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0354A - 托盘和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托盘和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0354A
CN1840354A CN 200610068356 CN200610068356A CN1840354A CN 1840354 A CN1840354 A CN 1840354A CN 200610068356 CN200610068356 CN 200610068356 CN 200610068356 A CN200610068356 A CN 200610068356A CN 1840354 A CN1840354 A CN 1840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undary line
pallet
detected
alo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683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5102C (zh
Inventor
竹下三四郎
宫下荣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40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0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51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510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适合装载在记录装置中的托盘,包括:沿第一方向传送介质的传送辊;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在介质上记录信息的记录头;和传感器,所述托盘包括:托盘主体,所述托盘主体适合利用传送辊沿第一方向传送到与记录头相对的区域;所述介质放置在其上的放置部;确定具有不同反射率的两个区域并与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一边界线,所述第一边界线适合传感器探测以提供相对于第二方向的第一基准位置;和确定具有不同反射率的两个区域并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边界线,所述第二边界线适合传感器探测以提供相对于第一方向的第二基准位置。

Description

托盘和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放置由光盘代表的薄板状部件的托盘。此外,本发明涉及被构造以传送能够放置由光盘代表的薄板状部件的托盘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记录装置的实例的喷墨打印机具有这样的结构:墨水滴被直接排出到作为由光盘(compact disk)或DVD(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disc)代表的薄板状部件的光盘的标签表面,从而执行记录。通常,在这种喷墨打印机中,诸如光盘的薄板状部件被放置到具有盘形的托盘,并以放置到托盘的状态通过喷墨打印机中的传送通路被传送(副扫描馈送),从而执行记录。
为了以不引起打印位置偏移的方式,高精度地在光盘的标签表面(打印区域)上执行打印,传统上提出了一种探测光盘的中心位置(用于打印的基准位置)的方法。作为一个实例,JP-A-2002-127530披露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在托盘上提供了标识标记,并且在沿主扫描方向被往复驱动的滑架的底部(即,与托盘相对的部分)设置了光学传感器,以利用传感器检测标识标记,从而获得光盘的中心位置。
然而,在JP-A-2002-127530中描述的方法中,光学传感器沿主扫描方向检测整个光盘;随后,以相同的方式沿副描述方向检测整个光盘。因为这个原因,在获得中心位置中,增加了滑架的运动量和托盘的副扫描馈送量。因此,检测需要很长时间。
此外,在副扫描馈送中,托盘容易与传送辊一起产生滑动。因此,优选方式是,为了提高中心位置的探测精度,在检测中托盘的副扫描馈送量应更小。此外,优选方式是,为了提高探测的精度,滑架的运动量也应更小。
发明内容
因此,考虑了这种情况提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缩短获得放置到托盘的介质的基准位置时通过光学传感器检测所需的时间,并且此外,以更进一步提高基准位置探测中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托盘,该托盘包括:呈板状或盘状的托盘主体,利用用于将介质传送到与用于对介质执行记录的记录头相对的区域的传送辊,所述托盘主体能够接受副扫描馈送;和放置部,所述放置部形成在托盘主体中并能够放置作为介质的薄板状部件;其中:所述放置部设有配合部,该配合部用于配合在形成在介质上的配合孔中;并且所述配合部设有:第一被探测线,所述第一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主扫描方向垂直;和第二被探测线,所述第二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副扫描方向垂直。
根据所述方面,所述第一被探测线和所述第二被探测线分别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和所述副扫描方向垂直。因此,通过事先获得在执行记录中沿主扫描方向的基准位置(在下文中称作“基准位置xc”)与第一被探测线之间的距离和在执行记录中沿副扫描方向的基准位置(在下文中称作“基准位置yc”)与第二被探测线之间的距离,即使第一被探测线的任意位置被检测到,也可以获得基准位置xc,并且即使第二被探测线的任意位置被检测到,也可以获得基准位置yc。换言之,所述第一被探测线和所述第二被探测线分别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和所述副扫描方向垂直。因此,当要获得所述基准位置xc和所述基准位置yc时,探测第一被探测线和第二被探测线就足够了。因此,可以减短检测所需的时间。
此外,在探测第二被探测线中,托盘的副扫描馈送量也较小就足够了。因此,可以减小或防止由于用于传送托盘的传送辊与托盘之间产生滑动而基准位置yc的探测精度恶化。
特别是在通过传感器探测第一被探测线和第二被探测线中,能够防止传感器的跟踪线横穿过配合部,并且此外,在横穿过第一被探测线(或第二被探测线)后,能够连续横穿过第二被探测线或第一被探测线,无需出配合部。因此,当要获得基准位置yc时,很小量的托盘的副扫描馈送就足够了。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基准位置yc的探测精度恶化,并且此外,当获得基准位置xc和基准位置yc时,可以极大地缩短检测所需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托盘中,其中:放置部采取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对称形状,并且配合部被设置在放置部的沿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中心位置。
根据所述方面,放置部采取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对称形状,并且此外,配合部被设置在放置部的沿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中心位置。因此,当将基准位置xc和基准位置yc设为介质的中心位置时,可以获得根据第一方面的功能和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托盘中,其中:第一被探测线和第二被探测线的每条被探测线都是构成一个平面图形的边。
根据所述方面,在第一和第二方面,第一被探测线和第二被探测线的每条被探测线都是构成所述平面图形的边。因此,可以容易地低成本形成第一被探测线和第二被探测线。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托盘中,其中所述平面图形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所述方面,所述平面图形是直角三角形。因此,所述平面图形能够被设置以具有所需最小的面积,并且能够提高配合部中的平面图形的布置的自由度。此外,在平面图形由孔形成的情况下,可以防止配合部的强度的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托盘中,其中:所述平面图形还具有第三被探测线,所述第三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主扫描方向垂直。
