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7645A - 液滴喷射装置、形成薄薄膜的方法及用于显示装置的衬底 - Google Patents

液滴喷射装置、形成薄薄膜的方法及用于显示装置的衬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7645A
CN1817645A CNA2005101341555A CN200510134155A CN1817645A CN 1817645 A CN1817645 A CN 1817645A CN A2005101341555 A CNA2005101341555 A CN A2005101341555A CN 200510134155 A CN200510134155 A CN 200510134155A CN 1817645 A CN1817645 A CN 1817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p
substrate
thin film
nozzle
dro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341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9516C (zh
Inventor
郑镇九
丁奎夏
崔埈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17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7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95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951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3/00Roof covering by making use of flat or curved slabs or stiff sheets
    • E04D3/36Connecting; Fastening
    • E04D3/3601Connecting; Fastening of roof covering supported by the roof structure with interposition of a insulating layer
    • E04D3/3602The fastening means comprising elongated profiles installed in or on the insulation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02F1/133516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e.g. printing, electro-deposition or photolithograph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3/00Roof covering by making use of flat or curved slabs or stiff sheets
    • E04D3/36Connecting; Fastening
    • E04D3/3608Connecting; Fastening for double roof covering or overroof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10K71/135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using ink-jet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91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s for the orientation or alignment of the layer to be deposit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滴喷射装置包括第一喷射单元、第二喷射单元和传输单元。第一喷射单元包括第一喷嘴,多个第一液滴通过所述第一喷嘴间歇地喷射到衬底上。第二喷射单元包括第二喷嘴,多个第二液滴通过所述第二喷嘴沿着通过第一喷嘴的轨迹所限定的路径喷射到衬底上。传输单元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以沿着所述路径传输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因此,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液滴喷射装置、形成薄薄膜的方法及用于显示装置的衬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滴喷射装置、滴落液滴的方法、形成薄薄膜的方法以及用于显示装置的衬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能够改良图像显示质量的液滴喷射装置,滴落液滴的方法以及用于形成薄薄膜的方法,以及用于显示装置的衬底。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是将通过信息处理装置所处理的数据转换为图像的接口装置。
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等。
LCD、OLED、PDP等是平板显示装置。
平板显示装置具有薄薄膜图案诸如薄薄膜晶体管(TFT)、栅极线、数据线、象素电极、黑矩阵、滤色镜、共用电极等。
例如,OLED包括阳极电极、负电荷注射层、正电荷注射层、阴极电极、有机层等。
薄薄膜通过诸如沉积过程、照像平板印刷过程、漂洗过程等的复杂过程来形成。因此,显示装置的过程的数目和制造时间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改良图像显示质量的液滴喷射装置;
本发明也提供了滴落液滴的方法。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形成薄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衬底。
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包括第一喷射单元、第二喷射单元和传输单元。第一喷射单元包括第一喷嘴,多个第一液滴通过所述第一喷嘴间歇地喷射到衬底上。第二喷射单元包括第二喷嘴,多个第二液滴通过所述第二喷嘴沿着通过第一喷嘴的迹线(trace)所限定的路径喷射到衬底上。传输单元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以沿着所述路径传输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用于滴落液滴的方法提供如下。第一液滴沿着路径落在衬底上。第二液滴在与所述路径相邻的路径区域中落在衬底上。第二液滴位于第一液滴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形成薄薄膜的方法提供如下。第一液滴被喷射到安置在衬底上的凹陷的一部分中,其中凹陷基本彼此平行。第二液滴被喷射到凹陷的剩余部分上。第一和第二液滴具有基本相同的材料。第二液滴位于第一液滴之间。第一和第二液滴被干燥以在衬底的凹陷上形成薄薄膜。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方面用于形成薄薄膜的方法提供如下。至少一个液滴被喷射到各凹陷上,所述凹陷被安置在衬底上。凹陷基本彼此平行。至少一个第二液滴被喷射在各凹陷上。第一和第二液滴具有基本相同的材料。第一和第二液滴被干燥以在衬底的凹陷上形成薄薄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用于显示装置的衬底包括板、第一象素薄薄膜和第二象素薄薄膜。所述板包括多个象素区域和围绕所述象素区域的周围区域。象素区域基本彼此平行。所述第一象素薄薄膜位于象素区域的一部分上。各第一象素薄薄膜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二象素薄薄膜位于象素区域的剩余部分上。各第二象素薄薄膜具有第二厚度。
