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按照药物构效关系理论,将作用机制和作用位点不同、但都具有改善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作用的羟基苯磺酸类化合物与烷基吡嗪类化合物巧妙地结合,形成一类新的羟苯磺酸烷基吡嗪类化合物或混合物。使酸根及其盐和碱基及其盐在预防和治疗微血管、大血管病变作用方面产生优势互补和协同作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或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为式(I)的化合物或其水合物,所述的混合物为式(III)的化合物或其盐和式(IV)的化合物或其盐形成的混合物:
或
式(I)
式(III) 式(IV)
其中,R为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a为1~5的整数,b为1~4的整数,m和n相同或不同,分别为1~2的整数。
式(I)化合物中,优选其中R为甲基,且b为4。
所述的化合物,优选其中a为2,且苯环上的羟基相互为对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化合物或混合物中m和n相同。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为下式(II)的化合物或其水合物,所述的混合物为式(V)或其盐与式(VI)或其盐的混合物
式II 式V 式VI
作为本发明另一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的化合物或混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式(III)或(V)化合物或其盐和式(IV)或(VI)化合物或其盐反应生成式(I)或(II)化合物以及由式(III)或(V)或其盐与式(IV)或(VI)或其盐形成混合物的步骤:
式III 式IV 式V 式VI
其中,R、a、b如上所定义。
同样地,作为本发明优选方案之一,2,5-二羟基苯磺酸或其盐与川芎嗪或其盐反应生成式(II)化合物或混合形成混合物。其中,所述的2,5-二羟基苯磺酸盐优选为2,5-二羟基苯磺酸钙,所述的川芎嗪盐优选为盐酸川芎嗪或磷酸川芎嗪。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发明目的,还提供了本发明化合物或混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上述所述的化合物或混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例如可以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控释剂、缓释剂、泡腾剂、膜剂、透皮剂、栓剂、丸剂、散剂、软膏剂或粉针剂等固体药物制剂,或者合剂(口服液)、糖浆剂、混悬剂、酊剂、滴眼剂、滴鼻剂或水针剂等液体药物制剂。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发明目的,还提供了本发明化合物或混合物的应用。具体来说,上述所述的本发明化合物或混合物或者药物组合物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微血管或大血管病变药物的用途,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肾脏、周围神经、皮肤瘙痒等微血管病变以及由糖尿病、高血压、缺血缺氧、高血脂或高血粘度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脑血栓形成、心脑供血不足等大血管病变。
羟苯磺酸类化合物治疗糖网病的作用机理是抑制酸糖转换酶,减少或抑制山梨醇的生成,亦通过活化腺苷酸环化酶增加血小板内cAMP,从而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和凝血酶与胶原的释放,改善微循环。烷基吡嗪类化合物,例如中药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具有扩张微血管及大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纤维化等作用,特别是清除自由基、提高SOP活性,增强组织抗氧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作用。由于羟苯磺酸类化合物与烷基吡嗪类化合物都具有改善微血管及大血管功能的作用。,但作用机制和作用位点不同。本发明通过药物构效关系研究,将两类化合物巧妙地结合,形成新的羟苯磺酸烷基吡嗪类化合物或混合物。该类药物,在酸性胃液溶解,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对改善微循环及大血管障碍产生协同作用,增强对微血管及大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药理试验表明:羟苯磺酸川芎嗪与羟苯磺酸钙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对小鼠耳廓及大鼠肠系膜和兔眼球结膜微循环血流速度、血流量的影响P<0.01,差别有显著性,血流速度、血流量前者明显较后者快。两组对小鼠耳廓、大鼠肠系膜和兔眼球结膜细动脉血管口径的影响P<0.01,差别有显著性,前者明显大于后者。羟苯磺酸川芎嗪与磷酸川芎嗪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大鼠、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P<0.01,前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小于后者。实验组对血小板粘附功能和对血浆,血液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羟苯磺酸川芎嗪对实验性微循环保护和改善方面综合了羟苯磺酸钙和磷酸川芎嗪(或盐酸川芎嗪)的优势,即除具有羟苯磺酸钙扩张实验动物微血管动脉口径、加快血流速度、增加毛细血管交叉网点数的作用,亦具有一定的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的作用;又具有磷酸川芎嗪改善实验动物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粘附、血浆、血液比粘度等血液流变学特性的作用,亦具有一定的改善血流速度、血管口径、开放网点数等作用。药理学试验研究结果说明,该药在治疗微循环障碍方面的药理作用,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或磷酸川芎嗪。