根据所述方面,所述平面图形还具有第三被探测线,所述第三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主扫描方向垂直。因此,当沿主扫描方向检测所述光传感器时,即使传感器相对于配合部被设置在任一侧时,通过使用置于更接近侧的被探测线(第一被探测线或第三被探测线)的任意被探测线,也可以执行检测,以进一步缩短检测所需的时间,并且此外,以提高控制的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托盘中,还包括第四被探测线,所述第四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副扫描方向垂直。
根据所述方面,所述平面图形还具有第四被探测线,所述第四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副扫描方向垂直。因此,当沿副扫描方向检测所述光传感器时,即使传感器相对于配合部被设置在任一侧时,通过使用置于更接近侧的被探测线(第二被探测线或第四被探测线)的任意被探测线,也可以执行检测,以进一步缩短检测所需的时间,并且此外,以提高控制的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根据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所述的托盘中,其中:所述平面形状是正方形。
根据所述方面,所述平面图形是所述正方形。因此,即使使用构成正方形的被探测线的任意被探测线,也可以获得基准位置xc和基准位置yc,以进一步缩短检测所需的时间,并且此外,以提高控制的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一种托盘,包括:呈板状或盘状的托盘主体,利用用于将介质传送到与用于对介质执行记录的记录头相对的区域的传送辊,所述托盘主体能够接受副扫描馈送;和放置部,所述放置部形成在托盘主体中并能够放置作为介质的薄板状部件;其中:所述薄板状部件呈盘形,并且所述放置部呈圆形形状,所述托盘主体设有:第一被探测线,所述第一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主扫描方向垂直;和第二被探测线,所述第二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副扫描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被探测线和第二被探测线的每条被探测线都是构成一个平面图形的边,并且所述平面图形被设置在所述放置部的外部,并且其位置被设置离开放置部沿主扫描方向的中心位置和沿副扫描方向的中心位置,在沿主扫描方向的放置部的形成的范围内与/或沿副扫描方向的放置部的形成范围内。
根据所述方面,能够获得与第一和第三方面相同的功能和优点。此外,在平面图形被设置在放置部的外部的情况下,使用了邻近呈圆形形状的放置部的剩余空间。因此,在平面图形被设置在放置部的外部的情况下,无需增加用于设置所述平面图形的托盘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一种托盘,包括:呈板状或盘状的托盘主体,利用用于将介质传送到与用于对介质执行记录的记录头相对的区域的传送辊,所述托盘主体能够接受副扫描馈送;和放置部,所述放置部形成在托盘主体中并能够放置作为介质的薄板状部件;其中:所述薄板状部件呈盘形,并且所述放置部呈圆形形状,所述托盘主体设有:第一被探测线,所述第一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主扫描方向垂直;和第二被探测线,所述第二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副扫描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被探测线和第二被探测线的每条被探测线都是构成一个平面图形的边,并且所述平面图形被设置在所述放置部的外部,并且被定位在放置部的沿主扫描方向的中心或沿副扫描方向的中心。
根据所述方面,能够获得与第一和第三方面相同的功能和优点。此外,在平面图形被设置在放置部的外部的情况下,它被设置在放置部的沿主扫描方向的中心或沿副扫描方向的中心。因此,在基准位置xc和基准位置yc被设置在放置部的中心的情况下,如果平面图形被设置在放置部的沿主扫描方向的中心,第一被探测线与基准位置xc之间的距离被减小;或者如果平面图形被设置在放置部的沿副扫描方向的中心,第二被探测线与基准位置yc之间的距离被减小。因此,可以防止在基准位置xc或基准位置yc的探测中精度的恶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一种记录装置,包括:包括用于对介质执行记录的记录头的滑架;驱动滑架的用于滑架的电机;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滑架中、与所述介质相对的位置中,并用于探测所述介质的反射率的差;传送辊,所述传送辊被构造为包括:传送主动辊,所述传送主动辊被旋转和驱动以夹紧并旋转要传送的介质,从而将要传送的介质供应到记录头;和与传送主动辊压力接触地被驱动和旋转的传送从动辊;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所述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用于旋转和驱动传送主动辊;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用于滑架的电机和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并具有这样的结构,所述托盘被构造为包括:呈板状或盘状的托盘主体;和放置部,所述放置部形成在托盘主体中并能够放置作为介质的薄板状部件,并且所述托盘能够利用传送辊传送;其中:所述托盘主体设有:第一被探测线,所述第一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主扫描方向交叉;和第二被探测线,所述第二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副扫描方向交叉;所述第一被探测线和第二被探测线的每条被探测线都构成一个平面图形,并且,所述控制部控制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和用于滑架的电机,从而形成传感器横穿过第一被探测线的跟踪线和传感器横穿过第二被探测线的跟踪线。
根据所述方面,所述第一被探测线和第二被探测线的每条被探测线都构成平面图形,并且所述控制部控制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和用于滑架的电机,从而形成传感器横穿过第一被探测线的跟踪线和传感器横穿过第二被探测线的跟踪线。因此,在获得基准位置xc和yc中,滑架的移动量和托盘的副扫描馈送量很小就足够了。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基准位置xc和yc的探测精度的恶化;并且此外,能够大大缩短检测所需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一种记录装置,包括:包括用于对介质执行记录的记录头的滑架;驱动滑架的用于滑架的电机;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设置滑架中、与所述介质相对的位置中,并用于探测所述介质的反射率的差;传送辊,所述传送辊被构造为包括:传送主动辊,所述传送主动辊被旋转和驱动以夹紧并旋转要传送的介质,从而将要传送的介质传送到记录头;和与传送主动辊压力接触地被驱动和旋转的传送从动辊;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所述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用于旋转和驱动传送主动辊;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用于控制用于滑架的电机和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并具有这样的结构:所述托盘被构造为包括:呈板状或盘状的托盘主体;和放置部,所述放置部形成在托盘主体中并能够放置作为介质的薄板状部件,并且所述托盘能够利用传送辊传送;其中:所述放置部设有用于配合在形成在介质上的配合孔中的配合部;并且所述配合部设有:第一被探测线,所述第一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主扫描方向垂直;和第二被探测线,所述第二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副扫描方向垂直,并且所述控制部控制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和用于滑架的电机的方式是:在通过传感器探测第一被探测线中,传感器的跟踪线不横穿过配合部,但沿主扫描方向横穿过第一被探测线;并且在通过传感器探测第二被探测线中,传感器的跟踪线不横穿过配合部,但沿副扫描方向横穿过第二被探测线。
