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0110A - 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20110A CN1820110A CN200480019397.3A CN200480019397A CN1820110A CN 1820110 A CN1820110 A CN 1820110A CN 200480019397 A CN200480019397 A CN 200480019397A CN 1820110 A CN1820110 A CN 18201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ide plate
- engineering machinery
- rotating fram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2445 nipp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压挖掘机的旋转框架构造,装备在旋转体(21)上,具备使侧板(6)、(7)与隔板(8)相互接合的中心框架1,还具备使侧板(6)、(7)和隔板(8)相互配合的配合部,该配合部是由插入构造部构成,该插入构造部包括:在侧板(6)、(7)上分别形成的孔(6a)、(7a),以及设于隔板(8)的两侧边缘部并插入侧板(6)、(7)的孔(6a)、(7a)中的突部(8a)、(8b);不需要相互固定保持侧板和底板的保持夹具便能够制作中心框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备在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旋转体上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
背景技术
图12是表示作为工程机械的一例例举的液压挖掘机的立体图。该液压挖掘机的旋转体21配置在行走体20上,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旋转框架22装备在该旋转体21上。
作为该旋转框架22的现有构造提出了例如图13、14所示的结构。图13是俯视图,图14是侧视图。图13、14表示的这些现有的旋转框架构造在前侧位置上具备中心框架23,在后侧位置上具备尾部框架24。中心框架23包括:底板25;竖设于该底板25上,并被焊接接合的一对腹板即侧板26、27;以及,在这些侧板26、27之间被焊接接合的板构件即隔板28。
如上所述,在中心框架23构成的现有技术中,一般来说,在制作中心框架23时,在使隔板28位于一对侧板26、27之间的状态下,除了固定保持这些侧板26、27和隔板28的保持夹具以外,还需要固定保持一对侧板26、27和底板25的另外的大的保持夹具。如上所述,在用保持夹具保持一对侧板26、27和隔板28的状态下,一对侧板26、27易活动,为此,如上所述,需要将这些侧板26、27和底板25相互定位并固定保持的另外的保持夹具。而且,在用各保持夹具固定保持侧板26、27、隔板28、底板25并将其定位的状态下,通过焊接进行定位焊,其后进行最终的位置调整,通过正式焊接使这些侧板26、27、隔板28、底板25相互一体化,做成中心框架23。
另外,在尾部框架24上设有一对框架构件29、30,横梁31、32配置在这些框架构件29、30之间,并接合在这些框架构件29、30上。上述框架构件29、30分别具备:接合有横梁31、32的侧板29a、30a;以及,位于这些侧板29a、30a上方的上凸缘29b、30b。在横梁31、32的上方安装有固定发动机的另体的托架。
图15是表示构成装备在构成图13所示的旋转框架构造上的尾部框架的I梁,即框架构件的上凸缘与构成中心框架的侧板的连接构造的图,同图(a)是要部俯视图,同图(b)是要部侧视图。以往,一般来说,例如,如图15(a)、(b)所示,构成尾部框架24的框架构件30的上凸缘30b的前端面与构成中心框架23的侧板27是通过焊接部33来接合的。该焊接部33是如图15(a)所示在上凸缘30b的前端部与侧板27的对接部,以及如图15(b)所示在上凸缘30b的前端部与侧板27的侧面之间形成,在无图示的上凸缘29b与构成中心框架23的侧板26的接合部分也是同样。另外,在图15(a)所示的L1是为了确保框架构件30与中心框架23的侧板27的接合强度而设定的焊缝延伸尺寸。特别是在中心框架23的侧板26、27的侧面形成的焊接部33,通常是在用手工作业几次堆焊焊接后,按照上凸缘29b、30b的形状研磨精加工成尖细状。如此,按照上凸缘29b、30b的形状研磨精加工成尖细状是为了缓解该焊接部33即焊接接合部分的应力集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第2719469号公报)。
