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6148A - 微波炉 - Google Patents

微波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6148A
CN1806148A CN 200480016588 CN200480016588A CN1806148A CN 1806148 A CN1806148 A CN 1806148A CN 200480016588 CN200480016588 CN 200480016588 CN 200480016588 A CN200480016588 A CN 200480016588A CN 1806148 A CN1806148 A CN 1806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part
air
micro
wave oven
pocke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800165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8093C (zh
Inventor
折田政知
辻本敏之
阿部幸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06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6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80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809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操作性能极好、体积不大、控制部的液晶显示器不被水汽雾罩的内置式微波炉。该内置式微波炉具有向加热室提供高频波的高频发生部、包括用于控制微波炉的控制板的控制部、及将冷却空气吹入控制部的送风部。该微波炉通过对加热室提供高频波能加热和处理待加热物品。控制部被构成为沿微波炉长度方向延伸的鼠袋形式,其被安装在微波炉前面的上部。来自送风部的空气从控制部的背面被导入该控制部。对控制线路板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从用于控制部转动的空隙排出。

Description

微波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如感应加热炉(induction heating cooker)或煤气炉之类的另外的加热蒸煮器(heating cooker)一起使用的内置式(built-in)微波炉。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鼠袋式(kangaroo pocket)控制部的内置式微波炉。
背景技术
至今,与如感应加热炉或煤气炉之类的另外的加热蒸煮器一起使用的内置式微波炉已为公众所知。
此外,与如感应加热炉或煤气炉之类的另外的加热蒸煮器一起使用的采用鼠袋式控制部的内置式微波炉也已公知。(例如,见专利文件1)。
(专利文件1)JP-B-8-30579
图16是传统的内置式设备一实例的透视图。
在该图中,附图标记60表示传统的内置式设备,附图标记61表示电磁炉,附图标记62表示微波炉,附图标记63表示支撑件。电磁炉61包括加热线圈部61a和格栅部61b。
微波炉62具有排气槽62a、开启/关闭门62b及控制部62c。
微波炉62就被设置在电磁炉61的下方,因此,冷却微波炉后的空气不能直接从微波炉顶板向上排出,可是独立的微波炉却可使这些空气从其顶板排出。此外,由于在微波炉62两侧表面设有其它配套厨房(built-inkitchen)用具,这部分空气也不能从其侧面排出。而在微波炉后部附近设有壁表面,致使热空气排向后部时,热空气被阻挡。这对冷却效果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这部分空气不能向后排出。结果,冷却微波炉后的空气通过电磁炉壳体之后向上排出。或者,如该图所示,空气从前排气槽62a排出。
控制部(控制面板)62c设置在门的旁侧部分。目的是防止在微波炉开启/关闭门62b被开启时从加热室排出的热的水汽冲击控制部的液晶显示部分而造成液晶显示部分被水汽笼罩,或防止热的水汽进入控制部导致电子部件出现故障。
支撑件63的高度根据支撑件与其他配套厨房的各厨具之间的配置关系确定。因此,不可能只降低支撑件63的高度。于是,将微波炉加热室的高度设定为比其顶部低,其差为排气槽62a的厚度。加热室的宽度由于控制器62C的宽度而减窄。如上所述,传统的内置式设备上、下、左、右所有方向的内部尺寸都减小。
此外,由于控制器62c被设置在微波炉门旁边,使用者操纵控制器62c时需要蹲下。因此,操纵控制器62c困难(控制器62c的可操作性差)。
图17是专利文件1中所描述的传统内置式设备一实例的透视图。在该图中,附图标记80表示传统内置式设备,附图标记81表示气体蒸煮器,附图标记82表示微波炉,附图标记83表示支撑件。电磁炉81包括煤气炉81a和格栅部81b。
微波炉82具有排气槽82a、开启/关闭门82b及鼠袋式控制部(控制面板)82c。微波炉82就被设置在电磁炉81的下方,因此,冷却微波炉后的空气不能直接从微波炉顶部向上排出,可是独立的微波炉却可使这些空气从其顶部排出。此外,由于在微波炉82两侧表面设置有其它配套厨房用具,因此空气不能够从其侧面排出。在微波炉后部附近设有壁表面,致使热空气排向后部时,热空气被阻挡。这对冷却效果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这些空气不能向后排出。结果,冷却微波炉后的空气在通过电磁炉壳体之后向上排出。或者,如该图所示空气从前排气槽82a排出。
鼠袋式控制部的显示部和操作部被安装在多面体的一个表面上,而并非安装在多面体的其它表面上,多面体被安装在可绕轴转动的盖内,未安装部件的表面在非使用时从盖中暴露出来,而在使用时,由于显示部和操作部受到多面体转动的控制而使安装有显示部和操作部的表面暴露出来。因此,可操作性提高。此外,也能够防止由于接触不当而引起的故障。
鼠袋式控制部82c设置在传统设备内门的旁边,目的是在鼠袋式控制部82c设置在门上方的情况下、当微波炉的开启/关闭门62b开启时防止从加热室排出的热的水汽冲击鼠袋式控制部82c的液晶显示部分而造成液晶显示部分被水汽笼罩,或防止因热水汽进入鼠袋式控制部而引起电子部件出现故障。
此外,将微波炉装于配套厨房内时,支撑件83的高度值由支撑件与各其他配套厨房用具之间的配置关系确定。因此,不能只降低支撑件83的高度。于是,将微波炉加热室的高度设定为比其顶部低,其差为排气槽82a的厚度。加热室的宽度由于控制器82c的宽度而减窄。如上所述,传统的内置式设备上、下、左、右方向的所有内部尺寸都被减小。
再者,由于控制器82c被设置在微波炉门旁边,使用者操纵控制器82c时需要蹲下。因此,操纵控制器82c很困难(控制器82c的可操作性差)。
同时,还已知一种控制部设置在顶部的内置式微波炉(例如,见专利文件2)。