毒理试验结果表明,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试验结果与羟苯磺酸钙、磷酸川芎嗪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该药毒性很小。
临床观察情况,羟苯磺酸川芎嗪为试验组,羟苯磺酸钙、磷酸川芎嗪为对照组,经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分组进行观察,共观察27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129例,共210只眼,试验组病例数为49例、羟苯磺酸钙对照组为41例、川芎嗪对照组39例,疗程12周。试验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力、眼底微血管瘤、眼底出血、眼底渗漏等检查的总积分值左右眼分别为7.95±3.12、7.88±2.84;羟苯磺酸钙对照组积分值左右眼分别为6.41±2.76、6.55±2.81;磷酸川芎嗪积分值左右眼分别为5.11±1.96、5.96±1.87。经X2处理试验组与两对照组比较P<0.01,差别均有显著性。结论是羟苯磺酸川芎嗪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12周疗效明显优于羟苯磺酸钙和磷酸川芎嗪。糖尿病肾病149例,其中试验组52例、羟苯磺酸钙对照组50例、磷酸川芎嗪对照组47例,疗程4周。试验组尿蛋白下降37.6%,羟苯磺酸钙对照组下降26.7%,磷酸川芎嗪对照组下降23.41%,经X2验证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别有显著性。羟苯磺酸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4周疗程明显优于羟苯磺酸钙或磷酸川芎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为了理解和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但不构成对发明权利范围进行限制。
实施例1
称取羟苯磺酸钙20.9g,加水60ml搅拌使溶解,另取盐酸川芎嗪17.2g加水50ml搅拌使溶解,两液分别加热至80℃,在搅拌下混合反应1h,反应液冷却至0℃,抽滤、烘干。
产品性状:它溶于酸性水溶液略溶于水,微溶于甲醇和丙酮,极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其水溶液显酸性,pH为2-4。m·p·为218℃~220℃。外观为淡黄色结晶或结晶性份末,失水后为白色粉状物。
取本品约10mg,加水5ml溶解后,加稀硝酸2滴,搅匀,加碘化钾试液2滴,即生成橙红色溶液。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约含水量15μg的溶液,照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01nm和29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取本品约10mg,加水5ml溶解(临用新制),加入铁氰化钾、三氯化铁混合试液(取新解配制的1%的铁氰化钾溶液1ml和硝酸0.1ml混匀)2.1ml后,溶液即显蓝色并生成蓝色沉淀。
紫外光谱如图1所示。本品在201nmt和296nm处有最大吸收,吸收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红外光谱图2所示。R-SO2-OM对应波数为1174cm-1的吸收峰,Ar-CH对应波数为2937cm-1的吸收峰,Ar对应波数为1508-1437cm-1的吸收峰,Ar-OH对应波数为1390cm-1的吸收峰,C-N对应波数为1637cm-1的吸收峰。
ESI-MS谱如图3所示。质谱显示,同时具有羟苯磺酸特征峰即189和川芎嗪特征峰即137。说明本品为羟苯磺酸与川芎嗪形成的盐。
元素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的测试报告。结果为:C51.62、H5.72、N8.61、S10.03、O24.02,计算值为C∶H∶N∶O∶S=14∶18∶2∶5∶1,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4H18N2O5S。
高效液相色谱(如图5所示)分析,在201nm和296nm处有两个最大吸收峰,一个为羟苯磺酸吸收峰,一个为川芎嗪吸收峰。
由此确定产物为式II结构化合物或其下式的一水合物。由于元素分析测试的样品为经重结晶并干燥至恒重的样品,其不含结晶水,为白色粉末,而上述方法获得的产品通常为含一个结晶水的的黄色晶体。它们都为本发明所述的产品并都可作为药物使用。
实施例2
称取对苯二酚12.9g,加入浓硫酸11.7ml(93%含量比)搅拌下升温至95℃,保温反应2h降温至80℃后,加入80℃热水40ml溶解,热滤。另称取川芎嗪13.6g,加入乙醇40ml,回馏1h,将两溶液混合加热搅拌1h,冷却至0℃,抽滤,重结晶,烘干。经结构确认,产物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称取羟苯磺酸钙20.9g,加入60ml水搅拌使溶,加热至80℃。称取川芎嗪13.6g,加入乙醇50ml回流1h。将二液混合搅拌反应1h,冷却结晶,重结晶、烘干。经结构确认,产物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称取对苯二酚12.9g,加入浓硫酸11.7ml(93%重量比),升温至95℃,保温2h,降温至80℃,加80℃热水40ml,过滤。另称取盐酸川芎嗪12.9g,加水50ml搅拌使溶,加热至80℃,将两液混合搅拌1h,冷却结晶,重结晶、烘干。经结构确认,产物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称取羟苯磺酸钙和盐酸川芎嗪各适量,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实施例6
一、小鼠实验性耳廓微循环障碍试验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动物:昆明种小鼠,共40只,体重20±2g。
1.1.2药物:乌来糖,羊水,羟苯吡嗪(试验药),羟苯磺酸钙(已知对照药物)。
