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8277A - 光拾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拾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8277A
CN1838277A CNA2006100774224A CN200610077422A CN1838277A CN 1838277 A CN1838277 A CN 1838277A CN A2006100774224 A CNA2006100774224 A CN A2006100774224A CN 200610077422 A CN200610077422 A CN 200610077422A CN 1838277 A CN1838277 A CN 1838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pair
information recording
thing
optica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774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桥村淳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838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82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7Lasers; Multiple laser arrays
    • G11B7/1275Two or more lasers hav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5Details of the moving pa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4Objective lens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一种光拾取装置构成为:使得在使用第1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对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入射位置和在使用第2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对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入射位置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处于不同的位置;使得在使用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光束的光程和在使用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光束的光程不同。

Description

光拾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不同种类的光信息记录媒体,能够互换可能地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光拾取装置中,作为用于再生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或在光盘上进行信息记录时使用的激光光源,其短波长化有所进展,例如,蓝紫色半导体激光或利用第2高谐波对红外半导体激光的波长进行变换的蓝色SHG激光等,这些波长为400~420nm的激光光源越来越实用化。如果使用这些蓝紫色激光光源,则在使用与DVD(数字通用盘)相同数值孔径(NA)的物镜时,对于直径为12cm的光盘,能够记录15~20GB的信息(例如HD DVD:以下简称为HD),在将物镜的NA提高至0.85时,对于直径为12cm的光盘,能够记录23~25GB的信息(例如Blu-ray Disc:以下简称为BD)。以下的本说明书中,将使用蓝紫色激光光源的光盘以及光磁盘总称为“高密度光盘”。
但是,作为光盘播放/刻录机,如果只能对单一种类的高密度光盘进行确切的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以下将“记录以及/或再生”单称为“记录/再生”)的话,那么其产品价值是不充分的,人们希望的是能够对不同种类的光盘都能够进行确切的信息记录/再生。并且,现在,若考虑到现状,已经有记录着多种多样信息的DVD、CD(小型盘)出售,那么,只能对高密度光盘进行信息记录/再生是不够的,例如,对用户所持有的DVD、CD,能够同样地进行确切的信息记录/再生,相当于提高作为高密度光盘用光盘播放/刻录机的产品价值。从如此的背景出发,对于装载于高密度光盘用的光盘播放/刻录机中的光拾取装置,希望具有能够对高密度光盘和DVD、还有CD的任何一种维持互换性地进行确切的信息记录/再生性能。
在此,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能够对BD(Blue-ray Disc)、HD(HD DVD)、DVD、CD之4种不同光盘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拾取装置。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959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319062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在设置了用于AOD(HD对应)、DVD、CD的物镜和BD专用物镜的同时,设置了半面镜,该半面镜对于从BD/AOD用激光射出的光束,在使用AOD时是反射、使用BD时是透过,这样使各50%光量的光束分开入射到各自的物镜。这种采用半面镜的结构,必须要有能够射出用于BD以及HD的记录/再生之本来所需光量2倍或其以上光量的激光光源,存在成本显著增大之问题。另外,因为是将DVD/CD用的光源及光学系统和BD/AOD用的光源及光学系统二层重合起来的结构,所以,存在光拾取装置的厚度增大之问题。
针对这些,专利文献2中,同样使用2个物镜实现了互换,但是,对应于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盘,靠移动物镜等来进行切换。这种结构具有实现了有效利用来自于激光光源的照射光束之优点,但是,必须设置用于2个物镜的高精度切换机构,相应地恐怕会引起光拾取装置的大型化、成本上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些以往技术的问题点,以提供一种低成本小型的,又能够对4种不同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互换可能地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拾取装置为目的。
上述目的,能够根据本发明的以下结构来达成。
一种光拾取装置,使用波长λ1的光束,对保护基板厚t1的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使用波长λ1的光束,对保护基板厚t2(t2>t1)的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以及,至少进行:使用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保护基板厚t3(t3=t2)的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再生以及/或记录、和使用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保护基板厚t4(t4>t3)的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再生以及/或记录中的一个,
备有:射出波长λ1光束的第1光源;射出波长λ2光束的第2光源和射出波长λ3光束的第3光源中的至少一个;和具有在至少对前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以及前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再生以及/或记录时用于形成聚光光点的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在至少对前述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和前述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中的一个进行信息再生以及/或记录时用于形成聚光光点的第2对物光学元件之聚光光学系统,
构成为:使得使用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对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入射位置和在使用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对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入射位置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处于不同的位置;使得在使用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的光程和在使用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光束的光程不同。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
图4是能够对BD、HD、DVD以及CD全部互换可能地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拾取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5是撑持2个物镜(也称对物光学元件)的透镜镜座的截面图。
图6是能够用于图4所示光拾取装置的、一体地容纳了由透镜L1~L3组成的扩展透镜EXP和其驱动单元的光学系统单元CU的斜视图。
图7是多个压电陶瓷PE重叠、在其间并列连接了电极C之构造的层叠型压电传动装置PZ的斜视示意图。
图8是对压电传动装置PZ施加的电压脉冲波形示意图。
图9是能够对BD、HD、DVD以及CD的全部互换可能地进行信息记录/再生的光拾取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0是能够对BD、HD、DVD以及CD的全部互换可能地进行信息记录/再生的光拾取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1是BD、HD互换光学系统的别的实施形态。
图12(a)以及图12(b)是BD、HD互换光学系统的别的实施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达成本发明上述目的的优选结构进行说明。
项1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使用波长λ1的光束,对保护基板厚t1的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使用波长λ1的光束,对保护基板厚t2(t2>t1)的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使用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保护基板厚t3(t3=t2)的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使用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保护基板厚t4(t4>t3)的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射出波长λ1光束第1光源、射出波长λ2光束的第2光源、射出波长λ3光束的第3光源、具有在至少对前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以及前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再生以及/或记录时用于形成聚光光点的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在至少对前述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再生以及/或记录时用于形成聚光光点的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聚光光学系统;
构成为:使得在使用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对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入射位置和在使用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对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入射位置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处于不同的位置,使得在使用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的光程和在使用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的光程不同。
根据本发明,因为使得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能够将最短波长λ1的光束聚光于种类不同的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和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各自的信息记录面,所以,将用于将前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聚光于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和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各自的信息记录面的对物光学元件做成各自结构的情况下为必须的半面镜等的光量分开单元则成为不必要,能够实现有效的利用前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另外,在使用第1对物光学元件时和使用第2对物光学元件时,对被使用的对物光学元件的切换不是通过在共同的光程上插脱性地替换配置第1及第2对物光学元件来进行,而是支撑第1对物光学元件以及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支撑部件在切换时对装置整体实质上保持固定的位置关系,至少在使用第1对物光学元件时,形成入射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用的光程,至少在使用第2对物光学元件时,形成入射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用的光程,这样,用于切换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高精度移动切换机构则成为不必要,能够实现光拾取装置的简单化、小型化、低成本化。
例如,如果将BD作为前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将HD作为前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将DVD作为前述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将CD作为前述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则前述第1光源可以使用蓝紫色激光,前述第2光源可以使用红色激光,前述第3光源可以使用红外激光,通过采用本发明,能够不拘于光束的波长差、孔径径差(数值孔径差)或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基板厚的差而实现互换。
项2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用于在对前述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之际形成聚光光点。
项3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用于在对前述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之际形成聚光光点。