另外,作为其他的现有技术,还有分别在上述横梁31、32上一体形成固定发动机的托架,做成框架一侧托架即发动机托架的。如此构成的各个发动机托架配置在一对框架构件之间,即配置在I梁之间,通过焊接接合在这些框架构件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特开2000-64353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2所示的现有技术与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有构件件数少的优点,但在制作尾部框架24时,需要在使发动机托架位于一对I梁之间的状态下分别固定这些I梁和发动机托架的保持夹具。这样,在用保持夹具固定保持I梁和发动机托架并定位了的状态下,分别将I梁的侧板和发动机托架通过焊接进行定位焊,其后通过正式焊接使这些I梁和发动机托架一体化,制成尾部框架。
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技术是即便在用保持夹具固定保持一对侧板26、27和隔板28的状态下,由于侧板26、27和隔板28仅通过面接触保持,所以相互易活动,因此将由保持夹具保持的侧板26、27和隔板28配置在底板25上并定位时,如上所述,需要固定保持一对侧板26、27和底板25的另外的大的保持夹具。由此现有技术有保持夹具数量多且该保持夹具的制作费用高的问题。另外,由于保持上述侧板26、27和底板25的保持夹具的形状尺寸大,所以该保持夹具的操作繁杂,作为保管场地需要大的配置空间,同时,还有该保持夹具的维持管理费易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由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实际状况而成的,其第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不需要相互固定保持侧板和底板的保持夹具制作中心框架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
另外,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技术是在将构成尾部框架24的框架构件29、30的上凸缘29b、30b与构成中心框架23的侧板26、27进行焊接接合时,在如上所述由手工作业进行堆焊后,需要将该堆焊部分的一部分进行去除的研磨精加工,由此有作业工时数增加且制作费用提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由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实际状况而成的,其第2个目的是提供在将构成尾部框架的框架构件的上凸缘与构成中心框架的侧板进行焊接接合时,不需要进行研磨精加工,能够确保接合强度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
再有,专利文献2所示的现有技术需要分别固定保持一对I梁的侧板和发动机托架的保持夹具。由此,如上所述,与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虽然有能够减少构件件数的优点,但需要特别的保持夹具,所以在该保持夹具的制作上要花费费用,有尾部框架24的制作费变高的问题。另外,由于保持夹具的形状尺寸大,所以其处理繁杂,作为保管场地需要大的配置空间。
本发明是由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实际状况而成的,其第3个目的是提供能够不需要将发动机托架和框架构件相互固定保持的保持夹具制作尾部框架。
为了达到上述第1个目的,第1方案是一种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装备在工程机械的旋转体上,具备使侧板和隔板相互接合的中心框架,其特征在于:具备使上述侧板和上述隔板相互配合并定位的配合部。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制作中心框架时,能够在介由配合部使侧板与隔板配合并定位的状态下,通过规定的保持夹具将这些侧板和隔板相互固定。由此,能够介由配合部及保持夹具使隔板和侧板形成牢固的一体物。因此,只要将成为这样的牢固的一体物的侧板及隔板配置在底板上,就能够将包括这些侧板、隔板的一体物稳定地配置在底板上并使其定位。其结果,在制作中心框架时的焊接开始前,不需要现有的保持侧板和底板的大的保持夹具,与现有的相比能够削减保持夹具所需费用,同时,不用考虑保持侧板和底板的保持夹具的处理或保管场地,与现有的相比能够减少中心框架整体制作所需的保持夹具的维持管理费用。
此时,上述配合部是由例如插入构造部构成。由此在制作中心框架时,能够介由插入构造部使侧板和隔板形成一体物。进而,也可以由在上述侧板上形成的孔和在上述隔板上形成并插入上述孔中的突部构成上述插入构造部。由此,在制作中心框架时,通过相对于侧板上形成的孔插入隔板上形成突部,能够使侧板的面部和隔板的侧边缘部紧贴,能够形成牢固的一体物。
另外,还可以在上述隔板的两侧边缘部配备一对各自相对的上述侧板的同时,在这些侧板上分别形成上述孔,在上述隔板的上述两侧边缘部分别形成插入这些孔的突部。由此,在制作中心框架时,通过在一对侧板上分别形成的孔中插入隔板的两侧边缘部分别对应的突部,由此,能够使一对侧板和配置在这些侧板之间的隔板相互紧贴,能够形成牢固的一体物。