根据所述方面,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和用于滑架的电机的控制方式是:在通过传感器探测第一被探测线中,传感器的跟踪线不横穿过配合部。因此,在获得基准位置xc和yc中,滑架的移动量和托盘的副扫描馈送量很小就足够了。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基准位置xc和yc的探测精度的恶化;并且此外,能够大大缩短检测所需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一种记录装置,包括:包括用于对介质执行记录的记录头的滑架;驱动滑架的用于滑架的电机;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设置滑架中、与所述介质相对的位置中,并用于探测所述介质的反射率的差;传送辊,所述传送辊被构造为包括:传送主动辊,所述传送主动辊被旋转和驱动以夹紧并旋转要传送的介质,从而将要传送的介质传送到记录头;和与传送主动辊压力接触地被驱动和旋转的传送从动辊;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所述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用于旋转和驱动传送主动辊;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用于控制用于滑架的电机和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并具有这样的结构:所述托盘被构造为包括:呈板状或盘状的托盘主体;和放置部,所述放置部形成在托盘主体中并能够放置作为介质的薄板状部件,并且所述托盘能够利用传送辊传送;其中:所述放置部设有用于配合在形成在介质上的配合孔中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有:第一被探测线,所述第一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主扫描方向垂直;和第二被探测线,所述第二被探测线由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区域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与副扫描方向垂直,并且所述控制部控制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和用于滑架的电机的方式是:在通过传感器探测第一被探测线和第二被探测线中,传感器的跟踪线横穿过第一被探测线,并接着横穿过第二被探测线,而不出配合部;或横穿过第二被探测线和接着横穿过第一被探测线,而不出配合部。
根据所述方面,所述控制部控制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和用于滑架的电机的方式是:在通过传感器探测第一被探测线和第二被探测线中,传感器的跟踪线横穿过第一被探测线,并接着横穿过第二被探测线,而不出配合部;或横穿过第二被探测线和接着横穿过第一被探测线,而不出配合部。因此,在获得基准位置xc和yc中,滑架的移动量和托盘的副扫描馈送量很小就足够了。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基准位置xc和yc的探测精度的恶化;并且此外,能够大大缩短检测所需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在根据第十到十二方面任意一方面中所述的记录装置中,其中:所述第一被探测线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被探测线与所述副扫描方向垂直;并且所述传感器探测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第一被探测线和与副扫描方向垂直的第二被探测线。
根据所述方面,第一被探测线垂直于主扫描方向,并且第二被探测线垂直于副扫描方向。因此,能够容易并可靠地探测第一被探测线和第二被探测线。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在根据第十到十三方面任意一方面所述的记录装置中,其中:基于第一被探测线和第二被探测线的探测结果,计算执行记录中的基准位置。
根据所述方面,能够短时间内精确地获得执行记录中的基准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在根据第十四方面所述的记录装置中,其中:所述介质呈沿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对称形状,并且基准位置是介质沿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中心位置。
根据所述方面,在执行记录中基准位置被设置为介质的中心位置的情况下,中心位置能够短时间内精确地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的装置主体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断面侧视图。
图3是显示根照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控制部的框图。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托盘的平面视图。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托盘的末端或尖端的透视图。
图6是显示被探测部(第一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图7是显示被探测部(第二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图8是显示被探测部(第二实施例的变型)的平面视图。
图9是显示被探测部(第三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图10是显示被探测部(第三实施例的变型)的平面视图。
图11是显示被探测部(第三实施例的变型)的平面视图。
图12是显示被探测部(第四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图13是显示被探测部(第四实施例的变型)的平面视图。
图14是显示用于获得放置部(set portion)的中心坐标的顺序内容的流程图。
图15是显示用于获得放置部的中心坐标的顺序内容的流程图。
图16是显示用于获得放置部的中心坐标的顺序内容的流程图。
图1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托盘的平面视图。
图1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托盘的平面视图。
图1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托盘的平面视图;和
图2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托盘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1和2,以下将描述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实例的喷墨打印机(下文中称作“打印机”)的概述。图1是显示打印机1的装置主体的外观的透视图(外壳被去除的状态);图2是显示相同内容的断面侧视图;而图3是主要显示驱动控制部60的框图。在下文中,图2中向右方向(打印机的前侧)和向左方向(打印的后侧)将分别称作纸或托盘的传送通路的“下游侧”和“上游侧”。
在后部,打印机1包括馈送装置2,该馈送装置2能够以倾斜姿态放(setting)根据“被记录介质”和“被喷射介质”的实例的记录纸(主要是,将在下文中称作“纸P”的切开的格式纸),并将纸P从馈送装置2向下游侧的传送辊4馈送。利用传送辊4,如此馈送的纸P被传送到下游侧的记录装置3,以便执行记录。该传送辊4还传送将在下面描述的托盘100,并且记录装置3执行对放置到托盘100的作为薄板状部件(介质)的光盘D的标签表面的记录。利用下游侧的排出辊5,接受记录装置3记录的纸P或光盘D(托盘100)被排出到该装置的前部。
以下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在打印机1的纸传送通路上设置的部件。该馈送装置2被构造为包括:送纸板(hopper)11;馈送辊12;延迟辊(retard roller)13;以及返回杆14。
该送纸板11由板形部件形成,并且可旋转地围绕旋转支点(未示出)构造在上部中;并且被旋转以使以倾斜姿态支撑在送纸板11上的纸P与馈送辊12压力接触或从馈送辊12分离。从侧面观看,馈送纸12呈几乎D的形状,并且将通过其圆弧部分压力接触的最上面的纸P馈送到下游侧,同时它被控制的方式是:其平坦部分与所示的纸P相对,以便在纸P被馈送后,在通过传送辊4传送纸P期间,不产生传送负荷。
该延迟辊13被设置以自由地压力接触馈送辊12的圆形弧部分。当未产生纸P的重叠馈送,而仅有一张纸P被馈送时,该延迟辊13与纸P接触地被驱动和旋转(图2中的顺时针);当多张纸P出现在馈送辊12和延迟辊13之间时,由于纸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纸P与延迟辊13之间的摩擦系数,该延迟辊13进入不旋转的停止状态。因此,与馈送的最上面的纸P重叠地馈送的后续纸P不会从延迟辊13向下游侧运动,这样能够防止重叠馈送。该返回杆14可旋转地设置,并具有将重叠馈送的后续纸P返回到送纸板11的功能。
纸传感器81(图3)和引导辊26被设置在馈送装置2和传送辊4之间,该纸传感器81用于探测纸P的通过,并且引导辊26用于形成纸P的馈送姿态并防止纸P与馈纸辊12接触以减轻传送负荷。在实施例中,引导辊26被可旋转地支撑,以便可在上部纸引导器24的上游侧的端部自由旋转。