(专利文件2)JP-T-2003-517564
图18是专利文件2所描述的内置式微波炉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在该图中,附图标记70表示专利文件2中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附图标记71表示微波炉前表面,附图标记72表示控制面板,附图标记73表示吸气格栅,附图标记74表示排气格栅。微波炉70被构成为:控制面板72被设置在前表面71上方,吸气格栅73和排气格栅74被直接设置在控制面板72下方,冷却空气从前表面71进入微波炉和从微波炉中排出。此外,微波炉内设有上部加热器和下部加热器。在上部加热器的一部分内形成有能使上部加热器冷却风扇产生的空气流流过的内部上通道。此外,在下部加热器的一部分内形成有能使下部加热器冷却风扇产生的空气流通过的冷却通道。从吸气格栅73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直接被供向排气格栅74的前部,并与因流过加热器而升温至高温的空气汇合。之后,这部分空气从排气格栅排出。
因此,可以降低排气格栅74排出的空气的温度。此外,由于控制面板72设置在微波炉上部,其可操作性提高。
但是,由于将排气格栅74设置在微波炉下部,可能会吹起地板上积攒的灰尘。因此,微波炉存在清洁卫生问题。此外,由于吸气格栅73和排气格栅74占住微波炉前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因此微波炉本身的高度增高。由于微波炉为内置式,不能只考虑扩大微波炉的体积,因此,别无选择,只好减少微波炉的尺寸,进而导致加热室内部容量变小。
本发明旨在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式微波炉,其通过对排气格栅进行设计来防止微波炉高度增加,借此不必增加微波炉的尺寸,该内置式微波炉清洁卫生,控制器便于使用,即使在微波炉的门开启时排出水汽,控制器显示部分也不会被水汽笼罩。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其被构造成具有适于容纳待加热物品的加热室;适于向加热室提供高频波的高频发生部;包括适于控制微波炉的控制板的控制部;和适于将冷却空气吹向控制部的送风部,该微波炉还被构成为能够利用供给加热室的高频波对物品进行热处理。这种内置式微波炉的特征在于,控制部由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鼠袋式控制部构成;鼠袋式控制部被安装在微波炉前上部;由送风部供给的空气从鼠袋式控制部后部被导入鼠袋式控制部;及对控制板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从鼠袋式控制部的转动缝隙中排出。
采用这种结构,可将鼠袋式控制部安装在微波炉前上部。于是,使用者每次操纵操作按钮时不必蹲下,从而提高了可操作性。此外,富有创意地在鼠袋式控制部下部内设置有能使控制部转动的空间,空气从该空间排出,因此,不必提供单独的排气口。再者,可防止微波炉体积庞大,而且还能形成气幕,这可防止鼠袋式控制部的液晶显示器被汽雾笼罩。此外,冷却空气从微波炉前上部吹出,所以,灰尘不会被吹起,从而可保持厨房清洁。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送风部被设置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的后侧。
采用这种构造,进气口和排气口彼此分开地设置在微波炉的后表面和前表面上。从排气开口排出的暖空气不会被吸入,可提高冷却效率。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内,将送风部供给的空气导向加热室顶部空间;再将空气从顶部空间导向鼠袋式控制部后部。
利用此结构可冷却微波炉顶部。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除了具有如本发明权利要求3所述内置式微波炉的构成部分之外,该微波炉还包括设置在微波炉后板后侧、适合将送风部供给的空气导向顶部空间角落部分的导向件;设置在顶部空间一侧并被安装成与微波炉侧表面平行且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一隔板;及与第一隔板接触并被安装成与鼠袋式控制部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二隔板。
采用这种结构可防止被吸入的冷空气与对加热室外周边进行冷却后的热空气混合。还可防止热空气到达控制板。因此,控制板可由被吸入的冷空气冷却。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其被构造成具有适于容纳待加热物品的加热室;适于将高频波供给加热室的高频发生部;包括适于控制微波炉的控制板的控制部;及适于将冷却空气吹送到控制部的送风部,该微波炉还被构造成能利用提供给加热室的高频波对物品进行热处理。该内置式微波炉的特征在于,在控制部底部形成沿控制部长度方向延伸的切口或细长孔;控制部被安装在微波炉前上部,借此在控制部和微波炉前表面之间形成由所述切口或细长孔构成的冷却空气吹出空间;由送风部供给的空气从控制部后部导入控制部;对控制板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从冷却空气吹出空间排出。
采用这种结构,可将控制部安装在微波炉前上部,因此,使用者每次操作操纵按钮时不必蹲下,提高了可操作性。此外,空气从由控制部和微波炉前表面之间的切口或细长孔构成的冷却空气吹出空间排出,于是,无须设置单独的排气口。此外,可防止微波炉体积庞大。而且还可形成气幕,这可防止鼠袋式控制部的液晶显示器被汽雾笼罩。再者,冷却空气从微波炉前上部吹出,因此,不会吹起灰尘,从而可保持厨房清洁。
如本发明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送风部设置在如本发明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炉的后侧。
采用这种构造,进气口和排气口彼此被分开设置在微波炉后表面和前表面,从排气开口排出的暖空气不会被吸入,冷却效率可提高。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内,将送风部供给的空气导向加热室的顶部空间内;再将此部分空气从该空间导向控制部后部。
采用此构造可使微波炉顶部得到冷却。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除了本发明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的组成部件之外,该微波炉还包括设置在加热室内壁后侧、适于将送风部供给的空气导向顶部空间角落部分的导向件;设置在顶部空间一侧并被安装成与微波炉侧表面平行且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一隔板;及与第一隔板接触并被安装成与控制部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二隔板。