1.1.3仪器:BI-2000型微循环显微镜,配置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
1.2方法
1.2.1将4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试验组分为高剂量、低剂量组(羟苯吡嗪),对照组(羟苯磺酸钙)、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
1.2.2将试验动物禁食12小时,左耳用硫化钠脱毛,给药量为高剂量组200mg/kg,低剂量组100mg/kg,对照组为100mg/kg,用生理盐水溶解,使每毫升含试药20mg/ml,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等容积生理盐水。2.5小时后腹腔注射25%的乌拉坦溶液(7ml/kg),麻醉后,静脉注射羊水(2ml/kg)造模。分别于给药后2分、10分、30分观察耳部微血管血流量、毛细血管口径、血流速度、交叉网点数。
2试验结果
2.1对羊水造模的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试验组在造模2分钟后的血流速度明显较对照组快,血流量较对照为快,管径变化较小,交叉网点数较对照组多。
2.1.1血流速度,试验组与空白组对照组血流速度(μm/s)比较P<0.01,差别有显著性,与已知药物对照组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流速度明显较快,试验组对羊水引起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作用较强。已知药物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差别有显著性,已知药物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流速度较快。(见表1)
表1羟苯吡嗪对羊水造模的小鼠微循环血流速度的影响
(x±s,n=10)
组别 |
2min |
10min |
30min |
空白对照组 |
124.6±13.51 |
189±33.22 |
244.8±22.80 |
高剂量组 |
199.4±31.07* |
298.3±31.48△ |
377.6±37.81□ |
低剂量组 |
187.8±15.17** |
284.8±40.19△△ |
308.4±27.14□□ |
已知药物对照组 |
165.6±17.13*** |
238.4±21.67△△△ |
263.6±25.84□□□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P<0.01,***P<0.01;
△P<0.01,△△P<0.01,△△△P<0.01;
□P<0.01,□□P<0.01,□□□P<0.05。
与已知药物比较:*P<0.05,**P<0.05;
△P<0.01,△△P<0.01;
□P<0.01,□□P<0.01。
2.1.2血流量,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血流量比较P<0.01,差别有显著性,与已知药对照组比较P<0.01,差别有显著性。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流量明显较大,试验组对羊水引起的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作用较好。已知药物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已知药物比空白对照组血流量大。(见表2)
表2羟苯吡嗪对羊水造模的小鼠耳廓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
(x±s,n=10)
组别 |
2min |
10min |
30min |
空白对照组 |
16765.3±2356.78 |
27339.3±5834.75 |
36055.1±8296.11 |
高剂量组 |
31879.4±7986.55* |
54139.6±10732.24△ |
51987.1±11609.79□ |
低剂量组 |
29521.7±6307.34** |
47546.2±1028.46△△ |
49548.5±12238.37□□ |
已知药物对照组 |
20900.7±3296.62*** |
34799.5±5103.12△△△ |
39654.9±10285.3□□□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P<0.01,***P<0.01;
△P<0.01,△△P<0.01,△△△P<0.05;
□P<0.05,□□P<0.05,□□□P>0.05。
与已知对照组比较:*P<0.01,**P<0.01;
△P<0.01,△△P<0.01;
□P>0.05,□□P<0.05。
2.13、口径,羟苯吡嗪对羊水造模的小鼠耳廓微循环口径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和已知药物对照组比较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羟苯吡嗪对羊水造模的小鼠耳廓微循环口径的影响
(x±s,n=10)
组别 |
2min |
10min |
30min |
空白对照组 |
12.66±1.54 |
13.81±1.50 |
13.61±2.22 |
高剂量组 |
14.27±1.62* |
14.39±0.64△ |
13.24±2.67□ |
低剂量组 |
13.85±1.57** |
15.15±1.63△△ |
14.34±1.14□□ |
已知药物对照组 |
12.49±1.19*** |
13.43±0.81△△△ |
13.57±1.29□□□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5,***P>0.05;
△P>0.05,△△P<0.05,△△△P>0.05;
□P>0.05,□□P>0.05,□□□P>0.05。
与已知对照组比较:*P>0.05,**P>0.05;
△P<0.05,△△P<0.05;
□P>0.05,□□P>0.05。
2.14、交叉网点数,试验组与空白组对照组交叉网点数(μm/s)比较P<0.01,差别有显著性,与已知药物对照组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交叉网点数明显较多,试验组对羊水引起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作用较强。已知药物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差别有显著性,已知药物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交叉网点数较多。(见表4)