该传送辊4被设置在馈送装置2的下游侧,该传送辊4被构造为包括由电机旋转和驱动的传送主动辊30和与传送主动辊30压力接触地被驱动和旋转的传送从动辊31。该传送主动辊30被形成以包括粘性层或粘附层(sticking layer),该粘性层通过将耐磨损粒子几乎均匀地分散到沿纸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金属轴的外圆周表面中获得;并且多个传送从动辊31沿传送主动辊30的轴向方向设置,该传送从动辊31的外部圆周表面由诸如人造橡胶的具有低摩擦的材料形成。
此外,在实施例中,两个传送从动辊31被可旋转地支撑在一个上部纸引导器24的下游侧的端部,以便可自由旋转;并且如图1所示,三个上部纸引导器24沿纸的宽度方向设置。此外,上部纸引导器24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在主框架23上的轴24a,以便从侧面观看时它被设置为可围绕轴24a通过纸传送通路摇摆;并且此外,利用螺旋弹簧25,上部纸引导器24沿传送从动辊31压力接触传送主动辊30的方向受力。
此外,传送主动辊30利用副扫描驱动部59旋转和驱动。更具体地说,副扫描驱动部59执行纸P(和将在下面描述的托盘100)的副扫描馈送。
利用传送主动辊30的旋转,以夹在传送主动辊30和传送从动辊31之间的状态,到达传送辊4的纸P被传送到下游侧的记录装置3。此外,利用传送主动辊30的旋转,以夹在传送主动辊30和传送从动辊31之间的状态,将在下面描述的托盘100也被传送到下游侧的记录装置3。
该记录装置3被构造为包括:喷墨记录头(在下文中称作“记录头”)36;和与记录头36相对地设置的下部纸引导器37。该记录头36被设置在滑架33的底部,并且滑架33被设置以由沿主扫描方向(图2中纸的两侧方向)延伸的滑架引导轴34引导,并且此外,利用主扫描驱动部57,滑架33沿主扫描方向往复运动。更具体地说,主扫描驱动部57执行用于记录头36(和将在下面描述的PW传感器80)的主扫描。此外,头驱动部58在主扫描的中间驱动记录头36,从而执行对纸P(和将在下面描述的光盘D)的记录。该滑架33安装有多种颜色的每种颜色都独立的墨水盒35;并且墨水从墨水盒35被供应到记录头35。
沿副扫描方向延伸的肋形成在与记录头36相对的表面上,并且墨水废弃到其中的凹陷部37a形成在用于确定纸P与记录头36之间的距离的下部纸引导器37中。排放到纸P的端部以外的区域的墨水被废弃到凹陷部37a中,以便执行用于无页边空白地在纸P的端部上执行打印的所谓无页边空白打印。
接着,引导辊43和排出辊5被设置在记录头36的下游侧。该引导辊43实现防止纸P从下部纸引导器37上升,并保持纸P与记录头36之间的距离恒定的功能。该排出辊5被构造为包括:通过PF电机164(图3)被旋转和驱动的排出主动辊41;和与排出主动辊41接触地被驱动和旋转的排出从动辊42。在实施例中,由橡胶辊形成的多个排出主动辊41沿轴部件的轴向方向设置,以被旋转和被驱动。
此外,排出从动辊42由在外部圆周上具有多个齿的有齿的辊形成。此外,沿主扫描方向呈长形的纸排出框架组件45设有对应于多个排出主动辊41的多个排出从动辊42。在排出主动辊41和排出从动辊42之间的夹紧状态下,利用排出主动辊41的旋转和驱动操作,接受记录装置3的记录的纸P被排向装置的前部(未示出的堆积箱)。
纸排出框架组件45被设置为利用释放装置(未示出)自由地位移,以获得其中排出从动辊42接触排出主动辊41的接触位置和其中排出从动辊42与排出主动辊41分离的分离位置。
上面已经对在纸传送通路上设置的部件进行了描述。除用作介质的单页打印纸外,打印机1被构造以自由地直接在诸如CD-R(可写光盘)的光盘(薄板状部件)的标签表面上执行喷墨记录。如图1所示,用作介质的光盘D被放置到呈板状或盘状的托盘100,并以这种状态被传送经过打印机1中的直线状托盘传送通路。该托盘100与打印机1分离地构造,并由在打印机1的前部设置的托盘引导器7支撑;并且同时,托盘100向打印机1的后侧(上游侧)被手动插入托盘传送通路中,并且然后利用传送辊4沿副扫描方向馈送。以下将详细描述托盘100的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3,将对驱动控制部60进行描述,通过控制主扫描驱动部57、头驱动部58、副扫描驱动部59及其外设结构中的每一个,该驱动控制部60执行预定的记录方法。该驱动控制部60被构造以与用于向打印机1传送打印信息(打印数据)的主机150一起自由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并且包括:作为与主机150的接口的IF61;ASIC(特定用途集成电路)6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63;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64和EEPROM(电可擦只读存储器)65;CPU66;计时器IC(集成电路)67;DC(直流)单元68;传送电机(PF电机)驱动器71;滑架电机(CR电机)驱动器70;以及头驱动器69。
该CPU66执行用于执行打印机1的控制程序的计算处理以及其它需要的计算处理;并且计时器IC67生成有关CPU66的多种处理所需的周期中断信号。基于通过IF61从主机150发送的打印数据,ASIC62用于控制喷墨记录头25的打印分辨率和驱动波形。RAM63用作ASIC62和CPU66的工作区和其它数据的主存储区域;并且RROM64和EEPROM65存储控制打印机1的各种控制程序(固件)和处理所需的数据。
DC单元68是用于控制DC电机(CR电机73和PF电机164)的速度的控制电路,并且DC单元68具有未示出的PID控制部、加速控制部和PWM控制电路。根据从CPU66发送的控制指令或从诸如旋转编码器78、线性(或直线式)编码器79、用于检测记录纸P的通过的纸传感器81或PW传感器80的检测装置输出的信号,DC单元68执行用于控制DC电机速度的各种计算,并向CR电机驱动器70和RF电机驱动器71发送信号。
在DC单元68的控制下,PF电机驱动器71驱动和控制作为“用于传送主动辊的电机”的PF电机164。PF电机164旋转多个驱动目标,更确切地说,实施例中的馈送辊13、传送主动辊30和排出主动辊41。
在DC单元68的控制下,CR电机驱动器70驱动和控制作为“用于滑架的电机”的CR电机73,从而沿主扫描方向往复运动滑架33或使滑架33停止和保持。在CPU66的控制下,根据从主机150传送的打印数据,头驱动器69驱动和控制记录头25。
从用于检测传送的纸P的起始端和终端的纸传感器81发送的探测信号、从用于探测PF电机164的旋转量、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的旋转编码器78输出的信号和从用于探测沿滑架33的沿主扫描方向的绝对位置的线性编码器79输出的信号被传送到CPU66和DC单元68。此外,自PW传感器80输出的信号也传送到CPU66和DC单元68。
PW传感器80是设置在滑架33的底部的光学传感器,并被构造为包括:用于向纸P或托盘100发射光的光发射部(未示出);和用于接收从纸P或托盘100反射的光的光接收部(未示出),并探测记录纸P上的反射系数差或托盘100的反射系数差。因此,利用PW传感器80的检测,控制部60探测纸P的存在和纸P的宽度。
此外,当PW传感器80检测设置在将在下面描述的托盘100上的被探测部(将在下面描述)时,控制部60计算托盘100中的放置部102(将在下面描述)的中心位置。基于有关如此探测的中心位置的信息,确定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设置作为坐标系的记录区域的位置。
该旋转编码器78包括:在外周部中具有大量透光部的圆盘形标尺(scale)(未显示);和具有用于向透光部发射光的发光部和用于接收穿过透光部的光的光接收部的探测部(未示出),并且根据圆盘形标尺的旋转,探测部输出利用穿过透光部的光产生的上升信号和下降信号,并且驱动控制部60接收自旋转编码器78输出的信号,从而探测传送主动辊30的旋转的量、速度和方向。因此,可以执行纸张P或期望的托盘100的馈送控制(副扫描馈送)。
该线性编码器79包括:沿主扫描方向长的符号板79b;和探测部79a,该探测部79a具有用于将光发射到沿主扫描方向形成的多个透光部的光发射部;和用于接收穿过符号板79b中的透光部的光的光接收部。该探测部79a输出利用穿过透光部的光产生的上升信号和下降信号,并且驱动控制部60接收自探测部79a输出的信号,从而探测滑架33(即,PW传感器80)的沿主扫描方向的位置。
PF电机驱动器71和PF电机64构成图1中所示的副扫描驱动部59;CR电机驱动器70和CR电机73构成主扫描驱动部57;并且头驱动器69构成头驱动部58。
上面已描述了打印机1的概要内容,下面将参见图4和5详细描述托盘100的结构。图4是显示托盘100的平面视图;并且图5是显示托盘100的末端或尖端的外观的透视图。
如图4所示,托盘100具有在平面上所看见的矩形形状,并呈能够夹在传送主动辊30和传送从动辊31之间的板状或盘状的形状,并且此外,能够利用传送主动辊30的旋转执行副扫描馈送。
托盘100由树脂材料整体形成,以包括托盘主体101和放置部102。如图所示,该放置部102由呈在平面上所看见的圆形形状的凹陷部构成。作为“配合部”的凸部103形成在放置部102的中心。当光盘D被放置到放置部102时,光盘D的配合孔(中心孔)Dh(图1)被配合在凸部103周围。因此,确定了放置部102(托盘100)中光盘D的位置。围绕放置部102形成的孔104和104用于取出(弹出)光盘D。