采用这种构造可以防止被吸入的冷空气与对加热室外周边进行冷却后的热空气混合,而且还可防止热空气到达控制板,因此,控制板可被吸入的冷空气冷却。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波炉,其被构造成具有适于容纳待加热物品的加热室;适于将高频波供入加热室的高频发生部;包括适于控制微波炉的控制板的控制部;适于将冷却空气吹向控制部的送风部,该微波炉还被构造成能利用供入加热室的高频波对物品进行热处理。该微波炉的特征在于,在控制部底部形成有沿控制部长度方向延伸的切口或细长孔;控制部被安装在微波炉前上部,借此在控制部和微波炉前表面之间形成由所述切口或细长孔构成的冷却空气吹出空间;由送风部供给的空气从控制部后部导入控制部;对控制板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从冷却空气吹出空间排出。
采用此结构,可在控制部和加热室之间形成气幕,因此,即使门被开启,即使热的水汽溢出加热室,由从切口和细长孔排出的空气流形成的气幕可防止水汽接近控制部,并可防止水汽冲击和雾罩液晶显示部分。此外,还可防止水汽进入控制部,并防止电子部件出现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鼠袋式控制部的微波炉(第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2是从后面获取的鼠袋式控制部的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壳体的局部剖切的透视图;
图4是该鼠袋式控制部的侧剖视图;图4中(a)表示该鼠袋式控制部未被使用时的状态;图4中的(b)表示该鼠袋式控制部正被转动时的状态;图4中(c)表示该鼠袋式控制部被使用的状态。
图5为鼠袋式控制部401的前视图;图5中的(a)表示鼠袋式控制部被使用时的状态;图5中的(b)表示鼠袋式控制部未被使用时的状态。
图6表示从后面获取的、安装有图1所示的鼠袋式控制部的微波炉透视图;
图7是从前面获取的图6所示微波炉的透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微波炉(第二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9是从后面获取的控制部的透视图;
图10是从后面获取的、安装有图8所示的控制部的微波炉透视图;
图11是从前面获取的、拆卸下控制部的图10所示微波炉的透视图;
图12是装入微波炉壳体内的控制部的仰视图;
图13是从后面获取的第一种改型的控制部的透视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装入微波炉壳体内的控制部的仰视图;
图15是从后面获取的第二种改型的控制部的透视图;
图16是传统的内置式设备的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17是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第一传统内置式设备的透视图;
图18是专利文件2中描述的内置式微波炉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顺便提及的是,在所述附图中,附图标记10表示本发明的微波炉,附图标记20表示微波炉壳体,附图标记201表示进气风扇,附图标记202表示进气风扇盖,附图标记203表示导向板,附图标记204和205表示隔板,附图标记206表示后板,附图标记206a表示后板开口,附图标记207表示空气通道,附图标记209表示顶部排出空间,附图标记92表示控制部容纳室,附图标记92a表示控制部接收突起,附图标记221表示控制部容纳室顶表面,附图标记222表示控制部容纳室内表面,附图标记222a表示控制部容纳室内表面开口,附图标记223表示控制部容纳室底表面,附图标记223a表示销插孔,附图标记23表示加热室,附图标记28表示冷却系统排出口,附图标记30表示开启/关闭门,附图标记40、40’和40”表示控制部,附图标记40a表示控制部底部切口,附图标记40b表示控制部底部细长孔(一条缝隙),附图标记40c表示控制部底部细长孔(分开的孔),附图标记41表示底板,附图标记401表示鼠袋式控制部,附图标记42表示显示/操作面,附图标记421表示液晶显示部分,附图标记422表示操作开关,附图标记43表示侧板,附图标记43a表示销插孔,附图标记44表示未使用时的暴露表面(非部件安装表面),附图标记46表示排出面,附图标记46a表示排出面开口,附图标记48表示吸入面开口,附图标记49表示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微波炉的优选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鼠袋式控制部的微波炉的透视图。
在该图中,附图标记10表示本发明的微波炉,附图标记20表示微波炉壳体,附图标记23表示加热室,附图标记28表示冷却系统排出口,附图标记30表示开启/关闭门,附图标记401表示鼠袋式控制部,附图标记206表示后板,附图标记206a表示后板开口,附图标记207表示空气通道。
微波炉10是一种适合通过向容纳物品的加热室23提供高频波(微波)而对待加热物品进行介质加热的加热蒸煮器。尽管图中未示出,作为主要构成部分,微波炉10包括用作产生高频波的高频发生部分的磁控管、适于搅拌和循环加热室23内空气的循环风扇、用作加热加热室23内空气的内室空气加热器的传统加热器、以及适于检测加热室23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加热室被形成在前面开口的箱形微波炉壳体20内。在壳体20前表面内安装有带有半透明窗口、用于开启和关闭加热物品出口的开启/关闭门30。开启/关闭门30被配置成其底端通过铰链连接到微波炉壳体20的底部边缘、其顶端以底端为转动中心而前后移动,从而使门30开启和关闭。
在加热室23和微波炉壳体20之间保证有预定的绝热空间。加热室外周边由另一冷却风扇(未示出)提供的空气冷却。这些空气从排出口28排出。之后,这些空气进一步上升,通过微波炉壳体从上部排出。绝热材料被填入需要填充的空间中。
尽管为了便于理解,图中的微波炉壳体20处于裸露状态,但是实际上整个微波炉壳体20由从平面图上看为U形的面板(未示出)覆盖。
图2到5示出了本发明的鼠袋式控制部。