项4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3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朝光轴方向看时,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排列配置在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图1中,支撑部件H支撑着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和第2对物光学元件OBJ2,配置为通过没有图示的路线传动装置,能够相对于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OD在半径方向移动,并且配置为通过没有图示的2轴传动装置,能够进行为了聚焦以及光道跟踪控制的变位。因为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和第2对物光学元件OBJ2是排列配置在光信息记录媒体OD的半径方向,所以,虽然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形成的聚光光点光道T1相对于第2对物光学元件OBJ2形成的聚光光点光道T2来说有较大偏离,但是,因为任何一个对物光学元件都能够沿着光信息记录媒体OD的半径方向移动,所以,适合对波长λ1以及波长λ2的光束聚光。
项5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3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朝光轴方向看时,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排列配置在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切线方向的平行方向。
项6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5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朝光轴方向看时,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轴的连线和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延长线,在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轴上垂直相交。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图2中,支撑部件H支撑着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和第2对物光学元件OBJ2,配置为通过没有图示的路线传动装置,能够相对于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OD在半径方向移动,并且配置为通过没有图示的2轴传动装置,能够进行为了聚焦以及光道跟踪控制的变位。因为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和第2对物光学元件OBJ2排列配置在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OD的切线方向的平行方向,并且,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和第2对物光学元件OBJ2光轴的连线L1和光信息记录媒体OD的半径方向的延长线L2垂直相交于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的光轴上,所以,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形成的聚光光点光道T1相对于第2对物光学元件OBJ2形成的聚光光点光道T2来说有若干偏离。因为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能够沿着光信息记录媒体OD的半径方向移动,所以,尤其适合对波长λ1的光束聚光。
项7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5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朝光轴方向看时,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光轴的连线和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延长线,在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或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轴以外的点上垂直相交。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图3中,支撑部件H支撑着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和第2对物光学元件OBJ2,配置为通过没有图示的路线传动装置,能够相对于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OD在半径方向上移动,并且配置为通过没有图示的2轴传动装置,能够进行为了聚焦以及光道跟踪控制的变位。因为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和第2对物光学元件OBJ2排列配置在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切线方向的平行方向,并且,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和第2对物光学元件OBJ2光轴的连线L1和光信息记录媒体OD的半径方向的延长线L2垂直相交于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和第2对物光学元件OBJ2光轴间的中点。所以,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形成的聚光光点光道T与第2对物光学元件OBJ2形成的聚光光点光道T几乎相同。这样,支撑部件H的突出部分较小,能够提供较小型的结构。
项8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5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朝光轴方向看时,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光轴的连线和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延长线,相互以非直角相交。取图3为例,是线L1和线L2不垂直相交的情况。
项9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前述第2光学元件的至少一个是由单一的元件组成的。
项10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9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单一的元件是玻璃制的。
项11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9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单一的元件是塑料制的。
项12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前述第2光学元件的至少一个是由多个元件细成的。
项13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2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多个元件是玻璃制的。
项14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2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多个元件是塑料制的。
项15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2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多个元件的至少1个是玻璃制的,其余的是塑料制的。
项16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15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前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至少1个的光学面上形成有衍射构造或相位差付与构造。“衍射构造”是指对应于透过光束产生一定次数衍射光的构造,“相位差付与构造”是指对应于透过光束产生一定相位差的构造。
项17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16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聚光光学系统具有用于修正起因于前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板厚与前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板厚的厚度差之球面像差的修正元件。
项18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7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修正元件在光轴方向能够变位。
项19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8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有使前述修正元件在光轴方向变位的驱动单元;前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气机械变换元件、固定于前述电气机械变换元件一端的驱动部件、移动可能地撑持在前述驱动部件上与前述修正元件连结的可动部件、和对前述电气机械变换元件施加电压的驱动电路;通过与由前述驱动电路施加的电压对应地使前述电气机械变换元件伸缩,从而使得前述驱动部件和前述可动部件相对移动。
通过对前述驱动单元的电气机械元件极其短时间地施加例如锯齿状波形的脉冲等驱动电压,能够使前述电气机械变换元件微少伸长或收缩变形,根据该脉冲的形状能够改变伸长或收缩的速度。在此,当前述电气机械变换元件以快的速度朝伸长或收缩方向变形时,前述可动部件由于其质量的惯性,不追随前述驱动部件的动作而停留在原来的位置。另一方面,当前述电气机械变换元件以比其慢的速度朝反方向变形时,前述可动部件由于作用在其间的摩擦力,追随驱动部件的动作而移动。因此,通过前述电气机械变换元件反复的伸缩,前述可动部件能够连续朝一个方向移动。即,通过使用具有较高应答性的本发明中的驱动单元,既能够高速移动与前述可动部件连结的修正元件,且又能是微小量移动。并且,在把前述可动部件撑持于固定位置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中断对前述电气机械变换元件供给电力,则是通过作用在前述可动部件和前述驱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力而被撑持着,所以,能够实现节省能量。加上前述驱动单元的结构可以简单小型化,具有低成本之优点。因此,光拾取装置中,例如,通过将配置在前述光源和前述对物光学元件之间的修正元件向与其光轴交叉的方向驱动,能够高精度且高速地修正彗形像差,并且能够实现小型、耗电量低、相比之下是低成本的光拾取装置。
项20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8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有使前述修正元件在光轴方向变位的步进马达。
项21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1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具有对应于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至少对波长λ1的光束产生不同的多次数衍射光之衍射构造。
项22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21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不同衍射次数的衍射光,当设一个衍射光的次数为n次(n为整数)时,另一个衍射光的次数为(n+1)次或(n-1)次。
项23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21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前述衍射构造是设置在,与在使用前述第1光源的光束对前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所必需的前述对物光学元件的像方数值孔径以内对应的区域。
根据项22或23中记载的发明,在通过衍射将同一波长的光聚光于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和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的2个聚光位置之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将各自的衍射效率最佳化,能够修正起因于保护基板厚度差的球面像差。尤其23项的发明,在分别聚光于前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和前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之双方光束都透过的第2区域、和仅聚光于前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之光束透过的第1区域中,一边在第2区域把效率最佳化,一边在第1区域把聚光于前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之光束的效率为100%,这样的话,能够使聚光于双方媒体的光束的效率最佳化。而且,使用衍射构造,能够修正起因于透过光束的波长差而产生的球面像差。
项24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7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修正元件为液晶元件。
项25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24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光源和前述第2光源被配置在共同的光源单元内。
项26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24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光源和前述第3光源被配置在共同的光源单元内。
项27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24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光源和前述第3光源被配置在共同的光源单元内。
项28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2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聚光光学系统具有二向色性棱镜,所以,能够提供一种不驱动对物光学元件以外的光学元件的简单的光拾取装置。
项29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2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聚光光学系统具有面镜或棱镜,所以,能够提供一种不驱动对物光学元件以外的光学元件的简单的光拾取装置。
项30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29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的波长λ1为380nm或其以上450nm或其以下范围内的波长;前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的波长λ2为600nm或其以上不足700nm范围内的波长;前述第3光源射出的光束的波长λ3为700nm或其以上800nm或其以下范围内的波长。并且,只要波长λ1在上述范围,在对前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和前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没有必要使用同样波长,另外,在对前述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和前述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使用同样波长也可以。
项31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30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的厚度t1在0.1±0.03mm的范围内;前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的厚度t2以及前述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的厚度t3在0.6±0.1mm的范围内;前述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的厚度t4在1.2±0.1mm的范围内。