图4中的垂直方向被设置为托盘100的传送方向(副扫描方向)。当托盘100通过如上所述的托盘引导器7被插入(馈送)到托盘100的传送通路中时,托盘100利用设置为尖端或末端的图4中的上部被插入。更具体地说,标号106代表托盘100的末端或尖端。在托盘100的尖部或末端,舌片部107和107与托盘100整体形成,以便沿如图5所示的托盘100的插入方向突出。
如图5所示,该舌片部107向尖部或末端渐缩,并具有底部表面,该底部表面与托盘主体101的底部表面一起形成平坦表面。此外,采用与舌片部107同样的方式,托盘100的尖部或末端106也朝向尖部或末端形成渐缩。
该舌片部107具有如下功能和优点。更具体地说,当托盘100要被插入托盘100的传送通路中时,托盘100的尖端106被设置为头部,并且因此,托盘100通过托盘引导器7被插向打印机1的后侧。
为了利用传送主动辊30和传送从动辊31沿副扫描方向馈送托盘100,需要将托盘100的尖端106插入传送主动辊30和传送从动辊31之间的部分中。然而,舌片部107形成在托盘100的尖部106上。因此,当利用未示出的馈送装置,托盘100向传送辊4馈送时,舌片部107进入传送主动辊30和传送从动辊31之间的部分。因此,托盘100的尖部106接着进入传送主动辊30和传送从动辊31之间的部分,以便托盘100很快夹在两个辊之间。
更具体地说,利用舌片部107,托盘100的尖部的面积(在平面上观看)得到极大的减小。因此,利用很小的力,能够容易地导致托盘100的尖部106进入传送主动辊30和传送从动辊31之间的部分。因此,可以导致托盘100进入传送主动辊30和传送从动辊31之间的部分,而无需使用用于将传送从动辊31从传送主动辊30分离(释放)的装置。
如图4和5所示,接着,利用PW传感器80探测的被探测部105A形成在凸部103中。该被探测部105A(采用与下面将描述的部105B,105C和105D同样的方式)由穿过托盘主体101的孔形成。因此,在被探测部105A的内侧和外侧(凸部103)处存在反射系数差。更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该被探测部105A呈正方形或矩形(一个平面图形)形状,该正方形或矩形由具有不同反射系数的区域(孔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的边界线形成的、与主扫描方向(图4、6到13和17到20中的横向)垂直的第一被探测线108A和第三被探测线108C以及垂直于副扫描方向(图4、6到13和17到20中的垂直方向)的第二被探测线108B和第四被探测线108D构成。该“被探测线”指能够由PW传感器80探测的具有不同反射系数的区域之间的边界线。
此外,托盘100沿主扫描方向的位置利用托盘引导器7调节。因此,控制部60(图3)能够事先保持有关被探测部105A(凸部103)沿主扫描方向的位置的信息,并且此外,例如通过PW传感器80探测托盘100的尖部106的通过的反射系数的变化,能够获取有关被探测部105A(凸部103)沿副扫描方向的位置的信息。托盘100可分离地设有用于了解被探测部105A沿副扫描方向的位置的专用被探测部(反射标记)。此外,控制部60能够事先保持有关被探测部105A(凸部103)沿主扫描方向的位置的信息。因此,通过将PW传感器80放置在那个位置并且然后沿副扫描方向馈送托盘100,可以直接探测被探测部105A,从而获得关于被探测部105A沿副扫描方向的位置的信息。
以下将参见图6到16详细描被探测部105A的作用。图6、7、9、12和13是显示被探测部105A的平面视图,并且图8、10和11分别是显示根据被探测部105A的变型的被探测部105B,105C和105D的平面视图。此外,图14到16是显示用于获得放置部102的中心c的位置坐标的顺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当要对放置到托盘100的光盘D的标签表面执行记录时,基于放置部102(凸部103)的中心(图6到13中指示为“c”)的位置坐标,设置将执行记录的区域。通过驱动滑架33(CR电机73)以通过PW传感器80沿主扫描方向跟踪被探测部105A(或将在下面描述的被探测部105B到105D),并通过驱动传送主动辊30(PF电机164)以通过PW传感器80沿副扫描方向跟踪被探测部105A(或将在下面描述的被探测部105B到105D)获得位置坐标。在下文中,中心c的沿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将适当地称作“x”方向和“y”方向)的坐标分别由xc和yc表示。
在图6到13中,标记为(1)到(4)的箭头表示在由PW传感器80执行的检测中跟踪线及其方向。
在图6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滑架33和传送主动辊31被驱动和被控制的方式是:在通过PW传感器80检测第一被探测线108A获得的跟踪线不沿如箭头(1)所示x方向横穿过凸部103;并且通过PW传感器80检测第二被探测线108B获得的跟踪线不沿箭头(2)所示的y方向横穿凸部103。
在图7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滑架33和传送主动辊31的被驱动和被控制的方式是:如箭头(1)和(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采用与第一实施例中同样的方式,PW传感器80的跟踪线不横穿过凸部103,但特别横穿第一被探测线108A,并且然后不出凸部103(并且此外,不出被探测部105A)的情况下横穿过第二被探测线108B。
图14显示了通过PW传感器80的检测获得坐标xc和xc的过程。通过沿x方向的检测(1)(步骤S101)探测到第一被探测线108A沿主扫描方向的坐标xd;并通过沿y方向的检测(2)(步骤S102)探测到第二被探测线108B沿副扫描方向的坐标yd
如图6和7所示,沿x方向,坐标xd和中心c彼此分离距离x1,并且沿y方向,坐标yd和中心c彼此分离距离y1,并且值x1和y1被预先写入ROM64或EEPROM65(图3)。因此,如图14的步骤S103所示,通过探测坐标xd和xd,利用xd-x1,可以获得中心c沿x方向的坐标xc;并且利用yd-y1,可以获得中心c沿y方向的坐标yc
如上所述,在图6和7中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滑架33和传送主动辊31的被驱动和控制的方式是:PW传感器80的跟踪线不横穿过凸部103。此外,在图7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滑架33和传送主动辊31的被驱动和被控制的方式是:跟踪线横穿过第一被探测线108A,然后不出凸部103(并且此外,不出被控制部105A)地横穿过第二被探测线108B。
因此,在任意情况下,滑架33的移动量和托盘100的副扫描馈送量很小就足够了;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中心c的沿x方向的坐标xc和沿y方向的坐标yc的探测中的精度恶化;并且此外,可以缩短在获得中心c的位置时PW传感器80检测所需的时间。特别是在第二实施例中,PW传感器80的跟踪线很短就足够了。因此,可以更大地缩短检测所需的时间。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探测了两条线,即第一被探测线108A和第二被探测线108B。因此,还可以由图8中的105B指示的直角三角形形成被探测部105A。因此,被探测部(孔)的面积很小就足够了,并且从而可提高凸部103的强度。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使用两条其它被探测线,即第三被探测线108C和第四被探测线108D,执行相同的检测。因此,除第一被探测线108A和第二被探测线108B外,还提供了第三被探测线108C和第四被探测线108D。因此,可以提高控制的自由度。
接下来,在图9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一被探测线108A沿x方向的坐标xd1和第三被探测线108C沿x方向的坐标xd2被用于获得中心c的沿x方向的坐标xc。更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利用沿x方向的第一检测(1)(步骤S201)探测到第一被探测线108A沿x方向的坐标xd1;并通过沿x方向的第二检测(2)(步骤S202)探测到第三探测线108C沿x方向的坐标xd2。然后,通过沿y方向的检测(3)(步骤S203)探测到第二被探测线108B沿y方向的坐标yd
因此,如图15的步骤S204所示,通过探测坐标xd1、xd2和yd,利用(xd1+xd2)/2,可以获得中心c沿x方向的坐标xc;并且利用yd-y1,可以获得中心c沿y方向的坐标yc
如上所述,中心c沿x方向的坐标xc通过设置两个位置获得,即作为基准的第一被探测线108A的位置和第三被探测线108C的位置。因此,在第一被探测线108A或第三被探测线108C的探测中精度恶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误差(减半)。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中心c假定位于第一被探测线108A和第三被探测线108C之间。因为这个原因,有关托盘100的制造中,设法使中心c位于第一被探测线108A和第三被探测线108C之间。
此外,也能够使被探测部105A呈图10中标号105C所示的半椭圆形状,或图11中标号105D所示的等腰三角形形状。因此,被探测线无需与主扫描方向或副扫描方向垂直。此外,被探测线无需为直线。