因此,来自不同的喷嘴的液滴被形成在各列中,这样改良了图像的显示质量。此外,图像中的点减小。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或者其它方面和特征将从实施例的下述说明并结合附图而详细了解到,其中: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沿着显示在图1中的线I-I’所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第一喷射单元和第二喷射单元的平面图;
图4A-4C是显示了通过图3中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所形成的第一和第二液滴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典型实施例的第一喷射单元和第二喷射单元的平面图;
图6A-6C是显示通过图5的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所形成的液滴的平面图;
图7A、7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典型实施例的液滴形成方法的平面图;
图8A、8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典型实施例的形成液滴方法的平面图;
图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形成在衬底上上的第一液滴的平面图;
图10是沿着图9中所示的线II-II’所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1是显示形成在如图9中所示的衬底上的第二液滴的平面图;
图12是沿着图11中所示的线III-III’所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3是显示在图12中所干燥的第一和第二液滴的横截面视图;
图1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典型实施例的形成在衬底上的第一液滴的平面图;
图15是显示形成在图14所示的衬底上的第二液滴的平面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用于显示装置的衬底的横截面视图;以及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典型实施例用于显示装置的衬底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必须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此处所公开的远离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进行不同的修改,并且本发明的范围因此不受到下述特定的实施例所限制。而是,这些实施例将被提供,这样此公开将是完整和透彻的,并通过示例不而是限制向普通技术人员完全传达了本发明的概念。
此后,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1中所示的线I-I’所取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1、2,液滴喷射装置100包括第一喷射单元110、第二喷射单元120和传输单元130。第一喷射单元110将第一液滴111喷射到衬底140上。第二喷射单元120将第二液滴121喷射到衬底140上。
传输单元130与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110、120相组合。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110、120通过传输单元130所传输。
第一喷射单元110基本平行于第二喷射单元120。传输单元130与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110、120一起枢转,这样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110、120可以相对传输单元130和第一喷射单元110之间的第一枢轴116以及传输单元130和第二喷射单元120之间的第二枢轴126所旋转。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110、120的旋转角度基本彼此相等。
第一喷射单元110包括第一喷射体113和第一致动器(actuator)114。
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喷射体113具有矩形板形状。多个第一喷嘴112被形成在第一喷射体113上。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喷射体113的每个具有形成在第一喷射体113上的通孔。彼此相邻的第一喷嘴通过第一距离W1彼此分开。
第一致动器114通过第一喷射体113的第一喷嘴112将液体喷射到衬底140上。第一致动器114包括第一导管115。液体通过第一导管115,这样第一致动器114接收来自第一导管115的液体。
第二喷射单元120包括第二喷射体123和第二致动器124。
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喷射体123具有矩形板形状。多个第二喷嘴122被形成在第二喷射体123上。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各第二喷嘴122具有形成在第二喷射体123上的通孔。彼此相邻的第二喷嘴122彼此以第二距离W2分开。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第二距离W2基本等于第一距离W1。
第二致动器124将液体通过第二喷射体123的第二喷嘴122喷射到衬底140上。第二致动器124包括第二导管125。液体通过第二导管125,这样第二致动器124接收来自第二导管125的液体。
第一喷射体113的第一喷嘴112分别对应第二喷射体123的第二喷嘴122。各第一喷嘴112通过第一距离D1从各第二喷嘴122分开。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显示第一喷射单元和第二喷射单元的平面图。图4A-4C是分别显示了通过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的第二和第二液滴,如图3中所示。
参照图3,第二喷射体123的第二喷嘴相对第一喷射体113的第一喷嘴112对齐。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各第二喷嘴122位于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限定的路径P上。所述路径P是通过传输单元130所传输的第一喷嘴112的每个的轨迹。
当各第二喷嘴122位于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限定的路径上时,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各第一液滴111和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各第二液滴121位于路径P上。
