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4530A - 双针床经编机 - Google Patents
双针床经编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44530A CN1844530A CNA2005100761817A CN200510076181A CN1844530A CN 1844530 A CN1844530 A CN 1844530A CN A2005100761817 A CNA2005100761817 A CN A2005100761817A CN 200510076181 A CN200510076181 A CN 200510076181A CN 1844530 A CN1844530 A CN 18445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r
- crochet hook
- motion
- knitting machine
- sle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10—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27/24—Thread guide bar assemblies
- D04B27/26—Shogging devices therefor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3/00—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s
- D04B23/02—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s with two sets of nee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该经编机具有一个第一钩针针床、一个与该第一钩针针床间隔布置的第二钩针针床、至少一个梳栉-其导纱针在两个钩针针床上形成线圈、一个横移驱动机构-它在机器方向上在梳栉和钩针针床之间产生一个相对运动、还有一个连续摆动驱动机构-它在一个使导纱针穿过钩针之间的针间空隙的方向上产生作为连续摆动运动的在梳栉和钩针针床之间的相对运动。想以较高的速度来驱动一个这样的双针床经编机。为此规定了:连续摆动驱动机构(1)具有一个凸轮(14),该凸轮的曲面控制所述相对运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该经编机具有一个第一钩针针床、一个与该第一钩针针床间隔布置的第二钩针针床、至少一个梳栉-其导纱针在两个钩针针床上形成线圈、一个横移驱动机构-它在机器方向上在梳栉和钩针针床之间产生一个相对运动、还有一个连续摆动驱动机构-它在一个使导纱针穿过钩针之间的针间空隙的方向上产生作为连续摆动运动的在梳栉和钩针针床之间的相对运动。
背景技术
用双针床经编机一般制造间距针织品(Abstandsgewirke)。这种类型的经编织物由一个前衬布面和一个后衬布面组成,前者借助于第一钩针针床产生,后者借助于第二钩针针床产生。这两个衬布面通过间距纱线、也称为绒头纱相连接。间距纱在此借助于紧固在梳栉上的导纱针交替地引向两个衬布面并在那里编入。
若梳栉应该在两个钩针针床上形成线圈的话,那么使其多次受到控制,使它在一个针钩循环中必须总共完成三个连续摆动循环,为此可参见DE 21 34 279 A1。梳栉首先位于一个连续摆动轴线上在所述两个钩针针床之间的中间,其中这两个钩针针床处于脱圈位置上。从所述中间位置起首先在一个第一方向上进行梳栉的偏移运动,从而使应该位于另外方向上并且到达梳栉位置中的钩针不再位于梳栉之下;或者当应用多个梳栉时位于梳栉组件之下。该位置对于针背垫纱来说是必需的。针床和因此钩针就可以升起,而同时进行针背垫纱。
然后进行针前垫纱,其方法是使导纱针穿过钩针针床摆动,一直到它们位于针钩之前。应该实施一种针前垫纱的梳栉进行侧向横移,也就是在机器方向上将纱线置于针钩下面对折并摆动返回,而具有钩针的梳栉开始落下。在所述梳栉脱圈之后又开始梳栉的一种偏移运动,以便使导纱针又进入到一个相对于第二钩针针床来说有利的针背垫纱位置中。
梳栉的这种运动流程受一个控制装置的影响,该装置实际上必须以如同主轴三倍的速度来工作。换句话说,当主轴转动120°时必须实现一个完全的连续摆动运动。因此梳栉的一个连续摆动运动相对于主轴转速来说具有三倍的基频。
这通常如此来实现:使一个曲柄通过一个变速箱与机器主轴相连。该曲柄控制所述连续摆动运动。它的转速为主轴转速的三倍。因而梳栉的导纱针只是很短地出现在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可以实施横移运动,而并不与钩针相碰。此时梳栉以相对较高的速度在针钩前面摆动,以便进行针前垫纱。由于返回摆动运动实际上必须无时间滞后地进行,因此用于使梳栉在时间上横移的时间间隔是很短的。这又要求梳栉在横移方向上有一个很大的加速度,因此肯定由导纱针可以使纱线置于钩针的钩子下面对折。因而所述梳栉的必要的快速横移运动在针前垫纱时通过高的负荷对提花传动装置产生不利的作用。
所有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一个这种类型的经编机的工作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能够以较高速度驱动一种双针床经编机。
该任务在开头所述类型的一种经编机中按如下方法来解决:连续摆动驱动机构有一个凸轮,该凸轮的曲线控制所述相对运动。
使用一个这样凸轮就可以不再依靠一个曲柄了。与此相应地也可以不再使一个曲柄以三倍的转速旋转了。更确切地说,所述凸轮可以以一个比曲柄较小的转速来驱动,因此曲柄的转速不再限制经编机的工作速度了。