接下来,在图12中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第一被探测线108A沿x方向的坐标xd1和第三被探测线108C沿x方向的坐标xd2被用于获得中心c的沿x方向的坐标xc;并且第二被探测线108B沿y方向的坐标yd1和第四被探测线108D沿y方向的坐标yd2被用于获得中心c的沿y方向的坐标yc。更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通过PW传感器80沿y方向的检测(1)(步骤S301),探测到第四探测线108D沿y方向的坐标yd2;并且随后,通过PW传感器80沿x方向的检测(2)和(3)(步骤S302和步骤S303),探测到第一被探测线108A沿x方向的坐标xd1和第三被探测线108C沿x方向的坐标xd2。然后,通过沿y方向的检测(4)(步骤S304)探测到第二被探测线108B沿y方向的坐标yd1
因此,如图16的步骤S305所示,通过探测坐标xd1、xd2、yd1和yd2,利用(xd1+xd2)/2,可以获得中心c沿x方向的坐标xc;并且利用(yd1+yd2)/2,可以获得中心c沿y方向的坐标yc
如上所述,中心c沿x方向的坐标xc通过设置两个位置获得,即作为基准的第一被探测线108A的位置和第三被探测线108C的位置;并且中心c沿y方向的坐标yc通过设置两个位置获得,即作为基准的第四被探测线108D的位置和第二被探测线108B的位置。因此,在各条被探测线的探测中精度恶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误差(减半)。
此外,托盘100的副扫描馈送被设为一个方向。因此,副扫描馈送的量很小就足够了;并且此外,无需切换传送主动辊30的正向旋转/反向旋转。因此,没有动力传送系统中的齿轮的齿隙(backlash),可以更精确地探测第二被探测线108B或第四被探测线108D的位置。然而,这不是受限制的,但理所当然,通过沿图13所示的两个方向的副扫描馈送,也能够探测第二被探测线108B或第四被探测线108D的位置。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中心c被定位于第一被探测线108A和第三被探测线108C之间;并且中心c被定位于第二被探测线108B和第四被探测线108D之间。因此,有关托盘100的制造,设法使中心c位于第一被探测线108A和第三被探测线108C之间,并且位于第二被探测线108B和第四被探测线108D之间。
此外,在上述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滑架33和传送主动辊31的被驱动和被控制的方式是:采用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方式,PW传感器80的跟踪线不横穿凸部103。因此,滑架33的移动量和托盘100的副扫描馈送量很小就足够了;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中心c的沿x方向的坐标xc和沿y方向的坐标yc的探测中的精度恶化;并且此外,在获得中心c沿x方向的坐标xc和沿y方向的坐标yc时,可以缩短检测所需的时间。
虽然在该实施例中,被探测部105A到105D形成在凸部103中,还可以将它们设置在托盘101的任何位置中。通过将被探测部105A到105D设置在凸部103中,减小了中心c与被探测部105A到105D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防止由于托盘100的尺寸误差导致中心c的位置偏移。
(托盘的另一个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图17到图20,描述托盘100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7到20是显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托盘的平面视图。在图17到图20中,与托盘100中部件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标号,其描述将省略。
在图17到图20中所示的托盘100A到100H中,被探测部105A未被设置在放置部102(配合部103)的内部,而在配合部102的外部。
特别是在图17(A)和(B)和图18(A)和(B)中所示的托盘100A,100B,100C和100D中,被探测部105A的位置被设置离开放置部102的沿主扫描方向的中心位置并且离开放置部102的沿副扫描方向的中心位置、在放置部102沿主扫描方向形成的范围(托盘100B和100C与其对应)内、在放置部102沿副扫描方向形成的范围内(托盘100A,100B,100C和100D与其对应)或在放置部102沿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形成的范围内(托盘100B和100D与其对应)。
更具体地说,托盘100呈在平面上看见的正方形形状,并且设置部102呈在平面上看见的圆形形状。因此,特别是邻近放置部102的位置,即,放置部102沿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形成的范围变成剩余空间。因此,通过使用这种剩余空间设置被探测部105A,在被探测部105A被设置在放置部102的外部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托盘的尺寸增加。
另一方面,在分别在图19(A)和(B)和图20(A)和(B)中所示的托盘100E,100F,100G和100H中,被探测部105A位于放置部102沿主扫描方向的中心(托盘100E和100F与其对应)或沿副扫描方向的中心(托盘100G和100H与其对应)。
因此,在其中被探测部105A位于放置部102沿主扫描方向的中心的托盘100E和100F的情况下,在中心c沿x方向的坐标xc和第一被探测线108A和第三被探测线108C(参见图6)之间的距离被减小。因此,在中心c沿x方向的坐标xc的探测中,可以防止精度的恶化。
此外,在其中被探测部105A位于放置部102沿副扫描方向的中心的托盘100G和100H的情况下,在中心c沿y方向的坐标yc和第二被探测线108B和第四被探测线108D之间的距离被减小。因此,在中心c沿y方向的坐标yc的探测中,可以防止精度的恶化。
虽然在实施例中,已对其中本发明应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普通的液体喷射装置。
该液体喷射装置并不局限于诸如打印机、复制机和传真机的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中:使用喷墨类型的记录头,并且墨水从记录头被排出以执行对介质的记录。然而,该液体喷射装置包括装置,该装置用于从对应于喷墨类型的记录头的液体喷射头,将对应于用途的液体(代替墨水)喷射到对应于介质的被喷射的介质上,并将液体粘附到被喷射的介质。
除记录头以外,液体喷射头的实例还包括: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滤色器的着色剂喷射头;用于形成有机EL显示器或表面发光显示器(surface emitting display)(FED)的电极的电极材料(导电糊)喷射头;并且此外,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有机材料喷射头;和作为精密吸液管的样本喷射头。

Claims (17)

1.一种托盘,适合装载在记录装置中,该托盘包括:沿第一方向传送介质的传送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在所述介质上记录信息的记录头;和传感器,所述托盘包括:
托盘主体,所述托盘主体适合利用所述传送辊沿所述第一方向传送到与所述记录头相对的区域;
所述介质放置在其上的放置部;
确定具有不同反射率的两个区域并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一边界线,所述第一边界线适合由所述传感器探测以提供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基准位置;和
确定具有不同反射率的两个区域并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边界线,所述第二边界线适合由所述传感器探测以提供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基准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还包括:适合配合在形成在所述介质中的配合孔中的配合部,