进而,还可以在上述侧板上设置能悬吊该工程机械的吊孔、悬臂根部销栓孔、悬臂气缸销栓孔,在比连接上述悬臂根部销栓孔的中心和上述吊孔的中心的连接线靠下方的位置,且是在比连接上述悬臂气缸销栓孔的中心和上述吊孔的中心的连接线靠上方的位置形成上述侧板的上述孔。这样,使侧板的孔位于比连接悬臂根部销栓孔的中心和吊孔的中心的连接线靠下方的区域,且是比连接悬臂气缸销栓孔的中心和吊孔的中心的连接线靠上方的区域,能够在抑制侧板的强度低下的同时做成包括侧板和隔板的牢固的一体物。其结果,能够确保中心框架的稳定的构造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第2方案是一种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装备在工程机械的旋转体上,具备使侧板和隔板相互接合的中心框架,其特征在于:具备使上述侧板和上述底板相互配合并定位的配合部。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制作中心框架时,中心框架的侧板介由配合部被定位在底板上。由此,不需要使侧板和底板相互固定的保持夹具便能够焊接这些侧板和底板。其结果,与以往相比,能够削减保持夹具所需费用,不用考虑该保持夹具的处理或保管场地,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中心框架整体制作所需的保持夹具的维持管理费。
此时,例如由插入构造部构成上述配合部。由此在制作中心框架时,能够介由插入构造部进行定位。另外,上述插入构造部最好位于比旋转轮安装面靠外侧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雨水等介由插入构造部的旋转轮内侧进入润滑油槽(グリスバス),有利于实现稳定的工程机械构造。并且,还可以由上述底板上形成的孔和在上述侧板上形成并插入上述孔中的的突部构成上述插入构造部。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制作中心框架时,通过将侧板上形成的突部插入底板上形成的孔中,能够使侧板的下端面紧贴底板的上面。
再有,可以相对上述底板设置一对上述侧板,在这些侧板上分别形成上述突部,在上述底板上分别形成插入这些突部的上述孔。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制作中心框架时,通过将各个侧板上形成的突部对应物插入底板上分别形成的孔中,能够使底板和一对侧板相互紧贴。
为了达到上述第2个目的,第3方案是一种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装备在工程机械的旋转体上,使尾部框架中包括的框架构件的上凸缘与中心框架中包括的侧板焊接接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架构件的上述上凸缘的前端部形成开口部,上述侧板插入了该开口部。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将尾部框架中包括的框架构件的上凸缘和中心框架中包括的侧板进行焊接接合时,中心框架的侧板插入到框架构件的上凸缘的前端部形成的开口部,能够在该状态下将上凸缘的前端部与中心框架的侧板进行焊接。因此,能够介由开口部限制框架构件的上凸缘和中心框架的侧板相互之间的活动,通过在该状态下进行焊接,不需要研磨精加工便能够确保希望的接合强度,其结果,与现有的相比,能够减少作业工时数,能够比以往减少该旋转框架的制作费。另外,由于在进行上凸缘的前端部与中心框架的侧板的焊接时不需要堆焊焊接,所以能够进行自动焊接,因此,只要通过该自动焊接来焊接上凸缘和侧板,就能够进一步减少作业工时数。
另外,可以在与上述上凸缘的上述开口部相对的上述侧板的一部分设置阶梯部,比上述上凸缘的厚度尺寸大地设定形成该阶梯部的上层面与下层面的高度尺寸。由此,当中心框架的侧板插入到上凸缘的前端部形成的开口部时,能够使在中心框架的侧板形成的阶梯部的上层面比上凸缘的上面突出。因此,能够利用该突出的部分将上凸缘和中心框架的侧板进行焊接。
另外,还可以在上述侧板的上述阶梯部与上述上凸缘的上述开口部的壁面之间、上述上凸缘的上面与上述侧板的侧面之间、上述上凸缘的前端面与上述侧板的侧面之间、上述上凸缘的下面与上述侧板的侧面之间分别形成焊接部。由此,能够在将中心框架的侧板插入上凸缘的前端部的开口部的状态下,分别连续实施例如侧板的阶梯部与开口部的壁面之间的焊接作业、上凸缘的上面与侧板的侧面之间的焊接作业、上凸缘的前端面与侧板的侧面之间的焊接作业、上凸缘的下面与侧板的侧面之间的焊接作业,同时,通过这些焊接作业的实施能够确保更牢固的接合强度。
另外,还可以使上述开口部的俯视形状形成コ字形状。由此,在将中心框架的侧板插入上凸缘的前端部的开口部时,能够使侧板紧贴开口部的内壁,能够提高上凸缘与中心框架的侧板的定位精度。
并且,还可以使形成上述上凸缘的上述开口部的前端部的俯视形状形成尖细状。如果如此将上凸缘的前端部形成俯视为尖细状,能够缓解上凸缘的前端部与中心框架的侧板之间的焊接接合部的应力集中。