所述曲面最好有三个运动循环(Bewegungszyklus)。在此情况下可以使凸轮以与主轴相同的转速旋转。若设置了多于三个运动循环,那么凸轮也可以旋转得慢些。但在三个运动循环时实现了一种令人满意的转速特性。
每个运动循环最好具有一个与正弦形状不同的形状。那就不再依赖于以一种正弦形的形状来控制梳栉的连续摆动运动。更确切地说,可以使梳栉在一些范围内比在一种正弦形状时运动得更快。因此在其它范围内就有一个时间上的储备,可以充分利用这储备,使梳栉在此处运动得更慢些。例如对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为导纱针的横移运动规定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与之相应地可以使所述对于梳栉的一个横移运动来说必要的加速度保持较小,这就使机器的负荷总的来说保持较小。
所述运动循环最好是相同的。这在制造凸轮时显示出优越性。同样也简化了凸轮在经编机里的装配,因为在装配方法上可以更加自由。
凸轮更为优选地至少具有一个停止部段-它具有一个预定的长度,在此停止部段里连续摆动运动的速度几乎等于零。所述曲面控制所述梳栉,使连续摆动运动在某些位置上在到达一个终端位置时就发生所谓的中断。这里当然不需要绝对的停止。一种缓慢的运动完全是允许的。但是可以应用所述停止时间,以便使导纱针引起横移运动。如果可以使导纱针的横移运动和连续摆动运动按此方式去除耦合,那么就有更多的方法使纱线以更高的可靠性围绕在钩针周围对折。
此处最好使停止部段布置在具有相反的运动方向的两个运动部段之间。所述停止段也就是位于运动的两个相位之间,在这两个相位里使导纱针朝向一个极端位置或者由这个极端位置上离开。这里实现了与一个正弦曲线的对比:可以大大延长所述时间间隔,在该时间间隔里所述曲面具有其最大值。
所述曲面更为优选地在一个30°,150°和270°时的方向上和在90°,210°和330°时的相反方向上控制梳栉的一个极端位置。这些角度涉及到一个起始位置,在该位置上梳栉位于连续摆动方向上在所述两个钩针针床之间的中间。
所述凸轮最好有两个控制面,它们在相反的驱动方向上起作用。凸轮使梳栉产生强制导向,因而在每个运动相位上肯定可以使梳栉实施所希望的连续摆动运动。也不需要例如由弹簧或类似部件引起的使凸轮与梳栉保持作用的外力。因为不必克服这种弹簧力,所以用于驱动梳栉所需要的力就较小。
每个控制面最好与一个自身的滚轮共同作用。这使凸轮和梳栉之间的摩擦较小。
此处特别优选地使凸轮罐状地具有一个圆周壁,其中一个控制面形成在圆周壁的内侧面上,一个控制面形成在圆周壁的外侧面上。因此按简单的方式确保了:每个控制面与一个自身的滚轮共同作用,而滚轮不会相互发生干扰或者无意中出错地碰到另外的控制面上。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发明进行说明。此处所示为:
图1至11:在一个编织循环中不同的相位。
具体实施方式
在每个附图中a部分表示了按背景技术的一种梳栉控制装置,b部分表示按照发明的梳栉控制装置,c部分则表示了在编织位置上协调一致的状况,该状况用两个梳栉控制装置得出。
按本发明的一个梳栉控制装置1具有一个控制杆2,它可以围绕一个轴线3相对于一个与机器固定的支架4摆动。控制杆4通过一个导杆5与一组梳栉6,7相连,这些梳栉都同步地运动。每个梳栉具有许多导纱针8,9,它们一前一后地垂直于图平面布置。
附图中在导纱针8,9之下设有两个钩针针床,也就是一个前钩针针床10-它具有许多钩针11、以及一个后钩针针床12-它具有许多一前一后布置的垂直于图平面的钩针13。
控制装置1具有一个凸轮14,它围绕一个轴线15转动。轴线15可以与一个主轴16的轴线相一致,那么凸轮14就以如主轴16同样的速度旋转。这用指示“1X/分钟”来标明。
凸轮罐状地设有一个圆周壁17。圆周壁有一个内控制面18,在该控制面上紧贴有一个固定地布置在控制杆2上的第一滚轮19;还有一个外控制面20,在该控制面上紧贴有一个同样也布置在控制杆2上的第二滚轮21。当凸轮14在一个箭头22方向上转动时,在这种情况下为逆时针方向,也就是说使控制杆2围绕轴线3来回摆动。该运动在此通过所述两个控制面18,20与所述两个滚轮19,21的共同作用而强制导向,也就是说凸轮14在两个相反的运动方向上作用于控制杆2。
按背景技术的一种控制装置100同样也具有一个固定于机器上的支架104,主轴116支承在该支架里。通过一个未详细示出的变速箱使该主轴116以三倍的转速驱动一个驱动轴122。在该驱动轴122上通过一个曲柄123固定有一个导杆105,该导杆以如图1b所示的曲柄5相同的方式作用于所述两个梳栉6,7。
由于通过曲柄123的驱动,梳栉6,7在通过控制装置100驱动时就实现了一种正弦状的连续摆动运动,也就是说使梳栉6,7连续地运动。在一个极端位置上的偏转之后立即是一个返回摆动运动。与之相应地在一个极端位置上(此时导纱针8,9应该使纱线围绕钩针11,13对折)只有相对少的时间可供使用。
借助于凸轮14可以强迫产生一个运动,该运动不同于正弦形状。例如可以使在梳栉6,7的两个最大偏转之间的运动可更快地进行,从而在极端位置上有更多时间可供使用。在所述时间内可以使梳栉根本不是以连续摆动地进行运动,那么此处就可以实现横移运动而并不受连续摆动的干扰。
运动过程应该详细地按图1至11加以说明。
图1表示梳栉6,7的一个运动循环的起始点。此处用“0°”表示开始角度。梳栉6,7位于一个中间位置上。若以下谈到方向参数或位置参数,那么这些参数就是指连续摆动方向,也就是说导纱针8,9相对于钩针11,13在图中从右向左或者从左向右的一种相对运动。
由图1所示的中间位置出发,其中前钩针针床10正好已经脱圈,梳栉6,7摆动到一个偏移位置上在前钩针针床10上方,从而使后钩针针床12的钩针13有机会升起。这个位置在本发明中在30°时达到(图2)。在背景技术中这个位置在13°时就达到了。所有的角度参数都涉及到主轴的旋转。
钩针13在箭头24的方向上向上升起,而且然后在图3c所示位置则处于一个使导纱针8,9可以在箭头25的方向上摆入的位置上。导纱针8,9也就可以导向穿过在钩针13之间形成的针间空隙。这种状态既发生于背景技术中也在本发明中在54°时。