其中:所述配合部设有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第二边界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其中:所述放置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对称的形状;并且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放置部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中: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第二边界线的每个都是构成一个平面图形的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其中:所述平面形状是直角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还包括:确定具有不同反射率的两个区域并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边界线,所述第三边界线适合由所述传感器探测以提供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基准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还包括:确定具有不同反射率的两个区域并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四边界线,所述第四边界线适合由所述传感器探测以提供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四基准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其中:所述平面形状是正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中:
所述放置部具有圆形形状,以便盘形部件作为所述介质被放置在其上,和
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设置在所述放置部的外部,并且位于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和与所述圆形放置部相切的两条直线确定的区域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和与所述圆形放置部相切的两条直线确定的区域的至少一个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托盘,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界线被设置为避开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同时横穿过所述放置部的中心位置的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托盘,其中:
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设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同时横穿过所述放置部的中心位置的直线上。
12.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区域;
适合沿第一方向将介质传送到所述记录区域的传送辊;
可操作以在放置在所述记录区域中的所述介质上记录信息的记录头;
滑架,所述滑架安装所述记录头并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运动,以便横穿所述记录区域;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适合与所述记录区域相对;
托盘,所述托盘适合安装作为所述介质的盘状或板状件,并适合利用所述传送辊沿所述第一方向被传送到所述记录区域,所述托盘包括:
确定具有不同反射率的两个区域并横穿过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边界线;和
确定具有不同反射率的两个区域并横穿过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边界线;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以驱动所述传送辊和所述滑架,以便所述传感器横穿过所述第一边界线以探测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基准位置,并横穿过所述第二边界线以探测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基准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托盘还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适合配合在形成在所述介质中的配合孔中并设置有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第二边界线,并且其中:
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传送辊和所述滑架,以便:所述传感器沿所述第二方向不横穿过所述配合部的情况下横穿过所述第一边界线,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不横穿过所述配合部的情况下横穿过所述第二边界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托盘还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适合配合在形成在所述介质中的配合孔中并设置有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第二边界线,并且其中:
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传送辊和所述滑架,以便:在所述传感器横穿过所述第一边界线后,所述传感器连续横穿过所述第二边界线,而不横穿过所述配合部,或在所述传感器横穿过所述第二边界线后,所述传感器连续横穿过所述第一边界线,而不横穿过所述配合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边界线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并且所述第二边界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用于执行记录过程的基准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基准位置和所述第二基准位置计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放置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对称的形状;并且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放置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心位置。
CN200610068356A 2005-03-31 2006-03-30 托盘和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1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01522 2005-03-31
JP2005101522 2005-03-31
JP2005245912 2005-08-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0354A true CN1840354A (zh) 2006-10-04
CN100575102C CN100575102C (zh) 2009-12-30

Family

ID=37029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683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102C (zh) 2005-03-31 2006-03-30 托盘和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00626B2 (zh)
CN (1) CN100575102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4805B (zh) * 2008-04-09 2011-04-06 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装置
CN102205744A (zh) * 2010-03-31 2011-10-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WO2013155812A1 (zh) * 2012-04-18 2013-10-2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打印模板
CN104002564A (zh) * 2013-02-26 2014-08-27 星云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uv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材边界侦测方法
CN105109215A (zh) * 2015-09-08 2015-12-0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用于打印生化传感器敏感层的喷墨打印托盘及打印方法