为了达到上述第3个目的,第4方案是一种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装备在工程机械的旋转体上,具备使发动机托架和框架构件的侧板相互接合的尾部框架,其特征在于:具备使上述发动机托架和上述框架构件的上述侧板相互配合并定位的配合部。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制作尾部框架时,能够介由配合部使发动机托架和框架构件的侧板定位。因此,只要将如此定位了的发动机托架及框架构件配置在形成该尾部框架的底板上,就能够将包括这些发动机托架、框架构件的一体物稳定地配置在底板上。由此,不需要保持发动机托架和框架构件的特别的保持夹具。其结果,与以往相比,能够削减保持夹具所需费用,能够减少尾部框架的制作费。另外,不用考虑这样的保持夹具的处理或保管场地。
此时,例如由插入构造部构成上述配合部。根据该构成,在制作尾部框架时,能够介由插入构造部将发动机托架和框架构件定位。进而可以由在上述框架构件的上述侧板上形成的孔和在上述发动机托架上形成并插入上述孔中的突部构成上述插入构造部。由此,在制作尾部框架时,能够通过将发动机托架上形成的突部插入框架构件的侧板上形成的孔,使框架构件的侧板的面部与发动机托架的端部紧贴。
另外,还可以分别相对于上述发动机托架的两端部装备一对上述框架构件,同时,在这些框架构件的上述侧板上分别形成上述孔,在上述发动机托架的上述两端部分别形成插入这些孔中的突部。由此,在制作尾部框架时,能够通过将发动机托架的两端分别形成的突部对应物插入到一对框架构件的侧板上分别形成的孔中,使一对框架构件的侧板和这些侧板之间配置的发动机托架相互紧贴。
再有,如果由I梁构成上述框架构件,或使上述孔位于上述框架构件的上述侧板的中间轴上时,能够抑制框架构件的侧板的强度低下,同时能够做成包括发动机托架和框架构件的侧板的牢固的一体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的中心框架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中心框架的俯视图。
图4是剖切了图2所示的中心框架的要部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面放大图。
图6是图4的E部放大图。
图7是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具备的尾部框架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尾部框架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图8的B-B剖面放大图。
图10是表示构成图7所示的尾部框架的I梁的上凸缘与构成中心框架的侧板的接合构造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I梁的上凸缘与侧板组合时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作为工程机械的一例例举的液压挖掘机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现有的旋转框架构造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旋转框架构造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构成装备在图13所示的旋转框架构造上的尾部框架的I梁即框架构件的上凸缘和构成中心框架的侧板的接合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整体构造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是装备在工程机械例如液压挖掘机上,如图1所示,在前侧位置具备中心框架1,在后侧位置具备尾部框架2,在两侧位置分别具备侧框架3、4。
[中心框架的侧板和隔板的接合构造]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具备的中心框架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中心框架的俯视图,图4是剖切了图2所示的中心框架的要部的侧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面放大图,图6是图4的E部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具备使中心框架1中包括的一对侧板6、7与配置在这些侧板6、7之间的隔板8相互配合并定位的配合部。该配合部是由例如插入构造部构成。
构成配合部的该插入构造部例如如图3、4、5所示,包括:在一对侧板6、7上分别形成的孔6a、7a;以及,在隔板8的两侧边缘部形成并插入孔6a、7a中的突部8a、8b。
在侧板6、7上,如图4所示,分别形成:能悬吊该液压挖掘机的吊孔9;插入连接无图示的悬臂根部分的销栓的悬臂根部销栓孔9a;以及,插入连接驱动悬臂的无图示的悬臂气缸销栓的悬臂气缸销栓孔9b。
在上述的侧板6、7上分别形成的孔6a、7a如图4所示,是在比连接悬臂根部销栓孔9a的中心和悬吊孔9的中心的连接线靠下方的位置,且是在比连接悬臂气缸销栓孔9b的中心和悬吊孔9的中心的连接线靠上方的位置上形成。
[中心框架的侧板与底板的接合构造]
另外,本实施方式具备使中心框架1包括的一对侧板6、7与底板5相互配合并定位的配合部。该配合部也是由例如插入构造部构成。