在图4所示的一个位置上导纱针8,9处于一个出料位置上。这是导纱针8,9的一个极端位置,在该位置中进行一种针前垫纱,其中使梳栉6,7在机器方向上偏移,也就是说垂直于图平面。按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在90°时达到这个位置。在背景技术中这个位置位于在主轴转动73°时。与此相应地在运动控制时通过控制装置1就有更多的时间可用于梳栉6,7的横移运动。
紧接着所述针前垫纱使梳栉6,7摆动返回。同时导纱针8,9导向穿过钩针13之间的另外的针间空隙。梳栉在中间位置上在向着对置的钩针针床10的方向摆动,而在一个偏置位置(图5)上则摆动至原始的起始位置(梳栉6,7的中间位置),它位于大约180°的一个转角位置上(图6)。在该位置上后钩针13发生脱圈。
梳栉6,7则在另外的方向上实现一个偏移运动,以便使前钩针针床12可以抬起(图7)。所述在偏移时占据的极端位置在本发明中在210°时达到。在背景技术中该角度为193°。
然后梳栉6,7就向前摆动穿过钩针针床10(图8),因而当转角位置为270°时(图9b)就在前面出料(图9c)。在该位置上梳栉6,7又在侧向偏移并进行针前垫纱,其中使纱线在钩针针床12的针钩下方对折。
梳栉6,7接着在后钩针针床12的方向上摆回(图10),其中它们在330°时达到其极端位置。然后它们又在前面的钩针针床10的方向上摆回,那么它们在360°处达到了图11所示的中间位置。在该位置上进行前钩针针床12的脱圈。
整个编织过程在机器主轴16旋转一整圈时实现,其中梳栉6,7的连续摆动运动只是通过凸轮14的唯一一个完整的旋转来加以控制。
由内控制面18和外控制面20构成的凸轮曲面进行了如此优化,用以使梳栉6,7和钩针11,13之间的相对运动得到协调配合,因而在所希望的时间用相应的滞后和加速度就可以实现梳栉6,7和针床10,12之间的运动过程。因而产生了梳栉的一种可加以干预影响的连续摆动运动。
Claims (10)
1.双针床经编机,该经编机具有一个第一钩针针床、一个与该第一钩针针床间隔布置的第二钩针针床、至少一个梳栉-其导纱针在两个钩针针床上形成线圈、一个横移驱动机构-它在机器方向上在梳栉和钩针针床之间产生一个相对运动、还有一个连续摆动驱动机构-它在一个使导纱针穿过钩针之间的针间空隙的方向上产生作为连续摆动运动的在梳栉和钩针针床之间的相对运动,其特征在于,连续摆动驱动机构(1)具有一个凸轮(14),该凸轮的曲面控制所述相对运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至少具有三个运动循环。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每个运动循环具有一个不同于正弦状的形状。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循环是相同的。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具有至少一个有一个预定长度的停止部段,在该部段里使所述连续摆动运动的速度几乎为零。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部段布置在具有相反运动方向的两个运动部段之间。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在一个30°,150°和270°时的方向上和在相反方向上、在90°,210°和330°时控制梳栉(6,7)的一个极端位置。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4)具有两个控制面(18,20),它们在相反的驱动方向上起作用。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控制面(18,20)与一个自身的滚轮(19,21)共同作用。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凸轮(14)罐状地具有一个圆周壁(17),其中一个控制面(18)在圆周壁(17)的内侧面上形成,一个控制面(20)在圆周壁的外侧面上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05016079A DE102005016079A1 (de) | 2005-04-08 | 2005-04-08 | Doppelnadelbarrige Kettenwirkmaschine |
DE102005016079.4 | 2005-04-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44530A true CN1844530A (zh) | 2006-10-11 |
CN100434586C CN100434586C (zh) | 2008-11-19 |
Family
ID=37026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7618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4586C (zh) | 2005-04-08 | 2005-06-08 | 双针床经编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34586C (zh) |
DE (1) | DE1020050160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18650B (zh) * | 2018-01-05 | 2023-06-23 | 常州市赛嘉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宽隔距双针床经编机间隔纱梳栉的电子摆幅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723091A (en) * | 1950-07-24 | 1955-02-02 | Raymond Cecil Wormleighto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warp knitting machines |