参照图2、4A,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和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位于路径P上。例如,第一致动器114对齐通过路径P上的第一喷嘴112的每个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以及第二致动器124对齐在路径P上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液滴111、121沿着路径P交替地安置。
参照图2、4B,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和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被形成在路径P上。例如,第一致动器114对齐通过路径P上的第一喷嘴112的每个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以及至少两个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彼此相邻。第二致动器124对齐路径P上的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并且至少两个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彼此相邻。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彼此相邻的第一液滴的数目基本等于彼此相邻的第二液滴的数目。彼此相邻的第一液滴111和彼此相邻的第二液滴121可以沿着路径P交替地安置。
安装图2、4C,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和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以随机的顺序位于路径P上。例如,第一致动器114对齐通过路径P上的第一喷嘴112的每个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之一可以位于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之间,或者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至少两个第一液滴121可以彼此相邻。第二致动器124对齐路径P上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之一可以位于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之间,或者至少两个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彼此相邻。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彼此相邻的第一液滴的数目可以与彼此相邻的第二液滴的数目不同。至少彼此相邻的第一液滴111之一和至少彼此相邻的第二液滴121之一可以沿着路径P交替设置。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典型实施例的第一喷射单元和第二喷射单元的平面图。图6A-6C是显示通过图5的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所形成的液滴的平面图。
参照图5,第二喷射体123的第二喷嘴相对第一喷射体113的第一喷嘴112对齐。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各第二喷嘴122沿着各第一喷嘴112所限定的路径P位于路径区域(path region)PR中。例如,各第二喷嘴122可以位于路径P上,或者基本与路径P平行的线上。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路径区域PR具有恒定的宽度。
当各第二喷嘴122位于沿着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限定的路径P的路径区域PR中时,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各第一液滴111位于路径P上,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各第二液滴121位于路径区域PR中。
参照图5、6A,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位于路径P上,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位于路径区域PR中。例如,第一致动器114对齐路径P上的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第二致动器124对齐路径区域PR中的线上的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所述线基本平行于所述路径P。在此典型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液滴111、121交替设置在路径区域PR中。
参照图5、6B,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位于路径P上,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位于路径PR中的线上,其基本平行于路径P。例如,第一致动器114对齐路径P上的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以及至少两个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彼此相邻。第二致动器124对齐路径区域PR中的线上的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至少两个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彼此相邻。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彼此相邻的第一液滴111的数目基本等于彼此相邻的第二液滴121的数目。彼此相邻的第一液滴111和彼此相邻的第二液滴121可以交替地安置路径区域PR中。
参照图5、6C,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和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以随机的顺序位于路径区域PR中。例如,第一致动器114对齐通过路径P上的第一喷嘴112的每个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之一可以位于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之间,或者至少两个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21可以彼此相邻。第二致动器124对齐路径区域PR中的线上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其基本平行于路径P。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之一可以位于通过各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111之间,或者至少两个通过各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121彼此相邻。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彼此相邻的第一液滴111的数目可以与彼此相邻的第二液滴121的数目不同。至少彼此相邻的第一液滴111之一和至少彼此相邻的第二液滴121之一可以沿着路径区域PR交替设置。
根据此典型的实施例,液滴喷射装置交替地喷射第一和第二液滴111、121。可选地,液滴喷射装置也可以随机的顺序喷射第一和第二液滴111、121。