构成该配合部的插入构造部例如如图4、6等所示,包括:与侧板7对应,在底板5上形成的一对孔5a、5b,与侧板6对应,在底板5上形成的一对孔,即合计4个孔;分别对应底板5的孔5a、5b插入的侧板7的突部7c、7d;分别对应底板5的其他的孔插入的侧板6的2个突部。
另外,上述侧板7、6上形成的突部7c、7d等在图4的E部、F部如例所示,设定为相互同等的形状尺寸。随之,在底板5上形成的孔5a、5b等的合计4孔也设定为相互同等的形状尺寸。
另外,上述的插入构造部如图4所示,位于旋转轮安装面5c的外侧。
[发动机托架与框架构件的侧板的接合构造]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具备的尾部框架的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的尾部框架的放大侧视图,图9是图8的B-B剖视图。
另外,本实施方式具备使尾部框架2中包括的发动机托架13、14与一对框架构件即I梁11、12的侧板11b、12b相互配合并定位的配合部。该配合部也是由例如插入构造部构成。
构成该配合部的插入构造部如图8、9等所示,包括:在I梁12的侧板12b的前侧部分12b1上形成的孔12b3、在后侧部分12b2上形成的孔12b4、在I梁11的侧板11b的前侧部分形成的孔、在后侧部分形成的孔,即合计4个孔;以及,在发动机托架13的两端部形成,并插入侧板12b的孔12b3中的突部13a、在侧板11b的前侧部分形成的孔中插入的突部、在发动机托架14的两端部形成,并插入侧板12b的孔12b4中的突部14a、在侧板11b的后侧部分形成的孔中插入的突部,即合计4个突部。
在I梁12的侧板12b上形成的孔12b3位于侧板12b的前侧部分12b1的中间轴15上,在侧板12b上形成的孔12b4位于侧板12b的后侧部分12b2的中间轴16上。同样,I梁11的侧板11b的前侧部分形成的孔位于侧板11b的前侧部分的中间轴上,在侧板11b的后侧部分形成的孔位于侧板11b的后侧部分的中间轴上。
另外,如图7所示,I梁11分别在侧板11b的下部一体具备下凸缘11a,在上部一体具备上凸缘11c。同样,I梁12也分别在侧板12b的下部一体具备下凸缘12a,在上部一体具备上凸缘12c。
[I梁的上凸缘与中心框架的侧板的接合构造]
图10是表示构成图7所示的尾部框架的I梁的上凸缘与构成中心框架的侧板的接合构造的图,同图(a)是要部俯视图,同图(b)是要部侧视图。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I梁的上凸缘与侧板组合时的状态的图,同图(a)是要部俯视图,同图(b)是要部侧视图。
如图11(a)所示,例如,是在I梁12的上凸缘12c的前端部形成俯视形状为コ字形状的开口部12c1,做成在该开口部12c1中插入中心框架1的侧板7的构造。如图11(b)所示,在中心框架1的侧板7上形成阶梯部7b,将形成该阶梯部7b的上层面与下层面的高度尺寸设定为比I梁12的上凸缘12c的厚度尺寸仅大L3的尺寸。
同样,如图7所示,是在I梁11的上凸缘11c的前端部形成俯视形状为コ字形状的开口部11c1,做成在该开口部11c1中插入中心框架1的侧板6的构造。如图2所示,在中心框架1的侧板6上形成阶梯部6b,将形成该阶梯部6b的上层面与下层面的高度尺寸设定为比I梁11的上凸缘11c的厚度尺寸仅大图11(b)所示的L3的尺寸。
另外,如图11(a)所示,使形成I梁12的上凸缘12c的开口部12c1的前端部的俯视形状形成尖细状。将开口部12c1的尺寸定为L后,例如从上凸缘12的前端部将尺寸L2的范围设定为同一的宽度尺寸,将接续该尺寸L2的尺寸L1范围设定为随着远离前端部宽度尺寸逐渐变大。I梁11的上凸缘11c一侧也同样设定。
从图11(a)、(b)所示的状态,在I梁12的上凸缘12c的开口部12c1中插入中心框架1的侧板7后,如图10(a)、(b)所示,上凸缘12c和侧板7被焊接接合。即:在侧板7的阶梯部7b与上凸缘12c的开口部12c1的壁面之间、在上凸缘12c的上面与侧板7的侧面之间、在上凸缘12c的前端面与侧板7的侧面之间、在上凸缘12c的下面与侧板7的侧面之间分别形成焊接部17。该焊接部17例如通过自动焊接而连续形成。
图7所示的I梁11与图2所示的中心框架1的侧板6的焊接接合也与上述同样进行。
以下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各接合构造的作用效果。
[中心框架的侧板和隔板的接合构造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是在制作中心框架1时,通过在一对侧板6、7上形成的孔6a、7a中分别插入在隔板8上形成的各个突部8a、8b,由此能够使这些侧板6、7与配置在这些侧板6、7之间的隔板8相互紧贴并定位,例如,在该状态下,通过由规定的保持夹具保持侧板6、7和隔板8,由此能够形成牢固的一体物。因此,只要如此在底板5上配置作为牢固的一体物的侧板6、7及隔板8,就能够将包括这些侧板6、7、隔板8的一体物稳定地配置在底板5上,并定位。
即:在制作中心框架1时的焊接开始前,不需要保持侧板6、7和底板5的大的保持夹具。因此,能够削减该保持夹具所需费用。另外,不用考虑保持侧板6、7和底板5的保持夹具的处理或保管场地,能够减少中心框架1的整体制作所需的保持夹具的维持管理费。