项32记载的光拾取装置是,在项1至31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对前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的对物光学元件的像方数值孔径NA1为0.8~0.9;对前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的对物光学元件的像方数值孔径NA2为0.6~0.7;对前述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的对物光学元件的像方数值孔径NA3为0.58~0.68;对前述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的对物光学元件的像方数值孔径NA4为0.45~0.55。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既是低成本小型的,又能对4种不同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互换可能地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拾取装置。
本说明书中,光盘(也称光信息记录媒体)是指,其信息记录面上具有保护层(也称保护基板)的光盘,之外,也包括信息记录面上具有数~数十nm程度厚度的保护膜的光盘、保护层或保护膜的厚度为0的光盘。另外,本说明书中,高密度光盘中也包括,以使用蓝紫色半导体激光或蓝紫色SHG激光作为信息的记录/再生用光源的光磁盘。而且,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容量τ1,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容量τ2,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容量τ3以及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容量τ4之间,存在τ1>τ2>τ3>τ4之关系。
另外,本说明书中,“对物光学元件”是指,在光拾取装置中,配置在对着光盘的位置的、具有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聚光于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之功能的光学系统,是通过传动装置,至少在光轴方向变移可能的光学系统。本说明书中,“物镜”可以是单透镜,也可以是由多个透镜构成的。本说明书中的中继透镜组不包含物镜。而且,“对物光学元件”与“物镜”是意义相同。
另外,本说明书中,物镜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侧(像方)的数值孔径NA,在物镜具有多个透镜的情况下,是指物镜的位于最靠近光信息记录媒体侧的光学面的数值孔径NA。另外,本说明书中的数值孔径(NA)或数值孔径是指,由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规格规定的数值孔径,或对各光信息记录媒体,对应使用的光源波长,能够得到为了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动作所必要的光点直径的衍射限度性能的对物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
本说明书中的透镜组包括由1个单透镜组成的情况。因此,所谓可动透镜组,在由光轴方向为可动的单透镜组成时是指该单透镜,在由光轴方向一体地可动的多个透镜组成时是指这些多个透镜。
并且,本说明书中,DVD是DVD-ROM、DVD-Video、DVD-Audio、DVD-RAM、DVD-R、DVD-RW、DVD+R、DVD+RW等DVD系列光盘的总称,CD是CD-ROM、CD-Audio、CD-Video、CD-R、CD-RW等CD系列光盘的总称。记录密度是高密度光盘为最高,其次以DVD、CD顺序降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作更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形态)
图4是能够对BD(这里是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HD(这里是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DVD(这里是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以及CD(这里是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全部,互换可能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第一实施形态的光拾取装置PU1的概略截面示意图。图5是撑持2个物镜(也称对物光学元件)的透镜镜座的截面图。
图5中,作为支撑部件的透镜镜座H形成有轴线略平行的2个开口HDa、HDb。第1物镜(也称第1对物光学元件)OBJ1的凸缘FL1与开口HDa的图中上面的锪孔部HDc碰接装配。另一方面,开口HDb的图中上面的锪孔部HDd的内周面是几乎以第2物镜(也称第2对物光学元件)OBJ2的主点M的位置为中心的球面。使凸缘FL2与该内周面碰接,从而第2物镜OBJ2被装配于透镜镜座H。本实施形态中,透镜镜座H对光信息记录媒体的配置关系如图1所示,但是,也可以是图2、3或其他的配置关系。
如图4所示,透镜镜座H通过传动装置ACT,至少是2维度可动地被支撑着。传动装置ACT具有传动装置底座ACTB,该底座ACTB是相对于光拾取装置的框(不作图示)位置调整可能地被装配着的。传动装置底座ACTB上设有2个开口,一个开口是对BD、HD还有DV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使入射到第1物镜OBJ1的光束透过,另一个开口是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使入射到第2物镜OBJ2的光束透过。
首先,就对B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情况作说明。图4中,从作为第1光源的第1半导体激光LD1(波长λ1=380nm~450nm)射出的光束穿过第1二向色性棱镜DP1,并穿过光整波器BS,从而光束的形状被修正,之后,入射到第1准直透镜CL1,成为平行光。从第1准直透镜CL1射出的光束穿过作为用于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分离为记录再生用的主光束和光道跟踪故障信号检测用的副光束之光学单元的衍射光栅G,进一步穿过偏振分光器PBS以及扩展透镜EXP。扩展透镜EXP是改变平行光束的光束径(此时为扩大),其至少一个的光学元件在光轴方向是可动的。
穿过扩展透镜EXP的光束穿过第1的1/4波片QWP1,由第1物镜OBJ1聚光,经BD的保护层(厚度t1=0.1mm)聚光于其信息记录面,在上面形成聚光光点。
然后,在信息记录面经信息槽被调制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第1物镜OBJ1、第1的1/4波片QWP1、扩展透镜EXP,经偏振分光器PBS反射,进一步穿过传感透镜SL,穿过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入射到第1检光器PD1的受光面,所以,使用其输出信号,能够得到读取BD上信息记录着的信息之信号。
另外,检测由第1检光器PD1上的光点的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引起的光量变化,进行对焦检测、光道检测。根据这个检测,驱动传动装置ACT,连带透镜镜座H地移动第1物镜OBJ1,使来自于第1半导体激光LD1的光束能够成像于BD的信息记录面。
接着,就对H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情况作说明。图4中,从作为第1光源的第1半导体激光LD1(波长λ1=380nm~450nm)射出的光束穿过第1二向色性棱镜DP1,并穿过光整波器BS,从而光束的形状被修正,之后,入射到第1准直透镜CL1,成为平行光。从第1准直透镜CL1射出的光束穿过作为用于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分离为记录再生用的主光束和光道跟踪故障信号检测用的副光束之光学单元的衍射光栅G,进一步穿过偏振分光器PBS以及扩展透镜EXP。构成作为修正元件的扩展透镜EXP的一部分的透镜,必须根据BD与HD的保护基板厚度差修正球面像差,使用后面详细叙述的传动装置,在光轴方向变位。而且,对应使用BD时和使用HD时的数值孔径之差,可以在光程内插入光阑(不作图示),也可以使物镜中持有孔径限制功能,例如在与BD数值孔径相当的有效径区域和与HD数值孔径相当的有效径区域之间的区域中,对BD用光盘基板几乎无像差地聚光,对HD用光盘基板使产生像差,从而不使在光信息记录面上进行HD的记录或再生之际不要的光作为光斑而给聚光光点带来影响的孔径限制功能。前述孔径限制功能可以通过使用相位构造,或使用至少持HD数值孔径区域的内侧和外侧2个区域的非球面形状来达成。
穿过扩展透镜EXP的光束,穿过第1的1/4波片QWP1,由第1物镜OBJ1聚光,经HD的保护层(厚度t2=0.6mm)聚光于其信息记录面,在上面形成聚光光点。
然后,在信息记录面经信息槽被调制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第1物镜OBJ1、第1的1/4波片QWP1、扩展透镜EXP,经偏振分光器PBS反射,进一步穿过传感透镜SL,穿过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入射到第1检光器PD1的受光面,所以,使用其输出信号,能够得到读取HD上信息记录着的信息之信号。
另外,检测由第1检光器PD1上的光点的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引起的光量变化,进行对焦检测、光道检测。根据这个检测,驱动传动装置ACT,连带透镜镜座H地移动第1物镜OBJ1,使来自于第1半导体激光LD1的光束能够成像于HD的信息记录面。
接着,就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情况作说明。从第2半导体激光LD2(波长λ2=600nm~700nm)射出的光束,经第1二向色性棱镜DP1反射,并穿过光束整波器BS,从而光束的形状被修正,之后,入射到第1准直透镜CL1,成为平行光。从第1准直透镜CL1射出的光束穿过衍射光栅G,进一步穿过偏振分光器PBS以及扩展透镜EXP。
穿过扩展透镜EXP的光束,穿过第1的1/4波片QWP1,由第1物镜OBJ1聚光,经DVD的保护层(厚度t3=0.6mm)聚光于其信息记录面,在上面形成聚光光点。
然后,在信息记录面经信息槽被调制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第1物镜OBJ1、第1的1/4波片QWP1、扩展透镜EXP,经偏振分光器PBS反射,进一步穿过传感透镜SL,经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反射,入射到第2检光器PD2的受光面,所以,使用其输出信号,能够得到读取DVD上信息记录着的信息之信号。
另外,检测由第2检光器PD2上的光点的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引起的光量变化,进行对焦检测、光道检测。根据这个检测,驱动传动装置ACT,连带透镜镜座H地移动第1物镜OBJ1,使来自于第2半导体激光LD2的光束能够成像于DVD的信息记录面。
进一步就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情况作说明。从第3半导体激光LD3(波长λ3=700nm~800nm)射出的光束,经偏振面镜PM反射,入射到第2准直透镜CL2,成为平行光,进一步穿过第2的1/4波片QWP2,由第2物镜OBJ2聚光,经CD的保护层(厚度t4=1.2mm)聚光于其信息记录面,在上面形成聚光光点。
然后,在信息记录面经信息槽被调制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第2物镜OBJ2、第2的1/4波片QWP2、第2准直透镜CL2、偏振面镜PM入射到第3检光器PD3的受光面,所以,使用其输出信号,能够得到读取CD上信息记录着的信息之信号。
另外,检测由第3检光器PD3上的光点的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引起的光量变化,进行对焦检测、光道检测。根据这个检测,驱动传动装置ACT,连带透镜镜座H地移动第2物镜OBJ2,使来自于第3半导体激光LD3的光束能够成像于CD的信息记录面。
图6是能够用于图4所示光拾取装置的、一体地容纳了由透镜L1、L2组成的扩展透镜EXP和其驱动单元的光学单元CU之斜视图。图6中,底座B的上面形成了壁W。埋设在壁W(切剖一部分作图示)中的向导轴GS沿着底座B延伸着。透镜L2镶嵌于壁W上形成的开口。
另外,底座B上装配着作为电气机械变换元件的压电传动装置PZ的后端。压电传动装置PZ是将PZT(锆石、钛酸铅)等形成的压电陶瓷层叠而成。压电陶瓷其结晶点阵内的正电荷的重心和负电荷的重心不一致,其自体分极,具有若对其分极方向上施加电压则伸长之性质。但是,因为压电陶瓷的朝该方向的弯曲是微小的,通过该弯曲去驱动被驱动部件是困难的,所以,如图7所示,将多个压电陶瓷PE重叠,在其间并列接上电极C,这种结构的叠层型压电传动装置PZ,作为实用可能的装置而已经存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这种叠层型压电传动装置PZ作为驱动源。
压电传动装置PZ的前端,装着作为驱动部件的驱动轴DS。驱动轴DS贯通壁W,以适当程度的摩擦力系合于作为可动部件的透镜镜座Hd的驱动孔DA。
开口处同轴地镶嵌了作为光学元件的透镜L1的透镜镜座Hd,由向导孔GA内插通的向导轴GS向导,能够在底座B上移动。
移动透镜的移动量控制可以采用:用检测透镜移动量来进行之方法;或用检测来自于光源的光束经物镜在光信息记录面成的像差之单元来进行的方法。
接受来自于磁性(或光学性)检测透镜镜座Hd之移动量的没有图示的编码器(是取得位置信息的单元,例如,可以在向导轴GS配置磁信息,在透镜镜座Hd设置读取头等)的信号(位置信息),为了驱动控制压电传动装置PZ,经配线Hc配置了施加电压的外部驱动电路(不图示)。由压电传动装置PZ、驱动轴DS和透镜镜座Hd构成驱动单元。并且,驱动电路也可以配置在底座B上,用配线连接。
接着,就由该光学系统单元CU驱动透镜L1的方法作说明。一般,叠层型压电传动装置PZ施加电压时的变位量小,但发生力大,其应答性敏锐。因此,若施加如图8(a)所示上升沿锐利下降沿缓慢的略锯齿状波形的脉冲电压的话,则压电传动装置PZ在脉冲上升时急剧伸展,下降时比其慢地收缩。因此,在压电传动装置PZ伸展时,用其冲击力,驱动轴DS朝图6的跟前侧被推出,但是,撑持透镜L1的透镜镜座Hd由于惯性,不随驱动轴DS一起移动,在驱动轴DS和驱动孔DA之间产生滑动,停留在原来位置(也有微小移动的情况)。另一方面,因为脉冲下降沿时与上升沿时比较,驱动轴DS是慢慢的返回,所以,驱动孔DA相对驱动轴DS没有滑动,和驱动轴DS一体地朝图6的内侧(壁W侧)移动。即,通过施加频率设定为数百至数万赫兹的脉冲,能够使透镜镜座Hd以所希望的速度连续性地移动。而且,通过以上已经明确,若施加如图8(b)所示电压的上升沿缓慢下降沿锐利的脉冲,能够使透镜镜座Hd朝相反方向移动。而且,也可以用步进马达驱动透镜镜座Hd。
本实施形态中,如图6所示,扩展透镜EXP是L1、L2之2个结构的扩展透镜,是至少包括1个负透镜和1个正透镜,在光轴方向移动一个透镜的结构,但也可以同时驱动2个透镜。并且,也可以是由至少1个负透镜和至少1个正透镜组成的3个结构或其以上的扩展透镜。另外,移动的透镜可以是负透镜也可以是正透镜。尤其是以负透镜作可动透镜时,因为可以用扩展透镜中径小的一个透镜作移动透镜,所以,从移动透镜小且轻这一个观点出发,与驱动正透镜的情况相比较,具有传动装置驱动时的消耗电力可以小一点等优点,所以优选。
本实施形态的光拾取装置,其中,能够对BD、HD、DVD、CD的4个不同种类的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在此,起因于光盘上保护基板的厚度不同,信息记录面发生聚光的球面像差。在此,本实施形态中,对应使用的光盘,使扩展透镜EXP的透镜L1在光轴方向移动,通过改变穿过光束的发散角,在修正了起因于保护基板厚度而产生的球面像差的状态之后,再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另外,因为本实施形态的驱动单元是比较低成本的小型的结构,所以,对光拾取装置的低成本化、小型化做出贡献。
进一步,通过驱动扩展透镜EXP的透镜L1,能够任意地改变光点的边缘强度分布。也可以以使用准直透镜、变焦准直透镜、变焦扩展透镜代替扩展透镜EXP。另外,也可以使用液晶元件等作为修正元件。
而且,以上的像差修正元件,其中,球面像差检测单元(不图示)能够根据接受来自于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光检波器PD发出的信号,检测现在的像差,使其像差朝小的方向去驱动控制压电传动装置PZ。
(第二实施形态)
图9是能够对BD(这里是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HD(这里是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DVD(这里是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以及CD(这里是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全部,互换可能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第二实施形态的光拾取装置PU2的概略截面示意图。本实施形态中,第2半导体激光LD2和第3半导激光LD3容纳于同一框体(也称光源单元)内,设置了所谓2激光1插件2L1P。