图2是从后面获取的鼠袋式控制部的透视图。图3是从后面获取的图2所示壳体的局部剖切透视图。图4是该鼠袋式控制部的侧剖视图。此外,图4中(a)表示该鼠袋式控制部未被使用时的状态;图4中的(b)表示该鼠袋式控制部正被转动时的状态;图4中(c)表示该鼠袋式控制部处于使用时的状态。图5表示鼠袋式控制部401的前视图。此外,图5中的(a)表示该鼠袋式控制部使用时的状态;图5中的(b)表示该鼠袋式控制部未被使用时的状态。在图2中,附图标记401表示鼠袋式控制部。鼠袋式控制部401可以由壳体构成,例如,由中空的三棱柱壳体、中空的四棱柱壳体或中空的五棱柱壳体构成。在这种情况中,假定壳体是具有表面42、44、46和48的四棱柱壳体,其中表面42是显示/操作表面,表面44是不使用时的暴露表面(非部件安装表面),表面46是排出表面,表面48是吸入表面。按照本发明,排出表面46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很多用于排出冷却空气的开口46a,而吸入表面48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很多用于吸入冷却空气的开口48a。四棱柱的两端(如从该图所看到的左端部和右端部)由侧板43封闭。销插孔43a被开设在其转动中心。销P被插入固定在形成于微波炉本体20上的控制部容纳室92(图7)的两端部的销插孔43a和销插孔223a内。因此,该控制部能够绕其转动。
各种操作开关422(图5)、如适于启动加热的启动开关、适于在高频加热方式和其它加热方式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开关、适于启动执行初始预备程序的自动烹饪开关等都被安装在鼠袋式控制部401的显示/操作表面42上,除此之外还有适于显示控制数据、加热温度、加热经过时间等的液晶显示部分421(图5)。
在该例中还装有适于控制液晶显示部分421和操作开关422的控制板。图3示出了控制板49。
控制板49是印刷电路板,该板上装有适于控制微波炉和指令数据、CPU等的电子部件。印刷电路板49上安装有许多发热部件,所以,控制板49需要冷却。
在图4中,控制部容纳室92是具有顶表面221、内表面222和底表面223的横截面为U形的壳体。壳体的开口表面面对使用者。内表面222被固定于微波炉壳体侧面。内表面22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许多开口222a(图6)。此外,在控制部容纳室92内设置有控制部接收突起92a。
为了转动鼠袋式控制部401,使其从未使用状态改变为使用状态,可取的作法是,例如在鼠袋式控制部401的操作部上设置小型钮,推动小型钮可使控制部绕销P转动,从而使操作部处于弹出状态(pop-out state),若使小型钮回到初始位置,则控制部处于容纳状态。供选择的可取作法是,在微波炉壳体20上设置弹出式操作按钮和容纳式操作按钮(accommodatingoperation pushbutton),通过按压前一按钮可以使控制部的状态改变为弹出状态,而其状态被返时,回到初始状态。
在图4(a)示出的未使用条件下,控制部稳定在吸入表面48斜靠于控制部接收突起92a的状态下。在此状态下,鼠袋式控制部401的未使用时暴露表面44与控制部容纳室92前表面平齐。因此,显示/操作表面42隐藏在控制部容纳室92内。结果,控制开关等由于接触不当而不工作[还可见图5(b)]。而且,有时候即使在微波炉使用结束后冷却风扇仍然在预定时间内保持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冷却空气从内表面开口222a进入该室内。之后,冷却空气沿箭头方向前进,通过吸入表面开口48a,并冷却控制板49。接着,冷却空气通过鼠袋式控制部401和控制部容纳室92的底表面223之间的缝隙A流出。因此,控制板49可以保持冷却。
图4(b)示出了鼠袋式控制部401绕控制部容纳室92内的销插孔43a的转动的中间位置。在此条件下,未使用时暴露表面44开始隐匿。同时,显示/操作表面42开始暴露。反之亦然。
同样,在此情况下,冷却空气可以通过鼠袋式控制部401和控制部容纳室92的底表面223之间的缝隙沿箭头方向流出。因此,即使微波炉使用结束后,控制板49也可保持冷却。
在图4(a)所示的未使用状态下,控制部稳定地处于吸入表面43的端部斜靠于控制部容纳室92的顶表面221的末端钩部221a的状态。在此状态下,鼠袋式控制部401的显示/操作表面42处于向后靠的状态(在该图中大约为45度)。因此,与垂直伸出的控制部相比(图16),该控制部便于操作。
在微波炉使用期间,冷却风扇保持转动。冷却空气从内表面开口222a进入该室。接着,冷却空气沿箭头方向前进,通过吸入表面开口48a并冷却控制板49。接着,冷却空气通过鼠袋式控制部401和控制部容纳室92底表面223之间的缝隙A流出。因此,可使控制板49维持冷却。这样一来,通过鼠袋式控制部401和控制部容纳室92之间的缝隙A而被冷却的空气被排出。结果,在微波炉20的鼠袋式控制部401和开启/关闭门30之间产生气幕。据此,即使在使用期间开启微波炉20的开启/关闭门30和加热室23的热的水汽溢出并上升的情况下,气幕也能防止水汽接近鼠袋式控制部401,还可防止水汽冲击液晶显示部分,防止液晶显示部分被水汽雾罩。此外,还可防止水汽进入鼠袋式控制部401并可防止电子部件出现故障。
在图5(a)所示的使用状态下,鼠袋式控制部401的显示/操作表面42处于向后靠的状态(在该图中大约为45度)。因此,可以方便地观察到液晶显示部分421。此外,可以方便地操纵操作开关422。再者,冷却空气通过鼠袋式控制部401和控制部容纳室92的底表面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形成气幕。
在图5(b)所示的未使用状态中,显示/操作表面42隐匿。相反,上面没有安装部件的非部件安装表面44暴露。因此,控制开关由于接触不当而不工作。此外,只要冷却风扇转动,冷却空气就能通过鼠袋式控制部401和控制部容纳室92的底表面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形成气幕。图6是从后面获取的、安装有图1所示的鼠袋式控制部的微波炉的透视图。在图6中,附图标记10表示微波炉,概略而言,该微波炉包括微波炉壳体20和开启/关闭门30。微波炉壳体20的后板206下方还包括适于使空气进入微波炉壳体20的进气风扇201、适于覆盖进气风扇201的盖202、及包含在盖202内适于向壳体20上部输送空气的导向板203。盖202向下开启。当进气风扇201转动时,冷空气从开口被吸入并进入盖202内。冷空气在导向板203内流动并被送到壳体20上部。在壳体20的后板206与导向板203接触的部分上设置有开口206a(见图1)。已经到达上部的空气通过开口206a流入壳体20的顶部空间。
在顶部空间内,与壳体20的侧表面平行并间隔预定距离地设置有隔板204(图6)。此外,还设置有隔板205,其与隔板204接触并与鼠袋式控制部401平行且间隔预定距离。
隔板204和205可防止已经流入顶部空间内的空气与热空气混合,此部分热空气是冷却另一冷却系统加热室外周边后从冷却系统排出口28(见图1)排到顶部排出空间209的热空气。因此,可防止从鼠袋式控制部401下部空间排出的已经冷却的空气变热(等于或高于90度)。因此,完全不用担心使用者被烫伤。顺便应提及的是,冷却另一冷却系统加热室外周边后从冷却系统排出口28(图1)排到顶部排出空间209的热空气将进一步导向上部或上升,并流过电磁炉壳体后部,再向上从后面角落部分排出。空气流过壳体20的侧壁和隔板之间形成的空气通道207,前进到壳体20的前部。接着,空气流过控制部容纳室92和隔板205之间形成的空气通道,然后通过设置在控制部容纳室92内的开口222a。因此,空气进入鼠袋式控制部401的后侧。之后,空气流过已经参照图4描述过的路径,接着从鼠袋式控制部401的空间排到外侧。空气被排出时,空气起气幕的作用,而防止水汽等进入鼠袋式控制部401。图7表示从前面获取的图6所示的微波炉的透视图。图7示出了卸下鼠袋式控制部401的微波炉的状态。如参照图6所述的那样,由微波炉壳体后表面下部供入的冷空气通过设置在后板206的角落部分中的开口206a进入壳体20的顶部空间。接着,冷空气流过通道207,从控制部容纳室92的开口222a进入鼠袋式控制部401。如图7所示,冷空气通过已经参照图4描述的路径排到外侧。