另外,由于构成配合部的侧板7的孔7a是位于比连接悬臂根部销栓孔9a的中心和吊孔9的中心的连接线靠下方的区域,且是比连接悬臂气缸销栓孔9b的中心和吊孔9的中心的连接线靠上方的区域,所以能够抑制侧板7的强度低下。在侧板6也能够同样抑制强度低下。由此,能够确保中心框架1的稳定的构造强度。
另外,如上所述,在侧板6、7和隔板8由规定的保持夹具保持的状态下在底板5上定位后,侧板6、7和隔板8,及侧板6、7和底板5分别被定位焊接。其后,实施在侧板6、7、隔板8、底板5之间的最终定位调节等,进行正式焊接,做成中心框架。
[中心框架的侧板与底板的焊接构造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是在制作中心框架1时,通过与侧板7对应在底板5上一体形成的孔5a、5b中,及与侧板6对应在底板5上一体形成的孔中,分别插入在侧板7、6上形成的突部7c、7d等对应物,能够使一对侧板6、7与底板5相互紧贴并定位。由此,能够不需要将侧板6、7和底板5相互固定的保持夹具,焊接这些侧板6、7和底板5。因此,如上所述,能够削减该保持夹具所需费用,不用考虑保持侧板6、7和底板5的保持夹具的处理或保管场地,能够减少中心框架1的整体制作所需的保持夹具的维持管理费。
另外,由于侧板6、7和底板5的插入构造部是位于旋转轮安装面5c的外侧,所以能够防止雨水等介由该插入构造部进入旋转轮内侧的润滑油槽(グリスバス),有利于实现稳定的液压挖掘机构造。
[发动机托架与框架构件的侧板的接合构造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是在制作尾部框架2时,通过在框架构件即I梁12、11的侧板12b、11b上分别形成的孔12b3、12b4等中插入在发动机托架13、14上形成的突部13a、14a等各对应物,能够使发动机托架13、14与I梁11、12相互紧贴并定位,能够使其不活动地配置在尾部框架2的底板10上。因此,能够不需要保持发动机托架13、14和I梁11、12的保持夹具,削减该保持夹具所需费用,能够不用考虑使发动机托架13、14和I梁11、12定位并保持的保持夹具的处理或保管场地,能够减少尾部框架2的制作费。
[I梁的上凸缘与中心框架的侧板的接合构造的作用效果]
在进行尾部框架2中包括的I梁11、12的上凸缘11c、12c与中心框架1中包括的侧板6、7的焊接接合时,在侧板6、7分别插入上凸缘11c、12c的各前端部形成的开口部11c1、12c1中的状态下,焊接上凸缘11c、12c的前端部与侧板6、7。因此,上凸缘11c、12c与侧板6、7介由开口部11c1、12c1相互间活动被限制,在该状态下,能够不需要堆焊,且不需要研磨精加工,通过焊接确保规定的接合强度。由此,能够减少作业工时数,能够降低该旋转框架的制作费。
另外,如上所述,在进行上凸缘11c、12c与侧板6、7的焊接时,由于不需要堆焊焊接,且不需要焊接后的研磨精加工,所以能够进行如上所述的连续的自动焊接。只要实施该自动焊接,就能构进一步减少作业工时数。
另外,当侧板6、7插入了上凸缘11c、12c的开口部11c1、12c1时,能够使在侧板6、7上形成的阶梯部6b、7b的上层面比上凸缘11c、12c的上面更突出。因此,能够利用该突出的部分焊接上凸缘11c、12c与侧板6、7,能够确保稳定的焊接构造。
另外,能够连续实施:侧板6、7的阶梯部6b、7b与上凸缘11c、12c的开口部11c1、12c1的各个壁面之间的焊接作业;上凸缘11c、12c的上面与侧板6、7之间的焊接作业;上凸缘11c、12c的前端面与侧板6、7的侧面之间的焊接作业;以及,上凸缘11c、12c的下面与侧板6、7的侧面之间的焊接作业;同时,通过实施这些焊接作业,能够确保更牢固的接合强度,从而能够确保稳定的旋转框架。
另外,当将侧板6、7分别插入了上凸缘11c、12c的前端部的开口部11c1、12c1时,由于开口部11c1、12c1形成俯视为コ字形状,所以能够使侧板6、7分别紧贴开口部11c1、12c1的壁面,能够提高上凸缘11c、12c与侧板6、7的定位精度,从而能够确保制作精度高的旋转框架。
另外,通过使上凸缘11c、12c的前端部形成俯视为尖细状,能够缓解上凸缘11c、12c的前端部和侧板6、7之间的焊接部17等上的应力集中,从而能够做成稳定的焊接构造。
Claims (21)
1.一种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装备在工程机械的旋转体上,具有使侧板与隔板相互接合的中心框架,其特征在于:具备使上述侧板与上述隔板相互配合并定位的配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配合部是由插入构造部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构造部是由在上述侧板上形成的孔和在上述隔板上形成并插入上述孔中的突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隔板的两侧边缘具备一对各自相对的上述侧板,同时在这些侧板上分别形成上述孔,在上述隔板的上述两侧边缘部分别形成插入这些孔中的突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侧板具备能悬吊该工程机械的吊孔、悬臂根部销栓孔、以及悬臂气缸销栓孔,同时,在比连接上述悬臂根部销栓孔的中心和上述吊孔的中心的连接线靠下方的位置,且是在比连接上述悬臂气缸销栓孔的中心和上述吊孔的中心的连接线靠上方的位置形成上述侧板的上述孔。