DE1282833B (de) * | 1966-08-26 | 1968-11-14 | Mayer Textilmaschf | Mustergetriebe fuer die Legeschienen von Kettenwirkmaschinen |
DE2851995C2 (de) * | 1978-12-01 | 1980-11-13 |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6053 Obertshausen | Kettenwirkmaschine mit zwei Nadelbarren |
DE2927335C2 (de) * | 1979-07-06 | 1982-11-18 |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6053 Obertshausen | Rechts-Rechts-Kettenwirkmaschine |
DE19736123C1 (de) * | 1997-08-20 | 1999-01-07 | Mayer Textilmaschf | Kettenwirkmaschine mit einer Fallblechbarre |
JP3736458B2 (ja) * | 2001-12-28 | 2006-01-18 | 日本マイヤー株式会社 | ダブルラッシェル機におけるトリックプレート間隔変更装置 |
DE10305919B4 (de) * | 2003-02-13 | 2005-06-09 |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 Wirkmaschinen |
JP2004324020A (ja) * | 2003-04-25 | 2004-11-18 | Nippon Mayer Ltd | 異形断面立体経編地の製造方法と装置及び異形断面立体経編地 |
-
2005
- 2005-04-08 DE DE102005016079A patent/DE102005016079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6-08 CN CNB2005100761817A patent/CN10043458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34586C (zh) | 2008-11-19 |
DE102005016079A1 (de) | 2006-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89780B (zh) | 经编机短动程曲轴连杆装置 | |
CN101058918B (zh) | 用于线型针织机的导纱杆的摆动控制装置 | |
US7140399B2 (en) | Shaft drive system for power loom shafts | |
CN201326072Y (zh) | 多轴向经编机短动程曲轴连杆装置 | |
JP2010111963A (ja) | ダブルラッシェル機における筬振り装置 | |
CN110195292B (zh) | 双针床经编机 | |
EP0834611B1 (en) | Device for inserting alternately-interposed wefts on a crochet galloon machine for warp weaving,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thus obtained | |
CN100434586C (zh) | 双针床经编机 | |
CN1023332C (zh) | 钩编织带机中的复合针的控制装置 | |
CN109790657A (zh) | 用于织机的控制系统和深度学习方法 | |
US7475708B2 (en) | Shaft drive for heald shafts of weaving machines | |
CN103382614B (zh) | 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的折入边钩针转动机构 | |
CN1298908C (zh) | 经编机 | |
JP5458055B2 (ja) | 四軸織機における斜糸移送装置 | |
JP4841887B2 (ja) | 四軸織機における斜糸移送装置 | |
CN1821470A (zh) | 用于剑杆织机的剑杆支持带或支持杆的驱动装置 | |
Can et al. | Design of a new rotary dobby mechanism | |
JP3377166B2 (ja) | パイル形成装置 | |
CN2595832Y (zh) | 编织两面织物用的编织机 | |
Acar | A Mechatronic Design of a Circular Warp Knitting Machine | |
US3236067A (en) | Warp knitting machine | |
EP1987182B1 (en) | Method for driving heddle frames and weaving machine | |
JPH10331053A (ja) | パイル形成装置 | |
CN1609311B (zh) | 用于纺织机械的控制装置 | |
JPS6128052A (ja) | ジエツトル−ムのよこ入れ選択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