而且,本实施形态是使用第1半导体激光LD1和包括第2半导体激光LD2以及第3半导体激光LD3的2激光1插件2L1P,也可以是包括3个半导体激光的3激光1插件3L1P。此时,可以是将来自于光源的光束,使用第1物镜OBJ1朝BD、HD、DVD聚光、使用第2物镜OBJ2朝CD聚光,以此进行记录以及/或再生的结构,或也可以是使用第1物镜OBJ1朝BD、HD聚光、使用第2物镜OBJ2朝CD、DVD聚光,以此进行记录以及/或再生的结构。
支撑第1物镜OBJ1和第2物镜OBJ2的透镜镜座H通过传动装置ACT至少是2维度可动地被支撑着。传动装置ACT具有传动装置底座ACTB,该ACTB是相对光拾取装置的框(不作图示)位置调整可能地被装配着的。传动装置底座ACTB上设有2个开口,一个开口是对BD、HD还有DV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使入射到第1物镜OBJ1的光束透过,另一个开口是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使入射到第2物镜OBJ2的光束透过。
首先,就对B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情况作说明。图9中,从作为第1光源的第1半导体激光LD1(波长λ1=380nm~450nm)射出的光束穿过第1二向色性棱镜DP1,并穿过光整波器BS,从而光束的形状被修正,之后,入射到第1准直透镜CL1,成为平行光。从第1准直透镜CL1射出的光束,穿过作为用于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分离为记录再生用的主光束和光道跟踪故障信号检测用的副光束之光学单元的衍射光栅G,进一步穿过偏振分光器PBS以及扩展透镜EXP。扩展透镜EXP改变平行光束的光束径(此时为扩大),其至少一个的光学元件是在光轴方向可动的。
穿过扩展透镜EXP的光束穿过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以及第1的1/4波片QWP1,由第1物镜OBJ1聚光,经BD的保护层(厚度t1=0.1mm)聚光于其信息记录面,在上面形成聚光光点。
然后,在信息记录面经信息槽被调制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第1物镜OBJ1、第1的1/4波片QWP1、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扩展透镜EXP,经偏振分光器PBS反射,进一步穿过传感透镜SL,穿过光轴修正元件SE入射到第1检光器PD1的受光面,所以,使用其输出信号,能够得到读取BD上信息记录着的信息之信号。并且,光轴修正元件SE是起到如下功能的元件,即通过修正第2半导体激光LD2和第3半导体激光LD3的光轴偏离,将任何照射光束聚光于第1光检波器PD1的受光面的最适当位置之功能,而来自第1半导体激光LD1的光束是按原样透过。
另外,检测由第1检光器PD1上的光点的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引起的光量变化,进行对焦检测、光道检测。根据这个检测,驱动传动装置ACT,连带透镜镜座H地移动第1物镜OBJ1,使来自于第1半导体激光LD1的光束能够在BD的信息记录面成像。
接着,就对H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情况作说明。图9中,从为第1光源的第1半导体激光LD1(波长λ1=380nm~450nm)射出的光束穿过第1二向色性棱镜DP1,并穿过光整波器BS,从而光束的形状被修正,之后,入射到第1准直透镜CL1,成为平行光。从第1准直透镜CL1射出的光束,穿过作为用于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分离为记录再生用的主光束和光道跟踪故障信号检测用的副光束之光学单元的衍射光栅G,进一步穿过偏振分光器PBS以及扩展透镜EXP。构成作为修正元件的扩展透镜EXP的一部分的透镜,必须根据BD与HD的保护基板厚度差来修正球面像差,使用图6所示驱动单元在光轴方向变位。而且,对应使用BD时和使用HD时的数值孔径之差,可以在光路内插入光阑(不作图示),也可以使物镜中持有孔径限制功能,例如在与BD数值孔径相当的有效孔径区域和与HD数值孔径相当的有效孔径区域之间的区域中,对于BD用光盘基板几平无像差地聚光,对于HD用光盘基板产生像差,从而不使在光信息记录面上进行HD的记录或再生之际不要的光作为光斑而给聚光光点带来影响的孔径限制功能。前述孔径限制功能可以通过使用相位构造,或使用至少持有HD数值孔径区域的内侧和外侧2个区域的非球面形状来达成。
穿过扩展透镜EXP的光束,穿过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以及第1的1/4波片QWP1,由第1物镜OBJ1聚光,经HD的保护层(厚度t2=0.6mm)聚光于其信息记录面,在上面形成聚光光点。
然后,在信息记录面经信息槽被调制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第1物镜OBJ1、第1的1/4波片QWP1、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扩展透镜EXP,经偏振分光器PBS反射,进一步穿过传感透镜SL,穿过光轴修正元件SE入射到第1检光器PD1的受光面,所以,使用其输出信号,能够得到读取HD上信息记录着的信息之信号。
另外,检测由第1检光器PD1上的光点的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引起的光量变化,进行对焦检测、光道检测。根据这个检测,驱动传动装置ACT,连带透镜镜座H地移动第1物镜OBJ1,使来自于第1半导体激光LD1的光束能够在HD的信息记录面成像。
接着,就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情况作说明。从2激光1插件2L1P的第2半导体激光LD2(波长λ2=600nm~700nm)射出的光束,经第1二向色性棱镜DP1反射,穿过光束整波器BS,从而光束的形状被修正,之后,入射到第1准直透镜CL1,成为平行光。从第1准直透镜CL1射出的光束穿过衍射光栅G,进一步穿过偏振分光器PBS以及扩展透镜EXP。
穿过扩展透镜EXP之后的光路,可以选择以下的任何一个。作为第1光路,从第2半导体激光LD2射出的光束,透过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穿过第1的1/4波片QWP1,由第1物镜OBJ1聚光,经DVD的保护层(厚度t3=0.6mm)聚光于其信息记录面,在上面形成光点。
然后,在信息记录面经信息槽被调制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第1物镜OBJ1、第1的1/4波片QWP1、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扩展透镜EXP,经偏振分光器PBS反射,进一步穿过传感透镜SL和光轴修正元件SE,入射到第1检光器PD1的受光面,所以,使用其输出信号,能够得到读取DVD上信息记录着的信息之信号。
另一方面,作为第2光路,从第2半导体激光LD2射出的光束,经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以及面镜MR反射,穿过第2的1/4波片QWP2,由第2物镜OBJ2聚光,经DVD的保护层(厚度t3=0.6mm)聚光于其信息记录面,在上面形成光点。
然后,在信息记录面经信息槽被调制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第2物镜OBJ2、第2的1/4波片QWP2,经面镜MR以及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反射,穿过扩展透镜EXP,经偏振分光器PBS反射,进一步穿过传感透镜SL和光轴修正元件SE,入射到第1检光器PD1的受光面,所以,使用其输出信号,能够得到读取DVD上信息记录着的信息之信号。
检测由第1检光器PD1上的光点的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引起的光量变化,进行对焦检测、光道检测。根据这个检测,驱动传动装置ACT,连带透镜镜座H地移动第1物镜OBJ1还有第2物镜OBJ2,使来自于第2半导体激光LD2的光束能够在DVD的信息记录面成像。
进一步就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情况作说明。从2激光1插件2LIP的第3半导体激光LD3(波长λ3=700nm~800nm)射出的光束,经第1二向色性棱镜DP1反射,穿过光整波器BS,从而光束的形状被修正,之后,入射到第1准直透镜CL1,成为平行光。从第1准直透镜CL1射出的光束穿过衍射光栅G,进一步穿过偏振分光器PBS以及扩展透镜EXP。
穿过扩展透镜EXP的光束经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以及面镜MR反射,穿过第2的1/4波片QWP2,由第2物镜OBJ2聚光,经CD的保护层(厚度t4=1.2mm)聚光于其信息记录面,在上面形成聚光光点。
然后,在信息记录面经信息槽被调制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第2物镜OBJ2、第2的1/4波片QWP2,经面镜MR以及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反射,穿过扩展透镜EXP,经偏振分光器PBS反射,进一步穿过传感透镜SL,由光轴修正元件SE修正2激光1插件的构造上产生的光轴偏离,入射到第1检光器PD1的受光面,所以,使用其输出信号,能够得到读取CD上信息记录着的信息之信号。
检测由第1检光器PD1上的光点的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引起的光量变化,进行对焦检测、光道检测。根据这个检测,驱动传动装置ACT,连带透镜镜座H地移动第2物镜OBJ2,使来自于第3半导体激光LD3的光束能够在CD的信息记录面成像。
作为图9所示二向色性棱镜DP1、DP2(或二向色性面镜也可)的具体的例子,做成至少透过波长λ1光束、反射波长λ3光束之结构的棱镜,而且对于波长λ2的光束,如果使用第1物镜聚光于DVD则透过、使用第2物镜聚光于DVD则反射之结构的棱镜即可。
图9的实施形态中是将来自于光源的光束,使用第1物镜OBJ1至少聚光于BD、HD;使用第2物镜OBJ2至少聚光于CD,但是,也可以是使用第1物镜OBJ1至少聚光于CD;使用第2物镜OBJ2至少聚光于BD、HD。此时的二向色性棱镜(面镜)做成至少反射波长λ1光束、透过波长λ3光束之结构的棱镜,而且对于波长λ2的光束,如果使用第1物镜OBJ1聚光于DVD则透过;使用第2物镜OBJ2聚光于DVD则反射之结构的棱镜即可。
(第三实施形态)
图10是能够对BD(这里是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HD(这里是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DVD(这里是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以及CD(这里是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全部,互换可能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第三实施形态的光拾取装置PU3的概略截面示意图。本实施形态中,第2半导体激光LD2和第3半导体激光LD3容纳于同一框体内,设置了所谓2激光1插件2L1P。
并且,本实施形态中,在2激光1插件2L1P和第2准直透镜CL2之间配置了衍射元件DE。优选衍射元件DE是兼用2激光1插件2L1P的外罩。
而且,本实施形态是使用第1半导体激光LD1和包括第2半导体激光LD2以及第3半导体激光LD3的2激光1插件2L1P,也可以是包括第1半导体激光LD1以及第2半导体激光LD2的2激光1插件2L1P和第3半导体激光LD3的组合。此时,优选将来自于光源的光束,使用第1物镜OBJ1朝BD、HD、DVD聚光,使用第2物镜OBJ2朝CD聚光,由此进行记录以及/或再生的结构。
本实施形态中衍射元件DE是在光学面上形成衍射构造,设定为第2半导体激光LD2的光束入射时0次衍射光具有最高衍射效率,第3半导体激光LD3的光束入射时n次衍射光具有最高衍射效率。通过利用这样的衍射效果,即使在第2半导体激光LD2位于光拾取装置的光轴上,且第3半导体激光LD3配置于偏离光轴的情况下,能够使从第3半导体激光LD3射出的光束,在从2激光1插件2L1P出来时,与从第2半导体激光LD2射出的光束轴线一致,由此能够避免在第2光检波器PD2上的光轴偏离。
支撑第1物镜OBJ1和第2物镜OBJ2的透镜镜座H通过传动装置ACT,至少是2维度可动地被支撑着。传动装置ACT具有传动装置底座ACTB,该ACTB是相对光拾取装置的框(不作图示)位置调整可能地被装配着的。传动装置底座ACTB上设有2个开口,一个开口是对BD、HD还有DV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使入射到第1物镜OBJ1的光束透过,另一个开口是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使入射到第2物镜OBJ2的光束透过。
首先,就对B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情况作说明。图10中,从作为第1光源的第1半导体激光LD1(波长λ1=380nm~450nm)射出的光束,穿过光整波器BS,从而光束的形状被修正,之后,入射到第1准直透镜CL1,成为平行光。从第1准直透镜CL1射出的光束,穿过作为用于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分离为记录再生用的主光束和光道跟踪故障信号检测用的副光束之光学单元的第1衍射光栅G1,进一步穿过第1偏振分光器PBS1以及扩展透镜EXP。扩展透镜EXP是改变平行光束的光束径(此时为扩大),至少一个光学元件是在光轴方向可动的。
穿过扩展透镜EXP的光束,穿过第1的1/4波片QWP1,由第1物镜OBJ1聚光,经BD的保护层(厚度t1=0.1mm)聚光于其信息记录面,在上面形成聚光光点。
然后,在信息记录面经信息槽被调制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第1物镜OBJ1、第1的1/4波片QWP1、扩展透镜EXP,经第1偏振分光器PBS1反射,进一步穿过第1传感透镜SL1,入射到第1检光器PD1的受光面,所以,使用其输出信号,能够得到读取BD上信息记录着的信息之信号。
另外,检测由第1检光器PD1上的光点的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引起的光量变化,进行对焦检测、光道检测。根据这个检测,驱动传动装置ACT,连带透镜镜座H地移动第1物镜OBJ1,使来自于第1半导体激光LD1的光束能够在BD的信息记录面成像。
接着,就对H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情况作说明。图10中,从作为第1光源的第1半导体激光LD1(波长λ1=380nm~450nm)射出的光束,穿过光整波器BS,从而光束的形状被修正,之后,入射到第1准直透镜CL1,成为平行光。从第1准直透镜CL1射出的光束,穿过作为用于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分离为记录再生用的主光束和光道跟踪故障信号检测用的副光束之光学单元的第1衍射光栅G1,进一步穿过第1偏振分光器PBS1以及扩展透镜EXP。构成作为修正元件的扩展透镜EXP的一部分的透镜,必须根据BD与HD的保护基板厚度差来修正球面像差,使用图6所示驱动单元在光轴方向变位。而且,对应使用BD时和使用HD时的数值孔径之差,可以在光路内插入光阑(不作图示),也可以使物镜中持有孔径限制功能,例如在与BD数值孔径相当的有效孔径区域和与HD数值孔径相当的有效孔径区域之间的区域中,对于BD用光盘基板几乎无像差地聚光,对于HD用光盘基板使产生像差,从而不使在光信息记录面上进行HD的记录或再生之际不要的光作为光斑而给聚光光点带来影响的孔径限制功能。前述孔径限制功能可以通过使用相位构造,或使用至少持有HD数值孔径区域的内侧和外侧2个区域的非球面形状来达成。
穿过扩展透镜EXP的光束,穿过第1的1/4波片QWP1,由第1物镜OBJ1聚光,经HD的保护层(厚度t2=0.6mm)聚光于其信息记录面,在上面形成聚光光点。
然后,在信息记录面经信息槽被调制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第1物镜OBJ1、第1的1/4波片QWP1、扩展透镜EXP,经第1偏振分光器PBS1反射,进一步穿过第1传感透镜SL1,入射到第1检光器PD1的受光面,所以,使用其输出信号,能够得到读取HD上信息记录着的信息之信号。
另外,检测由第1检光器PD1上的光点的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引起的光量变化,进行对焦检测、光道检测。根据这个检测,驱动传动装置ACT,连带透镜镜座H地移动第1物镜OBJ1,使来自于第1半导体激光LD1的光束能够在HD的信息记录面成像。
接着,就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情况作说明。从2激光1插件2L1P的第2半导体激光LD2(波长λ2=600nm~700nm)射出的光束,穿过衍射元件DE,入射到第2准直透镜CL2,成为平行光。从第2准直透镜CL2射出的光束穿过第2衍射光栅G2,进一步穿过第2偏振分光器PBS2。
穿过第2偏振分光器PBS2的光束,穿过第2的1/4波片QWP2,由第2物镜OBJ2聚光,经DVD的保护层(厚度t3=0.6mm)聚光于其信息记录面,在上面形成聚光光点。