6.一种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装备在工程机械的旋转体上,具有使侧板和底板相互接合的中心框架,其特征在于:具备使上述侧板和上述底板相互配合并定位的配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配合部由插入构造部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构造部位于比旋转轮安装面靠外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构造部是由在上述底板上形成的孔和在上述侧板上形成并插入上述孔中的突部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上具备一对相对的上述侧板,同时,在这些侧板上分别形成上述突部,在上述底板上分别形成插入有这些突部的上述孔。
11.一种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装备在工程机械的旋转体上,具有使发动机托架与框架构件的侧板相互接合的尾部框架,其特征在于:具备使上述发动机托架与上述框架构件的上述侧板相互配合并定位的配合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配合部是由插入构造部构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构造部是由在上述框架构件的上述侧板上形成的孔和在上述发动机托架上形成并插入上述孔中的突部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动机托架的两端部具备一对各自相对的上述框架构件,同时,在这些框架构件的上述侧板上分别形成上述孔,在上述发动机托架的上述两端部分别形成插入这些孔中的突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构件是由I梁构成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的任一项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孔位于上述框架构件的上述侧板的中间轴上。
17.一种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装备在工程机械的旋转体上,使包括在尾部框架中的框架构件的上凸缘与包括在中心框架中的侧板焊接接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架构件的上述上凸缘的前端部形成开口部,使上述侧板插入该开口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上凸缘的上述开口部相对的上述侧板的部分具备阶梯部,将形成该阶梯部的上层面与下层面的高度尺寸设定为比上述上凸缘的厚度尺寸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侧板的上述阶梯部与上述上凸缘的上述开口部的壁面之间、上述上凸缘的上面与上述侧板的侧面之间、上述上凸缘的前端面与上述侧板的侧面之间、以及上述上凸缘的下面与上述侧板的侧面之间分别形成焊接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开口部的俯视形状形成コ字形状。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使形成上述上凸缘的上述开口部的前端部的俯视形状形成尖细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271468A JP2005030089A (ja) | 2003-07-07 | 2003-07-07 | 建設機械の旋回フレーム構造 |
JP2003271478A JP2005030091A (ja) | 2003-07-07 | 2003-07-07 | 建設機械の旋回フレーム構造 |
JP271472/2003 | 2003-07-07 | ||
JP271468/2003 | 2003-07-07 | ||
JP2003271472A JP4316950B2 (ja) | 2003-07-07 | 2003-07-07 | 建設機械の旋回フレーム構造 |
JP271484/2003 | 2003-07-07 | ||
JP2003271484A JP2005030092A (ja) | 2003-07-07 | 2003-07-07 | 建設機械の旋回フレーム構造 |
JP271478/2003 | 2003-07-07 | ||
PCT/JP2004/009890 WO2005003467A1 (ja) | 2003-07-07 | 2004-07-06 | 建設機械の旋回フレーム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20110A true CN1820110A (zh) | 2006-08-16 |
CN1820110B CN1820110B (zh) | 2011-10-26 |