如上所述,控制板49被装在鼠袋式控制部401的壳体内。由于控制板49上安装有很多发热的电气和电子部件,因此需要对控制板49进行冷却。于是,如参照图6所描述的那样,从微波炉壳体20的后部(图1)吸入冷空气,通过设置在后板206上的开口206a导向空气通道207。接着,冷空气通过鼠袋式控制部401的吸入表面48的开口48a(图2),对控制板49(图3)进行冷却。之后,空气通过排出表面46的开口46a排出鼠袋式控制部401的壳体之外。接着,空气流过鼠袋式控制部401和控制部容纳室92之间的间隙A,排到微波炉壳体20的前表面。
因此,当开启/关闭门被开启时,热的水汽溢出加热室23。由于通过鼠袋式控制部401和控制部容纳室92之间的缝隙A排出的空气流形成了气幕,可防止水汽接近鼠袋式控制部401,并可防止水汽冲击和雾罩液晶显示部分。此外,还可防止水汽进入鼠袋式控制部401,并防止电子部件出现故障。
此外,由于操作部位于微波炉上部,使用者不必蹲下就可以操纵操作部。再者,还采用了鼠袋式控制部分。因此,控制面板不是垂直的,而是以预定角度倾斜。与图18所示的操作部相比,尽管同样设置在上部,但是该实施方式中操作部的可操作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最初,鼠袋式控制部不适合设置在加热室上部,因为鼠袋式控制部需要能使该控制部转动的空间。在研发试验阶段,这种对空间的需求是一个障碍。水汽从该空间进入鼠袋式控制部,对控制部产生不利影响,例如水汽雾笼罩液晶显示器,使电器部件受热和受潮。
因此,本申请对在所述空间内设置垫来防止水汽进入控制部进行过多次试验。这种结构额外需要垫和安装垫的工时,因此,安装工时增加,结果使微波炉成本增加。此外,垫老化仍将导致水汽进入控制部。更重要的是,使鼠袋式控制部的可操作性(转动平滑性)恶化。但是,本申请发现,这些缺陷可以通过有效地利用所述空间作为气幕吹出口而完全被克服。这种将所述空间有效地用作气幕吹出口不必使用垫,因此,成本降低。由于气幕的作用可防止水汽进入控制部。因此,提高了可操作性。此空间可取代原来的排气槽(图18中用附图标记74表示),因此,不再需要排气槽,从而节省了排气槽所需的空间。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微波炉10,可将鼠袋式控制部401安装在微波炉前上部,因此,使用者每次操纵操作按钮时不必蹲下。结果,可提高控制部的可操作性。此外,空气可从鼠袋式控制部转动的空间排出,于是,不需要额外设置排气口,因此,可确保加热室具有大的内部空间。再者,空气从微波炉前上部排出,所以灰尘不易被吹起,从而可保持厨房清洁。
(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本发明微波炉的透视图。
在该图中,附图标记10表示本发明的微波炉,附图标记20表示微波炉壳体,附图标记23表示加热室,附图标记28表示冷却系统排气口,附图标记30表示开启/关闭门,附图标记40表示控制部,附图标记206表示后板,附图标记206a表示后板开口,附图标记207表示空气通道。
微波炉10是一种适于通过给容纳待加热物品的加热室23提供高频波(微波)而对待加热物品进行介质加热的加热蒸煮器。尽管未示出,但是微波炉10包括用作适于产生高频波的高频发生部的磁控管、适于搅拌和循环加热室23内空气的循环风扇、适于对加热室23内空气进行加热并用作内室空气加热器的对流加热器、及适于检测加热室23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这些都是微波炉的主要构件。
加热室形成在前开口式箱形微波炉壳体20内。壳体20前表面内安装有具有半透明窗口的开启/关闭门30,该门用于开启和关闭加热物品出口。开启/关闭门30被装配成其底端铰接连接在微波炉壳体20的底边缘,顶端可以以底端为转动中心而前后移动,从而能够使门30开启和关闭。
在加热室23和微波炉壳体20之间确保有预定的绝热空间。加热室外周边由另一冷却风扇(未示出)提供的空气冷却。这股空气从排气口28排出。之后,这股空气进一步上升,通过微波炉壳体向上排出。在需要充填绝热材料的空间内充填有绝热材料。
尽管为了便于理解,图中的微波炉壳体20处于裸露状态,但是实际上整个微波炉20由一个从平面图上看为U形的面板(未示出)覆盖。
控制部40上安装有多种操作开关,例如适于指定启动加热的启动开关、适于在高频加热方式和其它加热方式之间进行切换的转换开关、适于启动执行初始预备程序的自动烹饪开关等。
控制部壳体的横截面为U形。其U形开口侧连接于微波炉壳体侧面。
图9是从后面获取的控制部40的透视图。在该图中,附图标记40表示本发明的控制部,附图标记49表示控制板,附图标记40a表示设置在控制部40的底部41的边缘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切口。控制板49是装有适于控制微波炉和显示数据的电气部件和CPU的印刷电路板。
控制板49被装在控制部40的壳体内。很多发热的电气和电子部件被安装在控制板49上。因此,控制板49需要冷却。于是,如后面将要描述的那样,从微波炉壳体20的后部吸入冷空气,并通过设置在后板206内的开口206a将其导向空气通道207。此外,这股空气从空气通道被导向控制部40后部。在冷却了控制部40的控制板之后,对控制板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从设置在控制部40底部的切口40a(图9)排出。
因此,在本发明的微波炉10中,可将控制部40安装在微波炉前上部。于是,使用者每次操纵操作按钮时不用蹲下,从而可提高控制部的可操作性。此外,空气从由控制部40和微波炉壳体20前表面之间的切口构成的冷却空气吹出空间排出,因此,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排气口,进而能确保加热室具有大的内部空间。而且,空气从微波炉前上部排出,因此,灰尘不会被吹起,从而可使厨房保持清洁。
图10是从后面获取的、安装有图8所示的控制部的微波炉的透视图。在图10中,附图标记10表示微波炉10,概略地说,该微波炉包括微波炉壳体20和开启/关闭门30。在后板206下方,微波炉壳体20还包括适于将空气吸入微波炉壳体20的进气风扇201、适于覆盖进气风扇201的盖202、及适于将空气输入到壳体20上部的包含在盖202内的导向板203。盖202向下开口。当进气风扇201转动时,从开口吸入冷空气并使其进入盖202内。冷空气流入导向板203内并被输送到壳体20上部。开口206a(图8)被设置在壳体20的后板206与导向板203接触的那部分上。到达上部的空气通过开口206a进入壳体20的顶部空间。在顶部空间内,与壳体20侧表面平行并间隔预定距离地设置有隔板204(图10)。此外,还设置有隔板205,该隔板与隔板204接触,并与控制部40平行且与之间隔预定距离。空气流过形成于壳体20侧壁和隔板之间的空气通道207,前进到壳体20的前部。接着,空气流过形成于前板22和隔板205之间的空气通道,然后通过设置在前板22内的开口22a。于是,空气进入控制部40的后侧。