CN105936185A (zh) * 2015-03-03 2016-09-14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10667261A (zh) * 2019-10-25 2020-01-10 北京万盘科技有限公司 光盘打印装置及打印机
CN112277463A (zh) * 2019-07-22 2021-01-29 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小车、光盘打印机以及光盘刻录打印一体机
CN113199876A (zh) * 2020-01-30 2021-08-03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7325566A (zh) * 2023-10-16 2024-01-02 佛山市科华智缝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底料的自动喷码机及该喷码机自动打码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6509B2 (ja) * 2018-08-01 2022-10-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4557B2 (ja) * 2000-10-19 2005-12-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メディア中心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記録メディア中心位置検出方法、並びに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JP3768929B2 (ja) * 2002-07-10 2006-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4003621B2 (ja) * 2002-11-13 2007-11-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4805B (zh) * 2008-04-09 2011-04-06 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装置
CN102205744A (zh) * 2010-03-31 2011-10-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102205744B (zh) * 2010-03-31 2013-08-1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WO2013155812A1 (zh) * 2012-04-18 2013-10-2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打印模板
CN104002564A (zh) * 2013-02-26 2014-08-27 星云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uv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材边界侦测方法
CN104002564B (zh) * 2013-02-26 2016-03-16 星云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uv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材边界侦测方法
US10124610B2 (en) 2015-03-03 2018-11-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05936185B (zh) * 2015-03-03 2019-01-15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5936185A (zh) * 2015-03-03 2016-09-14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5109215B (zh) * 2015-09-08 2018-08-24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用于打印生化传感器敏感层的喷墨打印托盘及打印方法
CN105109215A (zh) * 2015-09-08 2015-12-0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用于打印生化传感器敏感层的喷墨打印托盘及打印方法
CN112277463A (zh) * 2019-07-22 2021-01-29 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小车、光盘打印机以及光盘刻录打印一体机
CN112277463B (zh) * 2019-07-22 2021-05-28 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小车、光盘打印机以及光盘刻录打印一体机
CN110667261A (zh) * 2019-10-25 2020-01-10 北京万盘科技有限公司 光盘打印装置及打印机
CN113199876A (zh) * 2020-01-30 2021-08-03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7325566A (zh) * 2023-10-16 2024-01-02 佛山市科华智缝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底料的自动喷码机及该喷码机自动打码方法
CN117325566B (zh) * 2023-10-16 2024-02-23 佛山市科华智缝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底料的自动喷码机及该喷码机自动打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75102C (zh) 2009-12-30
JP4900626B2 (ja) 2012-03-21
JP2010241150A (ja) 2010-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40354A (zh) 托盘和记录装置
KR100827881B1 (ko) 광학 센서의 보정치 취득 방법 및 기록 장치
CN1323848C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727841A (zh) 边缘位置检测设备和方法
CN1954999A (zh) 自动调节喷嘴的装置、成像装置以及自动调节喷嘴的方法
CN104339846A (zh) 印刷装置
JP4697418B2 (ja) トレイおよび記録装置
CN1277688C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和记录介质
US7233014B2 (en) Medium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dium detection method
JP2004090316A (ja) 記録制御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475361A (zh) 记录装置
JP2011121271A (ja) 記録方法
JP20080741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820956A (zh) 控制液体喷射的方法
JP2008100357A (ja) 印刷装置、光ディスクデュプリケート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KR20070008428A (ko) 공급 수단
CN1274513C (zh) 图象读取记录装置
JP2006231871A (ja) 液体噴射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420206B2 (ja) 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911662A (zh) 记录装置、被记录材料传送方法、液体喷射装置
JP2008001071A (ja) キャリッジ制御装置、記録装置、キャリッジ制御プログラム、液体噴射装置
JP2004243741A (ja)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433777B2 (ja) 液体吐出装置、調整用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JP201003656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8144263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3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