图7A、7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典型实施例形成液滴的方法的平面图。
参照图7A,路径P和与路径P相邻的路径区域PR被限定在衬底300上。
第一液滴310沿着路径P间断地滴落在衬底300上。彼此相邻的第一液滴310通过第一距离W1彼此分开。可选地,多个路径可以限定在衬底300上。
第一液滴310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滤色镜的材料、用于形成正电荷注射层的材料、用于形成负电荷注射层的材料、用于形成发光层的材料等。
当第一液滴310落在衬底300上时,第二液滴320落在衬底300上。
参照图7B,第二液滴320位于与第一液滴310相邻的衬底300上。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液滴320位于路径区域PR中的线上,其基本平行于路径P。可选地,第二液滴320可以位于路径P上。
第二液滴320可以位于第一液滴320之间。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液滴310、320在路径区域PR中交替安置。
第二液滴320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滤色镜的材料、用于形成正电荷注射层的材料、用于形成负电荷注射层的材料、用于形成发光层的材料等。
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液滴310具有基本与第二液滴320相同的材料。
图8A、8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典型的实施例的形成液滴的方法的平面图。图8A、8B的方法与图7A、7B的相同,除了彼此相邻的第二液滴的数目以及沿着其第二液滴被对齐的线之外。这样,相同的参考数字将被用于引用与图7A、7B中的相似的部件,并且进一步的说明将被省略。
参照图8A、8B,第二液滴320与第一液滴310相邻。例如,第二液滴320位于与通过第一液滴310所限定的路径P相邻的路径区域PR中。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液滴320位于路径P上。
第二液滴320可以位于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一液滴320之间。即,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一液滴310之间的间距可以与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二液滴320之间的间距不同。
根据此典型的实施例,第一和第二液滴310、320以一致的顺序或者随机的顺序位于路径P上以均匀化从第一和第二液滴310、320通过干化第一和第二液滴310、320所形成的薄薄膜的质量。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形成在衬底上的第一液滴的平面图。图10是沿着图9中所示的线II-II’所取的横截面视图。图9、10的液滴喷射装置与图1-3的相同。这样,相同的参考数字将被用于引用与图1-3中所描述的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并且省略任何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9和10,多个凹陷403以矩阵的形状被形成在衬底400上。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黑无机薄薄膜被形成图案以形成凹陷403。可选地,包含黑色有机材料的光致蚀刻薄膜可以被形成图案以形成凹陷403。
液滴喷射装置100的第一喷射单元110沿着凹陷403的奇数列对齐。第一喷射单元110的第一喷嘴112将第一液滴410喷射到奇数凹陷OR上。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各第一液滴410的体积不小于各凹陷403的体积。
图11显示了在图中所示的衬底上所形成的第二液滴的平面图。图12是沿着图11中所示的线III-III’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1、11和12,液滴喷射装置100通过第二喷射单元120的第二喷嘴122将第二液滴420喷射在奇数列的偶数凹陷ER上。因此,第一和第二液滴410、420被喷射到奇数列的凹陷403上。
通过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各第一液滴410具有与通过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420基本相同的材料。
然后,液滴喷射装置100将第一和第二液滴410、420喷射在偶数列的凹陷403上。这样第一和第二液滴410和420位于整个凹陷403上。
图13是显示了图12中所示的干燥的第一和第二液滴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1、12和13,凹陷403的奇数凹陷OR中的第一液滴410被干化以形成第一薄薄膜435,凹陷403的奇数凹陷OR中的第二液滴420被干化以形成第二薄薄膜430。
各第一和第二薄薄膜435、430可以是红色滤色镜、绿色滤色镜或者蓝色滤色镜。可选地,各第一和第二薄薄膜435、430可以是正电荷载流子注射层、负电荷载流子注射层、发光层等。
第一薄薄膜435从通过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第一液滴410所形成。第二薄薄膜430从通过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第二液滴420所形成。
第一液滴410可以彼此具有不同的体积。当第一液滴410具有彼此不同的体积时,第一薄薄膜435具有彼此不同的厚度。第二液滴420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体积。当第二液滴420具有彼此不同的体积时,第二薄薄膜430具有彼此不同的厚度。
根据此典型的实施例,具有不同厚度的第一和第二薄薄膜435和430以一致的顺序或者随机的顺序对齐,这样从第一和第二薄薄膜435和430所产生的光混合,由此提高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质量。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典型实施例形成在衬底上的第一液滴的平面图。图14的液滴喷射装置与图1-3所示的相同。这样,相同的参考数字将被用于引用与图1-3中所描述的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并且省略任何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14,多个凹陷403以矩阵的形状安置在衬底400上。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黑色无机薄薄膜被形成图案以形成凹陷403。可选地,具有光致蚀刻剂的黑色有机材料可以被形成图案以形成凹陷403。
液滴喷射装置100的第一喷射单元110沿着奇数列上的凹陷403对齐。第一喷射单元110的第一喷嘴112在奇数列的凹陷403上喷射至少一个液滴410。奇数列的各凹陷403上的第一液滴410的数目可以是随机的。可选地,奇数列的各凹陷403上的第一液滴410的数目可以是恒定的。
图15是显示形成在如图14所示的衬底上的第二液滴的平面图。
参照图1、15,液滴喷射装置100将第二液滴420通过第二喷射单元120的第二喷嘴122喷射到奇数列的凹陷403上。第二液滴420可以与第一液滴420相邻,第二液滴420也可以位于彼此相邻的第一液滴420之间。因此,第一和第二液滴410、420被喷射在奇数列的各凹陷403上。
通过第一喷嘴112所喷射的各第一液滴410基本与通过第二喷嘴122所喷射的各第二液滴420材料相同。