这些隔板204和205可防止已流入顶部空间的空气与已冷却另一冷却系统加热室外周边后从冷却系统排出口28(图8)排到顶部排出空间209的热空气混合。因此,可防止从控制部40的切口排出的已被冷却的空气变热(等于或高于90度)。所以,完全不必担心使用者被烫伤。顺便说说,冷却另一冷却系统加热室外周边后从冷却系统排出口28(图8)排到顶部排出空间209的热空气进一步被朝上引导或上升,并流过电磁炉壳体后部,从后角落部分向上排出。
图11是从前面获取的、图10所示的微波炉的透视图,图中微波炉控制部40被取出。已经从设置在后板206的上部角落部分的开口206a进入壳体20的顶部空间的空气流过通道207,并从前板22的开口22a进入控制部40。
进入控制部40的空气冷却安装有很多发热部件的控制板49(图9)。之后,这部分空气从设置在控制部40的底部的开口49a(图9)排出。
图12是装入微波炉壳体内的控制部的仰视图。
如从该图所获知的那样,控制部40和微波炉壳体20之间的缝隙由控制部40的切口40a形成。因此,已对控制板49a(图9)进行冷却的空气从切口40a被排到壳体20的前部。
所以,开启/关闭门被开启时,热的水汽溢出加热室23。从切口40a排出的气流形成的气幕可防止水汽接近控制部40和冲击及雾罩液晶显示部分。而且,还可防止水汽进入控制部40,并可防止电子部件出现故障。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切口40a设置在控制部40的底部41中。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方式。不用说,在图13和15所示的设置有细长孔的实例中,也可以获得同样的优点。
图13是从后面获取的装入微波炉壳体内的控制部的透视图。
在该图中,附图标记40’表示第一种改型的控制部,附图标记49表示控制板,附图标记40b表示沿控制部40b’的底部41边缘设置的细长孔(缝隙)。细长缝隙40b的面积设定为等于图9所示的切口40a的面积。
因此,如为控制器40’的仰视图的图14所示,对控制部40’中的控制板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从控制部40’的底部41的细长孔40b排到微波炉外侧而形成气幕。因此,即使开启/关闭门被开启,即使热的水汽溢出加热室23,从切口40b排出的气流形成的气幕仍能防止水汽接近控制部40’和冲击及雾罩液晶显示部分。
而图15是从后面获取的第二种改型的控制部的透视图。
在该图中,附图标记40”表示第二种改型的控制部,附图标记49表示控制板,附图标记40c表示沿控制部40的底部41边缘设置的多个细长孔。这些细长孔40c的总面积等于图9所示的切口40a的面积。在该例中,可取的是,使需要强冷的部件的长度、例如设置在液晶显示器底部的细长孔的长度设定为比其它部件的底部细长孔的长度更长。因此,与图13所示的使用一个细长孔的壳体相比,控制部壳体强度得到加强。
分成多个细长孔的优点与图13所示细长孔的优点相同。已对冷却控制部40的控制板进行冷却的空气从控制部40”的底部41的每一细长孔40c排到微波炉外侧,于是,此股气流形成气幕。因此,即使在开启/关闭门被开启,即使热的水汽溢出加热室23,从切口40c排出的空气流形成的气幕也能够防止水汽接近控制部40”和冲击及雾罩液晶显示部分。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应用于内置式微波炉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使从控制部切口排出的空气流形成气幕的优点不只体现于将本发明用于内置式微波炉的情况。不用说,在将本发明用于单一独立的微波炉控制部的情况中也能够获得同样的优点。
因此,即使在适于通过给加热室提供高频波对待加热物品进行热处理的单一微波炉中,也可在控制部底部预先形成沿控制部长度方向延伸的切口或细长孔。此外,可将控制部安装在微波炉前上部。于是,可以在控制部和微波炉之间形成由切口或细长孔构成的适合吹出冷却空气的空间。所以,在送风部分吹出的空气从控制部后部导入控制部内、及已对控制板进行冷却的空气从冷却空气吹出空间排出的情况中,在控制部和加热室之间可形成气幕。于是,即使开启/关闭门被开启,即使热的水汽溢出加热室23,由从切口或细长孔排出的空气流形成的气幕也能够防止水汽接近控制部和冲击及雾罩液晶显示部分。此外,可防止水汽进入控制部,进而可防止电子部件出现故障。
尽管已经特别参照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显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构思和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出各种变换和改型。
本发明以2003年6月1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3-169452和2003-169383为基础,这些申请所公开的内容在此作为参考。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被构成为具有:适于容纳待加热物品的加热室;适于向加热室提供高频波的高频发生部;包括适于控制微波炉的控制板的控制部;及适于将冷却空气吹入控制部的送风部,该微波炉还被设置成能够通过对加热室提供高频波而对物品进行热处理。该内置式微波炉的特征在于,控制部由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鼠袋式控制部构成;鼠袋式控制部被安装在微波炉前上部;由送风部提供的空气从鼠袋式控制部的后部被导入鼠袋式控制部;对控制板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从鼠袋式控制部的转动空间排出。因此,使用者每次操纵操作按钮时不必蹲下,从而提高了可操作性。此外,空气从鼠袋式控制部的转动空间排出,于是不必提供单独的排出口。再者,可避免微波炉体积庞大。而且,形成有气幕,这可防止鼠袋式控制部的液晶显示器被汽雾笼罩。
本发明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的特征在于,送风部设置在微波炉后侧。因此,进气口和排气口彼此分开地设置在微波炉的后表面和前表面上。所以,从排气口流出的暖空气不会被吸入,冷却效率提高。