Family
ID=34209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8001939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20110B (zh) | 2003-07-07 | 2004-07-06 | 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5030089A (zh) |
CN (1) | CN182011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28288A (zh) * | 2011-02-07 | 2012-08-08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 |
CN105934400A (zh) * | 2014-01-24 | 2016-09-07 | 卡特彼勒作业机具有限公司 | 用于机器工具的定位系统 |
-
2003
- 2003-07-07 JP JP2003271468A patent/JP2005030089A/ja active Pending
-
2004
- 2004-07-06 CN CN200480019397.3A patent/CN18201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28288A (zh) * | 2011-02-07 | 2012-08-08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 |
CN102628288B (zh) * | 2011-02-07 | 2015-12-16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 |
CN105934400A (zh) * | 2014-01-24 | 2016-09-07 | 卡特彼勒作业机具有限公司 | 用于机器工具的定位系统 |
CN105934400B (zh) * | 2014-01-24 | 2018-03-30 | 卡特彼勒作业机具有限公司 | 用于机器工具的定位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5030089A (ja) | 2005-02-03 |
CN1820110B (zh) | 2011-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64046B1 (ko) | 확장형 경운 리지분쇄기 및 경운 리지분쇄기 | |
CN1181932C (zh) | 筛选装置 | |
CN1140675C (zh) |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 | |
CN1914383A (zh) | 工程机械的主机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429374B (zh) | 切削刀片和铣刀垫板 | |
CN1654260A (zh) | 履带框架 | |
CN1304236C (zh) | 建筑机械的转向架 | |
CN1403237A (zh) | 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及摩擦搅拌接合用构件 | |
CN103946459A (zh) | 工程机械的车架 | |
JP2007030866A (ja) |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キャブ支持上部フレーム構造 | |
CN1955383A (zh) | 土地作业工具的切削齿 | |
CN1712645A (zh) | 工程机械用司机室 | |
CN1006405B (zh) | 挖掘机齿的配置方法 | |
CN1673465A (zh) | 工程机械 | |
CN1849428A (zh) | 齿系统 | |
CN1151958A (zh) | 自行车用曲柄及其制造方法 | |
CN1860001A (zh) | 腿式移动机器人 | |
CN1704534A (zh) | 工程机械 | |
CN1948638A (zh) | 用于安装保护构件的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工作机 | |
CN103748288A (zh) | 用于轮式自行式铲运机的升运机系统的双材料的刮板组件 | |
CN1820110A (zh) | 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构造 | |
CN105164342A (zh) | 旋转机架和包括该机架的作业机械 | |
US9068302B2 (en) | Mixer bar for a stabilizer/recycler | |
CN1715091A (zh) | 车体结构 | |
CN1506536A (zh) | 建筑机械的履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