
CN104144074A (zh) * | 2013-05-07 | 2014-11-12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系统 |
CN105700510A (zh) * | 2014-12-09 | 2016-06-22 | 现代奥特劳恩株式会社 | Can通信系统的错误分散检测方法及can通信系统 |
CN110754067A (zh) * | 2017-07-07 | 2020-02-04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
CN113950648A (zh) * | 2019-06-18 | 2022-01-1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控制系统及信息记录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52228B2 (ja) * | 2006-12-18 | 2012-06-13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Plc分散制御システム |
US7974793B2 (en) | 2007-08-31 | 2011-07-05 | Siemens Industry, Inc. | Systems, and/or devices to control the synchronization of diagnostic cycles and data conversion for redundant I/O applications |
US8374094B2 (en) * | 2008-12-11 | 2013-02-12 |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to verify a communication path between a field device and a process controller in a process control system |
JP4942797B2 (ja) * | 2009-07-24 | 2012-05-30 | 株式会社 エニイワイヤ | 制御・監視システム |
US9129061B2 (en) | 2012-07-25 | 2015-09-08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n-chip debugging |
JP5920169B2 (ja) * | 2012-10-22 | 2016-05-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不正コネクション検出方法、ネットワーク監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9442815B2 (en) * | 2012-10-31 | 2016-09-13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 Distributed on-chip debug triggering with allocated bus lines |
WO2015037022A1 (en) * | 2013-09-13 | 2015-03-19 | Bonino S.P.A Con Unico Azionista |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of an industrial machine |
JP6870347B2 (ja) * | 2017-01-31 | 2021-05-12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
US9929516B1 (en) * | 2017-03-02 | 2018-03-27 |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connectors configured to detect misconnections |
CN110854801A (zh) * | 2019-10-25 | 2020-02-28 | 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plc的大功率特种电源故障连锁保护装置 |
FR3104789B1 (fr) * | 2019-12-12 | 2021-11-05 |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 Détecteur de sécurité et système de détection de sécurité incluant ledit détecteur de sécurité |
CN113311780A (zh) * | 2021-06-02 | 2021-08-27 | 中材天山(云浮)水泥有限公司 | 一种熟料出库自动控制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39655A (en) * | 1982-03-16 | 1985-09-03 | Phoenix Digital Corporation | Microcomputer based distributed control network |
JP2533550B2 (ja) * | 1987-07-10 | 1996-09-1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デ―タ通信ネットワ―クにおける構成制御方法 |
US4835763A (en) * | 1988-02-04 | 1989-05-30 |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 Survivable ring network |
US5170113A (en) * | 1989-07-20 | 1992-12-08 | Prime Computer, Inc. | Electric cable connection error-detect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5218604A (en) * | 1990-08-31 | 1993-06-08 |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 Dual-hubbed arrangement to provide a protected ring interconnection |
US5421002A (en) * | 1991-08-09 | 1995-05-30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switching between redundant buses in a distributed processing system |
JP3438105B2 (ja) * | 1994-03-18 | 2003-08-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迂回経路探索方法 |
US6269452B1 (en) * | 1998-04-27 | 2001-07-3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ult recovery for a two line bi-directional ring network |
JP4132322B2 (ja) * | 1998-12-16 | 2008-08-1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記憶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4149680B2 (ja) * | 2001-03-21 | 2008-09-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迂回経路設計方法 |
JP2002358106A (ja) | 2001-05-31 | 2002-12-13 | Omron Corp | 安全コントローラ |