本发明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的特征在于,来自送风部的空气被导向加热室顶部空间;空气再从顶部空间被导向鼠袋式控制部的后部。因此,微波炉顶部得到冷却。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该微波炉还包括设置在微波炉后板后侧的导向件,该导向件适合将来自送风部的空气导向顶部空间的角落部分;设置在顶部空间一侧并被安装成与微波炉侧表面平行并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一隔板;及与第一隔板接触并被安装成与鼠袋式控制部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二隔板。
采用这种构造,可以防止吸入的空气与已对加热室外周边进行冷却的热空气混合。此外,可防止热空气到达控制板。因此,控制板受到被吸入的冷空气冷却。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沿控制部长度方向延伸的切口或细长孔被形成在控制部底部;控制部被安装在微波炉前上部,借此形成冷却空气吹出空间,该空间由控制部和微波炉前表面之间形成的切口或细长孔构成。因此,可将控制部安装在微波炉前上部,于是使用者每次操纵操作按钮时不必蹲下,进而提高了可操作性。另外,空气从控制部和微波炉前表面之间的切口或细长孔构成的冷却空气吹出空间排出,所以,不必提供单独的排气口。此外,可防止微波炉体积庞大。再者,可形成气幕,这可防止鼠袋式控制部的液晶显示器受到水汽雾笼罩。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6的内置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送风部被设置在微波炉后侧。因此,进气口和排气口彼此分开地被设置在微波炉的后表面和前表面上。所以,从排气口流出的暖空气不会被吸入,使冷却效率提高。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从送风部吹出的空气被导向加热室的顶部空间;空气再从顶部空间被导向控制部后部,因此,微波炉顶部得到冷却。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该微波炉还包括设置在微波炉加热室内壁后侧的导向件,该导向件适合将来自送风部的空气导向顶部空间的角落部分;设置在顶部空间一侧并被安装成与微波炉侧表面平行且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一隔板;及与第一隔板接触并被安装成与鼠袋式控制部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二隔板。这样可防止被吸入的冷空气与对加热室外周边进行冷却后的热空气混合,还可防止热空气达到控制板,因此,控制板可由被吸入的冷空气冷却。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9所述,即使在单一微波炉中,在控制部和加热室之间也可形成气幕。因此,即使门被开启,即使热的水汽溢出加热室,由切口或细长孔排出的气流形成的气幕也能够防止水汽接近控制部和冲击及雾罩液晶显示部分。还可防止水汽进入控制部,进而防止电子部件出现故障。

Claims (9)

1.一种内置式微波炉,包括:
适于容纳物品的加热室,通过向所述加热室提供高频波而对所述物品进行加热;
适于向所述加热室提供高频波的高频发生部;
包括适于控制所述微波炉的控制板的控制部;
适于将冷却空气吹入所述控制部的送风部,
其中,所述控制部由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鼠袋式控制部构成;
所述鼠袋式控制部被安装在所述微波炉前上部;
由所述送风部提供的空气从所述鼠袋式控制部的后部导入所述鼠袋式控制部;及
对所述控制板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从所述鼠袋式控制部的转动空间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中,所述送风部被设置在所述微波炉的后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炉,其中,由所述送风部供给的空气被导向所述加热室的顶部空间;及
所述空气再从所述顶部空间被导向所述鼠袋式控制部的后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炉,其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微波炉后板后侧的导向件,该导向件适于将所述送风部供给的空气导向所述顶部空间的角落部分;
设置在所述顶部空间一侧并被安装成与所述微波炉侧表面平行且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一隔板;及
与所述第一隔板接触并被安装成与所述鼠袋式控制部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二隔板。
5.一种内置式微波炉,包括:
适于容纳物品的加热室,通过向所述加热室提供高频波而对所述物品进行加热;
适于向所述加热室提供高频波的高频发生部;
包括适于控制所述微波炉的控制板的控制部;
适于将冷却空气吹入所述控制部的送风部,
其中,在所述控制部底部内形成沿所述控制部长度方向延伸的切口或细长孔;
所述控制部被安装在所述微波炉前上部,从而形成冷却空气吹出空间,该空间由所述切口或所述细长孔构成于所述控制部和所述微波炉前表面之间;
由所述送风部供给的空气从所述控制部的后部被导入所述控制部;及
对所述控制板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从所述冷却空气吹出空间排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炉,其中,所述送风部被设置在所述微波炉的后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炉,其中,由所述送风部供给的空气被导向所述加热室的顶部空间;及
所述空气再从所述顶部空间被导向所述鼠袋式控制部的后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波炉,其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加热室内壁后侧的导向件,该导向件适合将由所述送风部供给的空气导向所述顶部空间的角落部分;
设置在所述顶部空间一侧并被安装成与所述微波炉侧表面平行并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一隔板;及
与所述第一隔板接触并被安装成与所述鼠袋式控制部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二隔板。
9.一种微波炉,包括:
适于容纳物品的加热室,通过向所述加热室提供高频波而对所述物品进行加热;
适于向所述加热室提供高频波的高频发生部;
包括适于控制所述微波炉的控制板的控制部;
适于将冷却空气吹入所述控制部的送风部,
其中,在所述控制部的底部内形成有沿所述控制部长度方向延伸的切口或细长孔;