然后,液滴喷射装置100将第一和第二液滴410、420喷射到偶数列的凹陷403上,这样第一和第二液滴410、420位于整个凹陷403的每个上。
凹陷403中的第一和第二液滴410被干化以在凹陷403上形成薄薄膜430。
各薄薄膜430可以是红色滤色镜、绿色滤色镜或者蓝色滤色镜。可选地,各薄薄膜430可以是正电荷载流子注射层、负电荷载流子注射层、发光层等。
薄薄膜430从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喷嘴112、122所喷射的第一和第二液滴410、420所形成。
第一液滴410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体积。此外,第二液滴420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体积。当第一和第二液滴410、420具有彼此不同的体积时,薄薄膜430具有彼此不同的厚度。第一和第二液滴410、420在各凹陷403上混合,这样薄薄膜430可以具有恒定的厚度。
图1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用于显示装置的衬底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16,衬底500可以是用于液晶显示(LCD)装置的滤色镜衬底。
衬底500包括透明板510、第一象素薄薄膜520和第二象素薄薄膜530。衬底500还可以包括外涂(over-coating)层540和共用电极550。
多个象素区域通过黑矩阵505限定在透明板510上。黑矩阵505位于透明板510上。可选地,围绕象素区域的周围区域也可以限定在透明板510上。
诸如氧化物铬薄薄膜、铬薄薄膜、黑色有机层等的薄薄膜被形成图案以形成黑矩阵505。
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象素薄薄膜520位于奇数列的奇数象素区域上。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象素薄薄膜530位于奇数列的偶数象素区域上。第二厚度可以与第一厚度不同。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厚度比第二厚度薄。
各第一和第二象素薄薄膜520、530可以是红色滤色镜、绿色滤色镜或者蓝色滤色镜。
各第一和第二象素薄薄膜520、530可以比黑矩阵505薄。当各第一和第二象素薄薄膜520、530比黑矩阵505薄时,外涂(over-coating)层540被形成在具有黑矩阵505以及第一和第二象素薄薄膜520、530的透明板510上以平面化具有黑矩阵505以及第一和第二象素薄薄膜520、530的透明板510的上表面。
共用电极550可以位于外涂层540上,并包括诸如铟锌氧化物(IZO)、铟锡氧化物(ITO)、非晶态铟锡氧化物(a-ITO)等。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典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用的衬底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17,衬底600包括透明板610、第一电极620、具有凹陷605a的有机图案605、第一象素薄薄膜630、第二象素薄薄膜640和电学连接到象素薄薄膜630的第二电极650。第一和第二象素薄薄膜630、640与第一电极620相接触。
各形成在透明板610上的第一电极620包括诸如IZO、ITO等的透明可导材料。第一电极620以矩阵形状被安置在透明板610上。
有机图案605或者无机图案(未示出)被形成在透明板610上。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有机图案605被形成在透明板610上。有机图案605包括通过其第一电极620被部分暴露的凹陷605a。凹陷605a也被以矩阵的形状安置在透明板610上。
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象素薄薄膜630是奇数列的奇数凹陷605a。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象素薄薄膜640位于奇数列的偶数凹陷605a上。第二厚度可以与第一厚度不同。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厚度比第二厚度薄。
在此典型的实施例中,各第一和第二象素薄薄膜630、640可以是正电荷载流子注射层、发光层、负电荷载流子注射层等。发光层可以安置在正电荷载流子注射层和负电荷载流子注射层之间。
第二电极650位于具有第一电极620、有机图案605、第一和第二象素薄薄膜630、640的透明板610上。第二电极650被电学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象素薄薄膜630、640。
根据本发明,来自不同的喷嘴的液滴被形成在各列中,这样图像中的斑点(spot)减小。此外,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质量。
尽管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其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29)

1.一种液滴喷射装置,包括:
第一喷射单元,所述第一喷射单元包括第一喷嘴,多个第一液滴通过所述第一喷嘴间歇地喷射到衬底上;
第二喷射单元,所述第二喷射单元包括第二喷嘴,多个第二液滴通过所述第二喷嘴沿着通过第一喷嘴的轨迹所限定的路径喷射到衬底上;以及
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以沿着所述路径传输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分别包括以恒定的距离彼此分开的多个第一喷嘴以及通过恒定的距离彼此分开的多个第二喷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包括将第一液滴喷射到衬底上的第一致动器和将第二液滴喷射到衬底上的第二致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喷射单元包括具有多个第一喷嘴的第一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喷射单元包括具有多个第二喷嘴的第二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单元与第一和第二喷射单元一起枢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单元包括在传输单元和第一喷射单元之间枢转的第一枢轴以及在传输单元和第二喷射单元之间枢转的第二枢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喷嘴位于通过喷嘴的轨迹所限定的路径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喷嘴位于与通过喷嘴的轨迹所限定的路径相邻的路径区域中。
10.一种滴落液滴的方法,包括:
将第一液滴沿着路径喷射在衬底上;以及
将第二液滴喷射到与所述路径相邻的路径区域的衬底上,第二液滴位于第一液滴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液滴沿着所述路径被喷射到衬底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液滴以一致的顺序被安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液滴交替安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液滴以随机的顺序安置。
15.一种形成薄薄膜的方法,包括:
第一液滴被喷射到安置在衬底上的凹陷的一部分中,凹陷基本彼此平行;
第二液滴被喷射到凹陷的剩余部分上,第一和第二液滴具有基本相同的材料,第二液滴位于第一液滴之间;以及