然后,在信息记录面经信息槽被调制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第2物镜OBJ2、第2的1/4波片QWP2,经第2偏振分光器PBS2反射,进一步穿过传感透镜SL和光轴修正元件SE,入射到第2检光器PD2的受光面,所以,使用其输出信号,能够得到读取DVD上信息记录着的信息之信号。
另外,检测由第2检光器PD2上的光点的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引起的光量变化,进行对焦检测、光道检测。根据这个检测,驱动传动装置ACT,连带透镜镜座H地移动第2物镜OBJ2,使来自于第2半导体激光LD2的光束能够在DVD的信息记录面成像。
进一步就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情况作说明。从2激光1插件的第3半导体激光LD3(波长λ3=700nm~800nm)射出的光束,穿过衍射元件DE,入射到第2准直透镜CL2,成为平行光。从第2准直透镜CL2射出的光束穿过第2衍射光栅G2,进一步穿过第2偏振分光器PBS2。
穿过第2偏振分光器PBS2的光束,穿过第2的1/4波片QWP2,由第2物镜OBJ2聚光,经CD的保护层(厚度t4=1.2mm)聚光于其信息记录面,在上面形成聚光光点。
然后,在信息记录面经信息槽被调制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第2物镜OBJ2、第2的1/4波片QWP2,经第2二向色性棱镜DP2反射,进一步穿过传感透镜SL和光轴修正元件SE,由光轴修正元件SE修正2激光1插件的构造上产生的光轴偏离,入射到第2检光器PD2的受光面,所以,使用其输出信号,能够得到读取CD上信息记录着的信息之信号。
检测由第2检光器PD2上的光点的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引起的光量变化,进行对焦检测、光道检测。根据这个检测,驱动传动装置ACT,连带透镜镜座H地移动第2物镜OBJ2,使来自于第3半导体激光LD3的光束能够在CD的信息记录面成像。
(第四实施形态)
前述第一实施形态至第三实施形态中,就对BD(这里是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HD(这里是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DVD(这里是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以及CD(这里是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的4种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全部,能够互换可能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实施形态作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这些实施形态的结构转用为对3种光信息记录媒体能够互换可能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结构。
例如,通过构成不使用图9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结构以及图10的第三实施形态的结构中的LD2之结构,能够用第1物镜OBJ1对BD和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用第2物镜OBJ2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另外,通过构成不使用图10的第三实施形态的结构中的LD3之结构,能够用第1物镜OBJ1对BD和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用第2物镜OBJ2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
(BD、HD互换光学系统的别的实施形态)
互换光学系统的别的实施形态1
图11是用来说明将图10的第三实施形态的光拾取装置PU3中,对BD(在此是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以及HD(在此是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的光学系统置换为别的状态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图。和与图10所示从第1半导体激光LD1到BD或HD的信息记录面以及从BD或HD的信息记录面到第1检光器PD1为止的、从第1半导体激光射出的光束所穿过的光程对应的光学系统(以下称为第1半导体激光用光学系统)较大不同点是,配置备有变焦功能的透镜组取代了扩展透镜。
以下,采用图11,就第1半导体激光用光学系统的别的状态作具体的说明。
在从第1半导体激光LD1射出的光束的光轴方向,设置了略正方形状的第1偏振分光器PBS2。在经该第1偏振分光器PBS2分出的光的光轴方向,依次配设了准直器CL、由第2透镜组L2以及第1透镜组L1构成的中继透镜组REL、液晶快门LQS、第1的1/4波片QWP1、第1物镜OBJ1,隔着第1物镜OBJ1,在与第1的1/4波片QWP1对着的位置,配置了作为光信息记录媒体的BD或HD。
在此,第1透镜组L1由对着物镜的一侧的一面是形成为略凸状的单透镜组成。构成第1透镜组的单透镜用吸水率为0.1%或其以下、比重为1.5或其以下的塑料形成,具有正的光焦度。
另外,第2透镜组L2具有负的光焦度,如此的第2透镜组L2的光焦度p1和第1透镜组L1的光焦度p2满足下列条件式(1)。
-3.5≤p1/p2≤-1.8                     (1)
这样,中继透镜组是,从离第1对物光学元件近的一侧起依次配设了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第2透镜组为可动透镜,是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结构,优选中继透镜组满足上述条件式(1)。
另一方面,隔着第1偏振分光器PBS2,在与准直器CL对着的一侧,依次配设了用于付与来自于BD或HD的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束像散的第1传感透镜SL1和检测反射光束的BD以及HD用第1光检测器PD1。
另外,上述中继透镜组REL中的第2透镜组L2以及第1透镜组L1分别具备1轴传动装置AC2、AC3,在对BD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时,能对第1物镜OBJ1射出平行光束地对第2透镜组L2和第1透镜组L1的间隔通过1轴传动装置AC2进行最佳化。
另一方面,在对HD进行记录动作等时,能对第1物镜OBJ1射出发散光束地使第2透镜组L2和第1透镜组L1的间隔比在对BD进行记录或再生时的间隔来得小地通过1轴传动装置AC2进行最佳化。
在此,对BD进行记录或再生之际的中继透镜组REL与第1物镜OBJ1的组合焦距TF1以及第1物镜OBJ1的数值孔径NA1,和对HD进行记录或再生之际的中继透镜组REL与第1物镜OBJ1的组合焦距TF2以及第1物镜OBJ1的数值孔径NA2,满足下列条件式(2)。
0.8≤NA1·TF1/(NA2·TF2)≤1.2          (2)
另外,更优选满足下列条件式(3)。
0.95≤NA1·TF1/(NA2·TF2)≤1.05        (3)
并且,在对HD进行记录或再生的情况下,通过1轴传动装置AC3,使第1透镜组L1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追踪之际,朝第1物镜OBJ1相反方向移动。
在此,第1物镜OBJ1在追踪时朝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移动量的绝对值TO和中继透镜组REL在朝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移动量的绝对值TR满足下列条件式(4)。
0.6≤TO/TR≤1.5        (4)
另外,上述1轴传动装置AC2、AC3也对应于对多层记录为可能的BD。更具体地说,为了访问同一BD中不同深度的信息记录层,通过由1轴传动装置使第1透镜组L1和第2透镜组L2的间隔最佳化,即通过变更第1物镜OBJ1的放大率,修正使第1物镜OBJ1在光轴方向变位的、进行所谓焦点跨越之际发生的球面像差。
在此,对BD进行记录或再生之际的第1物镜OBJ1的数值孔径NA1为0.8或其以上,对应记录动作等而移动的第2透镜组L2的移动量δ满足下列条件式(5)。
7.5≤(NA1·δ)/(t2-t1)≤22        (5)
其中,t1为BD(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基板厚,t2为HD(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基板厚。
这样,在第1光源和第1对物光学元件之间,配备具有沿光轴方向移动可能之可动透镜组的中继透镜组,设对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或记录之际的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数值孔径为NA1,设在对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或记录之际,从对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或记录时的可动透镜组的位置开始移动的可动透镜组的最大移动量为δ时,优选满足上述条件式(5)。
而且,使用上述1轴传动装置AC2、AC3,和BD同样,也可以是对应于对多层记录为可能的HD的结构。此时,光拾取装置PU3具备用于判别物镜OBJ1对焦的信息记录层是哪一个记录层的记录层判别单元。
另外,上述光拾取装置PU3具备判别盘托(没有图示)中容纳的光盘的种类(例如BD或HD),用于使第2透镜组L2移动至最佳位置的控制单元。
而且,本实施形态中的中继透镜组REL的变焦透镜功能,是从离第1物镜OBJ1近的一侧起,依次配设第1透镜组L1、第2透镜组L2的2组结构,但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隔着第2透镜组L2在与第1透镜组L1对着的一侧,加设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构成3组的结构。此时,和上述第2透镜组L2以及第1透镜组L1一样,第3透镜组也具备1轴传动装置,使与邻接的第2透镜组L2的间隔最佳化。
在上述3组结构的备有变焦功能的中继透镜组的情况下,第1透镜组L1由与对着物镜的一侧相反一侧的一面形成为略凹状的单透镜组成,第3透镜组由与对着物镜的一侧的一面形成为略凸状的单透镜组成。构成第3透镜组的单透镜由吸水率为0.1%或其以下、比重为1.5或其以下的塑料形成。
如此的第3透镜组L3的光焦度p3和上述第2透镜组L2的光焦度p1以及第1透镜组L1的光焦度p2满足下列条件式(6)以及(7)。
0.7≤p1/p3≤1.6               (6)
-5≤p2/p3≤-3.7               (7)
这样,中继透镜组是,从离第1对物光学元件近的一侧起依次配设了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第2透镜组以及第3透镜组为可动透镜组,优选中继透镜组满足上述条件式(6)以及(7)。
并且,和上述2组结构的备有变焦透镜功能的中继透镜组REL一样,对BD进行记录或再生之际的中继透镜组REL与第1物镜OBJ1的组合焦距TF1以及第1物镜OBJ1的数值孔径NA1,和对HD进行记录或再生之际的中继透镜组REL与第1物镜OBJ1的组合焦距TF2以及第1物镜OBJ1的数值孔径NA2,满足下列条件式(8)。
0.8≤NA1·TF1/(NA2·TF2)≤1.2          (8)
另外,更优选满足下列条件式(9)。
0.95≤NA1·TF1/(NA2·TF2)≤1.05        (9)
并且,和上述2组结构的备有变焦透镜功能的中继透镜组REL一样,第1物镜OBJ1在追踪时朝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移动量的绝对值TO和中继透镜组REL在朝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移动量的绝对值TR满足下列条件式(10)。
0.6≤TO/TR≤1.5                        (10)
接着,就上述第1半导体激光用光学系统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形态中的第1半导体激光用光学系统是,根据光盘的种类(BD和HD)、即根据保护基板厚的不同而分别作不同的动作,因此以下,就对具有BD(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第1保护基板PL1以及、HD(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第2保护基板PL2光盘的动作状态,分别作详细说明。
首先,就对BD,即对具有第1保护基板PL1光盘的动作作说明。
对具有第1保护基板PL1光盘的信息记录动作时或对具有第1保护基板PL1光盘记录着的信息进行再生动作时,光从第1半导体激光LD1射出。射出的光经第1偏振分光器PBS2反射,经准直器CL成为平行光。然后,透过第2透镜组L2、第1透镜组L1、液晶快门LQS、第1的1/4波片QWP1以及第1物镜OBJ1(光线LA1),在具有第1保护基板厚PL1光盘的记录面RL1形成聚光光点。此时,通过1轴传动装置AC2,使构成中继透镜组REL的透镜组中,第2透镜组L2和第1透镜组L1的间隔最佳化,射出平行光束。
形成了聚光光点的光,经具有第1保护基板PL1光盘的信息记录面RL1的信息槽调制,经信息记录面RL1反射。然后,该反射光透过第1物镜OBJ1、第1的1/4波片QWP1、液晶快门LQS、中继透镜组REL、第1偏振分光器PBS2之后,透过第1传感透镜SL1,被付与像散,受光于第1光检测器PD1。之后,反复进行如此的动作,对具有第1保护基板PL1光盘的信息记录动作或对具有第1保护基板PL1光盘记录着的信息的再生动作结束。
接着,就对HD,即对具有第2保护基板PL2光盘的动作作说明。
对具有第2保护基板PL2光盘进行信息记录动作时或对具有第2保护基板PL2光盘记录着的信息进行再生动作时,光从第1半导体激光LD1射出。射出的光经第1偏振分光器PBS2反射,经准直器CL成为平行光。然后,透过第2透镜组L2、第1透镜组L1、液晶快门LQS、第1的1/4波片QWP1以及第1物镜OBJ1(光线LA2),在具有第2保护基板PL2光盘的记录面RL2形成聚光光点。此时,通过1轴传动装置AC2,使构成中继透镜组REL的透镜组中,第2透镜组L2和第1透镜组L1的间隔比在对BD动作时的来得小地最合适化,射出发散光束。
形成了聚光光点的光,经具有第2保护基板PL2光盘的信息记录面RL2的信息槽调制,经信息记录面RL2反射。然后,该反射光透过第1物镜OBJ1、第1的1/4波片QWP1、液晶快门LQS、中继透镜组REL、第1偏振分光器PBS2之后,透过第1传感透镜SL1,被付与像散,受光于第1光检测器PD1。之后,反复进行如此的动作,对具有第2保护基板PL2光盘的信息记录动作或对具有第2保护基板PL2光盘记录着的信息的再生动作结束。
作为本实施形态中的物镜OBJ1,优选使用在对具有第1保护基板厚(t1)的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之际,使略平行或若干收敛的光束入射到物镜状态下球面像差得以修正了的物镜。
此时,如本实施形态述说的那样,在对具有第2保护基板厚(t2)的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之际,通过使中继透镜组的至少1个透镜组移动,使发散光束入射到物镜,改变物镜的使用放大率,从而能够修正具有第2保护基板厚的光盘中产生的球面像差。此时,通过使得不小于上述条件式(1)的下限值,能够降低中继透镜组偏心时产生的像差,同时,在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光点,由此,能够得到良好的记录信号以及再生信号的至少1个信号。另外,一般的说,因为传动装置的移动量与偏心精度成比例,所以,通过使得不超过上述条件式(1)的上限值,能够防止中继透镜组中的可动透镜组的移动量过大,由此,能过降低传动装置的负荷,降低移动带来的偏心量,同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并且,通过满足上述条件式(1)以及(5),能够使得用于得到对具有第1以及第2保护基板厚的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生时所必需的物镜必要数值孔径NA1(对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数值孔径)、NA2(对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数值孔径)的中继透镜与物镜的合成入射光瞳径(例如图11中的对第2透镜组L2的入射瞳径)略相同,所以,能够不拘于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和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数值孔径的不同,能够将半导体激光射出的经准直器校准了的光束没有浪费地导向信息记录面上,由此,能够得到光利用率高的光拾取光学系统。而且,这里所说的“略相同”是指,以NA1时的入射光瞳为r1、NA2时的入射光瞳为r2时,r2大于r1的80%,小于120%。较优选r2大于r1的90%,小于110%。更优选r2大于r1的95%,小于105%。最优选r2等于r1。
换而言之,能够满足上述条件式(2),较优选的是满足条件式(3)。通过满足该条件式(2),并且通过优选满足条件式(3),与上述同样,不拘于数值孔径的不同,能够将半导体激光射出的光束没有浪费地导向信息记录面上,由此,得到光利用率高的光拾取光学系统。