表4羟苯吡嗪对羊水造模的小鼠耳廓微循环交叉网点数的影响
(x±
s,n=10)
组别 |
2min |
10min |
30min |
空白对照组 |
7±0.79 |
8±0.63 |
6±0.79 |
高剂量组 |
11±0.58* |
11±0.96△ |
10±0.57□ |
低剂量组 |
9±0.47** |
10±0.48△△ |
9±0.32□□ |
已知药物对照组 |
9±0.79*** |
10±0.84△△△ |
9±0.70□□□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P<0.01,***P<0.01;
△P<0.01,△△P<0.01,△△△P<0.01;
□P<0.01,□□P<0.01,□□□P<0.01。
与已知对照组比较:*P<0.01,**P>0.05;
△P>0.05,△△P>0.05;
□P<0.01,□□P>0.05。
二、羟苯吡嗪对实验性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g,雌雄不限;新鲜羊水,BI-2000医学图像分析仪,配置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羟苯磺酸钙(已知药物对照组),羟苯吡嗪(试验组)。
1.2方法
1.2.1给药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禁食不禁水12小时。分为空白对照组、已知药物对照组(羟苯磺酸钙),高剂量试验组(羟苯吡嗪)和低剂量试验组。低剂量试验组、已知药物对照组按体重100mg/kg灌胃给药(10mg/ml),给药体积1ml/100g高剂量试验组按200mg/kg给药。
1.2.2造模
给药后2.5小时,腹腔注射乌拉坦麻醉(25%,6ml/kg)固定,选腹中线作一2cm切口,将回肠部分系膜取出,灌流盒中央圆台上,显微镜物镜下选口径为12-14μm的微血管,舌下静脉注射羊水(0.15ml/100g)后测血流量、血流速度,管径交叉网点数。分别记录造模后第2min、10min及30min的流速、流量、口径交叉网点数。
2.2结果
2.2.1流速
由表5可见,给羊水前对照组与试验组、已知药物对照组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给羊水后,两试验组、两对照组与造模前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高剂量试验组、低剂量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高剂量试验组与低剂量试验组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
表5羟苯吡嗪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流速的影响(μm/s,n=10)
造模前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P>0.05,造模后2分、10分、30分,高剂量、低剂量、已知对照组与空白对照比较P<0.01,高剂量与低剂量、已知对照比较P<0.01,低剂量与已知对照组比较P<0.01,差别有显著性。
2.2.2流量
高剂量组、已知药物对照组与空白组比P<0.01,差别有显著性,对改善羊水引起血流量方面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低剂量组与已知组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高剂量组与已知组比较除30分时P>0.05外2分、10分时P<0.05,差别有显著性。高剂量组在改善羊水引起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方面均较已知药物(羟苯磺酸钙)为好。(见表6)
表6羟苯吡嗪对大鼠肠系膜血流量的影响(μm
3/s,n=10)
组别 |
造模前 |
造模后 |
2min |
10min |
30min |
空白对照组 |
60755.66±5784.71 |
39467.68±4477.09 |
32251.57±3008.44 |
28771.50±3068.88 |
低剂量组 |
68960.17±11803.52 |
45182.87±8389.52 |
55226.79±5659.07 |
68717.82±9569.40 |
高剂量组 |
72307.03±9935.17 |
60016.46±8790.30 |
60747.53±9223.63 |
69888.73±6900.86 |
已知药物对照组 |
70952.60±5873.46 |
48158.64±3920.58 |
49970.60±5636.75 |
63232.11±7654.11 |
2.2.3口径,羟苯吡嗪对羊水造模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口径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和已知药物对照组比较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羟苯吡嗪对大鼠肠系膜管径的影响(μm,n=10)
2.2.4交叉点数,给羊水前对照组与试验组、已知药物对照组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给羊水后,两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高剂量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已知对照组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低剂量试验组与已知药物对照组比较,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见表8)
表8羟苯吡嗪对大鼠肠系膜交叉点的影响(n=10)
交叉点组别 |
造模前 |
造模后 |
2min |
10min |
30min |
空白对照组 |
8±1.29 |
5±0.92 |
5±1.17 |
5±0.97 |
低剂量组 |
8±0.92 |
7±1.16 |