干化第一和第二液滴以在衬底的凹陷上形成薄薄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凹陷通过形成在衬底上的黑矩阵所限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薄薄膜是红色滤色镜、绿色滤色镜或者蓝色滤色镜。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凹陷通过形成在衬底上的有机图案所限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凹陷通过形成在衬底上的无机图案所限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薄薄膜是负电荷载流子注射层、正电荷载流子注射层或者发光层。
21.一种形成薄薄膜的方法,包括:
将至少一个第一液滴喷射到安置在衬底上的各凹陷上,凹陷基本彼此平行;
将至少一个第二液滴喷射到各凹陷上,第一和第二液滴具有基本相同的材料;以及
干化第一和第二液滴以在衬底的凹陷上形成薄薄膜。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液滴以一致的顺序被安置在凹陷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液滴交替安置在凹陷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液滴以随机的顺序安置在凹陷上。
25.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衬底,所述衬底包括:
板,所述板包括多个象素区域和围绕所述象素区域的周围区域,象素区域基本彼此平行;
第一象素薄薄膜,所述第一象素薄薄膜位于象素区域的一部分上,各第一象素薄薄膜具有第一厚度;以及
第二象素薄薄膜,所述第二象素薄薄膜位于象素区域的剩余部分上,各第二象素薄薄膜具有第二厚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衬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象素薄薄膜包括基本相同的材料。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衬底,其特征在于,各第一和第二象素薄薄膜是红色滤色镜、绿色滤色镜或者蓝色滤色镜。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衬底,其特征在于,黑矩阵被形成在周围区域上,以及黑矩阵包括多个通过其象素区域被暴露的凹陷。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衬底,其特征在于,各第一和第二象素薄薄膜是正电荷载流子注射层、负电荷载流子注射层或者有机发光层。
CNB2005101341555A 2005-02-07 2005-12-27 液滴喷射装置 Active CN10056951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50011285 2005-02-07
KR1020050011285A KR101119202B1 (ko) 2005-02-07 2005-02-07 액적 형성 장치 및 방법, 박막 형성 방법 및 표시기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7645A true CN1817645A (zh) 2006-08-16
CN100569516C CN100569516C (zh) 2009-12-16

Family

ID=36779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341555A Active CN100569516C (zh) 2005-02-07 2005-12-27 液滴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02085B2 (zh)
JP (1) JP2006216532A (zh)
KR (1) KR101119202B1 (zh)
CN (1) CN100569516C (zh)
TW (1) TWI42372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9057A (zh) * 2009-11-17 2011-05-25 先进自动器材有限公司 用于多种胶粘剂的传送装置
CN105793047A (zh) * 2013-12-12 2016-07-2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头及喷墨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06730B2 (ja) 2007-01-15 2009-08-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GB2463493B (en) * 2008-09-15 2012-11-14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An improved method for ink jet printing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KR100994118B1 (ko) * 2009-01-13 2010-11-15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GB2483922B (en) * 2010-09-25 2013-11-20 M Solv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viding thin film device into separate cells
KR20220014383A (ko) 2020-07-24 2022-02-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잉크젯 분사방법, 잉크젯 분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패널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39703B2 (ja) * 1997-11-14 2005-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WO2001007941A1 (fr) * 1999-07-28 2001-02-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filtre colore, filtre colore et dispositif a cristaux liquides
US6364450B1 (en) * 1999-08-03 2002-04-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lor filt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1228320A (ja) * 2000-02-21 2001-08-24 Canon Inc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433247B2 (ja) * 2000-07-12 2010-03-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方法