互换光学系统的别的实施形态2
前述实施形态中是使用中继透镜等光轴方向移动可能的光学部件,但是,作为本发明的BD、HD互换光学系统,也可以如图12(a)以及图12(b)所示,通过改变从第1半导体激光LD1(波长λ1=380nm~450nm)射出的光束102的偏振方向的偏振元件103、相应于光束的偏振方向104、105而将光束收敛于不同的面上的双折射材料的衍射元件107以及对物光学元件106、108来构成静止型的互换光学系统,以此来取代这种使用移动可能的光学部件的结构。前述双折射材料的衍射元件的一例,在特表2004-516594中有记载。
(物镜的实施例)
接着,就能够用于上述光拾取装置的第1物镜OBJ1的实施例作说明。至于第2物镜OBJ2,因为可以使用已有的DVD/CD互换用或CD专用的物镜,在此不作详细记载。
根据以上叙述的本实施形态,因为第1物镜OBJ1使用最短波长λ1的光束,使其聚光于种类不同的光盘BD和HD各自的信息记录面,所以,实现了有效利用从第1半导体激光LD1射出的光束。另外,为了使第1物镜OBJ1形成的聚光光点和第2物镜OBJ2形成的聚光光点,在与光轴垂直的面内处于至少超过第1物镜OBJ1或第2物镜OBJ2半径地离开着的位置,而形成了从半导体激光LD1~LD3到第1物镜OBJ1或第2物镜OBJ2的光程,所以,对应于欲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盘,没有必要切换第1物镜OBJ1和第2物镜OBJ2,不需要移动机构,能够实现光拾取装置的简单化、小型化。
与以上形态无关,本发明也可以使用例如将波长不同的3个光源容纳于同一框体的3激光1插件等。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最适用于图9的第二实施形态(但只对BD/HD互换)或图10的第三实施形态所示光拾取装置的。实施例1的透镜数据用表1表示。而且,以下(包括表的透镜数据),10的乘方数(例如:2.5×10-3)用E(例如:2.5E-3)来表示。
(表1)
(实施例1)
(光学性规格)
BD:NABD=0.85,λ1=405nm,  d4BD=0.5312,  d5BD=0.1,
光阑径BD=3.0000
HD:NAHD=0.65,λ1=405nm,d4HD=0.3044,d5HD=0.6,
光阑径HD=2.2900
(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mm)   N405     vd    备考
  OBJ   ∞    光源
  STO   0.5000    光阑
  12   ∞∞   1.00000.2000   1.5247     56.5    像差修正元件
  34   1.2372-3.3048   2.1400d4   1.6227     61.2 物镜
  56   ∞∞   d5   1.6195     30.0 保护层
 (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3面     第4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0.0000E+001.2695E-04-1.4826E-047.7116E-05-1.4320E-05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E+000.0000E+00     -6.5735E-011.5546E-02-1.0395E-031.0347E-02-9.7395E-032.9457E-033.9500E-03-4.3906E-031.7571E-03-2.6284E-04     -1.1212E+021.5169E-01-2.5481E-013.5667E-01-3.7802E-012.1856E-01-5.1014E-02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衍射次数、制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第1面
  dorBD/dorHD    0/1
  λB    405nm
  B2B4B6B8B10    1.3000E-02-1.5052E-032.9776E-04-5.6129E-044.9431E-05
而且,对物光学系统的光学面形成为由将表1所示系数分别代入数1式得到的数式规定的、在光轴周围轴对称的非球面。
(数1)
X ( h ) = ( h 2 / R ) 1 + 1 - ( 1 + κ ) ( h / R ) 2 + Σ i = 0 9 A 2 i h 2 i
这里,X(h)为光轴方向的轴(以光的行进方向为正),κ为圆锥系数,A2i为非球面系数,h为从光轴起的高度。
另外,由衍射构造对各波长给出的光程是由将表1所示系数代入数2式的光程差函数得到的数式规定。
(数2)
φ ( h ) = Σ i = 0 5 B 2 i h 2 i
B2i为光程差函数的系数。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最适用于图9的第二实施形态(但只对BD/HD互换)或图10的第三实施形态所示光拾取装置的。实施例2的透镜数据用表2表示。
(表2)
(实施例2)
(光学性规格)
BD:NABD=0.85,λ1=405nm,d4BD=0.5312,d5BD=0.1,
光阑径BD=3.0000
HD:NAHD=0.65,λ1=405nm,d4HD=0.3007,d5HD=0.6,
光阑径HD=2.2900
(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mm)   N405   vd   备考
    OBJ   ∞   光源
    STO   0.5000   光阑
    12   -41.120229.7426   1.00000.2000   1.5247   56.5   像差修正元件
    34   1.2372-3.3048   2.1400d4   1.6227   61.2 物镜
    56   ∞∞   d5   1.6195   30.0 保护层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第4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0.0000E+001.5455E-03-3.6622E-045.8573E-04-5.9042E-05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0.0000E+008.1819E-03-7.7567E-043.8134E-042.5412E-04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6.5735E-011.5546E-02-1.0395E-031.0347E-02-9.7395E-032.9457E-033.9500E-03-4.3906E-031.7571E-03-2.6284E-04   -1.1212E+021.5169E-01-2.5481E-013.5667E-01-3.7802E-012.1856E-01-5.1014E-02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衍射次数、制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第1面   第2面
  dorBD/dorHD   -1/1   1/1
  λB   405nm   405nm
  B2B4B6B8B10   6.2000E-03-7.6350E-041.1637E-04-2.6822E-042.3187E-05   -9.0000E-03-4.3081E-033.9668E-04-1.9467E-04-1.3480E-04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最适用于图9的第二实施形态(但只对BD/HD互换)或图10的第三实施形态所示光拾取装置的。实施例3的透镜数据用表3表示。
(表3)
(实施例3)
(光学性规格)
BD:NABD=0.85,λ1=405nm,d2BD=5.0000,d6BD=0.6623,
d7BD=0.1000,光阑径BD=3.8700
HD:NAHD=0.65,λ1=405nm,d2HD=0.6675,d6HD=0.5107,
d7HD=0.6000,光阑径HD=2.9000
(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mm)   N405   备考
    OBJ   ∞   发光点
    12   -3.38610∞   0.6000d2   1.57732 扩展光学系统
    34   ∞-7.23778   0.100010.0000   1.58763
    STO   ∞   0.0000   光阑
    56   1.54277-5.41817   2.6500d6   1.64109   物镜
    78   ∞∞   d7   1.62230   保护层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4面    第5面   第6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0.609419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  -0.587268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    -0.6593800.786619E-020.294838E-030.199862E-02-0.132577E-020.303312E-030.223605E-03-0.169675E-030.441281E-04-0.427982E-05   -143.5192570.111452E+00-0.123960E+000.824228E-01-0.390617E-010.112155E-01-0.142572E-02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
(实施例4)
实施例4是最适用于图4的第一实施形态(对BD/HD/DVD互换)或图9的第二实施形态所示光拾取装置的。实施例4的透镜数据用表4表示。
(表4)
(实施例4)
(光学性规格)
BD:NABD=0.85,λ1=405nm, d4BD=0.5323,d5BD=0.1,
光阑径BD=3.0000
HD:NAHD=0.65,λ1=405nm,d4HD=0.2992,d5HD=0.6,
光阑径HD=2.2900
DVD:NDVD=0.63,λ2=655nm,d4DVD=0.3146,d5DVD=0.6,
光阑径DVD=2.2900
(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1(mm)   N405   N655   备考
    OBJ     ∞   光源
    STO     0.5000   光阑
    12     22.192932.81901     1.00000.2000   1.5247   1.5065   像差修正元件
    34     1.2372-3.3048     2.1400d4   1.6227   1.6032 物镜
    56     ∞∞     d5   1.6195   1.5772 保护层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第4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0.0000E+00-2.9183E-032.8906E-04-9.6606E-048.3994E-05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0.0000E+00-7.7155E-03-5.1371E-033.0935E-03-1.3624E-030.0000E+000.0000E+000.00000E+000.000E+000.0000E+00     -6.5735E-011.5546E-02-1.0395E-031.0347E-02-9.7395E-032.9457E-033.9500E-03-4.3906E-031.7571E-03-2.6284E-04   -1.1212E+021.5169E-01-2.5481E-013.5667E-01-3.7802E-012.1856E-01-5.1014E-02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衍射次数、制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第1面     第2面
    dorBD/dorHD/dorDVD   1/2/1     2/2/1
    λB   405nm     405nm
    B2B4B6B8B10   1.2000E-02-1.5742E-032.2983E-04-5.4707E-045.2031E-05     -4.0000E-032.0302E-031.3411E-03-8.0886E-043.5700E-04
(实施例5)
实施例5是最适用于图4的第一实施形态(是对BD/HD/DVD互换)或图9的第二实施形态所示光拾取装置的。实施例5的透镜数据用表5表示。
(表5)
(实施例5)
(光学性规格)
BD:NABD=0.85,λ1=405nm,d6BD=0.5312,d7BD=0.1,
光阑径BD=3.0000
HD:NAHD=0.65,λ1=405nm,d6HD=0.2970,d7HD=0.6,
光阑径HD=2.2700
DVD:NADVD=0.65,λ2=655nm,d6DVD=0.3306,d7DVD=0.6,
光阑径DVD=2.3400
(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mm)   N405   N655  备考
    OBJ     ∞  光源
    STO     0.5000  光阑
    12     22.226510.5780     1.00000.3000   1.5247   1.5065  第1像差修正元件
    34     ∞∞     1.00000.1000   1.5247   1.5065  第2像差修正元件
    56     1.2372-3.3048     2.1400d6   1.6227   1.6032 物镜
    78     ∞∞     d7   1.6195   1.5772 保护层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5面     第6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0.0000E+00-2.4573E-03-9.1874E-04-2.5858E-04-6.2955E-05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1.1484E-01-4.6776E-043.8693E-05-7.4545E-052.9339E-05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6.5735E-011.5546E-02-1.0395E-031.0347E-02-9.7395E-032.9457E-033.9500E-03-4.3906E-031.7571E-03-2.6284E-04     -1.1212E+021.5169E-01-2.5481E-013.5667E-01-3.7802E-012.1856E-01-5.1014E-02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衍射次数、制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dorBD/dorHD/dorDVD   1/2/1   2/2/1   0/0/1
    λB   405nm   405nm   655nm
    B2B4B6B8B10   1.2000E-02-1.3486E-03-3.8137E-04-1.8689E-04-2.3160E-05   -1.2500E-028.6475E-05-1.1517E-052.0661E-05-8.2219E-06   1.0000E-04-9.8590E-047.4516E-04-5.5261E-049.7725E-05
(实施例6)
实施例6是最适用于图4的第一实施形态(是对BD/HD/DVD互换)或图9的第二实施形态所示光拾取装置的。实施例6的透镜数据用表6表示。
(表6)
(实施例6)
(光学性规格)
BD:NABD=0.85,λ1=405nm,d2BD=5.0000,
d6BD=0.6623,d7BD=0.1000,光阑径BD=3.8700
HD:NAHD=0.67,λ1=405nm,d2HD=0.56000,
d6HD=0.5107,d7BD=0.6000,光阑径HD=2.9000
DVD:NADVD=0.65,λ2=655nm,d2DVD=5.21000,
d6DVD=0.4603,d7DVD=0.6000,光阑径DVD=2.9400
(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mm)   N405     N655   备考
    OBJ   ∞   发光点
    12   -3.38610∞   0.6000d2   1.57732     1.55697 扩展光学系统
    34   ∞-7.23778   0.100010.0000   1.58763     1.56692
    STO   ∞   0.0000   光阑
    56   ∞∞   1.00000.2000   1.57732     1.55697   像差修正元件
    78   1.54277-5.41817   2.6500d6   1.64109     1.61978 物镜