JP4036652B2 (ja) * | 2002-01-29 | 2008-01-2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リング制御ノード |
US6904542B2 (en) * | 2002-03-11 | 2005-06-07 | Ciena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group-based distributed protection switching |
JP3620527B2 (ja) * | 2002-09-03 | 2005-02-1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ループ状インタフェースの障害解析方法及び障害解析機能を有するシステム |
JP3761170B2 (ja) * | 2002-11-07 | 2006-03-2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形態及びデータ送受信装置 |
US7146538B2 (en) * | 2003-03-28 | 2006-12-0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Bus interface module |
US7210069B2 (en) * | 2003-05-13 | 2007-04-2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Failure recovery in a multiprocessor configuration |
-
2005
- 2005-04-05 JP JP2005108914A patent/JP4461485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4-05 EP EP06112255A patent/EP1710642B1/en active Active
- 2006-04-05 CN CNB2006100737155A patent/CN100568132C/zh active Active
- 2006-04-05 US US11/397,739 patent/US7555680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7813A (zh) * | 2009-07-30 | 2012-01-11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安全传感器及安全传感器的异常检测方法 |
CN102317813B (zh) * | 2009-07-30 | 2013-11-13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安全传感器及安全传感器的异常检测方法 |
CN104144074A (zh) * | 2013-05-07 | 2014-11-12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系统 |
CN104144074B (zh) * | 2013-05-07 | 2019-01-01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系统 |
CN105700510A (zh) * | 2014-12-09 | 2016-06-22 | 现代奥特劳恩株式会社 | Can通信系统的错误分散检测方法及can通信系统 |
CN105700510B (zh) * | 2014-12-09 | 2018-04-03 | 现代奥特劳恩株式会社 | Can通信系统的错误分散检测方法及can通信系统 |
US9947144B2 (en) | 2014-12-09 | 2018-04-17 | Hyundai Autron Co., Ltd. | Error variance detection method of CA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CAN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0754067A (zh) * | 2017-07-07 | 2020-02-04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
CN113950648A (zh) * | 2019-06-18 | 2022-01-1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控制系统及信息记录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60236189A1 (en) | 2006-10-19 |
JP4461485B2 (ja) | 2010-05-12 |
EP1710642A3 (en) | 2011-06-22 |
EP1710642A2 (en) | 2006-10-11 |
US7555680B2 (en) | 2009-06-30 |
EP1710642B1 (en) | 2012-08-15 |
CN100568132C (zh) | 2009-12-09 |
JP2006293420A (ja) | 2006-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48013A (zh) | 分散控制装置 | |
CN1658106A (zh) | 机器管理系统以及用于机器管理的消息服务器 | |
CN1231402C (zh) | 工业薄膜加工动力输送系统的故障预测装置和方法 | |
CN1248945C (zh) | 升降机设备的管理装置、使用它的楼房设备的改进方法和管理方法以及升降机系统 | |
CN1050659C (zh) | 用于空调器的驱动控制装置 | |
RU2449338C2 (ru) | Ручной монитор шины для полевого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 |
CN101075137A (zh) | 远程输入/输出系统 | |
CN1185130C (zh) | 火车检测系统和火车检测方法 | |
CN1304911C (zh) | 提高机器生产率的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81323C (zh) | 振动监视装置和振动监视条件决定装置 | |
CN101075135A (zh) | 保险控制器 | |
CN1852177A (zh) | 测试适配器和测试工具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 |
CN1132006C (zh) | 容错多点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 | |
WO2019218419A1 (zh) | 一种确定车辆维修方案的方法及装置 | |
CN1854706A (zh) | 诊断机器的方法和系统 | |
CN1347054A (zh) | 半导体制品的生产和生产设备及其电子交易系统与方法 | |
CN1232555A (zh) | 自动生成实时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图形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130241586A1 (en) | Industrial automatic-diagnostic device | |
CN1881923A (zh) | 车载通信系统和车载网关装置 | |
CN1941017A (zh) | 通信方法以及实现它的家庭自动化设施 | |
CN105204463B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打标机系统及其打标方法 | |
CN1111793C (zh) | 冗余装置 | |
CN1933433A (zh) | 通信设备,通信状态检测方法和通信状态检测程序 | |
CN1352619A (zh) | 电梯的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
CN101035030A (zh) | 工业以太网数据监控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