所述控制部被安装在所述微波炉前上部,从而形成冷却空气吹出空间,该空间由所述切口或所述细长孔构成于所述控制部和所述微波炉前表面之间;
由所述送风部供给的空气从所述控制部的后部被导入所述控制部;及对所述控制板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从所述冷却空气吹出空间排出。
CN200480016588A 2003-06-13 2004-06-11 微波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80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9382/2003 2003-06-13
JP169452/2003 2003-06-13
JP2003169382A JP4391139B2 (ja) 2003-06-13 2003-06-13 電子レン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6148A true CN1806148A (zh) 2006-07-19
CN100578093C CN100578093C (zh) 2010-01-06

Family

ID=34094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165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8093C (zh) 2003-06-13 2004-06-11 微波炉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91139B2 (zh)
CN (1) CN100578093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231B (zh) * 2006-09-12 2012-01-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烹调装置
WO2017031806A1 (zh) * 2015-08-27 2017-03-0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烹饪装置
CN106859377A (zh) * 2017-02-27 2017-06-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烤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3901B2 (ja) 2005-02-15 2010-1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ビルトイン型キッチン機器
JP2007333372A (ja) * 2006-05-16 2007-1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装置及びこれを組み込んだ家具、壁体
JP2010181103A (ja) 2009-02-06 2010-08-19 Sharp Corp ビルトイン型加熱調理器
JP5511899B2 (ja) * 2012-06-27 2014-06-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TW202033915A (zh) * 2019-02-28 2020-09-16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加熱調理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231B (zh) * 2006-09-12 2012-01-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烹调装置
WO2017031806A1 (zh) * 2015-08-27 2017-03-0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烹饪装置
US10194494B2 (en) 2015-08-27 2019-01-29 Midea Group Co., Ltd. Microwave cooking device
CN106859377A (zh) * 2017-02-27 2017-06-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烤箱
CN106859377B (zh) * 2017-02-27 2023-1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烤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78093C (zh) 2010-01-06
JP4391139B2 (ja) 2009-12-24
JP2005003316A (ja) 2005-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21058B1 (en) Wall-mounted microwave oven with air curtain guide
CN1254635C (zh) 微波炉及其清洁控制方法
CN1507783A (zh) 电烤炉
CN1295943C (zh) 内装式微波炉
CN1840969A (zh) 烹饪装置
US20040134908A1 (en) Wall-mounted type microwave oven
CN1536277A (zh) 加热烹饪器
CN1608186A (zh) 加热烹调器
JP2009293820A (ja) キャビネット組み込み型の加熱調理器
CN1806148A (zh) 微波炉
CN1531838A (zh) 内置微波炉
JP2004226058A (ja) 電子レンジ
CN1806149A (zh) 内置式适配型加热蒸煮器
JP5188416B2 (ja)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
JP3526525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3208970A (ja) 加熱調理器
CN1474093A (zh) 微波炉
KR100420319B1 (ko) 후드겸용 전자레인지 전장부품 냉각구조 및 조리실에어플로 구조
KR101652999B1 (ko) 후드 겸용 전자레인지
KR20050102459A (ko) 전자렌지
JP2003185149A (ja) ビルトイン形電子レンジ
KR200353573Y1 (ko) 전기오븐의 도어 냉각 시스템
JP2003208971A5 (zh)
CN1113190C (zh) 加热烹调器
KR100553046B1 (ko) 전자레인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