    910   ∞∞   d7   1.62230     1.57995 保护层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4面  第7面   第8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0.609419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  -0.587268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  -0.6593800.786619E-020.294838E-030.199862E-02-0.132577E-020.303312E-030.223605E-03-0.169675E-030.441281E-04-0.427982E-05    -143.5192570.111452E+00-0.123960E+000.824228E-01-0.390617E-010.112155E-01-0.142572E-020.000000E+000.000000E+000.000000E+00
(衍射次数、制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第1面
  dorBD/dorHD/dorDVD  0/0/1
 λB  655nm
 B2B4B6B8B10  6.0000E-03-6.3516E-04-1.4109E-04-3.4877F-07-8.1896E-06
(实施例7)
实施例7是适用于用图11所示别的实施形态1的光学系统置换图10的第三实施形态中的互换光学系统的第1半导体激光用光学系统而得到的光拾取装置的例。以下,对图11所示光学系统部分(第1半导体激光用光学系统)作说明。
具有第1种保护基板厚PL1光盘(BD)设定为波长λ1=405nm,保护基板的厚度t1=0.1mm,第1数值孔径NA1=0.85;具有第2种保护基板厚PL2光盘(HD)设定为波长λ1=405nm,保护基板的厚度t2=0.6mm,第2数值孔径NA1=0.65,物镜OL的焦点距离f=2.2mm。
因此,NA1·TF1/(NA2·TF2)的值为1.0,也满足条件式(2),条件式(3)的0.95≤NA1·TF1/(NA2·TF2)≤1.05。
另外,构成中继透镜组REL的透镜,全部用聚烯烃系的塑料形成,该聚烯烃系塑料的吸水率几乎为0%。
本实施例中的中继透镜组REL的变焦透镜功能,具有由具有负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组成的2组结构。
以下,下列表7以及表8中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各透镜数据和非球面数据,表7中具有第1种保护基板PL1以及第2种保护基板PL2光盘的dn值和光阑的值在表9中示出。
(表7)
(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mm)     n(405)     nd
    OBJ     ∞
    1   -6.860     0.800     1.54111     1.52510
    2    8.827     d2
    3   -13.114     1.200     1.54111     1.52510
    4   -5.041     7.000
    5(光阑)   1.543     2.650     1.64109     1.62299
    6   -5.418     d6
    7   ∞     d7     1.62230     1.58546
    8   ∞
这里,表中的“OBJ”表示物体位置,因为从第1半导体激光LD1射出的光经准直器CL校准为平行光,所以,物体相当于处于无限远。另外,表中的记号r、d、n(405)、nd分别表示曲率半径、面间隔、对波长405nm的折射率、对d线(587nm)的折射率。并且,面编号中标有“光阑”字样的面,是在第1物镜OBJ1的面上设置了液晶快门等的孔径限制部件。
(表8)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4面   第5面   第6面
  K     0.00000     0.00000   -0.65938   -143.51926
  A4     1.5145E-03     4.2449E-04   7.8662E-03   1.1145E-01
  A6     -1.6848E-03     2.3289E-05   2.9484E-04   -1.2396E-01
  A8     -1.7244E-04     -3.0030E-05   1.9986E-03   8.2423E-02
  A10     1.8911E-04     5.1748E-06   -1.3258E-03   -3.9062E-02
  A12     0.0000E+00     0.0000E+00   3.0331E-04   1.1216E-02
  A14     0.0000E+00     0.0000E+00   2.2361E-04   -1.4257E-03
  A16     0.0000E+00     0.0000E+00   -1.6968E-04   0.0000E+00
  A18     0.0000E+00     0.0000E+00   4.4128E-05   0.0000E+00
  A20     0.0000E+00     0.00000E+00   -4.2798E-06   0.0000E+00
(表9)
  d(mm)
  d2(第1种)   5.898
  d2(第2种)   0.400
  d6(第1种)   0.662
  d6(第2种)   0.527
  d7(第1种)   0.100=t1
  d7(第2种)   0.600=t2
  光阑(第1种)   3.848
  光阑(第2种)   3.236
其结果,(NA1·δ)/(t2-t1)的值为9.4,满足条件式(5)的7.5≤(NA1·δ)/(t2-t1)≤2.2。
并且,p1/p2的值为-2.05,满足条件式(1)的-3.5≤p1/p2≤1.8。

Claims (40)

1.一种光拾取装置,使用波长λ1的光束,对保护基板厚t1的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使用波长λ1的光束,对保护基板厚t2的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其中t2>t1;以及,至少进行:使用波长λ2的光束对保护基板厚t3的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再生以及/或记录、和使用波长λ3的光束对保护基板厚t4的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再生以及/或记录中的一个,其中λ2>λ1,t3=t2;λ3≥λ2,t4>t3,其中,
备有:射出波长λ1光束的第1光源;射出波长λ2光束的第2光源和射出波长λ3光束的第3光源中的至少一个;和具有在至少对所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以及所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时用于形成聚光光点的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在至少对所述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和所述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中的一个进行信息再生以及/或记录时用于形成聚光光点的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聚光光学系统,
构成为:使得在使用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对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入射位置和在使用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对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入射位置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处于不同的位置;使得在使用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的光程和在使用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时入射到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束的光程不同。
2.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用于在对所述第3光信息记录煤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之际形成聚光光点;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用于在对所述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之际形成聚光光点。
3.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用于在对所述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以及所述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之际形成聚光光点。
4.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用于在仅仅对所述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以及/或记录之际形成聚光光点。
5.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在朝光轴方向看时,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排列配置在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
6.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在朝光轴方向看时,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排列配置在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切线方向的平行方向。
7.如权利要求6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在朝光轴方向看时,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轴的连线和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延长线,在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或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轴上垂直相交。
8.如权利要求6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在朝光轴方向看时,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轴的连线和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延长线,在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或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轴以外的点上垂直相交。
9.如权利要求6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在朝光轴方向看时,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光轴的连线和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延长线,以非直角相交。
10.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光源和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之间备有具有沿光轴方向移动可能的可动透镜组的中继透镜组,从所述中继透镜组向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射出的所述波长λ1光束的发散角,通过移动所述可动透镜组能够改变。
11.如权利要求10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在设对所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或记录之际入射到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所述波长λ1光束的所述发散角为第1发散角、设对所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或记录之际入射到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所述波长λ1光束的所述发散角为第2发散角时,所述第2发散角大于所述第1发散角。
12.如权利要求10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1发散角的所述波长λ1光束为平行光;所述第2发散角的所述波长λ1光束为发散光。
13.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光源和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之间备有具有沿光轴方向移动可能的可动透镜组的中继透镜组,通过所述中继透镜组,能够改变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放大率。
14.如权利要求13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对所述第2光信息记录煤体进行信息的再生或记录时的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放大率大于对所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或记录时的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放大率。
15.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光源和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之间备有具有沿光轴方向移动可能的可动透镜组的中继透镜组,
在设对所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或记录之际的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数值孔径为NA1、对所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或记录之际的所述中继透镜组和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组合焦距为TF1、对所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或记录之际的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数值孔径为NA2、对所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生或记录之际的所述中继透镜组和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组合焦距为TF2时,满足以下条件式:
0.8≤NA1·TF1/(NA2·TF2)≤1.2。
16.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具有改变从所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的偏光方向的偏光元件和对应于光束的偏光方向而将光束收敛于所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或所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不同记录面的双折射材料衍射元件。
17.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至少一个是由单一的元件组成的。
18.如权利要求17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单一的元件是玻璃制的。
19.如权利要求17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单一的元件是塑料制的。
20.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至少一个是由多个元件组成的。
21.如权利要求20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元件是玻璃制的。
22.如权利要求20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元件是塑料制的。