7±1.83 |
7±1.52 |
高剂量组 |
8±1.15 |
8±0.67 |
8±0.67 |
8±0.52 |
已知药物对照组 |
7±1.43 |
6±1.10 |
6±1.17 |
6±0.92 |
实施例7
三、对家兔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雄性健康大白兔24只,体重2.0-2.5k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试验组、已知药物对照组四组,每组6只。试验组及已知对照组灌胃给药(100mg/kg),耳静脉注射羊水造模;空白对照组按1.5ml/kg灌胃生理盐水。
1.2药品
试验药羟苯吡嗪,已知药物对照组盐酸川芎嗪,造模药羊水,抗凝药肝素钠。
1.3仪器
血液流变学全自动分析仪,
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LBY-N6A)。
血小板聚集仪。
1.4方法
1.4.1家兔血液粘度的测定。
各组于造模给药后30min,由心脏取血4ml,肝素钠抗凝,分别测定高、中、低切下的全血粘度。(结果见表9)
1.4.2血浆粘度测定。
血液样本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测定血浆粘度。(结果见表10)
1.4.3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结果见表11)
1.4.4红细胞比容的测定。(结果见表12)
表9羟苯吡嗪对家兔血粘度的影响
组别 |
全血粘度切变率(1S) |
高切 |
中切 |
低切 |
空白对照组 |
14.7±2.31 |
8.9±1.29 |
7.8±1.47 |
模型组 |
8.43±2.11 |
5.7±0.89 |
4.6±0.49 |
试验组 |
13.24±3.15* |
8.1±1.34△ |
7.9±1.23 |
已知药物对照组 |
12.06±3.23** |
7.68±1.89△△ |
6.3±0.87 |
与空白比较:*P>0.05,**P>0.05;
△P>0.05,△△P<0.05;
P>0.05,P>0.05。
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P<0.01,△△P<0.05;
P<0.01,P<0.01。
试验组与已知组比较:*P>0.05,△P<0.05,P<0.05。
表10羟苯吡嗪对家兔血浆粘度的影响
血浆粘度 |
组别 |
空白对照组 |
模型组 |
试验组 |
已知药物对照组 |
1.83±0.078 |
1.76±0.081* |
1.81±0.094** |
1.69±0.047*** |
与空白对照组:*P>0.05,**P>0.05,***P>0.05
试验组、已知药物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切、中切、低切P均>0.05,差别无显著性。与模型组比较,高切下试验组与已知对照组与模型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中切下、低切下试验组、已知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差别均有显著性,试验组、对照组均有降低血粘度的作用。试验组与已知药物对照组比较,高切下P>0.05,差别无显著性,在中切、低切下P<0.05,差别有显著性,试验组在降低中切、低切下血粘度的作用优于已知对照组。血浆粘度各组无显著差异。
表11羟苯吡嗪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组别 |
血小板聚集率 |
RA1min |
RAmax |
正常对照组 |
18.4±5.21 |
21.7±4.9 |
模型组 |
34.2±4.02 |
39.1±4.71 |
试验组 |
14.9±4.11* |
15.7±5.19△ |
已知药物对照组 |
19.4±4.61** |
20.8±5.34△△ |
与正常对照组:*P>0.05,**P>0.05。
△P<0.05,△△P>0.05。
与模型组:*P<0.01,**P<0.01。
△P<0.01,△△P<0.01。
试验组与已知对照组比较:*P<0.05,△P<0.05。
羟苯吡嗪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已知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RA1min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RA1max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已知药物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RA1max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RA1max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RA1max试验组血小板聚集率较已知药物对照组小,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较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已知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RA1min与RA1max的P<0.01,二者均有明显的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试验组与已知药物对照组比较P<0.05,试验组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较强。
表12羟苯吡嗪对家兔红细胞比容的影响
红细胞比容 |
组别 |
空白对照组 |
模型组 |
试验组 |
已知药物对照组 |
39.86%±1.79% |
47.18%±1.81%* |
41.3%±1.23%** |
43.7%±1.28%***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P>0.05,***P<0.01
红细胞比容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与模型组比较P<0.01,差别有显著性,试验组在改善红细胞比容方面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