JP2002098948A (ja) * 2000-09-20 2002-04-05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273869A (ja) * 2001-01-15 2002-09-25 Seiko Epson Corp 吐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ならびに基材を有するデバイス、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3970096B2 (ja) * 2001-06-07 2007-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3159787A (ja) * 2001-11-28 2003-06-03 Seiko Epson Corp 吐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ならびに基材を有するデバイス、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03280535A (ja) * 2002-03-26 2003-10-02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製造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デバイス
KR100592239B1 (ko) * 2002-06-21 2006-06-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3 개의 잉크젯 헤드들을 동시에 구동하여 전계발광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셀들에 전계발광 용액을 주입하는 방법
GB2391686B (en) * 2002-07-31 2006-03-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4440523B2 (ja) * 2002-09-19 2010-03-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法による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
JP2004294617A (ja) * 2003-03-26 2004-10-2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4466005B2 (ja) * 2003-07-08 2010-05-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吐出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装置、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の背面基板の製造装置、配線製造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KR20050043221A (ko) * 2003-11-05 2005-05-1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컬러필터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0533808C (zh) * 2004-01-26 2009-08-2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视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9057A (zh) * 2009-11-17 2011-05-25 先进自动器材有限公司 用于多种胶粘剂的传送装置
CN102069057B (zh) * 2009-11-17 2013-04-17 先进自动器材有限公司 用于多种胶粘剂的传送装置
CN105793047A (zh) * 2013-12-12 2016-07-2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头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5793047B (zh) * 2013-12-12 2017-07-2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头及喷墨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02085B2 (en) 2011-03-08
TW200638792A (en) 2006-11-01
KR20060090075A (ko) 2006-08-10
CN100569516C (zh) 2009-12-16
JP2006216532A (ja) 2006-08-17
TWI423722B (zh) 2014-01-11
KR101119202B1 (ko) 2012-03-20
US20060176335A1 (en) 200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3642C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817645A (zh) 液滴喷射装置、形成薄薄膜的方法及用于显示装置的衬底
CN1617639A (zh) 电光学装置以及电子机器
CN1550846A (zh) 有机场致发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1076211A (zh) 设备、膜形成方法及设备的制造方法
CN1499907A (zh) 具有倾斜分隔带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及涂覆制造技术
CN1518140A (zh) 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
CN1800917A (zh) 阵列基板和具有其的显示面板
CN1744787A (zh) 平板显示装置
CN1840341A (zh) 喷墨头清洗系统及喷墨头清洗方法
CN1975525A (zh) 印刷系统和利用其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658715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252520C (zh) 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该器件的电子仪器
CN1873481A (zh) 具有恒定单元间隙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444102A (zh) 材料去除方法、基体材料再生方法及显示器件制造方法
CN1782911A (zh) 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302928C (zh) 液滴喷出方法和液滴喷出装置
CN1808271A (zh) 图案形成方法、滤色器及其制造方法、电光学装置
CN1783488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34715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582075A (zh) 有机el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机器
CN101064340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280664C (zh) 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1049049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612671A (zh) 液滴涂敷方法、液滴涂敷装置及设备以及电子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1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29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