23.如权利要求20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元件的至少1个是玻璃制的,其余的是塑料制的。
24.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对物光学元件的至少一个的光学面上形成有衍射构造或相位差付与构造。
25.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聚光光学系统具有修正元件,该修正元件用于修正起因于所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基板厚与所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基板厚的厚度差的球面像差。
26.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修正元件在光轴方向能够变位。
27.如权利要求26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具有使所述修正元件在光轴方向变位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气机械变换元件、固定于所述电气机械变换元件一端的驱动部件、移动可能地撑持在所述驱动部件上并与所述修正元件连结的可动部件、和对所述电气机械变换元件施加电压的驱动电路;通过与由所述驱动电路施加的电压对应地使所述电气机械变换元件伸缩,从而使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可动部件相对移动。
28.如权利要求26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具有使所述修正元件在光轴方向变位的步进马达。
29.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具有衍射构造,该衍射构造对应于欲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至少对波长λ1的光束产生不同的多次数衍射光。
30.如权利要求29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不同衍射次数的衍射光当设一个衍射光的次数为n次时,另一个衍射光的次数为(n+1)次或(n-1)次,其中n为整数。
31.如权利要求29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1对物光学元件的所述衍射构造是设置在:与在使用所述第1光源的光束对所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所必需的所述对物光学元件的像方数值孔径以内对应的区域。
32.如权利要求26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修正元件为液晶元件。
33.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1光源和所述第2光源被配置在共同的光源单元内。
34.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2光源和所述第3光源被配置在共同的光源单元内。
35.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1光源和所述第3光源被配置在共同的光源单元内。
36.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聚光光学系统具有二向色性棱镜。
37.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聚光光学系统具有面镜或棱镜。
38.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从所述第1光源射出的光束的波长λ1为380nm或其以上450nm或其以下范围内的波长;从所述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的波长λ2为600nm或其以上不足700nm范围内的波长;从所述第3光源射出的光束的波长λ3为700nm或其以上800nm或其以下范围内的波长。
39.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的厚度t1在0.1±0.03mm的范围内;所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的厚度t2以及所述第3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的厚度t3在0.6±0.1mm的范围内;所述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的厚度t4在1.2±0.1mm的范围内。
40.如权利要求1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对所述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的对物光学元件的像方数值孔径NA1为0.8~0.9;对所述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的对物光学元件的像方数值孔径NA2为0.6~0.7;对所述第3光信息记录煤体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的对物光学元件的像方数值孔径NA3为0.58~0.68;对所述第4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或再生之际的对物光学元件的像方数值孔径NA4为0.45~0.55。
CNA2006100774224A 2005-01-20 2006-01-17 光拾取装置 Pending CN18382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13308A JP2006202416A (ja) 2005-01-20 2005-01-20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5013308 2005-0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8277A true CN1838277A (zh) 2006-09-27

Family

ID=36696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774224A Pending CN1838277A (zh) 2005-01-20 2006-01-17 光拾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64954A1 (zh)
JP (1) JP2006202416A (zh)
KR (1) KR20060084796A (zh)
CN (1) CN18382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8259B (zh) * 2007-09-11 2012-02-08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钳夹控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29176B2 (ja) * 2005-02-02 2010-08-25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7352517B2 (en) * 2005-05-09 2008-04-0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US7783140B2 (en) * 2005-06-09 2010-08-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ptically coupled integrated circuit layers
US7616550B2 (en) * 2005-06-16 2009-1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Optical pickup unit
JP2007049879A (ja) * 2005-08-12 2007-02-22 Fujinon Corp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WO2007040235A1 (ja) * 2005-10-04 2009-04-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444206B2 (ja) 2005-12-28 2010-03-31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549315B2 (ja) * 2006-06-05 2010-09-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0760214B1 (ko) * 2006-08-04 2007-09-20 진 호 정 웨이퍼 검사용 광학계
KR20080020901A (ko) * 2006-09-01 2008-03-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 장치
US8339924B2 (en) 2006-10-10 2012-12-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pickup device capable of emitting first and second light beams hav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and including a light blocking member for blocking light of a specific wavelength, and a optical information device, computer, optical disk player, car navigation system, optical disk recorder, and optical disk server performing the same
JP2008123605A (ja) * 2006-11-10 2008-05-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260188B2 (ja) * 2007-02-01 2009-04-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308274B2 (ja) * 2007-02-01 2009-08-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TWI358065B (en) * 2007-02-14 2012-02-11 Asustek Comp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ype of optical disk
JP4785767B2 (ja) * 2007-02-16 2011-10-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798025B2 (ja) * 2007-03-12 2011-10-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レーザ光源装置、光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光情報再生装置
JP2009170075A (ja) 2007-09-20 2009-07-30 Panasonic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光学系、これを用い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10205377A (ja) 2009-03-06 2010-09-16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5121762B2 (ja) * 2009-03-19 2013-01-16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光ピックアップ
US8605558B2 (en) * 2010-06-24 2013-12-10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ptical pickup assemblies and drive systems with the same
WO2014188540A1 (ja) * 2013-05-22 2014-11-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学部品位置決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4926A (ja) * 2002-03-26 2003-10-15 Samsung Electro Mech Co Ltd 波長結合素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KR100911141B1 (ko) * 2002-09-03 2009-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틸트에 따른 파면수차 보정 기능을 갖는 렌즈 및 광픽업
EP1471514A3 (en) * 2003-04-22 2006-10-04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ptical pickup device,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expander lens, coupling lens and chromatic aberration correcting optical element
JP2005209299A (ja) * 2004-01-23 2005-08-0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8259B (zh) * 2007-09-11 2012-02-08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钳夹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164954A1 (en) 2006-07-27
JP2006202416A (ja) 2006-08-03
KR20060084796A (ko) 2006-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8277A (zh) 光拾取装置
CN1242388C (zh) 产生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光学信息记录方法及装置
CN1134675C (zh) 物镜和光学拾取器
CN1280791C (zh) 光学记录介质读出设备
CN1259659C (zh) 记录再生用光学系统、物镜和拾光装置
CN1182523C (zh) 光盘用光学系统、光盘用光学头装置和光驱动装置
CN1822142A (zh) 校正波阵面错误的透镜及其光学拾取器和校正方法
CN1303596C (zh) 光记录/再现装置和焦点控制方法
CN1271440C (zh) 物镜、聚光光学系统、光拾取器装置以及记录·再生装置
CN1540646A (zh) 光拾取装置、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扩束透镜、耦合透镜和色差校正用光学元件
CN100341057C (zh) 光学头及光盘装置
CN1412591A (zh) 物镜和光拾取头装置
CN1961365A (zh) 多焦点物镜、光拾取装置以及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CN1707649A (zh) 光拾取装置
CN1922668A (zh) 生成补偿像差的光拾取器、方法及使用其的光信息处理装置
CN1906679A (zh) 物镜光学系统、光拾取装置以及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CN1261934C (zh) 光盘单元
CN1678935A (zh) 光学拾取设备的物镜、光学拾取设备和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设备
CN1503247A (zh) 光拾取装置用光学系统、光拾取装置和物镜
CN1603878A (zh) 光拾取光学系统、光拾取装置和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357885A (zh) 光读取装置和物镜
CN1571038A (zh) 光拾取装置用物镜、光拾取装置和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685411A (zh) 液晶光学元件和光学装置
CN1802700A (zh) 物镜、光学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
CN1910671A (zh) 光拾取装置用对物光学系统、光拾取装置以及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